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题目范例6篇

政治题目

政治题目范文1

关键词政治课 教学过程 过程封闭 过程开放 教学意义

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学科相继确立起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态、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然而政治学科的“三维”目标却与众不同,表述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唯独缺少了“过程目标”。这是否意味着政治教学不须要关注过程目标呢?兹以哲学生活《寻觅社会的真谛》为例来分析政治教学过程目标封闭化产生的根源,寻找解决的措施。

一、政治课过程目标封闭化的表现

1.教材内容过多强调知识传授,忽视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情感的表达,弱化了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针对该课教学,许多教师往往按照教材安排的五个板块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讲解知识。然而,过度强调知识点的传授,导致部分德育资源被弱化、虚化、边缘化。如《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中要落实“改革”这一知识点,教师一般会按部就班地落实“改革”相关的细节:“改革是非对抗性的”“改革是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和“改革是强大动力”,但对突出“改革”这一主题的德育意义或意识形态意义着墨不多。除了以上内容的教学,本目更应该突出“改革”必要性的教学,以增强学生对改革的认同。如果不作拓展,政治课就失去了学科的存在意义,这是教学过程封闭化的最直接表现。

2.教学活动忽视整体结构,突出知识点教学,导致教学内容碎片化

理论的张力来自于观点的科学性,也来自于逻辑的严密性。由于没有教学的过程要求,教学重点往往落脚于知识点的讲解,这样一来必然造成肢解知识结构而忽视整体的后果,导致学生思维封闭。比如通过该课学习,学生获知了历史发展的两个动力:“阶级斗争”与“改革”。但是他们心中的困惑依然没有解决,如两种动力谁的作用更大?二者在社会发展中的关系是怎样的?是不是社会主义就只有改革这一条途径?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散乱的、不连贯的,这是教学过程封闭化造成的必然后果。

3.教师缺乏学情分析,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互动

过程目标的忽视不仅使得教学内容与对象被孤立化,也造成了教学活动一边倒的情况,根本上规避了生成与互动。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教,学生按照教师的节奏学,两者没有交集。当然,这一后果并非完全应该由过程目标封闭化负责,两者是互相缠绕、互相推进的。“一言堂”拒斥了过程的丰富性,同时,过程的简化、弱化与虚化使得教学活动只剩下教师的“独角戏秀场”。教师“一言堂”的后果,即教师的认知空白、认知误区和认知程度都将直接地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

二、政治课过程目标封闭化的原因

1.应试教育理念影响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无论是在观念层面,还是在行动层面上,都把人们束缚在考试的巨轮上。一旦教师的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即使形式再美,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泡影。因而,为了自身的利益、学校的利益甚至地区教育事业的利益,教师只能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虚招,因是之故,教学过程封闭化也就无可避免了。

2.教师专业素质影响

部分教师专业理论不扎实,缺乏理论的自信,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与热点不能有效地突破,致使知识生成的途径受到阻滞,更进一步导致过程目标缺乏连贯性。正如本课的论断“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教学任务并不一定要深入分析,但是从哲学理论的丰富性和整体性来看、从哲学解决现实问题的功能上来看,很有必要稍作解释。只有解释了,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3.课程标准设定的目标误读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没有列入过程目标,并不意味着教学实践中可以忽视过程目标的实施。因为课程标准在其本身编写的“教学提示”中就含有过程性的要求,也就是说,课程设计者在编制之初就十分关注教学目标达成的开放性。

三、政治课过程目标封闭化的应对之策

找出政治课过程目标封闭化的形成原因,我们在寻找解决措施的时候就有了方向。结合已有的实践,突破过程目标封闭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通过有效设问、合理设置的情境或者先行组织者策略等,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搭一个好的支架,使教学过程具有开放的可能

认知规律告诉我们: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获得。学习有效与否,要看获得认知所采取的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来说,设置合理的情境可以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氛围中,提高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再加上有效地设问,给学生以醍醐灌顶的启发;有的时候还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本身而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以帮助理解。在该课内容中有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我国的改革开放、当前的经济转型甚至地区的发展历史为例进行综合探究,以加深理解改革的实质;又比如讲解下一课“价值”概念时,可以用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概念作为先行组织者,通过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

2.采取讨论、辩论、沙龙与原著阅读、方案设计等方式,为过程开放提供最直接的教学助推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与运用,就是在理论层面上为过程目标开放性找到了突破口。在本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目讲解时,笔者设置了一个政治生活中“应该选谁作为代表”的主题进行辩论。其中一方观点“普通百姓连自己的家都管理不好,就不适合代表人民,只有富人才能代表”;另一方观点“普通百姓数量多,为国家历史所做的贡献较大,应该由普通百姓来当代表”。通过学生的辩论、其他学生的点评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知识和情感上理解并认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3.在课堂中用“尝试错误”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点拨学生的思维策略,为教学过程开放提供一条通道

这一教学法是指通过了解、关注以往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及思维方式并发现其中的错误,于教学中诱导学生按照自己的错误观念去解决问题并得出错误的结果,此时教师再设法纠正并强化正确的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失败的原因。这样做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考、生成新的知识、锻炼创新思维。这是突破教学过程封闭化的有效手段。比如在教学历史发展的两种动力时,可以设置辩论题:这两种动力哪一种更好呢?是不是社会主义只能搞“改革”?作为思维讨论的结果,本身就能帮助学生认同现阶段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必然会让持“革命”说的学生失望。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举例予以回应,让学生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明确当前社会制度“革命”暂时是不适合的,但是某些局部领域仍然需要“革命”,如足球管理、企业经营战略等等,这一教学不仅让学生意识到两种动力都能推动历史发展,也让学生意识到遇到问题应该从正反两方面或者根据条件不同进行思考。这种教学法启示我们,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记忆、理解,也要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策略,更要将这些策略程序化。一旦这些程序化的策略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之后,他们碰到问题时就知道如何从新的角度认识熟悉的事物,从而达到教已经结束但学才刚刚开始的境界。

4.钻研教材,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寻找有助于教学开放的知识生长点,为教学过程开放提供基石

政治题目范文2

一、把握教材内容的体系性

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它是显性的语言材料,是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编排的。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内在的规定性,往往决定着教师的执教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教材是教师的好帮手:教学中怎样突出重点?怎样分散难点?怎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真知?编者尽其所能考虑了这些问题,想了一些解决办法。教师可以采用其中合适的处理办法。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前,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

首先,要认真通读、研究一册教材或一套教材。把握教材编写目的、指导思想、教材特点、设计思路、技能的要求、策略与情感的渗透等,这项工作应该在新学期开始前完成;在设计某个单元或课文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内容,使得各个单元或课文的教学目标形成一种线性的联系。

其次,要认真阅读、研究一个单元或课文的材料,了解某节课的知识与技能内容,研究知识传递的情景和技能训练的过程,分析情感价值观的体现。一个单元或课文的教学内容并不一定全是课堂教学的内容,我们需要结合语言材料作必要的筛选。譬如,现行教科书中一个单元的目标,不一定都是要求学生全部掌握的。有些可能会在以后单元或下一册中再掌握;有的可能只需要了解;有的可能是对前面知识巩固和延伸。

还要认真阅读课标,特别注意新课标与老大纲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诸方面的变化,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和本课知识,设计出明确、恰当的课堂教学目标,以提升目标达成度来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把握学生知识构成的差异性

政治课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构成。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设计中,应该以“学”为出发点,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学生思维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惟有这样,教学设计才能成为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的起点。教学目标应集中在学生能做什么,是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学生学习后所发生的变化。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了解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这项工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个专业的政治教师应该是个有心人,会把平时观察到的信息积累起来;一个专业政治教师而且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从观察到的信息中解读出前因后果。这些信息是解读学生因素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依据。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其次,要注意把握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的个体进行解读,因为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顾及到每个学生,尤其是学生群体的两端――学优生和学困生。在传统教学中,大家关注的是中间学生,以为这样能够兼顾两头。其实不然,教学目标只适合于中等学生,学困生往往被忽视,学优生也很难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目标设定时,我们特别要注意避免“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发生。

第三,采用的方法要高效,可以适当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在上《对社会负责》这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比较难理解,对社会负责离学生的生活太远,所以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让学生通过视频、通过图片对课本知识进行感悟,进而更好的向他们学习,落实自己的行动,我觉得效果还是很好的。于是我以《舟曲王伟的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感悟到对社会负责是责任感的最高体现。然后展示103班到儿童福利院看望孤儿、支持山区贫困学生捐书的图片。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再次被感动,被我们周围的同学感动,使学生了解到对社会负责,还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公共事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政治题目范文3

按世界各主要大百科全书多年来的体例,在历史上和当代显要人物条目释文中,或则只有极简单的纯客观的身份陈述,或则一开始就传略。列宁为英国格拉纳特百科辞典所写的《卡尔・马克思》著名条目,即属后者,全文只写传略和学说,没有任何的主观评价和颂扬。多数百科全书人物条目释文只先用极少字句陈述身份,以后就是传略,有著述者则列举著述。如中美合编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美言所编部分关于华盛顿、罗斯福词条身份陈述语分别为:“美国将军、政治家,首任总统。”“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曾连任三次,任职十三年。”该书我方所编部分对我国领导人的身份陈述语则长得多(此因美方尊重我方意见),但对毛、周、刘、朱、邓均未使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类词语。如条为:“中国最主要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条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创造人之一,中国杰出的共产主义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六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作为中国的主要外交家获得世界声誉。”此条内“共产主义的”一词为我方所加,因美方只接受“共产主义革命家”“或“共产党革命家”,而不接受“无产阶级革命家”或笼统的“革命家”。“一九四九至一九七六年担任……”全句为美方所加,他们注意任职年代,也表示对周较有好感。邓小平条我方原稿有“中国杰出的革命家”一语,美方则提议改为“中国的职业革命家”,我方拒绝,最后双方同意用“中国共产党革命家”。美方的修改意见固有资产阶级偏见,但一般仍依据国际惯例。按美方所写华盛顿条目,则对我方已属破例,财争则无法达成协议。百科全书或其他辞书中人物条目释文加颂扬性评价语,实始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今苏联除百科全书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尚保留很简单的颂扬性评价语外,其余已一律不用伟大、杰出、卓越等形容词,只称“国务活动家”,“军事家”或所任职务。此种写法除利于保持百科全书、各种辞书的客观性外,亦可避免过去频繁发生的争议和大量修改,使其具有稳定性。

鉴于上述,我们建议中国大百科全书(从军事卷开始)和其他辞书人物条目释文一概不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等类词语(根据情况,可有“革命家”、军事家”、“文学家”这类评价语),亦不用最有威望、杰出、卓越一类形容词,其他方面一般可在中美合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我方编写的人物条文基础上力求平衡,并力求简化。这种写法除可减少争议,减轻中央领导人负担外,还有利于避免对已故、现任者、未来者评价悬殊所引起的不良影响。传略部分均用客观陈述体裁,各主要领导人词条后也不由高级领导人挂名,而由实际撰稿人署名,经各卷负责编辑人集体编定后送审,以便尽量减少形式主义。

上述处理原则同样适用于古今各方面人物的条目。但只限于百科全书及其他各种辞书和各种代表性著作(如《毛选》、《邓选》)的注释,而致敬信、悼词、纪念文字、各种著述等均不在此例。

政治题目范文4

一、整合三维目标力求落到实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高中学生的思想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他们往往以批判的眼光来对待老师的讲授内容,更多的思考这些内容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因而,在整合三维目标时要避免标签化,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政治教学中必须折射真实的社会面貌,不回避,不夸大,坚持辩证法,遵循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的原则。

2.把政治课堂打造成师与生、生与生心灵碰撞、平等合作、情感沟通的平台,构架出彼此信任的桥梁。这就要求教与学双方相互尊重,平等对话。

3.教师准确把握高中政治是以生活为基础的这一特性,深入地挖掘教材的情感点,及时切入,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达到情感教育、师生共鸣的良好效果。

二、高效整合打造精彩课堂

随着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呈现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过程开放等新气象,但具体在课堂互动教学上还暴露出不少矛盾和问题。譬如:在整合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怎样面对互动对象的分化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得从明确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的意义做起。高中政治新课标之所以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其实是把高中政治教学从“学生获取知识为本”转向“学生的发展为本”,将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变繁琐封闭为主动开放,构建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政治素养。

高中政治新课标的着眼于政治素质教育的推进,也为课堂教学的互动有了重要的载体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在整合三维目标,打造精彩互动课堂时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枯燥的政治学习中解放,变被动、机械和强制性为主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有建设性、连续性和目标性地备好每一堂课,多在“导”上下工夫,做足引导、指导、教导的细化,帮助学生的课堂学习具有主动性且富有个性。

2.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的课堂互动提供平台。有效开展学生学习小组互动是打造精彩课堂的必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及时整合学习教学素材,因势利导,力争使每个学生在体验课堂互动的过程中让知识情感化。

3.深化“问题教学”理念。高效精彩的高中政治课堂互动需要以激发学生的政治问题意识为切入点。“教不是为了需教。”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研究政治问题、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的展示,从而汲取政治知识的“感情”,让学生在愉悦中提升自身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教师本身要善于捕捉问题。深化“问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勤于思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享受这一连串的过程。

三、三维目标整合的和谐统一

高中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政治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基础目标,是载体,是高中政治教材、教学过程首先明确的问题,也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常规性任务。而过程和方法尽管隐性,作用却十分凸现,它承接“知识和技能”及“情感、价值观”,起到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我们对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的重新定位,就应该因人而异,找准三者的有效契合点,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以科学的世界观为动力,以扎实的双基为基础,反过来再促进世界观的成长,形成良性的高中政治教学循环,这样,才能造就一批又一批高分高能成长型人才。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时期高中政治教学的努力方向,也是成就成长型人才的基础。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从打造精彩课堂入手,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将平等、互动、探索、成长纳入课堂教学范畴,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高效整合,积极地进行高中政治教学的预设、贯彻“问题教学”理念,不单纯割裂三维目标中的某个目标,而是侧重于精心整合三者之间的相互渗透,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学一定能够顺应新课标的要求,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任婧.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思考.2003.6.

政治题目范文5

关键词: 高三历史复习教学 目录教学法 运用

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记住了的知识容易忘记,考试答问答题时总答不全。这同样也是老师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我们通常的解决方法是:教学生很多记忆方法,让学生反复记忆,教学生许多答题方法。但是这些做法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什么呢?我也曾经反复思考这一问题,最后发现学生遗忘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只是被动地记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而没有真正理解历史,所以他们不能以历史人物的视角去体会历史,更不能以史学家的眼光去审视历史。什么事情记得最牢?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如何记得最牢呢?那就是你理解了这一事情亲历者当时的环境和感受,因为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必然的,理解了当时的环境,就能像做数学题一样从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的结论。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成为亲历者,这称之为情境教学法;为了达到第二个目的,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加强史论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这称之为历史逻辑教学法。以上这两种教学法的见效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至少要从高一开始就进行。那么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有没有能有立竿见影效果的教学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目录教学法。下面我以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为例介绍这一教学法的运用。

一、目录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目录是书籍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揭示和报道图书的工具,是记录图书的书名、著者、出版与收藏等情况,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为反映馆范、指导阅读、检索图书的工具。目录是检索工具,我们在背书的实践过程中,总有这样的经历:我们总是背了一段以后就忘记下一段是什么了,这时如果有人给你提醒下一段开头几个字,我们马上就能流利背诵了;或者我们演讲准备时间有限,要使演讲有条理,就会写一个提纲。这些经历说明如果我们从总体上掌握了知识,就能驾驭知识。而目录就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的。

二、解读教材名,抓住教材核心

教材名也就是书名,它是整册书的标题,整册书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标题展开的,因此理解了书名就把握了教材的中心。如我在复习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时,是这样教学生理解书名的。第一,这是必修Ⅰ,我们就要想到必修Ⅱ、必修Ⅲ,把三个必修的书名整体理解,就会发现编写者的历史观,那就是文明史观,整个人类文明史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讲到这里就要特别强调,“三个文明”是在党的十六大上明确提出来的,政治文明是新提法,政治文明建设也是中国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重点。第二,解读“政治文明”这一概念。具体地讲,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在政治制度层面,主要表现政体、国体、国家结构、政体范围内的政治体制、机制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成果。其中,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政治制度文明发展的最重要成果。在政治观念层面,主要表现为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的更新变化。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正义、共和、法治等思想观念的形成、普及和发展,以及人们政治参与意识的普遍增强,等等。第三,解读历程。“历程”表明政治文明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概念,自文明社会以来就有政治文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明。通过这一解读,学生明确了本册书的内容就是政体、国体、国家结构、政治体制和政治观念的发展过程。

三、解读单元标题,把握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

单元标题的解读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解读完书名后马上解读所有单元标题,以把握它们与书名之间的联系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我在复习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时,是这样教学生理解单元标题的。第一,让学生看完整个目录的七个单元标题,然后指出教材是按照古代政治文明(中国和希腊、罗马,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阶段)、近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包括第四单元在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文明探索历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第一次实践――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苏联和中国)、当代各种政治文明的交汇(第七单元)的顺序进行编排的。从而将它们与书名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总的知识体系,这样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记忆。第二,解读单元的核心内容。在解读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第二单元《古代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时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首先理解单元的核心内容,第一单元的标题可以修改,改为《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这样改了以后就能明确第一单元的核心内容就是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第二单元的核心内容就是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古罗马的法律制度,最后指出这两个单元的四个关键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民主和法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的核心内容就是代议制,然后明确其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四种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政体。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的核心内容就是民族独立与政治近代化。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核心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理论建立、第一次实践到两种模式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的核心内容就是各种政治文明交汇下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变迁。第三,从单元标题升华历史认识。从政治文明的发展顺序得出政治文明具有继承性的结论和从孤立发展到相互影响的结论;古代不同政治文明、近代资本主义不同的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不同的政治文明得出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的结论,以及政治文明建设应符合各国国情的结论;从当代各种政治文明交汇的历史现实,得出政治文明建设应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成果和与时俱进的结论。

四、解读课题,把握单元标题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单元标题之下就是各课的课题,每一个课题都是围绕单元标题展开的,理解了单元标题与课题之间的联系,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知识。对单元标题与课题之间的联系的解读同时也是单元标题解读的第二个部分。这一工作是在复习每一个单元之前要做的。由于内容太多,我以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例解读单元标题与课题之间的联系。由于有了单元标题解读的第一个部分的基础,我们已经明确了本单元的核心内容,那么我们要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解读核心内容。第一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因此首先就是从理论上解读这两个制度,然后比较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二个工作就是明确各课题是如何围绕这两个内容展开的,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介绍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王位世袭制的规范(宗法制、礼乐制)、中央对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内外服制度、分封制、郡县制);第二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可以先将这一标题改为《秦朝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这里一定要强调“统一的”,所以本课介绍的就是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的推广;第三课《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第四课《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这两个标题应进行修改,修改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成熟》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走向反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成熟》介绍的是汉至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演变、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演变达到最高效能及与生产力最契合的程度,各种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如选官制、监察制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走向反动》介绍的是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已经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以上修改和解读,学生一方面可以以时间为线索把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史,另一方面可以以两对矛盾为线索把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

五、解读课文子目,把握课题与子目之间的联系

政治题目范文6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情景教学法;应用;政治与生活

一、目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由于当前大多数初中政治教学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政治教学方法,并没有更新教育观念,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大多数的政治课堂主要是以老师在讲台上讲授课本知识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刻板单一,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仅仅是书本上的死知识,而与考试试题考查的问题出入很大,大部分政治考试当中的试题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例题,学生在课上仅仅掌握的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很多老师和学生对于学习政治和教政治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初中政治不仅简单的背诵和记忆就能学好,更要将政治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政治知识才是最理想的学习效果,最后,政治教材中枯燥乏味的内容使得中学生对于学习政治的兴趣不高,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较差,不愿意学习政治,对于政治科目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这些都是当前初中政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基于以上目前初中政治课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的教学法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将会对课堂效率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政治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政治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初中政治课本上的枯燥乏味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当中学习政治知识,提高思想政治意识。同时,在课上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改变以往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交流甚少的现状,老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对于问题的理解,这样老师也能够了解学生对于讲授的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能够及时的变换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果,在课上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政治知识,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2.多在政治课上提问学生政治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应当提前准备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在本章教学重难点的地方多设置一些关键问题,在课上要多提问学生,在课上提问可以成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在课上及时地检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理解情况,便于教师做出教学反馈,设置的问题应当具有启发性,讲究技巧,利用情景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样也能够提醒学生要课前预习课堂内容。当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教师也应当及时地反思自己的问题,自己有没有将这一问题讲清楚?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不明白,如果是学生个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着批评学生,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耐心和宽容,及时地提醒学生一些关键词,帮助学生回想起老师讲的内容,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课上表达能力。

上一篇龙之传人

下一篇昆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