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诊断报告范例6篇

体系诊断报告

体系诊断报告范文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作业已经进入医学影像界,并以奔腾之势迅猛发展,伴随着一些全新的数字化影像技术陆续应用于临床,如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正电子体层成像(positiveelectrontomography,pet)、计算机放射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及数字放射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已逐步成为影像科室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在客观上要求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的计算机化、标准化、规范化。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和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使整个放射科发生着巨大变化,提高了影像学科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述

pacs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1-4]。pacs分为医学图像获取、大容量数据存贮、图像显示和处理、数据库管理及用于传输影像的局域或广域网络等5个单元[2,4]。

pacs是一个传输医学图像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是信息传送的先决条件。医学数字影像传输(dicom)标准是第一个广为接受的全球性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它利用标准的tcp/ip(transfer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网络环境来实现医学影像设备之间直接联网[3]。因此,pacs是数字化医学影像系统的核心构架,dicom3.0标准则是保证pacs成为全开放式系统的重要的网络标准和协议。

1998年我院放射科与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gehangweimedicalsystems,简称gehw)合作建成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网络系统,它以dicom服务器为中心服务器,按照dicom3.0标准将数字化影像设备联网,进行医学数字化影像采集、传输、处理、中心存储和管理。

材料与方法

一、系统环境

(一)硬件配置

1.dicom服务器:戴尔(dell)poweredge2300服务器(奔腾ⅱ400mhzcpu,128mb动态内存,9.0gb热插拔sici硬盘×2,nec24×scsicd-rom,yamaha6×4×2cd-rw×2,etherexpresspro/100+网卡;500w不间断电源(ups)。

2.数字化医学图像采集设备:螺旋ct:gehispeedct/i,dicom3.0接口;磁共振:gesignahorizonlxmri,dicom3.0接口。

3.医学图像显示处理工作站:sunadvantagewindows(简称aw)2.0,128mb静态内存,20in(1in=2.54cm)彩显,1280×1024显示分辨率,dicom3.0接口。

4.激光胶片打印机:3m怡敏信(imation)969hqdualprinter。

5.医学图像浏览终端:7台,奔腾ⅱ350~400mhz/奔腾ⅲ450mhzcpu,64~128mb内存,8mb显存,6gb~8.4gb硬盘,15in~17in显示器,10mbps以太网(ethernet)网卡,ethernet接口。

6.医学影像诊断报告打印服务器:2台图像浏览终端兼作打印服务器。

7.激光打印机:惠普(hp)laserjet6lgold×2。

8.集线器(hub):d-linkde809tc,10mbps。

9.传输介质:细缆(thinnet);5类无屏蔽双绞线(utp);光纤电缆。

10.网络结构:星形总线拓扑(starbustopology)结构。

(二)软件

1.操作系统:螺旋ct、mri、aw工作站:unix;dicom服务器:windowsnt4.0server(英文版);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windowsnt4.0workstation(中文版)。

2.网络传输协议:标准tcp/ip。

3.网络浏览器:netscapecommunicator4.6。

4.数据库管理系统:interbaseserver/client5.1.1。

5.医学图像浏览及影像诊断报告系统开发软件:borlandc++builder4.2。

6.医学图像浏览终端:gehwadvantageviewerserver/client1.01。

7.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gehw医疗诊断报告1.0。

8.刻录机驱动软件:gear4.2。

(三)系统结构

螺旋ct、mri和aw工作站按照dicom3.0标准通过细缆连接到主干电缆(细缆)上形成总线拓扑结构的dicom网络;dicom服务器与各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通过双绞线以集线器(hub)为中心连接成星形拓扑结构的ethernet网络;二者再通过集线器连接成星形总线拓扑结构的pacs。螺旋ct、mri、aw工作站各自通过光纤电缆与激光胶片打印机相连,进行共享打印。本pacs由如下各子系统构成:

ct/i:gehispeedct/i;aw2.0:sunadvantagewindows2.0;mri:gesignahorizonlxmri;dicom:digitalimagingandcommunicationsinmedicine;ethernet网络:以太网络;t-bnc:同轴电缆接插件t型连接器;terminator:终结器;transceiver:收发器;utp:无屏蔽双绞线;thinnetcoaxialcable:细同轴电缆

1.数字化图像采集子系统:从螺旋ct、mri等数字化影像设备直接产生和输出高分辨率数字化原始图像至dicom服务器,供中心存储、打印、浏览及后处理。

2.数字化图像回传子系统:将中心存储的图像数据回传给螺旋ct、mri等数字影像设备,供打印、对比参考及后处理(三维重建等)。

3.医学图像处理子系统:在aw工作站及各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上进行调节窗宽/窗位、单幅/多幅显示、局域/全图放大、定量测量(ct值、距离、角度、面积)、连续播放和各种图像标注等。

4.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子系统:书写规范、标准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

5.图像中心存储子系统:图像短期内(5~7天)保存在dicom服务器的硬盘中,当图像数据累积到一定数量(650mb)时,将其刻录到cd-r(compactdisk-recordable,刻录盘)盘片上作为长期存储。

二、医学图像浏览及影像诊断报告系统

医学图像浏览及影像诊断报告系统使用的软件包是由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简称gehw)提供的advantageviewerserver/client1.01。该软件以windowsntserver/workstation4.0为操作平台,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服务器端软件负责完成医学图像的传输、中心存储、数据库管理等任务;客户端软件具有医学图像浏览和影像诊断报告书写功能。

服务器端软件包括图像浏览、图像管理、光盘数据库和系统设置4个模块。(1)图像浏览模块具有简单的图像浏览功能;(2)图像管理模块包括存储、删除、图像输出等子模块,在这些子模块中通过以患者姓名、年龄、性别、ct号、检查序号、检查类型、检查日期等为关键词在dicom服务器硬盘、光盘上查询所需图像并进行相关处理;(3)光盘数据库模块储存有每张光盘图像检索信息以备查询;(4)系统设置模块管理各输入输出设备的ip地址等。

医学图像浏览软件具有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可以通过网络从dicom服务器硬盘、光盘上调阅所需图像,并进行图像浏览和后处理。它包括窗宽窗位、图像、几何、网络、显示格式、连续播放等功能模块:(1)窗宽窗位模块通过预定义、用户自定义及精确设定窗宽窗位,使图像得到最佳显示,另外还可以通过鼠标左键进行调节;(2)图像功能模块可以对图像进行放缩(1~300倍)、滤波、对比度(-100~100)、旋转(0~360°)、三原色(rgb)色彩处理;(3)几何功能模块可以将图像垂直或水平翻转、加网格、负片处理、定量测量(ct值、距离、面积、角度)及标注等。经过后处理的图像可以直接输出至诊断报告系统或以不同文件格式存盘以供制作幻灯片。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软件镶嵌于医学图像浏览软件内,可以在浏览图像后直接书写诊断报告。医疗诊断报告主窗体上的输入项如姓名、性别、年龄、ct号、检查序号及检查日期可直接从数据库获取,报告日期由系统自动生成,科别、报告模板等项通过下拉菜单选择。检查所见、印象两项可直接从诊断支持库提取正常或常见病、多发病的检查所见、印象,直接或经局部修改后形成诊断报告主体。程序提供了撤消、剪切、复制、粘贴、清除、全选、字体等编辑功能。该软件可输出4种格式的诊断报告,其中可包含1~2幅典型图例。用户可通过1个或多个关键字段检索和调阅诊断报告。

结果

在上述pacs的硬件设备安装、组网完成后,在基础网络连接(tcp/ip)和dicom水平传输这2个层次上,对pacs进行整体调试,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中心存储、易机图像处理、不同操作系统(unix和windowsnt)不同格式图像(adv和dic)在dicom3.0标准水平的相互兼容和影像交流,以及pacs内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共享、打印等功能。1999年初pacs正式用于我科的ct及mri室,显著提高了科室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

讨论

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医学影像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医生工作模式的变革:要求医生逐渐习惯于在显示器的荧光屏上观看医学图像;通过计算机检索和调阅医学图像,并且调节窗宽窗位;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获取所需的医学图像及诊断报告等相关信息。

一、传统的医学图像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1)保存胶片需要很大的存放空间。(2)在显影、定影、冲洗、烘干、归档等环节上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3)胶片库手工管理效率低,查询慢且容易把胶片归错档。(4)数年后由于胶片的老化使其上的图像变得模糊不清,给再次查阅和科研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5)把ct、mri等图像硬拷贝到胶片上,固定的窗宽、窗位已经丢失了大部分原始信息,保留的只是操作医师认为有用的信息,图像无法后处理,丢失了对病人复诊和其他医师认为是有用的诊断信息。

二、pacs在影像学科中的应用价值

(1)利用pacs网络技术,在ct、mri等影像科室之间能快速传送图像及相关资料,做到资源共享,方便医师调用、会诊以及进行影像学对比研究,更有利于患者得到最高的诊断治疗效益。(2)pacs采用了大容量可记录光盘(cd-r)存储技术,实现了部分无胶片化,减少了胶片使用量和管理,减少了激光相机和洗片机的磨损,降低了显定影液的消耗,节省了胶片存放所需的空间,降低了经营成本。(3)避免了照片的借调手续和照片的丢失与错放,完善了医学图像资料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4)可在不同地方同时调阅不同时期和不同成像手段的多幅图像,并可进行图像的再处理,以便于对照和比较,为从事医学影像学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方便的工作、科研和学习的条件。(5)有利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运用pacs可无损失地储存图像资料,待日后调阅发现有价值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图像,标上中英文注释,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成教学幻灯片,采用大屏幕多媒体投影仪示教。

规范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功能,可打印出图文并茂的影像诊断报告。

三、诊断报告规范化、计算机化

(1)基本项目要求规范化。诊断报告中反映病情的一般项目齐全,备查项目比较完整。(2)报告的专业术语规范化。内容表述清楚,主次分明,先描述阳性征象,后描述阴性征象,先描述主要病变,后描述次要病变,描述部分与结论一致。(3)基本格式规范化。先一般项目,再描述图像情况,然后作结论表述,最后还有做其他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体系诊断报告范文2

关键词:医院;PACS;实现与应用

1 PACS系统简介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简称PACS,是应用于现代化医院的各种数字医疗设备所产生的数字化医学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诊断、输出、管理、查询、信息处理的综合应用系统。具体是把不同地点每个成像设备通过数字技术产生的图像,通过计算机网络存储到中央数据管理系统,然后由不同的显示工作站,患者房的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计算机网络发送。其目标是取代现有的模拟医疗成像系统,高速传输的数字图像存储和管理。PACS是实现医学图像信息管理的重要条件,改变着医院影像科室的运作方式,在节省存储空间、胶片、显影剂和套药的同时,实现医院的高效化管理。

2 PACS的建设

2.1系统构成 PACS系统由中心服务器数据存储系统、网络交换系统、预约登记系统、技师操作系统和报告诊断系统构成。中心服务器数据存储系统用于存储系统的所有影像数据;网络交换系统用于传输所有图像数据,实现数据中心与所有终端的数据交换;预约登记系统用于登记患者人检查信息;技师操作系统用于记录技师操作患者人检查项目的完成情况;医生通过报告诊断系统完成阅片诊断工作,可打印诊断报告和胶片。

PACS系统所有设备经过快速以太网接人影像系统,并在中心存储系统中实施基于硬盘阵列柜的直连存储(DAS)和基于IP网络的NAS存储设备(NAS),以及基于光纤通道技术的存储网络系统(SAN)。报告诊断工作站配备专业的双屏影像图形显示器,使影像显示更加清晰、细腻,更有利于医生做出准确、快速的诊断。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高度安全性,建设了异地容灾机房,日常工作时备用服务器实时备份影像数据保持与主机房数据同步,在主机房停机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服务器,备用服务器替代主服务器功能保证PACS系统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

2.2 PACS的工作流程 PACS系统下的总体工作流程为:检查申请->执行检查->图像进入主服务器->图像生成科室医生写诊断报告->临床科医生调阅图像和报告。具体流程如

患者患到影像科检查时,将患者人基本信息输入到预约登记系统,进行预约登记操作并扫描申请单到预约登记系统,登记完到各技师操作科室等待技师检查。技师通过技师操作系统登记各个患者人的检查情况,检查完成后,由技师将影像信息发送到PACS存储服务器。然后影像科医生利用RIS系统患者人检查列表信息,通过诊断报告系统调用PACS系统中的影像信息进行阅片、诊断、审核。最后由护士打印诊断报告和胶片完成整个流程。

2.3影像科的工作模式 充分考虑各图像生成科室不同设备、设备所有地点、工作特点、工作习惯,PACS系统的工作流程兼顾原有的工作习惯和全院的图像流程。

2.3.1 PACS系统执行检查并确认 PACS系统自动获取临床医生的检查申请预约信息,对于支持WORKLIST的DICOM设备,系统可将申请单直接送入影像设备,在影像设备中不需要做任何患者人信息输入工作,直接选择患者人进行影像检查,检查后的图像数据自至PACS服务器数据存储系统中。

2.3.2图像的获取 中心服务器数据存储系统接收支持WORKLIST功能的影像设备的影像,信息匹配后直接送给PACS主服务器入库管理。

2.3.3图像的分发 新的图像入库后启动图像自动分发任务,发送的时机和目的可在主服务器上通过修改调度策略来实现。通过图像的分发和转发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申请科室工作站和相应诊断医生工作站。

2.3.4电子阅片 进行电子阅片,可使用系统中各类图像处理功能,在PACS诊断工作站中对图像进行调窗、测量等处理。

2.3.5书写报告诊断 在PACS诊断工作站上书写诊断报告,之后报告送往PACS主服务器,支持三种报告状态(初步报告、待确认、确认报)。

2.3.6图像调阅 各诊断工作站调阅图像时,直接从本地硬盘中调阅;若无,从主服务器硬盘和磁盘阵列或磁带库中获得,整个过程点击后自动完成。

2.4 PACS系统应用情况 目前我们医院已经实现影像科所有影像设备的联网,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共享,形成了完整的图象存储和报告归档,建成了放射科内初具规模的PACS系统;PACS系统的上线不但减少了患者人等待结果时间,而且丰富的影像信息使得以往难以察觉的患者变,变得清晰可见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水平。

3全院PACS系统升级

为了实现全局的业务过程自动化,我们医院后期PACS系统采用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 SOA应用集成开发方案,采用这种方案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应用程序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很好的解决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这样初期的PACS放射科内影像存储传输系统)就可以很容易过渡到全院性PACS系统,从而实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OA)、实验室系统(LIS)、医学影像系统(PACS)等各个信息孤岛的数据共享与传输。

4总结

21世纪的现代综合医院信息化系统中PACS系统将占据医学诊断分析、数据传输存储和数据共享的主导地位[2]。它正在改变着传统灯箱式影像诊断模式,信息化的工作流程为医生提供了网络化的协同工作平台,这极大提高了影像诊断效率和水平,不但降低了医疗成本,而且整体上提高了医院临床诊断水平,这些改变在PACS的实际应用中清楚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体系诊断报告范文3

【关键词】自助打印;门诊服务流程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实验室信息系统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利用网络和和信息技术,在医院的管理、服务中提高质量和效率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助报告机也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自助报告机大大改善了以往等待拿报告的繁琐、浪费人力资源的传统模式,在优化门诊服务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领取检验报告的传统模式

传统的门诊检验报告单一般都是由检验科工作人员统一打印之后集中到报告单领取处发放。很多患者因为着急,早早就围在窗口前,一遍遍地询问,每天分检员都要讲得口干舌燥。到了取单时间,海量报告单堆放在一起,检验分检员需要人工检索报告单,不但查找困难,容易出现报告单丢失、累积、混淆、信息泄露、交叉污染等情况,查找报告单的患者及家属拥挤严重,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存在着病人信息不完整、检验项目差错和标本混淆等问题[1]。

2自助打印机的操作流程

2.1自助报告流程的简易流程为:患者抽血、打条码、留下条码回执单,然后在指定的时间后去门诊自助报告机上打印报告。检验报告自助打印机类似银行自助取款机,取报告口醒目、敞亮,使患者能够一目了然;扫描条码区非常灵敏,还设置触摸式信息输入ID号。考虑到患者的文化层次、对计算机的熟练度等个体差异,制定了操作提示,并留有导医指导;还在门诊化验室设置应急窗口,当自助报告机出现故障时,可为患者打印报告。

2.2目前,我院首批自助打印机分别放置在检验科候诊区和急诊候诊区。患者只需在自助报告打印机上的扫码器上扫描一下门诊病历上的条码或输入就诊卡号,就可以轻松便捷地取得自己的报告单。从开始操作到取走报告,整个过程十几秒内便可完成。该系统能自动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完成,并即时结果。若检验报告已经完成,系统自动打印出报告单并通过消息框提示患者取走检验报告;若报告未完成,系统通过消息框提示“标本正在处理中”。

3自助打印机优化了就诊流程

3.1节省患者的候诊时间LIS系统实现了24小时自助式检验报告打印服务,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到医院自助打印。门诊急诊常规检查,出报告时间平均缩短半小时;生化全项化验结果由下午2点最早能提前到上午10点,基本能保证多数病人上午就能完成诊疗;剩余少量病人下午1点就能拿着结果去复诊,原来病人就诊需要一天或更长的时间,现在平均缩短为半天。在检验窗口排队等候取报告单的现象基本消失,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无为时间。

3.2规范门诊的管理服务

3.2.1通过LIS安装采血程序,患者无须先排队登记再采血,在采血窗口随到随采,提高效率。把检验报告由原来的定时集中发放,改为随审核、患者随时打印出结果,门诊实现了常规检验30分钟让患者取到检验报告,生化项目第一时间取报告的服务承诺。

3.2.2检验报告直接从打印机到患者手中,不仅能完全杜绝化验室污染和患者间的交叉感染,同时也有效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3.2.3由于检验结果即时,分流了取单患者,有效解决了集中取单的拥挤、费时、错拿现象。节省了病人的过度集中排队的无谓等候时间,减少了因就诊排队引发的患者纠纷。

3.2.4调整了患者就诊秩序,分流了患者,纠正了以前患者取单后到诊室看病的高峰期,减轻了医生看病时患者过分集中的压力,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医生的服务品质。

3.2.5同时也优化了采血窗口、取药窗口、收费窗口、分诊台、其他检查科室的患者等候时间和秩序,减轻了窗口的工作压力。

3.2.6如果出现意外差错问题,从LIS系统上很容易找到原因。这样对每个岗位的责任相当明确,同时也为医疗纠纷举证提供有力证据[2]。

近年来,我院不断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改善门诊就医环境,进一步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不断探索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信息系统也在不断提升和优化,以进一步满足广大患者不断提高的诊疗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体系诊断报告范文4

关键词:多层次;商业企业;财务诊断;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在市场经济发展及竞争加剧环境下,财务管理地位不断提高,由原来的资金结算与收支上升到企业管理及运营关键,成为与生产及营销并驾齐驱的重要支柱,改善了我国财务分析的公式化及一般化问题,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财务管理中的财务诊断作用更为明显,通过合理的多层次财务诊断体系,可有效找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增强商业企业的整体效益。

一、商业企业与财务诊断

商业也称为商品流通业,所指的是对商品流通消费与媒介间专门组织商品交换的经济行业。商业企业也称为商业流通企业,所指的是商品购销企业,是城市乡村间、农业间、消费生产间与国内外市场间的纽带,属于国民经济重要构成部分。依据不同标准,商业企业可分成不同类型,依据流通地位不同,可分成批发与零售企业;依据商品所有权转移与否,可分成代销与经销等方式,依据商品销售量,可分成零售、批发及批零相兼等方式;依据优惠条件,可分成折扣及有奖销售等方式,商业企业最为显著特点为只进行商品交换,不从事商品生产。财务诊断也可称为财务咨询,所指的是专业诊断人员经过财务资料,运用科学合理方法及程序有效发现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恰当解决方法,辅助企业提高财务管理与整体管理水平的活动。

二、财务诊断体系原则

在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当中,财务诊断设计应遵循目的性、协调性及可操作性原则,其中目的性原则,所指的是财务诊断目标要针对企业财务系统主要矛盾,并切中要害,有效解决决策问题,子目标和总目标间应紧密相联,不能与之无关,应紧围总目标开展,子目标价值的提高应该有效增强总目标提高,每个指标设立,也应从总目标角度开始,指标与子目标应紧扣企业总目标,形成严密合理的指标体系;协调性原则所指的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应从不同角度及侧面给予评价,像经营绩效的评价所针对是商业企业经济效果与成绩评价,而财务诊断所针对的是商业企业活动综合分析评价,包含绩效评价与财务分析内容,诊断指标体系设置要考虑不同指标体系协调性,便于各原始资料能够互相利用;可操作原则,是指财务诊断体系指标并不是用来理论探讨,而是要付诸实践的,特别是指标层,在指标设计时,要注意指标值是否能用现有数据或者简单换算获得,应从实际角度考虑,尽量选择能够量化的诊断指标,让需要和可能结合,并注意信息的可行性。

三、多层次财务诊断体系分析

1.诊断体系三个环节

现代财务管理多借助于计算机进行开发利用,财务诊断体系设计也需要计算机程序的支持,计算机流程可分成数据输入、处理与输出这三个步骤,而诊断体系相对应计算机流程,也设置为相应的资料收集、分析诊断与报告出具这三个阶段,它们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其中,计算机流程中的数据收集对应诊断体系中的资料收集环节,将商业企业近些年的财务与经营报表数据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存入标准数据库当中,通过基础数据加工,生成比较财务会计报表、各项目变化曲线图与各财务指标等图表;与财务诊断体系分析环节相对应的是数据分析,这是财务诊断体系最重要的环节,主要包含综合层、指标层与因素层这三个层次,经过大量诊断方法整合,使其形成财务诊断体系,将收集资料经过诊断体系分析,生成有关的盈亏平衡图与经营雷达图,并对图中指标给予分解,直到项目,并对数据字库项目变化图进行调整,分析各项目趋势、质量与结构等,以找出影响因素,并分析原因;结果报告出具对应的是数据输出环节,在找出企业经营状况原因后,要给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形成诊断报告,以指导商业企业接下来的经营策略及其发展方向。

2.多层次诊断指标内容

在财务诊断分析环节主要包含综合层、指标层与因素层这三个层次,其中,综合层涉及经营杠杆、盈亏平衡与雷达图等内容,而经营杠杆与盈亏平衡主要起辅助分析作用,而雷达图在综合层中起主导作用,主要涉及现金流量、资产运营、偿债与盈利等能力,通过这些指标来反映商业企业整体状况,现金流量与传统指标相比,能够反映出四种传统指标所不能反映问题,是财务诊断有力补充。指标层是在雷达图下五种指标反映,这五种指标中的每个指标又涉及不同指标,资产营运指标包含存货、流动资产、净资产与总资产的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含销售毛利润与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与存货利润率,而现金流量指标涉及了净利润的现金含量、现金比率、回收率及流动负债比。因素层所涉及的是每种具体指标的影响分析,对影响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在这层次中,主要包含了一些分析方法,如指标分解法、趋势分析法及结构分析法等,这些分析方法有效辅助指标原因合理分析,使财务状况得到准确诊断评价。

3.财务诊断体系注意问题

商业企业实施财务诊断需要有个大前提,就是财务信息质量或者财务报表需要真实有效,在企业财务诊断当中,大多数资料来源于财务报表,如果财务报表信息本身存在失真性,财务诊断质量是无从谈起的,财务诊断体系也就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作用,在财务诊断中,首先要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真实可靠。在财务诊断中,还要注意指标赋值问题,指标赋值应该以量化为基础,这是因诊断指标组成比较多样化,赋值合理性会影响诊断质量,赋值要具有一定社会认可度,国家年鉴能直接查到的可直接赋值,比较指标可先用公式计算再赋值,无法获取精准数据的指标,能应用专家定性地方法,按照等级来赋值。权重分配与指标灵活性也是诊断体系要注意问题,权重分配制确定通常带有一定主观性,应对其指标系数进行有效合理把握,财务诊断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评价,应该反映财务管理整体水平,无法实现财务全面的控制及预警,除了给予财务诊断外,还应加强诊断结果的敏感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管理较为薄弱的环节,有效改善企业整体经营环境。

四、结束语

随着财务管理重要性提高,财务诊断作为财务管理重要构成,其诊断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财务管理水平,在财务诊断中,诊断标准与体系选择是其关键,根据财务诊断原则,对财务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与结果报告,建立多层次财务评价指标,合理诊断商业企业的财务状况,可有效提高商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体系诊断报告范文5

目的 了解玉溪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做好麻疹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3~2005年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分析。结果 玉溪市2003~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303例比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212例多91例,病例以低年龄为主,7岁以下病例占69.6%;通过实验室确诊184例、排除56例,临床符合病例10例。结果显示麻疹监测系统的灵敏度高于传染病报告系统,个案调查质量有明显改善,主要监测指标已达较高水平,麻疹病例标本采集率和血清学诊断率明显提高。结论 玉溪市监测系统的运转质量在逐步提高。今后应继续做好麻疹监测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质量,消除麻疹免疫空白人群。

【关键词】  麻疹; 监测; 分析

玉溪市自1999年建立麻疹监测系统以来,麻疹监测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为了客观评价麻疹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进一步完善麻疹监测系统,指导今后的麻疹控制工作,现将2003~2005年麻疹疑似病例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资料来自玉溪市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监测系统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1.2  病例分类 

疑似麻疹病例最终分类为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临床确诊病例和排除病例。

1.3  试验方法 

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所用试剂盒购自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由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网络实验室完成血清学诊断检测工作,病例诊断与分类标准按卫生部下发的《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进行。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 info及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3~2005年,计划免疫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303例,其中2003年74例、2004年61例、2005年168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62/10万、2.96/10万、8.06/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86/10万。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212例,计划免疫监测系统灵敏度明显高于传染病报告系统。

2.2  流行病学特征

2.3  性别分布 

2003~2005年全市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303例,其中男性144例,占47.5%;女性159例,占52.5%。

2.4  年龄分布 

报告病例中,<1岁的有58例,占19.1%;1-7岁的有153例,占50.5%;>7岁的有92例,占30.4%。

2.5  免疫史分布

 

所报病例中,有免疫史的有46例,占15.2%;无免疫史133例,占43.9%;不详的有124例,占40.9%。

2.6 地区分布 

在上报的303例疑似病例中,161例为流动人口,占53.1%;142例为常住人口,占46.9%。2003年报告疑似病例数,红塔区46例、新平县20例、元江县5例、澄江县3例;2004年红塔区34例、澄江县15例、华宁县6例、江川县4例、峨山县2例;2005年红塔区52例、峨山县32例、澄江县23例、江川县21例、华宁县19例、通海县5例、新平县4例、元江县5例,易门县已连续3年无疑似病例报告。

2.7 发病时间分布

 

2003~2005年麻疹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6月份,发病出现的几个高峰点为,2003年4月红塔区、新平县麻疹点状爆发流行,2004年12月澄江县麻疹点状爆发流行,2005年2月及4月江川县、峨山县麻疹点状爆发流行。

2.8 实验室诊断 

在报告的303例麻疹疑似病例中,确诊病例为194例(包括临床确诊病例),排除56例,排除麻疹病例中有5例风疹病例,其余63例病例为临床诊断病例,见表1。表1  玉溪市2003~2005年麻疹病例实验室诊断情况(略)

2.9 病例分类 

按照麻疹监测方案病例分类标准,对玉溪市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分类。2003~2004年临床诊断病例呈下降趋势,2005年由于发病较多,标本采集受到影响,临床诊断病例所占比例增加。见表2。表2  玉溪市2003~2005年麻疹病例分类年份报告病(略)

3 讨论

   

在控制和消除麻疹过程中,除了制定合理的免疫策略,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外,建立一个快速有效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所有病例,是一项重要的措施[1]。目前麻疹严重并发症较少,大部分麻疹病人特别是农村和流动人口可能不到当地乡级以上医疗部门就诊,而是选择到私人诊所进行治疗造成了漏报现象的存在。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麻疹流行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发生了一定变化,发病年龄“双向移位”,1岁以下年龄组和大年龄组病例的比例增加,轻型及隐性感染病例增多,同时由于其他出疹性疾病如风疹的存在,都给临床的准确诊断带来了很大困难,导致误诊增加[2]。

   

玉溪市自1999年建立麻疹监测系统以来,报告的年发病率一直低于5/10万,发病模式为散发与点状爆发并存,爆发点的疫情影响着全市的麻疹发病水平。2005年由于江川县、峨山县出现点状爆发流行,致使全市报告发病率超过了5/10万。局部爆发的出现,一方面说明计划免疫存在着薄弱地区与薄弱环节;另一方面反映部分县麻疹报告不及时,延误采取措施的时机,造成疫情的扩大[1]。

   

调查质量是评价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完整性的重要指标。有免疫史占15.2%;无免疫占43.9%;不详占40.9%。特别是大年龄组和爆发人群,影响了监测系统对病例的分析,一方面说明调查表质量需进一步提高,要尽可能收集疑似病例的完整信息;另一方面小于15岁儿童免疫史不详或未接种占84.8%,提示玉溪市的预防接种仍存在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应加强对这些地区的预防接种管理。

   

通过监测结果显示,近三年报告的疑似麻疹病例流动儿童为161例,占53.1%;说明全市麻疹病例以流动人口为多,控制流动人口发病能有效降低全市麻疹发病率。同时常住人口报告的疑似麻疹病例为142例,占46.9%。与流动人口发病相差不大,应引起高度关注,因此提高并保持人群的高接种率水平,并使目标对象麻疹疫苗免后群体居于高免疫水平状态显得至关重要。

   

从玉溪市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监测现状来看,需进一步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提高乡、村级医务人员的传染病报告意识,加大主动搜索和主动监测力度,减少漏报,及时发现可能的传染源;改善监测系统工作调查质量,对流动儿童和薄弱地区利用脊灰强化免疫、4.25宣传等时机进行调查、补种,最大限度地消除麻疹疫苗“零剂次”人口比例,继续做好每年免后儿童的血清监测工作,通过严格的实验室检测,及时发现工作薄弱或不落实的地区,提高接种疫苗的有效性,避免出现“双高”现象,切实、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麻疹的爆发和流行。

【参考文献】

 

体系诊断报告范文6

[关键词]超声诊断学 教学 乡镇卫生院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97-02

作为三甲教学医院超声科,医院每年都要安排本科室主治医生以上职称超声医生到基层医院进行帮扶一年。超声诊断学作为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涉及学科包括解剖、病理、病理生理等,又涉及各个临床学科,尤其对平时较少接触的声学等物理知识有较高的要求,其内容广泛,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本人帮扶的定点医院是乡镇卫生院,针对超声诊断学的教学特点及乡镇卫生院超声诊断现状,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一、乡镇卫生院超声诊断现状及诊疗条件

(一)乡镇卫生院缺乏专业超声诊断专业人员

目前,乡镇卫生院多数无超声诊断专业人员,从事超声诊断人员多数兼职心电图诊断、脑电图诊断或放射诊断,甚至兼职卫生院其他行政工作。

(二)乡镇卫生院超声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水平

乡镇卫生院超声从业人员大多是从临床专业或护理专业转行而来的,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超声理论学习,且多数人员学历偏低,毕业参加工作后多数无上级医生带教,超声操作存在较多不规范之处,对于部分曾到上级医院进修过超声诊断的超声医生,多数都是边操作边学习,重操作,轻理论学习,超声诊断的综合能力偏低,超声报告书写不规范。

(三)超声仪器设备差

超声仪器设备较差,成像图像不佳,乡镇卫生院无上级医院所使用的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给典型病例图像复习及讲解带来不便。

(四)缺乏可供学习的专业资源

可利用的资源较少,一般乡镇无专门医学书店,无数字化图书馆资源,订阅的相关期刊、杂志较少,对本专业的新进展及动向了解较少。

以上具体情况给我们的帮扶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理论基础知识的培训,规范超声检查操作及报告书写,提高超声诊断技术水平及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成为我们帮扶教学的重点。

二、具体教学方法

(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是教学的关键

每周一次多媒体课件讲座,系统讲授超声波成像原理和成像方式以及与超声诊断有关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图像分析的基本原则、各系统脏器正常声像图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表现和鉴别诊断要点。超声影像学作为一门形态学,解剖形态是超声图像的基础,不同的疾病及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表现出不同的超声图像,因此,在讲解各论时,要对其解剖结构及病理生理变化进行复习,将这些知识与声像图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接受者在大脑中对器官立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毗邻关系及组织学、生理病理变化特征等形成正确的认识,以便达到真正理解和熟练掌握的目的。

(二)注重超声实践操作技能培养

超声影像学不同于CT/MRl等其他影像医学,CT/MRI扫查只需按固定的条件设置进行扫查即可,而超声诊断却更多的依赖超声医师的扫查技巧,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可见,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乡镇卫生院患者不多,因此一般的培训多为“一对一、手把手”的带教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1.详细介绍各脏器超声检查前患者的准备工作及检查过程中患者的。

2.详细讲解超声诊断仪的操作方法并实践操作:包括探头型号的选择,准确手持探头的方法,不同脏器的扫查顺序及切面,超声诊断仪上常用按键的作用,如何通过调节声像图的增益、聚焦、深度、脉冲重复频率等在保证准确扫查切面的基础上获得清晰的图像。

3.对于不同脏器的扫查均存在一定盲区,讲解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这些区域进行扫查并强调扫查盲区的重要性。总之,超声检查强调多切面、多角度、多方位的连续扫查以及全面细致观察习惯,尽可能地为疾病的诊断提供足够的信息,同时也减少漏误诊的几率。

4.对特殊、典型病例,一般由老师演示完整诊断过程,从安置患者,询问病史,操作示教,声像图解析,出具诊断报告,并详细讲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还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然后由帮扶点医院的超声医师自己独立操作并提问,相互探讨,扩宽诊断的思路。对操作技能的考核采取每月一次上机操作考核。

(三)辅以PBL教学,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1]PBL教学的运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4]我们在乡镇卫生院帮扶教学中使用了PBL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能动性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乡镇卫生院因可利用的知识资源较少、病种单一、病人量较少等因素,PBL教学方法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规范超声诊断报告的书写

超声报告是超声医生对患者检查完后对病变做出的可能性提示,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参考作用,具有法律效力,更是患者的法律文书。乡镇卫生院多数超声医生出具的超声报告单不规范,因此,乡镇卫生院超声报告规范化十分必要。

(五)及时讲授超声新技术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超声新技术,如超声造影技术、超声弹性成像、三维超声等,鉴于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及知识资源相对较少等现状,我们还讲解了相关专业的新进展方面的知识,使乡镇卫生院超声医生及时更新超声知识。

总的来说,乡镇卫生院超声医生由于基础相对较差及具体的诊断现状与诊疗条件,教学相对费力,但通过以上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和多次考核,当地医生的超声诊断、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检查操作及报告书写逐渐规范化,并且拓宽了知识面,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了解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金修才,章建全,陈佳彬,等.PBL教学法在超声诊断学进修生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6):16-18.

[2]杨汇娟,魏玮,孙海燕,等.PBL教学法在超声诊断学成人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育,2013,11(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