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背景范例6篇

跨文化交流背景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传统文化;融入

随着外语教学从单纯的语言教学向“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逐步得到加强。而我国的许多外语院校也在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体现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等现实需要为目的的原则。河北传媒学院作为以艺术类人才培养为主的院校,其外语人才的培养要充分理性地审视“艺术类外语人才的传统文化教育和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教育”的关系,在充分重视学生外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要有保护母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新形势的具有“中国认同和国际眼光、传播中西文化和传递中国声音”的艺术类外语人才。

一、理性审视传统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关系

为了更理性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关系,课题组在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组织了问卷调查。针对国际传播学院2014级和2015级英语、西语、葡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15名青年教师共计198余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90份。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被访者认为,虽然在语言学习中会有母语的“负迁移”现象,但是母语的语言功底对外语学习有重要的积极作用。95%以上的被访者认为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加强汉语语言和传统文化的学习。70%的被访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遭遇母语的“失语”现象,认为在外语人才培养中非常有必要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写照。外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我们的外语类程在讲授语言专业技能和传播外来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但从文化的相通性的角度来看,外语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外传播方面远远不足。在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下,要培养传统文化素养深厚、语言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传承中国特色文化和进行文化艺术国际交流的需要。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而言,语言的共性决定了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语言之间有很多普遍现象,我们在学习外语时是以我们的母语为参照,外语及其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必须首先经过母语文化“过滤”,其中的各种语言的、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必须以语言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为背景,通过两种文化的比较发现它们的共性与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来看,大学生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语表达方面却不尽人意。所以作为艺术类院校的外语专业人才,要成为国际交流的使者,承担“学习世界文化、传递中国声音”的跨文化交流的使命,就需要在语言文化学习中具有国家情怀和国际眼光。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外语教学中的途径

为了在人才培养中更好地融入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评价体系以及教师个人素养等环节进行改进。目前国际传播学院对英语,西语、葡语和汉语国际教育等本科专业的学生以及英语笔译专业硕士开设了跨文化交际、涉外礼仪、西方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等相关课程,并且加强了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外语言比较等课程的比重。在教材选择方面除了选用国内高校较为权威的专业教材之外,也在自编教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也从传统的语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评价逐渐转向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以论题研讨和论文形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正在被广泛采纳。课堂组织尤其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性、互动式的教育模式。在这些课程开设一年以来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在外语人才培养中合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改善外语专业课教学存在的语言环境和交流的缺失的现象;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因素的了解和理解;强化我国艺术类外语人才保护母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切实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新形势的具有中国认同和国际眼光、传播中西文化和传递中国声音的艺术类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白俊杰.90 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0).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2

“一带一路”就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部级顶层战略既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工程,也是一项巨大的世界级工程。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中国与沿线50多个相关国家进行多边机制合作。另外这样一项浩大的世界级工程必然需要借助于世界上既有的合作平?_模式,学习那些既有平台中行之有效的合作经验,通过采取互联互通的方式来获得沿线国家之间政治互信,也可以通过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实现经济融合的利益共同体,也可以通过实现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工程来共同打造文化包容的共同体。作为亚欧的人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一带一路”应该是多国共享共同繁荣的世界文化遗产。著名学者周德仓指出,“一带一路”的互动不应该仅仅只是地理上互动的概念,更多的应该是实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寻求经济合作与贸易共赢,它的作用不仅是打破原有的封闭的保守的文化,还要通过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合作实现增强双方文化生命力和文化软实力。随着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贯彻落实,欧亚经济发展将会越来越渴求文化、交际与商务复合型新型人才的需求。所以,在目前形势下加强培养跨文化商务英语教学英语人才迫在眉睫,这些人才将来不仅是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跨文化商务交流的主要人才,也是促进沿线各国实现文化融合文化包容的纽带。

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应该重点发展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地域的交际能力培养。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在2003年就已经对商务英语教学等问题作出了相应的总结,他们认为商务英语教学是一门十分具有研究前景的学科,是需要认真研究和专研的。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形势下,一些研究学者通过对比中美商务贸易的文化异同,提供一些启示给商务英语教学的商务英语教育:商务人才在复杂多变的商务环境中不仅需要能不断的适应各种文化差异,而且还要在商务和交际过程中能够与不同文化的商务人士共同创造商务英语教学环境营造跨文化交际的和谐氛围,商务英语应该重点培养商务人员在面对跨文化交际时候能够具有超强的商务英语交际能力。在最近的几十年来,无论是中国还外国对于商务英语教学的研究都是处于稳步发展探索前进的状态,商务英语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商务英语教学、以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管理等领域。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通过多元化的研究方法现在日趋于成熟,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等。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商务英语教学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组成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如果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缺乏培养应有的商务英语交际基本能力,那么就会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导致商务实践的失真和错误。所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组成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应该立足于培养和满足国际化与全球化人才需求为基本点,探索在新经济形式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高水平跨文化交际与高能力的商务英语教学培养计划与培养模式。但在目前形势下,如果要贯彻和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应该解决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不足问题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足问题。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无论是商务英语专业还是非该专业的商务英语教学人才英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达不到要求。

世界上任何文化的载体都是语言,汉语言正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载体,为五千年的华夏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为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进步做出了绝大的贡献。文化传承者不仅要拥有自身独特的语言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跨文化跨国际之间的交际能力。文化传承者如果只是掌握一门或者数门外语,就算他们具备的相应专业知识多么的扎实和博学仍然不能保证文化传承者在跨文化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进行成功或有效的文化交际。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组成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商务英语人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具有的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我们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能力。

(二)商务英语教学对学生多元文化的培养

“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外语语种的多元化以及英语语言变体知识的差异。根据中国制定的丝绸之路战略经济带的特点,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沿线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贯穿其中,这些国家与地区与我国会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经济贸易合作,或者是与我国签定了服务外包经济项目合作和技术外包经济项目合作等合同。所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中,能够准确流利的使用国际语言工具进行交流是商务英语人才与外商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实际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经同行很多年了,由于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会使大家即使在使用国际通用语言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不同的语音与语调,或者由于使用不同的母语语言拥有不同的语言思维可能会产生英语变体现象或特殊的语言词汇,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造成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的教学障碍。因此,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跨文化商务交流活动中应该具备高标准高复合型的国际化外语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存在着沿线经济带国家中有些国家和地区文化断层或文化缺失的问题。将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效果显著的时候,我国企业必然会“走出去”进行一系列的商务活动和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同样也会有许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沿线国家加入到一系列的商务活动和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聚集一地进行商务洽谈,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都有着自己祖国和家乡培育和生长出的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也许他们能够进行?贤ê徒涣鳎?同时不同的文化习性使他们之间在具体的商务行为和跨文化交流过程思维方式大相径庭。这些现象和障碍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商务活动的主体,即商务交流人才没有及时了解和沟通双方国家、国情和各地风俗等,没有形成具体的文化共识,没有构建形象的国情文化。

(三)商务英语教学对学生实践沟通能力的培养

著名学者窦卫霖在几年前的研究,说明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包括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元文化环境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除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之外,也要注意培养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拥有开放的语言态度和交流意愿,克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语言变体或者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忽视了语言多元化。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教学中应该设法融入变体知识,可以采取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具体案例,培养商务思维能力、多元文化环境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商务英语人才具有跨文化商务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养。比如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参与西洽会,或让参加广交会,或让与外向型企业合作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实践能力等,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实践与学习者能够走出去,使他们能够亲身感受跨文化商务英语教学,提高商务实践与学习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邀请国内外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研究专家以及一带一路相关企业家,进入校园开展座谈会、科学讲座与学术活动,让他们与学习者进行密切交流与增加学习者的实践能力。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3

一、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意义 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当信息的编码者和解码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交流的双方会存在沟通和理解的障碍[1]。美国学者Gibson在“文化冰山”模型[2]中指出,文化差异存在不同的层次:“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和“冰山藏在水下的部分”。通常,深层次的文化差异会对跨文化交际造成真正的麻烦。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和现代传媒手段的日益多样化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立体化、全方位的媒介环境,廉价便捷的互联网、功能齐全的手机以及各式各样SNSs社交网络,使得当代大学生具有了更加宽广的国际视野,因此西方社会文化可以全方位地展示在他们眼前,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撞击必定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从表层到深层都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小到服饰、饮食与休闲,大到行为、观念与心灵。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逆反心理较强,崇尚西方生活方式,很容易全盘接受西方理念,更有甚者沦为西方敌对势力的工具,这就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正如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所言,“关系到我们能否粉碎国际敌对势力对下一代进行西化与分化的图谋。”[3] 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素质,从而有效地抵制西方自由思想观念的侵蚀。高校通过开设《跨文化传播》课程,可以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更好地应对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跨文化传播》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高校开设《跨文化传播》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培养其跨文化交际的水平,从而有力地抵御国际势力的西化。在《跨文化传播》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将西方的各种文化客观地介绍给学生,同时增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的视角。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关系到当代大学生与世界融合过程中素质的提升,还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抵制西方的西化潮流。 二、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实意义 1.时展的呼唤———走进跨文化交际的新时代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抛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到电影院看一部美国大片、到西餐厅吃一顿西餐、到欧洲走一圈逛一逛、交一两个外国朋友,已是平常之事。麦克卢汉(M.McLuhan)1964年就在其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远见卓识地提出了至今仍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地球村”概念。[4]如今,“地球村”概念早已经成为现实。21世纪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加大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时代,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一个能够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互相对话、频繁交往的时代,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张力作用,跨文化交际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个现象正在日益突显,跨文化交际的时代已经悄悄来临。此外,软件(大学生接触外面世界的渴望凸显、结识不同背景朋友的热情高涨)和硬件(互联网的普及、传媒技术的发展、即时交流工具的多样化)条件的成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时机和开阔平台,体现着人类精神、思想交流和融合的跨文化交际慢慢走入普通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个人进步的标志———成功人士必备的交际能力 身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必要。娴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仅有助于我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熟识、沟通,以充分地利用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和成熟的市场资源促进外商来华投资,进行各种成功的贸易活动,它还能帮助我们有效地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向其学习并同时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的风采和精华,将中华文化成果纳入全球文化的体系之中,并最终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随着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中国人工作、生活的大环境也渐渐融入多元文化的因素,每个人都不同程度感觉到知识更新的频率更快,竞争的激烈程度更深。岗位竞争的压力使人们意识到,应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学习其中的相处之道,因为那些精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会准确、贴切、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办事圆满,而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会导致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中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彼此误解,无法克服交往障碍,最终导致交流失败,使自己陷入困境甚至产生激烈冲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人才的定义有了新的补充,即在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人才的国际化,这一国际化的过程应从意识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各个方面入手。不可否认,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当代人们获得成功的必备技能之一,承载着教育功能的大学就不能不面对这个问题,因此高校开设《跨文化传播》课程就成为时代的必须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搞好当代大学生跨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1.把握宏观、钻研细节,积极主动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高等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远大的社会理想、健康的价值取向和昂扬的精神状态的新时代大学生。在做好宏观工作的同时,高校也不能忘记关注细节,增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格外值得教育者普遍关注。虽然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定义尚不明确,但是拜卢姆(Byrum)等学者认为,态度(attitude)是跨文化交往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5]要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持正确的态度,首先要提高文化意识,也就是在跨文化交往中积极去探求交际对象不同于自我的价值观念、行为表现等富有文化内涵的特征,在交流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对方的文化观念和行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并主动解决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摩擦,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交际对象及其所处文化背景的认识与理解。#p#分页标题#e# 2.放眼世界、立足现状,潜移默化地积累跨文化交际的知识 在实际生活中积极掌握跨文化交际场合需要的社会文化知识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关键在于提高跨文化交往的意识,注重平日的逐步积累。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显性的表现,教育工作者们应首先培养大学生对于外语学习的浓厚兴趣,通过《跨文化传播》课程讲授的理论知识来引导并指点他们广泛阅读英文著作,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和英文报刊,最重要的是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将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背景知识传授给大家,于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3.丰富多样、寓教于乐,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拓展跨文化交际的经验 除了阅读相关理论书籍之外,《跨文化传播》授课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的方式,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梁家辉和蒋雯丽主演的《刮痧》、刘烨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暗物质》等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电影素材,它以平民化的视角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充分发掘人文内核,探讨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与相互融合。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理解异国的风俗礼仪和该文化背景下人们使用语言的特定规则,影视中人物表现出来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手段、交际规则和交际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对跨文化差异背景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普通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大量免费浏览和下载网络资源的机会,网络上储藏了大量关于不同文化的介绍、跨文化交往的案例以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议等资源,有自主意识的当代大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浏览,筛选并下载有关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最新的相关资料,充分利用网络拓展跨文化交际的经验。 4.与时俱进、勇于开拓,提高《跨文化传播》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跨文化传播作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属于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和政治学等多门学科,因此《跨文化传播》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为培养当今通才奠定基础。作为跨学科的一门课程,《跨文化传播》既可以作为新闻传播学院的专业课程,也可以开设为针对全校学生的选修课程。针对前者,《跨文化传播》教学应该增加专业知识的讲授,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跨文化传播基本概念和理论简介;(2)语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知识;(3)非语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4)文化的差异、冲突与适应等。[6]作为选修课程,《跨文化传播》教学应该减少纯粹理论部分的涉及,增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做更多思考:(1)中西方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荣辱观、宗教观、人际交往观念等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2)网络传播与虚拟社区中的文化交往是否会导致文化的“全球化”与“同质化”;(3)如何更好地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从而进行有效跨文化交流和沟通;(4)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涌来和传媒技术的进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正在加速,大学生在求学、就业、交友、休闲等各个方面都会面临丰富多彩的跨文化交往,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多元文化社会中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应被视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跨文化传播》教学中,教育者要传授的不仅仅是一些理论知识,还要关注不同文化所具有的深层次内涵,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了解彼此的差异,学会在差异中寻找共性,并在充分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跨文化交流效果的最优化。当代大学已经不是自我封闭的“象牙塔”,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从事该教育,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时机,与时俱进,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开拓教育的崭新领域。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4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培养策略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它的主要职责是交流。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但是,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要真正实现良好的英语交流,就必须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已成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致力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应用能力,运用英语进行日常和职场的基本交流,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而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在讲授时采用翻译教学法,重词汇和语法轻文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英语的基础知识量会显著增加,但因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之甚少,在实际交流中依然套用母语的思维方式和使用习惯,在交际中会常常犯语用错误,造成交际障碍。究其原因,忽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没有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5

1.1 提高学生的文化适应感

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首要目的是增加学生的文化适应感,从而让学生能快速适应不同的文化。因为人们在接受不同的文化时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减轻不同文化对学生造成的冲击,从而让学生在商贸活动中能快速融入到其它文化之中,避免因文化的差异而造成文化不适应。此外提前接触不同的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适应感还能让学生掌握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从而在商贸活动中能抓住关键点,防止因文化的不同而忽视一些关键因素。

1.2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

学生在接触新的文化时往往会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也就是在商贸活动中受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影响。跨文化交际障碍主要表现在情感与态度两方面,在情感方面学生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因为学生对新的文化一无所知容易因为不知所措而紧张,难以适应新的文化,害怕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并且容易在商贸活动中忽视文化间的不同而盲目夸大相同点。另一方面的是态度的因素,在商贸活动中缺乏跨文化意识的学生容易受偏见及一些刻板印象的影响,用先入为主的方式去评价他人,因而在商贸活动中难以对对方有客观的评价与认识。此外跨文化交际的范围非常地广,缺乏跨文化意识的学生在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商贸活动时,会因民族文化的不同而拒绝接受与其他民族往来,也会因种族的不同,而产生一些排斥的情绪,难以接受其他的文化。因此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帮助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影响,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避免在商贸活动带入太多主观因素。此外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中也能使学生在理解其他文化的过程中反思自身的文化,从而在商贸活动中能知己知彼。

1.3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能使学生意识到文化间的差异,让学生明白文化差异是影响交流的重要因素,从而让学生能有意识地去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学生是有机会去接触不同的文化。学生若能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培养起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并能在国际商贸中充分利用利用跨文化交际的策略,抵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能大大地提高国际商贸活动的成功率。

二、 商务英语中显著的文化差异

在商务活动中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应根据文化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商务交际策略。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与礼仪习惯,在一些文化中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的意思,但在一些文化中却是不尊重的表示。虽然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交流变得更加地频繁,但并不意味这文化的趋同,因而文化的多元性依然存在,所以在全球视角下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需要。而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上的差异和非语言上的差异。

2.1语言差异

语言差异主要表现在用词以及一些习惯的表达上,例如在中国我们习惯使用间接的表达方式,在谈论一些事情时喜欢拐弯抹角,而西方国家普遍趋向于直接的表达,将最重要的事情先说。并且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因而在得到别人的赞扬时往往会用自谦的词,但西方国家往往会对这些赞扬表示感谢。此外西方国家的文化主张独立自主,不会问一些私人的问题,而中国用于寒暄的表达往往和一些私人的问题有关,所以西方国家不会问“你吃了吗?”,“你去哪?”。但如果不了解这些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语言差异,商贸交流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尴尬的场面,例如在迎接外商时,中国人在不了解其它国家的文化时,为了表示热情会主动地去帮外商提行李,但实际上一些国家习惯了独立自主,觉得并不需要他人的帮助,甚至会表示吃惊或不悦。此外在一些称谓的使用上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国家重视地位的不同以及尊卑先后等概念,但西方国家更注重平等,所以“李经理”这种表示身份的表达在我们的国家习以为常,但在一些国家根本不存在这样的称呼。并且不同的国家在日期、地址的表达上也存在差异,我们习惯由大到小,因而在是按年、月、日的表达习惯,但美国等一些国家却习惯由小到大。只有注意到这些差异在实际的商贸活动交往中才能避免误解的产生,让跨文化交流更顺畅。

2.2 非语言的差异

非语言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因为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非语言文化交流习惯。例如在时间与空间把握上的不同,中国人很少有空间的概念因而在商贸交谈中喜欢与人近距离地交谈,但西方的一些国家更注重个人空间,因此习惯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我们对于准时的把握也往往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只有融入不同国家语言与非语言间的差异,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有所了解才能在实际的交往中入乡随俗,根据国家文化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交际策略。

三、 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3.1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跨文化交际的案例与题材

在商务英语的课堂上可以融入一些跨文化交际的案例,使得学生明白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时应注意哪些要点,使用哪些商务交际策略。还可以在课堂上结合真实的语言材料背景进行讲解,使学生知道西方国家在具体情境下与我们国家间的差别,例如介绍、宴请、告别等。并且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增设一些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课程,为学生系统地讲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3.2 在课外引导学生积累文化背景知识

商务英语教学中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介绍大量的文化知识与内容,因此学生应在课后应主动地积累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并结合到商贸交往活动中。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介绍一些英美等国家的书籍、杂志、报纸、电影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或观看,在阅读后观看地过程中注意不同文化交流中的差异,并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后模拟不同文化间的商贸谈判,让学生具体了解不同文化对商贸活动的影响。

3.3组织创设真实的国际商贸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国际商贸活动,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些真实的国际商贸活动场景的视频文件,并将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实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观看真实的商贸谈判活动,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体验文化对商贸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6

 

关键词:文化交流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许多情况下,交流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影响.误导信息的获得,造成交流障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