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成语故事范例6篇

马的成语故事

马的成语故事范文1

【拼音】: zhǐ lù wéi mǎ

【解释】: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成语故事】:

马的成语故事范文2

【关键词】希腊罗马神话 英语语言文学 影响

一、希腊罗马神话的由来

远古时期,人们对宇宙万物的认识非常有限,所虚构的丰富的神话故事,是出于对神秘的未知和畏惧。神话故事表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幻想,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主要围绕英雄、凡人和怪兽讲述。古人从虚构和真实两方面编制神话故事,一些他们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如火山和海啸,就体现在神话故事里。在这大千世界里,神话层见叠出,但希腊罗马神话享誉甚高。迈锡尼的后人是希腊文化的创作者,早于罗马文化一千多年。希腊文化之所以传播到欧洲各地,缘于马其顿亚历山大的扩张。世事难料,马其顿在与罗马人的战争中被打败,希腊成了罗马帝国管辖的范围。宗教的目的是解救被压迫人群的精神,罗马人长期以来形成了和宗教相近的思想,深刻、现实。事物具有两面性,所以罗马人想象力匮乏,在他们的国土上无神可拜,就与希腊人同供奉一种神,只是罗马人喜欢的神偏于实际,希腊人喜欢的神充满幻想色彩。希腊神话中宙斯将权利交于儿女,自己风流快活,这种人物的刻画,人性化色彩强烈。罗马神话更愿意去表达人性的光辉,更愿意去发掘人性的善根。但因希腊与罗马的历史交集,神话故事的编制离不开任何一方。

二、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的巨大作用

如今英语已成为世界语言的主角,主要原因是学习和书写简单方便,容易理解。英语中大部分词汇量,也都来源于希腊罗马神话。希腊罗马神话在历史长河中孕育,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如:Flora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花神,她的丈夫曾送给她一座满是奇花异草的花园,在现代英语里指“植物”。Pan是牧神和森林之神,受到惊扰时会大声吼叫,衍生出了词汇panic,即惊慌之意。还有源于希腊和罗马神话的形容词,如martial(军事的)、chaotic(混乱的)等。日常表达中的口语,很多也都来自于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典故,例如: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的脚),寓意为一个顽强人物的弱点。传说希腊英雄阿基里斯(Achilles)之所以有刀枪不入的能力,是因为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后,倒提着在冥河中浸过,但因一只脚被他母亲抓着,所以脚成了他唯一的弱点,后来Achilles真的在战争中因脚受伤而死。

三、贯穿英语文学体系的希腊罗马神话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希腊罗马神话,它光芒四射,罗马文学的光照亮了欧洲,同时参与了文艺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文艺的发展。文学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就是神话,是一种古老而鲜活的故事。神话和文学艺术的契合,给西方文化注入了独特的生命力。希腊罗马神话在欧洲引起极其广泛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时,是在文艺复兴期。很多文学家、诗人创作的素材都取自神话故事,如在英国文学中,《珂玛斯》(Comus)诗篇不长,却涉及了三十多个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与故事。英国诗人济慈(keats)初读《荷马史诗》后,笔下生辉,写了十四行诗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济慈提及凡人恩底弥昂(Endymion),借此表达他对完美爱情的渴望。希腊神话描述古人抵抗命运的顽强精神、斗争精神,使浪漫主义诗人充满遐想。拜伦(Byron)就写诗赞美过为人类偷去火种的普罗米修斯;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全剧感情激烈,色彩鲜明,诗人对革命的向往尽显无疑。到了20世纪,社会矛盾逐日加深,工业文明带来的后果愈加严重,人们深感信任危机,道德危机,及其渴望生活美好而有意义,不愿陷入天日永黑的恐惧中。以内涵深刻的神话故事抒发苦恼和愤怒的文章便开始层出不穷,理查得·蔡斯(Richard Chase)曾说:“神话是反映生活中社会与个人以及自然方面的种种危机———友谊、婚姻、死亡或大自然的变迁等,并使之富有意义的一种方式。神话通过唤醒对往昔、文化传统或英雄们超人力量的感情来赋予生活中的危机以意义。”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雪莱的《阿波罗礼赞》就借用了司掌之神阿波罗来表达自己对光明的赞美和对幸福的渴望;18世纪末的英国杰出诗人济慈,23岁时患病,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渴望活下来,于是怀着振奋昂扬的情绪根据神话故事中的菲洛米拉如何变成夜莺的故事,写下了凄美的《夜莺颂》。神话的“神秘”元素经过英语语言文学的应用,深深地打动着世人。

四、结束语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价值不可估量,它是英语语言和文学的根。英语语言文学对独特个性的希腊罗马神话的借鉴、引用,使西方的文化底蕴深厚。在现代社会,深入了解古希腊罗马神话方面的知识,是学习和研究英语语言文学的基本条件。丰富而奇特的神话典故、词汇,为英语语言和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宋丽珏.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影响浅说[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3:110-112.

[2]崔明.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启发[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3:133-134.

马的成语故事范文3

关键词:希腊罗马神话;英语;语言文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216-03

古希腊时期,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繁荣发展,并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欧洲整体文化体系的生成和进一步演变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而英语语言是在古希腊文化与拉丁语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自身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传播的影响。因此,对英语语言文学进行研究也应该适当重视希腊和罗马神话这一话题,有研究表明,从希腊罗马神话角度对英语语言文学进行深入的探索,可以促使英语语言文学研究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希腊罗马神话的由来

希D和罗马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产生之初以口头文学的方式在该地区不断传播和扩散,后来在荷马等人的整理下,文学形式得到了一定的规范,被划分为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逐渐在欧洲地区广泛传播,对欧洲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特定的影响。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体系中,神的故事主要包含对天地的开辟以及诸神的日常生产生活等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起源。但是,在研究中应该注意的是,古代神话文学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虚构性,因此,在进行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同时重视神话的虚构性和历史的真实性,以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希腊罗马神话中关于英雄传说故事传播的部分也将英雄与黑暗势力的斗争和抵御怪兽作为主要内容,一般倾向于在真实的故事背景中对相关英雄人物进行艺术创造,进而将英雄人物的故事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希腊罗马神话。这不仅实现了人们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遗产的传承,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几千年前人们对于世界和生活的幻想,表现出人类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探索。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特定的统一体,则主要是由于希腊文化传播到罗马地区,并对罗马人精神思想产生了特定的影响后,希腊文化逐渐受到罗马领导者和基层人民的重视,将其当作重要的文化思想在国内传承和传播,从而促使希腊罗马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扬。不难发现,古罗马文化最初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以口头文学的形式传承。一直到文字出现后希腊和罗马神话才得到真正的记录,得到了长时间的传承和传播。公元前197年,罗马在战争中战胜了马其顿,希腊成为罗马的领土,希腊国家中丰富灿烂的文化对罗马社会产生了特定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罗马人民接受了希腊文化所敬拜的神,这些都为希腊罗马神话的统一传承创造了条件。随后,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展,希腊罗马神话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整体,对西方文化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启示性作用。

二、英语语言文学与希腊罗马文化之间的联系

从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基本发展历程的全面分析可以发现,在公元四五千年前,不列颠岛在欧洲大陆上承载着连接地中海和水路的重要任务,公元前7世纪以后不断出现入侵者,他们对当时英国领土中的大部分面积进行占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不列颠岛上凯尔特人与高卢人之间的紧密联系,高卢人为凯尔特人的战争提供了一定的支持,这直接造成凯撒大帝的军队在占领了高卢后便将征服范围向着周围的海岛拓展,最终在公元前四十三年真正实现了对大不列颠岛的占领和征服,并对其实施了长达300多年的统治[1]。凯撒大帝执政期间,虽然尚未形成民族英语语言表达形式,但是,使用英语作为主要语言的民族已经开始逐渐形成。由于受到300多年统治时间内罗马文化对大不列颠文化的影响,罗马文化一度成为英语语言的源头,并对英语语言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此后直到中世纪末期,欧洲各民族之间逐渐完成了对国家地域的划分和占领,欧洲特色的地区文化和丰富的国家文化逐渐形成,欧洲语言文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丰富。在多种语言文学中,英语语言文学就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语言文学的作用下,英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相对高涨,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明显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文学作品。从对这些语言文学作品进行充分研究分析后可以发现,在这一时期所创作的英语语言文学作品受到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较为明显。可见,希腊罗马文化在英语语言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和传播,同时对希腊罗马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1.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创作的影响。希腊罗马神话是当前欧洲地区最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借助罗马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入侵和占领,逐渐在欧洲范围内得到了相对广泛的传播。在文艺复兴时期,希腊罗马神话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和延承产生了相对重要的影响,不仅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文学艺术研究者在对神话进行反复研究和文学重塑的过程中也重新赋予了希腊和罗马神话中古代神话人物新的生命力和新的生命内涵[2]。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社会的英语语言文学正是在希腊和罗马文化与文学艺术的相互促进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它必然会受到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的影响。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希腊罗马文化借助文艺复兴的力量在欧洲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也促使欧洲人民阅读希腊罗马神话的兴趣逐渐加强,诸多文学艺术家们所创作的优秀作品都与希腊罗马神话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比如,莎士比亚所创作的《特洛伊若斯与克瑞西达》以及弥尔顿的代表作品《珂玛斯》等,都将希腊罗马文化当作是英语语言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并赋予了这些作品以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特别是弥尔顿的代表作品《珂玛斯》尤为明显,弥尔顿在创作过程中合理的将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三十多个人物融合在一起,并以他们的故事为蓝本进行英语语言文学的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其后,诗人济慈、雪莱等也开始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融入神话元素,不仅表现出对神话故事的传承,还以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为载体来抒发特定的情感,对自身思想和感受加以传达。简言之,希腊罗马神话中神话人物和历史英雄人物所表现出的坚强斗志和超人的力量对于文学创作者的思维和遐想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可以说,文学艺术的创作者将神话传说与英语语言文学创作相融合,而文学创作者的作品又加入了创作者自身对神话人物的全新阐释,甚至可以说是创作者赋予了希腊罗马神话新的生命力。因此,希腊罗马神话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英语语言文学创作的影响。但是,从整体上看,英语语言文学创作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还应该对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响力进行仔细分析,进而明确英语语言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创作做出正确的指引。

2.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的启示。希腊罗马神话在传承过程中对英语语言的启发主要表现在英语单词和日常英语口语交际中。一般来说,英语语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表现出明显丰富而灵活的特征,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会通过使用比喻和拟人等手法来表现更为生动的形象。在英语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希腊罗马神话长时间的影响,神话用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英语日常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欧洲(Europa)就来自于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宙斯的妻子腓尼基公主,而巴黎(Paris)就是特洛伊王子波利斯的名字。由此可见,神话故事在英语语言文化体系中已经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甚至成为英语语言文学表达的一个重要习惯。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丰富的英语单词体系中,有多达1000多个词汇产生于希腊罗马神话,并且这些词汇在语言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内涵,对英语语言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一般来说,在英语语言体系中,产生于希腊罗马神话的词汇基本可以划分为普通词汇和专业词汇两种主要的类型。其中,普通词汇一般由神话传说中神明或者相关重点事物的称谓演变而来,而专业术语则一般在艺术生产或者特定的行业领域中形成,并且这些词汇多为单义词。

3.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启示。经过具体的研究和总结,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启示基本上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中的词汇加以丰富。通过研究发现,希腊罗马神话不仅具备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和英语语言词汇量,并且其特定的文化创作思想也能够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4]。例如,在英语语言文学领域中,“Pandora's bogy”这一词汇就是由神话传说产生的:“Pandora”是众神精神创造出的生命体,其在与宙斯的婚礼上打开了盛有罪恶、灾难等一切痛苦的盒子,世界上的不幸也随之产生。这一神话故事应用于英语语言文学创作过程中往往用来形容灾难的根源,诸如此类的例子可谓是举不胜举。可见,神话传说在丰富英语语言的同时也为文学创作赋予了特定的语言内涵。希腊神话流传到当今社会,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演变融合,其中诸多故事已经广泛渗透于各英语国家之中,不仅对英语语言文学创作产生了特定的影响,而且对英语语言文学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其二,希腊罗马神话激发了英语语言文学创作者的创作灵感。希腊罗马神话具有简单易懂和生动形象的显著特征,不仅能够广泛流传于英语国家,并且还积极促使英语语言文学创作者在进行文W创作实践过程中将神话故事与创作相结合,从而展现出不同的文学创作倾向。比如,英语语言文学中浪漫主义流派的相关作品就是借助希腊神话传说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5]。可见,希腊罗马神话传说能够激发创作者的灵感,促使英语语言文学创作者与神话传说实现更好的融合,为语言文学的发展和神话的传承提供相应的支持。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21世纪的文学创作环境不断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地。因此,创作者在英语语言文学创作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借助神话故事来对自身的思想加以传达,表现自身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等,促使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在揭示社会现象的基础上保证文学作品能够获得读者的肯定,并为新时期英语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希腊罗马文化在漫长的时间演进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对英语语言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积极推动了英语语言文学创作的发展。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英语语言文学创作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效,就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希腊罗马神话传播的重视,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创作的影响,深刻把握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创作的启示,并为英语语言文学创作的优化开展做出正确的指引。

参考文献:

[1]韩东雪.论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4,(18):212-212.

[2]马宏基.论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启示[J].商业故事,2015,(14):68-69.

[3]李紫瑶.探讨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启示[J].青年文学家,2015,(12):120-120.

马的成语故事范文4

[关键词] 迪斯尼动画长片;格雷马斯;叙事语法

迪斯尼动画电影无疑是动画世界的一道绚丽风景,它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天马行空的驰骋想象、富有人情味的动画角色、夸张诙谐的造型形象以及善良美好的人生主题征服了一批又一批观众的心,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一个时期以来,许多学者从多个方面对迪斯尼动画电影精彩成因进行了探讨,却鲜有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展开论述的。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图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学理论对迪斯尼动画长片的典型叙事结构进行初步分析,以求从新的角度探讨其成功之道。

格雷马斯是法国符号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尤以符号学矩阵和叙事语法而闻名于世。他认为,符号学理论不仅适用于文学叙事文本,亦可运用于社会叙事文本。他从公认的索绪尔和雅格布森语言范例出发,来研究叙事结构,将文本分为了两个层次,即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深层结构是文本语义结构中的基本语法,而表层结构则是叙事语法。在深层结构研究中,格雷马斯创立了符号学矩阵的理论,而在表层结构研究中,则提出了施动者模型。

符号学认为,语言是我们构建世界的主要符号系统,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就起源于同语言学的类比。一句话就可以作为一个故事片段或甚至整个故事的语义核心。而一个叙事文本则可以视为一个被扩展的句子。故事的语料库其实建立在基本的功能系列之上。功能是叙事语言的基本单位,指的是形成叙事的重要行动。据此,格雷马斯提出了三组二元对立的角色,准确地说是施动者,相当于普洛普的剧中人物:主体/客体、发出者/接收者、辅助者/反对者。施动者指的是不受其他因素制约、完成或经历某种行动的功能性事物。它既可以是剧中人物,也可能是某种动物、物体或抽象概念,但必与叙事中的功能性事件密切相关。而剧中人物并不一定是施动者,因为他们不一定担负叙事的功能性事件。在叙事中,主体与客体是最重要的功能性关系,它们之间体现了一种愿望、寻找和目的性的关系。既然主体追求某种目的,就可能存在着某种促使主体行动或为主体提供动机的事物,这种事物就是发出者,其相对应的是接收者。在不少情况下,接收者就是主体。而辅助者功能在于提供帮助,或促成愿望的实现,或有利于交际;反对者功能则相反,它们制造障碍,或阻碍愿望的实现,或阻碍对象的交际。格雷马斯将施动者模式大致划分为了四个阶段,即产生欲望、具备能力、实现目标和得到赏罚。这四个阶段在逻辑上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其中实现目标是核心。

在格雷马斯看来,深层结构具有逻辑――语义的性质,是文本的基本(深层)语法,而符号学矩阵是位于深层、具有逻辑――语义特征意指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符号学矩阵中,语义S1和S2、S1和S2是一种相互对立的关系,S1和S1、S2和S2是一种蕴含关系,S1和S2、S1和S2是一种相互矛盾的关系;其中,对立的关系强于矛盾的关系。格雷马斯所创立的符号学矩阵是一种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就其本身而言并无实际意义。只有将其运用于分析具体的价值观和故事文本时,它才成为一种能产生实际意义的工具。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拟从迪斯尼公司各个时期制作的50余部经典动画长片中选取7部比较典型的影片进行初步分析,即《小飞象》《仙履奇缘》《石中剑》《罗宾汉》《小美人鱼》《狮子王》和《花木兰》。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看,这7部动画片的故事语义核心都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小飞象》讲述的是小飞象强保经过种种挫折将大耳朵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获得成功的经历,《罗宾汉》歌颂的是狐狸罗宾汉仗义行侠、劫富济贫的传说,《小美人鱼》则描写了大胆叛逆的小美人鱼爱丽儿勇敢追求亚历克王子的奇遇,《狮子王》演绎的是小狮子王辛巴替父报仇雪恨的故事,而《花木兰》则改编自中国古代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纵观迪斯尼动画影片,不难发现这些影片文本中都存在着格雷马斯所提出的三组二元对立的施动者,即主体/客体、发出者/接收者、辅助者/反对者。这些故事和风格不同的影片,人物角色千变万化,形态各异,但它们的功能大抵不出格雷马斯的施动者模型。《小飞象》中,主体是强保,客体是没有歧视的成功生活,发出者是对没有歧视生活的渴望,接收者是强保,辅助者是小老鼠、母亲、群鸟,反对者是群象、马戏团人员、观众等。在《仙履奇缘》中,主体是灰姑娘,客体是幸福的生活,发出者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接收者是灰姑娘,辅助者是小鸟、小老鼠、马、狗、神仙教母等,反对者是继母、继母之女和猫等。《石中剑》中,华特是主体,客体是成为亚瑟王,冥冥中的命运是发出者,接收者是华特,魔法师梅林、猫头鹰是辅助者,爵士和敏夫人是反对者。而《罗宾汉》中,主体是罗宾汉,客体是反抗强权拯救黎民,发出者是仗义行侠的本性,接收者是罗宾汉,辅助者是小约翰和民众,而反对者是狮子约翰亲王、蛇军师等。

这几部影片中,6个施动者功能构成了叙事的基本人物、事件和原因,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构成了事件,主体、辅助者和反对者是人物,发出者和接收者的功能形成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迪斯尼动画长片表现的就是主体在接收到发出者的指令后追求实现客体的艰辛过程,在这其中既遭到了反对者的破坏,又得到了辅助者的帮助,最终取得胜利。迪斯尼动画长片的叙事结构是一种经典戏剧式结构,具有强烈的喜剧冲突和扣人心弦的悬念。格雷马斯将施动者模式大致划分为了四个阶段,即产生欲望、具备能力、实现目标和得到赏罚。就迪斯尼动画影片而言,其每个施动者在故事文本中也具有自己的功能,而每项功能都由若干重要功能元素组成。根据格雷马斯的四阶段观,迪斯尼动画片的叙事功能元素按叙事程序大致如下:(1)产生欲望:①主人公产生欲望;②平静的生活陷入混乱矛盾冲突产生;(2)具备能力:③主人公不能准确认识自己;④主人公走出自己的世界接受某些条件;⑤朋友或贵人提供帮助;(3)实现目的:⑥主人公完成任务;(4)得到赏罚:⑦坏人受到惩罚好人得到褒奖;⑧主人公满足欲望认识自我。

迪斯尼动画片一般在开场都会设置混乱而不乏幽默的场景,主要是介绍主人公的性格或特征,交代故事的背景。如《小美人鱼》一开始就揭示了爱丽儿冲动的性格及对人类物品的爱好,《罗宾汉》介绍了罗宾汉仗义行侠、扶危济困的英雄本色,《花木兰》交代了故事的情境和文化背景。混乱和欲望是影片开场要重点展现的内容,它们是故事发展的动力。没有了混乱、欲望及其引发的冲突,影片故事实际上失去了其意义。面对着种种的困惑,主人公一开始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走出局囿自己的封闭世界,但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跳出了自己的“牢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强保的两只大耳朵招来嘲笑,一度使他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在小老鼠的鼓励与协助下走出了自卑的阴影,利用大耳朵的特异功能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花木兰女扮男装,也勇敢地走出家门代父从军,而面对镜子她一度不能认出自己的面目。辛巴由于误以为自己害死父亲而心怀愧疚,隐居于森林,面对水中倒影却不敢相信就是他自己,最终他接受了狮国的呼唤,承担起重任。影片往往通过夸张的动漫造型和剧中人物所唱的优美歌曲,揭示出旗帜鲜明的两大对立阵营,他们忠奸分明,矛盾不可调和,从而造成了激烈的戏剧冲突。主人公尽管具有种种特异的禀赋,但他们都离不开朋友或贵人的相助。如果灰姑娘没有神仙教母等的帮助,纵然美丽,也难以见到王子,过上幸福生活。华特固然具有某种天赋,但没有梅林的帮助也难以实现命运的转折。同样,足智多谋的罗宾汉也必需小约翰等人的配合才能战胜亲王。在有些情况下,某些人物既是反对者,又是支持者。如《小美人鱼》中,一开始川顿国王是坚决反对女儿爱丽儿追求亚历克王子,但后来被其真诚的爱情打动,转而同意了他们的婚姻。而花木兰的父母对其从军是既无可奈何地反对也无可奈何地支持。最后,主人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真正认识了自身,而坏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好人得到了奖励。在迪斯尼动画中,主人公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往往也帮助了他人,甚至拯救了整个群体,从而在境界上得到了升华。如强保成功之后惠及整个象群和马戏团。华特当上亚瑟王后,结束了英格兰四分五裂的黑暗时代。辛巴不仅成功为父亲报仇雪恨,而且拯救了整个奄奄一息的狮国。花木兰代父从军,最终救了皇帝和整个国家。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在某些具体影片中,迪斯尼动画片的叙事语法在功能元素及叙事程序上可能有所出入,如某些功能元素在《仙履奇缘》和《罗宾汉》中就表现不甚明显,但绝大多数迪斯尼动画片都是按照其基本叙事语法展开故事的。

在表层结构上,迪斯尼动画长片遵循的是其独特的叙事语法。从深层的逻辑语义结构看,迪斯尼动画影片尽管题材风格大相径庭,故事内容千差万别,但它们往往表现的是善与恶、美与丑、忠与奸、正义与邪恶等的斗争,热情地讴歌美好正义的事物,大力地鞭挞丑陋邪恶的现象,发挥着惩恶劝善、催人上进的积极作用。如《小飞象》中,S1指强保,S2指马戏团人员,S1代表善良宽厚,S2代表贪婪刻薄。《仙履奇缘中》,S1 指灰姑娘,S2指继母女,S1代表善良真诚,S2代表歹毒伪善。《石中剑》中,S1指华特,S2指爵士父子,S1代表淳朴宽厚,S2代表世故刻薄。《小美人鱼》中,S1指爱丽儿,S2指乌拉苏,S1代表真挚美好,S2代表邪恶丑陋。《狮子王》中,S1指辛巴,S2指刀疤,S1代表正义英明,S2代表邪恶阴险。而《花木兰》中,S1指花木兰,S2指匈奴单于,S1代表正义勇敢,S2代表邪恶凶残。

迪斯尼动画片编织的是关于梦想与幸福的神话,它之所以深受男女老少的欢迎是因为它以卡通娱乐的形式契合满足了人们潜意识中对梦想与幸福的追求,对真、善、美的渴望。观众特别是少儿观众,观看按照迪斯尼叙事语法编排的故事和设置的喜剧情境,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初步学习到了关于人生的哲理。他们开始认识到,他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艰辛而又美好的世界。只要他们以认真、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他们终究会走向成功,体验到人生的乐趣。迪斯尼动画长片的叙事语法和深层语义结构实际上是对人们向往幸福生活、追求真善美潜在心理的精炼与演绎。

[参考文献]

[1] [法]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M].吴泓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2] 刘小妍.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简介及应用[J].法国研究,2003(01).

马的成语故事范文5

指鹿为马,汉语成语,拼音是zhǐ lù wéi mǎ,意思是指颠倒是非黑白,否认事物的本质。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指鹿为马成语的含义及造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指鹿为马成语的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二、指鹿为马成语的近义词颠倒黑白 [ diān dǎo hēi bái ]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形容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张冠李戴 [ zhāng guān lǐ dài ]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记俗谚:“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颠倒是非 [ diān dǎo shì fēi ]

把对的说成不对,不对的说成对。

混淆是非 [ hùn xiáo shì fēi ]

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混淆黑白 [ hùn xiáo hēi bái ]

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制造混乱。指故意制造混乱,使人辨别不清。

指皁为白 [ zhǐ zào wéi bái ]

指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指皂为白 [ zhǐ zào wéi bái ]

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识龟成鳖 [ shí guī chéng biē ]

鬼:即乌龟;鳖:即甲鱼。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以白为黑 [ yǐ bái wéi hēi ]

指颠倒是非。

三、指鹿为马成语的造句1、我们对待科学应该严谨、一丝不苟,如果不懂装懂,就可能闹出指鹿为马的笑话。

2、我却对这种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等等许多可笑的事情感到厌倦,对之嗤之以鼻。

3、这虽非鱼目混珠,小无相功的威力也决不在任何少林绝技之下,但终究是指鹿为马,混淆是非。

4、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指鹿为马。

5、他反驳我说的每一件事,甚至坚持指鹿为马。

6、坏人常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真是不应该。

7、环境科学家都支持设定行动的优先顺序,隆伯格指鹿为马,只不过因为他反对别人订定的顺序。

8、真理只有一个,不可以指鹿为马,也不可以白马指为黑马。

9、他对机械根本就不认识的,不是在指鹿为马吗?

10、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11、明明是一只狮子,却被贴上了驴的标签,这不是指鹿为马吗?

12、岂不知奴才发烧了可以指鹿为马,杀了皇帝,夺了天下。

13、老板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不惜指鹿为马,做伙计的,还有什么话好说。

14、你说的话虽不是指鹿为马,却也是以羊易牛。

15、所谓指鹿为马,今日是处处一现实。

16、做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对那些指鹿为马的人和事明明心知肚明,却要随声附和,阿谀奉承。

17、在正义与真理面前,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人终究是要受到惩罚的。

18、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是一些阴谋家的惯用伎俩。

19、赵高指鹿为马,这真是弥天大谎。

20、他是当大官的人,他应该明辨是非。

如果故意指鹿为马,混淆视听,终会让人讨厌。

21、老板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不惜指鹿为马,做伙计的,还有什么话好说。

22、坏人常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真是不应该。

23、独裁者大权在握,往往指鹿为马,胡作非为。

24、赵高指鹿为马,这真是弥天大谎。

25、他反驳我说的每一件事,甚至坚持指鹿为马。

26、政客们指鹿为马的言论,时有所闻,难怪社会人心惶惶不安。

27、指鹿为马是领导干部的大忌。

28、社会上多的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人,媒体报导不可不慎。

29、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是一些阴谋家的惯用伎俩。

马的成语故事范文6

说到咱们马,最初是一种野生动物。人类看重我们的速度和力量,把我们驯养,让我们承担起交通和运输的任务。如今,我们的这一功能几乎全部让给了更为先进的汽车、火车乃至飞机。但是,马的历史功绩早就融进了日常生活。虽然在很多地方已看不到马的踪影,可人们骑自行车,驾驶汽车和飞机,都离不开“马”。不信?看看“骑”和“驾驶”的部首你就知道了。

你还知道哪些以“马”为偏旁的字呢?再想想哪些字跟马的以上特性相关。

故事链接――《塞翁失马》

在边塞地区生活着一位老人。一天,他的一匹马丢了,过了几个月,那匹丢失的马带另一匹马跑了回来。有一次,他的儿子骑马的时候,摔断了腿。一年后,青壮年男子都去了战场。绝大多数人都战死了,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瘸,不用参战,保全了性命。

你能把这个故事讲具体吗?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在古代,通讯极不发达。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全国各地设立了许多邮驿,以方便各种消息、公文和物品的传递。邮驿是传递人员休息和换马的地方,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邮局”。遇到紧急情况如“八百里加急”时,可以不换人不换马,使信息最快地到达目的地。随着封建王朝的结束,邮驿制度也彻底被邮局所取代。

(高邮古驿站)

古代驿马都是快马,形容马儿跑得快的成语和诗句有

驰骋疆场展英姿

就动物从军来说,时间最久、数量最多、贡献最大的当然是咱们马!“东市

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在战争中,马拉战车可以有效地运载兵力,运输军用物资;乘坐战马的骑兵还能迅速移动,从而占据有利时机,取得战斗的胜利。

它和人同受着战争的辛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捕击的声音……

――法国作家布封

马与战争相关的谚语、成语和诗句向来不少,如成语:马革裹尸、秣马厉兵、 ;谚语:雌马不上战场、 ;诗句: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② 。

武艺高强的将军对战马的要求也很高。《三国演义》中吕布的坐骑叫“赤兔马”,当时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死后,赤兔跟随关羽征战沙场。关羽死后,赤兔马也绝食而亡。

项羽的坐骑叫 。中国古代还有很多名马,它们分别叫什么?有哪些特性?感兴趣的同学去查查资料吧。

好马还需要慧眼来识。古代有个著名的相马能手,叫伯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马说》),你们读过韩愈的诗文吗?建议大家去读读《马说》的原文。

除了伯乐,还有哪些相马能手呢?他们又有什么故事?找一找,讲一讲吧。

角逐赛场不可当

谁都知道咱们马儿善奔跑,有速度,“赛马”这个娱乐项目也就应运而生。先来看看中国古代田忌赛马的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的将军田忌很喜欢赛马。孙膑发现,每个人的马差不多都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他们都会先派上最好的马,而到最后一场比赛时,则都派最差的马。于是,孙膑就让田忌比赛时按他说的方法去做,田忌答应了。比赛开始了,田忌按照孙膑的方法,败一场胜两场,最终赢得了比赛。

请问故事中的孙膑是谁?他建议的赛马过程是怎样的?请用简单图示表述一下。再想想,这个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当然,喜欢赛马的不仅是中国人。传说,古埃及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骑马竞赛;古罗马时期,骑马竞赛成为人们的一项娱乐活动。后来在英国,诞生了现代马术运动,从16世纪开始就在欧洲流行。当时,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够参加这一运动,参赛者必须身着华丽的服装,因而显现出一种高贵的气质。从1900年起,马术比赛进入现代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并持续至今。

小链接 ――“黑马”的来源

“黑马”一词源于19世纪英国政治家本杰明・迪斯雷利的小说《年轻的公爵》。小说中描写了一场精彩的赛马比赛。开始时,两匹良种马一路领先,夺冠呼声很高。但在最后关头,一匹毫不起眼的黑马忽然追赶上来,奋力超过这两匹良种马,率先抵达终点。后来便常用“黑马”来比喻出人意料的优胜者。

化动为静也潇洒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铸造技术便已趋于鼎盛,以马为原型的青铜器同样具有极高的水平。

在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陈列着两乘铜车马。这是我国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1980年出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显示出秦代青铜铸造工艺的突出成就。

在中国绘画史上,历代均有关于马的作品。而最善于画马的,则是徐悲鸿。无论站着的、走着的、奔跑着的,还是单匹马、群马,都毫无羁绊,自由奔放,显示出一种出于天然的野性。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填一填

事后发议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