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诗词革命诗范例6篇

红色诗词革命诗

红色诗词革命诗范文1

关键词:音乐艺术;红歌;中国艺术歌曲;文化内涵;史诗风格;歌剧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内涵的界围分析红歌与艺术歌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歌曲艺术分支,其产生的背景与内涵也呈现出了鲜明的分歧和特性。明晰两者内涵的界围是进行特征分析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就红歌而言,近现代以来,伴随着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颠覆性进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了三座大山,开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进行了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历血雨腥风、翻身做主人的伟大转变之中,爱国、革命、奉献成为了时代的主题,也深深地影响着数代人的精神世界。围绕这些主题,人们开展了“文化自觉”式的爱国、革命、奉献的歌曲创作。他们通过借用、改编、模仿国内外经典歌曲及其旋律,紧密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老百姓苦难生活与情感变迁的实际,不断进行填词或使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和富有民族精神、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群众歌曲、革命歌曲、爱国歌曲。长久以来,则逐渐积淀了狭义上的红歌——红色革命歌曲——的内涵。如代表作《十送红军》《过雪山草地》《游击队歌》《延安颂》《咱们工人有力量》《南泥湾》《我们的田野》等,这些歌曲歌词通俗易懂、短小精炼、容易传唱;内容多以表达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建设新中国的热情等弘扬正能量为主,催人奋进、鼓舞人心;而音乐整体上饱含着对西方音乐的借鉴,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特性。学界关于广义上的红歌界定,主要侧重于历史的追溯,主要是指在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历史中,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以古诗词为依托而创作出来的那些饱含儒家思想、鼓舞人心、给人积极影响的歌曲作品。如《秦王破阵乐》《凤求凰》等。可见,广义上的红歌内涵并不具有代表性,更无法替代近现代以来人们对红歌的认识、理解及萌生的情感。关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内涵界定,在国内观点众多,但各有偏颇,并不具有代表性,也不为学界所共识。相反,国外艺术歌曲研究起步早,理论相对成熟,有种观点倒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共鸣:美国纽约大学的音乐资深教授罗杰·卡曼指出:“在艺术歌曲中,诗歌与音乐融为一体,声乐声部与钢琴结合一体……是带钢琴伴奏的,以诗歌为歌词,以音乐表达诗歌的情绪与想象的独唱歌曲。”可以看出,此内涵既进行了体裁界定,又对音乐特征、风格、审美表现以及艺术追求进行了定位和价值判断,已经涉及歌词、音乐、作曲技法、伴奏,甚至情感等方方面面,细致全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两者的内涵界定可以发现,首先,它们并不诞生于同一时期,其时代背景也自然存在明显差异。红歌的时代背景特别鲜明,而且依赖性强;而艺术歌曲则相对模糊,没有明显的时代特性,它更偏重于对艺术本身的追求与把握。其次,创作者也截然不同,红歌的创作者大多来自于特定时期的老百姓和音乐爱好者,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也诞生了大量的红歌创作者,他们不是专业的学派创作者,因此在艺术造诣上需要模仿、借鉴、创新;而艺术歌曲的创作者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赋予的命题和精神也截然不同,创作者大多关注于自身或他人精神世界的把握和对艺术本身的陶冶、追求。最后,红歌主要承载着革命、爱国思想的积极向上的、正面的主题追求,甚至用艺术的形态服务于红歌主题,主题大于艺术;而艺术歌曲的主题更为丰富,涉及情感、生活、精神世界、兴趣、观念等方方面面,侧重于对人性情的追求,对艺术本身的把握,主题与艺术同等重要,甚至偏重于艺术追求。

(二)史诗风格的趋同史诗本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最早的史诗与口头诗歌有很强的联系,文学家常借史诗的形式写下鸿篇巨制,荷马史诗最为典型。在艺术形式不断交融的影响下,史诗文学意蕴在歌曲艺术里得以积淀和彰显。红歌与艺术歌曲异曲同工地借鉴和传承了史诗精神内髓,并形成史诗风格。红歌作为革命、爱国歌曲的典型标识,天生承载着表达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沉重与辉煌使命,其中史诗风格的彰显与升华自然地成为红歌的重要的艺术形态。也正因为有了史诗性历史画卷的描述,红歌从始至终都凸显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召力,为数代崇拜英雄的中华儿女歌颂传唱,经久不衰。同样,中国艺术歌曲虽然并没有向红歌一样拥有诞生的特殊背景和先天的史诗题材,但在艺术的贯通交融中,也受到了文学史诗风格的影响,进而逐渐形成其重要的特性之一,如《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祖国,永远祝福你》《凝聚》等。因此,在对史诗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上,红歌与艺术歌曲可谓殊途同归,把史诗风格作为共同的艺术形态加以表达。两者的史诗形态主要体现为:一是对重大的革命题材、英雄事迹进行关注与表达,描绘出或震撼的、或凄婉的、或气势恢宏的历史场景,歌颂中华民族和革命先烈本真的美德与精神,可谓是史诗性的赞歌。二是为突出历史画卷的壮美与恢弘,红歌与艺术歌曲通常要借用数百甚至数千人以舞蹈的形式,或勾勒出大型背景图画,或用雄壮厚重的音乐来凸显史诗意蕴,彰显史诗的壮丽。此外,通过对歌曲的有机编排,把一幅幅历史画卷串联起来,也是史诗的重要承载形式

当然,在史诗的大趋同下,红歌与艺术歌曲的微观差异也逐渐显现出来,走向截然不同的情感视域里,表达着不同的史诗命题。综观两者宏观上的艺术流向可以发现,红歌不管是歌词、曲调,还是旋律、节奏,都充满着革命豪情的崇高之美与荡气回肠的优美元素,或抒发革命精神的气势磅礴,或歌颂爱国精神的气宇轩昂,或感叹祖国河山的衰亡破败;而艺术歌曲“不仅在歌词上,还是在旋律、节奏上,都少了气势的奔放,多流露出轻盈婉约的舒缓、悲壮及平静,更多地是通过艺术内在的音律、节奏去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1]而不是像红歌一样依托于外在的表达元素抒写史诗风范。

(三)歌剧特征的差异一般而言,学界多从音乐创作和歌唱技巧两个视域审视歌曲艺术的差异。具体来讲,音乐创作指涉音乐语言、节奏把握、曲式编排、和声运用、旋律追求、配乐选择等;而演唱技巧主要指涉音质、音色、行腔,以及共鸣、力度、语言、语法的应用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歌曲间在音乐意指、题材和体裁的选择,对人文和自然环境的表达、氛围的营造和渲染等方面的差异辨析也引起了重视。红歌并不是大的艺术门类,而是歌曲艺术的一个分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因此,红歌的诞生与发展是在对其它艺术的借鉴、模仿、创新的基础上最终独树一帜的。在此过程中,歌剧对红歌艺术的影响不仅不可避免,相反,红歌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擅长人物个性塑造,注重叙事性情节,具备了中国式歌剧的特征。但歌剧始终视人文思想为灵魂,最终把关注的思想内核灌注在主题、题材、人物、歌词、音乐等个要素的追求上,从而实现歌剧彻头彻尾的创作上,对其它艺术形态的借鉴并没有红歌那么多。其次,歌剧虽然与红歌一样注重表现真情实感,塑造个性化的音乐形象,但更加偏重戏剧冲突的关注,从而编制出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掀起波澜壮阔的艺术高潮。再者,红歌只是特定时代诞生的歌曲分支。而歌剧至始至终都是涵盖文学、音乐、艺术表演、美学、舞蹈、建筑等学科综合运用的艺术门类;在创作上犹如电影创作一样复杂,涉及歌唱家、作曲家、演员、诗人、指挥、乐队、舞台美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有关技术人员等,庞大而丰富,属于群体性的创作与表演活动。歌剧与艺术歌曲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于演员的扮演与表达上。歌剧中的演员各有定位,每个人只扮演一个角色,表达一个戏剧人物,并随着剧情和矛盾冲突的需要而呈现出跌宕起伏的审美追求。艺术歌曲则完全不同,需要承担这个作品的主要角色,甚至几乎所有角色,要靠演唱者根据歌曲情感、意境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声色、情绪、情感、表情、动作的变化。音乐不论是由弱到强,还是由强到弱,亦或强弱起伏跌宕,都要求演唱者通过恰当拿捏语气、胸腔、喉结,准确细腻地去表达。也就是说,演唱者并不只过于关注歌词情节,更多的是在演唱过程中靠演唱功力、形体语言、情感表情来抒发与现场情境相一致的意境之美。另外,演唱艺术歌曲常常只需要一个表演者和一个小乐队就可以完成,并没有像歌剧那样要求严格和复杂;在演唱者深情表演中,演唱者带给观众更多的是细腻的主观情感世界的变化,旨在有限的视听空间里达到视听审美的更高境界,从而呈现出艺术歌曲细腻、柔美、高贵、精致的特性。歌剧中的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变化起伏的节奏、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以及声、行、情不断交错的情感表达,着重展现的是综合的、叙事性的长篇画卷或诗篇;而艺术歌曲更为简短精炼,在相对单简单的元素表达中,主要运用歌声与配乐来直接性抒感,呈现画卷局部的色彩斑斓和惊叹。

红色诗词革命诗范文2

前奏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江西一侧,方圆500里,境内层峦迭嶂、林木茂密,多有人迹罕至之地,是个屯兵游击的好去处。最早踏上这片土地的革命武装,是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那么,这是支怎样的部队呢?且看作于1927年的词《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该词(及下引三首词)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诗词全编鉴赏》书中,正式发表时,作者将词中“修铜”改为“匡庐”,“便”改为“要”,“平浏”改为“潇湘”,“沉”改为“愁”。全词直白易懂,上半阕点明秋收起义军的名称、旗帜及行止,下半阕揭示秋收起义即暴动发生的原因、时间和声势。不过,正是这种近乎白描的笔法,向我们传导了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作者毅然决然主张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并为这一斗争方略迅速化为实践而振奋而欢欣的心情。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反动派的背叛,转而向其合作者、支持者共产党人及工农群众痛下杀手,而功〈钩伞⒒儆谝坏。1927年8月1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几乎与此同时,为中共中央起草了《湘南运动大纲》,强调武装夺取政权、实行土地革命。8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提出:中国革命正转向一个新的前途――工农德谟克拉裁(即工农民主),土地革命将占最重要的过程。为此,秋暴大纲规定立即组织湘南特别委员会,由任书记。在8月7日的中央紧急会议上,又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8月9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决定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此后,即投入秋收起义的各项发动准备工作(其中重要一项是社会调查),担任了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统一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同时决定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都编入该师序列。工农革命军军旗图案,遂以工农常用劳动工具镰刀、斧头为标志。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和师部在驻地修水县城宣布起义。次日,在铜鼓宣布驻铜鼓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立即起义。按照湖南省委要求,起义部队分头进攻浏阳、平江而于长沙会师。然而这一行动目标接连受挫,无法实现。为保存实力计,在9月19日召开的前委会上提出放弃进攻长沙的主张,决定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这一提议,最终得以战胜“进攻论”而通过,嗣后遂有三湾改编、落脚井冈山之壮举。

建构朱毛红军即红四军,并一同建设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还有、历尽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南昌起义是反帝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的开端,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对此,曾于1957年7月作诗《纪念八一》予以阐释:

南昌起义诞新军,

喜庆工农始有兵。

革命大旗撑在手,

终归胜利属人民。

这首诗收入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79年2月出版的《十老诗选》书中。

会师

1928年4月24日前后,、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在井冈山砻市跟所部汇合。虽然此前两者都在寻找对方下落,并有联络,但彼此大手紧握、气息相通,还真是第一次。这一下,井冈山上多了朱部2000余人,随朱部上山的湘南农军8000余人,合共10000多人,比井冈山原有的1000多人多了八九倍。何况朱部又是以北伐劲旅叶挺独立团为基础形成的,有着很强战斗力,而且枪多、装备齐整。因之井冈山顿时如虎添翼,而朱部也有了落脚之地。两支红军部队会师,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湘赣边界武装割据,也都有重大意义。

为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曾赋诗道:

红军荟萃井冈山,

主力形成在此间。

领导有方在百炼,

人民靠兵权。

这首诗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63年10月出版的《诗选集》书中。诗的前两句,说的就是朱毛两军会师后合编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为红军主力部队之一,也是日后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先锋及主力。诗的后两句,揭示正确的领导形成于革命实践和斗争磨砺,红色政权靠红色武装开创和保卫。这不免使人想到围绕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而出现的马克思主义与“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令人痛心地招致边界“三月失陷”和“八月失败”。工农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离不开工农武装的坚强有力。诚如所说:“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1957年7月,又作《井冈山会师》七绝一首,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诗曰:

革命雄师会井冈,

集中力量更坚强。

红军领导提高后,

五破围攻固战场。

这首诗也收入《十老诗选》书中。全诗强调朱毛两军会师,对于加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的重大意义;而五次打破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剿”“会剿”,就是最好的证明。

“五破围攻”分别指:1928年2月中旬、4月中下旬、5月中旬和6月下旬,红军先后粉碎赣敌杨如轩和杨池生部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四次“进剿”,三占永新城。在粉碎赣敌第一次“进剿”后,湘南特委强令井冈山工农革命军离开根据地去支援湘南暴动,而使湘赣边界被敌占领一个多月,史称“三月失陷”。第五次“破围攻”是指这年8月下旬两个连的红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群众配合下,击退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杨如轩时为军第二十七师师长,曾和在滇军同事。南昌起义前夕,写信给他,晓以革命大义,劝他弃暗投明;起义军南下前夕,又派人给他送去一信,约他同去广东。但他顾虑重重,终于没能走上革命道路。后来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转战赣南,在崇义上堡整训时,为争取一个较安全的环境,又给就在湘南靠江西一侧驻防的杨如轩写去一信,希望杨“沓起眼皮”,把上犹借他练兵三个月,他保证“练一团人,就可以打败”。杨如轩虽未正面作答,却也相安无事。50年后的1977年,杨如轩回忆起当年“进剿”红军连吃败仗,羞愧难当,不免留诗表明心迹。诗曰:

三十余年一梦空,

永新附逆妄交锋。

那堪旗鼓未成列,

已报弹花满市中。

飞将白天突兀扑,

两杨无计把身容。

一团劲旅平中国,

豪语铭心服总戎。

诗中以“飞将”喻红军,“两杨”指他自己和杨池生。当年红军三占永新后,军民奔走相告:“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杨)。”“一团劲旅平中国”之“豪语”,自是对此前之预言化作现实的感慨。而“总戎”当然是指称这位人民军队总司令。诗里颔、颈两联,颇为逼真传神地表现了红军以变化多端的游击战法,出其不意地克敌制胜的场景,因而这首诗不无史料价值。

保卫

红四军第三次占永新、粉碎赣敌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四次“进剿”后,边界进入全盛期。1928年7月中旬,红四军在打破湘赣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第一次“会剿”中取得初步胜利,逼使湘军第八军两个师退出“会剿”,返回茶陵。然而,此时中共湖南省委代表却坚持省委决定,要红四军去湘南,并且附和由湘南农军组建的第二十九团想回家乡的情绪,导致第二十九团在湘南被敌击溃,红四军损失近一团兵力;同时因红四军主力远离井冈山根据地,敌人乘虚而入,占领井冈山地区的县城和平原地带,群众惨遭烧杀摧残,史称“八月失败”。

8月下旬,、、等前委领导人拒绝湖南省委又要红四军去湘东的主张,决定红四军主力重返井冈山。而此时湘赣两省敌军正乘红军主力在湘南欲归未归之际,以四个团的兵力分两路向井冈山发动第二次“会剿”。留守井冈山的红四军第三十一团一营、特务连,以及第三十二团,认真贯彻执行在永新西乡会议上提出的坚守井冈山的意见。守卫黄洋界的两连红军凭借天险,打退敌军多次进攻,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标志性地捍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9月26日,回到茨坪详细询问了黄洋界战斗情况后,心潮澎湃,遂作《西江月・井冈山》一词,以纪以颂。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位于茨坪西北10余公里,海拔1300余米,周边多为悬崖峭壁,形势极为险峻,是永新、宁冈通往茨坪的必经之路。井冈山军民在这里修筑了坚固的工事,此前又按毛啥指示进行了加固,以防敌人进犯。可以说,对黄洋界的地形地势以及防卫设施了然于胸,对井冈山军民坚守黄洋界的信心和决心深信不疑。如此一副黄洋界保卫战的壮阔画面,就跃然于眼前:

山下红旗招展,历历在望;山头鼓声震天,号声嘹亮。好一派军民齐心、严阵以待景象。虽然来犯的敌军对我根据地重重包围,但我英勇军民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巍然屹立在此间。他们不只有坚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念,还做好了迎战准备,筑起了坚固工事,实行了严密戒备。大家团结一心,步调一致,犹如筑成了一道坚固城墙。当敌人发起进攻时,我军民沉着应战,一次次打退了敌人。其间动用从敌人手中缴获的迫击炮射击敌群,唯一一发炮弹炸响,震破敌胆,敌军连夜逃之夭夭。

素来认为:“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黄洋界保卫战就是人民战争的光辉范例,《西江月・井冈山》就是人民战争的热情颂歌。

红四军主力返回井冈山区后,接连取得三战三捷的胜利,相继夺回了遂川、宁冈和永新,粉碎了湘赣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扭转了“八月失败”造成的被动局面,重现了边界割据的新气象。

是年11月25日,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信,全面总结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汇报贯彻中央6月4日来信精神情况。报告进一步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得出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结论,提出了特殊国情下的新战略。这个报告收入《选集》时,题为《井冈山的斗争》。

红色诗词革命诗范文3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值此2021年端午佳节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用富有温度的文字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以激情高昂的语调来诠释祖国的富强,现在,我宣布“我们的节日·端午”红色诗词朗诵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一、首先有请支行党组书记、行长xxx上台致辞

谢谢x行长热情洋溢的致辞。

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浩浩荡荡。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聪明睿智,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请欣赏金融管理部xxx、xxx带来的朗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三、一段岁月,一种激情,每一首诗,都是一面旗帜,一道风景。眼底六州风雨,笔下有雷声,毛泽东和他的人民以诗人的情怀创造了新中国的历史,下面请欣赏综合办公室、纪检监察室带来的朗诵《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四、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gui)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让我们跟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脚步去感受长征的状况景象。下面请欣赏综合业务部xx带来的诗词朗诵《七律·长征》。

五、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国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他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赋予梅花凛然的正义,下面请欣赏综合业务部xx带来的诗词朗诵《卜算子·咏梅》。

六、端午浴芳兰,流香满晴川,岁岁端午,今又端午,就在这一天,历史赋予了你特殊的内涵,在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流淌了千年,一个伟大的名字——屈原。下面请欣赏金融管理部xx的诗词朗诵《七绝·屈原》。

七、二万五千里长征,你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二万五千里长征,你是历史的奇迹,无数红军战士用年轻的生命和滚烫的鲜血为千古后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请欣赏支行

行领导带来的诗词朗诵《长征组歌》。

红色诗词革命诗范文4

比如这首《踏莎行・红场感怀》:

旧景锥心,黄花瘦尽,红颜褪去绝芳信。男儿有泪为谁垂?重来已是繁霜鬓。

斗转星移,难回国运,天公岂吝生才俊?蹉跎往事动愁吟,耐人寻忆忧相近。

这首诗是作者访俄所作。作者创作这首词的心境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历经东欧巨变,万马齐暗的局面,共产党人失去了政权,历史的教训何其深刻。作者作为一个老布尔什维克,到红场故地重游,昔日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情景重回脑海,历历在目,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男儿有泪为谁垂?”反映了作者追昔抚今、痛心疾首的心境。“蹉跎往事动愁吟,耐人寻忆忧相近”一句预示着革命的航程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有艰难险阻,甚至反复,但共产主义运动一定会在全世界柳暗花明,取得最后胜利,反映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达观的情绪。

类似题材的话还有《采桑子・重谒列宁墓》、《虞美人・访圣彼得堡》等,这几首诗由于产生在特定的环境,故其风格深沉顿挫,充满着忧患意识和恨铁不成钢的焦虑心境。前者歌颂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叱咤风云沙皇旧政权的丰功伟绩,后者在用“怅见落花难聚付狂飙”等诗句暗喻国际共产主义事业遭受挫折的同时,也用了一定笔墨如“醒来痴看霞凝处,望断凌波目,万顷烟水耀金辉,饱览海天一色彩云飞”描述了圣彼得堡迷人的自然风光,给人以“江山如此多娇”的美的感受。

令狐安的诗词较多地着眼政治,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我读他的诗,几乎没有花前月下、饭饱茶余后的话题。他的诗句掷地有声,充满着热血报国之情和政治家之思辨,请看这首《题在抗大作报告旧照》。

补丁衣裤不寻常,百炼成钢意志坚。

兄弟牺牲情更迫,妻儿落难志愈强。

清风两袖穷国事,硬骨一身壮庙堂。

赶考于今题未破,怃膺忆此每伤心。

此诗中的“庙堂”,系取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处庙堂之高,则忧其君。”此处当指革命事业。“赶考”则是指同志在建国前夕曾将执掌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全文用典贴切,表达上一气呵成,从身着补丁衣服在抗大作报告,联想到伟人牺牲亲人为革命做出的无私奉献,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与追思之情。其诗立意高远,音调铿锵,气韵深沉,可谓黄钟大吕之作。诵读这些诗,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国已故著名诗人郭小川和前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诗词风格。马雅可夫斯基曾说:“诗歌,就是炸弹与旗帜。”这些评价虽然今天已很少提及,但令狐安的诗做到了这一点,它振聋发聩,催人奋进,可以净化人之灵魂,可以提升人之斗志,使人受益无穷。

在革命圣地延安调研期间,令狐安同志面对多处革命遗址,浮想联翩,创作了多首诗作,仅“延安行”便由六首七言绝句组成。前五首面对延安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及沧桑巨变,回顾了旧中国群魔乱舞、百业凋零的社会景象以及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星火燎原、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苦卓绝的壮举和轰轰烈烈的旧政权的民主解放运动。第六首则提出:“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难”的忠告。“光阴转眼古稀年,创业艰难守更难,忧患中生安乐死,甲申教训记心间”。其中,“甲申教训”是指郭沫若先生所著《甲申三百年祭》中对李自成由胜利转向败亡的深刻历史教训的记述。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已近古稀之年,却仍然有一颗赤子之心,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乃至反腐败斗争给予了高度期望。读其诗,我们能强烈感受到令狐安同志虽然对中国传统诗词热爱并推崇,有着几近职业诗人一般的创作热情和博大精深的艺术修养,但他毕竟又是一个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对他而言,政治是第一位的,人民是第一位的,政治和人民成为贯穿他全部诗作中的一条主线。他的作品不可能建立在非功利纯审美的层面,对重大题材的选取和提炼成为他诗作的一大特色,这些诗对审计人员和广大读者的教化作用将会长久地保持下去,潜移默化,历久不衰。

善于观察思考,精于历史地理,细腻的描写是令狐安诗词的又一突出特色,读他的词《齐天乐・青藏铁路行》,会把我们引进另一个奇妙的境界。

穆王八骏传千载,瑶池寄情金母。雾漫昆仑,云堆纳木,怎有霓裳歌舞。无垠冻土,更塞飙夜吼,朔风凄苦。孤旅天涯,驼铃瘦马度朝暮。

而今追忆往事,雪山呼啸过,争看霞吐。莽域虹横,英雄泪纵,道是神州天路。功德万古,汗洒几春秋,梦回无数,跃上丹峰。铁龙谁敢阻?

红色诗词革命诗范文5

比如学习《词二首》,就必须了解诗人。是政治家,又是诗人,所以,他的诗词必定会打上政治的色彩,并且包含着个人的抱负。1935年底,刚刚在陕北落下脚的中国红军,依然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里。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刘志丹的指挥下,从陕北清涧渡过黄河,发起东征战役,目的是到山西西部开辟战场,然后转往绥远直接对日作战。在清涧筹划红军渡河时,正值初春二月,黄土高原不仅冰冻未化,反而飘起了鹅毛大雪,仿佛是要为出征的红军将士们壮壮行色。看着这一切,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就像火苗一样,在的胸中燃烧起来,千古绝唱《沁园春 雪》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卜算子 咏梅》写于1961年12月,那时的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时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反华逆流如狂风恶浪般冲击着稚嫩的新中国,共和国的领导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借梅花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的形象,抒发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必将取胜的革命豪情。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诗中对造成人民贫困的繁重租税提出了指责,对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红色诗词革命诗范文6

长征题材的史诗《长征组歌》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用兵真如神。

这是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创作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第四首歌曲的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

长征精神作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已深入人心,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将发挥积极的教育和感染作用。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以深刻凝炼、夹叙夹议的词语,优美动人、雄壮有力的曲调,浓郁质朴的民族风格,以及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无私无畏、机智灵活、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以超常的毅力,历经千辛万苦,爬雪山过草地,远征二万五千里,战胜了几十万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最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次年,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中国革命的战略大转移。1965年,为了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萧华将军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感慨万端,养病期间构思创作了一组诗作,以纪念这一伟大创举。经过半年的潜心写作,共创作了12首诗作。谈到这组诗歌的创作过程,萧华说:“我写长征组诗,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眼泪。有些段落,如《告别》《进遵义》《过雪山草地》《报喜》等,就是一面流泪一面写的。”

后来,这组诗歌经由战友歌舞团的晨耕、生茂、唐诃和遇秋四位作曲家为其中10首诗歌谱了曲,即根据红军不同的战斗生活场景,配以具有各地区民歌风格的曲调,形成了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1965年8月1日,战友歌舞团在北京人民剧场成功地举行了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首场演出。继而,在京、津、沪、宁等地演出后,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一些歌曲在广大群众中迅速传唱,被誉为我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并已入选为21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长征组歌》于1966年总理指示,列为他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赴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随访艺术团的重要剧目。尔后曾多次复排演出,并摄制成音乐艺术片,成为战友歌舞团数十年来的重点保留节目。1976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将其摄制成彩色音乐影片。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1964年10月2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以其豪迈磅礴的气势和雄伟壮阔的场面在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取得巨大成功。后来它走上银幕,同样赢得亿万人民群众的赞赏与喜爱,并被称为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红色艺术精品和时代经典力作。

《东方红》之所以成功,缘于其背景是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其主创人员大多参加过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光辉历程。他们中的许多人亲身体验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苦难,他们亲身感受到一个独立、统一、自主的新中国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数千名文艺工作者怀着对中国革命光辉历程和人民共和国的挚爱之情,怀着创造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统一的优秀文艺作品的历史使命,无上光荣地投入这部经典作品的创作之中。

有人说,《东方红》的“总导演”应当是人民的好总理,因为从题材选取,到文案策划,到舞台排演,以至电影拍摄等全过程,他都亲自过问、身体力行。完成文案工作,进入实质操作时,竟然动用了3000多人的艺术阵容,聚集了当年最具权威和最为著名的艺术家。这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除序曲《东方红》和尾声《国际歌》外,还包括六个场次,即《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品包括9部大型舞蹈、18部歌舞表演及6部大合唱,采用了歌舞、大合唱、齐唱、独唱、群舞、独舞、以及民族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的联合演奏等多种艺术表现方法。全部史诗由30多首革命歌曲和20多段舞蹈组成,特别是为了点题,还穿插了18段诗朗诵。《东方红》艺术地再现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胜利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等民族特征,为在海内外宣传新中国的诞生历史,展示新中国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发挥了积极作用。1965年,《东方红》拍摄成艺术影片,在海内外上映,好评如潮。《东方红》上演后,主席曾经亲临人民大会堂观看演出,并亲切接见了参加创作和演出的全体人员。

《东方红》是在全国人民斗志昂扬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诞生的。它创作演出已近半个世纪了,但影响力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越发体现出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首次艺术再现领袖人物的《中国革命之歌》

1984年,为了庆祝建国35周年,我国文艺工作者又精心创作了一部红色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来自首都和部分省市自治区及等68个单位的1300多名创作人员、演员和工作人员参与了创作演出。

《中国革命之歌》以庄严深邃的《祖国晨曲》启开这部音乐舞蹈史诗的序幕,接着沿着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将每一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整场演出的顺序进行艺术构思与创造。从鸦片战争的民族苦难到辛亥革命的不屈探索,从的抗争到南湖红船的启航,从北伐战争的进军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抗日烽火的燃起到开国大典的欢庆……直至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红时代,舞台上呈现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氛围,工人、农民、战士和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欢欣鼓舞,以矫健的步伐投入了祖国四化建设的洪流。

《中国革命之歌》继承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成功经验,综合音乐、舞蹈、诗歌、舞美、电影等诸多艺术元素为一体,既细腻深入地表现了具象的人物造型,又高度概括地诠释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有时以歌为主,有时以舞领衔,有时歌舞并重、诗画交融。所有内容通过主题朗颂词得以贯穿,成为一个综合艺术的完整表达。它集中了中国文坛和乐坛颇具实力的诗人和音乐人,其中有著名词曲作家乔羽、谷建芬、施光南等,有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殷秀梅、程志、刘维维等,他们创作演出的《望神州》《南湖的船、党的摇篮》《春风春雨》等歌曲广为传唱。《中国革命之歌》第一次把众多的领袖人物艺术地再现在新中国的艺术舞台上,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和欢迎。

此外,《复兴之路》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以后我国舞台艺术史上第三部具有重大政治、文化意义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是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创作的。

上一篇兵马俑导游词

下一篇营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