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发展方向范例6篇

个人发展方向

个人发展方向范文1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客户细分 私人银行

7月8日,银监会对外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审慎和稳健是《通知》中使用的两个重要词语。《通知》从投资管理的原则、投资管理的方式和投资方向等三个层次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规范,旨在引导商业银行调整理财业务的定位,加大客户细分力度,在引导高端投资者审慎投资的同时,尤其要求银行对中低收入投资者进行更有效的保护。

《通知》第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在充分分析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基础上,确定理财资金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合理进行资产配置,分散投资风险。第四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坚持审慎、稳健的原则对理财资金进行投资管理,不得投资于可能造成本金重大损失的高风险金融产品,以及结构过于复杂的金融产品。第五条规定,商业银行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客户分类,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提供与其相适应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应将理财客户划分为有投资经验客户和无投资经验客户,并在理财产品销售文件中标明所适合的客户类别;仅适合有投资经验客户的理财产品的起点金额不得低于1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不得向无投资经验客户销售。其中,《通知》的第十八、十九条更是明确指出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理财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但是,《通知》同时指出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服务满足其投资需求,不受本通知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限制。

从以上几条规定中不难看出,监管层非常重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通过种种方式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和资本市场彻底隔离,使得个人理财业务朝着稳健务实的方向发展,进一步规范目前市场上种类繁多,投资方向各异的银行理财产品。

民生银行在2007年10月推出一款境外理财产品,名为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产品,于2007年10月30日起息,产品期限1年,该产品投资标的为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但是仅仅四个月之后,这款境外理财产品就以亏损50%触发清盘终止。根据产品条款,当产品净值高于等于118%或者低于等于50%下限时,产品将会被清盘终止。该产品按照2007年10月31日起息日后第一个工作日确定的基金净值为984.38。而2008年3月18日净值为491.08,恰好亏损一半。因此,民生银行将按照触发终止日基金净值计算产品净值,将结算后的资金返还给投资者。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银行方面解释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造成。2008年3月14日,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称公司的现金头寸”急剧恶化”,股价当日一度大幅下跌53%,全球股市应声大跌。4天之后,香港恒生指数高开低走,盘中一度下探至7个月以来的低点20572.92点。受此影响,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这只曾经连续三年获得香港基金表现排名第一的基金,其净值盘中走到了491.08的历史低位。这一价位恰好使得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产品触碰到50%的亏损线,被迫清盘。但是,也有专家指出,尽管从法律上无法找到银行的责任,但民生银行作为代客理财的专家在投资能力上存在缺陷,国内机构在国际的投资经验不足,投资能力差别也很大。尽管系统性风险存在,但仓位和进入时机是在控制范围之内,两者控制好了,就会规避一定的风险。

其实,不仅仅是民生银行,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背景之下,国内QDII产品普遍出现亏损,据相关统计研究,基金系QDII产品平均亏30%左右,银行系产品中东亚某只QDII产品亏约60%,还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的QDII产品亏损约15%以上到40%多不等。投资有风险,这是每个投资者所应该明确的投资第一准则,但是银行理财产品亏损所引发的投资者和银行之间的矛盾却越发突出。

境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理财产品日益丰富,理财市场规模和理财客户基础快速增长。截至2009年5月末,各中外资商业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超过4100只,理财业务市场规模达到7000亿元人民币,理财客户达到230万人。2008年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大幅亏损,虽然亏损的理财产品金额只占总额的不到3%,但这部分占比很小的银行理财产品所引发的,关于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的纠纷案例断续发生。近期,市场形势有所反弹,投资者的投资情绪进一步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银监会出台《通知》用意明确,着力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稳健经营,将银行理财产品和高风险的资本市场完全隔离,最大程度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各大商业银行而言,银监会《通知》的出台无疑将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产生不小的冲击,理财产品一律不得涉及投资中国A股二级市场的股票和基金,严禁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未上市公司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这项规定涉及到的产品还有商业银行的PE股权投资产品以及FOF基金优选产品,及部分可投资资本市场的资产管理类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都大大减少,只能推出稳健型的理财产品,势必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经营和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今后将如何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需要怎么转变以适应监管尺度的变化,个人认为核心思想还是在于对于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对不同级别的客户推出相应的产品,同时,借助私人银行为载体,引导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向着高端层次发展。

首先,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着力发展稳健型“类储蓄”理财产品针对普通投资者。了解自己的客户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首要条件,了解客户不仅仅局限于了解客户的身份地位,资产规模,更重要的是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对不同的客户推出不同的理财方式。在进行理财业务时,先要采取各种可行的方式了解目标客户的风险偏好,加大办理业务中的风险控制,做到“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从而避免销售人员极力向客户推销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同时为客户寻找到适合的产品。衡量客户风险的标准可能包括,原来购买理财产品的类别,是否购买过基金、股票、结构性的理财产品等等。只有储蓄的客户,可能会推荐国债、挂钩票据等低风险的产品。面对着普通投资者来说,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应该朝着稳健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实行的分业经营的模式,一直以来以稳健经营为宗旨,个人理财业务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审慎稳健上,专心做好票据信托类低风险,收益稳定的产品,发展特定的目标客户,在理财市场上抢占专门的份额。

其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应该通过客户的进一步细分,以创立私人银行为载体,将个人理财逐步引导至高端发展的平台上来。私人银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众多业务中最高端的理财服务,是为那些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富豪们专门服务的,通常只有国际级银行集团或金融集团才能提供该服务。私人银行在欧美国家已经有百年历史。境外学者LynBicker于1996年把私人银行定义为:“私人银行是为拥有高额净财富的个人,提供财富管理、维护的服务,并提供投资服务与商品,以满足个人的需求”。通常意义上的银行机构的私人银行服务对象或贵宾理财,大多数是一些中产阶层以上的人,在瑞士银行、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客户至少要有100万美元银行可以接受的资产,才可以在私人银行部开户;美国最大的私人银行摩根大通,开户底限是500万美元。而摩根士丹利私人银行部,除了高达500万美元的最低开户限额之外,还要求其私人银行客户最低净资产达到2500万美元,同时必须拥有1000万美元流动资产。而一些第三方的私人银行对象多是属于社会上真正的超级富豪。”在国外,私人银行开户金额的底限通常是100万美元,通常每一笔交易的金额都以几十万美元为单位。

目前,各家中资商业银行都开始纷纷抢占私人银行这块全新的业务领域,激烈争夺优质的客户资源。各家中资私人银行针对私人银行客户需求推出专属理财产品明显增多,由此创造的银行业务利润来源也十分可观。高端领域不能不说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客户细分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客户推出不同的产品,以发展优质高端客户为个人理财的重要宗旨。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对于商业银行本身而言是新兴发展的业务领域,在银行稳健经营的要求之下,个人理财业务也应该遵循“审慎稳健”的发展思想,以客户细分为手段,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推出有针对性的个人理财产品,将个人理财业务引导到高端的渠道上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才能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窦鸿权:“银行公司治理分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10月:112-177,159-160,294-295

[2]徐放鸣:“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6,10:62-63

[3]林 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2005,9:13-15

[4]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个人发展方向范文2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育价值 全面发展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解

从主客体关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效用和意义,是其在其实践活动中合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只有在主体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实现了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才能实现。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立足于“现实的生活”,面对缤纷复杂的实际状况,在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人这一历史主体的观念转变、精神激励、思想升华和道德提升等,当其产生明显效果时,它的意义才能显现出来,它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适应十七大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更加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人自身的价值,从人自身出发,强调人需要的满足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效统一,既要造就“四有”新人,又要使人尽可能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

1.对受教育者的政治社会化价值

(1)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社会化发展的导向性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方面的价值主要在于促进人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化。任何社会既有真善美的一面,也有假恶丑的一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们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对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带来的冲击,更需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以保证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的正确方向。

(2)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个性化发展的调控性价值。个性化发展是相对于社会化发展而言的,指的是教育对象个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等个性特点对思想政治道德的选择要求。也就是说思想品德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体现出不同的发展要求。任何人既有社会化发展的要求,这是人的本质所决定的,同时又有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引导人的社会化发展,又应重视人的个性化发展。现代社会多样性和人们自主性的增强,增加了人们对思想政治道德信息的选择性,促进了人的思想品德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在选择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思想政治道德信息直接规定着思想品德个性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控作用就在于,对适应、符合、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个性化选择给予激励和引导,对不适应、不符合、不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个性化选择要加以教育引导,促其向正确的选择方向发展。

(3)对保证我军人民军队性质和强大战斗力的价值。我军官兵的思想状况直接决定着我军的根本性质、发展方向和战斗力强弱。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全面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来保证我军自觉服从党的绝对领导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保证我军的人民军队性质和正确政治方向;通过调动官兵的积极性,激发官兵学习、工作和战斗的热情,来为我军形成强大战斗力和胜利完成各项任务提供精神动力。

2.对受教育者智能发展的价值

(1)为受教育者智能发展提供正确政治方向。毛泽东曾指出:“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任何学问都是从属于一定的方向的,是以一定的方向为前提的。这个方向就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就是看你的学问为谁服务、为谁所用。方向对,学问多才有意义;方向不对,学问可能用错地方。邓小平同志也说过:“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因此,只专不红不行,只红不专也不行,必须把红与专、政治与技术统一起来。坚持人的智能发展的又红又专的方向,就是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才智用来为祖国和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而要保证个体智能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就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2)为受教育者智能发展提供正确价值观导向。科技的学习和掌握必须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才能使其沿着有利于社会和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人的思想品德对人的智能的为善为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引导人们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才能使其自觉地把自己的知识和才智贡献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3)为受教育者智能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总是与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对于一个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树立了正确价值观的人来说,精神动力越大,就越有利于他的智能的发挥,越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或政治立场是错误的,那么,精神动力越大,就可能对社会和人民的危害越大。

3.对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价值

(1)引导受教育者感性心理的理性提升。感性心理是理性心理的基础,理性心里对感性心理具有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性指导,对个体感性心理层面发挥主导作用的。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容易激发人们的一些感性心理活动,如果对此缺乏理性主导,就有可能引发一些严重社会问题,这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把感性层面的政治心理引导到理性层面上来。同时,要对有利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政治心理倾向给予激励和提升,对不利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政治心理倾向进行引导和促其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既有利于保护个体的政治参与性,又有利于保证个体政治心理发展的正确方向。

个人发展方向范文3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目标; 科学健身指导; 社会体育休闲管理

1 前言

近些年,中国的体育事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社会体育各个方面都获得了稳步的提高。但是,我国的体育国情实施中制约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海口经济学院同样有很多问题以及潜在问题都需要进行解决,其中海口经济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问题最为令人担忧,处理不好,将大大制约学校体育专业的发展。

2 研究成果与原因探究

2. 1 根据最新的国家体育总局的相关规定,加大了对社会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争取在接下来的完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发展方向和规定,优化课程设定,使社会体育事业系统化发展。20世纪末,国家教育部发文通知:加大对个别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力度,深化科学体育的理论建设,凸显先进技术和能力的学习,完善民间社会体育的管理制度和咨询模式,加大社会体育事业单位自我经营与管理能力建设,同时中央各级部门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加大投入力度以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2. 2 体育事业在当前海口经济学院的方向定位情况

当前,海口经济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已经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不仅在数量获得了增加,并且在规模上得到了普及,同时在专业内容上更加丰富。在原来,社会体育专业主要集中在重点的体育院校,比如说:北京体院、上海体院和武汉体院,但是如今的相关专业已经拓展到更多综合院校中,海口经济学院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本文在搜集和总结海口经济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合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2. 2. 1 海口经济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是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规定来发展的,是以发展社会专业体育人才为方向的,也许与其他学校发展模式是不尽相同,但是始终没有偏离总的发展轨道。

2. 2. 2 海口经济学院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总结可归为如下几个部类:

首先,学校体育教育。根据相关的调查表明,海口经济学院中的社会体育专业都把不同阶段的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其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方向。例如,学校就将社会体育教育专业设置成了不同的阶段,其中包括小学、中学以及大学,并且每一个阶段的培养模式、方法、过程以及反馈方式都是不同的。 可见学校体育教育这个发展方向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的。

其次,经营性的专业人才。据最近的资料统计,海口经济学院在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从事经营性的事务,比如组织和管理相关体育团体型组织、公共组织、社会公共场所、盈利性的休闲俱乐部,其中还包括体育酒店和饭店,这样的专业培养模式可以获得很高的经营性收益。

第三,健身咨询型人才。海口经济学院在发展社会体育专业的时候明确提出要把其向健身咨询方向发展,并且这个方向从2012年现在逐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6.3%,所说如此,但是其绝对没有偏离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

第四,以自身独特优势为支撑的发展方向。随着各个高校的发展,每个学校都秉着着发展特色专业的思路进行开拓创新。海口经济学院,因为该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该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方面有着高端的研究,依靠这些优势,该学校将社会体育专业开辟了民族传统体育的这样一个富有创意的范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校都采取相对应的模式,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有:休闲娱乐咨询方向、 体育市场探索方向、 体育保健保养方向、 社区体育咨询方向、 体育旅游方向、 防身方向、 高尔夫球管理方向、 体育媒体方向等等。

由于在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方向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笔者对这样的一个现实对全国主要的体育院校进行了调查,最终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将近九成的学生认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方向的实质内容和特色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其次,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社会体育专业的相关研究和理论与社会现实存在脱节的现象,为将来的生活以及就业提供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第三,在笔者所做的调查中现实,七成多的学生认为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对目标的达到是极为不利的。

3 结论与建议

3. 1 结论

首先,当海口经济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战略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基于此战略基础上的个别战术存在笼统的问题;其次,学校将体育经营以及经济型人才作为其专业研究重要方向,同时注重健身咨询型以及体育研究型人才的发展,长此以往,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以自身特色作为依托,发展学校的特色方向和专业,将会最大化的发挥人才的与众不同的技能,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

3. 2 建议

首先,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和治学经验,采取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办学模式,在掌握先进理论的同时考虑当地的人文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发展体育专业,海口经济学院可以适当借鉴国外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呈现专业细化的特点,对政治,经济,文化必须进行综合考虑;

其次,海口经济学院可以在组织管理、 咨询服务、信息反馈、经营投入以及教学科研中的某个方面进行细分,也可在社会体育环节内的其它层面进行分解,但一定要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特点, 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

第三,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层面必须要为人先,必须在发展方向上有所体现;最后,关于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同样要注意专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人才优势达到最大化,避免出现人才浪费和闲置。

参考文献:

[ 1] 姚望.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研究[ J]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0, ( 10) .

[ 2] 汪康乐,邰崇禧, 谈强, 等. 体育社会科学新学科创建的调查研究[ J]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0( 5) : 14 - 16.

[ 3] 陆亨伯. 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 [ J]. 体育文化导刊,2002 , ( 3): 73- 74

[ 4] 李正荣.武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J]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0( 3) : 103 - 104.

[ 5] 陈永军.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 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29, ( 6) .

本文为海口经济学院校级课题,项目编号:HJKD12-09.

作者信息:赵云鹏;1980.3;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运动训练;

个人发展方向范文4

拿底盘来说,低底盘轿车适应的是城市和高速公路道路,当发达国家普遍摒弃了城市化而转向乡村化后,高底盘的越野车成了流行的时尚。国人当初把低底盘车开到高低不平的乡间道路上,磕磕碰碰后,才感觉到对suv的需求。在中国城市开车,还有不同于世界人民的上马路牙子的特殊需求,逼得一些高档车也不得不加高底盘,改进技术。

以车的长短来说,德国车卖到中国,要凭空加长十公分,看似技术问题,实际与社会发展状况有关。中国处在从温饱向发展转变阶段,汽车除了作代步工具外,还有轿子的功能,用来显示人的发展程度、“发达”程度。而发达国家现代化程度更高,用车来炫耀社会地位,已不再是主流的诉求,因此满大街开小车,没有哪个车主会感到难为情。追求的是内在品质,比如,当捷达车在中国都过时以后,美国还到处可见捷达车的身影。但仔细一问,才发现外观一模一样的捷达,在美国全都采用的是四轮驱动技术,而中国全都是采用两轮驱动技术,内部的配置也有天壤之别。而在发展程度更低的社会,如印度,B级车和C级车比中国少得多,小车还具有对步行的社会优势,尽管新德里大街上许多小车车窗挤碎、撞痕陈旧,也不觉得有碍观瞻,要是放在北京,绝大多数都是不许上长安街的。

我的邻居在美国做过汽车生意,他告诉我,判断美国短期什么车行情好,有一个特别简单的规律。中东一动荡,油价一上涨,车市风向马上从美国车,转向日本车,而美国一旦在中东有了利好消息,车市风向马上从日本车,转向美国车。因为日本车的技术省油,美国车的技术费油。当然,也有逆国情追求时髦的,比如,悍马在美国已经不行了,但中国暴发户中的愣头青还喜欢得不得了,开上悍马俨然已经成了中东战场上的大兵,油跟水似的一拧龙头哗哗即来。

车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从宏观大势上把握,也没有改变这些历史上的规律。表面看,车在眼花缭乱地发展,技术在从不同的方向相互矛盾地涌现,但人仍然是主语,人一方面受技术决定,一方面决定技术的未来。

在车过剩面方向稀缺的今天,如果不知道人的发展,肯定把握不了车的发展。那么,在车的智慧革命中,人向什么方向发展呢?归结起来,主要是三大发展方向:城市化、信息化和生态化。

第一,人的城市化决定车的城市化

按说,人类发展的未来方向是乡村化,发达国家已经度过了城市化阶段,向乡村发展;但是,中国下一步的发展,很可能将是逆大势而走城市化道路。架不住中国人多,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因此汽车技术发展,将在中国牵制下,显示出强烈的城市化诉求。汽车技术将不断适应城市化带来的新需求。

未来汽车技术发展将受制于人的发展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方向,一方面,汽车技术的研发优势,仍掌握在德、日、美等发达国家手中,那里的主要问题已不是城市化,而是追求更高的现代化,即乡村化,伴随逆城市主义(anti-urbanism)的发展需求,车的技术也会转向逆城市化。我们如今在车展上看到的五花八门的新概念技术,许多都是逆城市主义思潮的产物。在中国,北京这样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城市,也出现了从以轿车为中心的城市车,向多元化的乡村车的发展势头。以奥迪为例,过去只有A6一枝独秀,摘定了城市的权力中心,就把握了车市的主动权。但今年以来,宝马、奔驰以100%到120%间的速度增长,对仅以60%多速度增长的奥迪,就构成了巨大压力,迫使他改变城市中心倾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汽车需求的主导权,日益转向中国。而中国下一步的城市化浪潮,将对汽车技术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中国车市自身,也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过去是北京车市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三四百万的汽车保有量,对任何其它城市的车市来说,都具有说一不二的导向作用。但随着城市化遍地开花,以及超级城市的限行、限购,这种情况将逐步发生变化。超级城市之外的大城市、中城市的需求,将成为汽车技术需求的新增长点。哪种技术适应了这种需求,哪种技术就会大发展。

放眼世界,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将从需求方,对城市车的技术定型和潮流产生不同于对欧美城市车的要求。例如印度车的小型化特点,就带有浓厚的国彩。适应本地化的城市车技术发展,是值得重视的。

第二,人的信息化与车的信息化互动

当然,人类并不只是退回去,补工业化、城市化的课这样一种需求,人类还在继续向前发展,人的信息化就代表着更高水平现代化这样一种人类发展方向。

在这个方向上,技术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互动关系,而不是像前一个方向那样,技术只是一种适应关系。

智能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将在推动车的科技革命过程中,深刻改变人本身。当前,这方面的技术进步十分迅猛。像荣威350,已经将移动互联网、3G,甚至开放源代码等互联网前沿潮流,代入了汽车技术之中。许多高档车的价值构成中,信息化的部分已远远超过了机械化的部门。这使汽车的行业属性已从制造业,转变成信息业。

与此相应,汽车技术将发生重心转移。例如,移动互联网将使汽车将成为大号手机,相当于人坐在手机里到处游逛。这个趋势一旦开了头,将来我们关于什么是汽车的概念将发生变化。再如,汽车信息系统技术,将从一种应用型技术,转变为平台型技术。它已不再仅限于针对发动机、安全系统等的汽车电子技术,而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车载电脑)、导航系统、汽车视听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车载网络等,并且向乘车人开放。再比如,物联网加上芯片,发展到智联网阶段后,车的技术面临道路的智能化改造和交通信息系统升级的重大机遇。

个性化是智能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发展起来后,人的发展的一个主要诉求变化。过去,一个车型生产很大一个批量,消费者只有很少的选择。将来一方面是消费者参与汽车定制,要求技术有大的突破;另一方面,消费者以汽车为平台,在代步之外,派生新的增值型应用,驱动商业模式创新。举例来说,当前最热的桌面SNS如FA CEBOOK被淘汰后,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手机SNS,手机SNS又可能升级到大号手机SNS(即汽车SNS)。原来路上陌不相关的两部车,可能因为车主的共同爱好,而通过SNS产生感应,并基于LBS在200米范围内定位到一家乒乓球俱乐部,临时玩到一起。等等。再比如,由于汽车SNS这种大号移动设备SNS的出现,在途汽车可以派生出web2.0式的视频交通SNS,相互播报眼前200米的路况,相互提示选择最佳路线,在没有指挥中心的条件下,自助避开交通拥堵。

第三,人的环保压力决定车的生态化

相对而言,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的低碳技术等环保技术的发展,是人迫于自然环境压力,而对技术的选择。人是通过被自然决定,而产生了主动的觉悟,进而产生了技术需求。

个人发展方向范文5

[关键词]科研团队多方向科研单方向科研

[作者简介]王伟锋(1975-),男,河南宝丰人,平顶山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光电子学及物理教学;周本东(1967-),男,河南信阳人,平顶山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教授(中教高级),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及现代教育技术。(河南平顶山4670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40-01

一、科学研究与科研团队

科学研究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思路或理念对某一事物、现象或观点等进行研究,探索其内在联系及其规律,进而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所谓科研团队是指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由为数不多的具有知识、技能交叉互补特点并且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科研团队的发展一般需要经历组建、磨合、成熟和衰退等阶段。随着知识多元化、边缘化趋势的加强和更新周期的缩短,科研团队已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主要载体。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研成果复杂度、难度加大,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呈现出高度综合化、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即使是同一学科的不同研究方向也要求相互配合工作,需要掌握各类知识和技能的科研人员进行合作和探讨,于是单凭某个科研人员独立完成高水平研究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更多的是依靠科研团队的合作。

二、多方向科研与单方向科研

1.实际工作要求科研团队及其成员科研方向的多向性。上述按所属院系、处室结成的科研团队,一般也是为了完成相应的科研项目、课题而组建的。

科研项目、课题的来源大致有上级部门指定承担与自选两种,而自选课题则是根据单位现有研究条件与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选定的,即部分科学研究是围绕科研团队及其成员自己的工作展开的,包括教学研究在内。因此,工作环境对科研工作的方向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教学和科研工作者要不断面对各种不同的内容和对象,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对象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进而在某些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因此就会出现研究方向的发散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需求日益增加,科研工作可供研究的课题也越来越多,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都需要多学科的横向协作。一个高校科研团队必须要由来自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成员组成,才能出色地完成其所承担的研究任务。

结合日常的教学工作开展相关研究也是如此。平顶山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师来自不同的相关专业,从事不同学科的教学,他们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与教学开展相关研究。比如,承担成人教育授课任务的教师,为了改善目前成人继续教育中的成本问题而开展了对网络与远程教育方面的研究;擅长电器原理与维修的教师参与了工矿企业中电气设备的设计与改进项目。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科研团队及团队中成员的日常科研方向呈现多向性发展趋势。

2.科研团队的主要任务及成员个人专业发展要求科研方向的单向性。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除去工作需要的科学研究之外,自己感兴趣而又希望有所收获的研究方向是存在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个方向可能是与目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关的,也可能是与工作密切相关的。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希望自己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无形中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会增加,甚至全身心投入进去。

当然,科研团队中每位成员还有为了个人原有研究方向的发展而不得不进行的研究工作。既然是为了个人原有研究方向发展,目标很明确,因此成员就会挑选自己最擅长,相对个人而言最容易做的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在其他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会相应减少。

例如,我中心有位教师发表了多篇关于透镜中心偏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是基于其原有研究方向而独立开展的研究成果,之所以坚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因为其在做硕士论文时已经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掌握了该领域相关知识并将其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团队中每位成员都有自己不同的专业背景与研究方向,成员个人的研究方向呈专业性单方向发展。

在高等院校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隶属于每个院系或研究室、研究所,就一个由行政部门组成的科研团队整体来说,上级主管部门会根据其工作性质、任务的主要特点,安排专业相近的成员组成团队。这样组成的科研团队则应承担与其主要科研条件、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科研任务,整个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总体上也应该是专业的、单方向性的。譬如,我们现代教育 技术中心主要承担的就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相关方向设计、开发、管理与运用方面的研究。

三、多方向科研与单方向科研工作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从前面的阐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实际工作要求个人及科研团队的科研方向呈现多样性发展趋势,而个人的专业发展要求及科研团队的性质任务却要求科研方向呈专业的单向性发展趋势,这样看来二者是对立的关系。

这种对立不是绝对的对立,虽然二者在时间和精力方面看似是对立的,但是在个人与团队的科研素质、科研能力方面却是统一的关系。首先,团队成员无论从事哪个方面的科学研究都能提高个人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科研实力;其次,如果进行过多方向性科研工作,那么对于个人而言还能够提高个人的科研适应能力,如遇工作单位变化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立即融入新的科研团队,迅速开展有助于本职工作的科研工作;最后,如果团队成员进行过多方向性科研工作,个人的科研敏锐意识将会增强,有助于个人及团队在工作中不断发现新的可以开展研究的领域。

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科研适应能力和科研敏锐性意识的全方位训练和加强可以快速提高个人在某方面的科研成绩,并且会加速科学研究工作进度;单方向性科学研究能够使人迅速掌握科研工作的整个环节,而这种能力的具备又为我们从事其他方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者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四、高校科研团队中多方向科研与单方向科研的有机结合

很显然,任何一个高校科研团队整体是由每一个团队成员组成的,成员与整体之间是一种典型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一个优秀的高校科研团队应该鼓励团队成员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各自开展多方向的深入研究工作,团队中每位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越呈现多样性,越是精深,整个团队的总体科研实力就越会相应增强,从而有能力承担更多的研究任务。

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的性质、任务的限制,任何一个高校科研团队也要有其特定的比较专业的研究方向。在这种意义上说,整个团队的研究方向应显示出单向性,这种单向性也是整体科研团队区别与其他团队的优势所在。为了突出其单向性,团队的管理机构不仅要在团队新成员进入时控制成员的专业结构,还应在已有成员进修学习时限定其专业方向,使其与整个团队的研究方向相一致。这不仅是团队的需要,也是团队成员个人业务发展的需要。

科研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每个科研团队的实际工作环境要求我们从事的科研工作方向可能呈现为多方向性,成员个人的兴趣及专业发展发展有要求我们的科研工作方向呈现单方向性。团队的科研多方向性也是由每位成员的单方向科研组成的。鼓励并提高每位成员的单方向科研能力,能总体提高整个科研团队的科研水平,使整个团队既能承担与其任务性质相适应的相关领域的多种研究工作,也能在某个具体的领域作出更加精深的专业性研究。合理地协调二者的关系对建设一支优秀的高校科研团队,培养团队成员的科研素质,提高团队的整体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个人发展方向范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专业特色 特色建设

一、引言

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走过了有特色到特色不明显的过程,以人才培养特色为例,建国以来师范院校主要培养教师,工科院校主要培养科技英语人才,外交学院主要培养翻译、外交人员。国家英语等级考试如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淡化了各个高校对特色的重视,正如李名梁等人所说:“学科和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趋同,存在着盲目模仿的通病,大学特色丧失殆尽;各所高校没有结合学校自身优势进行人才培养,导致在人才市场上大学毕业生千人一面”,出现了特色化的“趋同”、“特色迷失”、和“为特色而特色”的困境。

同时,在我国英语教师中也存在英语专业要不要特色(即培养通才好还是专才好),什么是特色的问题。认为需要特色的占多数。有人(如于文兴)认为特色可体现在学科优势上,如有的院校语言强,有的院校文学强;或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如有的院校培养的学生口语强,或翻译强,或口译强,或教学能力强。有学者(如:李俊峰)提出特色可体现在教学管理、队伍管理、课程设置、科学研究上。刘向兵等。认为在科学研究方面突出重点、发挥自身优势,也可以使大学在科研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或如:李重、胡银根所说运用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形成特色,将地方特色转化为学校的育人特色。由于不同的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要求和目标不同,使得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也各具特色。

本文试图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教材建设等方面探讨英语专业的特色建设的角度或切入点。

二、“发展”与英语专业特色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的专业特色建设也应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科发展、专业方向发展,用发展的眼光,从发展的角度看专业特色建设的方方面面。

学科建设应该是英语专业特色建设的一个方面。有的学校语言学强一些,有的学校文学强一些。在语言学强的院校,有的应用语言学强一些,有的理论语言学强一些。在文学比较强的院校,有的美国文学强一些,有的英国文学强一些,更有的在东方英语文学方面强一些。选择英语专业的支撑学科要考虑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考虑血科本身的发展(尤其是学科发展前沿),吸收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兼顾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亦是专业特色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教师发展应是英语专业特色建设的首要问题。英语专业的师资队伍应向几个学科方向发展?是集中力量向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发展,还是多元化、跨学科发展?是鼓励教师自由发展,还是引导教师往几个方向发展?这应该也是专业特色建设应该考虑的问题。李俊峰等。介绍某学院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向双师型发展,服务面向向外企发展应该是“发展”与特色探索的一个范例。

英语专业相关学科的研究值得关注文学批评、语言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内容、理论、方法上的发展。研究方向需要以史为镜、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关注未来的发展。研究内容应该吸收英语文学、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应该广泛采用文学、语言学、社会学、统计学的新理论、新方法。

服务社会是英语专业特色建设的又一个切入点,应充分考虑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湖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特色上可考虑为浙北地区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和承担浙北地区英语教师的培训,为地方教育发展服务。如于文兴所说:“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是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三、“以人为本”与英语专业特色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英语专业特色建设上,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专业发展、学科发展也应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应特别注意教师、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术方向和专业方向自由发展。一方面,是英语专业特色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为了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英语专业特色建设依靠人,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

“以人为本”在专业建设上就是以教师为本,队伍建设、团队建设、梯队建设都应围绕教师成长、教师发展展开,明确“目的为了教师、方法适应教师、过程关心教师、成败依靠教师” 的思路和目标。队伍建设要充分考虑教师知识、技能的更新和发展,经验的积累,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学历学位的提高和职称职务的晋升。方法上要积极探索适应教师发展的路子,重视人才环境和软件建设,既要坚持学术自由,又要重点扶持,形成几个较硬的团队和明确的方向。鼓励优秀人才各尽其责、尽其所能,形成一种鼓励学术上水平、科研出成果、人才有成就的运行机制。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用人机制,落实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机会留人、学科留人、梯队留人。创新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鼓励校际之间、学科之间、课题组之间、人才之间从项目、经费、成果之间的竞争。分配制度要向科研、向科技创新倾斜,不断加大对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建立科学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把评价考核与奖惩、晋级、岗位聘任结合起来,鼓励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出创造性成果。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考虑学生发展,包括知识、技能、能力、视野、未来事业等方面,在注意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形成特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平台。

以学生为本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制订教学计划既要考虑专业的共性,更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和特性,根据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需要开设丰富、充足的选修课。某沿海地方高校根据当地民营企业多、想当老板的人比想当雇员的人多的地方文化特点提出他们培养领导清华、北大毕业生的人才,颇有新意,也有可以借鉴的意义。

四、“全面、协调、可持续”与英语专业特色建设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亦是英语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要求。

全面发展就是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既要重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他们往往是形成一个学校的英语专业特色的主要因素),也要关注全体教师的发展;既要重视拔尖学生的培养(拔尖学生也有可能成为一所高校英语专业特色的一个组成。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某校在谈到其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时就说他们学校的特色是在考研上成了外交学院的“摇篮”,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外交学院研究生),也不能忽略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协调发展更涉及到诸多领域、诸多层面的方方面面。在学校层面上会涉及到各个学科如何协调发展,重中之重学科和一般学科如何协调发展等问题。如:某地方院校为了申报硕士点,在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后决定优先发展基础比较好的生物学、教育学、数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忽略了其它学科,这显然有失协调,没有做到多学科协调发展。

在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中也存在着专业技能课、专业知识课、相关专业知识课如何协调的问题。在队伍建设中存在学科带头人、学科学术骨干和广大教师的协调发展问题,人才培养中存在拔尖人才和广大学生协调发展问题,个体学生的发展中存在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协调的问题,个人兴趣和国家需要、社会需求、学校要求相协调的问题。没有“协调”就产生不了特色。

英语专业特色建设和发展也存在一个可持续问题,队伍建设、梯队建设、团队建设要考虑可持续,短期、中期、长期目标要考虑可持续。既要用人,也要培养人;既要考虑现在的需要,也要注意人才储备,更要考虑将来学科发展所需要的新人才、新知识、新视野。

五、“统筹兼顾”与英语专业特色建设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英语专业特色建设的根本方法。

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若要特色鲜明,教材建设的分量不容忽视。在教材选用上要统筹兼顾优秀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与地方教材、自编教材,甚至讲义。优秀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更能保证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帮助他们获得文学文化知识,地方教材、自编教材、讲义则有利于特色的形成。课程设置上也应必修与选修统筹兼顾,在人才培养特色上可考虑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课程建设上精品课程和非精品课程统筹兼顾。

学科建设上重点学科和非重点学科也要统筹兼顾,而且,重点和非重点也在动态中,经过建设,非重点的有可能成为重点,重点的也有可能降为非重点,只有动态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机制,才能确保特色建设出成效。

另外,队伍建设上外引进与内培养、带头人培养与广大教师发展也要统筹兼顾,注意教师的重塑-全国各地引进的博士、教授不一定了解校情和省情、市情。人才培养上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统筹兼顾。学习内容上了解英国国家文化与对外宣传中国文化要统筹兼顾。研究英国文学要有问题意识、比较意识和中国视角。

在英语专业特色建设中,唯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为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才能获得好的结果。我们应当坚持学术自由、学科平等、民主治校、分类激励、尊重选择、全面建设、全面发展,把英语专业特色建设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李名梁、陈士俊、王雪莲:《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现状、困境及解决路径》,《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于文兴:《大学如何形成办学特色》,《新余高专学报》,2007.5。

[3]李俊峰、金 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1。

[4]刘向兵、李立国:《高等学校实施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5]李 重、胡银根:《将地方特色转化为学校的育人特色》,《中国教育报》,2007.12。

[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