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范例6篇

中医内科

中医内科范文1

【关键词】 中医;急诊;治疗

急症治疗需要医生对病人的突发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的对症治疗以挽救病人的生命。而内科急症正是急症治疗的难点与关键。随着近几百年间西医的日益壮大,人们更多的选择用西医治疗的方法去代替中医治疗,尤其是在面对内科急症发生时,人们更是普遍认为西医会对治疗内科急症更有帮助。这使得我们几千年发展流传下来的经验几乎无用武之地而且逐渐走向衰败。这种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应回顾其发展历程,正视现状,分析原因,重树中医内科急症治疗之风,将其发扬光大。

1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发展历史

1.1 古代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发展历史 最早论述中医内科急诊的书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它奠定了内科急症治疗中热病的基础。将中医内科急诊的辨证论治大大推进一步的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他所著的《伤寒论》记录了对急性出血、急黄、高热、昏迷、暴吐、暴喘等急症的治疗方法,可以说是治疗急性热病的专著。到唐代中医急诊发展迅速,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记载了很多治疗急病的经验。明朝吴又可著《温疫论》,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学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这些法则方药对于我们今天治疗内科急症都有十分显著与重要的意义。

1.2 现代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发展历史 1983年,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急诊工作座谈会上,经讨论决定把中医急症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学科水平标志的高度。1987年,举办的中医急症学习班为现代中医急诊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92年,第二次全国中医急诊学术会议明确提出急症治疗三原则: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199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学术会议正式提出中医急症工作是中医学术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科水平的标志,是中医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具有历史性的理论。时至今日,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并仍在为其发展不断努力。

2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基本原则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例如肺痨病人咳痰带血为标,阴虚火旺是本,在病人突发咳血时,会先治咳血即治标为先,待其病情稳定后再调理治本。中医认为怪病久病重症多淤,因此应用活血化瘀中药能明显改善内毒素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有些重症甚至可以用针刺放血的方式来排毒。清热解毒、菌毒并治对感染性急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一方面可以消炎抗菌,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抗内毒素作用,保护机体免受损失。

3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独特之处

与发展迅速的西医相比,中医内科急症治疗有以下三点特色:一是辩证论治。众所周知中医是标本兼治,但是在面对内科急症时,我们采取的治疗方式往往取决于病人的实际情况,一般都会以治标为先,使得病人尽快脱离险境。当其生命特征平稳之后,我们会及时改进治疗方案,对其进行深度调理,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二是宏观整体监控。中医治疗最基本的四点就是望闻问切,而宏观整体监控则充分将这四点融合。在对病人进行内科急症治疗时,可以对其精气神变化,脉象,舌象及身体内部气血的细微的变化进行整体监控,这对病人整体情况的掌握十分有益;三是复方整体治疗。由于中医治疗采用的是标本兼治并结合整体调节,因此,治愈的可能性大且日后病情多不会反复发作,能达到良好的根治效果

4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虽然我们正在积极地加大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投入力度,但是现在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情况还是很严峻。一方面是墨守成规,缺少创新与发展。在治疗方法上多选择以前有记载的方法,并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对已有的方法进行更新和完善。另一方面,并没有抓住当前发展的趋势,应借鉴西医发展的一些方式,比如大量的深入性的临床试验,用来研发新型的治疗性药物。我们应该将传统的理论知识与充分的创新研究相结合,发展出更多速效高效的多种治疗途径。在药品方面也要研制出更多的给药途径,不能一味的只是耗时费力的熬制并口服,可以像西药一样,口服药物、冲剂药物、皮下注射药物等形式。只有不断跟紧时展的脚步,我们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5 如何发展中医内科急症治疗

针对上述的中医内科急症治疗发展道路上的几点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做出调整,建立专业的医疗队伍。完善的治疗设备及专业的医疗团队是治疗急症的必要条件。专业的手术室及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应对内科急症时,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快速的准备工作,否则就不能及时的解决突发性状况,给治疗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问题。而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面对危机情况时,具备高素质的团队可以及时作出应变,用其过硬的专业知识针对各种突发状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这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才能真正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挽救病人生命。

加强基础研究。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于技术骨干的培训力度,让更多具有专业素质的人能进入内科急症治疗领域。在研究课题申报过程中也要严把质量关,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以提高整体研发水准。内科急症种类繁多,在发展内科急症时应该有侧重,将其中心放在中医比较擅长的病症上,例如闭、痉、厥、脱、大出血等常见的且能发挥出中医治疗特色的病症。

丰富中医药品的种类,增加针类制剂。在急症治疗过程中,可以说是分秒必争。传统的中药需熬制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故研制更加快捷方便易使用的针剂及片类的口服药品更是迫在眉睫。融合现代工艺技术,将传统的草药汲取精华后制成新型的制剂,这在安全性及有效性上有了更稳定的保证。另外,还可以采用多种给药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例如,综合针灸、口服用药、外敷用药等多种方式,进而达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6 结 语

目前,我们还是面临着重重的困难,需要不断的努力去进行基础研究并深度钻研提出新的具有革命性的观点来推动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完善以及传统中医的复苏,相信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优势一定会越来越突出,中医内科急症治疗也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乔之龙.中医内科急症学发展思路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9(3).

中医内科范文2

【关键词】

内科学;教学;体会

作者单位:476100河南省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中医教研室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不仅是基础各科的综合,亦是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学术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认为中医内科学是最难掌握的一门课程。作者在《中医内科学》[1]的课堂授课过程中,体会到要想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备课充分。知识宽广

《中医内科学》涉及内容相当广泛,涵括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各科知识,备课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清楚明了各章节的内容,作到了如指掌,融汇贯通。同时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参阅古今中外优秀文献、参考书、网络及相关的经典著作等,持续不断的学习,丰富教学内容,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据此编写教案和讲稿。唯有备课充分,才能在授课时胸有成竹,概念清晰,运用自如。如“郁证”不重在药物的攻补,而重在医者构思灵巧,灵机活法,使患者移情易性,可补充七情相胜的典型病案加以说明。

2 突出病因病机的讲解

病因病机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原因和机理,它是临床辨证论治的依据,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南,一般来说,任何疾病绝没有无原因的证候,任何证候又都是在某种病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机体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反应。只有对病因病机有了清晰的把握,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心应手,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指导中去。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不少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多注重讲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而忽略了结合病证重新对病因病机进行诠释讲解。事实上,中医内科病证都各有自己的临床特点和病机变化,只要掌握不同病证的特点和病机,就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各类疾病的发展脉络及其不同病证的鉴别。如:对肺系病证进行分析时,首先就要找出这一类疾病病因病机的规律性是以外感病因为主,导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的病机特点,其次应找出每种病证的特殊性,如感冒、咳嗽、哮病皆可因外因引起,其中感冒以风邪为主因,常夹寒热之邪,故以风寒、风热之证多见,因病邪在外,病机则以卫表不和为主;咳嗽以“风寒”居多,在病机上强调以肺气上逆为主;哮病有其发病的病理基础,就是伏藏于肺的痰,每因外邪等因引动而触发,病机则以痰阻气闭,肺气失于宣降,引动伏痰为主。

3 重点讲解辨证论治

既要有教书育人的思想,又要有科学育人的方法[2]。《中医内科学》学习的中心部分就是掌握各病证的辨证论治,这就要求掌握各病证的辨证要点。如厥证辨证首先要辨虚实,这有助于进行急救;胁痛的辨证应注意辨气血。同时要求掌握每个病证的常见证型、病证特点、治法及代表方剂。如内伤发热,阴虚发热证以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为特征,同时伴随阴虚症状;血虚发热证以低热为特征,同时伴随血虚症状;气虚发热证发热以劳累后发热或加剧为特征,同时伴随气虚症状;阳虚发热证以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为特征,同时伴随阳虚症状;气郁发热证以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为特征,同时伴随气机郁滞症状;痰湿郁热证以低热,午后热甚,心内烦热为特征,同时伴随痰湿阻滞症状;血瘀发热证以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为特征,同时伴随瘀血停滞症状。因此临床上针对不同病症,分别采取滋阴清热、益气养血、益气健脾,甘温除热、温补阳气,引火归元、疏肝理气,解郁泻热、燥湿化痰,清热和中、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从而确立治法选择方药。

4 精湛的讲课艺术

通过吸取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认为做到以下几方面可以达到上述目的。①充分运用语言艺术,使课堂讲授的语言简单、精炼、生动、幽默,适当运用恰当的形象比喻等。特别是在授课开始时开场白的应用非常重要,运用特别的语言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②适当穿插一些图表、图片式内容,使学生产生视觉上感受。③用适当的课堂即时提问的方法,调动同学们的开动脑筋,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解决课堂讲授中的问题。④典型的临床病案举例,加深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印象。

参 考 文 献

中医内科范文3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辨证论治为方法,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生理病理学说为基础,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经验。中医学的整个理论体系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医内科学》中也大量引用了《内经》的原文,如何利用《内经》理论,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意义

 

1熟读经典是名医成才的必由之路

 

“翻开历史,我们看一看从张仲景开始直到清代,在这长长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凡是在中医这个领域有所成就的医家,我们研究一下他的经历,就会发现,大多数医家都是依靠经典而获得了公认的成就。”这是《思考中医》中的一段话。事实上,无论是张仲景,还是刘完素、李杲、朱丹溪、张介宾、叶天士、张锡纯等无不如此。我们有必要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内经》等经典理论的重要性。

 

2《内经》是中医内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根基

 

《内经》的理论体系包括了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运气学说等内容,而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其中,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涉及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内容,所以说,突出《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3《内经》指导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实践

 

《内经》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了诊法学说、病证学说、治疗学说、针刺学说、养生学说等内容,只要熟读内经条文,在临床中遇到疑难杂症,头脑中就能想起相关的理论学说,犹如在夜行中找到了指路明灯,明确了诊断、辨证、治疗的方向,往往灵机一动,遣方用药,效如桴鼓。

 

二、具体运用

 

1阐述疾病的病因病机

 

很多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在《内经》中有详细的论述。如呕吐的病因,《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说明寒热皆可引起呕吐,且有呕酸、呕苦之别。

 

2认识疾病的临床表现

 

《内经》对内科疾病症状的描述较丰富,至今仍指导临床实践。如对消渴的描述,《素问·气厥论》认为:“肺消者,饮一溲二”“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素问·刺热》对“肾热病”的症状描述为“先腰痛,口酸,苦渴,数饮,身热。”有关黄疸病证的论述也始见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灵枢·论疾诊尺》:“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濇者,不嗜食。”并且明确指出“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平人气象论)

 

3指导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主要包括望闻问切。首先望诊,《素问·举痛论》:“五藏六府,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素问·脉要精微论》:“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有鹅羽,不欲如盐……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告诉学生望色要注意一要有光泽,二不要浮露。再讲闻诊,《素问·宣明五气》:“五气为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这一段除“恐”字以外都是闻诊,而且反映五脏的病变。然后是问诊。《灵枢·师传》:“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素问·征四失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说明古人也不能仅靠切脉就能断病,告诉学生问诊的重要性。最后是切诊,《素问·脉要精微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诊法常以平旦。”这是说脉诊的重要和时间性。《素问·平人气象论》:“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说明脉象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4指导疾病的治疗

 

《内经》虽然只记载了13个方,但却更多在病机、治法等方面给我们治病的启发。以《中医内科学》第六章第三节自汗、盗汗为例,自汗有一种证型为肺卫不固证,临床表现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证机概要:肺气不足,营卫不和。治法:益气固表。代表方: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此处可以结合《内经》理解,以一汗出偏沮案为例。刘某,女,35岁,患者左侧半身自汗,而右侧半身无汗,遇天冷时自汗益甚,伴一身畏寒,其出汗的手足明显厥冷,半身及左肢明显麻木。病已三年不愈,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偏沮就是半身出汗,半身出汗是发生偏枯的先兆。《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说明营卫不调是半身汗出麻木的原因,故选方用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补气温卫阳。药证相符,患者用此方后得以治愈。

 

三、教学效果

 

学习效果问卷是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座谈结果反复修改而成。共有9个项目,涉及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3个维度。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前用相同的指导语解释问卷内容,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63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952%。回收结果显示,883%的学生反映结合《内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81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自学能力,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717%的学生认为培养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有利于适应医生工作角色;833%的学生认为拓宽了知识面,对中医经典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教学反思

 

1结合《内经》理论教学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内经》理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经典、背诵经典的热情,提高了自学能力。在经典案例分析中引入《内经》理论讨论,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显著地缩短了学生临床工作适应期。

 

2结合《内经》理论教学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

 

结合《内经》理论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此,教师授课前不仅要熟背《内经》等经典著作重点条文,还要经常临床实践,做到引经据典,融会贯通,结合病例,条分缕析。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反应,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经典条文深入浅出,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中医内科范文4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腹痛的方法,为临床中医内科治疗腹痛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可参考。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76例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症状及其中医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腹痛病因不明时,可将其诊断为腹痛待查后,并结合腹痛的主要临床特征进行辩证论治。结论:穴位按摩、针灸治疗、饮食疗法、辩证组方、中成药等治疗方法对治疗腹痛均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腹痛;中医内科治疗;方法分析

腹痛从中医角度来看,其发病多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的脏腑气机不利,从而使患者经脉气血发生阻滞,进而使其脏腑内的经络失营养供给等[1]。而根据腹痛的部位,又可将腹痛分为脘腹痛、脐腹痛、少腹痛、小腹痛等多种类型。本研究选取76例患者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76例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18岁,其平均年龄为(48.2±10.9)岁;有60例患者因急性胃肠炎引起腹痛。

1.2腹痛病因及常见临床表现

中医认为,腹痛多是由于外邪入侵腹中,饮食损伤脾胃,情绪抑郁失调、跌扑损伤或络脉瘀阻于腹部或阳气虚弱等原因所致。具体如下:

(1)外邪入侵,寒气阻滞:外邪侵淫,寒气凝滞,使患者脾胃的经脉气机阻滞,寒邪外侵,引起腹痛。此时,患者腹痛剧烈,遇热后疼痛可减,但遇寒邪则疼痛更剧烈,患者手足冰冷,舌苔可见薄白,脉搏则细沉。

(2)湿热瘀滞,寒邪不解:暑热时患者外感湿热,内瘀滞寒邪,郁结于脾胃,致气机不通,引起患者腹部疼痛。此时,患者腹痛多表现为胀痛拒按,受热后患者腹部胀痛增加,小便短赤,苔黄脉滑数。

(3)饮食积滞,损伤胃脾:饮食不节,恣食肥甘辛辣或误食馊腐之物,又或饮食生冷等致寒邪瘀滞脾胃,腑气阻滞,进而引发腹痛。此时,患者腹部胀痛拒按,不思饮食,后腹痛可减,便臭,苔厚脉滑。

(4)情志失和,肝气阻滞:怒火伤肝,气机瘀滞,气血不畅;忧思伤脾,致脾气血失和;肝脾皆伤,又致脏腑经络气血不通,进而引发患者腹痛。此时,患者腹痛胀满,嗳气或情志温和则痛减,怒火旺盛或思虑甚时则腹痛加重,苔薄白而脉弦。

(5)跌扑损伤,气血瘀阻:跌扑损伤致气血于腹部瘀滞,血气通行不畅,则脏腑经络难愈,最终可致腹痛。此时,患者腹部刺痛剧烈难忍,气血瘀滞结块,咳嗽等腹痛加剧,患者舌紫,脉涩。

(6)阳气虚弱,中虚脏寒:患者体弱虚寒,阳气不足,或过食寒凉之物或体虚生寒致脾阳伤损,而肾阳、寒邪内外侵体引起腹痛。此时,患者腹痛绵绵,时痛时缓,喜温恶寒,食寒痛则加剧,体寒手足冰冷,面黄苔薄而脉细。

1.3方法

1.3.1穴位按摩承山穴按摩:嘱患者取侧卧位,若为男性患者则握其左侧小腿下部,而女性患者则握其右侧小腿下部,操作者拇指按其腓肠肌下的正中部位,患者在伸其小腿时其肌腹上出现的交角部位即承山穴的位置。操作者先轻后重用,先浅后深的用其拇指进行按摩,当患者按摩部位感到酸胀时,操作者拇指用力按压承山穴,并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再缓慢将瘀滞于体内的寒邪之气呼出,操作者随患者呼气而缓慢放松按压力度后轻柔承山穴,患者痛时即可停止按摩。

1.3.2针刺治疗取患者双侧足三里、梁丘、天枢及中脘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操作者给予患者足三里穴位直刺,梁丘、天枢及中脘等穴位均给予强刺激,若患者疼痛未出现明显缓解者,在其后足三里穴位处将针退至患者皮下,改直刺为斜刺,将左侧针尖刺向外上方,而右侧针尖则刺向内上方,患者顿感疼痛减轻,强刺激留针30min,每日一次,共10次。

1.3.3灸法选取患者天枢、中脘、神阙、脾俞及肾俞等穴位进行灸法治疗,选择穴位,并将鲜姜片放置于其上,后将艾炷置于鲜姜片之上,将艾炷点燃施灸。

1.3.4饮食疗法

(1)丁香、肉桂、草豆蔻及鸭子1只,选取适量的葱、鲜姜、盐、冰糖及卤汁,煎熬两次,并于水沸后再煎熬20分钟,待药汁熬至约3000ml时,将其滤出;然后将鲜姜、葱捣碎待用;再将药汁放入锅中,加鸭子及捣碎的鲜姜、葱用小火煎熬至六成熟后捞起后晾凉待用;再将卤汁置于锅中后,将鸭子也放入锅中,用文火煮熟后捞出,并将浮沫捞净;取出冰糖、食盐及味精搅拌均匀后再将鸭子放回锅中,文火蒸煮,不时滚动鸭子浇卤汁,当卤汁均匀沾满鸭子时将其捞出,再将香油均匀涂抹于鸭子上即可。此食疗方法可以和中暖胃,驱散寒邪,止呕去痛。

(2)选取适量的胡椒、白术、肉桂、葱白、食盐及猪肚1个。首先将猪肚洗净备用,将胡椒、白术、肉桂及葱白与盐搅拌均匀,填埋与猪肚中,再将其置于砂锅中,并添加适量的水用文火将其煮烂,并于空腹时食用。饮汤,每日2次,每次200ml。

1.3.5辩证组方

(1)理中汤:温中健脾,其组成为人参6克(现用党参)、干姜9克、炙甘草6克、白术12克。水煎服,也可炼蜜为丸,名理中丸。

(2)香砂六君子汤:益气补中,其组成为人参3克、白术6克、茯苓6克、甘草2克、陈皮2.5克、半夏3克、砂仁2.5克、木香2克。上加生姜6克,水煎服。

(3)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其组成为陈皮(醋炒)、柴胡6克,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

1.3.6中成药

(1)元胡止痛片:理气剂,可理气,活血,止痛。可治疗因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胁痛等。口服,4-6片/次,3次/日。

(2)良附丸[2]:可温胃理气,主要治疗因寒凝气滞所致腹痛、腹胀等。口服,3-6克/次,2次/日。

(3)香连化滞丸:可清热利湿、舒血化滞。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凝滞所致腹痛下痢。口服,2丸/次,2次/日。

2.讨论

腹痛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且各种病因间也可互为因果,共同导致患者外邪侵体、经脉阻滞、脏腑气机不利及经络失养,进而引起腹痛。腹痛的疼痛范围较为广泛,可局限于大腹、胁腹、少腹及小腹等,也可侵犯脾、肠、肝、胆、膀胱等多脏腑及多经脉。因此,在腹痛的治疗时应辩证施治,已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峰.痛证外治法临床研究近况[J].内蒙古中医药,2010,(6):120.

中医内科范文5

【关键词】 痤疮治疗;中医内科;临床应用

1 从肺胃治疗

1.1 泻白散加减 通过李氏方法对68例病人进行治疗研究,所选择的药物配方按照医学资料记载要求:桑白皮、地骨皮15g;黄岑、知母、麦冬、五味子各10g;桔梗6g;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适当调整。经治疗后,36例痊愈, 25例好转,7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0%。

1.2 银翘散加减 通过马氏方法对54例病人进行治疗研究,结合银翘散加减对肺胃热盛型痤疮加以治疗。药物配方: 野30g、红花10g、金银花20g、黄苓10g、竹叶10g、泽泻20g、龙胆草10g、枇杷叶15g、连翘15g、炒桅子10g、天花粉10g、焦麦芽18g、焦山植18g、焦神曲18g、焦槟榔18g;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调整剂量。经过治疗后,34例痊愈,13例显效,47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7%。

2 从脾胃治疗

2.1 积实导滞汤加减 苗氏理论研究中提出痤疮病主要是因为脾胃失运、湿热内积、熏蒸于颜面、胸背等所致。在治疗过程中需积极结合清化湿热法,以积实导滞汤化裁对40例痊疮病人加以治疗。具体配方: 积实6g,川芎9g,生大黄6g,茯苓9g,黄等6g,黄连6g,生白术4g,生山碴15g,连翘9g,防风6g,赤芍9g;持续用药10d 则为1个疗程。若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囊肿依旧无法消除,则添加半夏9g、莱菔子6g、陈皮6g;月经患者则添加香附9g、当归6g;对舌体胖大、齿痕的病人则需添加黄等减量3g、黄连2g,白术加量15g,此外,生苗仁12g、泽泻6g、陈皮6g。持续2个左右的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5.2%。

2.2 二陈汤加减 陈氏方法中采用二陈汤加减方法,对16例脾虚痰湿型患者治疗。具体配方为: 半夏、惹芭仁、茯苓、扁豆各15g,陈皮5g,苍术、山植、车前子各10g。经过治疗后,痊愈9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87.5%。

3 从肾部治疗

3.1 三才封髓丹加减 宋氏方法中,参照了当前临床理论中痤疮是因雄激素分泌过多,采取了借助于中药补肾泻火的方法。本组研究了三才封髓丹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53例病人。经过治疗后,26例痊愈,1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4.3%。

3.2 二至丸加减 卢氏理论里提出肾阴不足、相火过旺,痤疮因肺胃血热,上薰面部肌肤后造成该病的出现。在治疗过程中需结合肾部情况处理,选择滋肾泻火、清肺解毒等方法,使用二至丸化裁对65例实施治疗。药物配方: 鱼腥草15g、连翘15g、女贞子15g、早莲草15g、知母10g、黄柏10g、桑白皮10g、蒲公英15g、丹参30g、生地20g、枇杷叶15g、甘草6g,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经过持续2个疗程的治疗处理,治疗组、对照组的痊愈达43%、35%;好转率达52%、45%;无效率达5%、20%。两组疗效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4 从肝部治疗

柴胡疏肝散加减 何氏方法中提出女子痤疮具备肝郁、肝热的病机,通过疏肝清肝方法对32例女性病人实施治疗。药物偏方:柴胡、香附各10g,赤芍、丹皮各12g,茜草20g,黄等6g,夏枯草、丹参、白鲜皮各15g,随兼证加减。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 19例治愈,10例好转,3例疗效不显著,治愈率59.4%,好转率达90.6%。

5 从心论治

5.1 三黄泻心汤加减 胡氏方法中提出一清胶囊对62例病人治疗,36例对照组结合vitb6、安体舒通、四环素。观察组治愈率达29.0%,总有效率达87.1%;对照组治愈率达16.67%,总有效率达72.2%。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

5.2 连翅败毒丸加减 戴氏方法中对42例患者采取治疗方法,病人主要症状表现为丘疹型、脓疮型,日常生活中病人情绪不稳定,常出现口疮,目赤,小便黄,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选择“连翅败毒丸”加减进行清心解毒。药物配方:生大黄15g、香附9g、连翘12g、苦地丁12g、黄连10g、穿山甲9g、木贼12g、丹皮12g、白花蛇舌草30g、桅子10g、淡竹叶10g、甘草3g;持续使用20d为一疗程。经治疗后, 30例治愈,8例出现复况,二次治疗痊愈;8例好转;4例无效,总治愈率达71.4%,总有效率达90.5%。

参考文献

[1] 陈力.痤疮的中医药辨治概况[j].江苏中医药,2003,(10).

中医内科范文6

为期八个月的实习生活转眼已经结束,时间过得真快。实习是我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临床,迈向临床的第一步;在实习所学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并将受用终生.下面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自我鉴定:

按学校和医院的要求和规定,我分别到了内儿、妇产、骨外、手外、急诊、五官、皮肤性并中医等科室实习。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事,严格律己,提旱到科室、不早退、不旷工及擅离工作岗位。对病人细心照顾,和蔼可亲,经常受到科室同事的认可和病人表扬。努力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经验,在实习过程中我还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努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实习生活也培养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经过实习实践我熟练掌握了病程记录、病史书写、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所有医疗文件书写;掌握了临床各科室的特点及各科室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和对各类危、重、急病人的紧急处理。很好地完成了各科室的学习任务,未发生过医疗差错和事故。

实习结束了,我对自己在实习期间的表现满意,将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结合临床实践,使我自己对未来的医学工作充满了信心,我定能成为一位合格的临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