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教学歌诀记忆法探讨

中医内科学教学歌诀记忆法探讨

【摘要】

中医内科学因知识点多,一直缺乏高效记忆手段和方法,教学团队与全国名老中医携手尝试编写中医内科学临证歌诀,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结果发现“歌诀记忆法”可以明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记忆效果。

【关键词】

歌诀记忆法;中医内科学;教学

中医内科学居中医临床各科之首,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基础上,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应用型学科。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掌握重点病、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等不同知识点,因内容多,常常难以把握知识重点,使中医内科学教学效果和考试成绩一直都不够理想,甚至常年来位居学校“名补”的前列。

1中医内科临证歌诀创作经验

1.1歌诀创作与应用源流

记忆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熟记才能活用,记得住、记得牢、记得多才能融会贯通,应用时才会如有源头活水。如何教给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结构,识记知识要点,尤显重要。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歌诀记忆法是其中的一种,被誉为“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1],在方剂、解剖[2]、诊断[3]等多种课程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不少教育工作者还会根据教学需求和个人经验自编歌诀。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歌诀、歌括作为一种方便、实用、有效的记忆手段,他们撰写了很多歌诀,如汪昂的《汤头歌诀》,陈修园的《时方歌括》、《医学三字经》等,这些歌诀皆便于记忆,凝聚了古代医家们对中医药光大的智慧和责任。但目前尚未形成便于记忆的中医内科学歌诀、歌括,面对教学与临床的双重需求,内科教研室的教学团队尝试从“学法“入手进行改革与创新,邀请全国名老中医程丑夫教授为指导,编写创作中医内科临证歌诀。

1.2歌诀创作要点

歌诀的创作是本项研究的难点所在,一首成功的教学歌诀应是医文并茂,声韵和谐,易解易背,既具有诱人的艺术魅力,又具有深刻的内涵[4],字句太多记不住,字句太少又概括不全,只能择其要者。如何创作出好的中内歌诀?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歌诀以“十二五”《中医内科学》教材内容为蓝本,首先,在创作之初吃透教材,这样编写出的歌诀才能准确概括疾病的本质和特点,便于学生准确把握知识,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其次,充分认识中医内科歌诀与方剂歌诀的不同:中内歌诀是对某一内科疾病中医诊治全面系统的概括总结,应包括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则、治法及常见证型治疗代表方剂等,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时理法方药的一致性。再次,在歌诀的创作中融入中医经典和名医个人临证经验,既是对传统中医文化的历史传承,又是对教材内容的升华,更切合临床实际,这时歌诀不仅仅是知识的概括总结,更是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载体。

1.3典型歌诀示例

如咳嗽歌诀:“咳嗽之病内外因,邪气袭肺金自鸣,外感咳嗽多兼表,内伤痰火灼肺阴。风寒三拗热桑菊,燥咳杏苏桑杏仁。二陈痰湿火泻白,滋阴润肺沙麦冬”。前四句是对咳嗽病因病机、辨证要点的总结;后四句则是对咳嗽辨证论治的主要证型和代表方的总结。“咳嗽之病内外因”告诉我们咳嗽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邪气袭肺金自鸣”是说咳嗽的基本病机是内外邪气干肺,肺气上逆作咳。暗合了清代程国彭先生在《医学心悟》中所说的:“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能鸣……”的经典原文。“外感咳嗽多兼表”是指外感咳嗽以风为先导夹六淫之邪致病,故在临床症状上多兼有表证(即肺卫证+鼻咽咳证,且有风寒、风热的不同);“内伤痰火灼肺阴”内伤咳嗽的病理因素不是痰、就是火——痰有寒热之别,即痰湿与痰热;火有虚实之分,所谓实火就是肝火犯肺,虚火即肺阴不足,阴虚火旺。特别要注意痰火、肝火均可灼伤肺阴,导致疾病由实证向虚证或虚实夹杂转化。“风寒三拗热桑菊,燥咳杏苏桑杏仁。”告诉我们外感咳嗽风寒咳嗽要用三拗汤合止嗽散;风热咳嗽用桑菊饮;燥咳温燥用杏苏散,凉燥用桑杏汤,这里还根据程老临证用药经验特别强调了杏仁润肺、润燥的作用。“二陈痰湿火泻白,滋阴润肺沙麦冬。”告诉我们内伤咳嗽痰湿咳嗽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肝火犯肺的咳嗽用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肺阴亏耗用沙参麦冬汤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2中医内科临证歌诀教学应用经验

有了歌诀,还要应用于课堂,教研室教师将中医内科学歌诀穿插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或运用于疾病的小结部分,对该病的定义(病名),病证特点、主要病机、治则治法、证型代表方等进行总结归纳并加以解释,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后要求学生在当次课必须把当天学习的中医内科歌诀背熟。为了让学生自觉自愿的牢牢记住所学过的中内歌诀。首先要让医学生们认识到初学中医者熟记这些歌诀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我们说记忆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背得熟,要用时才能手到擒来。熟能生巧,巧则生变,变则贯通,这时的记忆就不再是死记硬背。为了督促学生即时熟背内科歌诀,我们借鉴方剂歌诀教学方法[5]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主要形式:

(1)在课堂上随机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并评分,在每堂课上至少抽查3~5名学生。

(2)在一个章节学习完成后,与随堂测试一起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中医内科学歌诀测试,一方面督促学生及时复习背诵已学中内歌诀,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歌诀的背诵、掌握情况,教师对测试结果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再次强化记忆要点,改进不足。

(3)要求临床专业教改班学生在《中医内科学》期末考试前参加中内歌诀默写考试,只有考试合格者方可取得参加本学期中医内科学学课程期末考试资格,歌诀默写成绩记入平时成绩。歌诀记忆法的课堂应用,在学生中反应良好,大家觉得歌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于反复诵读和记忆,也有助于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目前“歌诀记忆法”只在《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的部分章节中应用,但很多学生都追逐索要其他章节的中内歌诀,达到“助学”、“助记”的目的。歌诀抽查和默写测试的方法虽然简单有效,却偏于刻板,时间久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逆反。因此,我们想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网络和常用通讯工具手机相结合,辅助歌诀的记忆,改良歌诀的考核手段和方法。内科教研室正计划与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联手设计一款“中医内科学歌诀默写记忆软件”,软件设计成功后可将此软件在校园网上,也可通过电脑或手机下载使用,学生可以利用以蒙扎诺夫高效记忆音乐为背景,配合真人发声,辅以图像文字的歌诀辅助记忆工具加深歌诀记忆。使用者可根据学习进度,选择单一或多个章节自由测试自己的中医内科学歌诀掌握情况,此软件还能根据学生测试结果自动评分,记忆错误内容,在以后的测试中反复考核,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我们的设想是使测试软件操作界面尽量方便实用,测试评分系统灵活、准确,解除常规测试中的枯燥乏味感,使整个软件融学习和娱乐于一体,达到帮助学生在课余更好的学习记忆中医内科学歌诀。“歌诀记忆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和认可,他们认为歌诀化繁为简,用精炼的七言短句全面系统地概括了复杂的中医内科病证,要点突出,便于记忆,尤其是在易混淆的知识点上,有很好的辅助记忆作用。如癫狂一病,在既往考试中同学们常常认为“语无伦次”是狂证的症状特点,造成错选,现在有了歌诀“沉默痴呆语无伦,静而多喜癫属阴”就不会再答错了。诵读名医编写的歌诀也让同学们心怀感恩,培养了卓越意识。有同学说:“悠悠歌诀,程老谱之,惠及众人”,在歌诀中感受到名医对疾病和临证经验的用心总结,激励他们勤学深思多总结,并立志成为名医的卓越意识。对于我们已经编写出来的歌诀,同学们也不一味盲从夸赞,同学们指出因为个人基础的不同,有的同学看到代表方剂,不一定能想到对应的证型,因此他们还尝试在现有歌诀基础上改编歌诀,如“黄疸”一病,原歌诀为“黄疸总因湿热熏,阴黄阳黄两类分,化湿利水导邪出,或用清法或用温。茵陈蒿汤麻连翘,大柴胡和茵五苓……”,有同学将后两句改为了“阳黄热重茵陈施,湿多甘露茵五苓,兼表麻连甘露合,胆腑郁热大柴通”。甚至还有同学尝试创作中医内科学趣味歌诀,但结合方剂歌诀多年来的教学应用经验,传统歌诀虽然初期记忆比趣味歌诀记忆要困难,但当学生通过不断的背诵掌握后,因歌诀涵盖面广,更有利于学生对歌诀的全面掌握[6]。中医内科临证歌诀的教学应用,既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2016年4月笔者在香港学术交流期间,以讲座形式,结合《中医内科学》授课内容,将“歌诀记忆法”在香港中文大学和浸会大学师生中进行推介,受到了香港师生的欢迎和喜爱。

以上是我们借鉴国内同行方歌教学经验,结合自身实践对中医内科临证歌诀创作和教学应用的一些探讨。歌诀创作上结合教材特点、融合名老中医经验,力求做到内容清晰,简明扼要,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深挖歌诀内涵,通过歌诀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和识记知识要点,同时采取多种手段督促学生背诵记牢歌诀。并筹划尝试研发一款歌诀默写记忆软件,用于课后辅助歌诀记忆和学生自我检测。虽然尚有部分设想仍在筹划之中,但从现行结果来看,歌诀记忆法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为大部分学生接受和喜爱,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以后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尽量让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每一首歌诀,从而提升课堂效率,改善记忆效果。

作者:谭超 程丑夫 范伏元 刘建和 曾光 肖凡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柴永贤.歌诀记忆法——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J].甘肃教育,2010(1):53.

[2]丁银秀,秦毅,冯利强,等.歌诀记忆法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解剖学会,2008.

[3]卢新政,侯麦花,杨安琪,等.自编歌诀用于心血管内科学临床教学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6):79-80.

[4]王月.改进方歌有利于提高方剂教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6-18.

[5]马少丹,苑述刚,阮时宝.方剂歌诀教学方法探讨[J].辽宁中医大学学报,2011,13(9):220-221.

[6]杨周?.趣味歌诀与传统方歌记忆对方剂记忆近远期效果对比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