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部员工管理范例6篇

加强内部员工管理

加强内部员工管理范文1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

前言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进行,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考虑到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是提供企业准确财务信息的关键,企业应顺应改革的发展加强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监督。目前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当前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完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虽然一些企事业单位意识到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但是企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制度形式化的问题,没有将制度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从而无法发挥出制度的作用,同时,一些员工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意义,单纯的将工作当成任务来完成,导致工作效率差;由于财务管理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员工为了个人私利进行违法行为的现象时常发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目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难题,不仅掌握财务会计知识,还精通管理工作的综合能力强的员工少之又少,造成了财务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的缺陷。

二、供给侧改革下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

1.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合理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财务管理工作内容量大、要求严格,需要根据合理的制度进行工作,才能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1]。供给侧改革是实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点方案,企业应该在供给侧改革的有关经济政策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进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吸取以往财务内部管理失败的经验,及时发现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企业一直以来财务工作的进度情况、管理人员对工作内容的熟练程度,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建立,使工作人员根据具体的体系规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规范意识,提高工作的高效性和合理性的目标。同时,企业还应设立健全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有限监督。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能保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2.增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

企业单位及一些工作人员对财务会计内部管理意识不强也是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问题,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影响工作人员思想意识的因素变多,从而导致他们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阻碍了财务管理的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效益。企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意识的增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逐步建立并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意识,实现企业不断发展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例如,部分企业重视工作人员财务管理的意识逐渐增强,通过定期组织宣讲会,加强对财务管理意识的宣传,并且严格提出禁止发生内部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不仅执行扣除工资处罚,行为严重者,企业提出降职或停职处罚。通过大范围的宣传和有关处罚措施的制定,大大减少了违法行为的发生并且加强了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企业员工财务内部管理意识的强化,在不间断的宣传和教育中就有一定的效果,工作人员在充分体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意义后,便能自觉的提高责任心和工作效率,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执行力度的监管

企业应该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来加强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执行力度的有效监管。目前大多数企业中仍存在、盗取公共财物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管制度。为了改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企业应着重进行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的制定[2]。监管制度对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合理的运行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将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与监管制度有效结合,可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从而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目标。

4.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财务会计员工队伍是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目前科技已经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中,而人才是保证科技发挥作用的主体,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要求具有准确性高、保密性好的特点,更是加大了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例如,部分企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宣讲会,从而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水平。还可以通过到高校进行宣传,吸引优秀的高校人才加入到会计人员队伍中,对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可以通过对外招聘的方式进行人才引进。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规范意识。

三、结语

企业顺应供给侧改革的脚步,改进目前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不足,是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其中,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性不足、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都是影响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原因,本文在现存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措施的讨论,希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波.供给侧改革下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管理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6(29):50.

加强内部员工管理范文2

1.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相关组织机构不完善

燃气企业作为一个高投入的行业,在对于人才的选择上,大部分企业领导人都会把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相关专业人员选为自己企业的员工。这就导致了某些组织机构的不完善。会计财务是与企业的生产运营息息相关的,因此,部分企业的相关会计人员都是与企业领导人有关系。但是这就造成了在财务部门的人员构成较为不合理的现象。尤其是企业对于外聘会计监管人员在工作上不严格谨慎,使得企业在内控管理相关的组织机构出现各种疏漏和问题。在这个市场竞争要求不断加大的社会,对于行业的准则要求也越来越规范。那么,若是企业内部的相关会计监督人员在对于监管过程中不能按照企业的准则标准来执行,就会造成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相同虚设的现象。就不能更好地使企业在生产运营中更好地发展。因此,在对于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相关组织机构若是不健全完善,就有可能会导致企业失去其社会竞争力。

2.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环境风气差

由于部分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对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意识不强,组织机构也不完善。因此,就会造成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环境风险差,就会造成某些不道德的相关会计工作人员利用这个机会谋取私利。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与企业的发展需求进度不同,在会计内控管理上也缺乏相应的专业型人才。尤其是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人员在实施监督管理工作时不够认真负责,因此就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风气越来越差。人为的现象会更加加重企业的财务会计压力,由此可见,加强对于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二、解决燃气行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对策

1.健全燃气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要想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就应该对企业内部本身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因此,在对于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问题上,要想加强管理,就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体制,这样才能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并且顺利开展。因此对于燃气行业的相关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建立完善的燃气行业财务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想建立一套健全的燃气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就要建立一系列相关的完善的规章制度。一套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可以对相关会计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并加强对于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的管理。只有这样,才不会导致企业的资金混乱和会计工作不完善。

2.加强对于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学习理念

由于部分燃气企业的管理层领导和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对于燃气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意识不强,进而导致一系列的相关会计工作问题。因此,这些相关的人员都应该接受对于燃气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教育,学习在涉及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的问题上如何加强防范意识并找出方法解决。作为一名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在企业内部起到模范作用。坚决树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并带动企业的相关会计人员自觉接受监督和加强自身的工作能力,还要要求员工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道德规范,不做违规违纪违法的事情。只有共同努力,学习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理念,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

3.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相关的奖罚制度

燃气企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因此员工的工作激情和热情是企业稳定地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要使得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更有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就应该建立相关的奖罚制度。在对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面上,可以采取增加奖金、退休金等资金奖励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奖罚制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企业员工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促使其增强工作能力。由于燃气企业在对于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并且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要求也比较大,因此对于一些不思进取、道德风气差的员工可以予以辞退或降职。企业若是可以做到确保员工的奖金和工作质量成正比,那么就可能促进企业员工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大了企业的发展前景。

三、结语

加强内部员工管理范文3

关键词: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银行的日常工作管理与内部控制是紧密相关的,如何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两者的关系促进银行的发展,是在目前经济体制下很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银行也开始进行改革,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都将银行的内部控制和日常工作管理看做是同样的情况,认为只要做好了内部控制,也就做好了银行的日常工作管理。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是存在着差别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联系。在新的市场经济背景下,银行想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必须要做好内部控制与日常管理。针对金融行业而言,各个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规范其各项业务的重要举措,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预防各种金融风险,对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银行日常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在认识银行日常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时,首先需要对银行的日常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进行了解。银行的日常管理和内部控制之所以容易被混淆,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这两个概念的边界和内涵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内部控制是对银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的重要过程,在长期的发展意识中对银行的内部控制定义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在主观意识上认为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在银行内部进行核对、检查、纠错和防弊,以实现银行的各种业务的规范性和真实性。银行的内部控制和日常管理的职能定位是不一样的,内部控制是一项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事中以及事后的控制来实现银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目标,而日常管理则是贯穿于银行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对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就管理的范围来说,日常管理相对于内部控制要更广一些。银行内部控制也可以说属于日常管理的范畴,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银行日常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促进银行的发展,增强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这两者是相互促进和依存的,内部控制是银行日常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银行进行内部控制的动力是来自于银行对内外各种环境以及风险的认识和管理。金融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在进行风险的管理时需要加强内部控制,从银行内部出发对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规避,从而不断提高银行发展水平。

二、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银行内部控制人员综合水平较低

在很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加强了对日常管理的重视程度,但仍然存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这些人员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银行内部控制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银行发展受限的关键,同时,单位的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忽视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银行内部控制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不能按时完成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对银行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2.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当前我国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几个方面。第一,银行的各个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加上银行内部对于部门的管理制度制定的不是特别完善,没有一套相对明确的管理制度,不能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分工,这些都对银行内部控制水平产生了影响,比如内部控制需要部门与部门的联系,但是这两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导致内部控制内容不够全面,这样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第二,很多银行没有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导致银行的管理工作中各种单据的形成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三,银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各种信息不够完善,使得银行内部控制过程中会出现相应的漏洞,最终导致银行内部控制效率不高,甚至会出现泄露的问题,使得银行的发展遭受影响。

3.银行内部控制的责任体系不够健全

银行内部控制责任体系不健全是影响银行内部控制工作质量的重要原因。责任体系的建立,是保证银行内部控制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举措,由于责任体系不健全,一旦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找到相应责任人,最终导致银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解决,严重时还会导致银行的综合管理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出现瘫痪,最终导致银行的内部控制工作出现严重滞后现象,给银行的发展带来影响。

三、加强银行内部控制的策略

1.不断加强银行的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

银行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层都要按照相关行业提出的要求,规范银行的日常管理,重视银行的内部控制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加强对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的宣传,比如在银行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中,通过对日常管理员工的培训,加大银行安全文化的引导和输灌,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可以将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与管理者的工作测评进行联系,建立内部控制的考核机制,加强管理者对这个概念的认识,最终实现银行的规范化管理和安全经营。在现代化背景下,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革的现象。银行的内部控制需要银行全体人员的参与,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为了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给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因此在银行内部控制过程中,要结合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加强现代化管理理念的灌输,对传统的保守的管理观念进行转变,才能促进银行得到快速发展。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强化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观念的培养。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加强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银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为了加强银行内部控制效率的提升,提高银行改革的效率,必须要对相关人员的风险观念进行改进,银行的内部控制人员应该要学会审时度势,对外界的各种变化进行快速地反映以及及时地决策,以积极的应对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问题。另外,由于当前的金融改革产品变得越来越多,为了促进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收益水平的提升,应该要积极对各种改革产品进行组合和创新。在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内部控制,对各种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加强银行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从而促进各种产品在市场推广过程中能够遵循相应的原则,积极规避各种风险。

2.加强内部控制过程中各种风险的防范

银行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要注意涵盖整个银行的员工,并且涵盖银行管理的所有过程,切实将内部控制落实到员工的工作中去。此外还要推进各个阶段的内部控制工作,当前银行的内部控制都只处于初级阶段,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根据银行的总体规划,对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管理进行分步实施,实现对重大的风险和事件进行管理和控制。最后,要构建合理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在对银行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辨识、分析时要将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全面地对银行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帮助银行规避相应的风险。银行的风险主要有产品的风险、业务的风险等,由于金融机构的特殊性,加强风险的规避和防范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内容。银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对风险的防范不仅要从产品以及业务角度出发,也要从人员的管理角度出发。加强对银行工作人员的控制,可以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从而防止产品以及业务风险的出现。

3.完善银行内部控制体系

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体制是否完善是影响银行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当前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机制和体制作保障。当前银行领导对内部控制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意识到银行的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必须要加强内部控制体制的转型,通过体制方面的转型,建立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内部控制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在加强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对银行进行全面的了解,保证银行的整体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的环节是一致的。内部控制建设应该与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应该要和银行的各项业务进行有机结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银行要将内部控制的责任落实,强化具体的执行力。为了促进这一举措的有效实施,在银行的人力资源部门管理中,可以将责任落实情况与岗位考核、职位晋升等联系起来,强化管理者和员工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职责。比如某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将内部控制任务的落实情况与具体的责任人的考核进行紧密的联系,设置了相应的考核表格,定期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考察,对表格中的每一项内容进行打分,最终在一个季度或者一个年度进行综合,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一个综合的评价,与员工的晋升进行有效的联系,确保内部控制目标可以得到积极地落实。

4.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

银行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日常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原因,内部控制人员不但是银行日常管理的参与人员,同样也是银行管理的监督人员,在银行发展中需要一支合格的人员队伍,银行内部控制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银行管理知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能够具有忠实的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银行日常管理纳入到银行管理的机制中,突出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地位,从而可以提高银行的内部控制效率。在对银行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加强对员工的业务技能的培训,由于现代化的金融产品以及服务变得越来越多,银行的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加强金融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对银行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进行有效的提升,对工作人员以及管理者的业务技能进行培训,从而加强在改革过程中对各种产品的熟悉程度,使得银行工作人员可以对银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最终不断提高银行的内部控制水平。第二,需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具有熟练的业务技能,还应该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加强员工责任心的培养,不断提高银行的业务能力,是提高银行的竞争实力的重要措施。加强内部控制,需要银行员工自身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平,防止在工作中出现各种造假行为。当前很多银行的人才队伍结构老化,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对银行内部控制的效率会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在银行改革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入更多新生力量,可以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从高校引进更多的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才,促进银行人才队伍的综合水平不断提升,加强银行的内部控制的力度。

5.在银行的内部控制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银行情况的了解

银行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的运行规律,银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对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取得的结果进行诊断,确保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在内部控制过程中,需要对银行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业务,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追踪和调查并且进行及时的分析,促进各种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内部控制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对发展的目标进行控制,对风险进行防范等,当银行发展过程中出现与预期目标相悖的现象时,应该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共同诊断,根据诊断的结果可以及时地对银行发展的目标以及相应的战略规划进行调整,以便对银行的发展目标以及规划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要制定不同的规划,比如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等,短期规划要在一定的时间范畴内完成短期目标,而长期规划则要与银行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服务于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总体说来,银行的内部控制发展战略,与银行的发展、经营等都有紧密的联系,一旦制定了银行的发展目标以及改革规划和战略,银行就应该要对内部控制制定相应的目标,从每个细化的具体目标开始进行相应问题的排查,直到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为止。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化背景下银行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加强银行的内部控制是积极应对银行内外环境变化的重要措。,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银行的持续发展,在银行内部控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加强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对于银行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银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岳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1(12).

[2]胡心怡.内部控制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江西财经大学,2009.

[3]王晓东,李利民,王肖瑜,刘凤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西南金融,2005(09).

[4]龚芬.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9(14).

加强内部员工管理范文4

关键词 现代企业 经济管理 现状 问题 研究

现阶段,社会形式和经济发展前景一片大好,这都为我国的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现阶段,各级政府也出台了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为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不仅要不断谋求自身的发展,还应该有效抵御国外企业文化的巨大冲击,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的经济管理,进而在市场竞争中谋求长远的发展。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

所谓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简言之,就是企业为了实现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进行的一种切实有效的管理手段。企业进行经济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计划与管理,以便为自身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

从现代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内部进行经济管理,首先就要设立完善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并对各个机构的职能进行具体的划分,同时,还应该加强企业内部之间的资源管理,遵守国家的相关经济法律。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企业还应该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定期做好考核工作,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的平稳进行。此外,企业不断地对自身的经济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并对企业内部管理之间的矛盾进行调和。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淡薄

现代企业发展中,很多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使得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并不能有效的开展。我们国家在2010年就出台了关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相关文件,为各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指导。然而,现阶段经济管理人员的能力较低,他们往往没有形成对企业经济管理的正确认识。另外,很多企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往往由一人承担,财务人员管账又管钱,导致经济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二)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差

现代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致使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人才储备不足,管理人员的素质也相对较差。很多从事经济管理的人员都是从外行转入经济管理这个行业的,他们对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得不够全面。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落后,财会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采用传统的记账方式,使得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化交流不及时,也就严重降低了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

(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很多现代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异常混乱。相关人员对企业管理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有效的经济管理机制。企业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就会造成内部员工的职责划分变得模糊,也就降低了员工的责任意识,员工之间往往互相推卸责任,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这样就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

在加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进行强化,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经济管理工作为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提高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树立现代经济管理的理念。同时,企业内部还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经济管理体系,需要企业严格遵守相关的经济法规,还需要对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合理安排。此外,相关管理人员还应该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发现管理工作中的漏洞,进而为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在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实行轮班制度,并将财务人员的出纳和记账功能分开,保证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

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在现代企业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有效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经济管理内部环境进行完善。现代企业相关负责人要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内部控制,多引进一些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才,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薪资,提高入职门槛,从根本上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还应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企业内部定期开展经济管理相关知识的讲座,并鼓励经济管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并参加相关的资格考试,提高内部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此外,企业内部应该对经济管理工作开展所需要的硬件设施进行完善,购置先进的财务软件系统,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加强经济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软件的掌握程度,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也提高了财务人员的管理效率。

(三)加强对经济管理工作的内部监督力度

企业管理层应该对企业日常的经营和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分析企业生产管理与外部市场环境之间的联系,将经济管理工作的流程进行细化,并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经济管理人员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对企业的负债管理、资产管理以及预算管理工作等进行合理控制,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加强对企业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与此同时,企业内部还应该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财务管理队伍,加强对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对企业融资工作的控制力度,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采购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管理,并对生产环节和生产流程M行优化,进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切实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而当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企业内部应该通过健全经济管理体系、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进行监督管理等措施来有效提高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进而有效提高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为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牛钾碱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苏建明.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5(11):31.

[2] 马佳.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5(16):105.

[3] 苏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北大学,2015.

[4] 吴茜.天津港散货物流公司成本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加强内部员工管理范文5

风险无处不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知道风险无处不在与正确树立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知道风险防控的重要性、知道其对企业所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与知道如何在日常生产运作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防控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及风险防控具体内容的学习。知道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有效的进行财务风险防控,这样才能够为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优化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风险有效防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资本结构能够确保企业在融资筹资活动中的有利地位,能够确保资金的稳定充足。加强资本结构调整的方法主要有调整企业的融资筹资方式,过去企业喜欢向商业银行进行大额贷款,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存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企业贷款负债率居高不下,不仅让企业背负起了沉重的外债负担,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形象,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内债的扩大,通过吸收企业内部职工的闲散资金来扩充企业的融资数额,通过发放内部债权、股份等形式吸纳员工的零散资金,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企业融资筹资的资金成本,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企业内部的强大合力,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建立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优秀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在财务风险防控工作中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在针对财务风险防控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中,应该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及内容的分析和统计,分析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执行过程中所可能遭遇的财务风险类型和危害程度,同时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与修正,以及推出与财务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具体执行标准和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同时还要加强财务风险管控关键环节的设置,推行一岗双责,对重大项目的财务风险防控执行终身问责制度,提升部门管理人员及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同时还可以通过举报平台的建立提升企业内部职工参与风险防控的主动性,为财务管理制度及财务风险防控措施的执行与修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还要加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将企业曾遇到过的常规风险和非常规风险进行分类分析,寻找标准化的应急措施,同时还要参考行业内同类型企业的财务风险遭遇情况,扩充企业财务风险案例及数据,在采购、生产、销售、融资等一系列环节进行财务风险防控关键点的设置,并与部门负责人签订财务风险防控责任文书,提升管理者的责任感与执行力。

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监督对财务风险防控具有保障作用,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开展的前提是要进行专门化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建设,首先要合理进行人员安排与岗位设置,人员安排上应采用原财务管理人员与社会专门化审计人才的结合模式,一方面能够通过原财务管理人员的存在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也能够通过社会专门化审计人才的加入来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以及帮助审计工作队伍摆脱企业内部人的狭隘意识,将内部审计工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及风险防范提供更多管理经验和成功案例,确保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适应市场的实际需要,适应企业的未来发展。

五、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人员素质建设不仅包括了财务管理队伍素质建设,同时还包括了其他部门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素质建设能够加强财务管理具体工作的管理水平,提升其工作主动性,加强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主动产参与程度,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积极作用,同时企业要加强对兼具企业管理、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办公自动化操作技能等多方面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在企业内部其他人员的素质提升方面,不仅要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多提升本职工作技能及理论知识的机会,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课程等,同时还要加强他们对财务管理及风险防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与掌握程度,提升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执行力度。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强内部员工管理范文6

【关键词】高校 工资管理 问题 对策

高校工资管理是高校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是用人机制、分配制度的核心,对人才战略实施和保证教师队伍稳定性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工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风险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资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控制风险发生。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后,工资管理又面临新问题。因此,加强当前高校工资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工资管理的特点

工资管理的广义性。高校工资管理分为狭义工资管理和广义工资管理。狭义工资管理主要包括人事档案的管理、薪酬政策的管理、人事评定的管理、工资表的编制以及工资的发放兑现,以及“五险一金”、代扣代缴所得税、某些扣款事项等。广义工资管理是在狭义工资管理基础上增加各种奖励奖金、科研及创收劳务等内容。

工资管理的政策性。工资管理中的人事政策、人事评定、人事聘任考核、绩效工资改革等方面均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国家、省、市均出台相关文件政策,高校内部也制定了相应实施细则。因此,工资管理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加强政策、文件学习,提高认识与政策水平,以提高工资管理的准确、规范,减少失误,提高效益。

工资管理的协同性。人事档案、薪酬政策、人事评定的管理等归口人事部门;工资表基础数据和每月工资变动是由人事部门编制后下达给财务部门;而“五险一金”由人事部门根据相关政策计算后下达财务部门代扣代缴,其他扣款事项如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等由后勤部门委托财务部门代扣。各种奖励奖金由评定部门报送到财务部门进行发放,科研、创收劳务则由项目负责人、办班部门报送财务部门进行发放。各种工资项目发放和代扣、代缴由财务部门负责完成;财务部门根据各工资发放和代扣、代缴通知,手工录入工资系统,编制工资应发汇总表、核对表交银行;银行完成工资,返回发放成功、失败清单。

人员构成的多样性。高校工资人员类型多。当前高校工资人员一般分为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在职人员又分为编制内人员和编制外人员。编制内人员再分为教学科研人员、教辅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等;编制外人员通常再分为高层次教学科研人员、人事人员、一般合同制人员、临聘人员等,根据聘任岗位不同也可分为管理岗位人员、教辅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工勤技能或服务岗位人员等。不同类型人员执行不同的工资报酬标准,需要进行严格区分。

工资构成的复杂性。2011年高校实行绩效工资后,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津贴补贴(保留津补贴、老粮贴、独子费等)、绩效工资(基础绩效、奖励绩效)、离退休费和生活补贴,以及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种奖励奖金、科研及创收劳务等。各工资项目由人事、管理部门、二级单位、项目负责人等分别核定后,送财务部门发放,工资数据渠道多。

工资发放的及时性。工资及时发放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也是反映工资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严格执行劳动部门对于在职人员的工资发放时间要求(包括寒暑假及节假日)和及时发放离退休人员工资,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和学校稳定,确保国库、银行及时支付,避免引发各种矛盾。

数据使用的综合性。高校工资项目构成复杂,数据来源渠道众多,不仅财务和人事部门需要查询和统计数据,其他管理部门同样要及时掌握本部门分管经费的执行情况。实行绩效工资后,学校和各部门要及时对经费实行总额控制、切块管理。

操作人员的单一性。由于工资津贴管理岗位的特殊性,避免数据操作重复、遗漏等混乱,便于明确责任、加强内控,通常只配备一个财务人员进行工资数据操作录入系统管理。

二、当前高校工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门间缺乏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传送加工容易操作失误。当前多数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分别设置单一人员岗位在人事系统和工资系统中操作,大量使用纸质文档、手工填报数据和工资电子数据拷贝传送,财务部门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二次加工、手工录入工资津贴数据,难免造成操作失误。鉴于工资数据复核常常抽样检查,一些差错难于及时发现,将会延续很长时期,给国家和个人都可能造成损失。

财务内部监管体制有待完善,数据处理缺乏复核监督。由于薪酬发放由单人独立完成,变更人员信息是否正确,发放金额是否准确,并没有专人监督。为降低发生降低错误和舞弊的风险,根据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工资的发放和工资报表的生成编制属于不相容岗位,应当分开设立。但多数高校常是单人承担,该环节缺乏相应的检查和核对,容易造成数据错误,内部监管体制的不够完善,无形中增加了资金使用的风险。

部门间工资数据往返交接,容易出现差错。财务部门按照人事部门和学院及行政管理部门下达工资发放通知进行系统录入,通过电子数据拷贝交换,然后核对各项数据经费来源和开支范围,核对后将需要调整的数据返回相关部门进行调整。这种管理模式客观上造成了大量工资津贴数据的往返交接,稍有不慎,极易出现错误。另外,在数据的交接过程中,可能因准确表达和理解不一致,也易造成差错。

全校工资管理大协调机制有待健全,相关部门与人员间沟通协商有待加强。每次工资发放过程中涉及的政策文件依据、内容含义、人员范围、工资项目、经费额度、资金来源、发放时限等,均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充分沟通协调,在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工资管理的规范性、准确性,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工资管理侧重于常规事务,对工资信息的系统分析不够。由于薪酬发放项目种类多、涉及人员多、涉及部门多、时效性强,相关管理人员工作重点在于各种发放的具体事务上,对个人所得税管理、人员经费分析、工资外收入管理、绩效总额控制与筹划、工资绩效考核评估分析等缺乏系统深入分析总结,及时、快速提供学校发展规划的经费决策有待提高。

工资管理模式存在作弊可能,加大廉政风险。涉及部门与人员多、数据量大、单人操作、抽样复核,这种工资津贴发放模式给徇私作弊留下可能空间,理论上存在违规风险。包括个别相关人员可擅自调高相关人员的工资发放金额,或小金额批量减少部分人员工资津贴发放数额,同时增加利益相关者发放数额;部分教师为降低个人所得税而将部分工资由他人代领,存在教职工纳税风险和学校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的风险,也影响“五险一金”缴存额和工资数据的真实性;虚假业务、虚假名单,虚报冒领也是较强的廉政风险点。

三、加强高校工资管理的主要对策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人事与财务信息共享。通过集中数据的存储和业务系统的建设,统一业务规范,在信息共享的平台上人事、财务等部门共用信息,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后台传送,通过限制修改权限,不仅可以减少流转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管理风险。如人事部门将人员、工资变动数据自动上传到信息共享平台,直接与薪酬管理系统对接;在财务部门的薪酬管理人员可看到变动信息,在接到变动的通知纸质单据后进行复核,可生成当月的人员、工资变动的数据,只需要在薪酬发放的系统中进行其他变更,即可生成最终的工资信息。这样可使财务部门无需重复再做一遍人事部门的变更信息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设立内部监管岗位,强化工资管理监控。通过绘制流程图,查找工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强化控制措施加以防范,控制风险。如设置薪酬管理岗位同时应设立薪酬发放监督岗位,对工资基础表、工资变动表、绩效发放表,以及工资报表金额、报表项目及报送银行的电子数据等复核和监督;在工资发放全过程中建立双人操作,双重复核检查制度;加强各奖励绩效、劳务等领取、发放数据进行审核监督;开展工资总额复核、代扣款和分期发放辅助复核、工资项目变动比对复核、等距离抽样和定点抽样复核、工资账套数据前后比对复核等组合复核[;全面实行实名制领报奖励奖金、劳酬的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有效杜绝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发放的金额真实、准确。

提升薪酬发放系统处理功能,提升批量数据处理能力。对工资发改批量数据,应完善系统数据处理功能、数据自动导入导出功能,减少人为录入操作、减少数据二次加工,减少人工操作错误。改工资津贴报表纸质文档传递为加密只读电子文档传输,通过自动读取导入功能,大量减少数据录入和检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还避免了二次加工造成的误差,提高工作质量。

建立健全工资管理协调机制,加强相关部门与人员间沟通协商。建立经常性沟通协调机制,对相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政策解读、沟通交流。针对每次工资发放过程中涉及的政策文件依据、内容含义、人员范围、工资项目、经费额度、资金来源、发放时限等,相关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充分沟通协调,切实提升工资管理的规范性、提高准确性和效率,减少工作差错。

提升面向职工的工资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加工资管理的透明度。引进和推广收入申报管理系统,做到职工的每一笔收入都通过系统申报和发放,实时扣税,随时查询收入和避免纳税风险;建立完善计算机和手机网络的工资津贴查询系统,方便教职工及时了解自己的工资津贴变动情况;建立移动信息推送功能,由人事、财务、银行分别向职工推送每一笔工资信息,职工可及时、全面、准确的了解自己的工资核算、发放和到账的情况。实现高校工资管理的全员参与、全员监督机制,提高工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强工资信息的系统性统计分析,为学校决策服务。据调查,高校人员经费约占日常经费的50%,有效规划预算人员经费是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学科、人才培养、管理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因此,要充分利用工资发放数据,深入开展人员经费分析、工资外收入管理、绩效总额与筹划、个人所得税管理、工资绩效评价等,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及时、准确的经费决策信息。

加强工资管理人员职业教育,提高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高校工资管理水平,关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通过提高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有效提高工资管理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降低出现差错比例;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法律培训、增强责任心,可提高主动服务师生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廉政意识,减少违法现象。

参考文献:

[1]袁本芳. 高校有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对策.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