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防雷范例6篇

机房防雷

机房防雷范文1

【关键词】信息机房防雷措施电磁感应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并广泛使用。信息机房的防雷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作为整体来统一考虑。而信息机房中的微电子设备的高度集成化,其低工作电平和小工作电流以及绝缘强度低的特点,普遍存在耐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差等致命弱点。

信息机房所在建筑物的防雷

(1)现在很多信息机房建筑物内部各种交流、直流设备众多,线路纵横交错,应该将建筑物内各种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地与建筑物法拉第笼良好接地,形成一个等电位体,避免接地线之间存在电位差,以消除感应过电压的反击现象,保证电子设备正常运行,因此,现在信息机房应建立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宜小于1欧姆。

(2)防雷选择:直击雷防护使用避雷针,对于常规防雷和信息系统防雷保护都是常见的做法,但是由于两者的防雷重点和保护对象的不同,使用避雷针的方式应当有所区别。

接闪器为直接接受雷击的金属器具,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格、避雷线以及可接闪的金属构件。接闪器的主要目的为:防止雷电直接击中被保护的建(构)筑物,从而起到保护建(构)筑的作用。

常规防雷的保护目的主要是保护建筑物免遭直接雷击,其最普遍的是在建筑物顶端装长针避雷,因此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做防雷就是装避雷针,但实际上它是引雷的。避雷针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尖端放电,形成向上先导放电;两者会合形成雷电通路,随之泻入大地,达到避雷效果。所以避雷针的保护是牺牲自身,把雷电引向自己来保护周围被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部不遭受直接雷击的。闪电直接击中避雷针时的雷击电磁脉冲,更容易在线路上直接感应出电势差,产生瞬间过电压和过电流。常规防雷用滚球半径区分防雷建筑物的类别,建筑物防雷类别越高,避雷针的滚球半径越小,避雷针高度通常设置的越高,这种靠提高避雷针高度满足常规防雷的需求是可行的。但是信息系统防雷不适用这种方式,因为避雷针的高度与雷击概率平方成正比的,避雷针高度增加后,雷击概率会成倍增加,在线路上感应产生瞬间过电压和过电流的概率也成倍增加了。因此信息系统机房的外部防雷应采用抑制性的直击雷保护,即不采用任何可能招引雷击的防雷设置,但若有雷击的时也能提供足够的保护。即尽量减少和避免直接雷击,为此应多采用避雷网(带)等屏蔽性直击雷保护,少用长的避雷针,降低雷击概率。特别是在建筑物最高处,建议只用短针或仅敷设避雷带,要走出在建筑物最高处习惯性安装长针防雷的误区。避雷针首先是引雷针,避雷是因为它能把电流引入大地达到防护效果。但对信息机房而言,所在建筑物受雷击次数越少越好。

信息机房所在位置的防雷

(1)雷击电磁脉冲入侵信息机房主要途径有:由交流供电电源线路入侵;通信信号线入侵;辐射等。为了避免雷电由交流供电线路入侵,可在建筑物内的变配电所在的高压柜内的各相安装避雷器作为第一级保护;在低压柜内安装避雷器作为第二级保护;为谨慎起见,可在机房供电配电箱中安装电源避雷器作为第三级保护,并将配电箱的金属外壳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作等电位连接。

(2)等电位连接,其目的在于减少雷电流所引起的电位差。信息机房的等电位处理就是将空间内的防雷装置与建筑物的金属构架、金属装置、外来导体、电气装置等连接起来形成等电位连接网络,以实现电位均衡。其中信息机房等电位处理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信息机房存在着各种通讯等电气设备,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要求,宜采用M型或M型与S型两种组合在一起的等电位处理方式。根据雷电流分布情况,可以选择在建筑物中间柱筋作为机房接地干线,大大降低雷击时接地干线产生过高的雷击电压。

(3)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引入机房的线缆屏蔽层应该单端接地还是两端接地的问题。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各有利弊的,应该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者采用双层屏蔽的方式。

当信号线缆传输距离比较远的时候,由于两端的接地电阻不同可能会导致两个接地点电位不同,此时如果两端接地,屏蔽层就有电流形成,对信号形成干扰,因此这种情况下一般采取一点接地,另一端悬空即单端接地的办法,来避免此种干扰形成。

但从安全角度看,线缆屏蔽层采用单点接地时不可取的,假定线缆是从一次设备引入二次设备柜的,如果室外一次设备故障或雷电冲击,由于电磁感应可能会使线缆屏蔽层室外的一端电压升高,如果只有一端接地,将使线缆屏蔽层两端形成电压差,造成二次微电子元件的误动甚至击穿,因此必须两端同时接地,以平衡这种电压。

单端接地有利于防护静电干扰,两端接地有利于防护电磁感应干扰。为此,我们可以将线缆穿入金属管内或采用双屏蔽线缆,将金属管或是双屏蔽电缆的外屏蔽层的两端与电子设备外壳分别连接并就近接地,金属管内的电缆单屏蔽层或双屏蔽线缆的内屏蔽层可以采用一端接地,这样既保证安全,又有利于抑制低频干扰。正如《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3.6.9 中所提到的,控制电缆金属屏蔽的接地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模拟信号回路控制电缆屏蔽层,不得构成两点或多点接地,应集中式一点接地。集成电路、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和信号的电缆屏蔽层,应在开关安置场所与控制室同时接地。除上诉情况外的控制电缆屏蔽层,当电磁感应的干扰较大,宜采用两点接地;静电感应的干扰较大,可用一点接地。双重屏蔽或复合式总屏蔽,宜对内、外屏蔽分用一点,两点接地。两点接地的选择,还宜考虑在暂态电流作用下屏蔽层不致被烧熔。《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第6.3.1条规定:……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等电位连接,当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外层屏蔽按前述要求处理。

3.结束语

现代信息系统中,一个设计良好的防雷系统对设备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而不仅仅是针对信息机房而言,只有严格按照综合防雷的原则,从各个可能的雷击引入途径进行规划保护,才能保证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中国计划出版社

[2]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2008年版) 中国计划出版社

[3]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2004年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2009版)人民出版社

机房防雷范文2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 机房 防静电 防雷 设计

某煤矿办公生活区有建筑单体若干,对于其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而言,则位于此办公楼第四层,不仅为生活区设施、建筑提供相应通信服务,而且还为日常办公及生产性调度提供具体的通信服务,雷电防护等级的C级。本文以此机房为例,探讨具体的防雷与防静电设计策略。

1 构建完备的共用接地系统

对于机房接地而言,通常情况下,有着多种类型的划分,即防雷保护、直流与交流工作及安全工作等接地保护方式。结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当中的相关规定与要求,当选用共用接地系统来进行防雷设计时,各个接地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为宜。

对于此工程而言,骑在防雷以及安保方面所采用的接地方式,则为共用接地,将桩基内主钢筋(2根,≥16mm)及地层底板当作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1Ω。该建筑地域内的年雷暴日达31.0d,依据第3类防雷建筑开展设计。将屋面顶部周围明敷的避雷带、屋角及女儿墙当作接闪器,且于整个屋面设置避雷网格,其大小控制在≤24×16m或20×20m,只要是高出屋面的物件,如各种支架及金属管道等,均需设置有可连接接闪器的可靠电气。把外侧柱内主钢筋(规格同主钢筋)当作防雷接地引下线,且将1块热镀锌钢板分别预埋于室外地坪的-0.5m处与0.5m处,此钢板的规格为100mm×100mm×8mm,将其用于测试与补打接地极,三者间都需要连通于联合接地体。无论是进建筑物金属管道,还是出建筑物的各类型管道,在支架相应底端位置,或者是其顶端位置,在或者是进出处,都需要有防雷接地装置,使之形成可靠的电气连通。针对此工程而言,其选用的乃为TN-C-S制电源。于进线位置(电源),实施反复性的接地,而在系统的相应联合接地置处,则需要较好的将接地线引出(~排50mm×35mm或热镀锌扁钢40mm×4mm),另外,还需进行总等电位联结,于浴室、卫生间内进行局部性的等电位联结,只要是正常情况下诸如桥架、电缆金属包皮、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及金属线槽等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经专用接地线,都能够与局部等电位联结,或者总等电位联结,电气连通可靠。针对此工程来讲,其所采用的是比较常见的弱电接地,从联合接地体处,引出所需要的接地线,针对此接地线来讲,其与保安接地系统之间,或者是与防雷接地系统之间,在具体的接地于主通道上,均呈相应分隔状态。无论何种形式的弱电设备接地,都需要有与此接地间有比较可靠的的电气连通。

2 高效、充分的等电位联结

针对等电位联结来讲,其作为整个接地系统的核心环节,无论是对人员设备的防护,还是机房环境的相应静电净化,均有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系统机房中,需尽可能将地绝缘孤立导体予以规避

针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其内部所设置的各类型性电子信息设备,在选择相应等电位联结方式上,需结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规模与等级,以及电子信息设备容易受到干扰的频率来确定,通常情况下,主要选用M型、S型或SM混合型等形式。此机房选用M型的等电位联结网络,于机房内,即活动地板的下方位置,做一环状M形等电位接地网格,所用材料为30mm×3mm铜带,控制矩形网格的边长,即0.6~3m,而在各个交叉点,则实施电气联结,于网格的周围,布设与之对应的等电位联结带,且经等电位联结导体,把等电位联结带连接于建筑物金属结构、各类金属管道、就近接地汇流排及金属线槽等。对于各台电子信息设备而言,在选用等电位联结导体,并且其在长度上并不相同,采取就近方式,与系统的等电位联结网格形成相应连接状态。此外,对于系统内部的等电位联结导体,或者是等电位联结带的最小截面积与材料而言,需满足《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相关要求。实施接地操作过程中,对于各台计算机而言,需以单独的方式,与防静电接地体形成有效连接,而针对各防静电装置而言,与之相配套的单独接地线,在设置其截面时,需使其≥2mm,如若静电装置不止一个时,那么需要控制导电线相应直径,即使其≥3mm。在接地线埋设过程中,需使接地桩与接地线牢固连接,除此之外,在相应机械强度方面,需做到全面、充分,而针对防静电接地线来考量,一些线路上不可连接,如电源中性线上便需禁止,除此之外,还不能与个别线路公用,如防雷地线,在供电方式上,可选用三相五线制来实现。将保护屏装在显示器上,此装置能够较好规避静电伤害,防止辐射。将一根引线与显示器保护屏形成连接状态,另外,把引线一头,以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与静电接地线形成连接状态,通过进行这样的操作,对于存在于显示器保护屏上的静电,则可使其向大地倾泻。机房内全部外露金属,如金属吊顶、暖气管道、配电管线及设备外壳等,都需要就近连接于等电位铜带用BVR-6塑铜线;采用BVR-6塑铜线,将等电位铜带与地板支托相连接,以每5m连接1点;针对地板下等电位联结铜带言,需将其以一种有效、合理方式,连接于自然接地体(建筑柱筋)连点以上。

3 合理配置浪涌保护器

针对此工程来讲,其所选用的即为三级电源浪涌防护,各个位置均安装有浪涌保护器,比如重要设备的用电处有安装,在变电所总配电室内也有安装,对于其所持有的标称放电电流,则依次是20kA、80kA,这样操作,能够避免雷击电磁脉冲对机房供电电源造成的断电威胁。另外,对于系统核心部件的主机部分而言,尤其是其中的关键通信电缆,需对其实施SPD保护。通常情况下,因具有较多的通信电缆数,所以在设置通信线的保护时,可结合实况进行合理化设置。

4 结语

综上,防静电、防雷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将建筑物外部相应防雷接地基础工作做好,还需注重机房内部的接地系统、防雷、防静电设计。本文通过设计、分析此煤矿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防静电与防雷设计思路,从中汇总了有效的防静电与防雷措施,以此为今后其它方面的此类设计提供实践依据,望能为此领域的设计研究提供些许指导。

参考文献

[1]吴芳华,陈S.在建筑物结构施工阶段做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防雷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07):42-42.

[2]张金琼,彭自强,章鹰,等.信息系统机房防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47-47.

[3]唐冬慧,罗瑜,陈贻亮,等.某局业务楼电子信息系统雷击风险评估与防雷建议[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3,34(a02):233-234.

机房防雷范文3

关键词:机房;电子信息;直击雷

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200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步入了信息技术的时代,对一些信息数据的处理与保存要求比较高,而处理这些数据的服务器、数据库和保存数据的存储系统一般都设在电子信息机房中。一旦电子信息机房遭受雷击,导致系统故障或设备损坏,造成的损失将是无可估量的。因此,对电子信息机房进行防雷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引起各行业的高度重视。

1 雷电对电子信息机房的危害

雷电对电子信息机房的入侵方式主要包括直击雷、感应雷。直击雷指的是当雷电直接击在机房及其设备上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能够对机房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感应雷可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指的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电磁感应雷指的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无论是静电感应或者电磁感应,均会产生过电压大电流,入侵的方式主要有2种:过电压通过室外电力线路或通信线路传至机房内,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天面金属物接闪时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和接地体泄入大地,在附近有连接机房电子设备的接地体上产生高压地电位,对机房设备进行反击放电。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雷电对电子信息机房的危害具有随机性,防范难度很大,通过安装防雷设施和采取防护措施对机房进行保护,并非就一定能避免遭受雷击,只能将雷电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大大降低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遭受雷击的风险。

2 机房的选址

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中第5.3.2条第3点要求:电子信息系统设备主机房宜选择在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其设备应配置在LPZ1区之后的后续防雷区内,并与相应的雷电防护区屏蔽体及结构柱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电子信息机房应选择在建筑物的低层中心部位,不应设置在顶层上,因为楼顶层在建筑物遭受雷击时会有较强的雷电电磁脉冲干扰等造成机房设备的损坏;设备应配置在LPZ1区之后的后续防雷区内,并与相应的雷电防护区屏蔽体及结构柱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样可以保护设备不受直接雷击,同时在雷电流经过结构柱瞬间产生的强电磁场不会对设备造成干扰和损坏。因此,电子信息机房的位置一般选择在低层中心部位,可以考虑设置在大楼的2、3层。

3 机房直击雷防护

建筑物为了防止遭受直接雷击,应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要求设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具体是在建筑物天面装设接闪网、接闪带、接闪针等防雷设施,同时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泥土屋顶、梁、柱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

由于电子信息机房所在的大楼一般都按规范要求在天面安装了接闪带、接闪网、接闪针等防雷设施,这些防雷设施在接闪瞬间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和接地体泄入大地,由此可知整栋大楼已经形成一个良好防直击雷系统,而电子信息机房又位于大楼内部,受大楼防雷系统保护,直击雷直接击中机房的可能性非常小,故一般不考虑直击雷对机房的影响。因此,电子信息机房的防雷保护重点是防止感应雷的入侵。

4 机房感应雷防护

4.1 等电位连接

机房内的电子信息设备应作等电位连接,并在静电板下围绕机房敷设一圈闭合的环形接地线,作为均压环设施。所有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线、槽、屏蔽线缆金属外层均应以最短距离与均压环连接。同时要求均压环与机房的柱主筋进行连接。

4.2 屏蔽

电子信息机房所在的建筑物本身的柱主筋、圈梁中的钢筋与天面的防雷设施连接构成格栅型大空间屏蔽,该建筑物屏蔽可以保护机房不受直接雷击,同时对建筑以外产生的雷击电磁脉冲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大大衰减了雷击电磁场强度。

当该建筑物屏蔽不能满足机房内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环境要求时,应增加机房屏蔽,即在机房内围绕四周建立一个金属屏蔽网,屏蔽网可采用金属网格或金属板,机房的门应采用无窗密闭铁门或采取屏蔽措施的有窗铁门,机房的窗应采用金属网格屏蔽。

机房内部的重要设备,应该采取设备屏蔽措施,将设备放置在机柜内,机柜外壳应做接地处理。

连接电子信息设备的线路应采用屏蔽电缆,非屏蔽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道内。电缆在进出机房时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4.3 安装浪涌保护器

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三级浪涌保护器进行雷电防护。在线路的总配电箱等LPZ0区与LPZ1区交界处,应设置Ⅰ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在建筑物大楼所在的分配电箱应设置Ⅱ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在供给机房用电的配电箱应设置II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

4.4 接地装置

电子信息机房经过等电位连接和屏蔽处理后,应与建筑物柱主筋连接,从而与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相连。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即在自然接地体增设1圈或2圈环形接地装置。环形接地装置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组成。水平接地体可采用热镀锌钢材,要求高的机房可采用铜材,水平接地体宜跟地网在同一平面上。垂直接地体采用角钢或接地模块,长度宜为1.5~2.5m,每隔5m敷设1根。接地体的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应可靠焊接,并经过防腐处理。环形接地装置与自然接地体之间以及环形接地装置之间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联通。

机房防雷范文4

关键词 通信;机房;防雷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1-0148-01

当前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深入,让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于信息和数据的依赖性都有所加强,这种状况为通信领域数据传输服务的支持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通信系统中,通信机房作为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核心节点,必须得到相应的重视。

1 通信机房防雷工作原则

雷电是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其具有巨大的能量,一般来说,一次雷击能够产生大约5.5×105 kW/h的能量,其最大电流能够达到210 kA,无论对于财产还是人身安全而言都可以构成严重危害。对于通信机房而言,由于涉及到多种通信用电设备以及信号发射装置工作其中,因此相对而言更容易招致雷电袭击。因此,为了确保通信机房的安全,以及相应领域中数据传输服务的有效展开,通信机房防雷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雷电的主要危害方式看,其可以通过直击雷、球形雷和感应雷三种形式对通信机房产生威胁。直击雷是指带电云层对地面某点直接放电的现象,直击雷状况伴随闪电而出现,相对而言发生的机会比较小,并且破坏规模也有限,但是破换程度相对严重。对于此类雷击事件,通常采用外部防雷系统,建立起避雷锥对建筑物进行保护就可以实现有效的规避。球形雷是由雷电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通常是一个发光球体与建筑物或者通信设备直接接触并且发生爆炸来实现雷击过程。球形雷的发生概率比直接雷还要小,但是对于通信机房而言,球形雷的破坏力却更为巨大,因为直击雷通常只是从建筑物外部进行侵袭,而球形雷却可以顺着建筑物结构的孔洞或者借由门窗进入建筑物内部,最终从内部形成破坏。最后感应雷也是通信机房环境中常见的破坏力量,所谓感应雷就是雷电在云层或者对地放电,就会对附近的通信线路、设备产生电磁感应现象,这种感应现象如果足够强大,也会对通信机房产生不容忽视的破坏作用。

通常而言,通信机房避免雷击侵害的主要途径包括疏导、隔离、等位以及消散四个方面。所谓疏导,就是将雷击或者感应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得建筑物以及建筑物内的相关设备免于雷击侵袭。常见的做法是针对于被保护的建筑物或者其他保护对象设置避雷体系,并且将保护对象合理置于保护锥内。而对于隔离,是指将雷电与被保护物体隔离开来实现避雷效果的做法,具体做法,是通常将室外信号系统设备置于与大地连接的金属屏障相连。此种做法与疏导有点类似,但是是将保护对象放置在一个具有实际形体的保护框架之中,而不仅仅是为雷电电流提供相应的疏导通路。等位即将铁塔地、工作地、建筑物的公共地等置于同一电位,这种做法能够帮助消除保护环境中的电位差,阻止雷电电流引起地电位差并且最终造成“地电位反击”。最后的消散手法,则是释放出异性电荷和雷云中的电荷进行中和,实现阻止雷电电流形成的目标。这种手法虽然从根本上看似乎更为彻底,但是却难以在较大环境中得以应用。

2 通信机房防雷工作要点

雷电带给通信机房的危害十分严重,它不仅仅可以造成通信终端,影响到信息消费群体的数据传输服务有效获取,同时还有可能会造成通信机房内部以及外设天线的硬性损伤,给通信网络维护工作带来难度,并且也间接为通信服务提供单位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在实际工作中,依据通信机房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针对如下几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展开避雷工作。

2.1 接收天线防雷工作

卫星以及微波等接收天线,通常都会放置于建筑物外部,通常出现在建筑物屋顶或者空旷地面,也存在某些小型天线放置于窗外的情况。这种突兀于建筑物之外的天线,是通信系统中最容易招致雷击的结构,其中以直接雷作为主要的危害形式。针对于此种状况,安置避雷针并且确保避雷系统引下线的连通,即确保天线放置于避雷针构成的避雷锥保护之下,同时还应当注意引下线的有效性以及接地环节电阻设置的合理状况。

2.2 电源系统防雷工作

通信机房中,大量放置了有源电气设备,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无疑成为雷电袭击的重点对象。通过对通信机房电源系统展开防雷,已经成为公认的能够抵御通信环境雷击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于电源系统容易招致感应雷的特征,通常会在低压配电盘上安装一个浪涌抑制器,作为一个高阻抗元件,浪涌抑制器当其两端电压达到其设定的临街电压时,其阻抗会突然减小,因此在雷电流混入电源正常电流的时候,浪涌抑制器能够实现将其顺利导入大地的作用。

2.3 通信机房建筑环境防雷工作

避雷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通信机房所在建筑物以及其具体环境展开避雷保护。对于通信机房所在建筑而言,除了要确保雷电引地导入线路畅通,整个建筑位于避雷锥的覆盖之下以外,还应当在机房的屋顶以及四周设置等压带,并用引入线与围绕设备敷设在房外的水平闭合接地端相连。这种手法可以进一步确保在雷击的过程中实现雷电的均匀发散,减少感应电压的产生。与此同时,与信号接收设备相连的导线应当确保屏蔽层完整,并且其屏蔽层的两端应当与接电线相连。而对于室外的连线,除了需要做好这些工作以外,还需要在线路上安装避雷器,防止雷电由此进入并且对信号接收设备造成危害。如果机房距离接收设备距离较远而需要采取埋地的形式传输信号,就还需要注意卫星接收机输出端防雷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于电缆两头信号芯线加装避雷器予以隔离。

3 结论

通信机房环境本身容易招致雷电侵袭,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以重视,并且依据具体的通信工作环境状态,确定出多重的避雷防雷工作体系,逐一加以施行,以确保真个通信工作环境的安全。不仅仅建筑防雷以及接地系统是通信机房防雷工作的重点之一,其他针对各个通信设备展开的防护工作也必不可少。只有不断发现隐藏的问题并加以完善,才能真正构建起通信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赵静.金属屋面建筑物防雷设计探讨[J].陕西建筑与建材,2004(5).

[3]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

[4]王德言.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浅谈[J].中国雷电与防护,2006(3).

机房防雷范文5

[关键词]有线电视机房;防雷保护;接地措施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356-01

三网的融合推进了通讯技术发展,与此同时也对有线电视的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为了保证有线电视正常运行对有线电视机房防雷措施的防护显得更加的重要。雷击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的迅速放电,具有高电压、高电流的特点,能够产生巨大的电流冲击波,破坏力极强。为了防雷电击,机房内必须有可靠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措施,工作接地线起到保证系统工作稳定、减少外界电磁干扰的作用。面对着严重的雷电灾害,广电部门在建设有线电视机房的时候,必须把防雷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做好机房的防雷措施对保证机房系统的正常运行意义重大。

一、 雷电的危害

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日益普及以及“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有线电视转变的方向向着多功能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道路上转。有线电视的网络设备一般都是比较精密的电子设备,例如光发射与接收装置、智控装置等,这些精密的仪器抗雷性大大的减弱。大量的实践证明,在所有危害电视机房设备正常运行的诸多因素中,雷电的危害最大。

雷电包含着巨大的能量,相应的伴随而来的电流可高达十万安倍,造成巨大冲击波流。雷电对设备的破坏主要表现在过热、过压和电磁辐射上,造成设备的损坏。全国基本建筑设施因为雷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几十个亿,因为现在通讯技术的发展迅速,在高层建筑上普遍的会有通讯设备以及天线电缆,这些设备会遭受感应雷所产生的电磁脉冲,因此有线电视机房受到雷电的电击不足为奇。这就要求做好有线电视机房的防雷工作,防止设备因为雷击受到损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

首先,雷电的过电压沿着线路以行波的形式行传播,利用限压装置才能限制到安全的幅度。其次,雷电地反击是防雷工程中最顽固的问题。联合地网的接地方式是现在常常采用的形式,在这种方式下将各种接地线与防雷接地线的地中不分连接起来。由于导体自身的长度、阻值等原因,使得设备内和设备间的地位不尽相同,有时会相差几千伏。甚至是弱设备的话,十几伏的电压就足以使得设备损坏,所以在防雷的措施中进行雷电地反击的防护是十分的重要的。

二、 有线电视机房的防雷措施

1、系统设备的感应防雷措施

感应防雷是指在放电的过程中,会对电击点周围的设备以及线路产生相应的电磁感应,进而对设备的终端进行放电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有线电视设备很容易遭受到感应雷的破坏,加大对系统设备的感应防护力度是十分的必要的:首先是做好隔离的措施,将系统与雷电感应相隔离,使其不受雷电的电击。合理运用拦截分流等现代化的技术队系统设备的供电系统、信号传输系统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防护,确保置于机房外部的系统处于雷电的电磁脉冲防护范围内[2]。其次是等电位,因为机房内部连接的接地装置电阻不等,导致在雷电所产生的电流冲击下,会产生电位差,这样就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为了避免电位差的产生需要对接地设备进行等电位的保护,具体可通过导线或者是电压保护器将电气设备、各个金属装置等进行相连。

2、 建筑物直击雷的防护

直接雷经常是伴随着闪电的产生,具有较强的雷击电流,对建筑物产生巨大的危害。做好建筑物直击雷的防护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疏导的措施进行相应的保护,将避雷针等装置安装在易遭受雷击的建筑物周围,当产生雷击的时候能够保证产生的电流电荷引导至地端,从而避免了建筑物的受损。避雷针在雷电接近时能够在顶部产生电磁强调畸变,这样就能改变雷电的打击方向,这样雷电就能对避雷针进行放电,有效的避免了建筑物遭受到雷电的电击。

3、 电源部分的防雷

在有线电视机房里的设备上面安装电源防雷器,能够保证在短时间内释放电路上面因为雷击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汇聚到安全地线上面,这样就能有效的保护机房设备。另外,做好设备工作的接地,在机房设备中使用的交流电源一般都是低电压的供电网提供的,这样工作起来能够确保机房内工作的电位为零电位,接地的措施能够保证设备的漏电和泄掉各种摩擦产生的静电[3]。通过接地措施能够把机房内的信号输入、输出电缆和光缆的金属保护层上面的雷电放掉,这样能够保护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 有线电视机房防雷接地的保护措施

1、地网铺设方面

地网应和封闭的水平接地体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其接地的电阻控制在4欧姆以内。在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一般为2米,其间距一般在3米左右,还需要注意的是上端应该埋没在地表半米以下,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护铺线的安全。进入中心机房的光缆在入口处一定要将外屏蔽层做好接地的处理,交换机外壳以及光缆钢芯也必须做好接地的处理。

2、 天线方面

应该将天线放置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检查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引下线之间有没有焊接的缝隙,另外,引下线与作用接地保护埋在地线接点相距10米的地方,这样更能进行安全设备的保护。另外,机房架构内的主钢筋可以被用来作为引下线,底端与地下的地网进行连接将钢筋的顶端与房顶的避雷针进行相连[4]。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连接天线和接收器的天线馈线也应该做好接地的措施,在所搭建的电缆桥架的转弯处的上方做好接地的防护。

3、 接地汇线的材料选择

有线电视的机房一般用铜线以多股的形式作为引出接地线,为了满足多负荷的要求,横截面积需比正常值偏大些。另外,机房内部电缆桥架每隔一段距离进行一次接地,金属通风管以及电缆桥架在确保相互连通的的情况下,注意是否正确的接地。

4、 天线铁塔方面

假如在机房屋顶架设天线铁塔,则应将塔基的钢筋与地网焊接相连,为了提高雷电疏散电流的能力,应该将辐射式外引接地体安装在地网的周围[5]。假如在机房的周围架设天线铁塔,应使铁塔有地网系统,并且每隔一段距离就与机房的地网进行焊接相连。

结束语:

有线电视机房的防雷接地措施是一个系统、复杂的问题,它的前端信号的质量好坏会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不仅涉及到设备的因素更多的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有线电视机房设备中除了设备本身因素会影响到画面的播放效果外,机房内的接地工作质量也会对播放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设计一个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防雷接地方案,并且进行相应的实施。另外,严格的制定落实定期检查、维护制度,切实重视起防雷的工作环节。为了避免广播电视设备遭受雷击的损害,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优质的播出,更好的为广大的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 易泳辉,郭树强.有线电视网络防雷措施研究[J].科技信息.2011,10(23):12-13.

[2 林永强,李文斌.有线电视网络防雷的探讨[J].大众科技.2011,09(03):10-11.

[3] 冀彤彤,陈英,李福祥.现代雷电防护技术[J].有线电视技术.2011,09(05):12.

机房防雷范文6

1、存在于广播电视发射机房的危害。这一类新的发射机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说它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在工作的过程中它所产生出来的电压也较其他种类来说更加低。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安全性,正因为具有这般明显的优势,全固态发射机成为了发射机中的佼佼者。但是没有任何的事情是完美的,全固态发射机也如此,并不是毫无缺陷,有一些不足之处存在。其原理是运用了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所以容易在运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其中出现故障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雷击,这样就会造成对机房的危害。所以要想让机房的日常工作稳定进行,就不能忽视发射机房的雷电防护工作。上述中所介绍的全固态发射机,它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广播电视发射机房的设备。它的优胜之处在上文中也已经指出了,这里来谈谈其不足之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虽然它的缺陷不是很明显,但也是不容小觑的。不然将会影响广播电视信号,使得其无法发射正常。信号发射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主要是内外部的原因共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部分就是发射机的运用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出现过于激烈和温度超高的时候,外部原因部分就是工作中的发射机遇到了雷击,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我们很难避免内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就要尽可能的采取措施防止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危害,最大限度的保护广播电视发射机房的正常运行。

2、遭遇雷击的一些常见情况。雷击的出现会对广播电视的发射造成非常大的危害,而且在造成危害的过程中耗费的时间非常短,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选择让电流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得尽力的大,这样的措施只是可以减轻危害发生后的破坏度。目前雷击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破坏广播电视发射机。感应雷这个途径是第一种,它是利用了传输电缆的重要性,来对相关原件和设备造成了坏的影响。接下来一种就是直击雷,顾名思义就是用很直接的方式破坏发射天线,造成了信号系统的不正常运行。最后一种叫做雷电波,因为它本身并不具有规律,这样使得它所造成的危害也毫无规律可循,最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防雷措施在广播电视发射机房的设置

1、天线防雷。关于天线防雷,最常见和最容易的做法就是将避雷针直接装在天线塔顶,这样对于云层电荷产生是可以及时有效地将电释放,而且可以同时达到我们防雷的目标。如果我们想要进一步的将防雷效果提高,还可以将避雷针同时装在天线上。

2、电源防雷。电源在发射机房中所扮演的是所有设备的共同载体,如果电源出现了损坏的情况,势必整个系统都会遭受雷电的毒手,陷入很多的损坏问题中,因此,电源防雷的措施一定要按要求实施,也发挥着自身不能被替代的重要作用。只不过在电源防雷的过程中,一般情况都会选择一些关键设备,将一种隔离变压器安装在这些设备的终端上。

3、设备接地防雷。在这里再介绍一种防雷措施,也就是这里说的设备接地。在这个措施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地线,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这里地线可以将雷电发生时带来的电流经过导线引入大地,如果出现了电气的漏电或者高压危险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有了地线,就可以将电流导入大地了。所以说,地线的存在是电路必需且不可被删去的。在雷电电磁干扰的问题中,能够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的两种措施是接地和屏蔽。接地这个举措其实际上就是作为一个电位参考点存在于电路内部,我们如果想要测量其他的点位也能够通过这个参考点。所谓接地呢就是电流的流通是与大地连接形成的一个回归路径,在这个有形的连接中电流流通。很多情况下,广播电视发射机在分类的时候并不是很方便,也就可以看出是接地的工作做得不够。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