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熟悉的一个人范例6篇

作文我熟悉的一个人

作文我熟悉的一个人范文1

我熟悉的人很多,但我最熟悉的人是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留着一头乌黑的短发,一双又细又长的眉毛下面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子帮眼睛扛着一副又大又重的眼镜。妈妈不但在生活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且在学习上不断地鼓励着我,帮助着我。

记得二年级一次数学单元考试,我只考了82分,拿到试卷的那一刻,心里想:“惨了,回家后妈妈看了分数一定会批评我。”我提心吊胆地回家了。回家后,妈妈问我试卷发了吗?我支支吾吾地说:“还……还没有。”妈妈趁我上厕所的时候从书包搜出我的试卷,我想这下妈妈肯定会大发雷霆,谁知妈妈却很平静地对我说:“儿子,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这次考得不理想,只要你再认真学习,妈妈相信你会取得好成绩的。”之后,妈妈找一些关于角的练习题让我练习,耐心地帮我讲解,经过练习之后,我更好地掌握了角的知识,并在期末考试取得了全班第一名。我知道这成绩离不开妈妈对我的教导及鼓励。

总之,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是难以衡量的,我一定认真学习,长大以后好好孝敬妈妈。

广东省潮州市实验学校三年级:轲轲

作文我熟悉的一个人范文2

车来了,我们先后上了车。车厢里很黑,没有几个人,我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那位老人随后坐在了我的正前方。尽管是在黑暗中,我还是看得出他穿着一身脏皱衣裳,只见他不住地朝地上看,不知在找些什么。一会儿,他在袋子里翻腾了一番,拿出了一个小铲子,随后他突然他站了起来,这可把我吓了一跳,他不是要打劫吧!正在我紧张得要喊救命的时候,他从我身旁走过,开始在车厢里扫起地来。

这不由得使我产生困惑:他是谁?为什么要打扫车厢?只见他慢慢地打扫着,打扫到我这里时,他不小心把我的水瓶碰倒了,他连忙放下扫帚,边把我的水瓶扶起来,边连声说“对不起”,这声音听起来有些耳熟。

天已经很晚了,路上车不多,车速很快。突然,不知从哪吹来一阵猛风,把他的帽子吹掉了。咦?那不是邻居家的爷爷吗?他怎么会在这里?我站了起来,捡起了他的帽子,递到他手里,这时他也认出了我。我疑惑不解的问:“您怎么会在这里?” 他不紧不慢地说:“现在这些年轻人呐,一点都不注意保护环境,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靠大家的努力……”

作文我熟悉的一个人范文3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我的弟弟叫韩佳涛,他的脸圆圆的,耳朵长长的,眼睛小小的,身体壮壮的。

弟弟最喜欢的一件事:洗碗。他每次洗的碗干干净净。为什么他洗的碗雪白雪白的呢?我就告诉你吧!他用了三次洗洁精,怪不得他洗的那么干净呢!

这就是我的弟弟,可爱的弟弟,勤劳的弟弟,爱干净的弟弟,爱劳动的弟弟。妈妈常表扬他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终于长大了!”

作文我熟悉的一个人范文4

小莉姐姐身材不高不矮,长得不胖也不瘦,乌黑的头发,后面扎着一个小辫子。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使人感到她很机灵,高高的鼻梁,一双樱桃小嘴,有点儿像个外国女孩儿。

她穿着非常朴素、大方。夏天里,她最喜欢的要数一件紫色的T恤衫,上面的花多得数不清,有红的、有蓝的、有白的、有黄的、还有淡青的,下身穿着一件普通的白色裙子。

小莉姐姐最大的特点就是热爱学习。虽然她已经上了大学,但是她仍然坚持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起床全神贯注地看书,等我起床以后,才发现她看了两个小时,她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专注!

作文我熟悉的一个人范文5

我的妈妈中等个子,一张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头乌黑的头发扎着个马尾辫,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显得特别利索。

妈妈是个勤快的人。每个星期天早上,当我还在梦乡时,妈妈都会早早地起床,把我弄得乱七八糟的东西归置得整整齐齐的,把桌子、椅子、地面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做上可口的饭菜等着我起床吃。

记得有一次,妈妈患病,在病房休息了两天。回到家后,妈妈看到我和爸爸把家弄得乱七八糟的,就一声不吭地坐在那儿收拾起来,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赶忙跑过去帮妈妈拿抹布,小声对妈妈说:“您休息一会儿吧,我以后再也不会把家弄乱了。”妈妈拍了一下我的头,又收拾起来,直到把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妈妈就是这样一个干净、勤快、利索的人。

我熟悉的一个人就是我的妈妈,一个勤快的、我喜欢的妈妈。

和东小学四年级:邓晓悦

作文我熟悉的一个人范文6

关键词:交际解读 认识解读 熟悉黑夜

弗罗斯特全名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诗人。他的一生曲折多变,当过学徒、教师,经营过农场,其主要的诗歌内容多是从日常的农村生活中吸取养分,涉猎题材,其诗歌同19世纪的诗人存在着较为广泛的共同性。《熟悉黑夜》是桂冠诗人弗罗斯特对现代诗的诠释和解读,全诗描述了一个长期徘徊和逗留在黑夜中的人的状态,从而也进一步揭示出人物在长期的深夜徘徊中所体会到的独到的心理感受。诗歌的理解可以借助文学作品的交际与认识的两种解读范式,通过明晰这两种范式的基本界定以及相关的关联等,能够使得我们对解读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科学方法,同时,以《熟悉黑夜》为基本的文本来进一步分析,能够使得我们更好地对该诗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旨进行深刻的理解和科学的分析。

一、文学作品的交际与认识解读

文学作品的交际与认识解读实际上是解读各类文学作品所需要的两种解读范式,他们对当下批评家及学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交际与认识解读从表层上看是两种解读范式,我们细究这二者的关联,实际上可以发现相同的本质。

关于文学作品的文本理解通常进行的两种较为科学的理解方式一种是交际理解,一种是认识理解(亦说认知理解),顾名思义,交际理解通常发生在和文本进行交流交际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一定互动性的理解范式,认识理解多偏向个人直觉。而根据关联理论的一些理念和说法,实际上单就交际理解和认识理解来看,其本质和内核存在很大的同一性。文学作品交际解读和认识解读在实质和内核上实际上都要求寻找关联,也就是说当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文本的解读中需要理解一个话语的时候,很大程度上需要找到话语的关联性。交际理解和认识理解只是在表面范式上的不同,而其内核和实质是指向共同关心的问题的――即寻找关联性。

在具体的表现上,交际与认识理解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在关联理论的相关观点中,关于交际原理的认识基于交际原理中的关于交际的基本行为目的是为了传递若干关于自身的假设,这些假设是相互关联的。由此形成交际的模式。交际原理中的重要内质是关于关联假设的,交际原理主张者一直强调这类假设力求达到最佳化。交际理解中接受者通常对一个文本对象能够进行的认识判断和界定是是否能够和自己的生活、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氛围等等产生够多的关联,这些丰富的关联才能使得接受者能够用较少的精力对文本对象进行环境、氛围的假设,推进对文本对象的理解;如果接受者发现自己所具有的固有经验不能够推进自己对文本对象的理解,那么关于交际理解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支点就是接受者是否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一步探索,去努力寻找或者重新创建能够用以理解当下文本对象的合适假设。关于认识理解的问题上,通常关联理论的相关主张认为人的认识是与最大的关联相吻合的。简单地说,这样的主张实际上是对人类的普遍心理的正常揭示,在人对于文学文本的认识过程中,最普遍的心理就是根据文学文本或作品所提供的线索、文本发展的状况结合自己能够联想到的最大关联来分析和想象。也就是根据认识的对象对自己所产生的最有可能出现的程度最深的关联相吻合。当所要认识的对象越复杂的时候,往往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关联,当接受者对文本对象所存在的环境和氛围无法直接找到能够相关的语境或假设的时候,就会进行和自己本来认识经验中最贴近的氛围或环境进行假设。人在整个认识的过程中,会倾向于朝向自己最熟悉的事物、环境或氛围来进行联想。

二、对《熟悉黑夜》的交际解读与认识解读

《熟悉黑夜》作为弗罗斯特现代诗的凸显,具有多重解读的视角和方法。我们在明晰了交际解读和认识解读的相关关联和差异后,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范式对《熟悉黑夜》做进一步的差异分析。《熟悉黑夜》的中文译本相对于原文已做了最大程度的完善,其中文译本全诗如下:

“我早就已经熟悉这种黑夜/我冒雨出去――又冒雨归来/我已经越出街灯照亮的边界/

我看到这城里最惨的小巷/我经过敲钟的守夜人身边/我低垂下眼睛,不愿多讲/

我站定,我的脚步再听不见/打另一条街翻过屋顶传来/远处一声被人打断的叫喊/

但那不是叫我回去/也不是再见/在更远处/在远离人间的高处/有一樽发光的钟悬在天边/

它宣称时间既不错误又不正确/但我早就已经熟悉这种黑夜”

(一)从交际解读解析《熟悉黑夜》

在此处,《熟悉黑夜》成为了接受者所要探索和理解的文本对象,接受者,即读者对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的进一步探究与理解,实际上就是对该文本对象的交际解读。这个交际解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作者想要直接表达出来的含义以及隐藏的线索和暗示的内涵两个大的方面。

在对作者表层上所想要达到的表达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弗罗斯特想要表达的其实是描述出了一个人物经常徘徊在夜间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在文本的仔细考察中能够显而易见,这个人物早已经熟悉黑夜的一切,冒着雨出去游荡在街边,而后冒雨回来,他穿过了城中一条小巷,路过了守夜人的身边但是只想沉默,他听到远处的一声打断的叫喊但是不是叫他回去,他在时间中无所期待,只是熟悉这种黑夜。对表意文本的理解是比较简单容易的,但是交际理解中还要通过建构有关于作者的关联和假想才能够进行深层的含义理解。在探究隐线的过程中,接受者对于文本对象的作者――弗罗斯特并没有主观上的熟悉,且对于作者的生平和生活经历较为陌生,即使动用自己可能熟悉的环境和假想,也不能够还原完整的作者处境及心理状态,这就涉及到交际解读中接受者是否能够且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探索、创建新的假想和关联来进一步揭示诗歌的内在韵味。

通过对诗人弗罗斯特本身的进一步了解,我们不难了解到弗罗斯特本人的经历较坎坷不平,且家庭生活也面临了诸多不幸。就其个人的成长来说,他做过鞋匠学徒、当过教师、也开过农场。入读过哈佛大学,但是经历一直较为坎坷,奋斗的过程中几经辗转最后开始通过文字抒发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心理状态。弗罗斯特的家庭生活也同样经历了诸多不幸,他的儿子因为霍乱不幸去世,妻子也患有抑郁症,小女儿在出生不久后夭折,大女儿因病去世,他的小儿子也在成年后走向了自杀的道路。这诸多生活的经历与沉淀都使得弗罗斯特对生活本质和生活本身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现在我们再进一步解读《熟悉黑夜》就不难思考,“夜”这个意向其实有很多含义,尤其结合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来进行假设,这个意向更多地透出的是对人生的绝望与徘徊,揭示了人生的不可逆转和黑暗无望。大雨天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时它也揭示了恶劣的氛围和心理状态,所受到的苦难等等灾难因素。短暂出现的灯光可能揭示了一点希望,但是这“希望”在整个大氛围是黑夜的境况下也显得杯水车薪,不足以拯救脆弱的灵魂。而作者“熟悉黑夜”则更是对这种恶劣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表达了已然适应的状态,处在一种绝望和萧条的精神状态中。最后作者并未表达出任何反抗或其他情绪,而是简单地表达出“但我早就已经熟悉这种黑夜”,留给接受者独立的审美空间和审美思考。

(一)从认识解读解析《熟悉黑夜》

在交际解读视野下,接受者往往要设想和作者有关的语境,例如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等等来推进对文本对象的进一步理解。而在认识解读中,接受者更多地倾向于联想和自身有关的语境来推动对文本对象的理解。接受者由自身的境遇不同,所理解到的深层含义也不尽相同。读者根据个人境遇的不同往往对诗歌中所出现的意向有不同的理解,如“雨”的意向,在乐观者眼中,可能只是普通的天气状况与环境描述,而在身世凄凉或经历坎坷的人的眼中,大雨无疑是凄凉处境的进一步物化和象征,读到具体的意向或句子时就难免会萌生出自怜自艾的感情基调;对于其他意向的理解也是一样,如对黑夜、石头、木头、被打断的呼喊等等,都做出了一定的理解与联想。这些联想使得接受者进一步将诗歌中出现的意向同自己的语境相互联系起来从而产生独具个性的共鸣体验。

认识解读中《熟悉黑夜》幻化成了不同接受者眼中的不同理解与形象,从而使得其魅力和特色更加具有多元化与个性化。

三、结语

《熟悉黑夜》作为意向较为丰富的一首现代诗,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在普通的理解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区分更加科学的理解范式。交际理解和认识理解是文本理解中两种角度不同的理解范式。对于具体的作品《熟悉黑夜》而言,在交际理解范式的角度下,接受者往往是通过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生命经历以及心路历程等等有关作者的语境来设想和理解整首诗歌的,而在另一种理解范式――认识理解范式下,接受者则更多地结合了自身的经历与语境,由此就使得在认识理解视角下的诗歌理解具有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共鸣特点,由此也为此诗歌注入了一种新的魅力。《熟悉黑夜》无论在交际理解模式下还是在认识理解的范式下,其本质和内核实质上是相同的,都是通过一定的联想与设想将具体的诗歌,诗歌中的意象、人物、场景、所描述的事件等等与一定的具体语境相结合,无论是关于作者的语境联想还是关于自身的语境联想,实质上强调了人们理解文本对象过程中与语境的关联。从而揭示了一定的本质――即无论是交际理解还是认识理解,实则都是通过一定语境的联想对文本对象进行的解读,都旨在对文本对象的内涵和魅力做出进一步的赏析,从而达到理解、欣赏优秀诗歌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