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讨

【摘要】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不断走向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但仍存在资产管理思想意识淡薄、资产日常使用管理混乱、处置环节不规范、缺乏与其他业务的衔接融合、监管力度弱化等问题。本文立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际,针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改进对策,以期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国家赋予的行政职能,保障国家权力运转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政府财政资金“实物”的具体体现形式,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对于其履职能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实现资产占有公平、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淡薄、对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国有资产大部分是由财政拨款购置的,行不需政事业单位核算成本,也不需考虑经济效益,所以各单位普遍存在着“重资金轻资产、重使用轻管理”的意识。有些资产管理者认为,通过各种渠道的捐赠资产所得没有使用和占用财政资金,因此无需纳入国有资产管理。有些资产被个人长期占有,甚至拿回家当成私有资产。还有部分人员视国有资产为享受攀比的物质条件,不顾实际需求,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性能,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资产无法充分使用

有的设备购置以后未达到既定使用用途,甚至到报废年限从未使用过;有的单位将资产视为单位私有,国资管理部门在对其闲置资产进行综合调配时不配合;有的单位热衷于购买新设备,对旧设备不愿进行保养和维修;有的单位在岗位更替时,对国有资产没有进行核实和交接;有的单位在使用国有资产不够爱护,存在一定的人为破坏性,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和贬值。

(三)处置环节不规范,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部分单位在处置国有资产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相应的申报审批程序,随意处置或者低价转让给第三方,隐匿、截留非法处置所得,未上缴国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因为做残值收入上缴国库处理麻烦,就肆意零残值处理到期限国有资产,随意性较大。

(四)业务联系不紧密,管理缺乏有效衔接

在实际工作中,国有资产管理比较独立,没有与其他业务紧密相连,造成资产管理的局限性和单一性。一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很多单位在新增资产时事前不做预算资金申请,基本上是“什么时候要购置,什么时候申请资金”的状态。二是资产管理与政府采购管理脱节。采购资产目录涵盖范围不够广、采购限额标准不科学等问题导致很多单位购置资产时不得不选择非定点采购商,造成采购成本增加,同时所采购的资产质量以及后续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都无法得到保障。

(五)监管措施不完善,重点环节存在漏洞

很多单位存在着受赠资产与无偿调拨资产不入账、闲置资产被随意无偿出借和低价出租等现象,导致资产监管部门不能对资产情况进行及时了解与掌握,对监测和控制国有资产不流失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增强国有资产的重视程度

一是加强宣传与培训。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资产管理意识,将国有资产管理事项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定期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为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与人事部门联合,将资产管理人员的参加培训记录列入干部继续教育管理中。加强对单位职工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的普及宣传,营造爱惜资产、规范使用的工作氛围。二是科学设置岗位。各行政事业单位不论规模大小,都需配备业务素养与职业道德较高的人员专职做资产管理人员,并与财务人员严格分开,明确岗位目标和权限,落实管理责任。三是加强交流与学习。依托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手机微信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交流平台,加强部门之间、同行业间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交流。

(二)建章立制,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资产信息采集制度。依托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详细采集资产信息,并引入二维码扫描机制,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二是建立资产使用责任制。细化单位资产的使用和维护到个人,对于一些共用资产,落实到责任科室,由科室负责人对资产的完整、安全和维护负责。当岗位发生变动时,使用资产交接表进行资产交接。资产交接表需要明确资产数量、损耗状态,位置信息、照片记录,资产标贴是否齐全等,需要移交人和接收人双方签字确认,同时监交人为单位的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资产相关信息,确保资产信息变动准确无误。三是建立资产使用考核制度。资产管理员应对资产使用者定期进行考核,督促资产使用者规范使用行为,防止国有资产使用中的不当损失和浪费。对资产使用情况良好的,应在配置新资产时予以优先考虑;对于资产事情情况欠佳的,应追究其责任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四是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资产使用者每年要上交个人使用国有资产情况报告,资产管理人员负责收集汇总个人使用国有资产情况报告,并对资产情况进行信息维护和盘查,同时出具本单位的国有资产情况报告,上报国资主管部门。同时每年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对单位资产的库存数量、使用情况、资产剩余价值等做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国有资产的购买计划以及加强资产管理措施等。五是建立国有资产公开制度,对国有资产状况通过互联网、报纸、报刊等媒体公开,接受来自单位内部及外部各界的监督。

(三)优化流程,规范资产处置的审批环节

一是严格国有资产处置审批管理。对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申报的处置资产严格把关,建立财政、审计、监察三部门联批的审批制度。对符合报废规定的资产严格实行现场查看,确保所申请报废的资产信息与实物资产信息相符。二是设立国有资产公开交易管理平台。利用公开交易管理平2017年第11期下旬刊(总第679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11,2017(CumulativetyNO.679)台,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评估确定底价,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拍卖、招标、挂牌等方式公开交易,处置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报废必合规,残值必上缴”的要求,督促残值收益及时上缴国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提高效能,建立资产管理衔接机制

一是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将资产配置管理职能纳入到预算管理中,单位在购置国有资产时应先进行财政预算资金的审批,预算部门应根据资产存量情况、配备标准、行业平均占有水平和资产共享共用情况等因素,对新增资产配置进行专项审核,并在批复部门预算时予以批复。同时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的评价结果,作为财政部门安排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参考依据。二是将资产管理与政府采购结合。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资产范围、资产规模、后续维修维护服务内容,科学制定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完善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办法,确保各单位在购置资产时,一律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进行,使国有资产的增加在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

(五)加强监管,堵住资产管理风险漏洞

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采取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加强对资产动向的日常检查,重点检查账外资产接收无偿捐赠不入账和随意无偿出租出借资产等情况。对于资产的变动使用,如出租、出借或者质押等进行统一的审批登记,加强事后追踪,防止资产流向不明,形成的出租收入要及时上缴国库。对于国有资产中金额占比较大的固定资产等要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固定资产台账设置、固定资产使用、账实相符、固定资产卡片建立,资产信息完整等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示,随着财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推进,因此必须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我们应按照“向管理资金一样管理资产”的要求,在保障各行政事业单位认真履行职能需要的基础上,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综合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逐步促进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晶婵.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18):17-18.

[2]闵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7(12):46-47.

[3]陈丽娟.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3):9-10.

作者:陆晓菲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财源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