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改造技术方案范例6篇

机房改造技术方案

机房改造技术方案范文1

一般在对库房改造前,应先请教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根据档案馆的具体情况和条件进行定量、定性的全面分析评估,然后确定改造与否。一般评估内容包括原建筑体量是否适宜改造,原建筑寿命、结构状况是否值得改造,原建筑的设备、设施配置是否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改造与重建经费投资比例的比较等。其次要有的放矢地对现有建筑进行可行性方案制订。在有关专业评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项目缺项,科学地量化改造的经济效益,定量地得出实现既定目标所应遵循的方法以及措施。如何根据各馆的经济、技术条件制订一个科学的改造方案,为库房改造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库房改造成功的关键。

根据以往的改造经验,档案馆建筑改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原档案馆使用面积不够需要扩建。扩建形式有三种,一是横向扩建,增加新的辅助建筑。二是竖向扩建,也就是加层。三是增加档案库容量,也就是增加库房空间利用率。

二、由于档案馆内部使用功能区域的改变,需要进行建筑空间的重新组合。主要是因为馆藏载体或馆藏数量的变化,需要根据变化后的库房大小、位置及保管条件,把其他功能用房改造成档案库房。也有的是为了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拓展服务空间提高服务水平,把原库房改造成展厅、陈列室及阅览室。

机房改造技术方案范文2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XX县农村危房加固改造示范建设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XX属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域之一、14个重点片区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之一、云南省59个革命老区之一,是典型的“老、少、边、穷”为一体的民族分散杂居农业县。据2014年调查统计,全县农村共有C、D级危房63901户。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农村C、D级危房加固改造和拆除重建15150户。其中,2016年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完成81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C、D级危房修缮加固、拆除重建工作。

2017年,XX县被列为全省农村危房加固改造示范县。按照住建部、省委省政府、省住建厅相关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我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认真总结,走出了一条工程造价低、改造工期短、贫困地区可借鉴、可复制的农村危房改造新路子。

一、找准问题,积极探索谋出路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惠民工程。针对我县农村C、D级危房存量大,上级农危改项目计划少、补助标准低、群众自筹资金难,危房拆除重建成本高、工期长等实际,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研,按照“安全稳固  经济适用”的原则,提出了以改造加固为主的农村危房改造模式。先后制定了《XX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XX县农村危房加固技术导则(试行)》,为全县C、D级危房加固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指引和技术支撑。

二、凝聚合力,健全机制强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XX县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指挥部,建立实行危房改造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重视技术支撑。成立了县级农村危房认定和改造专家队伍,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危房认定和改造加固技术服务队伍,组织全县相关技术人员和农民工匠进行危房认定和改造加固业务培训,为全县农村危房认定和加固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加强质量监管。县级专家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为各乡(镇、街道)危房认定和改造加固工作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按照不低于30%的标准对各乡(镇、街道)的危房认定及改造工作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即时整改。乡级技术组在县级专家技术队伍的指导下,驻村包户开展技术指导,并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监管,确保所有改造房屋符合技术规范和改造标准。

三、试点先行,分类施策抓示范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我县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选择砖混结构、空心砌块砖木结构、土木结构、石木结构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房屋结构类型,以解决危房结构安全为重点,按照“一户一案、试点先行、总结推广”的思路,严格遵循“农户申请现场调查制定方案签订协议组织施工竣工验收建立档案”的流程,根据农户危房存在的危险点,制定每户切实可行的加固改造方案,在做出概算并与施工方签订协议后,进行加固改造示范建设。

四、总结经验,示范引领重推广

机房改造技术方案范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uii1290”为你整理了这篇住房保障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人员危房改造,着力补齐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短板,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全部完成,住房安全有保障任务取得决定性进展。全面实现了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工作目标,又极大改善了全县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脱贫攻坚住房领域成效考核位居全市前列。

一、全面做实危改各项工作。

一是聚焦重点对象。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县各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从2017年起,我们会同民政、残联等有关部门,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聚焦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3类重点对象。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向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

二是聚焦责任落实。在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中,我们严格按照《安徽省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导则》的程序要求,坚持先精准确定危改对象,再对其住房进行鉴定的工作程序,既确保贫困群众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也防止盲目扩大范围。我们会同相关部门,每年下达《黟县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明确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3类重点对象的危房改造任务,并要求户户建档,改造一户,销号一户。明确以农户自建为主、政府支持为辅,逐村逐户实施改造。

三是加强技术指导。针对我县农房建设水平基层建设管理力量薄弱、合格的技术人才和建筑工匠队伍缺乏等实际情况,我们在实施危改时加强了技术指导,将住建部和省厅下发的危改实施细则和相关文件进行了转发和业务培训,印发《农村危房改造宣传卡》并安排局技术人员到各乡镇进行指导,印发了农村危房改造技术指南和图集,为贫困群众建房免费提供技术方案和关键环节技术指导,严格执行质量安全闭合管理,施工关键环节现场检查并记录,竣工验收满足质量安全要求后方能全额拨付补助资金等要求。

四是加强作风建设。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局始终把作风建设做为一项重点工作,相继了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方面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畅通反映问题渠道。会同财政部门制定了严格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发放流程,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补助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户“一卡通”账户。指导各乡镇落实农村危房改造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实行危房改造对象和补助资金镇村两级公开。

二、高质量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局将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全部纳入危房改造范围,逐户建立改造台账。先后印发了适用性和操作性强的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以及鉴定、改造、竣工验收等技术标准,开展相关培训,确保了改造政策和技术要求及时落实到位。同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加强施工关键环节现场检查,确保改造效果,有效的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安全住房的需求。自2011年以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实施危房改造1368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户数的62%。

二是实施安全住房改造提升工程。为不断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为进一步解决已享受危改政策的贫困户住房再次出现安全隐患和质量缺陷等问题以及2019年以来我县无危改任务计划的实际情况。我局牵头制定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住房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先后实施改造提升工程451户,进一步建立健全贫困户住房保障措施。

三是实施农村住房质量提升行动。为彻底解决贫困户住房漏雨、裂缝、窗户透风、墙面破损、电线照明、室内外环境等一般性质量问题,根据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组织对全县33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情况进行全覆盖排查,排查出的951户(其中建档立卡户810户)全部纳入此次住房质量提升行动一体整改,一体推进,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与此同时,针对我县地处皖南山区,木结构住房较多且有白蚁侵蚀的现象,2019年我局积极会同县扶贫局、房管中心对白蚁侵蚀228户贫困户住房进行了防治,切实提升住房安全保障水平。

四是切实落实整改工作。结合中央专项巡视和国家考核反馈问题以及省考核评估督查暗访发现问题整改,制定了《黟县住建局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和《黟县住建局2019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项整改领导小组,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提出,住房安全问题整改不够有力。我县认领住房常态化监测机制不够完善,我县位于皖南山区,住房多数采用小青瓦屋面,遇汛期或大风天气后,少数危改户住房已出现漏雨等现象;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提出危改政策落实有偏差,我县认领危改政策落实有偏差,个别乡镇贫困户危改面积超标,部分贫困户房屋存在漏水现象,未及时翻修;省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反馈,部分乡镇对排查的突出问题推进落实不够,住房安全保障实施进度不快;省脱贫攻坚暗访反馈,部分乡镇贫困户危房改造面积超标、已脱贫户安全住房保障不到位;市脱贫攻坚暗访反馈,部分贫困户房屋存在漏水,未及时翻修。”等问题,通过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农村住房质量提升行动等措施,一体推进,一体整改,切实提升贫困群众住房质量。同时,对于因灾受损的贫困户住房,按照住建部和省厅的要求,及时进行鉴定,对符合危改条件的,全部纳入危房改造,切实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

三、扎实开展住房安全全覆盖鉴定。

一是全覆盖鉴定。为把贫困户住房摸准摸透,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19年我局会同各乡镇对全县2211户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进行全覆盖鉴定,对难以鉴定的部分古民居、土木结构房屋(845户),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专业鉴定,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档中均有“住房安全鉴定表”。

二是动态鉴定。在全覆盖鉴定的基础上,对住房发现动态变化的实行动态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排查,及时整改,及时清零。再次组织各乡镇对全县贫困户住房进行动态排查,对排查上报的91户发生动态变化难以鉴定的房屋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了专业鉴定,其他贫困户由我局技术人员会同各乡镇逐户再次进行鉴定。确保户户均有鉴定准确的安全住房鉴定报告,保护贫困户100%不住危房。

三是建立常态化排查监测机制。为实时了解贫困户住房安全动态情况,建立每月定期通过帮扶干部、扶贫工作队等进行排查,乡镇和我局技术人员实时鉴定的住房安全排查监测机制。对难以鉴定的,聘请第三方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进行专业鉴定。对发现的住房安全问题确保排查及时、鉴定精准、整改到位,动态时时清零。

四是开展住房安全核验。按照住建部、国家扶贫办的统一部署,6月初我局会同县扶贫局制定《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的通知》,迅速启动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采取手机APP经纬度定位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现状实时拍照,对每户保障方式(鉴定安全、改造安全、保障安全)及存在问题进行现场核验。在全市率先完成2153户贫困户住房核验工作(其中鉴定安全731户,改造安全1356户,保障安全52户),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平台初步建立。

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工作。

2020年受“7·7洪灾”影响,我县部分贫困户住房受损严重,我局迅速组织人员进行鉴定,对因灾受损严重的17户四类人员住房经鉴定为C、D级(其中C级12户,D级5户)的第一时间向省、市住建部门争取资金支持,17户贫困户住房目前均已全部竣工验收,资金拨付到位。

五、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机房改造技术方案范文4

扎实推进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按照报告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全面对标中央政策,紧盯最困难人群,明确目标、瞄准对象、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全省农村危房改造扎实推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牢基础。

一、明确“一个目标”,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明确工作目标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对象,制定2017—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计划,明确并紧紧围绕“确保2019年全面完成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总体目标,调整危房改造政策,及时出台《关于加强全省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意见》,以全省深度贫困县为工作重点,制定细化脱贫攻坚作战方案,明确从2017年起,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全面聚焦4类重点对象,其他贫困户由市州统筹资金解决。强化政策措施。印发了《农村危房认定指南》等,进一步强化资金、人员和技术保障,落实精准实施、巡查监管、监督执纪、改治结合等工作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全面开展省、州市、县、乡镇四级政策宣讲培训,及时解答危房改造中亟待明确的问题。编制发放《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口袋书》,发放对象覆盖30余万危房户,消除改造户的政策“盲区”与“误区”。采取开通服务电话、印发宣传资料,组织镇村干部观摩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发挥了主体作用。

二、强化“三个保障”,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一)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省级投入***亿元用于建房配套补助、农户贷款贴息和提升改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与年度计划任务切块下达,由县级根据农户贫困程度、房屋危险等级、改造方式等制定“一户一方案”因户施策。创新补助方式。将无力建房的特困农户纳入兜底解决基本安全住房保障范畴,实现C级危房改造不出钱、D级危房拆除重建少出钱,防止农户因建房举债返贫;其他贫困户在地方政府帮助下,通过自筹一部分、政府补助一部分、投工投劳及互帮互助解决一部分,实现基本安全住房目标。

(二)强化人员保障。建立部门合作联动机制。统筹住建、扶贫、民政、残联4部门人员力量,建立覆盖省、州(市)、县三级的联合办公机制,由扶贫、民政、残联部门及时提供名单,住建部门组织技术队伍,逐村逐户开展房屋危险性评定,通过部门联动,加快了工作推进。加强技术指导队伍建设。按照“州市有专门工作机构、县级有技术辅导专家、乡镇有政策指导人员、村组有技术工匠”的目标,推进危房改造技术指导全覆盖。组织开展加固改造技术、基本建设质量等专题培训**场次*万余人次。红河州在“4类重点对象”危房信息比对工作中,专门抽调20人组成工作力量,分6个审核比对工作小组,各县市上报4类重点对象进行了三轮审核比对。

(三)强化技术保障。加强技术指导。制定《农村危房修缮加固技术指南(试行)》,分地区、分类型、分工艺提出技术要点,积极探索推广符合实际的多种加固改造技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房结构特点,组织上万名农村建筑工匠开展加固改造技能培训,夯实了操作基础。组建专家队伍,做到每个县均有1名专家指导,采取包县包干的方式,对各县市开展农危改工作进行指导,有效解决加固改造难点问题。实行示范推广。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全面推动”的思路,选择5个县开展加固改造示范,组织各级住建部门负责人到示范县现场观摩,积极推广经验。目前,全省已实现所有州(市)有试点县、县有示范村、乡镇有示范点,累计加固改造农村危房16余万户。控制建房成本。按照13—18㎡/人的标准,严控新建住房面积,推广先建设基本安全住房、后改善居住条件的“打二建一”(打两层基础建一层)分步建设方式,防止农户因举债建房返贫。

三、落实“四项措施”,全力确保工作成效

(一)建立到户台账,确保对象识别精准。严格认定标准。严格按照《农村危房认定指南(试行)》,由相关部门联合认定4类重点对象农户身份,自下而上建立台账,实现认定精准。实施精准改造。组织省、州(市)、县三级住建部门技术骨干2000多人,针对房屋危险程度和部位,一户一策制定改造技术方案,实现改造方式精准,改造信息及时录入系统,精准找出未纳入安居房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的住房户,精准认定底数,确保了实施精准。

(二)实施到户指导,做到巡查监管到位。推行工程规范实施。加强合格建材推广、强化施工队伍和农村工匠培训、规范农户与施工方签订协议及质保合同等措施,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到户指导巡查。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乡镇建设管理员施工关键环节到场指导并做好记录,不按图纸施工的立即要求停工整改。通过一系列举措,全省房屋改造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机房改造技术方案范文5

关键词:城市供热 换热站改造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北方地区城市集中供热能力和老城区供热管网输送能力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城市集中供热的需求。面临的问题:城市集中供热需求随着城市的发展日益增长,在节能减排、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盲目上马区域性供热燃煤、燃气锅炉房已然受到限制,政府大力倡导热电联产,但因城市集中供热老管网热输送能力达到极限,因此现有城市供热管网的热输送能力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一大瓶颈。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按热源不同一般有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锅炉房系统;按供热输送媒介不同则有蒸汽网供热系统和高温水网供热系统。本文探讨的是以热电联产为热源,高温水一次网经二级换热站分布换热给二次网供热的集中供热系统。

2、基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换热站联合改造原理及特点

针对现有热源、供热管网情况下,为了提升管网的供热输送能力,新开发了一项基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实现供热一次网大温差运行的技术,即在不改变二次网参数的情况下,只改变一次网回水温度的方式就可达到提高一次网热输送能力的目的。其原理见图1所示:

该技术改造特点有:

1)不需要对现有供热管网进行改造,即不需要增加或更换现有管网,避开了繁琐的市政工程改造,只需对二级换热站进行联合改造,改造简单;

2)解决了城市供热需求增加与现有管网热输送能力受限之间的矛盾;

3)新技术基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以溴化锂-水为工质对,环境友好无污染。

3、解决管网热输送能力的问题

管网热输送能力=管网流量×管网供回水温差

在管网不改变的情况下,要想提高管网热输送能力,只有通过增大管网供回水温差来实现,即可通过降低供热一次网的供热回水温度,从而达到一次网大温差供热的方式来实现。比如针对供热一次网供/回水温度参数120℃/45℃,二次网供/回水温度参数50℃/40℃的管网,在不改变现有管网条件以及现有一次网供水参数和二次网供回水参数的前提下,只需将一次网回水温度降低至13℃,可实现一次网供/回水参数为120℃/13℃,从而增加一次网供回水温差32℃,增大一次网热输送能力42.6%。针对目前供热管网设计工况参数而言,通过该方式对二级换热站进行改造可最大提高现有管网的热输送能力约32.5%-42.8%。

4、解决因管网原因限制了热源端热源能力的充分释放问题

目前城市供热首站一般都是采用汽轮机抽汽通过汽水换热器将供热一次网回水加热至供水温度,如将一次网45℃回水加热至120℃供水。

1)由于供热一次网供水管网受设计温度或管道材质的最高温度限制(比如若管网只能承受最高温为100℃),即使供热抽汽压力足够高,也无法通过提升一次网供水温度的方式来实现提升一次管网热输送能力,必将导致热输送能力受到限制,从而使得汽轮机抽汽端热源无法得到充分的释放,也即即使热源端有充足的热源也因管网输送能力不足而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供热需求。在一次网供水温度受限的情况下,如果通过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扩大一次网供回水的温差即大温差供热,即可使得热源端热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从源头上解决了供热不足的问题。

2)受热源端汽轮机供热抽汽压力的约束,即使汽轮机抽汽量足够大,也因一次网热输送能力的限制而无法得到足够的释放。根据热量平衡公式,

Qz=h×q=c×t×m

式中,Qz——供热抽汽热值(kJ);

h——供热抽汽压力对应下的焓值(kJ/kg);

q——供热抽汽量(kg/h);

c—— 一次网供热水的比热容(kJ/(kg·℃));

t—— 一次网供/回水温差(℃);

m—— 一次网供热水流量(kg/h)。

在供热抽汽压力一定(即焓值h是一定的),不改变现有管网(也即流量m一定)的条件下,要想提高供热能力,只有通过增大一次网供/回水温差t来实现。而一次网供水温度又受到了供热抽汽压力的制约,即蒸汽压力一定,供热一次网供水温度只能被加热至该抽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而无法进一步提高,比如供热抽汽压力为0.05MPaG,一次网供水温度可加热至110℃。因此,在不改变现有管网条件下,要提高热源端的供热能力,只有通过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来达到。

3)该技术还可结合目前市场上应用成熟的“基于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电厂汽轮机冷凝热用于城市供热”技术,在扩大一次网大温差输送改造后,可以尽可能大地通过回收汽轮机冷凝热,进行网源结合改造,即提高了热电厂的能源利用率,又解决了城市供热能力的缺口。

5、改造案例分析

某住宅区原有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现因附近新开发一小区,新增了20万平方米面积的供热需求。原一次网参数100℃/50℃,二次网参数55℃/45℃,供热负荷为24MW(热指标取40W/m2),一次管网热媒的流量:

=0.86×24×103÷(100-50)=412.8 t/h

式中 —供暖系统用户的计算流量,t/h;

—用户热负荷,kW;

—水的比热,取=4.187KJ/(Kg·℃);

t1/t2—一次网的设计供回水温度,℃。

现有热源取自某热电厂供热首站,热源充足。为了解决新增的20万平方米(热负荷为8MW)面积的供热需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方案:方案一即充分利用原热电厂的热源,通过对管网改造,对管网扩容;方案二,不进行管网改造,在住宅小区附近新建8MW的供热锅炉房;方案三,在不改变现有管网条件,不新建供热锅炉房的情况下,采取本文所阐述的技术改造,只需对现有二级换热站进行联合改造来满足现有60万平方米面积的供热需求,同时新建二级换热站来满足新增2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因方案一需要进行管网改造,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且对市政环境影响很大,故不建议采用。表1为新建供热锅炉房和基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的换热站联合改造进行经济性比较。

表1:经济性分析比较

说明:1)总投资中不含新增土地征用费;

2)总投资方面,方案三较方案二高约900万元;

3)运行能源费用,方案三较方案二可以省约480万元;

4)每年运行能源节省费用在2个采暖期内即可回收多投资的费用。

6、总结

基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对现有热源、管网能力受限情况下对供热二级换热站进行联合改造,可以解决目前因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供热瓶颈的问题。

1)该技术改造简单。无需对现有管网进行改造,只需对供热二级换热站进行联合改造;

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已经在国际、国内的民用建筑和工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技术成熟、可靠;

3)相对于管网改造和增加新的供热热源来说,投资低,建设周期短,回收期短;

4)技术可行性高,无需进行大规模的市政工程建设,对社会影响度几乎为零;

5)相对于增加集中供热锅炉房,环保特点显著。完全符合国家供热改造“十二五”规划的环保要求。

机房改造技术方案范文6

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它们也是数据中心市场的中流砥柱。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目前这三大运营商占中国总体数据中心市场的份额达到了60%左右。当前,它们都在积极打造绿色的数据中心,相关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中国移动:签署第一份绿色协议

中国移动通信是国内惟一专注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签署了国内通信行业第一份《节能自愿协议》,并且全面推进“绿色行动计划”。

中国移动在22个省建设有IDC机房,但IDC面积都在1000平米以下,大部分不足500平米。中国移动计划建设部节能减排处项目经理杨志军介绍,“部分机房能耗水平相对较高,PUE值大大高于欧美发达国家数据中心平均水平。”因此,在推进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中,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对老旧机房改造面临着多重挑战。为了降低机房能耗水平,中国移动在2011~2013年持续改造了多批数据机房及IDC机房。改造内容包括隔离冷热通道,关闭多余通道,实施精确送风,提高机房装机量等等,预计年总节电量为1822万度,平均PUE值下降28%。

此外,中国移动也应用多种新技术建设数据中心。据中国移动计划建设部节能减排处副主任李海滨介绍说,新建数据中心为了降低能耗,主要采用仓储式机房的思路进行建设,就是通过整体部署,实现机房和IT设备整体节能。此外,中国移动采用定制化的服务器能、自然冷源、高压直流等节能技术,统一尺寸统一功率并且是标准建设。

在云数据平台的建设上,中国移动“大云”1.0。大云的后续版本处于研发当中,未来将有效涉及云计算资源池实时交易和云计算能力开放能力等领域。2012年5月,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开工。数据中心设计采用的是模块扩展的思路及业界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利用自然冷源,融合先进的制冷技术,大幅降低能源的消耗,通过低耗能、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模式,全力打造“绿色基地”。

此外,中国移动的各地分公司也都积极展开数据中心节能的探索。如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开展合同能源管理(EPC)的试点工作,对照明改造节能、基站新风系统节能、办公楼综合用电环境改造和管理、IDC机房综合节能方案实施、机房新风系统等领域的EPC开展进行了实施。

中国联通:全面的绿色IDC实践

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通信网络,目前正在加快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步伐。面对IDC不断攀升的电费成本和建设成本,中国联通负责人说,将至少推出五种方式来实践绿色数据中心的计划。

第一种方案是在北方选取城市,利用冬季室外空气进行自然制冷;其次是对服务器进行集约化处理,提高数据中心能效比;再次是对机架电源容量进行改造,提高数据中心空间利用率。中国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IDC运营中心总经理康楠说,“我们将选取有代表性的2~3个机房进行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其中的天津华苑国际数据港已经率先采用新技术,打造高端绿色IDC;而北京亦庄二期工程将适用联通提出的新IDC技术规范。”

另外,中国联通已经推出了绿色IDC技术规范v1.0。该规范对数据中心机房建筑节能、机房场地规划布局、设备选型、IT系统优化、虚拟化技术、配电优化、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自然冷源利剧、机房制冷优化、气流组织及照明等节能相关内容进行了规定。

此外联通各省分公司在集团统一组织下,根据机房实际条件,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对IDC机房的节能改造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成效。

中国联通系统集成公司IDC运营中心总经理康楠介绍说,中国联通各地方公司开展了较多IDC绿色节能技术试点。面对传统机房,联通正在进行绿色改造。康楠说,目前联通进行的改造方案针对不同的机房特征而有所不同,主要有场地优化,包括场地布置调整、设备机柜优化、布线路由优化等;智能冷却,包括温度控制优化、风量控制优化、压力控制优化等;还有电源改造,包括IT设备供电改造、电源路由改造、UPS系统改造等。

另外,在关键技术环节上,联通主要应用包括虚拟化、云技术促进数据中心从独立的设备向共享设备转变,实现资源“池化”管理,降低运行维护复杂度和成本。值得关注的是,联通也在通过客户体验和感知提升联通绿色IDC品牌营销,比如在品牌营销与市场激励方面也将绿色数据中心的内容加进来。

中国电信:从“芯”出发

中国电信是国内惟一拥有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网络的电信运营商,在有线宽带、数据中心建设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对中国电信来说,数据中心一方面已经成为其支撑系统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的重要盈利手段,因此,建设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成为其决胜未来的关键。中国电信正以实施“绿色”科技、构建“绿色”经营的理念出发,从芯片、服务器、存储、空调、机房配套等五部分着手,构建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

芯片是构建数据中心的基础和核心,在提高数据中心运算速率和减少散热方面作用重大。为了从“芯”开始,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和英特尔签订了绿色节能数据中心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通过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促进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