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范例6篇

高一新生

高一新生范文1

经过紧张的中考,同学们怀着激动又兴奋的心情跨入了高中校园。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新鲜的事物冲击着我们兴奋的大脑,刺激着我们好奇的神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新鲜感的消退,新生活的压力,可能会使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像荡起的涟漪渐渐地淡去。随之而来的,是思家心切的泪水,是人际关系的困惑,是面对高手如林的现实的失落感。于是,新的生活适应期就会出现种种适应性问题。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一种适应。适应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有机体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与环境保持平衡。如果有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来重建平衡。这种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循环往返的过程,就是适应。这就告诉我们,生活就是适应,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面对每一个人生的转折,面对每一种新的生活,都会有一个适应期,来实现人与环境新的平衡。如此看来,我们高一新生面对新生活,多多少少出现适应性问题,便是生活的必然了。之所以先说清这一点,是想表明,同学们的适应性问题,一般说来是一个正常的人生课题。换句话说,出现适应性问题是情理之中的事,没有适应性问题才是怪事。适应就是平衡,适应就是发展,适应就是成长。

那么,面对高中新生活,高一新生会出现哪些不适应呢?

一是生活环境改变带来的不适应。对于高一新生而言,经历了厉兵秣马的中考后,升入高中,离开自己原来熟悉的生活空间,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面对的是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原有的家居生活或集体生活方式,与现行的集体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对新的学校生活环境产生了不适应的感觉。如在入学第一周的军训期间,有好多学生除了感到军训艰苦外,对集体宿舍生活和行为规范方面,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应,有的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二是角色转换带来的不适应。有些高一新生,在原来的初中是老师重点扶持的对象,是同学羡慕的对象,面对的是鲜花和掌声。到了高中,强手骤然增多,原来的优势便不复存在,不再“唯我独尊”,甚至有的同学会从“排头”到了“队尾”。这种角色上的转换,也会使不少同学产生相当强烈的不适应感。于是,面对新的环境,产生失落、苦恼、害怕的心理,时常怀念以前的班集体,排斥现在的班集体,有的甚至产生转学、休学的想法。产生这样的不适应,主要是没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没能正确地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区别,从而导致自我评价的偏差。

三是新的人际关系带来的不适应。进入高中后,不仅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进入了新的人际关系之中,如新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特别是寝室中的舍友关系,等等。由于学习、生活环境不同,对于新的同学和老师会有不同的期待,这都需要一个认同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同学就会出现种种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加之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较初中生明显增强,容易把自己的心灵之门关闭起来。还有些同学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顾虑重重,既怕自己不能被人理解,又怕对方不以诚相待,时常产生莫名的孤独感。

四是学习方面带来的不适应。由初中到高中,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在初中原有的学习方法也开始明显地不适应高中的学习。高中老师不再像初中老师那样手把手地教,而是主要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学习上的不适应。有的同学由此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担心因此而丧失学习兴趣,更有甚者干脆排斥教师,一味地挑教师的毛病,导致学习成绩滑坡。

当然,不适应的现象还有很多。在新生活的适应期,每个同学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会出现一些适应性问题,同学们不必太担心。但是,我们也不能被动地等待,应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地适应新生活。

心理探源:不适应的原因在哪里

一是生活变化带来的自然反应。如前所述,生活就是适应。从初中到高中,由一个几乎完全被人照顾的家庭生活环境,到一个事事靠自己的学校生活环境,由一个众星捧月的学校环境,到一个高手如林的学校环境,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转折。这种客观环境的变化,出现一些适应性问题,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

二是年龄特征带来的适应困难。青少年的心理年龄特征,决定了高中新生有了相当程度的闭锁心理以及自我中心倾向,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从而阻碍了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再有,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的思维容易陷入极端化。入学前对高中怀着太多美好的憧憬,把高中想象得非常好;入学后发现高中也有许多不如意,于是又认为糟得很,这种反差也增加了适应的困难。

三是自我松懈造成的适应困难。经过中考的拼搏,走进高中校门,很多同学会有喘一口气的想法,进入重点高中的同学,还会觉得踏入大学的门有了把握,由此就会出现放松心理。但是,高中的压力比初中时更大了,看到别人都在埋头苦学,自己一颗浮躁的心既放松不下来也沉静不下来,玩得不痛快学得不踏实。结果,很长一段时间里找不到感觉,出现适应困难。

四是教育失误造成的适应能力不足。适应能力,是人根据生活环境进行自我调整,以便和环境保持平衡的能力,是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本来,适应能力是人的一种固有的潜能。但是,由于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失误,许多同学潜在的适应能力没有被更好地挖掘出来。每年新生入学之际,有的家长百般呵护,甚至每天来给孩子叠被子。这就导致许多同学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自理能力、自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难以适应高中的独立生活。

五是自我认知失调导致适应困难。一方面自我评价过高。绝大多数新生在初中时都是佼佼者,享受优越待遇,被同学抬着,被教师捧着,被亲朋好友推崇着,因此自己内心也有一种很强的优越感。走进高中校园,面临周围一个个高手,没有了初中时候的优越感,就会一时难以适应。另一方面是自我评价过低。有些新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男同学会因身材矮小而自卑,女同学会因长相不佳而自卑。从边远农村入学的同学,更容易感到自卑。这也会导致各方面的适应性问题。

心理援助:主动适应新生活的策略

策略之一:主动进行心理调整,积极适应新生活

一要做好心理准备。要认识到适应是高中生活应有的第一堂课,适应是自我成长的机会。遇到一些适应困难的时候,拿出顽强的意志力,勇敢地去面对。这样遇到一些适应性问题就比较容易坦然面对:不因心理上的不适应而产生恐惧感,不因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而产生失望感,不因学习上的优势消失而产生失落感,不因经济上的一时困难而产生自卑感,不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得当而产生压抑感。还可以借助积极心理暗示,比如“适应能力是在实践中提高的,我一定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生活”,来增强自己适应新生活的信心。这样,有助于缩短适应期。

二要调整角色心理。适应就需要改变自我。人的社会角色变化了,相应的角色心理就应该跟着转变,要学会正确评价自我。上高中后,每个人都会面临重新评价自己的问题:或破除优越感,以平常心态面对新的生活;或破除自卑感,正确对待与同学的差距。差距有两类,一类是必须补救的,比如在学习或人际交往上的问题,一定要想办法缩短距离,但要允许自己有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一类是可以接受的。贝多芬不会因为打拳打不过阿里而自卑,阿里也不会因为创作不出《第九交响曲》而自卑。人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不要期望自己所有方面都比别人强。不要忘了,“我有不如别人的权利”。

三要优化学习动机。不少同学一旦考上高中,便有了“喘口气”的心理,出现“理想间歇期”,不经意间导致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于是产生学习适应困难。所以要优化学习动机,树立新的理想,把上高中作为人生新的起点。这样才能获得经久不衰的学习动力,避免出现“理想间歇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

四要调节失落心理。面对适应期的失落,应采取乐观豁达的态度,积极进行调适和补偿。如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注意调整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方法,便会有所进步;当不了学生干部,把时间用来多读点书,便能获得补偿;有想不通的不快之事,主动找老师、同学谈谈,可以得到放松和调适。必要的话,还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

策略之二:主动进行行为调整,积极适应新生活

一要调整生活方式。对绝大多数新生来说,进入高中才是独立生活的第一步。要学会独立生活,要具有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从依赖别人的生活方式转变为独立的生活方式。入学之初,首先要学会在起居、饮食、穿戴、洗晒等方面自己料理,还要了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允许做的。在熟悉新的老师和同学的同时,还应迅速熟悉学校的教学设施。为了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多向高年级的同学或同乡请教,加强与老师、同学的接触,掌握各方面的信息,这样才能尽快适应新生活。

二要调整学习方式。调整学习方式,是适应高中学习生活的重要一步。初中与高中在学习上的不同,最突出的一点,是高中的学习比初中的学习需要更大的自主性。所以,新生要逐步学会主动学习,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检查学习效果,主动找教师征询意见,主动请教老师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更大程度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以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随着作业增多,还一定要学会主动地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高一新生范文2

【关键词】原因,环境,教材,课时,学法,措施

1.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

1.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每年高考的平均分也就只有五六十分,并且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实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函数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还有一部分因为考不上重点高中而到普通高中就读,心理的压力更大,自己也觉得自己没有出息,于是从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投入,态度上也不端正,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1.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及解题的技巧,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其次,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受高考的限制,高中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且有加深的趋势。再次,内容不连贯,有些内容初中已经没有了到了高中又要经常用,如一元二次不等式,致使学生顾此失彼,无从下手。

1.3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练得熟,学生只要死记就可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搞好初高中衔接的措施

2.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②摸清底数,规划教学。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2优化课堂教学,搞好初高中衔接。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度,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进而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为此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

⑤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2.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等。具体措施有三:①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②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③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①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讲祖国四化建设需要大批懂数学的专家学者;讲爱因斯坦在初中一次数学竟没有考及格,但他没有气馁,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科学家,华罗庚在学生时代奋发图强,终于在数学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等等;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

③网络知识的反馈和落实。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反馈途径,及时收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教学的意见,为及时矫上学生的错误,调整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提供依据。知识落实的思路为:以落实“三基”为中心,实行分层落实,做好培优补差。

参考文献

[1]赵振威.《中学教材教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

高一新生范文3

比照一下学生初、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和老师初、高中物理的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初中学生、老师面对的物理问题较浅显、易明白,内容少、定理少、感性强、易识记,因而学法、教法很是生硬、机械、粗糙;老师偏重一言堂式灌输、大强度低效训练,学生则钟情于死记硬背,照猫画虎,被动接受;老师过于强势,是课堂的主宰,学生甘守劣势,丧失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权利与机会,满足于南郭先生的滥竽充数,得过且过。高中的物理学科,公式、定理多如牛毛,教学进度快如迅雷,内容难度难于上青天,题目类型花样翻新令师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面对以抽象思维能力为基本要素的高中物理学科教学,老师飞沫四溅、九牛二虎之力尽出,学生醍醐灌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教者如狗咬刺猬无从下嘴,学者如笼中困手兽坐以待毙,师生均不得其门而入,信心尽失。

因此,从高一第一学期就着手培养学生养成学习物理学科的学习习惯、方法、情感应成为高一物理老师教学工作的第一要义。初中生很少注意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相关知识学科间的穿插运用生疏呆滞,主动寻求学科间知识架构结合的能力不足、意识欠缺。然而高中物理偏偏要以此为前提条件组织教学,哪壶不开提哪壶。比如高一物理即安排了对计算能力有着较高要求的力学内容,力的分解与合成部分纯粹就是数学学科中的学生头疼的正、余弦和正、余切三角内容,极值即幂的运算则与万有引力密不可分,二元三次方程和根的区间预判则与物理学科中的运动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观之,高一物理老师当加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理论修养,注重培养高一新生关注学科间知识交互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高中阶段,课堂上学到的一些物理知识将不能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验证、甚或是相反,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积极性。比如,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浮力定律、杠杆原理等力学知识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相符,能充分引起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而高中阶段的一些物理知识则相对比较理性、抽象,与学生的阅历相去甚远,甚至于南辕北辙。当然物理学毕竟是科学,学生心目中先入为主的表象感受再深刻也难以抗拒科学的真理。但是,这种知识与现象的矛盾对立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却会产生巨大的打击,错误的体验感受如果得不到彻底地廓清,学生的抵触情绪就会滋长,这对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的打击甚至会是毁灭性的。联系学生生活感受,匡正诸多的“想当然”,既是新课程改革对广大一线教师的理念性要求,更是高一物理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综上所述,刚刚升上高中的初中学生在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有着诸多的不适应,给我们广大的高一物理老师提出了远高于其他学科老师的要求,必须慎重对待之。以下是笔者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与大家商讨,一方面希望各位同仁指正,一方面希望能抛砖引玉,收获新知。温故而知新,理清旧有体验与新学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用新学匡正、丰满已有的知识架构,用旧有的认知结构、生活体验吸纳新的物理学知识,加强两者之间的辨证融通,创建新的思维模式,搭建更广阔的物理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物理实验室、社会实践等因素,使物理教学充满感性,在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丰富变换的情境中,自然而然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体会象理合一的乐趣,感悟晓理明义的喜悦。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同样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又都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对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学科的作用尤为重要。日常物理现象、实验的观察,观察所得的比较、类比、分析,比较、类比、分析之后的归纳、概括、抽象,归纳、概括、抽象所得结论的再次验证、丰富、发展……没有哪一门学科具备如此高强度的思维实践。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思维是因果同体的。当然,思维问题是程序、模式等认知的共性东西,对于一个个具体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的认知解决还须注重解题技巧、方法的强化训练。既然是初、高中过渡阶段的一个“槛”,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编写体系序列,选准、选好切入的角度,把难度尽量降下来,把进度最大限度慢下来,把师生学习物理的热情鼓动起来,把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坚定下来,共同取得高中物理教学的理想效果。

作者:谷喜苹 单位:河北武邑中学

高一新生范文4

最近,数学的专业领域“卡迈克尔数”的研究有了重大发现,而在这之前,该领域一直是世界各数学家一个头疼的问题。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该项研究的发现,竟然归功于中国的一名普通打工小伙,他叫余建春。

河南农村娃余建春毕业于一所普通的专科学校,一直在外打工。父母过早离开人世,家中只有一个大哥。余建春小时候学习成绩一般,但唯有数学在班里是拔尖儿。他从小就对数学十分感兴趣,一有空就去学校的图书馆看与数学有关的书,并且希望上大学时能选择数学专业。但到了高考选择专业时,大哥不同意他选择数学专业,一个农村孩子学数学有什么用。余建春无奈选择了牧业专业。

尽管如此,余建春从未放弃过对数学的热爱。上大学期间,除了专业以外,余建春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沉浸在数学的研究当中,有时对一个知识感兴趣了,连课都不去上,在宿舍里一个劲地钻研。

大学毕业后,余建春开始了打工生涯,郑州、苏州、东莞等多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做过保安、车间工人等。可他对数学的那分热情之火,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闲暇时,余建春就买数学方面的书籍,下班后就躺在床上阅读,有了新的想法,就在本子上演算。他的同事们都把他当作一个怪人来看,一个人竟然可以对数学这么痴迷。

在自学数学的道路上,余建春遇到了几次新的发现,可是,身边的人没有在数学领域方面精通的。这时他就想到在网上搜索国内知名数学学者的信息,打算把他的发现写下来,然后寄给他们求证。可是这些寄出去的信件往往都石沉大海。不过,余建春并没有气馁。自从发现能给学者寄信以来,他不断研究、不断写信,桌子上的手稿越来越厚,向专家学者投稿已成了他的习惯。

余建春通过看书认识了“卡迈克尔数”,他开始识别关于它的新算法研究,他认为以前数学界的查找方法太过烦琐,而且准确率不高,他想找到一种更加高效的算法。有一天,余建春算了一个式子,工作的时候他还在想着这个式子。回家后把本子拿出来,一算就有了新的发现,经过几天的努力,余建春得出了这个新算法的雏形。得出新算法后,余建春非常激动,他相信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所缺的就是一个验证。那时他正巧在杭州打工,了解到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蔡天新是这方面的专家,决定把他的新发现连同其他研究成果发送电子邮件投给他。

在20天的焦急等待后,他收到了蔡天新的回信。蔡天新邀请他到浙江大学参加讨论班,向博士生介绍他的成果。余建春得知后兴奋得睡不着觉。来到浙江大学的课室内,余建春站在讲台上,发现下面坐着的都是博士、研究生,他紧张得拿粉笔的手都在不停发抖。随后他慢慢调整了状态,在之后一个半小时里,他一口气在黑板上推演了五个新发现的公式,中途没有看一眼笔记。演讲结束,余建春的表现技惊四座,台下的研究生、博士生纷纷拍手叫好。蔡天新教授听完余建春的演讲,也大加赞赏,对余建春说:“虽然有些地方的确有缺陷,但不能掩盖你很出色的事实。”蔡天新还表示,余建春的可贵之处在于他非常谦虚踏实。

高一新生范文5

关键词:高一新生;数学教学;特点分析;教法研究

一、高中数学特点

(一)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二)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上节所述,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

(三)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

二、不良的学习状态

(一)依赖心理强烈。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二) 思想松懈。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有这种思想的同学是大错特错的。

(三)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同学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四) 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三、方法及对策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高一新生范文6

我们学会了坚韧不拔,学会了服从命令。军训,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品质,磨砺我们的意志。经历了军训,我们获益匪浅;通过了军训,我们无比骄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年级新生军训有感,望大家喜欢。

高一年级新生军训有感范文一赵一格 高一(1)班

今天是军训的第三天,凉风习习,十分舒适,教官们便决定今天下午带我们去爬山。无名山上长满了绿树,棵棵都枝繁叶茂,大家都怀着愉悦且激动的心情向无名山走去。爬山的大部队前是我们的"尖刀队",由一班、二班的十个同学组成,比赛谁能先爬上山顶摘下旗帜。号声一响,"尖刀队"便冲向山去,不见了踪影。大部队顺着阶梯一级一级向上爬,大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清脆的笑声、动听的歌声回荡在山中。渐渐地,大家有些体力不支了,汗大滴地流下,腿也变得酸疼。一些同学跟不上大部队落了队,前面立即有同学返回搀扶帮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一览了军训基地的全貌。当得知是我们班的同学拿下旗帜时,全班都沸腾了,大家欢呼着,跳跃着,深深地为他们感到自豪!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路十分崎岖,人群中不断有提醒"这儿小心,有石头"的声音,大家心中都十分温暖。这次爬山,锻炼了身体还增加了大家的团结精神!

林茗溪 高一(2)班

"到了这里就是来受苦的,不是过来享清福的。"自从到了军训基地,这个概念就一直在我们的脑海里。今天早上,几位兵哥哥的队列展示,那样的训练有素,在立正、齐步走的抬腿落下的尘土飞扬间,我们被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惊得目瞪口呆。当我们开始训练时,想要做到动作横平竖直,声音铿锵有力,却是那么困难。正步走分解动作,每个动作都要有一到两秒的停顿,胳膊和大腿都因肌肉劳累而酸疼不已。我们坚持着,所有人都能像碧松般昂首,像翠竹一般充满向上拔节的力量。军训中,我们慢慢将自己融进这个集体。相信在后面的几天里,大家相处会更加融洽,如同那首嘹亮军歌所唱——"团结就是力量".

高一年级新生军训有感范文二黄思怡 高一(1)班

十人一间的宿舍,显得有些拥挤,床间走廊最多并排两人。虽说没有家里环境安逸,却能够锻炼我们的自立和合作能力。我们轮流洗漱,各项生活常规有条不紊地进行。当地上有明显垃圾时,我们也会很自觉地将其拎起扔入垃圾桶中。值日的同学如没时间打扫,其他同学也会主动帮忙,努力让我们的宿舍变得干净、整洁。相比之下,叠被子是最辛苦的事儿了。要把边边角角都给整平了,还要弄出豆腐块一样的棱角,叠好后看着自己的被子总会有种自豪感,只要花了心思在上面,没有什么是做不好的,在苦中乐,在酸中甜。

周子研 高一(1)班

炙热的阳光照在身上,在教官的指挥下忍着累操练,让暑假没有锻炼的同学们感到了不适,随行的校医对他们进行诊断照顾。温柔的笑脸,释怀了同学们的紧张情绪。她耐心地一个一个帮助同学,不停地在为排队的同学准备药和温水。递给同学之前,她都会先自己感受下水温,担心会烫到我们。看到难受和受伤的同学,她不禁露出担忧的神情,还不停地安慰他们,像妈妈一样温柔。她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让我们在高强度的训练中,感受到身后有力量在支持着我们,给予我们温暖。

高一年级新生军训有感范文三陈 宇 高一(2)班

从前看阅兵式,看着军人们踢着整齐的正步,我总是格外羡慕,而我也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像军人一样展现自己的风采,今天上午,我如愿以偿了。

"稍息,立正!"黑瘦的教官将手背在身后,他扫了我们一眼,"今天,我们要学习正步!"听到这句话,我精神一振,脑海中又仿佛出现了军人们英姿飒爽地踢着正步的样子,不由地将腰杆又挺直了几分。

"首先,先把你们的右腿抬起,尽量抬高,懂吗?"教官大声地命令道:"懂!"我们不敢懈怠,连忙回应道,同时将右腿抬起,之后,就陷入了将近两分钟的静止状态,在这两分钟的时间内,我的右腿感受到了难以名状的酸痛,但看到了教官那"阴沉"的眼神,我也只好咬牙坚持,终于熬到了那道久违的命令——"放下!"我的右脚一接触到地面,紧绷的身体就立马放松下来,而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地的亲切。经过短暂的十几秒休息时间,我们换了左腿继续练习,之后,便是不断地重复,练习,重复,练习。腿部练习之后还有手部练习,以及最后的正步练习,一步又一步,难度逐渐攀升。我们虽然越来越累,但我们的斗志却越来越高昂,军训不过是高中生活的预演,如果连这点小苦都吃不得,何谈以后的高中三年呢?到了最后,我们已忽略了时间,只是不停地前进,踢踏,转身,一遍又一遍,直到吃饭的时间到来,我们才停止了训练。

张书语 高一(2)班

斗志昂扬地出发,大汗淋漓的过程,百感交集的登顶,一座无名山,在昨天,载满了我们骄傲的喜悦。

一路上,没有大声喧哗,没有嬉笑打闹,所有人都鼓足了劲儿向上走,只为了一个目标——抢先登顶。我并不是尖刀先锋队中的一员,只默默跟着大部队,也曾力竭,也曾停顿,但也终于登顶,不辱信念,不负使命。

站在山顶,大家都放松下来,或是相互取笑,或是相互鼓励,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笑容,山,谁没爬过?难得的是所有人为同一个目标拼尽全力的使命感所带来的充实!

听同学说,我们尖刀队的包亦周同学为了夺桂冠,在最后一刻竟向旗子奋力扑去!要知道,那可是山石嶙峋的峰顶!为了胜利,集体荣誉感在此刻熠熠生辉!那一扑,是高一(2)班所有参训成员荣耀的一扑,虽败,我们,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