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比较范例6篇

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1

【关键词】中西方;茶文化;比较

一、中国茶文化溯源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与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离。茶之于中国,不仅仅是一杯饮料,更是一种悠久璀璨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叶的发源地。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它已深深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教的浸染,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道精神。

从魏晋时期开始,茶文化中,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观念,主张以茶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并期望以茶的清廉、高洁之精神磨炼自己的意志。其次,茶文化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茶产自山野之林,正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佛家茶文化具有“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佛学家认为,茶能使人心静,有节制,与禅宗规诫相适应。各家茶文化精神有着内在契合点和相通之处,即和谐、平静的精神。而在明清以后,茶文化出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现象,茶人更追求的是茶的本身至味的内在意味,并寻求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二、西渐

茶及其衍生的茶文化均发源于中国,流传千年,影响深远。千百年来,茶叶在全球广泛传播,中国的饮茶器具、制茶工艺连同中国传统的茶道文化和独特的东方哲学一起播撒四方。

古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茶叶贸易往来主要通过以下路线:(1)茶马古道――向西南,传播至和印度。在高寒地区,人们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容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2)丝绸之路――向西由我国的新疆传播至中亚。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对外输出的商品以丝绸、瓷器、茶叶为大宗。茶叶作为古中国的特产,也随着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各国。(3)草原之路――向北传播至今天的蒙古、俄罗斯及广大的欧洲地区。(4)海上之路――东传播至日本和朝鲜,南传播至中南半岛,以明朝郑和下西洋为肇始,向非洲、欧洲和美洲传播。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中国出发之货物主要以丝绸、茶、瓷器为主。

三、西方茶文化理念

由于人文历史和环境条件的差异,表现在饮茶时间、品茶文化行为等方面。不管是在品茶的对象上还是方式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都保持着不同的风俗和习惯。

美国被称为咖啡王国,却有大约一半人喝茶,也创造了自己的饮茶文化。崇尚快节奏的美国人大多数喜欢饮冰茶,这茶以饮、以凉为主,大都是不带任何茶叶痕迹的速溶茶。

德国人喜欢饮花茶,但不是我国用茉莉花、玉兰花等制作的茶叶,而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里面一片茶叶也没有,真正是“有花无茶”。德国人居家饮茶是用沸水将放在金属筛子上的茶叶不断地冲,冲下的茶水流到茶壶内,再将茶叶倒掉,所以茶水颜色很淡,这也成了德国人独特的“冲茶”习惯。

在下午5点钟喝下午茶成为许多英国家庭约定俗成的习惯。下午茶时间可以说是一天当中充满温馨、其乐融融和传情达意的美好时光。英国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客,世界上茶叶销售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平均一年一人约需2公斤茶叶,英国人均饮茶量是中国和印度的3倍,年均饮茶2公斤。

西方这种开放性饮茶法,虽未能如中国之茶道般上升到天地自然一体的哲学高度,但有饮茶的新生命、新传统作基础,普遍又活跃。

四、比较中西茶文化异同

纵观中西方饮茶历史的演变,虽相隔千年,但两者都是先认识到茶的药用价值,开始饮用,继而发展成为一种普通的饮品;茶同样都渗入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但二者品茶方式、饮茶礼仪、茶道精神等各有不同。

(一)品饮方式的不同。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另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加盐、糖、奶等,目前这种方式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

英国人在茶里加入牛奶和糖以去掉茶碱,把苦涩的茶水变成适合自己口味的甜饮料。此外,英国人对茶叶本身也进行了改造。袋装的速溶茶叶末代替了片片茶叶,而中国人习惯将整片茶叶放在开水里。

(二)饮茶礼仪的不同。在多数中国人眼里,饮茶随时可以进行。相比起来英国人嗜茶、尊茶的风气要浓厚得多。一个典型的英国家庭一天至少喝五次茶。早晨醒来,主人会靠在床上喝一杯醒早茶,提神醒脑,如果有客人,早茶就是问候客人的最好方式;上午11点钟左右,是红茶佐茶点;中午午餐时要喝奶茶;下午5点钟左右是著名的下午茶;晚上睡觉前要喝告别茶。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茶宴、花园茶会等。

(三)茶道精神的不同。“和、静、怡、真”是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恰”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中国人饮茶常把它作为精神的激励与情感的寄托。与中国茶道不一样,英国人品茶更活泼和更重社交,强调一种优雅的格调。

参考文献

[1] 徐先玲,李相状.中国茶饮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2] 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2

关键词 中西 语言文化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 and Culture

HUANG Jingli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News Media, Yibin University, Yibin, Sichuan 644000)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main tool for people's daily exchanges, exchanges between the language can comprehend each other in many aspects of the emotion, mood, thought, perception. China is a long history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compared with Western countries, to form their own civi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gradually change the cours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rious historical factors have led to a Western language and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is feature to promote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activities carried out in Western countries to be attracted to Chinese culture. In view of this,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of Western culture, and made a comparison study for the corresponding.

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 and culture; comparative analysis

1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性特点的成因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际的必备工具,通过不同的语言可以传达不同的含义或思想。中西方语言文化对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差异性”,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之间摩擦出的文化差异是许多语言爱好者或研究者追求的重点。语言文化特点的差异不仅呈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特色,也让世各国之间的交流往来更加频繁,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特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应当结合历史变革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剖析。

(1)历史因素。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事业均处于发展阶段。而西方国家的变革发展更早于中方,无论是经济、政治或科技、文化等事业均比中方发达。①历史因素对后期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性的影响不容忽略,两个国度人员的交流往往会受到历史环境的约束,从而形成明显的语言差异。

(2)发展因素。发展是促进一切事物变动改革的核心因素,也是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关键要素。毋庸置疑,尽管西方国家承接着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但其与中国的社会主义阶段更加先进。西方国家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均超出中国许多,国家发展因素引导了语言文化交流的方向,中西方发展水平的巨大反差造成了语言文化上的明显差异。

(3)文化因素。面对强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正忙于经济、政治等事业发展,对于文化事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西方国家在长期变革发展中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文化体系,不仅积极发展了本国的文化特色,对海外先进文化也积极吸收学习,更加巩固了西方文化的深厚基地。语文文化作为西方文化发展的一部分,其必然会受到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4)交际因素。从小的范围来说,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性特点也是在人们的交际之间形成,并且随着语言交流的增加,语言文化差异性特点会更加明显。语言交际过程里可从多个方面体现出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如:思维方式上,西方人在表达事物时主张从客观地角度看待问题,且考虑的语言范围较广;中国人则偏向于主观意识,语言思维涉及的范围相对狭窄。

2 “语义”的特点及差异比较

中国文字和印欧语系文字语义上的差别,来自于语音和语形的差别。中文汉字可以一音多义,多义词多势必造成表义的模糊,但同时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能力。印欧语系的多义字相对少一点,为什么呢?西方人在需要表达一个比较确切的含义时,可以新造一个词,很精确,一个字就是一个含义,但相对说来,词的分类就会多一些。这样一来造成一个什么效应呢?还是以诗词为例,中国文字的多义性造成中国文化的概括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②西方语言文字,定义性的功能相对强一些,由于条分缕析的能力强,就会促使人们走到求真的路上去,尽量模仿自然。因此,西方文字表意精确性比较高,这也造成西方文化的精确性。

3 “语音”的特点及差异比较

语言是语言,文字是文字,不应该将二者合在一起说,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说法,还是尊重习惯。汉语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单音节,一个音一个字,或者一个字一个音,而且大部分都是开音节。如:“kai”就是开音节,如果是“kait”就是闭音节了。如果是闭音节,中国的拼音文字就不可能实现。另外,汉字每个字有韵调,有“一二三四”声,很规则,而且声音很响亮。西方的语言文字主要是单音节,同时还有多音节的,这些多音节词成为与中国语言文字区别的关键特征。此外,西方语言文字还有轻音节或是重音节,用轻重音表示语调。中西语言文字区别看起来很微小,但是它影响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③由于我们一天到晚一直在说一种语言,自出生以来就要天天接受它,语言给予我们一套实践的模式和崭新的世界观,我们不知不觉中便受其熏陶,并且不知不觉地以这种方式来看待外部的世界。

4 “语形”的特点及差异比较

语形就是文字的外形,甲骨文、金文、小篆,形状不一。汉字的结构是方块型、建筑型,是立体的,笔划上下左右都可以通,象形的味道非常浓,它诱导我们把字本身和外部自然界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说汉字是自然界存在外貌的浓缩和简化的形式。而印欧语系的文字则不同。举例来说,希腊字母,包括英语、德语、拉丁语,都符号化了。它不是立体型结构,而是平面的、流线型结构,没有象形的味道。当看到这个文字以后,不可能立刻将之与自然界联系起来,失去了人这个主体和自然界客体之间的联系。④但是这种文字也强调了一些因素,它强调了人的智力运行轨迹。符号化的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逻辑联系,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很强的人文性,把人的轨迹打在文字上面。汉字的人文性不强,但是汉字的自然性很强。中西两种文字的外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文化的潜在因素。

5 “语法”的特点及差异比较

语法差别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词法差别和句法差别。在词法方面,汉语言文字没有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等,这既是优点,又是缺点。优点是使得汉字的定位功能相对灵活,甚至可以有“回文诗”,正念、倒念都可以,这也造成汉字的创造性很高。而印欧语系有严格的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以及主谓宾定补状,虽然看似定位功能很强,但是也意味着比较机械。例如拉丁语,每一个词后面都要跟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词的词性和词态。中国的汉字是绝对自由的,爱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⑤因此,印欧语系限制性太大。这样一来,中西两种语言文字势必把两种文化引向不同的方向。汉语的缺陷在于其词法结构、语法结构不太发达,介词相对来说少一些,但是汉语靠什么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呢?即靠语形和语音。例如“山”字,看起来像一座山,表达的含义非常生动。任何事物如果在一个方面有缺陷,它就可以找出另外一种因素来弥补;反之亦然。

6 结论

总之,中西方之间的语言文化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均体现了本国的历史文化发展。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活动的日趋频繁,深入分析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有着重要的作用。导致语言文化差异形成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研究语言文化特点必须要从历史变革、社会发展、交际运用等方面综合考虑。

注释

① 张鑫炎.中西方国家历史发展的差异及语言特点的形成[J].中西文化研究,2010.19(50):33-36.

② 凡修文.历史因素对世界各国语言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2010.14(11):7-10.

③ 周诗婷.从语义角度分析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J].汉语言学,2010.32(17):44-46.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3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10-01

一、引言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是中西方各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借以表达文化情怀的载体。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展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它们形成了各自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但由于文化内涵上的不同,中西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不同,来探讨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从而指导我们在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尽可能的了解西方节日蕴含的文化信息的同时,更好的进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上的不同

(一)节日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农耕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人们的生存形态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内容,例如:立春、正月、寒食、清明、端午、三伏、立秋、七夕、中秋、重九、冬至、腊日、岁除等。节日活动的目的都与农事生产直接相关。而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例如一月的主显节,二月情人节、狂欢节,四月复活节,五月耶稣升天节、生灵降临节,八月圣母升天节,九月圣母圣诞节,十一月有万圣节、万灵节、感恩节,十二月圣诞节等。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这些节日大多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基督教文化将整个西方世界连结为一个文化主体。

(二)传统节日内容不同

中国是以饮食为主题的节日文化。我国任何一个传统节日,无论是春节、清明、端午,还是立春、夏至、重阳和腊八节,饮食风俗是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 西方是以玩乐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西方节日尽管也有一系列的节日食品,如圣诞烤鹅、复活节彩蛋、感恩节的火鸡、南瓜饼等,但更多表现出西方人的精神追求---以玩乐为主题。

(三)价值取向方面不同

从本质上看,中西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儒家的集体主义,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个人主义。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对民间节日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中国节日强调的是阖家团圆、圆融完满。“团圆”、“亲情”、“全家平安”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词。西方人侧重于对“人性”、“自然”的推崇,热衷于挖掘个体的价值,追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西方的“人文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来临,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等己传入中国。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由于洋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如今,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国人记忆中的风俗似乎除了吃饭,鲜有其它。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似乎只要吃过这些食品,节日就算庆祝过了。但如果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传统节日和其他日子有什么区别?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民俗文化又靠什么去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绝不是去复兴古时候的儒家文化,而是建立在科学、民主、崇高的尊严和价值的新中华文化中。

要过好传统节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要重视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创新,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发展,世界永远原地踏步,不能前进。

四、结语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节日文化只是其中一斑。这种中西文化差异的互补增添了世界文化交流的动力,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加了靓丽的色彩。我们应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从而更好的发扬传承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为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有益借鉴和指导。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4

    一、电影视角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价值观

    价值观会决定人们的评价方式和行为准则。当人们遇到某个事件时,价值观会左右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行为。事实上,不同的生活环境下,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同。有时,某个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得不到另一个地区文化的接受和理解。就比如电影《刮痧》中,许爷爷以刮痧的方法治疗丹尼斯的发烧,许多美国人观看后认为许爷爷的行为属于虐童[2]。故此,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彼此交流也较为复杂、繁琐。

    (一)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

    影片《克莱默夫妇》采用了间接的描述形式向中国观众解释了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男主角泰德·克莱默是个广告策划师,经济收入不菲,但乔安娜还是坚持和他离婚。为什么乔安娜要离开泰德?中国观众非常不理解。泰德没有虐待乔安娜和她的孩子,并一直努力工作补贴家用。中国观众都认为泰德是个好丈夫。但是,乔安娜却说,当她和泰德在一起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乔安娜的个性追求和个人意识觉悟,就是离婚的真正原因。而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很难理解的。

    (二)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

    中国人受传统儒家观念熏陶,集体主义强烈。集体主义往往和个人主义对立,人们更重视团体和社会的规则,保护好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自我国“文革”以后,许多电影都有着集体主义色彩。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作品,多是革命主题,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集体主义精神,比如《西安事变》《南昌起义》《黎明》等。

    二、电影视角下中西方的人权

    人权是人拥有的自由和权利。人权包括政治权和公民权,比如言论权、人身自由权、生存权、社会权、平等自由权等。在此,我们将探讨中西方电影中的隐私权和特殊人群权利,分析该方面中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电影中的隐私权

    隐私权指的是集体或个人将私人信息进行隔离的权利,对外揭露的选择权,由他们自己决定。虽然隐私权的内容和界限有着不同的个人观念和文化内涵,但拥有相同主题。隐私权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而中国传统文化并无此观念。故此,中国人不会尽力保护自己的隐私。这在中西方电影中也有着不同的表现。

    《楚门的世界》展现了楚门这个小人物如何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了着名的电视明星,但他却被剥夺了尊严、隐私,成为大众娱乐的牺牲品。该片告诉了人们,隐私权不可侵犯,生活应当由自己去掌控。中国也有一部关于隐私权的影片《无形杀》,讲述了因为人肉搜索致使一个女人死亡。女人被网上通缉,认识她的路人都在质问她。她的身心备受打击,人们后来在海滩边发现了她的尸体。

    (二)特殊人群的权利

    西方国家对特殊人群的权利也较为重视。尽管每个人都不一定会享受这些权利,但他们对获得这些权利有着强烈的意识。电影《自由坠落》讲述了防暴警察马克在即将为人父的时候,爱上了同事凯。马克对于爱情难以决断,最后让一切都变得失控。西方人有着平等的意识,不管有多么困难,也要积极奋斗。

    而中国电影恰恰相反。电影《喜宴》讲述了高伟同和同性爱人赛蒙的故事。高伟同在父母的要求下,和一个美丽的姑娘薇薇结婚,在薇薇怀孕后,高伟同决定将自己同性恋的事情告诉父母。他的母亲大为震惊,并强烈要求不能告诉刚中风复原的父亲。影片结局是,薇薇将孩子生下,愿意赛蒙做孩子的第二个爸爸。中国文化观念中,人们反对同性恋。传统观念的父母更是难以接受。而同性恋者也害怕被别人接受,不敢接受事实。

    三、电影视角下中西方的宗教文化

    宗教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它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推动器。在中国,应试教育让许多学生相信科学,扼杀想象。故此,中国导演中很少有人能拍出宗教题材电影。西方人若离开了宗教,就会陷入沉默。而中国神话多是泛神论,并没有完全意义的“神教”。

    我们从西方电影中可以看到,宗教电影的质量和数量都很完美,《十戒》《第七封印》等类型的电影比比皆是。虽然我们很难理解这些电影中蕴含的精神内核,但却被一股宏大、神秘的力量所感染。我们没有信仰,但却感受到信仰的力量。阿拉伯地区的电影,古老宗教依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影片中的人物,会以《古兰经》起誓,他们害怕说谎受到诅咒。

    而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家文化被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所破坏,人们的信仰和道德观渐渐丧失。改革开放的贫富差距,又助长了人们心中的嫉妒和贪婪。人和人之间的信仰、美德被隐藏,面对每个人都充满戒备。在没有道德和信仰的社会中,贪污腐败、贪婪自私的事件在国内频繁出现。《盲山》《盲井》等影片,也充分讲述了这一现实。

    四、电影视角下的中西方思想文化

    西方封建统治以教会的洗脑政策和愚民政策维持经济、政治运转。而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之后,西方社会标榜了“自由”和“民主”。人们向往个人英雄主义。在电影中,大人物成就事业往往能激励每个人去成就属于自己的伟业。《勇敢的心》《阿甘正传》等电影诠释了这一观念。

    在中国影坛中,古装片是每年贺岁必不可少的部分。无论是《孔子》《赤壁》《画皮》《关云长》,这些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弘扬的影片,口碑和票房都令人不太满意。社会在发展,节奏在加快,古典曲调很难让人驻足观赏。西方电影更多是科幻、悬疑剧。曾有网友称:“中国电影是向前推几百、几千年,西方电影是向后看几百、几千年。”电影素材的差异,是由于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所决定的。中国人是现实的,不爱幻想。当观看到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主角功成名就,又有美人陪伴,心理上总觉得不好受。观看主角比自己还惨,中国观众的心里多少有些慰藉。苦情戏是免不了的。我们爱看《天下无贼》里的傻根,也爱看《人在囧途》中李成功和牛耿回乡过年的囧事。

    五、电影视角下中西方文化审查制度

    美国宪法规定了国会不能剥夺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并在文艺领域和新闻领域确立了“自由第一”。美国文化艺术如此兴盛,多是因为创作氛围自由、平等。我们从美国大片中发现,电影中包含着各个信仰、立场和阶级的声音,而这些声音让人们更全面、客观地思考问题。美国导演大胆拍摄反思越南战争的《全金属外壳》,讽刺伊拉克战争的《节选修订》。美国导演还从精神病人的角度拍摄悬疑电影《致命ID》,并以特殊的穿越思想拍摄了《蝴蝶效应》系列。而这一系列的电影,在中国电影界是根本看不到的。

    中国电影导演的命运较为坎坷。许多底层工作者得不到发声的机会,他们面对审查只能有变为地下电影和妥协改剧本的两种选择。比如,2010年4月底,电影审查委员赵葆华发表《青年导演切勿自恋》博文批驳:“宁浩导演的《无人区》里的人物,绝大多数是负面人物……作为国家公民安全的维护者——警察,在《无人区》里愚蠢而又无能……”许多电影烂片,是在发行商、出品公司的压力下出现的。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5

一、中西方文化史中数学与诗歌的比较

在西方历史的发展中,有两个惊人的时期,一个是古希腊文化的鼎盛时期,一个是文艺复兴时期.如果我们从人类理性的建构和结构放大意义上分析,可以发现这两个时期恰恰是数学理性的建构放大时期.前者表明数学理性初创时期的建构放大作用;后者表明,在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之后,特别是基督教对数学理性的广泛传播之后,数学以深沉凝重的理性意识显示出它的建构放大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方文化中,数学在古希腊是一种理性的信仰,在基督教是一种宗教的情感,在现代的西方文明中数学是一种超越方法意义之上的理性精神.著名的数学史学者M•克莱因认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数学与人类艺术在历史发展上有平行性,而且作为组合形式有结构上的相似性.按照形式主义数学观念,数学是概念,特别是抽象概念的组合形式.或许艺术门类的内容和形式与之无关,但19世纪后期也逐渐向形式方面推移.19世纪法国大诗人马拉美(S.Mallarme,1842—1898)为首的象征主义盛极一时,印象派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德加作画之余也写十四行诗.有一次他向马拉美抱怨说:他自己感到写诗十分困难,尽管他有许许多多观念,甚至达到观念过剩的程度.马拉美回答说:诗是由词组成的,而不是观念组成的.可见,说到底诗歌是词的组合形式,乐曲是乐音的组合形式,绘画是色彩与形状的组合形式,而伟大的美就在这些组合形式之中,体现了和谐、对称、结构、复杂等特性,如此类比下更能体会到数学是一门艺术或者体验到数学的美了.通过对比中西方数学在其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及理性作用的分析,可以发现西方的数学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只有技术和方法的意义.西方数学还是西方文化中的一种信仰、一种理性,同时它现在还是一种广泛有用的方法.在这种分析的意义上,我们应该知道,中国学习西方数学不是鸦片战争时期的为实用而学,我们应当把数学的学习看作是改进民族理性的重要途径来学习.这种学习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不同层面给予理解.第一层面,作为公民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生存生活的公民要求,数学就是一个与生活、生产相关的方法.每一个人都必须在有用、能用的方法层面来学习、利用数学.每一个人都应在这样的学习中得到数学的益处,数学是每一个公民应当学、喜欢学的学科.忽略了这个基本要求,在今天的社会中,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使人们感到数学学习的沮丧,并在数学学习中突出优劣之分,那就忽略了数学在今天作为社会公民生存常识的要求.第二层面,作为高等教育,数学不仅是技法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确定性、因果逻辑性、逻辑建构和无限发展及探索性这样的数学理性精神,应该在高等教育中获得.如果在高等教育中没有体现出这种数学理性的培养,那么我们缺乏的数学理性就无法弥补.对于这一点来说,中国高等教育增加数学逻辑性、数学思想性、数学理性精神方面的教育应当大大加强.那种只为应用而进行的数学教育,实际上与鸦片战争时期的数学观念并无太大区别.中国文化必须在走向世界时,融入数学的理性精神.

二、中西方文化史中数学与诗歌的启示

数学文化、数学理性的中西方比较研究,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层面、在数学教育的层面,可以给我们几点有益的启示.首先,文化学的研究以及数学文化的研究表明,民族文化传统的改变是艰难而缓慢的.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在不断地向西方学习,也在不断地创造着属于我们民族的新理性.西方文化的传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传播、应用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导意识之后,我们的民族理性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是,理性是一种文化传统,它顽强地表现自己的惯性作用.尽管作为西方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由于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的习惯势力.我们民族的理性,在思维方式和结构放大的意义上还受传统思维方式和理性意识的影响,至今仍常常忽视数学因素在理性中的意义.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结晶,它具有深沉清晰的数学理性精神.马克思本人也正是从对商品的数量化分析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逻辑规律.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时,却常常由于我们传统理性意识的干扰,忽略了马克思主义中的数学理性精神.显然,这些问题对现代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数学文化及数学理性的研究,告诉我们现在的数学教育肩负着改变思维方式、改变民族理性的重任.因此,有关数学教育的改革应当先有理论研究,后有理论指导下的方法设计.要避免缺乏理论指导的实用技术型的方法改革.数学教育的社会、文化研究要包括社会需求、课堂文化和民族数学(Ethnomathematics)三个方面的研究.显然,我们目前还缺乏对民族数学传统的深入研究,我们还缺乏对当前社会、文化需求的深入研究.在这种局面下,强化数学文化研究,强化社会、文化对数学需求的研究,才是中国数学教育改革应当尽早完成的历史任务.数学文化研究的兴起,将大大地推动中国基础数学教育、高等数学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数学文化的研究与教学的广泛开展,也无疑将会拓宽在中国数学教育中培养现代化创新人才的渠道.数学文化的研究与教学无疑会推动中国数学文化的伟大复兴,有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正如中国著名数学家齐民友教授指出的:“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

作者:丁美娜 单位: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自我

自我是心理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内容,西方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早在1890 在“心理学原理”中首先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宾我两个方面。在中国最近几十年人们也开始关注自我,并形成了本土的自我心理研究。目前,自我的定义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它把一个人的各种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连接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1]。由于自我在很大程度上受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同国家的公民在自我上表现出很大差异。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文化渊源的国家,与西方的文化不完全相同,因此中国文化里反映出来的自我与西方文化里反映出来的自我有很大差异。

一、中国传统文化自我与西方文化自我的相似性比较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性善论上与西方文化自我有相似之处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最早的自我概念中提出人性天生善良,人类本性中固有完善、善良、实现等积极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具有天生的某种倾向,不是白板,即“实现倾向”,人的本性是自然发挥的作用,其实是“建设性的,是可以信赖的”。马斯洛则认为,人的自我实现需要是一种“似本能”,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2]。在西方自我研究里面广泛存在自身价值体现的观点,他们首先把自我看成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充分体现出自我的心理,最早的自我在老子的思想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老子提出人性论与道本体,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从天地万物到人类都是“道”产生的,都根源于“道”。在道的基础上建立人性自然的人性论,认为性本善良。即性本身是善良的,没有好坏之分。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出来的自我是体现人的善良和友好。

老子的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倡导的自我天生是善良的观点有相似之处。许多西方学者在研究中也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自我上有一定的相似。心理学家埃德蒙德赫姆森(Edimud hermsen)指出,罗杰斯对道家思想有个人水平上的接受[3]。日本学者野岛认为,罗杰斯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有共同之处[4]。马斯洛认为,人的自我实现需要一种“似本能”,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从某中意义上说西方文化领域里的自我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因为许多观点都能在中国早期文化中找到依据,他们有很大相似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自我超越上有很大相似性中国古代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任何自然是和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天可以相互感应,自然力量是无穷的。人们用老子和庄子的“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本质,揭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由于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封建儒家思想专制统治,人们开始相信鬼神,认为自我是有外界意思所主宰的。这种自我意识和西方文化的自我意识发展有很大相识性。西方文化最早是上帝决定一切,宗教在人们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把自我的超越归功与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东西[5]。中国古代文化和西方古代文化在自我超越上有很大相似。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和西方文化都认识到超越自我的重要性,他们在自我意识领域里认识到必须通过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让自身超越得到更大发挥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自我上的不同比较

(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抑我,西方文化强调重我

由于中国和西方社会在传统文化上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反映在自我上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在自我表现上不习惯积极主动,更多的是一种保守的方式,人们总是积极的去压抑自我的表现。而西方文化由于强调个性的张扬和发展,他们把个性的发展放到十分显著的位置,他们跟多的是希望自我得到很大的发展,他们强调个性,强调自西方的文化主要是工商经济我个人领域的发展,因此可以说他们更强调重我。出现上面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和西方文化的截然不同。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农业经济、君主制度、礼教,这三者所构成的文化格局限制和压抑个人的自由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任何事情总是采用一种非常谦虚的态度,不愿意轻易将自己的自我展示给别人,这些都是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起统治,对人们的自我发展采用压制的方式,使得人们无法全面的去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人们更多的是强调抑我[6]。把自己压抑在一定的空间内,这都是由于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所引起的。在相反,民主制度、宗教三位一体的民主文化,这种文化提供了个人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强调个人的价值;显然,这种文化是关注自我、重视自我的。他们反对统治者的压制,所以说,中国文化是“抑我”的,而西方文化是“重我”的。西方文化在最近100 年都是采取一种比较开放的态度去面对世界的变化,人们开始充分意识到自身的发展,由于经济的性质使得他们强调自我能力得到发挥,自我素质得到提高,而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自我具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强调的是抑我,而不是强调自我。 [ hi138/Com]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在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上与西方文化中的自我实现有很大不同

罗洛1 梅(1991)认为,自我的发展在最高阶段是“创造性的自我意识”;其特征是“处于忘我的境界”。马斯洛(1987)认为这是一种“高峰体验”,其特征“为一种知觉对象所全盘吸引,有时达到把知觉者和被知觉的事物融为一体的感觉。”我国心理学家唐钺(1983)也曾发专文论及“神合感”,认为其特征是“觉得个人与宇宙合为一体”,并强调说“: 确有这种精神境界”。劳思光(1987)谈道: 对中国人来说,当对自我的修养达到最高境界时,是天人合一的。从几千年前的老庄开始直到现在,追求这种最高境界早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受到中国过去文化的影响,他们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这种思想。从儒家的“天人合一”、“合德”、“至善”,到道家的“天地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及至释家的“入法界”、“三昧”、“涅”;甚至从玄家的“圣人体无”,到新理学的“同天”,都追求这样一种最高境界[7]。西方社会早期文化一直为宗教所统治,他们的自我实现更多是建立在神学的基础之上,他们的文化基础与中国有着完全的不同。从神学和宗教为主流文化过度到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人是自由的的近代资本主义文化。这些文化也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自我的形成,也影响着人们自我超越的实现。西方文化自我超越所追求的是他们个人本身的价值实现,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自我超越的实现有很大的不同,中国自我超越实现不仅仅是个人本身的价值实现,而且更多的是社会价值的实现。西方文化中自我超越的实现跟多的是强调某一集团或者某一阶层的利益实现,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个性解放,个人的独立自由,把肯定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看作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在这种理论背景下,个人本位主义发展到了极致[8]。而中国传统文化要求每个人必须严格遵从并适应它在家庭关系网络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被确定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有所逾越。他应自觉接受“礼”的规范约束,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超越是整个封建文化的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在人际关系领域里面与西方文化自我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很少找到自我两个词语,他们都是通过“自己”和“我”两个词语表现出来,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中国人“自己”和外界的界限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同时这个“自己”的圈子是伸缩的,可大可小的。从这些观点中可以发现其实中国人的自我更多是在人际交往中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但是我这个字又表现出与外界的联系。他们通过人际的交往把自己和外界以及整个社会有效的结合起来。当一个外人要想进入到一个人“自己”的圈子中时,他首先应通过“我”这一层,换句话说,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你我不分”的时候,这个人才可能走进另一个人“自己”的圈子里[9]。而西方文化中的自我就是强调个性发展,在人际交往中也强调自我与他们的不同,透过文化可以看出西方的自我在人际交往领域没有中国所表现那么复杂,这也是在中国人的自我研究中所反映出的面子观和人情观的问题。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自我和西方文化自我他们具有很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于露,宋微涛,潘芳.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 4):278- 280.

[2]褚启明,宋淑娟.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中的道家老子思想探微[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75- 77.

[3]Edmud Hermsern : Person - cent ered p sychot herapy andTaoism :The recep t ion of Lao - Tzu bu carl R1Rogers 1 Int ernational Journalfor t 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s;1 996: vol1 6(2) : 1 07- 1 251 .

[4]Sachiko Hayashi et al:The client - cent ered t herapy and person- cent ered app roach in Japan:Hist orecal development,currentst at us,and perspect ive burnal of Humanist ic Psychology; 1 992:1Vol1 32(2):1 1 5- 1 361 .

[5]张朝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自我超越之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03 ,(8):1 67- 1 69.

[6][7]童辉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意识[J].心理科学,2000,(4):502- 503.

上一篇不想说再见

下一篇夏至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