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范例6篇

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范文1

关键词:语篇体裁;ESP与ESP学派;特点与优势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6-0077-03

作者简介:张黎明(1964-),女,湖北松滋人,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一、体裁分析理论

体裁这一术语源于拉丁语germs,原本是一个文学用语,指文学作品的类型,现用于指所有话语,语篇的类型。体裁分析是从语篇宏观结构人手来研究交际目的和语言策略,强调对特定语篇结构的把握,通过揭示语篇深层交际目的来描述与解释某一特定体裁的结构和语言特征。

自1981年英国的应用语言学教授Swale在分析学术杂志刊载的学术论文中首次提出“语篇体裁分析”(genrearlalysis)的理论框架以来,在应用语言学,特别在特定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研究中,不少学者运用Swale的语篇体裁分析理论,对不同专业的学术文章、学位论文等各种语篇体裁进行分析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术与研究英语的教学实际。语篇体裁已被广泛认为是受到其所处的社会语境和特定话语社区规约的具有一定规则性和目的性的语言使用现象。

二、ESP的新发展与ESP学派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以专业需求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在我国又被称为专业英语,主要指某一领域的专门英语,如商务英语、财经英语、医学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读、听、说、写、译等能力。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语篇分析理论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把语言研究和教学的重点推到了句子层面以上,使研究者们注意到除了语言修辞特征外。学生还应掌握语篇的整体修辞特征一交际活动中旬子的使用,即组成一个整体某类语篇的各部分的作用和功能,因而一种全新的语篇分析理论一体裁分析理论应运而生。

语篇分析研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词汇一语法资源的文本化阶段;二是话语的组织化阶段;三是话语的语境化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的话语分析走向社会语境的分析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研究发展尤为迅速,相继出现了三大流派:即北美学派,悉尼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派,以及英国ESP学派,或称为新修辞学流派、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应用语言学流派。三个阶段发展表明体裁研究的角度已从研究文本为主转向研究话语社团中的一系列交际事件及其交际目的的研究,即从文本内部走向外部,从微观语境走向宏观语境。ESP学派认为语类是社会行为,认为应用语言学中的语类研究工作主要在特殊用途英语(ESP:Englisn for specific purposes)领域中开展;同时,ESP学派认为体裁是可识别的交际事件,以其发生的职业或学术社群成员可辨别或互相理解的一组交际目的为特征;体裁是高度结构化和惯例化的构件,是领域与组织文化的体现。

ESP学派对体裁分析的研究及教学影响很大,Swales和Bhatia分别阐明了某些学术性语篇和职业性语篇的特性,一直被视为ESP学派体裁分析的理论性权威。Swales在他的著作《体裁分析》一书中对语篇体裁下了如下定义:语篇体裁是“可被某一话语社区共同指认的具有特定交际目的的一系列传播事件。这些特定的交际目的由话语社区中的资深成员所认可,从而构成此语篇体裁的存在理由。这种存在理由形塑了相应话语的图式认知结构-影响并规约着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的选择一同一语篇体裁的不同样本在语篇结构、行文风格、内容和受众各方面的实现样式具有相似性”。表明ESP学派强调特定交际目的是某一语篇体裁(以下简称语体)的立足之本,同时对于某一语体,交际目的和其文本实现方式密不可分,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是某一语体具体的文本实现方式;同一语体含有并落实一系列交际目的,体现出相似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简而言之,具有专门用途的某一类语篇通常也具有典型的语言特征。

三、ESP学派体裁研究理论框架及特点

最近十年间,ESP学派的体裁理论研究发展迅猛,逐步成为体裁研究的主流,建立了自己的社会认知理论框架。作为世界公认的ESP专门用途英语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Bhatia以研究各种职业语境中的真实体裁见长,他始终将体裁的职业实践和真实工作世界的相关性置于核心地位,以职业体裁的具体语料详实分析为主要工作。他的理论框架将体裁的职业实践和真实工作世界的相关性置于核心地位,以职业体裁的具体语料详实分析为主要工作。巴蒂亚的多维度体裁分析理论框架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体裁的文本空间

运用文本知识分析作为文本的话语。限于话语的表层特征,包括话语的形式与功能方面,如语音、词汇一语法、语义包括句间衔接和文本结构如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主位和述位或信息结构的其他方面,只考虑狭义的语境。要研究文本内部特征,特别是他们在修辞语步、话语策略、组织规律性、互文性和互为话语性语境中的赋值。

Bazerman认为,互文性指某一文本或言语与其之前、同时或之后的文本或言语之间显性或隐性的关系。互文性概念帮助学者们研究了特定领域活动系统所使用的体裁之间的关系。Bhatia的“特定领域体裁”(domain-specificgenres)概念,外延更大,范围更广,超越单一岗位和单一职业活动,涵盖某一职业领域的广泛活动所产生的所有话语形式。各种相互关联的职业活动构成了特定职业领域,而其中所生成的体裁则构成了特定领域体裁。这一概念的提出,扩展并构成了对领域话语体裁关系的层次性认识,同时启发了基于领域业务活动的体裁研究层次和视角。

2.体裁的社会认知空间

运用体裁知识分析作为体裁的话语。话语作为体裁的分析不但要解释话语是如何被建构的,还要解释话语是如何在特定机构与职业背景中被解释和运用,以便达到某一领域目的的。认知空间包括认知策略,即成熟的话语社群成员如何充分运用话语资源作出各种修辞语境的回应。要考查语言运用的策略方面,特别是文本内部与文本外部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尤其是互为话语性问题。

ESP学派的体裁理论最大的特点是强调体裁的动态特征,认为体裁是历史性的、社会性的、文化性的语篇,而非静止的、不变的(Huckin,1997),即体裁是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下出现的特定典型事件。其体裁研究的理论宗旨可具体表述为:从体裁形成的社会情景出发,而不是片面重视语篇的结构形式,通过频繁出现的社会典型事件这一平台将体裁研究和社会文化现象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分析语篇所能实施的社会行为和目的,其目的是要帮助大学生及从事某一职业的新手理解特定体裁的社会功能及其使用场合。ESP学派对体裁的这一研究观点充分渗透在该学派各学者大量的著作里面,因此我们将其归纳为体裁的社会认知观,即从社会文化的动态认知视角来研究体裁。

3.体裁的职业与机构空间

运用职业知识分析作为职业实践的话语。与策略空间相近,将体裁概念扩展至职业实践,这一层面的分析不但要求体裁知识,还要求职业知识和职业实践的经验。要考查其参与者关系,及其对各种职业与机构话语实践与制约语境中体裁建构、阐释、使用过程的作用。这方面研究要考虑专业体裁使用者如何运用和操纵体裁资源来创造杂糅性体裁,包括体裁混合、嵌入、取用和体裁资源的征用。同时,要研究专业人士如何运用其专业知识来维持和控制体裁,用于达到其职业目标。

4.体裁的人种学空间

运用人种学知识分析作为社群活动的体裁。体裁运用的典型语境是话语社群,要将分析的焦点从文本特征转向话语社群特征的分析,如参与者的身份变化,体裁维持或改变的社会结构或职业关系。可运用的体裁知识范围,除包括文本知识之外。还包括对共享的职业与话语社群实践以及该社群为完成日常任务而作的体裁选择的理解和意识。

5.体裁的社会批评空间

运用社会知识分析作为社会实践的话语。话语可以展现社会变迁,体裁分析同样可以从意识形态批评的角度开展,要研究广泛的社会行动在创建和保持社会身份、社会结构方面发挥的影响。以及社会机构如何通过话语实践发挥功能。这个批评的空间对于我们在语言作为社会行动的宏大框架之下理解社会和机构的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ESP体裁理论的优势及研究的瓶颈

ESP学派区别于其他流派的理论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如何对待语篇与社会情景的关系,即对语篇体裁研究的出发点、着重点与研究取向方面更加注重从社会情景人手,更加关注社会情景与语篇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区分修辞情景和修辞体裁,因此更加强调的是在体裁的建构中相似形式(或结构)出现的频率(Miller,1984);第二,如何进行语篇分析实践,即在方法论层面上更具优势。在语篇体裁分析方面,ESP学派更加注重采用人种学方法(主要是实地考察、采访等方法)以及从历史的纵向方面长跨度(有时长达上百年)对语篇是如何逐步形成,又是如何随社会认知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等方面的理据进行仔细考察,在这方面显然比其它流派更加严谨与科学。此外,还充分将语言学分析方法与社会学和心理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语言学分析方法主要用来描述语篇的语言特点;社会学方法则是把语篇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来研究,探索语篇的社会性和规范性,从而揭示特定体裁结构之所以形成并得以沿用的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则研究语篇的认知结构和建构策略,探讨特定的交际目的如何在特定语篇中予以实现。

尽管ESP学派的体裁观的理论优势显而易见。但也并非尽善尽美。其局限性如下:第一,语篇的重要性不是简单地为写作提供规范化的公式,而是理解特定话语社区如何集体性、往复性地通过语体来建构他们的身份认同和学术/职业体验并使其定型化;第二,语篇的知识蕴涵于我们对学术/职业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并折射出一个群体的行为规范和意识形态。比如Bazerman指出实验性的学术论文的价值是用实证主义来厘定的,即论点应由观察与实验所得的数据和理性推理所证明,因此具有IMRD(introduction-method-result-discussion)成规性的结构不适用于文学、神学学科的论文样式,原因是学术价值的厘定标准不同;第三,语篇的使用存在着动态的变异,专业使用者可以挪用和操控语体的使用。Bhatia强调在当今的竞争社会和消费主义的社会语境里,语体经常被专业使用者挪用来表达个人或组织的意图:某些专家学者为学术书籍所写的序/跋除介绍和评价研究成果的目的外,还具有向读者推销此书的商业目的。虽然在传统意义上,序/跋是信息性的篇章,实际上它向潜在读者传达包含促销性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了语体混杂。第四,批评话语分析在处理社会因素方面卓有成效,基于语篇探究社会,使语篇成分及其要素的解释具备社会学依据。但是这种研究往往走出语言研究的领域太远,直接从事批评分析,而未立足于语言和语篇结构层面的研究。体裁分析以交际目的为出发点,直接从社会角度开始分析语篇,在语言层面的分析上,能够继续深入,直至语句层。该方法基于体裁结构分析语篇,尽管对某类体裁分析深入具体,但是尚未得出所有语篇通用性的模式,不具有全面适用性。即使对于同类体裁的语篇,也未能得出全篇的结构模式。

五、体裁分析理论之于教学的指导意义

体裁分析的着眼点在于促进ESP教学。Bhatia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裁意识,Swales提出了许多“体裁写作法”课堂活动和练习形式,体裁分析和体裁教学法仍在继续发展,人们将会越来越重视那些“低级”,即常见体裁,而不会再一窝蜂地去研究科研论文等“高级”体裁(swales&Feak,1994)。以商务英语为例,商务用途英语具有较强的语域特征和目的性,即使用专门的词汇和套语,有定型的纲要式结构,再加上其交际的目的性,交际目的相同的语篇具有大致相同的纲要式结构,这种纲要式结构具有程式化色彩,具有重复性、习惯性和约定俗成性,必须为每个言语社团成员所共同遵守。如商务信函的纲要式结构是写信人地址、收信人地址、称呼、正文、结束语、签名、附件等正文中的纲要式结构要依据商务信函的目的而定。不同类型的商务信函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如询价信的交际目的在于得到对方满意答复,催款信的交际目的在于得到对方应支付的款项或未能还款的说明,销售信的交际目的在于推销产品或服务以便最终获得成功等。同时,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来自不同文化、操不同语言,他们交往的语篇常常带有程式化色彩,比如,大量使用套语,而且所使用的语言都讲究礼貌,同时也简短、直截了当,因而一封彬彬有礼的信函能让你在对方心目中建立起一种正直、热情、有良好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形象,愿意同你合作、竭诚为你服务。所以,在商务英语写作和阅读课教学中运用“体裁教学法”增强学生创作语篇、理解语篇的技能和信心从长远来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进而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

六、结语

信息时代产生大量种类繁多的语篇,口语体和书面体之间的界限也日渐模糊,这些也不断给语篇分析增加新的任务。体裁分析方法的丰富性保证体裁分析的长时期持续发展,多视角的研究使其能够处理种类繁杂的语篇,保证其直接应用性。同时,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型转向应用型和复合型,英语教学也面对克服以往片面重视以文学体裁的语篇为中心的教学倾向。通过分析类型广泛的目的语体裁,对各种文体语篇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体裁的语篇有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和体裁结构,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Bhatia,V.K.Worlds of Written Discoune[M]London:Continuum 2004,(23).

[2]Bazerman,C.Intertextualit3n,How texts rely on other texts[A].In C.Bazerman&P.Prior(eds)What Writing Does and How It Does It:An Introduction to Analymng Texts and Textual Practices[C].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2004a.

[3]Fairclough,Norma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In A lecMchoul&Mark Rapley(eds.),How to Analyse Talk in Institutional Settings:A Case book of Methods[C],London: Cotinuum,2001a.&2001b.

[4]Huckin,Thomas N Cultural aspects of genre knowledge[J],AIAL Review,1997,12(1995/6):68-78.

[5]Hyon,S.Genre in three tradition:implications for ESL[J],TESOL Quarterly,1996,(4).

[6]Miller,C.R.Genre as social action[J],Quanerly Joumal of Speech,1984,(70):151-167.

[7]Saville Troike,M Inatemctional Sociolinguistics[A],In Sandra Lee McKay&Mancy H Homberger(eds.)Sociolingn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C].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6.

[8]Swales J M Aspects of Article Introduction[M]Birmingham,UK:The University of Aston,Language Studies Unit 1981.

[9]Swales,J.M&C.B.Feak 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Essential Tasks and Skills(2nd ed)[M],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

[10]杜金榜,法律语篇树状信息结构研究[J],现代外语,2007,(1).

[11]李悦聪,体裁互文性的网络体裁研究[J],学理论,2011,(16).

语篇分析范文2

关键词:主题性多词单位;话步;策略;商务英语函电

中图分类号:H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2-0049-06

语篇分析通过研究句子衔接、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来解释语篇的构建理论。语料库方法提供大量特定类型的语篇,使研究语篇结构和规律的体裁分析成为可能。体裁分析主要研究语篇的交际目的和语言的使用策略,是语篇分析的延伸。语言的使用受语言规则和社会实践的制约,语言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因此实践活动的类型也就决定语言使用的类型。一种体裁包含许多具有相同交际目的的事件[1],以话步(move)和策略(step)为基础的语篇分析认为话步有特定的交际功能和明确的交际目的,策略是实现每一话步的交际手段[2]。与对语言特征进行简单描述的语篇分析不同,体裁分析力求解释语篇构建的社会现实性[3-4]和心理认知因素[5-6]。

多词单位是词语以两个及以上词形在线性维度上的共现,体现了语言运用的预制性和模块化特征。利用语料库方法对多词单位的研究是词语搭配现象研究的补充。对特殊用途英语的模块化研究表明多词单位是语篇内容的组织手段[7]和意义载体[8]。商务英语文本中的多词单位在词汇型式、语法型式和搭配型式的限制下表达词语的语境化意义[9]。

近年来,对商务语篇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体裁分析理论和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分析商务语篇[10-13]。这些研究主要采用单词、短语、简单句和复杂句分析商务语篇的体裁特征和图式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语言的结伴性;二是利用主题词(key words)对商务语篇进行分析[14-16],而依靠孤立的主题词进行语篇分析往往忽略模块化的主题表达。以上研究对商务语篇教学提供了有益参考,但未能够解释多词单位作为重要的意义载体在语篇信息组织、体裁分析和文体识别方面的作用。多词单位是词语的搭配现象,利用多词单位从搭配角度进行语篇分析可以弥补依靠孤立的主题词进行语篇分析的不足。如利用主题词进行商务函电语篇分析,在生成的主题词表里含有主题词chamber和commerce,但两个词的意义比较孤立,而基于主题性多词单位的语篇分析则能够识别和提取多词单位the chamber of commerce,它形式固定,意义明确,共现频数高,是商务函电文本中重要的意义载体。本文利用主题性多词单位对商务英语函电语篇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商务环境中语言使用者为实现交际目的而选择的话步和策略,并分析各话步和策略的语言实现形式。研究问题包括:1)在商务语篇体裁的限制下,语言使用者如何选择话步和策略实现其交际目的;2)各话步和策略的语言实现形式是什么;3)主题性多词单位对商务英语函电教学的启示作用。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多词单位在工作定义上有两个特征:两个及以上词形的共现和重复的频数。根据工作定义,在语料处理时软件按照单位长度以标点为中止符在线性维度上从左向右切分并计算每一多词单位的共现频数。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说明如下:

首先,选择自建的商务英语函电语料库(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Corpus,BECC)作为观察语料库。该库从2005-2010年间国内外公开出版的主要商务英语函电教材中收集了800个独立、完整的书面语篇。所有语料均为函电教学语篇,具有一定的自然性和代表性;在建库过程中,按照建立业务关系、询价与报价、包装、运输、付款、保险、异议与理赔共7个主题模块将语料进行分类,然后扫描并入库,尽可能保证语料的平衡性和建库的科学性。该库有10万词次,定性为小型ESP专业教学语料库,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和研究;同时选用100万词次的Brown作为通用英语参照语料库;

第二,利用Wordsmith Tools分别生成BECC和Brown对应的N(2≤N≤8)词词表,通过合并两个语料库的N词词表,生成Wordlist 1和Wordlist 2。软件做线性切割并计算每一多词单位的共现频数(Frequency≥5);

第三,对比Wordlist 1和Wordlist 2,生成商务英语函电文本中常用的主题性多词单位(key multi-word units)词表Wordlist 3。在由多个相同主题语篇构成的语料库中,表达主题的多词单位具有超常的共现频率。通过语料库对比方法将这些多词单位提取出来并生成一个词表,这个词表就可看作是此类函电语篇的主题性多词单位词表。在文本处理中,软件自动计算高频共现的多词单位的“主题值”(Keyness)并应用“对数或然检验”(Log Likelihood Test)标识出显著水平卡方(X2)值。本文中的主题性多词单位在操作定义上的参数分别设定为Frequency≥5;Keyness≥25;X2

语篇分析范文3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法 语篇分析 阅读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系统表现为选择关系,选择是第一性的,结构是各种选择的结果,语言是一定语境的选择。韩礼德认为任何语言都具有三大元功能。第一是概念功能,即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第二是人际功能,即语言用来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判断的功能;第三是语篇功能,即在语义层中,把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语言的这三大元功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人们交流思想、连接语篇和相互交际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它承载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它是语篇语法,可以用来分析语篇。

韩礼德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吸收了欧洲各个学派的观点,是唯一可以与转换生成语法相比较的全面系统,韩礼德认为语言是由横综合和纵综合两条关系轴构成的一个系统网络。当人们用语言来表达意义时,就被看作是从这个系统中进行各种选择的过程,这个系统是包括若干子系统的,同一系统内的选项具有排他性。人们在选择的过程中不是随意的,要根据本身所要表达的概念意义、语言系统的限制和语境的制约进行选择,但是这种选择的过程更多时候是人们没有注意到的,是属于一种潜意识的行为。韩礼德认为语言是一种多层次的系统,由语义、词汇语法及音系三者构成相交叠的三个层次,语义层体现于词汇语法层,词汇语法层体现于音系层,所以语义是语言符号对外界最直接的体现。语言在具体运用中所具有的功能包括从幼儿时期的微观功能到从幼儿向成年人过渡期的宏观功能再到完全成人语言的纯理功能,因此纯理功能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

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分析法是指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的教学方法。它以篇章为单位并围绕语篇的中心思想来展开教学活动。语篇分析法在阅读训练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语篇的体裁分析。语篇的体裁常见的有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对于记叙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抓住叙事的要素,即在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基础上找出作者是通过什么要素来组织和发展语篇的;对于议论文,则要指导学生找出作者的观点,即从中心论点进而分析文章论据的组织和论证的技巧;对于说明文,则应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或浅显或生动的说明性的语言。

其次是语篇的主题分析。语篇的主题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反映了作者真实的写作意图,而最能反映文章主题的就是段落主题句。主题句在段落中一般分布在段首、段中或段末,因此学生很容易根据阅读技巧找出段落主题句。而在有的段落里主题并不明确,此时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纳总结。

最后是语篇的结构分析。由于各种语篇的交际功能、语篇主题、文章体裁不同,语篇的结构也不同。不同语体的语篇通常用不同的结构形式表示开头、中间、结尾等。但语篇的结构安排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指导的作用,学生则是课堂的中心,这样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阅读兴趣。根据系统功能语法,叙事语篇,特别是短篇文章,往往有三层含义:本义、社会意义和主题。主题是从语篇的具体特征中分离出来的,就其性质而言它近于一种概括。因此对主题的理解必定经过推理,而推理又必须依靠语境和世界知识,同样也建立在语言证据的基础之上。语篇中的型式化是语篇散文表义手段。型式化又有主次之分,主要型式化是语篇的前景化部分,与语篇的整体意义有关,因此通过查询和分析语篇的若干型式化及其对比,可以为了解主题而进行的推理提供语言依据。此外在理解科技英语时,科技英语因其特殊的语场、语旨,采用的语式也较特殊。科技英语中多采用名词化短语、长句、被动语态及专业词汇,因此句式复杂,较难理解,在讲授科技英语时,我们可以借助系统功能语法对科技英语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科技英语。韩礼德分析科技英语语篇时,借用了雅式和土式的概念。此后,他基本上以雅式和土式的区别代替隐喻式和一致式的区别。雅式指一个小句中含有较多的语义,长而复杂的词组和短语,而同样的语义在土式中可分解为较多的简明的小句。雅式比土式更具分量,它陈述的是一个严肃的已经证明了的事实,具有权威性和智慧,科学性更强。科技英语为了表达更复杂的经验和更高度的认识,因此它的句型多采用雅式句式。

系统功能语法指导下的语篇分析法能够很好地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它以语篇为基本单位,有助于提高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能力,同时打破教师“一言堂”,让学生积极参与,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

[3]杨小扬.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点教学与语篇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学,2002.

语篇分析范文4

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范畴,指的是商务活动参与者为达到商业目的,遵循行业惯例和程序并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选择地使用英语词汇、语法资源,运用语用策略,以书面和口头形式进行的交际活动系统。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商务英语的语篇逐渐成为了对外贸易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被广泛应用到对外贸易的实际操作中。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商务英语语篇可被细分为:商务信函、备忘录、会议纪要、广告、报告、通知、说明书、协议或合同,以及各种相关单据与表格等各种语篇类型。从篇章宏观结构角度,商务英语语篇可被划分为:问题—解决型、直接表述型、主张—反主张、间接表述型、解析型、比较—对比型、等级型、时间发展型、空间型。选入商务英语专业教材的商务英语语篇通常更加复杂与丰富,其语篇模式主要由以上所述的特征构成。对于商务英语语篇的分析应当在商务英语专业语言类课程的阅读教学部分进行实践。

二、商务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普遍问题

第一,把阅读当作学习商务方面词汇、术语以及掌握英语语法知识的途径。受我国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影响,将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集中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讲解上,尤其是商务英语精读教学,80%以上的上课时间由教师讲解文中的词汇和语法。学生认为商务英语阅读就是学习运用一些词汇、术语及语法。第二,忽视“语篇”这一重要概念。商务英语阅读材料的语篇大多为非文学语篇,对其阅读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商务基础知识,该类语篇的衔接也有其特殊性。因此如果忽视语篇这一概念或不了解该种语篇的特点,学生会难以把握其中的重要信息和知识。

(二)批评性阅读教学的优势

第一,有助于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自我发起的推动力刺激个人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频率,再通过渗透性的知识吸收过程,与其他学习者之间进行互动性自我评价,学会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批评性阅读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扮演独立的阅读者角色,以批评的眼光审视和获取自己在自发的阅读动力下认为需要获得的信息,教师只充当学生任务的分配者,和学生一起完成阅读后的批评性分析。第二,有助于学生全方位理解语篇的意义和功能。商务英语语篇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实现全方位理解语篇的意义和功能:从语篇中的词汇特征、语法特征、章法结构、修辞等角度进行基础性的分析;分析语篇的目的感、礼仪感与信息传递的清晰感;学生自主学习语篇的关键,就是要弄清语法形式是如何服务于内容和选择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内容的。第三,有助于学生多种阅读策略的习得与实践。传统的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常常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知识点的传授、复习、掌握和操练上。批评性阅读教学让学生进行专门的阅读训练,尤其是以语篇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策略为核心的训练。在批评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从而巩固相应的阅读策略。

(三)批评性语言意识的培养

批评性语言意识是指语言学习者关注语言社会属性以及语言和权势的关系意识,它认为阅读是一个社会过程,语篇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批评性阅读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批评性语言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语篇是一种社会实践,阅读是一种社会过程,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主动关注作者和读者的社会角色,并将自己真正介入阅读过程。商务英语语篇的特征使学生较容易进入商务场景中的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评性语言意识。

(四)批评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一,科学处理生词的能力。美国语言学家RobertKarlin提出用词汇识辨技能和词义解析技能来分析与译解词义能够帮助阅读者提高阅读速度。第二,分析复杂句子的能力。该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一个句子进行语义分析和句法分析。第三,分析语境的能力。该能力主要指阅读者将句子所处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联系起来。第四,预测能力。商务英语语篇特征决定了阅读者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提供的线索从文章的主题和体裁、文章的结构以及句子层次三个方面进行预测能力的培养。第五,推断能力。该能力要求阅读者通过主题知识、语境知识以及母语知识等进行推断,将隐性知识和上下文带入显性语言知识,从字面的理解过渡到深层含义的理解,从而得出某种结论。

语篇分析范文5

关键词:体裁分析;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功能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088-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23

1 . 背景

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要求,2007年,教育部批准高校本科招生专业中设立商务英语专业。之后,商务英语专业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仅在2008年,全国已有700多所高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王立非,2012)。商务英语属于特殊目的的语言(ESP),其语篇具有相对固定的内部结构和语法词汇特征,因此,其讲授应与普通英语的教授不同,商务英语翻译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也与普通的翻译课程不同。本文尝试结合适用于特殊语言教学的体裁教学法,并结合功能目的论,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进行研究探讨,以期对商务翻译教与学有所推动。

2 . 理论分析

根据Douglas(2000)对特殊目的语言能力构成的分析,特殊目的语言能力由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功能知识和社会语言学知识),策略能力和背景知识(话语领域)构成。因此商务英语能力由语言知识、策略能力和商务背景知识构成,商务英语翻译的能力培养也应从此三方面着手。

体裁分析是针对具有鲜明内部结构特征的语篇,既分析语篇的宏观语篇结构,也分析实现这些结构的微观语法词汇模式,有助于学习者掌握该类语篇。而且体裁分析并不单纯采用语言学分析方法,而是将语言学分析方法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方法紧密结合起来(Bhatia,2005)。语言学分析方法用来描述语篇的语言特点;社会学方法则是把语篇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来研究,探讨语篇的社会性和规范性,从而揭示特定体裁结构之所以得以形成并能沿用的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学方法则研究语篇的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和建构策略(strategies),探索特定的交际目的是如何在语篇中实现的(韩金龙、秦秀白,2000)。

商务英语教学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对于语篇的所在语境及使用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因此,体裁教学非常适合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下面就结合翻译过程及体裁教学,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进行探讨。

3 . 商务翻译教学研究

何谓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商务英语是指以服务于商务活动内容为目标,集实用性、专业性和明确目的性于一身,为广大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并具备较强社会功能的一种英语变体。它包括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文化意识等核心内容。概括地说,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包括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承包与合同、国际金融、涉外保险、国际旅游、海外投资、国际运输、商英广告等在内的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为商务英语。从事商务活动和热衷于商务活动的人们以及为商务活动之目的而走到一起的人们之间所进行的谈话和书面交流的文字材料统称商务语篇。

根据商务英语所应用服务的范围,可以确定商务翻译课程是为了培养学习者在商务实践中的翻译能力,因此商务英语的翻译课程的教学应与普通翻译有所不同。根据体裁的三方面的能力培养,笔者拟将商务翻译课程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对商务语篇的理解分析,正确把握语篇在商务语境中的正确意义,从语言学角度对商务语篇进行分析,为商务语篇的翻译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商务语篇具有其特殊的语言特点:语篇具备较强的客观性,并无太多修饰性用词,力求使用平实、准确的表达方法,行文中实义词密度高,名词化程度高,且具备独特的行业特点,很多商务语篇中的单词与其普通用法不同,而是因其商务语境具有了新意,如:advice,该词在商务语篇中不再是建议,而是通知,诸如此类的词汇很多;此部分提供给学习者商务领域现有语篇,将商务领域进行划分,如分为:现代商务发展趋势分析、资本与金融、物流、国际会展等各方面,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各种场合下商务语篇的规范性和社会性,并进一步探讨其隐含的文化因素,使学习者对商务语篇有初步认识,从而开始商务语篇翻译的第一步,了解语篇所处语境及该语境所使用语言的词汇特点、语篇特点及文体特点,并熟悉商务知识,形成一定的背景知识(schemata)。

将商务英语按领域分类,并引领学生一起完成翻译任务。如讲到国际支付领域的翻译,可以提供两篇有关信用证的文章,引导学生对两篇文章做出体裁分析,包括语法词汇的分析,分析后指出,两篇文章均具有以下特点:正式文体,用词正规,多专有名词,英语句法复杂,多用从句。进一步指出专有名词有固定译法,尤其在国际支付领域,错误的译法会导致双方交易的误解及失误。汉译英的句子,因汉语习惯短句,而英语正式文体多用长句,以包含更多的信息,因此在实际翻译中,应注意采用合译的方法,将汉语句子整合,以符合商务文本的行文习惯。

本部分的目的是加强学习者对商务语篇的文体意识。具体地说,商务文体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术语对等的意识;2. 商务英语的名词复数意识;3. 商务专业知识的意识;4. 词组组合及叠用的意识。

这是因为商务文本的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商务语篇知识,才能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行业专门的术语将规范的译文呈现给读者。商务语篇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有强烈的商务语境意识,注意商务文体中的语用信息的正确理解与翻译。这种意识体现在译者阅读原文时就应该感知到商务英语的语境,进而用商务英语的视角去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商务知识是做好翻译的必备条件,否则呈现给读者的译文就没有可读性,会误导读者。商务英语文体中的词语必须结合商务英语的语境来理解,在语篇中进行分析,应明确词语所指是与商务相关的内容,而非普通英语语境下的含义,错误的理解将会导致啼笑皆非的译文。

第二部分:在语境建立的基础上,引入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指导及语言翻译技巧的讲解,将翻译理论及策略融入商务英语语篇的翻译中。C. Nord指出“Translation is a purposeful activity.”翻译是一种目的。目的论强调目的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性,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其实,翻译就是译者与原文作者之间的对话,就是以语篇为中介的一种意义呈现和解释行为(李明清,2009)。目的论强调译文的目的和功能,强调译文读者的需求,认为翻译是在目的语情境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Nord, 2001)。

翻译目的论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讲授中,起到两方面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在商英翻译的讲授中,应明确指出每项翻译任务都应由其目的决定翻译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翻译目的应考虑目标受众,只有目标受众能理解的译文才是好的译文。下面以各大超市常见储物箱的翻译为例来讲解:

存包处

1. 请按“存”键。

2. 取密码纸,自动开箱。

3. 存入物品,关好箱门。

1. 将密码纸靠近读码口,自动开箱。

2. 取物后,请关好箱门。

在翻译此类指示性文字时,应考虑到译文只有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才能真正起到指示作用。因此,翻译的第一步是在明了原文的目的,然后寻找借鉴国外存包处的指示,因为只有原汁原味的表达才能符合目标受众的习惯。

Public locker

To use

1. Open the door.

2. Place the article/item inside.

3. Insert quarter (it will be returned).

4. Turn and remove the key.

To remove contents

1. Insert key and turn.

2. Open the door.

3. Quarter returns in slot.

其次,根据英文指示语的行文规范,形成译文:

Public locker

To use

1. Press the “deposit” key.

2. Take the barcode ticket that rolls out and the door opens.

3. Place the articles inside and close the door.

To remove contents

1. Place the barcode against the scanner.

2. Remove the contents and close the door.

另一方面,指导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策略包括词义的引申与词类转换,增词法与减词法,重复法,正反译,分译与合译,被动语态的翻译方法,长句的翻译方法等。翻译方法的讲解必须遵守一个原则,即目的论原则,任何翻译方法的使用,都是为翻译目的服务。

下面以一则商务广告的翻译为例,来展示目的论在翻译策略选择中的重要性。德比尔斯公司的钻石广告:“A Diamond is Forever.”商务广告的目的是通过说服来销售产品,诱发受众采取行动而使广告主得到因销售而带来的利益。因此,广告必须具有说服力,使人产生购买欲望。因此翻译此广告时,为了传达该广告的目的,译文充分考虑广告出现的目的语情景及受众的审美情趣,采用分译法和增词法,将该广告译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很好地传达出原文想要传递给受众的产品感觉,即钻石代表永久的爱情,矢志不渝。

第三部分为商务文本的专项翻译讲解,包括商务信函、单证、合同等。该部分强调以体裁分析方法对商务的文本进行分析,提供商务应用中的实际文本,供学生作为模板,进而在使用语境中对该文本进行解析,指出中英两种文本的构成部分,各部分所使用语步,各语步所表达意义及其功能,并进行对比,指出并总结各语步的重要词汇句型,以此指出商务文本的翻译规律,以便于学习者掌握商务文本的行文规律及翻译准则。

下面以商务信函为例。首先从对信函进行体裁分类,通常根据商务信函的交际功能,即信函旨在解决商务活动中的具体事务,可将其分为:关系建立类、信息咨询类,如询盘、报价等、业务磋商类及业务索赔类。因此信函的翻译讲解可按照商务操作的程序进行,强调信函的交际目的,确定其体裁的语用风格以及翻译策略。翻译中,按照信函的体裁特点,按语步来进行分解步骤的翻译,中英商务信函的组成部分可归纳为:信头、日期、称呼、正文、套语、签字、职位、附件等,不同语步可根据商贸双方的关系有所增减,翻译中,根据商务信函是较为正式的商务文本社会属性,采用对应的汉语格式与语言,如:称呼,英语通常会以Dear…为开始,译入汉语时,考虑到汉语商务信函正式性的特点,将其译为:敬启者等商务用语,而不是“亲爱的”这一类口语化的表述。此类情况也表现在正文中,如信函套话“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可译为“早复为盼”。简洁明了,符合商务信函的语体风格。

4 . 结语

本文利用体裁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进行了解析,指出商务英语翻译与普通翻译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应从体裁的三个方面,即语言学、社会学及心理学三个方面对要翻译的原文文本进行解析,确定原文本的交际目的,以得到有效的译本,以推动商务英语翻译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Altenberg, B. On the Phraseology of Spoken English: The Evidence of Recurrent Word-combinations[A]. In Cowie, A. P. Phraseology: Theo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Douglas, D. Assessing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Nord, C.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Swales, J. 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韩金龙、秦秀白.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2000(1).

李国庆、靳智博.翻译策略选择与体裁目的对等[J].外语学刊,2011(3).

语篇分析范文6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in Linguistics

ZHOU Minxin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Guangxi 530003)

Abstract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has determined 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s research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especially English,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basis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and focus of its development trend, tries to grasp the research focus from them.

Key wordsLinguistics, current research,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1 语言学的发展

语言学的前身应该可以被既定为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追溯更早则称之古代语文学阶段。现代语言学是从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新时期,这一时期索绪尔(F.De.Saussure)著有《普通语言学教程》(Th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结构主义中以美国结构主义影响最大,F.Boas, E.Sapir, L.Bloomfield 三者较为出名,他们创立了新结构主义学派――美国描述语言学, 三者中以后者较为出名,所以美国语言学也叫“布龙非尔德主义”。

1.1 美国的结构主义

美国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四种:替换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分布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其主要内容如下:(1)替换分析法(Substitutional Analysis),即用一个语言单位代换另一个语言单位是否得到新的事实。 (2)对比分析法(Contrastive Analysis)是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语言单位,找出他们相同或不同部分从而确定单位性质。(3)分布分析法 (Distribution Analysis)为研究词位出现的位置,词类(实、虚)分布的位置。(4)直接成分分析法(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一个句子首先可切分成两个部分,切到词素为止。(5)序列分析法(String analysis)是把句子带有修饰或不带有修饰的基本单位、结构成分或基本单位、修饰成分。(6)转换分析法(Transformational analysis) 为把任何的结构看成核心句(Kernel sentence)的转换,所谓核心句是基本句型(SVO, SV等)其他是核心的拓展或是从核心句转换而来的。

1.2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 M.A.K. Halliday (韩礼德) 师从伦敦学派J.R.Firth(弗斯)。后来,我国的两名学者罗常培和王力,打破传统语言或结构主义的根本,把语法形式意义、语言用法等系统地有机地连结起来。

1.3 转换生成语法

20世纪50年代Chomsky 对美国结构语言提出挑战,创立了转换生成词法或形式语言学,提出研究重点人是如何从有限的语言单位创造出无限的语用句型。这一时期的发展共经历了五个阶段:经典理论时期、标准理论时期、扩充标准理论时期、修正式扩充标准理论时期、最简的解释理论时期。这个时期Chomsky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概念:深层和表层结构。这两个概念对“同形异义、异形同义”歧义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2 语言学的动态研究

语用学 (Pragmatics) 即语言使用学,其主要研究问题包括:指示语 (Deixis)包含人称指示、时间指示、话语指示、承接指示;前提 (Presuposition), 语用推论, 以语言结为根据,靠逻辑推论语言的前提条件;语用含义(Implicative)话语含义, 给语法事实提供重要功能解释。

2.1 语篇学

语篇学是在句法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叫篇章语法或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语言学由静态到动态的大转变,由结构研究到功能研究。篇章语法主要解决篇章结构研究;篇章语义主要解决篇章意义连贯,研究篇章的层次。篇章的语用研究,重点探讨会话结构、话轮(说话顺序)邻近配对(前者说话的反应),也解决影响会话因素(心理因素、文化),篇章理论研究,研究篇章的产生。

2.2 社会语言学

社会于语言关系的科学,它是一门交叉科学。从社会变化与发展来研究语言变化,又由语言变化来研究社会的规律。其分为微观社会语言学与宏观社会语言学。微观是研究具体的语言与社会关系,如语言与性别、语言与民族等,也研究语言的细节,如语言世界、语言等。宏观主要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中的地位和社会对语言的选择,如国际文化交流中采用哪几种语言、在本国推广哪几种语言、语言的推广和文字改革等等。

3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热点

3.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

单以核心刊物《外国语》上发表有关系统功能语言学就有30多篇;《外语教育研究》上发表有10多篇;出版的重要著作有胡壮麟先生的《系统功能语法概念》于1989年在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语篇的衔接语连贯》;程琪龙的《系统功能语法导论》。论文集有湖南教育出版社的《语言系统与功能》;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语篇・语境》;任绍鲁的《语言・系统・结构》等等。系统功能的基本概念的引进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胡壮麟为首,系统功能的语法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系统功能语法的语言观于方法论;对系统功能语篇研究理论进行实践和补充。

3.2 语用学的研究

近年来,《外国语》在语用学发表文章达30多篇;《外语教学与研究》有10多篇;出版的专著主要有:何自然的《语用学概论》;何兆熊的《新编语用学概要》。语用学在90年代最现风光,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最核心的科目,其研究有三个特点:(1)在继续引导外国的方法的同时,通过对语言具体事实提出修正何补充。例如:何自然的《国外语言学的研究》。(2)对语用学的内涵进行了新的开拓。比如何自然的《语用模糊》、《情态动词的语用分析》由卫国的《现在完成时的语用含义》。(3)从翻番而论转入专题研究。把汉语与外语的研究联系起来。例如刘绍忠的《“清”字用法汉英对比》。

3.3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

《外国语》和《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共有10多篇;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特点主要表现在:(1)由宏观方法转入微观具体语言现象分析,例如:《委婉语社会语言研究》、《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2)从解释的社会学角度转向心理学语言运作的社会心理机制。例如:王德青的《社会心理语言学科性质语研究对象》和素定芳的《委婉语研究》。

3.4 话语分析研究

《外国语》中有将近20多篇;《外语教学与研究》有10多篇。从80年代中期开始系统介绍西方话语分析基本概念与理论。90年代转入英汉对比分析。从话语口语转入语篇研究。近几年来,话语分析有交叉和重叠趋势。

4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趋势

(1)研究对象看,由微观转入宏观,语言本身系统转向跨学科研究,出现交叉学科,如跨文化交际学、国情语言学;由结构研究转入功能和应用研究,由静态到动态,如描写构词句法规则到句法结构的不同功能;单个词的意义到单词在特定环境中的意义;由单一语言研究转向多语言的对比研究,如对比语言学,包括双语对比、多语对比,包括同族语对比、非同族语对比,即有语言自身的对比,也有语言与文化的对比,如跨文化交际学。(2)研究方法看,由单层次和单角度,静态研究转入多层次、多角度、动态研究。(3)研究目的看,目标不断从窄到广,从肤浅到深度;从描写转向解释 Chomsky 试图从大脑的遗传基因来解释语言的事实;从理论的探讨转向应用价值分析,如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语言学,语用学的分析应用到法庭审讯中等。(4)发展趋势看,语言学研究有三个:①侧重宏观语言学,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的关系;②着眼认知语言,语言与大脑关系;③鼓励用科学技术研究,如《对学者个人差异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景物描写作文

下一篇说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