公开市场业务范例6篇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1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货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这一目标,根据我们的经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包括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货款等一组指标。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1998年以来我们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近几年,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改革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

1998年1月1日,我们取消贷款规模管理,这是一项标志性改革,它意味着我们把已经实行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最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放弃了;同年3月,我们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从而恢复了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应有功能;几年来,我们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现在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发行市场、债券回购市场、票据市场等在内的整个货币市场的利率,已经完全放开了;金融机构存、货款利率的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明显扩大,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利率在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大幅度调整了信贷政策,现在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已经更加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了;我们完善了再贷款和再贴现管理的制度,使它更加贴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建立了与国民经济有关综合部门和商业银行的月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制度,建立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以及有关经济综合部门之间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有效提高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近几年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改革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最为突出的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进步。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推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使中国债券市场有了一个飞速的成长。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余额1997年末为3800亿元,到今年9月末已经达到25000亿元,5年不到的时间,筹资达21000亿元。中国股票市场到去年成立10周年,A、B、H股累计筹资7700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交易额,1997年307亿元,2002年预计将超过10万亿元,即比1997年增长320多倍。整个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规范,没有发现大的违规行为。以稳步发展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依托,中国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取得快速的进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已成为中国央行日常货币政策日常操作最主要的工具。以取消贷款规模限额控制和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标志,最近几年,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基本上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这是最近几年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改革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进步尤其令人激动。

二、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制度体系及操作实践

(一)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和原则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考虑到当前中国金融机构存、货款利率并没有实现市场化,目前尽管整个货币市场的利率已经全部放开,但它对金融机构存、货款的利率的变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并不畅通,中间受到梗阻。基于这一基本国情,目前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很难以货币市场利率为操作目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现在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只能是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水平。

但是,另一方面也需要指出,由于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商业银行的利润目标在其经营目标当中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动对于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的变动还是有一定影响的。由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带来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的变化,会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与货币市场利率存在一定的联动效应,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变化也实际上影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数量目标的实现,因此,中国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也是非常关注的。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原则,是根据经济金融运行的态势和银行体系流动性情况,灵活地选择主动性操作和防御性操作,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保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根据对操作目标的影响不同,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在操作上灵活选择主动性操作或防御性操作。其中前者指中央银行主动调整基础货币总量,改变货币市场利率的运行趋势;后者指当金融体系流动性出现季节性或临时性的变化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对冲”其影响,保持基础货币总量和货币市场利率的稳定,进而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制度体系

最近几年,我们一直致力于公开市场操作制度体系的建设。经过4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公开市场业务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了,其内容包括: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监测制度;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和操作程序;公开市场业务结算体系和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制度等。

中国央行实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目前选择40家信誉好、有实力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这些机构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交易,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意图,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通过市场的方式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

中国央行建立了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测制度。央行密切关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变化,为公开市场操作决策提供依据。与央行目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频率为每周一次操作相适应,目前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测也是按周进行的。

中国央行建立了适合现阶段货币政策操作实际的、规范的公开市场业务决策程序和操作程序。基本做法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部门根据金融宏观调控需要,分阶段提出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向、交易方式及目标值的意见,报经行领导批准后,具体负责日常操作的实施。我们每周二进行一次公开业务操作,操作结束后以《债券交易周报》的形式向行领导报告操作情况,以便行领导及时指示。债券交易的招标、中标、信息反馈完全通过远程电子系统进行。每次操作,中国央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有的一级交易商同时公开发送标书,一级交易商在规定时间内投标,电子系统根据招标规则自动生成中标结果并反馈给一级交易商。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等;交易品种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方式包括数量招标、利率招标。

中国央行建立了相互制约的公开市场操作交易和结算系统。这个系统未来将与央行支付系统相联结,实现债券交易的DVP结算。

中国央行建立了公开市场操作公告制度。为了增加公开市场操作的透明度和影响力,每周二公开市场操作的中标结果产生后,中国央行通过“中国债券信息网”和“中国货币网”同时向社会《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公告内容包括当日交易品种、期限、招标量、招标利率以及中标利率等信息。

(三)近几年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基本情况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始于1996年。但是当年仅做了几笔交易,交易量仅20多亿元。随后实际上停止了公开市场交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外需不足的困难。为了扩大内需,为了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我们于1998年5月26日正式恢复了公开市场操作。根据扩大内需的需要,1998、1999两年,中央银行面临增加货币投放的任务,所以,这两年公开市场操作以逆回购为基本操作方式,以便扩大基础货币供应。这两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基础货币2600多亿元,占这两年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增加额的85%。这两年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为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为扩大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0年,中国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新成立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从国有商业银行拨离14000亿不良贷款,除了划转人民银行对这些商业银行原有的贷款4010亿元以外,另外我们直接对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增加了相当数量的再贷款;与此同时,由于要关闭一部分严重资不抵债的中小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对地方政府给予了再贷款支持;这一年外汇占款增加也较快。为了“对冲”由于上述三个方面原因而导致的基础货币过快增长,这一年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在年中到12月上旬的这一段时间,以回笼基础货币为主要任务。当年人民币市场上的公开操作回笼基础货币最多时接近3300多亿元。

2001年,货币政策操作又面临了新的情况。一方面外汇储备增加,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大量地增加了基础货币;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7-10月份,商业银行的贷款少增加,货币供应量和贷款总规模严重偏离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值。为此,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及时调整了操作方向,操作的灵活性大大提高。在全年操作过程当中,一方面适时地“对冲”由于外汇占款的过快增加而导致的基础货币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及时给予了商业银行合理的流动性支持,促进商业银行适度增加贷款。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2

关键字:公开市场业务;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

一、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现状概述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一国央行为调节货币供应量,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从而吞吐基础货币的行为。中央银行买卖证券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为目的,而非盈利,这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有本质的不同。央行根据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适时地吞吐基础货币,以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最终实现其既定的经济目标。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该政策的指导下,公开市场业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的原则,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信贷环境,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在流动性充裕背景下,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和货币调控将面临较大压力。目前,我国流动性充裕主要表现在外汇占款的增加、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超额准备金率持续下降三个方面。

二、我国流动性充裕现状分析

2009 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情况,适时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合理把握操作力度与节奏,灵活搭配央行票据和短期正回购开展对冲操作,实现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一)央行外汇占款大幅增加

自2009年三季度以来,外汇占款持续高涨(如图1所示),热钱涌入之势日渐明显。9月,外汇占款增量飙升至4067.69亿元,创下年内新高。12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达到2910亿元,仅次于9月。在现行汇率机制下,外汇占款增长具有刚性,外汇占款快速增长成为银行体系流动性增加主渠道,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和货币调控面临较大压力。

(二)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21日举行新闻会,公布2009年全年的国民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指导下,我国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新增贷款大幅增加。

从同比增速百分比来看(如表一所示),2009年四季度的M1和2008年相比,同比增速达到了32.3%;同时,2009年三季度的M2和2008年相比,同比增速达到了29.3%,均属历史增长高峰。

从各层次货币余额来看,2009年四季度的M1和M2余额更是达到22万亿元和60.6万亿元的高峰值(如图2所示)。总体看,货币总量持续快速扩张,货币流动性增强。这为货币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继续加大金融对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央行必须掌控好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加强对货币供应总量控制,并利用相关的政策工具和手段,牢牢把好市场流动性的总闸门。

(三)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需求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由于支付清算技术的进步,商业银行自身流动性管理水平的提高,货币市场发展带来的短期融资工具持续增加。1999年-2009年十年间,随着央行对流动性预测与管理的不断加强,以及对银行体系流动性调节能力的提高,商业银行的实际超额准备金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从2003年开始,下降幅度趋缓。随着商业银行资金使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其意愿超额准备金率还可能进一步下降。(如图3所示)

三、 流动性充裕条件下中国公开市场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国债市场不成熟

公开市场业务通过买入或卖出债券行为,来控制货币的基础供应量,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一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与一国国债市场的发展程度有着很大联系。国债市场为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操作基础,是一国执行货币政策的有力工具[1]。但是,目前我国的国债市场发展尚未完善,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小以及国债流动性不足两个方面。

1、国债市场规模有所扩大,但还是相对较小

若公开市场业务有足够的操作工具,必须以国债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为基础。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国债影响基础货币供应量。如果国债的发行量很小,势必使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起来缺乏工具,从而无法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

在2007年一季度,各类债券发行总量为2.14713万亿元,其中国债的发行量为1160亿元,所占比重只有4.42%。2009年前三个季度各类债券的发行总量为6.8437万亿元,其中国债的发行量为14350亿元,所占比重达到21.16%。与2007年相比较,2009年国债比重虽然从4.42%增加到21.16%,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该比例还是不能满足公开市场业务的需求。所以我国国债市场的规模仍旧很小。

2、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

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主要表现在短期国债所占比重较低,国债品种单调,缺乏合理分布的期限结构,这极大地影响了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开展。

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短期国债所占比重较大,占全部债券的40%~50%。而我国在2008年发行的短期国债仅为1749.2亿元,占全部债券的26.24%,与发达国家相比,该比率是较低的。根据美国联邦公开市场操作报告,2004年其短期国债占市场全部短期国债的26%左右。我国目前的发行水平只相当于美国2004年的水平,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

(二)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

利率市场化是公开市场业务的必要条件,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目标是基础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调控的主要杠杆是利率,央行所开展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会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有直接影响。利率是借代资金的价格,利率的高低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根据资金的供求自动的升与降[2]。若纯数量的干预若不伴以价格信号,则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所取的效用将会大打折扣。为了能够利用价格信号,利率的灵活性必须予以保证,利率水平由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这样才有助于市场的发展和统一。而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必然会直接影响我国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效果的发挥。

四、流动性充裕影响下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根据流动性充裕的新特点,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目标,人民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制度,建立健全流动性管理体系。

(一)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制度建设和操作创新

1、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制度体系

随着公开市场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操作频率的提高,迫切要求健全制度体系。结合操作实践,中国人民银行对公开市场业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创新[3]。一是优化一级交易商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和调整机制。根据一级交易商考评和调整机制,按照客观公正、基本稳定、优胜劣汰的要求对一级交易商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决定每年度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二是完善公开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央行票据发行前一天下午公告发行要素,操作结束后及时公布中标情况,并以业务公告形式及时有关操作信息,操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2、建立健全流动性管理体系

流动性管理是中央银行货币调控的关键环节,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流动性状况是公开市场操作的生命线,也是提高操作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基础条件。为适应货币政策调控新形势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建立以外汇、财政收支、现金和市场重要情况监测分析为重点的流动性预测与管理体系,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开始出现了比较主动的局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流动性总体规划,建立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流动性日报制度,加强与财政部等有关方面的沟通,建立了重点联系一级交易商电话报告制度,建立了一级交易商工作会议制度以及建立了节假日期间流动性专报和监测制度。

(二)健全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

1、发展我国的国债市场

(1)、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首先,国债市场规模受制于中央的财政政策状况,应充分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扩大国债规模必须进行财税体制改革。通过财税改革,强化税收征管,逐步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并争取财政收入的增长稍快于GDP的增长,扭转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的格局。其次,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4]。财政在制定国债发行计划时,要加强与中央银行之间的沟通,应该注意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运作的角度出发,使国债的发行在弥补财政赤字和筹集基础建设所需要资金的同时,尽可能兼顾到财政调控和公开市场业务的需要。

(2)要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首先,调整国债期限结构,增发短期和长期国债品种和数量。国债期限结构调整和合理化,不仅有利于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还有助于调整偿债期结构、降低举债成本,避免和缓解偿债高峰的压力。其次,进一步丰富国债品种结构,推进国债品种的创新。再次,进一步完善场外国债批发市场。银行间的国债市场,作为一个批发性的场外市场,一直是我国国债市场的主要模式。为进一步发挥好债券市场的作用,促进国债市场的活跃,进一步完善场外批发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吸收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加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不断增加市场交易主体,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覆盖面[5]。最后,加强国债托管、资金清算制度建设,加强国债交易结算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国债市场效率。

2、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从金融改革这个大的方面来看,利率市场化是关键。只有在外部金融条件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利率由市场来决定,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才会达到更佳。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改革人民银行的利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利率结构和再贴现率;改革人民银行利率与商业银行利率之间的关系,人民银行确定基准利率时,充分照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同时扩大商业银行决定利率的自,改革利率的存贷款计息方法,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要简化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种类和期限结构,建立起一种合理的存贷款利率结构体系;要协调商业银行利率与货币资本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要使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和中长期国债利率等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晶萍,简建荣.2007.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有效性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第 1 期.

[2]陈飞,赵昕东,高铁梅.2002.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第 10 期.

[3]冯春平.2002.货币供给对产出与价格影响的变动性[J].金融研究,第 7 期.

[4]高波,于良春. 2003.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效应分析[J].经济评论,第 1 期.

[5]工雪标,王志强著.2001.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与协整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6]Andreas Schabert.2005.Identifying monetary policy shocks with changes in open market operation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9:561-577.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3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利率市场化 应对策略

2014年10月12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和金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发言,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结构调整,持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提高金融资源效率、改善货币政策框架。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提到,“我们会坚定地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也就是说,在推动利率市场化的同时推进汇率的市场化,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我国政府坚定实施与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引领金融市场走向真正的竞争阶段。2015年2月17日,国务院总理签署了第660号国务院令,规定将于2015年5月1日在银行业金融机构间实行《存款保险条例》,为吸收存款投保规定保险。这一条例实施,为利率市场化进程又开拓了新局面。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具体表现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融资的利率水平。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逐步放松和消除对利率的管制,由市场主体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换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动向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引导,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决定机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三个总体方针,即“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长额”的思路,以“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为原则逐步推进。整个利率市场化进程包括三个部分,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以及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与努力,渐进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到目前为止,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也已经基本放开,贷款利率也已经完全放开,仅剩最为关键的存款利率尚未放开,利率市场化临近收官阶段。199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向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使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在贷款利率方面,2013年7月20日起,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改变了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取消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2.3倍的上限,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2013年10月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机制建立。

在存款利率方面,2004年10月29日,实行金融机构(含农村信用社)人民币存款利率以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为上限向下浮动的制度,人民币存款利率实现了“放开下限,管住上限”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第二阶段目标。2012年6月,人民银行决定将存款利率上限提高到基准利率的1.1倍。2013年12月9日,《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同业存单业务推进得以落地,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2015年3月,人民银行将存款利率上限又提高到1.3倍。因此,在存贷款利率方面,贷款利率市场化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目前只存在上限,下限也已经完全放开。

二、利率市场化对集团财务公司的影响

集团财务公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成立的目的是集中管理集团的资金并且提高集团成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为集团成员企业提供财务管理与财务顾问服务。截至2014年3月末,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数量已达到184家,财务公司表内外资产规模达到4.32万亿元,全行业有80家财务公司表内外资产达到百亿元以上,其中8家财务公司超过千亿;实现利润160多亿元,平均资产利润率为2.09%,所有财务公司都高于监管部门要求,行业平均不良资产比例低于0.1%,资产质量持续提升。经过多年的发展,财务公司已经成为重要的金融市场补充力量。虽然财务公司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政策支持,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财务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是银行同业存款利率差以及存贷利率差,在本轮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中会极大地冲击财务公司现有的盈利模式,给财务公司带来挑战。

(一)冲击传统业务,压缩主营业务利润空间。目前我国银行和集团财务公司仍以传统的存贷金融业务为主营业务,存贷利差平均在4%左右,利息净收入占财务公司业务收入的80%左右。利率市场化下,利率的波动主要由市场决定,这样财务公司主要依靠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支持来获取主营业务利润的优势将减少甚至逐步消失。存款利率的不断上升,导致财务公司更高的融资成本,给公司成本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率市场化下,市场间还会有高息揽储的现象,财务公司固然有企业集团对资金归集政策的支持,但存款利率必然会上升,存款成本的增加,对财务公司业务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压力。存贷利差的逆向变动势必会缩减财务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存贷业务在未来的总业务量中的比重会呈下降趋势,也会大大降低在公司业务中的重要性。

(二)与银行竞争加剧,价格战加剧行业竞争。与财务公司比较,商业银行的规模较大,信誉较好,业务品种完善,营业网点覆盖面广,除了吸收企业的存款之外,还可以大量吸收居民存款。而我国又是储蓄性导向,居民将大量资金存放于银行,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具有稳定而大量的资金来源。而财务公司只有集团成员企业这一单一的资金来源,并且数量都是大额的,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较大。在我国成立财务公司的集团企业都是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实力雄厚,资金充沛,这也会是商业银行眼中巨大的争夺目标。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会以更诱人的利率与完善的服务来争夺这些集团客户。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银行间的同业存放利率将会名存实亡,这样财务公司享受金融机构间的同业存放利率的巨大优势将会逐步消失。在同样的融资平台上,财务公司由于相对商业银行规模小、实力差、信誉等级低,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从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将会高于商业银行。

(三)集团成员企业对财务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由于集团资金归集与金融政策的双重要求,并且财务公司能给出较高的存款利率,因此成员企业将资金存放于财务公司。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银行间的竞争加剧,服务能力也会逐步增强,势必会延伸到资金量较大的集团成员企业,与财务公司抢夺资源,而财务公司相对于大的商业银行产品及服务水平都会存在差距。而商业银行能够凭借规模实力来提供多元的产品和多方位的市场与信息交易服务,这会极大地吸引成员企业,集团所有成员企业为了利润以及更完善的服务都有理由去寻找收益率更高的也更适合自己的产品,并且很多成员企业希望摆脱集团对资金的管控,实现资金的自由控制,这就倒逼财务公司提供与商业银行相同或更好的产品与服务。而财务公司相对于银行在更优越的政策保护与集团支持下,导致了较低的服务能力与创新能力,大多数还存在行政管制的因素,这就给财务公司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四)利率市场化会放大财务公司风险。财务公司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和运营风险。过去财务公司受中国人民银行和集团的双重政策保护,在存贷款方面的利率几乎没有不可预料的风险。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利率的变化速度与变动浮动都将增大,政策保护的出台速度远不如市场变化速度快,并且政策保护的程度也极有可能跟不上市场变化程度,因此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财务公司将面临更大的政策风险。在双重政策保护下,财务公司更多的是对内业务,相对比较安逸,市场化方面操作较少。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财务公司需要更多的进行市场化运营,而在这方面上缺少理论指导,在实际操作上也缺少实践经验,因此这就会加大其运营风险,也对其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此外,财务公司还要考虑到利率风险,由两种风险综合防控变为三种风险综合防控。

三、集团财务公司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策略

(一)利率市场化下财务公司典型经营案例及优缺点分析。

1.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没有市场化,仍然执行原有利率,重在集团资金管控,打造国家电网公司坚强的资金平台。资金归集率从2006年底的66.3%提高到2010年的95.86%。优点是财务公司生存模式简单,集团管理严格,缺点是企业因为没有市场化的融资、投资体系,使得企业经营数据失真,必须受到集团的严格保护,否则受市场冲击较大。

2.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在集团公司资金集中大前提下,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全面市场化,财务公司缩小利润空间,将大部分利润归还成员企业,这样可以扩大财务公司资金规模,以规模换收益。优点是市场化使得财务公司更加专业化,可以较好地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缺点是财务公司原有的资金集中不利因素大部分仍然存在,规模还是不能扩大。

3.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多方面拓展业务范围,努力做成集团公司的全球化集约管理中心、金融集成服务中心和产业协同利润中心。优点是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以产业支撑金融,以金融促进产业。缺点是在集团公司经营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形成规模优势,从而导致单项业务费用过高。

4.北京汽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应对利率市场化转行做汽车金融公司,以消费信贷作为公司主营业务,进一步丰富了财务公司服务集团的领域,延伸了北汽集团的金融服务产业链。优点是财务公司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扩大了财务公司的经营范围,有效地与集团主营业务结合起来,提高集团企业的产品销量。缺点是集团失去资金管控的功能,无法完成资金归集,难以给成员企业提供及时的服务。

(二)财务公司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策略。

1.争取集团大力支持,参与集团整体战略。财务公司应争取集团给予更多的支持,争取成员企业的资金支持。从集团方面,集团应加大资金的归集力度与归集口径,尽可能多地实施资金归集,在同等利率情况下,优先将企业资金存放于财务公司之中;将财务公司纳入到整体的战略规划当中,以财务公司为载体建立健全流动性管控机制,提高资金计划的精益化管理水平;通过多元化指标考核财务公司,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对财务公司的利润会造成大的冲击,因此应逐步降低财务公司利润这一考核指标,将财务公司对集团归集程度与利用效率等整体贡献度纳入考核范围。从财务公司方面,财务公司应努力连接成员单位上下游产业,扩大集团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扩大票据适用范围,对成员企业可以采用“1+N”授信模式,将集团外企业纳入成员企业范围,合理管理集团上游的应付款项与集团下游的应收款项等,提高集团产业链的资金利用水平,推动集团产业链融资,打造集团的产业链融资平台与票据管理中心;财务公司由于沉淀了集团大量的资金,因此较单个企业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可以作为集团的统一代表,来与外部商业银行进行议价定价,这样就降低了融资成本;充分发挥集团的融资平台作用,对大额融资项目使用银团贷款业务,大量融入外部资金又可以减少自有资本使用,降低融资利率,还可以将部分利差让给成员企业。

2.加强与银行间合作,建立利率互动与定价机制。财务公司由于长期受中央人民银行与集团的双重保护,业务单一,竞争能力弱,利率定价水平较低,所以应充分与银行合作,学习银行业务与流程模式,与银行形成主体合作,差异化竞争,尽快实现自身的市场化改革。紧盯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所做的措施,学习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模式与利率变动管理模式,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利率变化动向,并能做出迅速的反应。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粗糙定价模式必然会被摒弃,财务公司应综合考虑客户贷款额度、信用评级、让利幅度、风险因素等推行差异化定价模式。定价原则应以资金来源成本为基础加上当期费用和考核利润来确定贷款的利率下限,在利率下限之上综合考虑市场价格、风险因素、客户贡献度来确定单笔信贷价格。在确保公司正常经营及合理利润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测算,力求信贷资产价格符合市场,寻找公司的价格曲线,为全面利率市场化做基础。

3.改革业务模式,提高业务创新能力。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推进,财务公司应结合企业集团放眼国际业务,做实外汇业务,并依托合作银行的境内外分行,开展内保外贷与外保内贷业务,解决进出口业务向下的资金周转问题。财务公司还可以大力开展保函业务,充分利用在银行的授信额度。创新结算模式,逐步优化结算系统,推进财企直连与银企直连,加快结算速度,通过二级联动、资金归集、实名收款等方式,实现“由考核促集中”向“以结算带集中”的转变,解决企业资金归集的客观问题,如上市公司额度限制以及外币资金归集问题,推进票据、结售汇以及企业理财来带动结算业务。此外,大力推广电子商业票据业务,推广商业票据承兑,增强企业票据的信用,充分发挥票据功能,带动资金业务,紧密结合产业上下游企业,实现产业和产融一体化。财务公司还可以根据集团与成员企业的特点与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大力发展如财务顾问、财富管理这种低成本的中间业务。

4.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控机制。财务公司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与运营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利率的波动幅度与波动速度增大,应将三种风险统筹考虑,建立全面风险管控机制。财务公司应根据人民银行工作指引,制订详细的风险管理战略和规划,采用各种科学方法动态衡量利率风险,形成整套风险计量体系和流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审贷分离与层层审批制度,转变单一依靠客户经理进行风险防控,完善业务内部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实现风险点层层审核,将风险层层控制。财务公司还应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包含成本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和绩效管理功能的管理会计系统。采集、积累完整全面的客户信息,对客户经营信息、财务信息、信用信息、银行评价信息以及与财务公司业务合作信息等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客户评级系统。此外,还应完善人才体系建设,加强员工培养,提高人才素质,吸收金融、财会、法律背景的综合人才加入,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审核与控制。Z

参考文献: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4

证券公司的国际化,一是业务的国际化,包括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的国际业务和以国外市场为依托的国际业务;二是机构的国际化,包括国外证券公司在开设分支机构和中国证券公司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加入WTO后,外国证券公司已从在华只能设立代表处,到参股设立中外合资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QFII等,从间接登陆转为直接进场。与之相比,我国证券公司无论是业务的国际化还是机构的国际化都比较滞后,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中外合资模式一方面对我国证券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在国内市场为我国证券公司的国际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抓住这一契机,认清我国证券公司当前业务发展和未来国际化的关系,明确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主要约束因素和有利条件,从而制定国际化战略,是我国证券公司走向国际化的首要任务。

一、我国证券公司制定国际化战略的约束因素

1.我国证券公司国内业务单一,国际业务的开展近乎空白。

国内证券公司收入来源高度集中在经纪、投行、自营三个传统领域,创新型业务尚在起步阶段。而国际投资银行早已突破了传统业务领域,涉及了投资银行的几乎所有领域。特别是近20年来,在国际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多样化和专业化并行发展。其中投资银行各种新型国际业务在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券商国际业务,除了日益萎缩的B股业务外,其他业务近乎空白。

2.以中资银行为背景的控股集团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对证券公司形成较大的国际化经营压力。

在严格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下,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的探索步伐加快,证券公司不仅在国内市场上面临着银行、保险、基金、信托机构的业务渗透和竞争,而且面临着以中资银行为背景的金融控股集团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的竞争。这类机构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与摩根·斯坦利等5家金融投资机构合资组建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收购东亚证券后成立的合资投资银行——工商东亚、中国银行在伦敦筹建的中银国际、中国农业银行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农银证券,标志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已经拥有从事投资银行国际业务的机构,对欲开展国际业务的证券公司有着相当的压力。

3.国外投资银行不断深入我国证券市场,对我国证券公司也形成较大的国际化压力。

加入WTO之前,代表处是国外投资银行在国内的唯一窗口。包括美林、高盛、法国巴黎百富勤、里昂证券、JP摩根等外资证券机构,已经在国内设立了70多家代表处,在熟悉市场、了解、培训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高管人员实现了本土化。加入WTO后,外资又有了中外合资公司和QFII的选择。从这些国际投资银行涉及的国内业务来看,主要是参与国内的B股市场交易,参与中国政府和的对外举债业务,几乎垄断了我国企业海外上市股票承销业务、发债融资业务、大型企业海外并购业务,中外合资公司可以从事国内A股承销、外资股经纪、债券承销、经纪和自营以及基金管理等业务。

我国证券公司实力弱小,缺乏国际分销、缺少国际化人才和国际市场运作经验、缺乏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和声誉,在与这些外资投资银行的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以香港为基地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国际化业务的国内证券公司(如申银万国、国泰君安等),意味着机构国际化已经起步,但无论在数量、区域分布还是在国际性分支机构的作用上,都根本无法与国外著名的证券公司相提并论。其他大型证券公司也有一些建立海外分支机构的探索,但仅处于与境外机构交流、了解层面,因政策障碍无法深入下去,也无益于国际化经验的积累和国际化人才的锻炼。

4.证券公司拓展国际化生存空间受到当前政策限制。

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境内国际证券投资受到严格的政策管制。另外,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较短,其法律架构、监管制度与国际证券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直接导致我国证券公司缺乏开展国际业务的动机和整体战略规划,没有具体的国际化战略及其实施步骤。有些券商采取绕过政策壁垒的形式在海外注册合资公司,或由其大股东在海外收购机构交由其托管经营,无形中增大了风险。

二、我国证券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开始趋于宽松。

2002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为我国“证券控股集团”的诞生提供了法规依据,有利于证券公司做大做强,加快“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步伐。该办法还规定证券公司经批准可申请设立或参股、收购境外证券公司,从原则上允许国内券商走出国门,从而为我国券商的国际化铺平了道路,在战略上构建了我国证券公司国际业务的组织框架。一批拥有子公司、分公司、合资公司和海外分支机构,从事证券、期货、证券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等多业经营的大型证券控股集团将涌现。

2.证券公司的国际化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示范效应。

无论是在境外设立子公司的国内证券公司,还是国内市场上的合资证券公司,其国际化运作的竞争优势示范效应十分明显。国泰君安较早地把“国际化”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于1993年 7月成立了国泰君安香港集团,2000年组建了全资控股的国泰君安香港金融控股公司,目前已经取得在香港开展证券业务的所有牌照,并连续最近三年盈利,正谋求在香港上市。其母公司的经纪业务、融资业务、国际业务等在国内同行业中都位居前列。中国国际金融公司2001年底拿到A股经纪业务牌照,2002年即独占内地券商股票市场总承销的三分之一,在国内市场上显示出中外合资的竞争优势。

3.当前我国证券公司国内国际业务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空间。

(1)服务于中国企业的外资并购。我国加入 WTO后,外商直接投资将由主要设立新公司的方式向主要采取收购、兼并等投资银行手段的方式转变,这为国内证券公司开展外资并购等投资银行业务提供了基础。尽管现在国内证券公司还难以与海外投行竞争,但国内投行对相关的法律制度、企业制度以及人文等各方面都要比境外投资银行熟悉得多,在外资国内中小并购项目上更具优势。

(2)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国际业务。通过控制的基金公司对外合资是证券公司国际经营的起步。基金合资可以赋予证券公司国际化的投资管理、营销组织、风险控制、产品设计,利用外资公司全球投资分析平台、投资模型和报告等国际化优势。合资证券公司主要集中于A股的承销业务,包括中国公司国内上市、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中国业务部分,以及外资公司在中国上市的国内业务部分,外资公司在海外庞大的客户网络也会支持合资公司的业务发展,为证券公司的国际化提供了业务机会。

(3)与QFII相关的国际业务。QFII作为资金实力雄厚、投资理念先进的大型跨国金融机构,国内证券公司从中受益最大、最直接的将是经纪业务。此外,QFII的介入,一方面将为境内券商承销国企大盘股提供国际性的战略配售对象;另一方面,也为券商拓展并购重组和证券咨询业务提供了重大机遇。

(4)与QDII、CDR相关的国际业务。QDII是在资本项目下未完全开放的国家,允许本国投资者通过特许的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一种制度。有关国内机构必须通过该制度,才可进行外国证券买卖,以便国家监管资金的流向及规模。CDR的实质是间接允许外国公司或机构在国内证券市场融资的一种制度,使A股市场与国际市场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可见,QDII、CDR是我国投资主体走出国门和开放境外筹资主体进入我国证券市场的过渡性措施,有助于我国证券公司拓展国际业务空间。

从以上约束因素和有利条件来看,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战略制定应注意以下:

1.证券公司国际化不能一蹴而就。由于投资银行业务与证券市场发展水平、对外投资管理、外汇的兑换等问题密切相关,应根据需要和可能有计划地进行,有步骤地推进。

2.证券公司国际化也不能坐等政策允许。必须明确当前公司发展与国际化是一脉相承的,认识到可能的政策突破,抓住当前条件下蕴藏的国际业务机遇,在当前的制度条件下设计国际化战略,并从国际化战略高度提升证券公司各方面竞争力。

3.目前阶段证券公司的国际化,主要是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的国际化,即为外国投资者与筹资者在本国证券市场的投资与筹资提供服务。不管是中外合资证券公司、QFII制度,还是研究中的 QDII、CDR制度,都为证券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业务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并形成证券公司发展以国外市场为依托的国际化业务的桥梁、中介。

三、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战略的一般框架

结合国外投资银行国际化的战略特征,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的现实机遇,以及我国资本市场中长期发展趋势,证券公司必须首先对国际化战略的一般框架有一个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自的竞争优势制定国际化战略。

(一)证券公司国际化的战略定位

1.除早已进入我国市场的欧美投资银行外,根据参与国际业务的程度,可以把国内证券公司分为以下几类:

(1)以香港为基地开展国际业务的证券公司,如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

(2)中外合资类投资银行,如中金公司、中银国际以及刚刚建立的华欧国际、长江巴黎百富勤等,中资证券公司凭借国外知名投行的合作而拥有某些领域专长和国际化的优势;

(3)积极与境外市场、机构开展交流,寻求国际业务突破和机构设立的证券公司,主要是在国内证券市场各项业务上处于领先地位、并通过增资扩股、公开上市而实力不断壮大的证券公司;

(4)基本未开展任何国际业务探索或交流的经纪类的中小证券公司和注重网上交易的新兴券商。

2.不同类别证券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定位。

(1)区域投资银行及跨国投资银行。对于已有国际业务的证券公司和具有中资背景的中外合资类投资银行,最有可能率先发展成为亚太区的区域投资银行,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全球性的分支网络,真正成为跨国投资银行。受政策限制还没有实质性国际业务的大型证券公司,宜先确立区域投资银行的战略目标,政策放开后以逐步拓展区域国际市场为主要任务。

(2)国际性专业投资银行。侧重发展某一项业务的国际化。一些规模不大的新兴券商可以以此为战略目标。

(二)证券公司国际化的阶段

1.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应随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渐进实施,在阶段上应表现为:国内国际化区域国际化全球跨国经营。

(1)国内国际化。即国内业务的延伸,立足于国企改革,主要是国内企业的海外上市业务、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允许经营的业务、QFII业务;

(2)区域国际化。突破国内市场,业务和机构扩展到区域性国际市场,在海外设立代表处或分公司直接开展业务。同时扩大国际融资,推荐更多企业境外上市,在境外建立立足于中国概念的投资基金;

(3)全球跨国经营。一方面让外国投资者进入国内证券市场,国际企业国内上市,另一方面国内证券公司也逐步在全球各大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与世界投资银行巨头既合作又竞争,形成国内外投资银行相互交织、国内外资本自由流动的国际化局面。全球化的阶段是与本土化高度融合的阶段,国际化业务在资源利用、人才使用、服务方式以及风险规避方式等方面充分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2.证券公司国际化过程中必须慎重选择要进入的境外市场。大致可遵循文化相近市场客户导向市场未发展市场或新兴市场国际业务网络的市场选择路径。

(1)文化相近市场。要考虑当地投资者和资本市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熟悉程度,这正是香港地区成为首选的原因。只要新环境和目前环境在关键方面保持一致,证券公司就可以利用它原有的经验和知识。

(2)客户导向市场。跟随或领导国内客户的境外业务发展,境外业务内容是它所服务的大公司在境外经营的反映。即使市场环境是新的,但客户是熟悉的。

(3)新兴市场或未发展市场。以区域国际化为战略目标的证券公司,可以考虑开拓亚洲新兴市场,除香港以外,如中国、菲律宾、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等,甚至是资本市场还没有发育的国家,如北朝鲜、越南、缅甸等,进入这类市场主要目的是当地法律,积累当地经验,等其市场开放时抢占先机。

(4)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市场都设立有分支机构,形成国际性的业务网络,有庞大的机构和零售业务,高质量的投资银行业务能力。

3.证券公司国际化业务大致遵循国内市场创新业务国内市场国际化业务国内企业国际化业务国际市场非主流业务的路径。

(1)国内市场创新业务。国内证券公司当前必须首要发展创新型业务,改变传统业务单一竞争力弱小的局面;

(2)国内市场国际化业务。在创新业务基础上,抓住市场机遇开展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的国际业务,熟悉国际业务的运作规则,培养国际业务人才,从管理、技术、组织、人才等各方面为走出国内市场准备条件;

(3)国内国际化业务。在条件具备时,国内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将是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国际化的突破点和重点长期服务对象,如代表国内企业发行各种存托凭证、设立海外基金、海外买壳上市、兼并与转让企业、发行海外债券与股票等,并努力形成独特的业务品牌。

(4)国际市场非主流业务。由于投资银行业务明显的规模、品牌、专业化等独特特征,一个发达的市场的竞争格局很难被打破,如果我国证券公司走出国门,可行的选择应是进入国际大投资银行非主流的、无暇顾及的项目和业务领域立足。如资产管理业务个性化强而又品种丰富,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对晶牌的认同,尽管国际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具有重要地位,但我国证券公司在境外市场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不具有优势。家现阶段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还不是很高,我国与这些国家有着广泛的联系,可重视与这些潜在客户建立联系。

不过,国际投资银行经验表明,一方面要发展国际业务,但最关键的还是立足当地市场。所以,国内市场国际化业务和国内企业国际化业务应是相当长时期我国证券公司国际业务的重点。

(三)证券公司国际化的市场进入方式和组织形式

1.证券公司国际化的境外市场进入的大致路径:技术合作联盟合资并购/新设。

(1)加强与国外机构的技术合作、联盟和合资。加入WTO,中国证券业逐步融入国际市场的最可行方式和必然路径就是与国外机构尤其是国际性投资银行、全能金融集团展开不同层面的合作。在初期,可以通过技术合作、外部战略联盟方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外方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摸索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可能性;在条件成熟时组建合资的证券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我国证券公司可以拓宽合作的国外金融机构的类型,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获取混业经营经验,为下一步通过收购兼并组建证券控股集团或金融控股公司奠定基础。

(2)并购/新设。允许证券公司在一定条件下首先在香港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真正融入国际市场。设立分支机构可以采取并购和新设的方式,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国内一些大型证券公司如广发证券、海通证券等正在为主要通过收购外资证券公司的方式设立香港分公司开展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做准备。在香港分支机构运作的基础上,再适时与地区、新加坡等的证券公司合并,逐步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区域投资银行。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并购方式拓展欧美市场分支机构,成长为能与野村、美林抗衡的跨国投资银行。

2.证券公司国际化的组织形式的大致路径是:代表处分公司/子公司/区域总部国际证券控股集团。

(1)代表处。在涉足境外市场的初期,以设立代表处为宜;

(2)分公司/子公司/区域总部。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必须依托于机构。国际投资银行在世界所有的国际或区域金融中心构建了分支机构。而国内证券公司营业网络基本上在国内,大证券公司基本上覆盖全国,而众多中小证券公司只是在当地拥有几家证券营业部。无论是代表处、分公司、子公司还是区域总部,这些境外分支机构形式在运作的难易程度、成本的高低、对公司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风险承受等方面各不相同,具体采取哪一种机构形式,并不存在一个严格的先后顺序,而要看本国及进入国的政策规定,在我国市场逐步开放的情况下,应主要根据证券公司的战略规划、规模实力、组织结构等自身条件设立。

(3)国际证券控股集团。金融控股公司已成为国际投资银行组织结构形式的主流。走证券控股集团之路,并以此为平台逐步推进人才、机构和业务的国际化,是我国证券公司的必然选择。国内券商应根据自身的业务优势,适时成立经纪公司、投资银行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风险投资公司、机构等专业化子公司,分步以专业子公司与境外券商共同出资成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境外子公司,建立以证券业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奠定证券公司参与国际竞争的组织基础。

(四)证券公司国际化的人才培养

证券公司的国际化最关键的是人才的国际化。我国证券公司当前已经积聚了国内许多的优秀人才,今后应更进一步注重国际人才的培养。加速中国证券公司人才的国际化进程,培育一支适应国际竞争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有以下重要途径:一是“合作中培养”,通过与国外证券公司在人员、技术、业务上的合作交流,在中外合资公司中的密切配合锻炼自己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二是“引进来”,在国际范围内招聘专业人才,尤其是吸引在国外投资银行业有丰富经验的海归人员加盟;三是“送出去”,有目的地选送相关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国外大投资银行培训或工作,同时通过国际业务的逐步开展,在竞争中培养国际型人才;四是“本地化”,随着境外业务的逐步开展,实现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本地化,而人事、资金、财务、风险控制等重要管理岗位的人员可由母公司派驻。

(五)证券公司国际化的风险管理

证券公司未来国际化业务和机构设置,必将带来比国内市场风险更复杂的系统性国家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衍生工具风险、境外子公司风险等,反过来国内业务及公司整体的发展。国际投资银行已形成一套非常繁杂的、公司内部、政府监管机构、国际监管组织、监督体系等多层次协调的风险管理网络。百富勤、巴林、山一等投资银行失败的事实说明,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必须与公司规模和业务的扩张同步发展,有效运行。因此,我国证券公司建立和完善一个适合当前需要和未来国际发展的风险管理体系还任重道远。

四、当前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战略实施的主要

从以上来看,无论是国际化的发展阶段、市场进入方式、组织形式还是人才准备、风险控制,我国证券公司都只是处于国内国际化——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的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大规模地拓展国外市场的国际化的条件还不具备。但是,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所以,现阶段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既要立足当前,也要放眼长远。

1.根据当前政策、社会环境、自身条件,明确自身国际化战略的定位,制定国际化战略的具体实施步骤。

通过在合资中积极研究熟悉国际投资银行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和国际经营管理特点,结合国内政策和证券公司规模、品牌、业务转型等自身条件,确定区域投资银行乃至跨国投资银行、国际专业投资银行(或者根本不发展国际业)的战略定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实施步骤,进行阶段、业务、人才、组织结构、风险管理等的全面部署。

2.面向国际化的业务创新和拓展。的业务重点应放在国内,全面融入国内市场,业务目标则是为国际业务发展拓展空间,提升实力。一,加大业务深化的力度。要抓住兼并收购业务、财务顾问业务、基金业务以及国际业务等重大商机,积极开拓基金、财务顾问、资产管理业务,大力探索资产证券化业务,这是今后业务创新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二,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探索与银行、信托、期货、保险业务的交叉和合作;三,抓住当前市场机会,选准国际业务的切入点,发展国内国际化业务。

3.规模壮大和组织结构转型。要抓准时机通过改制、上市、发债等方式扩大规模,建立适应证券公司发展的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同时通过设立专业子公司向集团化控股公司模式转型;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根据国际化战略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设立海外业务分支机构,合理安排海外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及与投资银行总部之间的关系。

4.建立一套国际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并从现在起着手国际化人才引进、遴选、培养、储备、锻炼的工作。

5.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确定风险防范的重点。现阶段对证券公司国际化的限制还很严格,一旦证券市场进一步开放,证券公司被允许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国际业务,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恐怕主要是决策、激励、控制、监督、组织结构等不适应国际化要求的内部管理风险和竞争力弱小的风险,所以改革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采取措施加快壮大证券公司资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6.公司文化塑造。公司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团队精神,是公司发展战略、核心业务和经营理念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在扩张过程中与并购公司的整合、与合资公司的合作、人才队伍的素质和稳定性、业务创新能力的高低等。塑造一种开放、进取、合作、创新、面向国际竞争、具有国际视野的公司文化,是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战略实施的一部分。

7.为在香港市场开展业务、建立分支机构做充分准备。在QnI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QDⅡ的推出将是我国对外证券投资的可行方式,届时我国证券公司在香港开展业务、设立分支机构的条件也基本趋于成熟。为此,目前就需要从在香港分支机构的设立方式、人员配备、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充分准备。五、促进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建议

制度环境、制度安排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是国际化战略制定和实施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我国已经开展国际业务的证券公司,由于运行在制度框架之外,承担了极大的市场风险和制度风险。因此,如何引导和支持证券公司的国际经营,为其提供制度规范和政策供给,是证券监管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

1.只有那些在国内市场具有强大竞争力或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才有可能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取得成功。因此,正确有效的政策选择应是进一步培育国内竞争市场,破除所有阻碍国内竞争进一步发育成熟的制度障碍。像券商融资渠道、业务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的多样化、合规化都非常急迫和重要,应该有明确而宽松的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保护。

2.制定与我国发展、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的证券公司国际化进程时间表,循序渐进地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并带动证券公司国外业务开展和国际业务网络构建。逐步放宽对外证券投资的限制,推进证券投资的国际化。如在完善QFII的基础上,研究QDII、CDR的操作和管理办法,支持证券公司充分发挥国内投资主体和境外筹资主体的服务中介和顾问作用,以此带动证券公司国外业务开展和国际业务网络的构建。

3.加速大型甚至超级证券公司的培育。证监会应从融资渠道、组织形式、业务范围、机构分布等方面支持大型和超大型证券公司的迅速成长。近期将出台的《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发行债券融资,即是在券商上市、组建控股集团之后的又一个实质性促进大型券商成长的举措。另外,在分业经营的管理体制下,一些证券公司也在摸索绕过体制壁垒的种种办法,一方面表明了证券公司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也蕴藏着各种风险,需要监管部门研究制订相关引导和规范措施。

4.加紧研究制定证券公司机构国际化的管理办法,研究证券公司国际化的一系列运作规范。证券公司机构的国际化是业务国际化的需要,也是证券公司提高自身知名度,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前提条件。监管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证券公司设立境外分支机构的管理办法,尽快制定国内证券公司购并外资证券公司的法规,鼓励国内证券公司走出国门,开展国际证券业务。同时,也必须研究证券公司国际化的一系列运作规范,如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规范、国际业务设立和机构运作的规范、国际业务资金规范、境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信息披露规范、国际业务风险控制规范等。

5.探索加强证券公司和证券市场国内监管和国际监管的合作。面对证券市场不断开放和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证券业监管规则的确立就不仅要考虑现阶段证券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也要考虑未来国际化进程中的监管,还要考虑国际证券市场监管一体化的要求。目前证券公司业务已经出现跨越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几个行业的现象,亟需探讨监管部门之间的权限如何清晰界定以及通力合作的。为确保现有或未来设立的国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规范发展和风险控制,必须加强全球监管的合作。

[1]董正青。中国证券公司国际化的适用战略及其操作模式[J].国际金融研究,2003,(2):54—58.

[2]赵强,尹萃,赵庆明。合资大舞台[J].资本市场,2002,(10):41—45.

[3]李国旺。券商国际化的挑战[J].资本市场,2002,(9):18—22.

[4]戈宏。入世与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J].北京证券研究,2001—11—20.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历经20余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开始了两个重要的转型:一是市场结构的转型,即随着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新主体的成长,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已不复存在,形成目前寡头垄断的格局。这种趋势必将进一步发展、深化,并逐渐过渡到垄断竞争的市场类型;二是市场总体供求的转型,即市场的发育及主体的多元化带来了保险服务供给能力的增长,相对于现阶段我国居民的负担能力和保险意识而言,保险市场将日渐显现出供给相对过剩的特征,向买方市场转化。

伴随着这样两个转型,我国保险市场的竞争势必愈益激化,竞争的重点将超越目前在市场份额上的争夺,更加注重在细分化、差异化市场上的争夺。因此,市场营销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性日益显现,保险公司必须树立现代营销新理念。

一、市场营销对保险公司的战略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深化,与大多数商品一样,保险服务这种特殊的“商品”也已经告别了短缺时代,开始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往专注于“生产”和“提供”产品的营销思想,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营环境,市场营销作为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受到保险界的重视,并被引入到这一新领域。

(一)市场营销在特定阶段是有效地销售保险服务、快速扩展市场份额的操作性手段。保险公司经营的最终目标在于利润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其关键在于有效地销售自己的保险服务。在居民整体保险知识比较缺乏、保险意识较弱、保险公司产品趋同性特征明显的情况下,力量强大的市场营销手段对于有效地销售保险服务、快速扩展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在这个阶段,恰当的市场营销策略对于催醒公众的保险意识、彰显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吸引潜在客户成效尤为显著。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是: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进入上海市场之初,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局面,扩大公司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入了全新的寿险个人营销方式,组建了4千多人的营销队伍,短期内就取得了奇效。1994年上海寿险新签保单77万份,其中友邦公司就占了70万份,人保、太保、平安“三巨头”仅占了7万份,给上海乃至全国寿险营销业和传统营销观念带来了强烈震撼,迫使其它公司不得不纷纷效仿。

(二)市场营销是挖掘保险的潜在需求,开辟新的成长空间的策略性措施。同发达国家“无所不保”的保险体系相比,我国还有不小差距,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2002年我国商业保险保费收入为3053亿元,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保费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尽管有着“中国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最大的尚未开发的市场”的说法,但我国保险业的竞争仍异常激烈,呈现出相对供过于求的局面。此中反映出来的一个问题是,在保险有效需求方面存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尚有相当部分的潜在需求未能转化为有效需求。因此,谁能够开发潜在需求,谁就能够开辟新的成长空间,赢得公司的快速发展。与传统的营销手段相比,市场营销不仅更注重系统的、综合性手段的运用,而且更能有利于挖掘潜在需求,延伸企业的触角,从而扩张业务量。不仅如此,由于市场营销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客户,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市场和客户的信息,因而更有利于细分和准确定位市场,创新和个性化其产品和服务,提升其竞争力。额外的一个收获是,信息非对称性的降低,有助于防止保险销售中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三)市场营销是保险公司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战略性途径。市场营销通过市场需求分析、目标市场定位、产品结构优化、销售渠道畅通、顾客服务优质等序列环节和促销、广告、公益性活动等系列策略,不仅可以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而且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传播美誉度,久而久之,就塑造了公司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公众的信赖和支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企业形象、公众的信赖和支持就是品牌,就是核心竞争力。

二、当前我国保险营销理念误区探析

当前国内保险市场上虽然已有数十家竞争主体,但市场体系仍不完善,市场规制不健全,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贫弱,同质化产品竞争激烈,并且往往以降费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差别化竞争才刚刚起步。总之,保险市场营销仍处于较低层次,营销理念存在着不少误区。

(一)对细分市场和准确定位目标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市场营销策略的基础是市场细分,然后从细分的市场中选择目标市场,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差异化获得竞争优势。在目前保险市场的竞争中,各保险公司感受到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并使出浑身解数,从经营多样化(产险、寿险、投资等集团经营)、渠道多元化(扩张机构网络、大力发展人、银行保险、网上营销等)、手段现代化(电视广告、公益活动、互联网等)等方面积极参与竞争。但与大量的投入相比,并未获得理想的竞争优势。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参与竞争前忽视准确的市场定位。

各保险公司在参与竞争时,缺乏对竞争者的了解,缺乏市场调查,往往直观地发现哪个险种效益好,就一齐去开发,趋向于选择短期利润丰厚的市场,对市场中长期变化趋势考虑不够,从而导致保险公司选择的目标市场大量雷同,形成了恶性竞争。如有些风险较小的产险业务,费率一降再降,虽然客户得到了实惠,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却加大了。

(二)名牌意识不强,不注重塑造企业形象和营造企业文化。一个著名品牌就是一项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对企业产品的销售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形象是企业区别于其它企业所具有的自身经营理念、经营哲学、经营行为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产物,并被公认为是企业管理的最有效的模式。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致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控制成本在企业管理中已退居次要地位,首要的是企业能否以完美的形象进入市场,赢得公众好感,并持久地赢得公众的“货币选票”。在保险这个金融服务行业,长久以来,人们的品牌意识就比较淡薄,对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只是在最近几年,由于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有些公司才开始注重塑造自己的品牌和企业形象。

(三)轻视服务营销。面对有效需求趋于饱和、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现实,各保险公司为赢得客户,挤占市场,均不遗余力地开发新产品,意图通过产品创新扩展市场份额,但却忽视了保险作为一种“产品”的本质——服务,以及内生于此本质的最重要的竞争手段——服务营销。与在研发上的前端投入相比,各家公司在深究客户心理、了解客户真正的服务需求等后续工作方面所下的功夫相形见绌。人们司空见惯的是,在投保前业务员拼命地跑客户、拉关系,而一旦签订保单、收取保费后,很少能够提供延伸服务,甚至连业务员都杳无踪影,给客户造成一种“被骗”的强烈的心理反差,也导致了保险业社会声誉的不佳。这一点在寿险个人营销业务中是屡见不鲜的。其实,保险公司也并不是为客户提供不了服务,但在操作中在两个方向上误入了迷途:一是重视投保前的服务,轻视延伸或后续服务;二是欠缺保险相关服务,却过度“延伸”到了对客户的生活服务。有一位业内人士曾亲口对笔者讲,为了争取客户,他们需要帮助客户的子女升学、就业,更有甚者,连重要客户的儿女婚嫁、父母殡丧他们也不得不提供必要的服务。

(四)对关系营销在认识和实践上误入歧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增加业务量,许多保险业务员采取的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是“拉关系”。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找与客户有关系的权利机构、亲戚好友,通过“关系网”争得业务。甚至有的保险公司为了争取大客户、优质客户,不惜采取请客送礼或给予高额回扣等办法拉拢客户,更有甚者是所谓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如以上言及的安排客户子女升学就业等。这既靡耗了保险公司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又危害了保险公司内部的规范管理,滋生、助长了恶劣的保险营销模式。

目前,多数保险公司并未真正理解“关系营销”的真谛,误以为关系营销即为“拉关系”,而未真正从发展、维护与客户的互利、信任、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出发,求得业务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片面追求“拉关系”并不能赢得稳定的客户群,只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滋长腐败风气,害人害己。

三、我国保险业的营销理念创新

(一)必须准确把握保险市场营销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经营方式,是在买方市场形态下企业成功的经营法宝,是生死攸关的战略问题。

市场营销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才传人我国,保险界在90年代才开始实践。许多保险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营销就是业务员把保单“推销”出去;也有人认为,保险营销就是采取一系列激励手段,如业务竞赛、荣誉称号甚至丰厚佣金等促进保险产品的销售。固然,促销能直接增加保费收入,但保费不是保险营销的最终目标。保险营销的目的是在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前提下,为保险公司赢得利润,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保证公司健康永续经营,形成良性循环。保险营销观念的误解,使各保险公司缺乏对现实和潜在客户的分析和评估,难以制定完整、科学的长期发展战略。

(二)必须树立广义的服务营销观,并把其提升到战略地位。广义的服务营销观就是要确立把优质服务贯穿于产品营销全过程、甚至企业经营全过程的观念。因为保险营销不仅是产品的营销,更是服务的营销。任何保险公司都应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各项工作始终围绕着“客户满意”这个中心运行。围绕着广义的服务营销观,保险公司应确立以下系统的营销观念:

1.市场细分观念。市场细分是现代企业认识市场的基本要求。依据市场细分化原理,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潜在客户的不同特征把整个市场划分为几个客户群,即细分的子市场。如在寿险方面,可以根据人口因素(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或地区因素(地理位置、城乡差别等)细分寿险市场,在此基础上,可以应用差异化市场策略选择目标市场,为企业和产品准确定位,规划整个企业战略。就我国目前保险业现状而言,保险公司在目标市场的定位宜采取填补市场空白和与现有竞争者并存的策略。这是因为保险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还未涉足,同时,已涉足的部分市场还未饱和。

2.差异化观念。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要依据细分的市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设计和开发既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又能够挖掘潜在需求,引导客户消费顺应社会发展变化趋势的新产品。通过差异化一方面向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服务,赢得消费者认同;另一方面可以从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独辟蹊径,出奇制胜。从目前状况看,各保险公司需要大力开发的险种有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需要改善的是现有的分期付款住房按揭保险,对该险种客户普遍的反映是费率高而保险责任不适合客户真正的需求,保险公司往往通过银行,强制投保,使客户产生逆反心理。

3.服务观念。在服务方式上,也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提供优质、高效、快捷、准确、有特色的服务,做到服务内容标准化、服务质量稳定化、服务过程程序化、服务水平专业化,使客户满意。各保险公司不仅要以整洁舒适的服务环境、耐心周到的业务咨询、功能齐全的服务设施吸引客户,而且要积极主动地深入目标客户群中,开展业务宣传、咨询指导等活动,扩大和稳定客户群,并从中搜集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为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依据。如人保公司首创的全国24小时95518服务专线,就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要特别注意纠正以上所说的“重投保前的服务,轻后续服务”和“欠缺保险相关服务,却过度介入客户生活服务”两种偏差。鉴于现代保险日益由保障型向理财型转变,保险公司的服务必须适应这种转变,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新晨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6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长沙

2011年9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提出“坚持把完善服务体系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保障,力争到‘十二五’末中小企业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国各地加快了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以下简称“服务体系”)步伐。调查发现,地处内陆的长沙市在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上探索出不同于当前大多数地方面向中小微企业推行的政务式服务、专项式服务、协会式服务、运动式服务的建设道路,走的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道路,创新了欠发达地区建设服务体系的实践路径。本文旨在通过解剖长沙市典型,总结成功经验,挖掘发展瓶颈,藉此为我国欠发达地区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长沙市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与基本经验

(一)长沙市在政府引导服务体系建设上的主要做法

1.扶持枢纽平台,聚合服务中介。2008年长沙市提出“一中心八平台”的建设思路,并成立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把搭建平台、培育服务主体当作开局大事来抓。各地主流做法通常是成立事业单位性质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旱涝保收的机制导致传统服务中心缺乏创新活力,办成了企业协会或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务中心。长沙市组建服务中心首先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长沙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是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无编制和固定预算。若服务中心不能研发出企业需要、政府愿购买的公共服务产品,并整合到有实力的服务中介提供服务,就拿不到政府的采购单,甚至有被替换的风险。这样类似特许经营的体制使服务中心一开始就有了原生动力。

2.把握共性需求,开发集成项目。长沙市在项目研究上,将单个企业的个性需求剔除在政府购买服务之外,而专注开发满足企业共性需求的公共服务产品,把需求调研作为项目开发的首要环节。其次,开发的是集成项目。在服务活动设计中,不是从功能出发割裂地分成金融、咨询、科技等单块服务,而是转向以满足企业需求为中心提供集成服务。

3.用活“工发资金”,采购公共服务。在服务购买方面,长沙市把“工业发展资金”当成一个杠杆,撬动更多社会资源。长沙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购买服务”的方针,通过在公共服务领域引进市场机制,整合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优势,借助生产企业、中介组织等民间力量,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二)长沙市在具体服务活动设计与实施上的主要做法

1.提供分类服务,推进三大升级。长沙市提出“以创业辅导为基础,以管理升级为手段、以技术升级为关键,全面促进全市产业升级”。在小微企业创业上,针对小微企业底子弱,对接外部资源能力有限的问题,开展“创业同行”活动。在企业管理升级上,针对中小企业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导入管理升级工具和方法,推动企业瓶颈突破,实现持续发展。在技术升级上,针对企业创新管理问题,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引导企业提前对接“政产学研金智媒用”等创新资源;在上市培育上,以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开展“上市对标活动”,组织券商及律师、会计、法律、税务事务所为企业做上市前的指导协调和服务。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难题,开展的服务针对性强。

2.激发内在动力,复制成功基因。在服务对象方面,长沙市将有限的服务资源优先配置给有强烈参与意愿和提升潜力的企业,让企业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复制成为自己的DNA。

3.推动协同创新,提供集合服务。在组织实施方面,长沙市注重整合多方力量协同创新。在上市对标活动中,长沙市整合律师、保荐人、会计师、税务师等各类人马开展上市孵化工程,按照企业规模大小、行业类别等进行梯度培育。在创业同行活动中,长沙市集合商业银行、风投机构、咨询专家做协同服务。在服务提供上,采取集合式服务,而不是简单一对一服务,通过批量化服务形成规模效应,化解服务机构对服务单个中小企业费用低的顾虑。

4.导入管理方法,引入竞争机制。在服务方式方面,长沙市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导入对提升企I能力有帮助的管理方法。如在管理升级活动中导入突破瓶颈的方法,帮助企业解决交付瓶颈、精准生产、营销瓶颈、生产瓶颈、人力资源瓶颈等。在服务活动安排中,长沙市引入竞争机制,激发企业学习的动力。

5.聚焦能力提升,对接社会资源。在服务重点方面,长沙市将企业需求分成政策服务、要素协调、能力提升三类。作为市级政府,给政策一般很难,工作重点是落实中央和省的优惠政策。长沙市编制了《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文件汇编》,送政策到企业;要素协调方面,突出融资服务和竞争情报信息服务,建立贷前贷中贷后金融服务链,请湖南省科技情报所为企业上门培训;相对政策服务、要素协调服务,长沙市更倾向把服务着力点放在提升企业能力上,通过管理升级活动突破企业管理瓶颈,借助创新协同活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开展上市对标活动制订企业上市行动路线图。

(三)基本经验

1.培育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市场是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长沙市的创新实践经验证明,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培育公共服务市场。这个市场具有特殊性,一方面需求方是中小微企业,它们有强烈需求,但缺乏购买能力;另一方面,供应方服务机构因收费有限,缺乏主动提供服务的意愿和针对性的服务产品开发。面对市场失灵,只能由政府撮合供求双方,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公共服务市场同样具有市场的特性,离不开市场供求、价格、竞争三要素。供求方面,长沙市通过“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整合中介,中介服务企业,企业受益发展”,为中小企业解决共性需求问题;价格方面,公共服务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于私人产品,难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动形成,长沙市在公共产品定价上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实际上是政府定价,通过“一对多的”集合服务,让服务机构得到规模效应;在竞争方面,长沙市注重在服务活动中引入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机制、企业内部各团队间的竞争。在公共服务产品实行上,长沙市引入招标采购机制,以市场的方式遴选服务机构,激发服务机构的创新活力。

2.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是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面对点多面广的中小微企业群体,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方式必然以支付大量财政开支为代价,且服务效率低,这就导致了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即企业对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需求与政府财政支付不足和服务滞后间的矛盾。长沙市化解这一矛盾的基本思路是在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领域引进市场机制,整合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优势,借助服务机构、民间力量,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由此形成三个显著特征:(1)长沙市政府主管部门将决策与执行分开,更多的是掌舵,而不是划桨;(2)公共服务的供给者逐渐走向多元并存,竞争发展;(3)在均等服务的基础上,将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通过竞争性筛选,优先配置给有意愿、有潜力的企业。

3.完善以利益合理分配为基础的协同服务机制是加快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撑点。长沙市无论在公开服务产品研发上,还是服务活动组织实施上,始终贯彻协同服务理念,把明确利益各方的责任放在首位。

4.开发覆盖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产品是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中小微企业也像自然人一样有生老病死,需要有与之适应的公共服务保障。长沙市中小微企业基本公共服务产品体系按两个维度来构建:一条是贯穿企业的生命周期,从孵化、初创到成长、成熟各阶段;另一条是满足企业基本需求,政策服务、要素协调、能力提升。

5.突出企业能力提升、对接社会资源是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过去长沙市将解决融资难放首位。但实践发现,缺钱缺人是中小微企业的问题表象,“融智”才是问题关键。长沙市中小微企业服务需求调查也表明,排前两位的共性需求是管理升级和人才培育需求,分别占25.7%、16.8%,中小微企业最需内在能力提升。长沙市把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点放在对内促企业能力提升,对外助企业资源对接。通过两手帮促,帮助企业健康成长。长沙市“一手抓企业内生能力提升、一手抓外部资源对接”的做法,找准了地方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二、长沙市中小微企I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

长沙市服务体系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两大基本矛盾,需在发展中加以解决。

(一)需求强烈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

调研发现,中小微企业需求强烈,但缺乏购买能力、主动购买意识不足。从供给方看,有效供给不足,虽形成了几个传统产品,上市对标、管理升级、协同创新、创业同行,但有能力提供服务的机构有限,尤其是缺乏本土成熟服务机构,现有服务主体主要来自沿海发达地区。壮大长沙市生产企业,既需发展本土服务机构,更需从发达地区引进优质服务机构扎根长沙。

(二)政府的权力意识与公共服务取向的矛盾

十之前中央提出了“两个新凡是”,十之后报导机构改革的新方向是大部门制。国家合并部门、减少审批,目的是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长沙市工信委率先行动起来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还联合市知识产权局和市质监局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工程,会同司法部门搞上市对标,与金融办、高新区合作搞融资服务。但公共服务的理念还未在全市特别是在权力部门中形成共识,个别部门单兵突击是困难的,有必要通过推动《长沙市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地方立法,巩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做法,形成制度保障,使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取向成为各级各部门的基本理念和自觉行为。

三、思考与建议

(一)关于政府在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定位问题

十报告里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服务体系建设本质上就是在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政府该如何角色定位呢?长沙市实践经验证明,首先政府应不缺位。其次,政府不越位。再次,政府不错位。最后是政府不占位。

(二)关于公共服务产品的界定与财政购买问题

首先,如何界定公共服务产品?长沙市实践经验证明,在服务体系建设的初级阶段,对公共服务产品的界定要更宽容,新研发的产品在未得到市场检验和认可前都可视为公共产品。政府可采购,小范围试点,取得经验得到市场认可后,可把它作为半公共产品,政府、企业共担;当它完全得到市场认可后,全面推向市场,变成商业产品。其次,为什么要财政购买?在当前服务市场发育尚未成熟阶段,政府购买还是主力军。只有当服务平台真正能产生收入,形成反哺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局面,公共采购的财政压力才有可能减小。因此在公共服务市场发育的初级阶段,让更多中小微企业参与其中,有利于培育和做大公共服务市场,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其中,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市场全面发展的大气候。第三,公共产品如何定价?公共服务产品往往是无形的。在当前公共服务市场尚未成熟阶段,采取类似实体产品公开招标的方式可能会遇到现实困难。这种情况下可采取由政府认定的具有公信力的独立第三方智力机构或社团来组织公共服务产品标准的制定、服务产品的估价与议价、服务效果的评价工作。第四,政府向谁采购?长沙市的做法是向公共服务平台采购,再由平台向服务机构采购。分清平台与服务机构各自贡献,平台的主要工作是牵头公共服务产品的研发和现场服务活动的组织实施,而服务机构提供具体服务。据此政府可向平台提供研发补助、采购活动组织服务,向服务机构则采购具体的服务。

(三)关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现路径问题

上一篇色彩营销

下一篇财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