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交流的方法范例6篇

沟通交流的方法

沟通交流的方法范文1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对于初入学校的小学生来说,无论是和老师还是和新同学,或者是与家长都需要好的沟通能力。从小处说,学生的沟通能力关系着学生与同学与教师的信息能否正常交流,从大处看,学生的沟通能力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孩子性格的形成。所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小学教师或小学家长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有必要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提上我们的日常工作安排。

二、需要进行沟通能力培训的学生有哪些原因

沟通能力欠缺的人,无非出于以下几种情形。其一,父母本身就缺少沟通的习惯,一家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却互相十分的陌生,家庭内部没有交流的欲望,很少有与孩子进行沟通的行为。其二,孩子有与父母交流的欲望,但是由于父母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的起居,孩子满周岁就一直与自己的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一来由于隔代之间有代沟,所以祖孙之间的交流也产生问题,往往是祖父母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对孩子的心理并不了解。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出现孤僻、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等心理问题,逐渐养成了不和他们废话的心理。其三,学生的父母都在孩子身边,由于父母的个人习惯不良,说话不讲方式方法,继而影响力孩子,使得孩子不能接受他的说话方式或行为举止,由此导致与别人沟通产生困难。还有一类孩子由于在和别人交流时遭受过嘲笑或拒绝导致心理受伤,不敢与别人进行交流沟通。

三、沟通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有哪些

1.示范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家长或教师代学生进行交流,把学生的意愿向其意愿目标进行沟通,学生可以老老实实坐在一边进行观摩,然后可以进行适当练习,我想这种方法是最简洁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一年级新生入学时,认识新老师新同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而行。

2.激励法。当学生在沟通遇阻或产生畏难情绪的时候,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语言的引导,帮学生化解情绪纠结和组织语言的工作,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语言交流。这种方法常见于课堂中的学生回答课堂问题的情况。

3.情境促进法。这种方法就是教师带学生进入某种情境之下,在具体的情境之下,促使学生主动产生沟通意愿,并主动进行交流沟通行为。为笔者认为这种方式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一种方式。在学生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产生沟通交流的意愿和行动,在实际的活动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沟通交际能力。

4.游戏模拟法。其实这种方法就是俗话中的过家家做游戏,不要小看这种方法。小孩子的过家家大都是对生活情境的模拟:也许是模拟会餐场景,也许是模拟劳动场面,不管哪种情形,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肯定少不了。通过这种游戏孩子可以强化生活中的所遇和所知。我们把这种游戏方式适时的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生活场景和交流沟通过程的回忆。

四、对学生进行沟通能力培养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沟通能力培养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切忌对学生进行生硬的教学,特别是语言生硬,教师应该了解,对学生进行沟通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过程,其次才是语言与行为的培训。

2.对学生的沟通能力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时间,是教师适时适地进行的。所以就需要教师有一颗责任心,把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作为己任。

3.切忌心急,不要把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看作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4.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搞一刀切。

沟通交流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辅导员;研究生;沟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202-02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辅导员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目前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稳步扩大,高校研究生就业期望值高,就业压力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严峻。在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及时跟踪和掌握研究生思想动态,探索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策略,实现信息在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之间的有效传达,对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发展,不断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条件下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沟通的特点

传统条件下,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基本上采取聊天、开会、座谈或咨询辅导等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这些完全公开的交流方式不能完全满足辅导员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者的沟通交流效果。

1.沟通形式及场所单一,师生缺乏深入沟通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的交流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是面对面交流以及电话沟通的方式,例如办公室谈话、教室开班会或是学生活动间隙的交流等,辅导员与研究生交流的场所局限于办公室、教室、运动场和学生宿舍。无论是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还是电话沟通交流的方式,研究生普遍感觉只能无条件服从安排,导致沟通中的信息损失较多。沟通方式的单一,导致研究生对辅导员的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很难实现师生间的深入沟通。

2.被动交流感觉强烈,缺乏主动沟通交流

研究生作为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因其在年龄、生活阅历、思维习惯、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着与本科生截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导致研究生个体间差异极大。经常是辅导员主动约谈研究生,而研究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主观上不愿意找辅导员寻求帮助,而是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再向辅导员求助。因此研究生在和辅导员沟通交流时的被动交流感特别强烈,部分研究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或者戒备心理,导致辅导员和研究生之间缺乏主动的交流沟通。

3.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沟通时间难以保证

辅导员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耗去了上班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经常性的加班和手机二十四小时待机的紧张工作状态,还有经常性的理论学习、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年终总结等工作使得辅导员没有充足的精力与所有学生在学习、工作和情感上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二、新媒体给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沟通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给研究生学习生活带来的挑战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研究生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日益变得简单易行,成为研究生的一项基本学习技能。有些研究生通过投机取巧、实验数据造假或篡改他人数据等方式拼凑文章。在研究生群体中发生的学术造假现象会给社会造成较恶劣的影响,对研究生的就业等各方面也有非常不好的影响。一部分研究生对新媒体产生了依赖,沉迷于网络和虚拟的游戏世界,在网络中寻找所谓的生活的意义,荒废了学业导致无法正常完成学业而退学。一些研究生人际交往逐渐减少,自我封闭加剧。随着新媒体与研究生生活联系程度越来越高,部分学生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手机网络上面,长期生活在网络中,仅在虚拟世界中与同学老师交流,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2.新媒体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

在2014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明确的要求,应“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拓展工作途径,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及时了解网络舆情信息,密切关注学生的网络动态等”。这说明新媒体对高等教育管理产生的巨大影响已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新媒体在改变研究生学习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打破传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深刻改变了辅导员的工作学习方式。新媒体平台的交互、自主、平等、快速等特点都要求高校辅导员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和能力。辅导员只有与时俱进,保持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任何沟通过程都包含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介体、沟通环境、沟通渠道等五个基本要素。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沟通模式的时间和空间被压缩,沟通成为把沟通主体、沟通客体和沟通介体等因素融合在一起的复合体。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辅导员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直面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挑战,不断创新与研究生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和实践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1.强化新媒体意识,不断提升辅导员信息素质

面对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辅导员不能故步自封,不但要坚守传统条件下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模式,而且要敏锐地觉察到新媒体技术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强化新媒体意识,主动学习和使用最新的新媒体技术,学习运用微信、微博、QQ、飞信、博客、易信、BBS等各种社交软件,及时关注掌握研究生学习状态、思想动态和情感动态等。对网络法律法规、网络流行语言、网络道德等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结合日常的工作实际,探索新媒体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努力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和处理群体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来开展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辅导员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

2.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研究生沟通交流的主动性

辅导员要转变传统的主导性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和民主平等的意识,辅导员要充分肯定研究生的主体意识。新媒体环境下与研究生进行平等沟通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与研究生保持密切互动交流,发挥师生共同的聪明才智,解决研究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沟通交流环境。辅导员要充分尊重研究生的个体差异,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现实需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新媒体工具积极开展各项互动活动,加强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的交流,让研究生积极地参加到活动中来,通过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更要让广大研究生主动接近、深入了解辅导员,在互动沟通交流中加强联系、加深彼此了解,有效地改善辅导员与研究生之间沟通交流的被动局面。

3.建立新媒体沟通平台,弥补传统沟通方式的不足

建立新媒体沟通平台,将新媒体环境下的沟通方式与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相结合,不断加强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研究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其沟通交流,充分运用音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对研究生进行有说服力和针对性的沟通和宣传,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应用新媒体成熟的技术搭建辅导员与研究生互动交流平台,及时传递与研究生密切相关的学籍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学术讲座、评奖评优、资助育人、就业指导、实习招聘等相关信息,依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推送有针对性的信息。辅导员要充分运用手机飞信、微信、QQ、微博、博客等增强与研究生的互动交流,及时发现并处理研究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师生情感,提高师生沟通的效率。新媒体沟通平台的建立,使得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日益科学化、流程化、网络化,达到新媒体有效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目的。

4.建立新媒体监管引导机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媒体对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的有效沟通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需要加强与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学生干部的密切沟通交流,密切关注研究生的网络动态,始终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动权。在新媒体平台上实施正确的舆论引导,尊重研究生的话语权,对突发事件、热点问题等引发的网络讨论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加强与研究生的互动沟通交流。辅导员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主动占领新媒体网络阵地,引导研究生思考辨析学习生活和情感中遇到的问题,传递正能量,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高校辅导员只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提高信息素质和能力,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融入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沟通交流的各个环节,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准确及时地传播有效信息,并且在信息的下发和传播中,不断渗透思想教育,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最终实现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的双向主动高效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魏珂,彭展.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通知信息的传达[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82-84.

沟通交流的方法范文3

一、交流是教师与家长心灵沟通的桥梁

在与家长的交流合作中,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幼儿成长档案、家长园地等都是常见的交流方式。笔者认为,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方式开展的次数较少,交流也不连续,所以接送交流就显示出其优越性。接送交流形式多样,如集体式交流、小组式交流、个别式交流等。笔者常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针对幼儿在园的特殊表现与家长单独交流。

如在绘画过程中笔者发现王令怡小朋友握笔姿势不正确,经过多次纠正还是不能正确掌握,离园时笔者把这一信息反馈给王令怡家长。经过短时间的家园纠正,王令怡很快学会了正确的握笔姿势。午餐时,洪若琪小朋友吃得太慢,一口菜放嘴里嚼很长时间才咽,有时还用手抓饭。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到在家吃饭时,奶奶觉得他吃得慢就一直喂他,所以他拿筷子的方法也不是很好。于是笔者主动和他妈妈以“锻炼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为话题进行交流,得到了家长的赞同。在我们相互配合的教育下,洪若琪在吃饭方面进步很大,虽是琐碎之事,交流也不足几分钟,可一下子拉近了家长与教师的距离,加深了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

二、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笔者在与家长沟通方面不太注意,说话直来直去,不讲技巧,有时会引起家长的误解。后来,笔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再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就注意讲话的内容和方法,取得了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幼儿也在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经过二十几年的工作实践,笔者总结出与家长谈话要遵循的两个原则:

一是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教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孩子在班级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二是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要让家长相信教师,尊重并听取教师的意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教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幼儿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

1.一句话沟通法

这种办法是针对那些幼儿本身在各个领域的各项目标发展中不存在明显的问题而家长也很少过问的。这样的幼儿和家长是最让教师省心的,如果我们对自己稍微放松一些,就可以不去和这样的家长沟通。但笔者认为,家长不主动找教师,并不代表家长就不想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和教师联系。于是笔者针对这样的家长采取了一句话沟通法,即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用一两句话向家长反映情况,家长非常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

2.引起注意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幼儿本身在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多个领域的多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是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的。由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理念不太了解,又被亲情蒙住了眼睛,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一些缺点也会视而不见。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采取了引起注意法,即利用公开课、作品展示等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的关注,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这一年龄段幼儿应达到的水平,并找出自己孩子的问题,共同制定解决办法,使家园共育取得一定的效果。

交流场所是开展交流的前提之一。如果教室内的活动室空间较大,教师也可以在教室里同时与几位家长交流;如果教室内空间比较小,就可以利用走廊这一开阔的空间,为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创造宽松的环境,并尽可能多地与家长交流幼儿的情况。

3.真情感动法

沟通交流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现代护理;有效沟通;护患沟通;信息反馈

怎么样能够在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面,作为医护工作者,如何减轻医患之间的矛盾,更好的开展工作和履行职业道德,除了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法律法制保障体系,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的医疗队伍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之外,更主要的医生必须要懂得依法行医,提高医德和自身素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沟通要素首先是人,也有心理和社会的基本需要,其次是患病的人,其心理能级较未患病者低而脆弱,被关爱的渴望感更强;引导病人设置合理的就医期望值也是提高其满意度的关键和现实问题;病人的角色易与家属、亲友、单位领导等角色产生联动。

1 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1.1 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是互相尊重

在医护工作人员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也要先注重礼节,在护理女患者时候要认真对待每个细节操作,继而得到患者的信任和认可,使患者达到满意程度,进而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树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是达到医患良好沟通的有效性的基础。

1.2 把握沟通时机

护士和女患者的沟通交谈,是在患者乐于跟医护人员沟通,并且沟通起来轻松自如,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比较满意和认可,医护人员和女患者平时交流沟通,不一定是在规定的地点、时间、进行正式的交流沟通。

1.3 医患沟通需要采取恰当合理的方式方法

医院妇产科的女患者中大部分家庭条件不同,学历不同,背景不同,自身恢复状况也不尽相同,这种情况对医护人员开展有效沟通工作造成了严峻考验,由此可见,在交流的时候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针对女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恰当合理的沟通工作。

1.4 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

日常工作发现有的医护人员虽然诊疗水平是非常普通,但是在他一辈子几乎没有发生过医疗纠纷并且备受患者的喜欢和好评;而另一些医生专业水平很高,但是在沟通方面欠缺,所以常常有医患关系紧张或者医疗纠纷出现,甚至要经常到法院去。很多医生都有被患者质疑或投诉的经历,写解释材料是应该的,这其实是给你机会作解释和辩护。有了投诉需要解释,医生就应该认真对待,或许是之前没有给患者和家属解释清楚,这正是一个补充解释的环节。这说明有效沟通跟在医疗工作中非常关键。人和人的尊重是相互的,医生不能只会看病,患者和患者家属都是有感情的人,有心理需求,温和对待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医生,相信也会受到多数人的尊重。

2 加强高效沟通的具体措施

2.1 高效沟通的基本方法

(1) 语言沟通。交流和倾听是医护沟通的重要前提。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医生和护士更好的了解病情,理解患者需求;(2) 其它沟通形式。达到有效沟通的间接步骤是开展疏导的方式与组织活动。

2.2 语言与非语言沟通的应用

2.2.1 语言性沟通

语言性沟通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形式,信息交流是重要手段,其内容包括了听和说两大方面。(1)辨认正确语言。医护人员需要了解病人,他的个性、他的经济状况、他的各方面背景、他的需求等等,从而才能得出一个真正适合他的治疗方案的建议,才可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在护理女患者的时候语言要恰当得体,温和谦逊,以树立和谐的沟通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2)使用正确语言。一个合格的医生,知道什么人患了病比知道他患了什么病更重要。这就是说,医生需要了解病人,言语得体,才能沟通顺畅,关系和谐。(3)谈话技巧的正确使用。

2.2.2 非语言性沟通

人的仪表、体态等行为语言是非语言沟通内容,是通过、动作、眼神、表情、姿势等方式来进行交流,传递给对方一些信息,作用是强化感情的。(1)微笑与关怀能够使患者的情绪稳定,医护工作人员要态度和蔼,温柔热情,以此减少女患者内心的焦虑和惶恐不安 (2)恰当动作对患者进行抚摸、触摸,可使女患者倍感关怀内心温暖。适当的表情则能够很大的产生感染力和动力。(3)仪表的端庄,是一种无声语言,能够收到女患者的尊重,进而愿意与之交流。 (4)与患者沟通时的恰到好处的距离感,不同的距离会产生不同的沟通效果,也会给患者心理带来不同的感受。 (6)沉稳的举止、娴熟的技术,也是非语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护人员在处理工作时,诚恳干练的态度和高超的技术能够消除患者的焦虑感、恐俱感,这样,就能保证顺利实施护理计划。

3 小结

妇产科护理的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是有效沟通。医患沟通方案的具体简述,一是沟通内容:有诊断方案的沟通、有诊断过程的沟通、有诊疗转归的沟通;二是沟通技巧:有沟通方法与沟通技巧;三是沟通记录:每次沟通都应在病例中有详细的沟通记录。有时间、地点、参加的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的姓名以及沟通的实际内容、沟通结果。在记录的结尾处应要求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护士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尊重患者,要有针对性语言,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安慰性。此外,非语言沟通的妥当使用可使患者心理负担得以减轻患,不良心态得以改善,为护士更好地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了有效的、可行的方法与方式。

参考文献

[1] 柳青.有效沟通技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 李成谊.实用沟通与演讲教程,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沟通交流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沟通 能力 训练 教学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168-02

1 大学生人际沟通现状及障碍分析

人际沟通与交流,在当今社会生活多元化、复杂化的大背景下,显得十分重要,是人们生存与发展最迫切的需要。若想有所作为,善于沟通是基本条件。当今世界,新型人才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是否具有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由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癖好、生活习惯、成长环境不同,能够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实属不易,一旦处理不善可能产生各种交往障碍甚而影响个人的未来发展。现在大学生人际沟通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学生交际范围较窄,同学之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情感交流。

1.1 电子科技的日新月异,过分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现代社会由于先进的通讯工具陆续出现,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习惯于用手指代替嘴巴进行交流,甚至有人因此出现了抵触语言交流、无法与他人相处等沟通障碍。一些被称为“电子控”“低头族”“拇指族”的青年人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出现的沟通问题,甚至恐惧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沟通能力衰退现象。但这些问题尚未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多数人们觉得,这只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没有什么不好。不过,心理专家们建议,更多地与人当面交流,而不是躲在电子设备背后,会更有利于年轻人提高自我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1.2 大学生的孤独心态,引发“分享障碍”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处于人生重要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在心理、生理和意识的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个时期,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发生人际沟通与交流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竞争和压力造成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影响,也有独生子女养成的“以自我为主、唯我独尊”的习惯个性问题,还有缺乏对人际沟通交流的充分认识等诸多因素。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心理素质方面的障碍。多年独自成长的经历,促使很多学生在成年后养成了过度自我的思维习惯,当遇到好的事物时更多的是想到“独占”而非“分享”,以至于在群体生活中难以融入其中,易给他人留下“自私自利”的印象,进而引发与群体中其他人,尤其是利益相关人的沟通障碍。

1.3 沟通障碍导致极端的伤害事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并引发了多个极端伤害事件,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主观因素,表现为学生内心存在胆小、害羞、自卑、自负、嫉妒、多疑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具体表现为学生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存在性别限制、人际交往能力不强、人际交往范围狭小、交流和沟通难度的增大等问题。

鉴于大学生之间存在的沟通问题,当他们面临生活和学习困难时,一方面无人倾诉、无处发泄,从而产生孤独、绝望的负面情绪甚至自杀;另一方面则是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头脑不冷静,故意激化矛盾,甚至出现伤害事件。因此,作为教育机构,我们有义务为学生寻求更好的沟通渠道,引导他们尽快走出人生的困境和低谷。

2 进行课堂沟通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可以使一个人获得认知自我、理解和调节他人情绪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当今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要有较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这也是衡量高校能否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合格人才的重要尺度。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读。首先,我们要很好地理解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急迫性。

(1)目前大学生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大学生对人际沟通能力训练的需求比较强烈。大学生在不久后的将来都要面对用人市场的考验,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就业是大学生的头等任务。那么,接受怎样的教育内容,能够对其顺利就业有所推动,则是高校教育直接面对的焦点问题。

(3)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同时又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在自我的成长经历中同样欠缺在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专门教育,因此往往缺乏沟通技巧的实际运用能力。

(4)现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也包括新生代青年所面对的问题,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周围的社会关系简单,在少年成长阶段缺乏与同龄人较多的交际和沟通实践经历;他们在家庭中也多以自我为中心,自我独立意识较强,但并不意味着其独立生活和沟通实践能力也能与之相匹配,相反可能还会造成一些矛盾和问题。

(5)学生的日常沟通已出现日渐庸俗化的趋势。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侵入校园,部分大学生不能主动参加健康、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还有少部分学生在沟通中更加注重自我的实际利益,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出现拉帮结派、沉湎于小团体活动、重娱乐享受轻奉献付出等现象,而当他们面临实际困难和危机时,却无法获得来自朋友、伙伴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在确定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方向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问题。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与“沟通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并建立相应的大学生沟通能力评价机制,借以增强大学生对人际沟通的科学认知。但是,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能仅仅依靠理论学习,这些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沟通活动,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体验才能获得真正有效的提高。因此,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从课堂教学中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如情境模拟、实践演练、案例分析等形式的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人际沟通技巧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

3 学生沟通能力训练的教学模式探索

现在,已有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用职业培训经常使用的训练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例如体验式培训,它作为当今欧美非常流行且最有效的培训方式之一,是指个人首先通过亲身参与某项活动获得个人体验,然后在培训师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并分享个人体验、提升对某种事物的认识。体验式培训是个过程,是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知识及能力的过程。这种方式更能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情景,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演练,以实现能力提升的目的。

3.1 采用体验式训练对于推动学生进行沟通技巧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1)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实现自我超越,使大学生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自己的成长路线,并战胜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可以为大学生进行外部沟通提供条件和机会。教学人员选择一定的实践背景和环境,设计具体的沟通问题,给出特定的沟通对象,让学生深入第一现场,扮演不同的沟通角色,可有效提高其实际沟通能力。

(3)沟通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自我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训练到位、适应性强,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到的沟通技巧,可促使学生沟通能力快速提升。

3.2 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类型

3.2.1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法是把实际生活、工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学生进行研究分析,以此培养其分析、判断、解决问题以及执行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具体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切入在人际关系中各种类型的沟通案例,要求学生从中提炼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不过,作为目前最广泛被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所采用的题材的选择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只有案例选择得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切实反映学生的沟通问题,教师所讲授的沟通技巧内容才能被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3.2.2 情境模拟体验

情境体验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二者互为依托,构成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课堂发展系统,从而形成有情感的、创新的、具有人文价值趋向的课堂教学。

由于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与学生的经验背景、兴趣爱好相一致,可使教学活动具有内驱力、吸引力,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课堂活动开展后,学生在老师的点评和辅导下,也能对在活动中所反映出的不足之处,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纠正偏颇、克服障碍。

3.2.3 引入组织竞争机制

通过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训练小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拟定小组名称、宣传口号、LOGO标识、组歌等,激励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竞争、主动表现、努力争取获得奖励和荣誉。这种训练方法一方面可以客观上营造一个小团体的沟通氛围,消除学生之间的隔阂和壁垒,提高他们的组织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通过积累良好的课堂表现,认真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从而获得较好的修课成绩。

3.2.4 游戏教学法

实训游戏活动,可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并对课堂所学知识能够进一步加深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竞赛性和极大的趣味性,在一定的前提下,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拥有高超的人际沟通能力,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建立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需要,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归属感,而且也能满足学生情感交流的心理需求,同时缓解学生因紧张的学习压力和其他情绪负面因素而造成的不良影响。随着当前社会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及学生社会活动范围和能力的不断拓展,高校在针对其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培养也应不断创新,摒弃固有的教育观念,顺应社会潮流和学生心理状态的各种变化,探索最为适合指导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教学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江艺敏.大学生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之我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33-35.

[2] 马湘桃.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

[3] 张尔升.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教育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199-201.

沟通交流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学生沟通和交流重要

沟通和交流指的是人与人相互之间传递和反馈信息的动态过程,而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又可以被称作是心灵对话,指的是人与人相互之间进行思想、精神、内心想法、情感等方面的信息传递和反馈,以保证相互之间能够形成情感和思想共鸣。通过对一些调查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班主任对于学生之间进行的思想和情感交流、沟通有些能产生很好的效果,有些则不能,因为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其内心和思想都已经渐渐地向成熟期迈进,具备了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且情感的波动性较强,自我意识能够控制行动,个性较强,希望能与异性多做接触,但对成年人的防备心理比较强,通常不喜欢真正打开心扉,因此,教师与高中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则逐渐成为一种教育趋势,同时也是必要的教学任务,班主任除了要管理好班级的日常活动和生活之外,还要注意与高中生之间的交流,这也也是高中教学任务中的另一大难点。

一、心理沟通和交流在师生之间的重要性

沟通和交流在人们生活中所处的重要位置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没有沟通和交流,生活将变得沉寂而了无生趣,事业也不会走向成功,工作也不会称心如意,而且,如果人和人之间没有沟通和交流,那么就不会相识相知,更无从了解和互相帮助,信任自然也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沟通和交流对于人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沟通和交流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同样也是极为重要的,它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前提,没有沟通和交流,管理班级就永远是纸上谈兵,不会收获很好的管理效果。高中自我意识比较强,而这种意识是他们限制行为、走向自律的过渡期,缺乏成年人的自律性,所以经常会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而这种心理产生的同时,他们还经常封闭自己的内心,拥有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却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沟通和交流则是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也显得特别重要。担任高中班主任一职,教师一定是实时关注班级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使其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都能够被正确的树立起来,此外,教师要认识每位高中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思想性格、教育方式都有一定的差异性,要针对这种差异性实施沟通和交流行为,这也是对班主任工作成绩考核的重要标准。

二、班主任在与高中生进行沟通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因为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智已经慢慢趋于成熟,这一时期的学生在情感变化和思想沟通方面都比较敏感,也比较青涩,所以班主任在与他们进行交流时必须要讲究适合的沟通策略和方式,而要建立与学生长期沟通和交流的关系,那么在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就一定要明确以下两个原则:第一,在沟通和交流时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涉及其它与沟通事件无关的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品质和性格,换句话说就是班主任在沟通和交流过程中要实现确定沟通的内容和主题,并针对制定好的内容和主题与学生进行交流,切记不要借题发挥,反反复复的牵扯以前的事和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陈年旧账,这样不但不能实现沟通的目的,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反感和逆反心理,加大了沟通和交流的难度艺术,此外,在沟通和交流时特别要注意的是,班主任不要讲沟通的内容和事件同学生的品质和性格联系起来,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厌恶之情,从而使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形成无法填平的沟壑。第二,班主任在沟通和交流时可以适当的增加些肢体语言。在某些时候,肢体语言所传递和表达的信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所以,班主任在交流时要特别注意肢体语言的表达,可以适当的肢体语言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丰满的情绪,而以免太多的语言对一些心理比较敏感的学生带来伤害,比如,班主任不要再沟通和交流中向学生表现出不耐烦、暴怒、绷着脸、皱眉、叹气等消极行为,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压迫感,而要经常面带微笑,以赞美、欣赏、鼓励和关爱的眼神和行为向学生传达积极的信息,并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契机向学生表达赞同的情感,向用力点头、竖起大拇指、神情专注等等肢体语言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产生一种认同感,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打开心扉与班主任之间进行心灵对话,使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更加顺畅和有效。

三、高中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过程中的技巧

(1)高中班主任要积极主动的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经常询问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近况。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时刻关注所有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比如,如果班主任在某次大型考试之前发现某个学生的状态比较不稳定或表现出于平时不太一样的行为,就必须要及时找学生谈话,进行单独沟通,问其状态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并在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及时鼓励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使其尽快走出抑郁的情绪。

(2)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技巧还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一、沟通和交流场合的选择和时机的把握。班主任应当将沟通和交流场合确定为比较私密的场所,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二、交流方式的选择,沟通和交流通常都是两人之间进行的,但是遇到特殊的情况也可以采用集体的方式,班主任要学会用变通、灵活的方式改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模式。

总而言之,高中班主任应当针对学生在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特征对沟通和交流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要讲究技巧性,不能表现的过于急躁和强硬,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班主任敞开心扉,教师应当把握沟通方式的有效性,推动学生健康品格和心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陈军.中小学班主任如何把关爱撒向每个学生[J].考试周刊,2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