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艺术教案范例6篇

小班艺术教案

小班艺术教案范文1

(一)课前准备1.分组预习。将我校2012级中西医临床本科新生30人,按照同寝室6人为单位,分为5组,每组推荐选出负责人。实施案例教学章节前1周将选好的案例告诉班级同学,要求学生们带着案例提前预习1周后上课章节;同时向学生介绍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及注意事项。2.疑问解答。由于新生对案例涉及到的背景医学知识的局限,因此在正式上课前3天,由案例主讲老师负责通知每组负责人带着预习时不懂的问题到办公室,负责解答背景医学知识,如讲授内囊出血时,从脊髓前角受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控制的角度对肌张力、腱反射概念简单解释说明;同向性偏盲结合视觉传导通路进行阐述。3.课堂教学。(1)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为案例导入教师讲授章节小组讨论教师总结。①小组讨论。每组负责人用2~3分钟时间阐述本组观点,组内其他同学必须发言,每组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②教师总结。将案例涉及到的章节知识点逐一讲解,在总结各组同学们的观点后,将知识点与案例结合起来加以分析。(2)课堂教学管理艺术的合理应用。案例分析课上,由于有的学生自控力较差,在别的组同学发言时抢着说,否定或肯定别的同学观点,有的同学则由于害羞或害怕说错了,不敢或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有的同学在别人发言时注意力分散。针对以上问题,我采用微笑应对法、鼓励利导法及幽默法加以处理。比如运用案例“腰髓2-4节病变引起膝跳反射消失”讲授反射弧中,针对抢着发言的同学,我笑着说,真理不辨不明,不过呢,总得让对方把话说完,这样抢着打断别人话的同学自然不好意思说了,也不会觉得尴尬。针对害羞的同学,我会鼓励他说“:不要担心说错了,老师上学期间回答问题也不好意思,之所以现在能站在这里教你们,是因为回答得多。”拉近了自己与同学的距离。发现有部分同学注意力分散,我采取幽默法把同学们的兴趣拉回来,我说刚刚一组同学谈到了膝跳反射的组成,大家自己敲敲髌韧带,看看自己的膝跳反射能不能做出来,看到注意力分散的同学也在做,我接着说,好多同学都做不出来吧,是不是我们的腰髓2-4节损坏啦?看到同学们哈哈一笑,我立刻引导同学们,如果不是腰髓损坏,那说明什么呢?想想效应器是股四头肌,它是随意肌,那么它受什么控制呢?当然是意识,自然而言我们就能得出腰髓,包括整段脊髓,是受大脑控制的结论。(二)教学评价采取学生评价及考试评价两种方式,将案例教学班与另一个中西医临床专业30名传统教学班学生比较。1.学生评价。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设定分值,总分100分,统计学生评价量表得分后,去掉最高最低分,取平均分后发现案例教学班的85分远远高于普通教学班的70分。2.考试评价。选取神经系统练习题,分别发给案例教学班及普通教学班同学,考试结束后,统计班级得分,去掉最高最低分,取平均分后发现案例教学班的90分远远高于普通教学班的73分。

二、教学体会

(一)案例教学优势1.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案例教学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熟悉了解章节部分及背景材料,用案例引导学生将解剖学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并联系临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潜能最大化发挥。从学生及考试评价结果看,案例教学班明显高于普通教学班。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创造力。课前,同寝室同学需要共同预习、集体讨论、查找资料,这有助于同学们团队意识的培养;而基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案例教学法,将使学生处于未来医师的角色,在获得有效背景知识的同时,身临其境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3.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如何做好背景知识的准备、选择适当案例、方法和技巧的设置、组织管理的艺术化,都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课堂管理艺术应用体会艺术化应用课堂管理,可以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尽可能大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小班艺术教案范文2

关键词:幼儿;幼儿艺术审美;教育

一、小班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现状个案探讨

1.案例简述

有一天,我们上“夏天的衣服”一课,老师出示一些衬衫、短袖、裙子等,幼儿们一直在讨论,互相看着自己身上穿的衣服,纷纷议论着各种颜色,我说可以按照老师的颜色涂,也可以动脑筋自己涂,并说明了要求。他们纷纷开始涂色,坐在边上的天天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我过去看了看,他翘着小嘴说:“我今天的衣服颜色不好看,有些热。我不喜欢,可是妈妈非要我穿。”他是我们班很懂事的小男孩,知道的可多了,他又接着说:“老师我想画一件凉快的衣服可以吗?”我说:“当然可以!”天天的小手拿了淡蓝色的蜡笔开始往上涂。我心里一惊,觉得他太棒了!班里绝大部分幼儿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涂色,可是我希望他们都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会更好!

2.案例分析

通过对这则案例进行分析,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已经有意识地开展一定的艺术审美教育。但是如何进行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这是我们需要认识和探索的。目前幼儿艺术审美教育已经逐步开展,成为各个优秀幼儿园竞相推崇的教育特色。我们在充分肯定幼儿艺术审美教育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应看清楚目前幼儿艺术审美教学存在的一些怪现状,看似欣欣向荣的艺术审美教育表面,隐含着很多令人忧虑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审美创造性。创造性培养是幼儿艺术审美教育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艺术审美教育是以感性认识方式对审美对象进行整体性欣赏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本身极具创造性。通过自身的感受,对审美对象进行综合的把握,感受、发现其内在蕴涵,这一过程中必须有主体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幼儿身上这种创造性已经被人为地遏止、限制。在本案例中,全班的孩子,除了天天,无不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涂色,而没有自己的想法。这一看似简单的细节实际上暴露了我们幼儿教育的缺失。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从小便将理性的、带有“权威性”的定论强加给孩子,结果造成了他们创造能力的丧失。久而久之,孩子对艺术的奇思妙想和独特表现因为这种“权威性”的定论而慢慢地走向消亡,从而出现案例中的一幕。

(2)艺术审美教育方法落后。虽然当前幼儿艺术审美教育得到重视,但是在教育方法上并没有得到创新和改变。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当前幼儿艺术审美教育在方法上仍然遵循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示范和儿童的模仿,忽视儿童的体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步认识到这一缺陷。对于幼儿来说,课堂教学并不能真正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而课外的教育方式反而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小班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教育建议

建立科学的幼儿艺术审美教学模式是构建幼儿艺术审美能力教育的关键。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营造美的情景、感受美的气息、创造美的方法三个方面来建立艺术审美教学模式。

1.营造美的情景

在为幼儿营造美的环境之时,要做到绿化、美化、儿童化,并将音乐带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同时要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并引导他们去认识美和追求美。如让幼儿欣赏一段非常优美的曲子或者看一段很精彩的视频,让幼儿从声音、颜色、动作中去感受美。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审美,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健康的艺术审美观点,并逐步养成幼儿能够自主地对周围事物的美丑进行评价的习惯。

2.感受美的气息

感受美的气息有多种手段。笔者认为在幼儿艺术审美教育中,审美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是感受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感受、欣赏艺术审美教育中的美,这是可行且符合幼儿实际的。大自然是艺术审美教育的广阔天地。

3.创造美的方法

对于艺术审美教育来说,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题中之意。笔者认为,创造性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点到为止,不能越俎代庖。对于相关内容不能讲述过多,而应该给予幼儿一定的创造空间。比如,上文所提及的“夏天的衣服”一课,教师可以将创造机会留给幼儿,在课堂中直接提出以下观点,即“你们认为夏天的衣服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样开放性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对于他们新颖的观点,应该及时加以褒奖,鼓励他们自由思索,尊重独创性,鼓励多样性,使幼儿在宽松、融洽、生动活泼的精神环境中,树立创造的勇气和信心。

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美感形象来教育幼儿教师要自觉运用美学规律,采用多种富于变化的教学方法,把艺术审美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使幼儿不断感受到艺术审美教育中的美。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01.

[2]刘晓娟,卢清,程志宏.基于审美的幼儿艺术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

小班艺术教案范文3

【关键词】艺术班 生物教学 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95-01

一直以来,在高中学校中,谈到艺术班,总会把艺术班与纪律差、难管理联系在一起,很多老师不喜欢教艺术班,现在每年面对“小高考”,很多老师更是头疼。笔者担任了几年的艺术班生物教学工作,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思维方法,跳出普通学生的管理模式,大胆创新。如何提高艺术生的生物成绩,我做了一些探索,颇有成效。

一、从“我”入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的是主导、引导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学生能否获得知识,关键在教师。教师除了在讲课时全神贯注投入感情之外,更重要的要根据学生实际,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很多老师抱怨上到自己的课,有些学生就想睡觉,其实有时是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有限所致。教师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应接受终身教育,不断提高充实自己。教师之间也应加强交流,做好集体备课工作,多举办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和示范课,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教研气氛。

2.钻研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是搞好艺术生教学的具体途径。教师应认真备课,吃透每年学业水平测试考点,用最简单易懂的教学语言和方法点明每一个知识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的兴趣。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例如讲细胞癌变,以学生最喜欢的小零食如油炸食品,羊肉串等入手分析致癌因子的作用。学生兴趣高,自然学的效率就高。

(2)精讲和精练结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讲课,主要是讲重点、难点和疑点,讲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讲知识归类和知识规律,讲解题思路和做题方法等。练习题要精,可以设计题量适中的教学案当堂完成并反馈。在教学案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发现,当堂完成教学案并及时反馈对艺术班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准确把握教学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艺术班级的课堂教学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一般课堂密度较小,应适当提高课堂密度,如密度过小,难于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采用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加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效果。同时,教学难度也要适中。比如在《蛋白质—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一节中,学生对“脱水缩合”难理解,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安排十个学生手拉手,每个学生就是一个氨基酸,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基本达到省时高效。

3.保持好与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的沟通。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其次作为任课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毕竟有限,这就需要借助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力量,及时了解一些学生的情况,能作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决策。

二、“抓住”学生

1.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增强学科凝聚力。“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因材施教,积极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开展生物科技活动不仅能加强生物学的学科功能,而且能增强生物学的凝聚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不忘老方法。教学中应使学生养成按照生物学的特点去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同时再加以“背书”和“默写”的老方法强化巩固。例如,在《光合作用》一节中,通过归纳总结“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等,帮助学生分析错例,查找“症结”;在此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复习背诵,并提问学生。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运用情感手段、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4.善于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善于表扬和批评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多么至关重要。笔者在平时的工作中主要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1)多鼓励,少强制。青年学生有朝气,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自我意识很强,在教学工作中,如果只是从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教师的主观愿望强加在学生的身上,不仅没有效果,有时学生还会形成敌对心理。

(2)多分析,树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年我带的这个艺术班,为学生寻找学习的榜样。一是用前几届的艺术生的“奋斗史”为榜样。二是积极发觉这个班的优秀同学,树标兵。三是通过每次练习结果的总结,多表扬进步的同学。

5.加强课外辅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有些艺术生自身有放弃一门的想法,不等于我们就可以放弃他们,因此要重视对他们的个别辅导,这种个别辅导不但是知识层面上的,更重要的是思想层面的。

6.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步步推进。现在学生的懒惰心理很强,艺术班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不到最后一刻是感觉不到时间的紧迫和“小高考”的重要的。针对这一特点,我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11月前努力通过以上策略上好每节新课,11月到寒假前强化复习,寒假后到小高考前,这是学生的奋斗时期,要充分利用。

总之,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班的教育更是一种艺术。笔者对艺术班的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地研究和完善当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和改进教法,才能帮助他们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奇主编.《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

小班艺术教案范文4

关键词:小班美术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探索、发现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31-01

小班刚入园的孩子又哭又闹,他们对美术活动感兴趣吗?怎样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游戏时进行美术活动,还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呢?……我接过以前的美术教案后,一直在思考。游戏是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美术活动也是一种游戏。我面对的是一批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该怎样入手呢?选择哪些内容比较合适呢?在我教小班美术的这几学年里,我一边实践,一边不断反思,究竟怎样才算“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发展为本”?

一、充分的准备是美术教学的有效保障

1、进行有关知识准备,提高美术方面的能力

为了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小班幼儿在我满满的一桶水里取到一杯水,我利用节假日学习了《儿童绘画成功施教策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早期教育》(美术版)等有关书籍,特别仔细阅读了小班美术教学的有关内容,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认识。通过学习,我在小班的这一年美术教学中底气十足。如:在小班开展第一次绘画活动《颜色妙妙妙》时,孩子刚入园不久,哭闹声还此起彼伏。我利用幼儿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的特点,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盒油画棒,我问幼儿:“你知道这是什么吗?”通过提问引出这是“奇妙的小画笔”,并告诉幼儿:老师用它想画什么就能画出什么。我边讲边顺手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黑板上的画纸上画着,我一连画了几样物品,活动室里不知什么时候没有了哭声,一个个宝宝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画……通过这次绘画活动,我发现幼儿很喜欢画画,有的喜欢边画边讲,有的则相反。

2、慎重选择教学内容

阅读完以前的小班美术教案,我发现这些教案确实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但我觉得内容的选择上有点偏,很多活动都是围绕“色”开展的,有的涂色,有的用色,有的玩色……这些活动对于处在涂鸦期、象征期的孩子来说能激发和保持兴趣吗?能很好地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吗?我又该换掉哪些内容呢?从阅读过的书籍中,我很快找到了了答案:爱涂画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孩子们常常会在美术活动中表达内心的心情和对美术的感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孩子所喜欢的”……有了理论支持,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我显得理直气壮了许多,我决定选择各种类型的美术形式穿插安排:绘画、涂色、手工、泥工、拓印、手指点画、喷刷画等,其中绘画的次数比其他形式安排得略多。通过这一学年的实践,我发现我没有错,我班的孩子美术兴趣越来越高,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做到了“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

3、反复推敲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指引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最后要达到的要求,是检验活动是否有效的依据,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活动目标必须制定得明晰合理,并具有整体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充分的发展。我选择小班美术教学内容前,学习了有关书籍,并考虑到自己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小班孩子,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制定出符合我班现状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的精心开展是美术教学成功的关键

1、让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通过对游戏和审美自由之间的关系的比较研究,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揭示了精神上的自由是艺术创造的核心。游戏是儿童的生活,儿童通过游戏来展现其潜在的精神。

2、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创造性思维和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为了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见识,我常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中外名家和儿童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引导幼儿产生感受、理解和发现作品表现手法和含义,使他们在获得艺术“营养”的同时,激发他们大胆地表现与创新。

3、技能的传授有必要

小班孩子虽然有绘画兴趣和热情,可是他们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少,他们如果再缺少绘画技能的话,就会无从下手。事实就是这样的,在我没有传授绘画技能前,给幼儿发绘画纸和笔,多数幼儿只会乱涂乱画,也有幼儿坐着一动不动,还有幼儿就是喊:“老师,宝宝不会画!”……因此,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传授简单的绘画技能必不可少。一旦幼儿掌握了绘画技能,他们就会忙得不亦乐乎。

4、活动评价以鼓励为主

小班艺术教案范文5

----徐汇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教育案例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一、目的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中小学班主任确立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科学地应对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提高班主任在建设班集体、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有效处理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结去年“徐汇杯班主任主题教育活动竞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黄浦杯”上海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通知,特制定《徐汇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教育案例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二、时间

2009年3月——2009年12月

三、对象

本区中小学、中专职业学校的班主任。

四、内容

本次比赛聚焦班主任在建班育人中有效处理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一般指:在班务管理中的常规问题、偶发(突发)问题等。通过对教育事件的分析和处理,显现班主任对教育行为的理性思考,展现班主任应对和处理各类问题的智慧和艺术,形成具有一定推广意义的教育经验。

五、形式

评比主要采取三种形式:教育案例撰写、情景分析和现场答辩

六、要求

提供的教育案例要符合下列要求:

1、真实性:班主任在建班育人过程中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

2、科学性: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

3、生动性:叙事完整,描述生动,可读性强。

4、创新性:教育方法和形式富有创意,有独到的见解。

5、实效性:必须是成功的教育案例,形成的经验具有推广价值。

七、奖项设置

(一)个人奖

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专职校组进行。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胜奖若干名。中专职校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胜奖若干名。

(二)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八、活动流程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3月——2009年4月)

1、做好活动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工作。

2、开展培训辅导。举行全区德育教导及部分班主任的培训辅导。

(二)校级层面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4 月-2009年6月)

1、学校组织参赛班主任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撰写一份成功处理班务、偶发(突发)等问题的教育案例。案例由三个部分组成:(1)教育事件描述。(2)运用教育原理对成功的案例进行理性分析。(3) 经验提炼。

2、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和指导,如,可以开展教育案例的撰写、对提供的教育情景进行书面分析和现场答辩等活动。

(三)区级层面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

1、区德育室组织专家对学校送交的教育案例进行评审、对进入复赛的教师进行教育情境(提供的)书面分析、现场答辩。

2、区选拔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校各学段10个案例参加市级比赛。

6月15日前,各学校选送3个教育案例,文本稿(文本稿一式五份,A4纸,一般公文格式)送至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地址:中山南二路800号,邮编:200032)。

(四)总结表彰阶段(2009年10-12月)

1、对教育案例获奖者进行颁证表彰。

2、对优秀教育案例进行推广辐射。

注意:学校截止时间5月15日之前(书面稿:交于谢庆)

徐汇区教育局

小班艺术教案范文6

关键词:教学资源;美术;有效利用;校本课程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美术老师,不仅需要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有发现美术教学资源的慧眼。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有:拓展校外美术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以及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因而,作为美术老师要有“生活处处皆美术”的意识,积极发现生活中可利用与开发的资源,大力开展美术课程开发与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我整合利用学校、社会的各种美术教学资源,尝试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以下是我所尝试的一些方法与案例。

一、挖掘校园周边环境资源,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

校园周边环境资源中有丰富的美术文化资源,它们以各种方式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何识别并将校园周边美术文化资源加工转化为美术文化课程资源,是我要思考的问题。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途径,培养他们对校园周边美术文化资源的兴趣,改变学生对美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实践中,我通过教学实践性原则:“凡是能在生活、生产现场进行的课程一律到现场去,尽可能把课堂搬出教室走进社会。”

1.组织室外写生

组织室外写生的教学形式主要针对的是生活中肉眼可以看到的涉及历史、自然、文化的美术资源,又能满足教学实际条件的一种教学。

从这种教学形式看,学生走进生活对景写生,有利于在真实情景中感知对象,教学过程更加充满活力,这种方法很简单也很受学生的欢迎。

案例一:《家乡的桥》一课的教学片段

我在上小学浙美版第六册《家乡的桥》一课的时候,我带学生出去写生,画学校周边的廊桥。庆元有很多的廊桥,庆元的木拱廊桥古朴而优雅,它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学生很兴奋,也很珍惜写生的机会,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认真画着自己熟悉的桥。在视觉表现的过程中,我不刻意要求具体的单一表现技法,使他们不做图像的模仿者,使学生在多样化表现方法和自主探究中快乐地作画,因为人在快乐的情境下更能迸发出潜能来。课后,让学生去了解这廊桥的历史,去了解庆元到底有多少廊桥,它们有着怎样的传说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其文化内涵,并要求在了解情况后再次整理写生的画,画出富有人文气息的作品。

第二堂课上,一学生说:“老师我还真没想到,我们这小小的庆元会有这么多生动有趣的廊桥,还有这么多与廊桥相关的美丽传说。”我便让学生交流他们的调查发现,学生兴奋地说出自己的调查结果,有的说“如龙与来凤的故事”,有人说“咏归桥”咏归二字之由来,通过交流,学生惊奇地感受到平凡事物也有深刻的一面,以前只是没去发现而已。从而使学生能学着关注身边的事物,学着去了解乡土美术文化,从而提升了学生热爱乡土艺术的情结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现场人物访谈

现场人物访谈教学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风土人情、民间故事、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感受、表现的侧重点为非物质艺术文化资源,它存在的主要形式是以人们口传方式为主的。由于这种文化资源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因而受较大的时空限制。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在艺术采风中,对民间老人和艺人进行现场采访,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这古老的民间文化,然后根据学生生活启示,发挥他们的想象进行视觉表现。我发现这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更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案例二:现场访谈庆元木拱廊桥师傅吴复勇

吴复勇是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人,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民间工匠,他也是目前庆元县比较年轻的、能建造大跨度木拱廊桥的师傅之一。学校离大济村很近,组织一小部分的学生现场访谈,还有些学生问了吴师傅的收徒条件。吴师傅说:“能拿大斧、大锯,熟练掌握刨、劈等基本功;能吃苦耐劳,有强壮的体魄;要与其投缘,头脑要灵活,悟性要好。你们啊,还太小呢,现在的任务还是先好好学习吧!”通过这样的访谈,让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家乡的廊桥是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要为保护这份宝贵的遗产尽一份心、一份力。

3.实地参观活动

在学校里,我通过努力组建了学生美术社团。在客观条件允许下,每学期组织一两次活动,带他们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及民间艺术较为集中的地方。

该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受条件的限制,局限于部分学生参加,我以点带面,让部分学生参加此类活动。活动后,我把活动的情况在学校的橱窗进行宣传,利用教学的辐射功能。同时,我鼓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小组的形式自行组织参观活动,并要求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他们参观考察的成果。

案例三:参观“庆元香菇博物馆”和“廊桥博物馆”

近几年来,随着县里的发展,我们多了两个博物馆,香菇博物馆与廊桥博物馆,馆内不但有很多家乡历史性的内容,也有外地名家和本地艺人的美术作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一方面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另一方面了解我们家乡发展的历史,了解香菇与廊桥的历史!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感受家乡的美,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原来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忽视了而已。

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活动,寓教于生活,无形中学生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对乡土文化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美术教学形式,活动筹备和组织的事务很烦琐,要考虑很多细节的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同时,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民间活动的信息。

4.举办专题讲座

现场人物访谈、实地参观活动是部分学生参加的活动,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较大。而专题讲座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大量的资料,精心制作教学课件,面对全体学生广泛开展。在这方面,美术老师制作出了《不一样的精彩――版画欣赏》《走近百山祖》《大济花灯》《庆元的方言魅力》等教学案例,与大家资源共享,我便在学生中开展专题讲座,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到乡土美术的艺术特色,真切地感受到乡土美术文化的内涵、艺术美感及他们肩负的保护乡土美术资源的使命。美术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的道理。

二、依托校园环境资源创设展示才艺平台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智力、物力等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一般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学校的黑板报、镜框、橱窗、宣传栏以及各种设施设备等都属于条件性资源。它们虽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却与课程有着紧密联系。合理地开发利用校园内的条件性资源,在校园中开展了系列美术实践活动。

1.策划美术实践活动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按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美术教科书的内容安排,并在部分学生中展开调查,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美术实践活动是什么,然后进行具体策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调查,其中“学校艺术墙”设计方案最受学生的喜欢,于是我们开展了“学校艺术墙”设计制作活动。

案例四:“学校艺术墙”设计制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1)前期准备。

首先粉刷墙体:选择综合楼走道的墙;其次确定主题:以“国粹”和“春”等为主题;再次组建队伍:在四、五年级各个班级中,通过自愿报名的原则,组建二十支由5~10人组成的队伍;最后规划方案:师生共同规划,以学生为主体的,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制订详细的行动活动方案。

(2)具体实施。

首先设计图稿:在规定的时间里,每组学生分两小组绘制2份设计图,通过集体讨论,交换意见,确定正式图稿(教师参与)。

然后绘制作品:画面用丙烯颜料上色,这由学校统一购买。时间安排是统一和分散穿行,一般利用学生放学时间和星期六休息时间。

(3)后续工作。

记录访谈:主要针对活动实践行动本身、活动过程以及结果作品呈现时全校师生的评价和影响力,以及对美术教育的本质和工具的认识。

整理分析:对各类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研究,调整并改进,完善行动方案,为下次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利用学校条件资源,创设学生展示才能的美术实践活动,这就像杜威指出的“从做中学”的原则,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2.依托校园,发现素材

学校有很多有趣的题材,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熟悉它,了解它,却没能发现它的美,我们美术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身边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

学校的绿色走廊,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作为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千万不要对身边的美术视而不见,而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美丽。教师善于在校园内,发现美术教学素材,让孩子们发现身边的美,留住身边的美。以绿色走廊为依托,开展了《绘制兰馨》现场写生教学,收到了好的效果。还有学校的大课间,有一项很有特色的体育运动,就是我校特有的“香菇功夫”,让我们的孩子去画功夫,从中体验美术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3.创建班级美术文化

(1)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也是一所新建的学校,学生的家庭环境很少能给予他们美术素养上的影响,于是,我们因地制宜进行创建班级和校园美术文化活动,让简陋的教室营造出艺术的气息,用美术特有的方式装点教室空间,营造一种艺术氛围。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尝试。

一方面向学校提出建议,定制画框:给各班级定制大小不一的画框,我和学生一起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予以装裱和悬挂,并定期更换作品。

另一方面发动各班的班委,创计和制作班级艺术宣传栏:内容主要是关于一个画家的手抄报和一部分优秀习作。

(2)课前三分钟。

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前学生上讲台介绍一位画家或艺术流派。学生按学号的顺序轮流,准备的时间是一周,每次是两位学生共同准备。其中一学生课前上讲台讲述画家的生平和艺术特色及代表作。同时,要出一份关于介绍内容的手抄报,并注明讲稿信息的来源,给其他同学深入地了解画家提供便利,手抄报当作一次作业给予打等级分,并记录在成绩册上。并将手抄报作品进行展示,培养了学生美术绘画方面的技能,更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艺术栏又能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给教室增添了艺术气息。

各位老师,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教学中,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潜在美术教学资源,并将潜在的美术教学资源转化为美术教学的“活教材”,形成美术教学特色,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美术,有效地学习美术,是一个教学的大课题,是我继续要努力的方向,是我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永远要做的功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