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经济范例

古典经济

古典经济范文1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有三个:理性人假设、信息完全假设、市场出清假设;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意义不在于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实际,而在于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对理想市场环境的总体条件设计。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与这些设计不谋而合,可概括为“理性人”重新发现的“新常态”,“信息完全”逐步实现的“新常态”,以“市场出清”为理想目标的“新常态”。把握新古典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假设对理解和丰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和政策取向,完善“新常态”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假设;信息完全假设;市场出清假设;经济“新常态”

一、引言

“新古典经济学”是和古典经济学相对的概念,在外延上是指西方经济史上,自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始,至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止的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假设有三个:理性人假设、信息完全假设、市场出清假设。国内外经济学界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设的研究较多,但是大部分集中于其非现实性批评。例如,论证“理性人假设”并不完全符合人性的现实,因为现代西方哲学认为理性只不过是人性显露在水平面之上的“冰山之一角”,在“理性”的水平面以下还有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存在。在现实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羊群效应”、“赢者赌咒”等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投资者的行为背离了“理性人假设”。现实中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在各种摩擦和冲突之中,会丢失部分信息;由于传递机制不畅而造成信息传递受阻;由于信息的封锁和垄断造成信息的不对称等等。即使不存在上述情况,经济主体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也是有限的,同样会造成信息不完全。因此,微观主体的大部分决策都是在部分信息状态下做出的。大量的经济现实也证明,市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出清的,供给和需求的非均衡是经济的常态,而供求均衡则是非常态,等等。也有学者研究经济学家在发展中对基本假定的改进。例如,用“有限理性假定”代替原来的“理性人(完全理性)假定”,用“信息不完全假定”代替“信息完全假定”等等。但是,一种理论的价值并在不在于其假定是否符合实际,而在于其是否反应了客观事物(包括经济现实)的本质联系,与竞争理论相比是否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事实上一些建立在并非符合现实的假定之上的理论却是很成功的理论,正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假设条件下,做出“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结论;虽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事实上,一个物体总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外力作用),但是这一不符合现实的假定,不妨碍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惯性定律。显然,这种“不符合现实”的理论假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弗里德曼在1953年发表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一文中得出“经济学假设与现实的非相关性”的结论。[1]因此,以上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研究似乎有些误入歧途。其实,每种理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这个“运”主要是指当时的现实经济情况,也包括当时的人们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继承和批评。据此,每种理论都有其适用的特定历史条件和逻辑前提。新古典经济学就是在边际学派对古典经济学革命的基础上,由马歇尔、瓦尔拉斯等经济学家对古典经济学派与边际学派综合而形成的西方经济学流派,它以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以最大化为最终目标,构成了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主体内容。新古典经济学盛行的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正是西方国家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上升的时期,代表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主流经济理论。因此,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设代表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上升时期对理想市场环境或有效状态的总体条件设计。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正处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凸显。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一届领导集体实行了“放管结合、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此背景下,研究处于西方社会相似阶段的主流经济理论,特别是代表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体制和理想市场环境设计的新古典经济学基本理论假设,对我们深刻理解“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和政策取向,对我国在“新常态”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合理确定政府的权利边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假设与我国的经济“新常态”

(一)理性人假设与我国“理性人”的经济“新常态”

1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内涵及其逻辑地位

“理性人”假设也称经济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是西方经济学家从经济学角度对人类总体本性的抽象概括,具体含义是经济主体总是在一定成本约束条件下追求私利的最大化。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最早概括了“理性人”的原始含义:“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之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2]后来,新古典经济学家对此加以论证和发展,认为“理性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具有充分的计算能力和完全的记忆能力;第二,可通过有效途径获得决策的完全信息,对决策的结果具有完全的了解;第三,运用边际分析方法,通过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对比进行决策;第四,其决策不受道德影响;第五,“理性人”是自私自利的,单方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前四个特征是“理性人”所具备的条件,第五个特征概括了“理性人”的本质。因此,“理性人”假设就等于“最大化原则”,即经济主体出于利己的动机,力图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理性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是市场中的所有经济主体的终极目标,它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第一个最根本的主体性条件。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理想市场环境中的经济主体应该是具有上述特征的理性人。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还蕴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资源用途的多样性和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矛盾,因此经济主体要想获得经济资源就必须付出成本和代价,这使他不得不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尽力保持“理性”和实现最大化目标,实现科学决策。试想,如果经济主体可以毫无代价地获取资源,或者其经济利益的获取毫无成本,那么他就没有必要遵循“理性”或最大化的原则,就没有必要进行投资决策的对比和选择,就没有经济学。可见,理性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是经济学大厦建立的第一块基石,也是经济学的第一条公理,自然就成为任何复杂经济分析和新古典经济学其他理论假设的逻辑起点。

2我国“理性人”的经济“新常态”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也应该以经济主体的“理性”或最大化原则的重新发现为起点,更加凸显个体价值。制度安排、政策设计都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3](P23),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辛勤劳动追求个人利益,鼓励广大经济主体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追求个人幸福。经济“新常态”也应该使人们树立成本观念,通过成本核算、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对比分析实现科学决策,特别是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之下的资源瓶颈约束、环境承载约束,更应该在全社会树立效率意识,营造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的“理性”氛围和“最大化”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改变过去那种以要素和资源大量投入为条件,甚至不计成本代价的外延经济发展模式,代之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依靠技术创新和效率提高为主的内涵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建立低成本、高效益的产业体系,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所以,“理性人”的经济新常态要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动力从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效率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式、外延式发展模式向集约式、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向适当的中高速增长转变。

(二)信息完全假设与我国“信息完全”的经济“新常态”

1新古典经济学信息完全假设的内涵及其与理性人假设的逻辑关系

信息完全假设是指新古典经济学家假设市场上的经济主体对有关的经济信息具有完全的了解。对个体而言,生产者要对自己产品的成本与收益、供给和需求具有完全的信息,消费者要对自己的效用目标和预算约束具有完全的信息。对整个经济体系而言,完全的信息通过市场价格的灵活、自由变动体现出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卖者和买者此消彼涨、彼此强弱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自由变化的相对价格反应出来。因此,这个假设包含了两个子命题:自由价格假设和完全竞争假设。自由价格假设是经济学家假定在理想的市场环境中,各种商品的价格应该是自由变动的,即自由灵活变动的价格是理想市场环境的必要条件。对于价格在市场中作用,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有三:第一,传递供求信息:一般情况下,价格会由于需求的相对增加而上升,会由于供给的相对增加而下降;反之则反是。第二,刺激效应:传递供求信息的价格会刺激生产者按需求变动的信息进行生产,如果市场上对某类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供给尚未改变的条件下,必然引起该商品价格的上升,生产该类商品更加有利可图,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者势必扩大该类商品的生产规模,进而引导生产资源流入该行业部门;否则生产者就会减产甚至转产,导致生产资源流出该行业部门。同样,价格也会刺激消费者按供给变动的信息进行消费,如果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增加,在需求尚未改变的情况下,必然引起该商品价格下降;在一定收入水平下,以效应最大化为目标的消费者势必增加对该类商品的消费。反之则反是。第三,收入效应:对于市场中的经济主体而言,市场交易是其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就意味着如果交易对方愿意为其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则其收入就会增加;反之,其收入就会减少。在价格的收入效应中,也有刺激效应存在,即理性的市场主体一定会进入社会需求更大、商品价格相对更高、进而能为其提供更高收入的行业就业,而退出那些同样条件下收入更低的行业部门。可见,灵活传递经济信息的价格,通过刺激效应和收入效应,可以实现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上述分析表明,自由价格假设的成立,即价格通过传递经济信息、刺激效应、收入效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与第一个前提假设密切相关,即只有市场中的经济主体遵循“理性人假设”原则,具有利益最大化的主观动机,他才会根据价格传递的信息采取行动,价格才具有刺激效应和收入效应,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才会有效发挥。可见,自由价格、完全信息假设的成立以理性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为基础。反之,是否可以认为只要理性人假设成立,自由价格和完全信息假设就会自动有效发挥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理性人假设只是为自由价格、信息完全假设的成立和有效性提供了主体性的主观动机条件;除此之外,自由价格、信息完全假设的有效成立还需要其他客观条件的配合,如垄断的消除、国家价格管制的放开等。垄断或价格管制会阻碍价格自由灵活的变动,使之不能准确反应供求信息的变化,使自由价格假设本身遭到破坏,进而使完全信息假设不复成立。可见,理性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虽然是经济学的第一基本假设,是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但它只是自由价格假设成立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为了保证自由价格假设或完全信息假设的成立,新古典经济学家又构造了体现其理想市场环境的另一重要假设——完全竞争假设。完全竞争市场是新古典经济学家心目中最理想的市场类型,在这一市场中没有垄断、没有价格管制、没有工会力量等阻碍价格准确反映市场信息的因素,完全竞争假设保证了信息完全假设的成立。完全竞争市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市场上的供给者和需求者无限多。由于市场上有无数的商品需求者和供给者,因此每个交易者的交易数量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比例极低,他们每一个人是否交易、交易多少都不会对整个市场的价格水平产生影响,单个的交易者无力控制市场价格,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这意味着不存在价格垄断。第二,市场上的商品高度同质化,如果在同一商品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的价格,则交易者可迅速通过低买高卖进行套利,使价格差别消失,实现商品的无套利定价。这意味着商品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对商品具有同样完全的信息。第三,市场主体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一个行业,即不存在行业垄断和进入门槛,这意味着所有资源都可以在各行业部门之间自由流动。随着资源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该行业可以自动由某一均衡水平过度到另一均衡水平,均衡价格随之自由调整。可见,完全竞争假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信息完全”假设的成立,使价格能够自由灵活变动,准确反映经济信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2我国“信息完全”的经济“新常态”

我国经济“新常态”也应以具有“信息完全”的特征为理想目标,保证价格可以自由灵活调整,准确反映经济信息,这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应有之意。实现“信息完全”的理想目标的目的就是使经济信息的传递畅通无阻,使价格能够灵活准确地反映经济信息,这离不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及其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在经济“新常态”下,充分发挥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在传递经济信息中的作用势在必行。我国政策当局因势利导,推出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云计算战略等,为实现我国“信息完全”的经济新常态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支持和实现途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3](P10)这是我国执政党站在全局角度,高瞻远瞩,第一次对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做出战略部署和建议。“互联网+物联网”、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传统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国民经济各产业深度融合,使市场供求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高效、通畅,也使各类产业向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为形成统一、有效、透明的大市场扫除信息壁垒、打通联通渠道。借助“互联网+”战略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信息密切融合,使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各类生产者的供给成本等经济信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途径及时、迅速的反映和传播。“‘互联网+’行动计划将推动企业为更好适应市场而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来完成产品设计,使得市场需求变化能够通过互联网实时传递到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同时以最快速度完成制造并经过现代物流在第一时间送达消费者,满足需求。”[3](P34)“互联网+价格”会使市场价格的变动更加灵活、准确的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推动经济新常态向“信息完全”、市场有效的理想目标迈进。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党和政府实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措施,并取得重要进展,到2015年10月“减少行政审批1/3的目标提前完成,非行政许可全部取消”,特别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降低行业出入门槛,使新增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3](P30)以上措施既促使生产要素更加自由地在各种行业之间流通,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使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另外,我国政府实施国有垄断性行业和价格管制逐步放开,使全国大市场更加统一透明、充分竞争。“一路一带”战略、自由贸易区战略、利率和汇率机制改革、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推进、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等举措,使我国形成了更加开放的经济格局,使我国经济主体更加深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增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互联互通,为资源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创造条件。总之,我国的经济“新常态”越来越向“信息完全”、“自由价格”、“完全竞争市场”的理想目标趋近。

(三)市场出清假设与我国“市场出清”的经济“新常态”

1新古典经济学市场出清假设的内涵及其与理性人假设、信息完全假设的逻辑关系

对于在理性人假设和信息完全假设同时有效的情况下,经济会出现什么样状态,新古典经济学家证明,在满足信息完全、价格自由等限制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最大化行为,将导致供求相等的市场均衡状态,其结果就是市场出清。因此,“市场出清假设”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第三大理论假设。马歇尔首先论证了局部均衡(即市场的局部出清)的存在。假设在某个商品市场上,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需求大于供给,在信息完全假设下,价格的自由变动表现为上升,对消费者而言,其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因此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他势必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于是价格上升导致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减少;对生产者而言,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价格的上升是该商品的利润率增加,他势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生产,于是价格上升导致该商品市场供给上升;直至当供求相等,双方都不在有改变自己行为的趋势,这就是市场均衡状态。在均衡状态下,卖者将商品全部售出,实现了最大化的利润;买者也购入了符合心意的商品,实现了效应最大化,在供给和需求对比所确定的市场价格下达到了供求相等,即市场出清了。后来瓦尔拉斯进一步论证了一般均衡的存在,证明在上述条件下市场均衡不仅可以存在于单个市场,而且可以同时存在于所有市场,基本道理与上述思想类似。可见,理性人假设和信息完全假设共同构成市场出清假设的充分条件,市场出清假设则是理性人假设和信息完全假设的自然推论。如果市场不能实现出清,则势必会危及到经济整体。

2我国“市场出清”的经济“新常态”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也应是以“市场出清”为理想目标的“新常态”,这意味着经济“新常态”必然是从原来的非均衡状态逐步过渡到供求相等、市场均衡的状态。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仍然处于产业或局部的非均衡状态,特别是市场低端供给与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新的消费需求、新的装备需求、新的服务需求、新的安全保障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产品供给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出现我国居民去日本去购买马桶盖、电饭煲等现象,因此我国经济的问题更重要的不是在需求侧,而是在供给侧。“虽然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区域发展同质化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3](P76)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必须推动经济结构性调整,对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行业、过剩产业、低端供给转产关停;按照市场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产品更新换代,补足“高端供给”的短板。对于我国具有一定优势而又出现国内市场过剩的传统产业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通过“一路一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战略渠道化解或转移过剩产能。对于“区域发展同质化”问题,必须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主业,防止区域发展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而造成产能过剩。总之,新形势下我国必须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和供给侧改革,让供给和需求更好对接、良性互动,向“供求均衡、市场出清”的经济“新常态”趋近。

三、结论与启示

(一)理性人假设、信息完全假设、市场出清假设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假设,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理性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是市场经济主体的终极目标,是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也是信息完全假设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理性人假设和信息完全假设共同构成市场出清假设的充分条件,市场出清假设则是理性人假设和信息完全假设的自然推论。虽然新古典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假设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实际,但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其意义不在于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实际,而在于作为“理论假设”的某种合理性,即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对理想市场环境的总体条件设计。

(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实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是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清障搭台、创造条件。新古典经济学是兴盛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正是西方国家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上升的时期。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主流经济理论,其理论假设代表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在对市场环境理想或有效状态的总体条件设计,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借鉴意义。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一届党和政府在“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假设不谋而合,据此从理论上可将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概括为“理性人”重新发现的“新常态”,“信息完全”逐步实现的“新常态”,以“市场出清”为理想目标的“新常态”。这是我国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新形势下我国经济改革实践与西方经济学合理成分的呼应和结合,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

作者:李纲要 单位: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弗里德曼文萃[C].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

古典经济范文2

地租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我们的吃穿住用行。在我们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候,出现了古典经济学派,他们对地租有着那个时代特定的理解。这个学派是资产阶级中最进步的学派。它们的理论直接反对地主阶级的地租理论,是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最有代表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这三位。下面我将分三部分来介绍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发展,分别是古典经济学地组理论的历史演变、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内容、古典经济学的不足。

关键词:

地租;古典经济学;利润;价值;剩余价值

一、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历史演变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土地所有权只属于国王,诸侯大臣可以世代享用,人民没有土地所有权。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土地所有权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使得社会上掀起了研究地租理论的热潮。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理论中最进步的一个学派,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当时英国的主要矛盾就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所以这些古典经济学家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主要攻击地主阶级的地租理论。这也成为了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租是在封建时期就出现了,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租在本质上和封建社会的地租有着严格的区别。第一个研究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的是威廉•配第,它曾试图揭开地租的面纱,但是他忽略了利润这个概念,却把地租和剩余价值混为一体。亚当斯密对地租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而大卫•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里研究地租理论最透彻、最充分的经济学家。

二、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内容

1.威廉•配第的地租理论

威廉•配第在《赋税论》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地租问题。配第的经济思想就是“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他主要从劳动价值论和工资论这两方面来研究地租理论。

(1)配第是最先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即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他把地租看作是剩余价值的基本形态。他认为土地所有的收获量减去生产费用,最后剩下的那部分就是地租。这里说的生产费用是指种子的价钱和工资。工资是指能满足工人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配第所说的地租就是土地上生产的农作物所得的剩余收入。

(2)配第还论述了地租的多少与工资的数量有密切关系的。土地生产出来的总价值是一定的,满足工人最低消费量也是一定的,所以地租的多少就取决于工资的多少。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谷物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地租与工资是成反比关系的。另外配第还是第一个提出“极差地租”的人。对未来的学者研究地租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2.亚当•斯密的地租理论

在斯密的研究中,地租不单单是纯纯的收获量减去生产费用的剩余部分。斯密引进了“利润”这个概念,这也是斯密的进步之处。但是因为他的研究方法的双重性以及受重农思想的强烈影响,所以他的地租理论讲述的不太明确。比如他认为地租是租地人按照土地实际情况所能缴纳的最高利润:比如他认为地租成为商品价格构成部分的方式是和工资、利润不同的,工资和利润的高低,是价格高低的原因,而地租的高低,确是价格高低的结果。

(1)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长物。人要生活和生存就必须要为自己所消耗的生活资料付出一定的劳动量。作为基本食物的土地生长物,在市场上一定有需求,通过交换实现它的价值,这价值除了满足自己及家人的生存发展外,一定还有剩余。这部分剩余不仅仅足够补偿雇佣劳动所垫付的资本及其利润,还留有作为地主地租的余额。所以像谷物这种基本满足人类生存的生活资料是一定总能提供地租的。不同的土地因为肥沃程度不同,产量就会有多有少,地租就会有不同。土地的位置不同,也会影响土地的租金。同样肥沃的土地,离市区近的土地会比郊区的土地提供的地租更多。因为偏远地区的产物必须运到市场,这需要较大的劳动量,剩余部分就会减少,所以农业家的利润和地主的地租都会相对减少。但是后期良好的道路和交通使郊区的产物的运费大大降低,可以说与都市附近地方接近同一水平。那么由于偏远地方的劳动力低廉,它们的谷物又以低于市区谷物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所以使得市区土地的产物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剩余部分减少,地租也就下降了。

(2)有时能提供有时不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长物。在各种土地生产物中,只有人类食物是必须提供地租的,其他生产物,随着不同情况,有时能提供地租有时不能提供地租。在原始状态下,人类更注重食物也就是维持生存就可以了。大部分的衣服或者住房用的材料都会被闲置,所以没有价值,也就不可能产生地租。正所谓地租是源于价格和利润的结果的。到了进步时期,人类的生存技能提高,获取食物的能力提高,开始更加注重衣服和住房。衣服和住房有时供不应求所以自然有人愿意用超过市价的费用去购买这些物品,这就产生了利润,剩余部分自然也够支付地租的。这样衣服或者房屋在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换,供不应求的时候就可以提供地租。

3.大卫•李嘉图的地租理论

大卫•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里研究地租理论最透彻、最充分的经济学家。斯密将地租与资本和利润混为一谈,把改造土地的那部分成本也算作是地租。但是李嘉图所认为的地租是为使用土地的缘由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而之所以产生地租是因为能够耕种或者说让人开发利用的土地并不是像空气那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是有限的,并且相对于逐渐增长的人口位数不多。所以才出现了我们口中的地租。李嘉图明确了地租的含义,更提出了极差地租,理清了利润和地租的关系,让我们对地租有了新的认识。

(1)极差地租。使用土地支付地租,只是因为土地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支付地租多少,又跟土地的质量有关系。不同质量的土地收取不同的地租。随着社会的发展,当次等土地被开发后,头等土地马上就开始有地租了,它们之间的地租差额就在于它们的质量不同。当三等土地投入耕种时,二等土地也就开始有了地租。而一等土地的地租就要增加。因为利润是不变的,所以更高级的土地剩余的那部分就必须支付地租。这就说明农产品的价格是由劣等土地的农产品价格决定的。举个例子,比如第一、二、三等土地使用等量资本和劳动是所产净产品分别为一百、九十、和八十夸特谷物。那他们的农业资本的利润率应该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所得的利润都是一样的,那么一等比三等多出那二十夸特、二等比三等多出那十夸特只能用作地租,这就是李嘉图所阐述的极差地租。

(2)地租和利润是对立的。李嘉图认为地租、工资与利润都是由于劳动创造的价值,都是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如果说地租占得比例大了,自然利润和工资就会减少。反之,如果地主的分量减少,利润和工资的比例也就增多了。这是个反比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李嘉图强烈反对“谷物法”,因为“谷物法”会让粮食价格上涨,有利于地主阶级,对资产阶级不利。所以他的理论还是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的。

三、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的不足之处

古典经济学家们对地租理论的研究做了很多贡献,但是由于他们的阶级属性和时代的限制会存在很多缺陷。配第忽视了利润的概念。而斯密将地租和资本的利息与利润混为一谈,把改造土地的那部分成本算做了地租。李嘉图认为利润和地租不是一回事儿,认为利润和地租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他所提出的极差地租,说的是最劣等的土地是没有地租的。其实他没有认识到最劣等的土地也应该是有地租的。那就是马克思后来提出的绝对地租。综上所述古典经济学对地租理论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为我们后来的经济学家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虽然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既有科学的成分,但也有其错误和混乱的地方。配第发现了剩余价值的存在,但是他把剩余价值和地租混淆了,认为所有土地的生产物的产出量减去生活费用剩下的都是地租,这是不对的。而斯密认识到了剩余价值的起源,但是还是没有明确出利润和地租的关系。李嘉图提出了极差理论而且还明确了地租和利润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他却没有抽象出剩余价值的概念。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的学说中的缺陷慢慢地显露出来,也不再能站得住脚跟。但是其中的进步部分后来被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所吸收,发展到了现在的政治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并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作者:李冰 单位:吉林大学

参考文献:

[1]威廉配第.赋税论[M].华夏出版社,2006.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古典经济范文3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景观设计;融合思路;实践应用

1引言

中国古典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对世界上很多国家园林工程设计建设形成明显影响,其建造技艺、设计方法、设计理念等传承至今日,有很大的学习与借鉴价值。在城市化建设脚步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合理应用古典园林设计方法、理念,使现代园林的设计富有实用、美观的双重特性,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持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

2.1设计空间上,提倡以小见大。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实践中追求典雅、精致、小巧、圆润,借此方式呈现出设计内涵,巧用遮景、象征等诸多设计手法,在实践中取得先抑后扬的设计成效。古典园林空间设计层面上又凸显出以小见大的特征,以使古典园林空间层次分明,曲径通幽。

2.2秉持因地制宜原则,借景造园。对中国古典园林建设阶段常用的设计手法,不难发现其重视和园林地形地貌的有机整合,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配与使用园林周边的山、水等自然元素,即实现借景造园。在构园、造园实践中,古典园林设计重视借景手法的应用,合理应用远借、近借、虚实而借及应时而借等方法,使古典园林设计抵达更高的层次,更富有空间感[1]。

2.3追求自然和情趣。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和生态自然贴合度很高,追求自然和人工两者的结合美,力争抵达“虽为人做,倘若天开”的设计层面,优化园林景观设计效果,使园林意境更为深邃。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设计阶段,通常会以自然状态为始发点,提炼并加工园林结构,有针对性的完善景观布局,重视自然与情趣的融合。在多种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支撑下,构筑出的园林景观不仅具有自然山水风貌,还能呈现出浓郁的审美意趣与情感寄托,取得一种自然和谐的设计成效。

3古典园林设计和当代园林设计的融合思路

3.1自然融合。古典园林设计阶段重视凸显自然特色的理念,结合区域内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造升华,使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和本地自然景观相契合,且有一定观赏价值。故而,当代景观设计阶段,一定要结合本地自然环境进行设计,例如,结合本地气候条件,科学设计景观的部署结构、选择植被类型及布设功能[2]。也要将以人文本理念渗透至当代景观设计实践中,要从物质与精神层次上迎合使用者的主管需求。求。古典园林设计和现代园林设计的自然融合主要通过建设设计理念与自然环境的匹配关系进行,并合理调控人为因素,进而使古代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更充分的凸显出自身价值。

3.2空间融合。古典园林设计阶段强调从整体出发,重视利用与布设整体空间,追求动静、虚实结合,进而使园林景观产出差异性的视觉效果。也应将空间融合因素整合至当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进程中,提升有限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和谐、简约是空间融合设计理念的核心,设计人员应有效把控这一因素,规避游客产生繁杂的视觉效应。

3.3地貌融合。我国地理环境较为多样,不同地理环境中园林设计的设计也有别,这就预示着设计实践中应把握地理环境这一因素,全面解读本地区地理环境的优势与弊端,科学应用地势地貌优势。当代园林景观设计时,也要彰显出古典特色,采用古时的设计理念,使园林景观整体产出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成效[3]。地貌融合设计理念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有效应用了现存地貌状况的优势,也实现对本地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绿色、低碳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念不谋而合。

4当代景观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实践应用

4.1分析基址现状,科学整改。因地制宜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建造中的常用手法之一,考虑的问题不仅是景观建设实践中基址的原态,还要在布局方面做出综合性调整,科学配置景观的主、次关系。纵观中国多个地区古典园林工程的设计情况,能感触到各个错落有致的园林均凸显出设计者对园林基址环境的整体、深入分析,不仅满足了观赏游玩者的视觉体验,也能较好的维持园林自然本色,进而传递出现代群日高度肯定的人文思想,以上是经典园林造园者实践中的点睛之笔[4]。合理应用布局手法,于既定的庭院内建设出虚实相间的艺术景观,对外流露出自然风光,也能有效点缀亭台楼阁,提升有限空间的利用率,创造出无穷尽的意识形态。

4.2充实庭院景致,园中理水。在部署现代园林景观过程中,受“一池三山”、“虚静为”等道教思想的影响,理水成为工程设计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孔子有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是智慧的象征体。在形式上,和其他实物相比较,水的可塑性更高,可静亦可动,可细水长流也可波涛汹涌;在作用上,水能促进空气流通过程,对建筑物起到烘托作用,也能拓展空间感,为植被健康生长提供基础物料绿化建设等;从意境层面上,能够移情寄性,也可以充实周边景致,凸显出生态自然景观的独特性等。水因自身具备特有属性,故而将其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领域中,能营造出连绵不绝的意境,荡漾园林内好似整座园林富有灵气,一方面较好地满足了、构园造园实践中所需的自然景色,另一方面传递出园林工程设计者、居住者的精神寄托[5]。水是园林的灵性,苏州是举世闻名的江南水乡,水是园林设计建设中不可缺乏的元素之一。苏州博物馆有两处水景,一处为主庭院的大面积水景,另一处为室内莲花池的水景,博物馆的庭院水系和留园有很大相似之处,参照了传统特征对水面进行分割处理,把桥和亭子划分为不同区域,水面与桥面间距很低,有较好的亲水性。图1是苏州博物馆主庭院的水景图。

4.3赋予自然灵气,科学调配植物。中国的古典园林在设计实践中,追求于崇尚自然景色,配置花、木、草等植被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精细而巧妙地配置一花一木,并赋予他们生命的灵气,以上同样是中国经典园林工程的巧妙之处,古典园林内的一草一木始源于自然,但其意境却高于自然。在现代景观园林设计阶段,应合理应用植物、建筑之间的搭配关系,借此方式建设出内涵充沛的意境,使现代景观散发出经典园林特有的趣意观赏、人文素养。在安置植物过程中,一方面要传递出观赏价值,另一方面也要使其起到调整庭院内生态环境的作用,景观设计人员要充分分析植物自体的生长规律与固有的生长特性,在满足庭院中植物基本的生态需求基础上,打造出相对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维持植被较好的生长态势。国内很多园林景观会采用建筑、游廊及墙垣围成小型封闭式空间院落,这样的小庭院中如果由栽花种树,则很可能造成光秃、单调,但是若栽培的花木过于茂密,则将会形成拥塞局面。北海公园地处北方,因为冬季时间较为漫长,气候较为寒冷,和南方的私家园林相比较花木的品种显得更为单一。为打造出四季常绿的景观,经常采用松树或柏树作为景观的主题,还能呈现出朴素苍劲的特征。在植被配置方法上,通常忌规格而追求自然。针对树木的疏密程度应由变化与对比,手法取于自然,密中有疏,大小相间,高低参差有致,进而取得“虽人工栽种,却倘若自然山林”的设计效果。静心斋主景区的植物配置也如此,树木集中被栽种于园子西北部的假山上,南部和西侧的长廊相邻,北贴近叠翠楼,尽管栽种的植物类型与树木不多,但游客远观将有郁郁葱葱之感。在植物类型上,乔木以油松、桃树、海棠等,灌木有紫丁香、迎春等,合理配置海棠、迎春,还体现出皇家园林“玉堂春富贵”的特色。图2为静心斋主景区的植物配置图[6]。

4.4设计空间格局和线路组织。中国的古典园林景观内建造的建筑基本上是依赖游廊与道路组织实现交通,以此为基础构建出扇形、八角形、方形的建筑景观,打造出步移景换、蜿蜒曲折的优美意境,使人们捕获多样化的空间感悟与趣味。现代景观的空间相对有限,可采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三种线路组织方式科学规划景观的空间格局[7]。一是辐射式,该种布局形式呈放射样态,中心景观处于园林工程的中心地位,为景观的重点,使用辐射式的线路组织形式,对周围的景观带形成辐射作用,确保游客经过各线路均能顺利抵达中心景观的效果;二是串联式,该种线路组织形式追求打造富有自然变化和情趣的意境,采用廊道把景观内不同园林景点串联在一起;三是圆形、闭合式的观赏路线,等同于采用内向布局景观,凸显出线路的向心性设计特征,通过于路线周遭规划多种景观样态,打造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景观环境。

5结束语

古典经济范文4

1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在理论上及实践上都形成了较为丰满的框架和轮廓,其设计意蕴和趋向主要是通过对园林空间加以设计及布局,使园林与周边的山、水、绿植及建筑物达成一种和谐状态,并彰显出自然美及意蕴美。一般而言,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设计空间上的以小见大

中国古典园林较为讲求雅致、圆润和小巧,通过采用遮景、借景、象征等设计手法,达到古典园林景观布置先抑后扬的设计效果;同时,在古典园林空间上又凸显出以以小见大的特征,最终使古典园林呈现空间层次分明,曲径通幽的效果。

1.2因地制宜,借势造园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运用,强调与园林地形的有机匹配,在因地制宜中对古典园林周边的山水等加以调用,使之成为造园元素[1]。而在“构园”及“造园”中,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又较为注重借景这一手法,通过远借、近借、应时而借、虚实而借等方式,将园林空间与园林景观的构成层次加以拓展。

1.3讲求自然和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高度贴合自然,寻求一种自然与人工的结合之美,即达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设计效果和园林意境,这就使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者在进行造景及构园时,更多地倾向于在自然状态下对园林结构型式及景观布局加以提炼加工。而从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影响上看,我国古代文人偏爱古典园林,主要是由于中国古典园林既具备了自然山水的基本风貌,又透射出较为浓厚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由此使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带有较强的自然属性和情趣旨向。

2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暴露的问题及缺陷

首先,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过于讲求外观风格,没有与居住区的功能属性加以充分结合。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现代居住区投资成本较高,为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收益,开发商及物业部门更多地在居住区景观外表上进行重点设计,可以营造大面积的绿植及水体,一方面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设计风格,另一方面居住区景观与居住区自然地理环境之间不相匹配。其次,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且欠缺意境。现代居住区人口密度较大,为充分满足人们的精神放松需求,在一些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如广场等,通常采用大尺度的设计手段,周边点缀绿植及花木,较少对公共空间的围合情况加以设计,在景观的布局上过于集中简单,缺乏对空间与景观的分割,使现代居住区公共场地、景观、隔离空间难以有效衔接,失却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意境追求。

3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要点探究

3.1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要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虚实、密疏相结合

在进行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应首先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价值追求及取向加以了解,秉持“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及原则,然后在景观设计中针对性地采用虚实设计及密疏设计的方法,拓宽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层次[2]。虚实设计主要是对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实体及景观空间加以具体设计,通过实体与空间的结合及变化,构成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意境。为更好地获取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意境氛围,在对景观进行虚实设计时,可以将2种设计手段加以交叉运用,形成虚实相生的设计效果,增强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涵意蕴。例如,在现代居住景观区围合空间景观布局的设计上,围绕其中的水体景观,可以采用鱼塘及分支溪流的设计方法,构成虚实设计的照应。密疏设计主要是融合中国古典园林中移步换景、空间留白和遮景露景等设计手法,对现代居住区景观的空间密疏、景观密疏等进行丰富和变化,使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与现代居住区空间相映成趣。再如,针对现代居住区的植物景观,可以结合建筑物空间分布的密疏情况,确定绿植苗木等植被是进行孤植设计还是遍植设计;对假山等山石的布局,是采用点缀设计还是密集设计等。

3.2对现代居住区景观格局及赏景路线进行精心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借景及换景设计手法,既需要现代居住区景观格局的优化布局,又需要对现代居住区景观的欣赏线路加以设计,从而体现出现代居住区景观层次的丰富性[3]。首先,在现代居住区景观格局设计上,不能简单地将景观格局进行划块笼统设计,而是要对景观格局进行点缀式设计,在景观区的边界部位采用中国古典园林的借景及换景的设计方式,将观赏者的视角由自然景观顺利过度到建筑景观中,使现代居住区景观格局摆脱单调乏味的审美约束,实现景观自然美与建筑人文美的融会贯通。其次,在现代居住区赏景路线的设计上,可以对景观周边区域的道路进行方形、多角形、圆形、椭圆形和扇形等样式的设计,既使小区居民在赏景路线中完整观赏到小区景观,又借助赏景路线的辐射式及串联式设计方式,提高景观空间的纵深感。

3.3将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旨趣与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有机融合

在人们对居住环境及居住品质提出更高要求的现代社会,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愈加突显出其重要性,借鉴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丰富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层次,一方面使现代居住区达到建筑功能与生态环境的有机协调,另一方面挖掘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旨趣,将之运用到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例如,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众多亭台上都带有匾额和题词,其中融入了古人对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表达和情感诉求,而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通过典故的调用、石刻的增添、亭台的布局、匾额的运用等,可以大幅提升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文意蕴,使现代居住区景观既带有浓郁的自然风情,又氤氲出丰富多彩的人文魅力和文化价值,最终提升现代居住区景观空间的文化品位。

4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杰出典范,其中透射出的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旨向,对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带有极强的启发意义。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实践中,设计者应正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着重从设计理念的明确、设计手法的丰富、景观格局及赏景线路的优化、景观文化品位的提升等方面加以完善,使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达到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完美融合。

作者:卢羿 单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边文娟.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生命力[J].现代园艺,2011(21):85.

古典经济范文5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渗透出其强大的内涵,它是伴随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发展共同延续至今,对现代建设设计的影响较为深远。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诸多领域的内容充斥到我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内涵当中,构成崭新的设计理念,不断探索人与自然之间审美变化。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及内涵不再属于某一个美学范畴,而是一种传统人文思想的延伸。

2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通过对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分析,将现代建筑中古典园林设计元素进行提炼,从而找出二者之间的契合点,突出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独特魅力。

2.1充分调动现代建筑实体的设计要素

在建筑设计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动态水景与建筑和谐处之,令古典园林的设计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现代建设设计中融合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元素,从而赋予现代建筑设计以自然生态之美。古时,人们就构建山水、绿色植被、建筑物等内容成为园林氛围的核心要素。诸多古代的私家园林中都存在大片的自然景观设计内容。直至目前,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理念、设计元素与现代建筑的结合运用,已经影响了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即这种自然风格的设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2.2传统造园材料的应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传统的造园材料,能够与现代建筑材料之间形成较为强烈的反差,从而提升建筑物本身的观赏价值。中国古典园林讲求的是自然意蕴与生态意境的营造,与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棱角与急速特征进行强烈对比,能够突出古典园林设计中的闲适特点。将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将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独特自然魅力呈现出来,且与时代当前的生态环保理念不谋而合。

例如:在我国长江三角洲一带,绿色园林设计随处可见,尤其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建造,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的标志。而且,苏州园林也已经成为此类绿色园林建筑的代名词,延伸至各个城市的绿化进程之中。有人说“:自然生态美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美,它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原始的美和直接的美。”选择传统的建筑材料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是极为巧妙、独特的设计,呈现建筑物的古韵古香。

3结语

古典经济范文6

1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特点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形成较为独特的乡土景观。在历史漫长的古代,无论是官宦之家,还是文人墨客,都对审美有着较高的要求,都会在设计居住环境时将艺术文化应用其中,以便能够打造出更加宜人居住的优美环境。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充分考虑到光线、气候、温度等一系列因素,无论是布置亭台楼阁,还是种植植被,亦或者布局园林结构都对其予以考虑,除此之外,还将园林内的景观环境与外界的景观环境予以有机结合,让人们在对优美的园林景观进行欣赏的同时,也能够与大自然实现亲密接触。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还较为重视空间曲折变化和空间组织手法,努力做到虚实相间、动静结合,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充分结合起来,以此来打造出独特的个性化功能空间。例如扬州个园就是扬州古典园林中最具艺术价值、最富盛名、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园林,集中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2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天人合一”的古典造园思想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极为推崇顺应自然的发展让园林设计与大自然进行有机融合,园林设计效果务必达到“天人合一”,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予以关注的重点,从目前来看,虽然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但是却没有足够重视自然的生态环境,这样一来,就造成较多生态资源浪费。

2.2古典园林中意境创造思想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特别希望“用有限的土地面积来营造出无限意境”,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合理布局景色。例如北京颐和园在自身建筑的独特性基础上巧借玉泉山的美景,让二者相映成辉,一起将颐和园的整体美观体现出来。又如扬州个园的面积虽不大,但一处一景,将造园者的匠心独具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特别是个园的叠石艺术让人叹为观止,个园利用分峰用石的手法,堆叠4种不同的石料(宜石、笋石、黄石、湖石)来营造出“春、夏、秋、冬”4景,表达出“冬山宜居”“、春山宜游”“、秋山宜登”、“夏山宜看”4种截然不同的诗情画意,最终形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

2.3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的应用

由于受到城市人口增加、大气污染、用地日益紧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的用地面积也较小,应用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对于空间变化往往要求既统一又多样,那么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层次变化的特点,必然会大幅度增加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感,打造出现代、立体、多样的园林景观空间。

3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文化正在遭受多元化文化思想的冲击,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历史意义与文化底蕴也与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渐行渐远,但无论是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还是古典园林的创作手法都能够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许多思考、许多借鉴。从目前来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多地受到西方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的影响,虽然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个性,但缺乏内涵,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人内心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和感受,必然不利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务必要继承发展古典园林设计思想,营造出具有适宜居住和较强观赏性的景观作品。这既是对中国历史传统的继承,也能够让打造出来的园林作品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更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4结语

古典经济范文7

(1)时间感。园林香景随着季相时分的更替而变幻。加上园林中的实景、观赏者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那么在各个季节观赏的香景也各不相同,同一园景在不同季节展现着不同的香景美。以一年四季来说,春有幽兰、茶花、金银花;夏有荷香、栀子花、晚香玉;秋有桂花、菊花;冬有梅花、香雪兰、水仙。除了这些花香之外,还有四季分明的果香、果蔬、香叶等。四季有香这些都是营造园林香景的基本要素。大自然的四季交替,风雨显隐等使园林的香景应时而变,使其恒定、物质的空间概念具有了流动、变化的时间维度,从而将原本有限的物质空间体验拓展到时空四维境界,更加深化了对园林的空间感受。发人深思,启人解悟园林独特的香境美。

(2)情感美。鼻子的灵敏度对我们的嗅觉与情感之间的复杂互动起着巨大的作用,嗅觉以它独一无二的方式与我们所有的心境和情绪相关联,接通人类的喜怒。在园林中,“不是一番寒彻骨,哪的梅花扑鼻香”“孤香粘袖李须饶”“暗香浮动月黄昏”将嗅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味觉以及触觉,“孤独”、“寒冷”的感觉随之而来,让人浮想联翩。

(3)意境美。园林中的不同香景会诱发审美客体不同的意境遐想,《花镜》中有云:“水仙、瓯兰之品逸,宣磁斗绮石,置之卧室幽窗,朝夕领其芳馥”描绘卧室幽窗水仙的同时为主人的生活空间增添了几分淡雅宁静。“梅花、腊梅之标清,宜疏篱竹坞,曲栏暖阁,红白间植,古干横施”则为大地萧条的冬季平添了一份暖意。唐代诗圣杜甫在成都花溪畔所吟的“风含翠筱娟娟净,雨?红蕖苒苒香”描述了诗人安居乡间的悠然自在。鲜花芳香以其清新纯净的馥郁气味,反映了自然的真实,置身花香空间之中,使人感到自然是可以琢磨的、是亲切和悦的,深受人们喜爱。闻香入境是中式园林营造氛围的常用手法。园林景点也多数以香气为主题题名。如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远香堂为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堂名源于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因水中遍植荷花而得名。夏日荷风送香,令人神清气爽。是观荷花最佳地点。如留园的“闻木樨香轩”和沧浪亭的“闻妙香室”等等都是园林香景的真实写照,不但表达了该景点种植植物的特性,也传达了园林之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香景营造手法

(1)适地适树。植物的选择是营造园林香景的核心要素。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所营造的香景效果也各不相同。园林陆地上常见植物松树、枫树、梧桐、翠竹、梅花、芭蕉等等,数不胜数。植物种类的选择不同,所散发的香味也就不同。配置形式的不同,带来的香景效果也各不一样。如孤植、对植、丛植、群植配置形式同其他园林要素组合,可带来香景之美。如苏州藕园储香馆中,种植了多丛桂花,满园弥漫着浓郁的桂香味。如杭州的满觉陇,成片的种植桂花,给人“三秋香飘云外”之气魄,非常气势壮观。当然,在栽种植物时,也要注意对“度”的把握,并不是越多越好。如在庭前植桂两株,是传统的配置方式,现代将其零散的分布在植物之间,便可达到“何处桂花发,秋风昨夜香”的景象。过多的芳香植物在一起容易造成芳香混杂。在中国园林中,常见的水生植物的有荷花、睡莲、菖蒲、凤眼莲、浮萍、菱角等。可利用植物的芳香营造园林香景。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就是最好的例子。还可以利用植物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香味来营造香景。无论是陆地植物还是水生植物,必须精心挑选植物种类,合理的布置于园中要,利用最适合的配置形式,与其他园林要素相结合,才能营造出香景之美。

(2)巧与因借。香景是虚景的构成形式之一,主要以“借香”手法为例进行研究,试图以小见大,触类旁通。揭示园林虚景的奥秘。园林中的香气以花木散发的香气为主,本文探讨的“借香”指以借花木的芳香为主。借香,扩展空间的范围非常广泛。如苏州网师园中的“小山丛桂轩”,可以说是以“味”入境的经典之作。小山丛桂轩位于彩霞池的南侧,其形为一个规则的四方厅,厅的南边湖石灵秀、桂树丛植,另有腊梅、海棠、丁香、竹子等花木;北面是高大浑厚的“云岗”假山,周围的建筑被南面围墙隔断,围合成一个密闭空灵的空间环境,当面花朵盛开的季节,香气萦绕其中,久久很难散去。诱发人的联想。完美的将人的思绪牵引到园景中,并与园景互动到合二为一的感受,园林妙境闻名于此。留园“闻木樨香轩”也是巧借桂花之芳香,创造园林香景。使人神游于桂花香间,让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景中。借香,根据园林的空间方位的不同,分为借园内的香气,和借园外的香气。如上述“竹外一枝轩”、“闻木樨香轩”、“小山丛桂轩”、“小香雪”、“香洲”、“藕香榭”、“芙蓉榭”,分别是借园内的梅香、桂香、荷香、藕香等,宋之问的在《灵隐寺》中说“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指的是灵隐寺借月桂峰的桂香。柳永《望海潮》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香”这里的荷香指的是园外香气。香景不是任何一个元素的孤立存在而营造的,而借景也要讲究配合。香景也不能脱离实景借鉴而存在,只能依附在实景的基础上虚借而升华意境。

(3)利用四季时分变化。园林之香,除了夏荷、秋桂和春兰、冬梅之外,名目繁多.举不胜举。就连一般的松、竹有时也会散发出特别的清香,甚至苔藓、小草等低等植物也会发出诱人的气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营造园林香景不可能离开季相时分的变化而孤立存在。没有时间的变化,也就没有香景的产生。香景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香景的变化又是存在于时空变化之中的,并因时间而存在,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春季园林中的香味主要以花草为主,如幽兰、桃花等。那么合理的将花草分布在园林之中,对园林香景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同一园林在同一季节不同时相所观赏的园林香景也是各不相同的。如“暗香浮动月黄昏”、“百草千花日夜新,此君竹下始知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等都是对不同季相时分的香景的真实写照。

(4)植入文化的内在涵养。匾额、楹联作为园林中的装饰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们体现了造园布景的文学价值,表达了园主的价值审美观,是造园家的点睛之笔。文学品题与园林空间环境的融合,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风采。营造园林中的香景同其他园林作品一样,用词言简意赅的匾额、楹联等,点出园林景点的精髓所在;同时,通过文字的借景抒情,也感染游赏者,从而激起他们的浮想联翩。如狮子林的“双香仙馆”则描述了香景的美妙。如拙政园中“远香堂”,取自周敦颐的“香远益清”名句,注重于闻香入境的意境营造。匾额、楹联亦可扩展观园者思维想象,体味园林“象外之象”起引导作用。其常用写意的笔墨渲染出园林景观的环境特色,使眼前有限的空间扩展到无限的大自然中区,创造深远的艺术境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结

古典经济范文8

关键词:煤矿;安全事故;电气设备;预防措施

引言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使用运行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确保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各项性能完好、安全正常运行,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重大现实意义[1]。随着煤矿行业的转型发展、自动化技术的突破应用以及国家层面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提高等因素的推进,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追求综合效益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尤其加强了对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电气设备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如电火灾事故、漏电事故等不仅对于煤矿生产效益是一个潜在的危害,而且对于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形象也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必须通过提高行业整体对电气设备安全性的重视度、建立健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与监管制度以及创新电气设备科学技术应用等方式减少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1.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系统由《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技术规范、各大设备管理制度、综合电气设备检验仪器等组合而成,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有效提升并强化井下电气设备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也被提高了重视度[2]。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作业的意义,首先在于有利于防止或减少由于设备故障而引起的人员伤亡。历年来,由于瓦斯爆炸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数据惊人,对于煤矿行业和社会发展都是沉重的代价,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不断改善矿井作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员安全,对煤矿企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实施并不断完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有利于保证电气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降低生产作业成本,从而提高矿井作业效率与综合效益。电气设备的应用贯穿于矿井作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将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来进行,从作业环境的改善、电气设备的采购与定期维护、电气设备负责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煤矿行业的长效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2.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常见安全事故

(1)电火灾事故

煤矿井下电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因为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发生相间短路而产生的,亦或是长时间的工作负荷导致的载流导体的温度升高幅度过大。电火花和电弧会使绝缘材料、木支架及瓦斯煤尘等引燃,造成火灾。导体连接部分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增大,通过电流时造成局部温度升高往往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原因[3]。与此同时,电气设备本身的构造与质量对于电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较高有很大关系,比如,受制于矿井下潮湿的作业环境,电气设备局部接线盒和电缆头如果由于封固工艺导致的气隙与潮气相互作用下,致使通电后受热气体膨胀而引起爆炸事故,进而导致火灾的情况并不鲜见。再有就是绝缘油导致的爆炸事故,在潮湿的矿井环境中,绝缘油由于吸收水分其绝缘性能不可避免地下降,又有电弧作用的加持,导致分解出含氢的混合气体,在高温环境中也能引起爆炸。

(2)电气设备短路事故

电气短路事故通常与电火灾事故相继发生。矿井作业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全天二十小时不间歇作业也是常见的,很多小型矿井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规模问题采购低劣质的机械设备,在作业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和矿井自然环境勘探不合理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很容易由于载流导体温升过大而出现绝缘损坏、供电线路短路的后果,而更糟糕的是,一旦电气设备出现短路火花,恰巧周围也有绝缘材料或者木制的作业工具,那么火灾发生的几率就更大。另外,电气设备连接部分的接触面的安全性值得引起重视,上文提到的潮湿的作业环境与封闭不严的电缆接线盒相互作用也会导致电设备短路线性。

(3)电气设备失爆事故

调查研究发现,在煤矿井下常见的安全事故中,井下电火花与外界环境的不恰当接触更容易造成各类爆炸事故,如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而要有效减少甚至杜绝这类爆炸,必须从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入手,从电气设备的购进和安装环节进行精准管理、电气设备负责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增强以及有效的后勤保障机制加以保证,使得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防爆性,从而有效避免各类电气电火花引发的失爆事故。

3.矿井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整体策略探讨

(1)提高煤矿企业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思想意识

矿井电气设备一直以来都是引发井下作业安全事故的诱致因素之一,要做好足够的预防准备,必须首先从思想意识上确保各部门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煤矿企业可以采用统筹兼顾与因地制宜的部署思维,制定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标准执行手册下发给各作业部门,同时指示各部门根据自身作业特性制定相应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基础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定期考核与奖惩机制的建立等,从而加强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在购买维护、安装调试以及操作管理等各方面的思想认识,有效减少电气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保障人员和企业财产安全。

(2)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人员配置上,确保进入矿井负责电气设备操作的人员掌握了充分的设备结构、作业原理以及突发情况应对措施等理论信息,并可以在设备操作过程中有足够的精力与反应能力,能够及时对突发情况进行应对或通知维修人员帮助。在设备购置环节,通过前期科学周全的决策安排,严格根据标准进行采购电气设备,确保电气设备质量要过关,从而在根源上排除电气设备安全事故。在调试环节,确保现场与电气有关的工具型号和运行参数等符合标准,对电源电压和电气设备的配电电压线管参数进行反复检查,以保证运行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

(3)提高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一方面,矿井管理者必须提高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对井下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并开展考评测试,同时构建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全面提升井下电气设备检修人员的综合能力[5]。这是因为,定期的技术培训有利于及时更新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的检修技术和设备操作技术,以便于能够迅速对生产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有效应对;另一方面,通过系统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保障制度的实行,能够保证维修环节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运行,及时排除由于设备老化、作业环境潮湿、电缆接线盒接触面不够良好而造成的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

(4)健全和完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与监督制度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包括对电气设备操作规范、电气设备负责人职责制度和奖惩机制、煤矿井下自然环境的动态监测与备案留存以及第三方监督部门的考评制度等。尤其要加强完善电气设备的监管制度,投入充分的资金去请专业团队设计高素质、专业化的电气设备监管部门,对日常井下设备安全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查、培训、反馈与优化,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电气设备事故。同时,煤矿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在井下电气设备布设场所设置安全隔离带,并在供电系统中配设漏电保护装置、接地装置等[6],以防人员触电。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煤矿开采现代化的发展和信息化、自动化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设备安全管理逐渐被提上日程,而只有对矿井常见或潜在安全事故进行综合分析与技术比对,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入手,结合煤矿井下作业的具体环境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包括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健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与监督制度与创新电气设备事故预防技术应用等内容,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与人员和财产安全,提高其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悦龙.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常见安全事故及其预防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9(08):121-122.

[2]夏飞雨.论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事故与预防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7):104-105.

[3]李清汝.论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事故与预防措施[J].煤,2018,27(11):64+82.

[4]李太锋.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事故及有效预防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7(07):70-71.

[5]庾彦武,李孝利.试论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事故与预防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2):60.

[6]王李进.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事故与预防措施[J].科技展望,2014(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