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的财务检查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的财务检查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财务检查的作用进行阐述,从理念问题、编制问题、执行问题、监管问题等方面,对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财务检查优化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预算管理;财务检查

通过开展财务检查工作,可以对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执行状况进行监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和财务人员通过财务检查,把对应的监管工作实施到具体位置。并且,全面落实财务检查工作,可以明确当前国有企业运营状况,梳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之间的关系,加强资金预算和管理,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要求进行,保证国有企业财务检查和预算管理工作执行的同步性,将财务检查作用充分激发,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引导企业运营目标顺利实现,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一、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财务检查的作用

国有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承载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核心使命。首先,预算管理作为借助预算方式,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财务和非财务资源加以科学整合和分析,让企业各项运营活动有序进行,引导运营目标快速实现。财务检查结合财务管理要求,安排专业工作人员,对国有企业运营情况进行核查和分析,进而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和评估,找出企业运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改进对策,引导国有企业运营目标顺利实现。其次,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开展财务检查工作,将监管作用充分发挥,及时找出预算管理执行环节中各个漏洞,将风险把控在合理范畴内,引导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问题

预算管理理念作为国有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工作的前提依据,直接影响预算管理最终效果。一些国有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没有给予预算工作高度重视,也没有把预算管理放置在和企业效益相同的位置。再加上采用的预算管理方式不合理,缺少对预算规划和财务管理目标的科学划分,主观上普遍认为财务预算需要交由财务部门落实,其他部门无需参与其中,在实施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缺少资产和运营目标的充分结合,阻碍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编制问题

国有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得到预算编制结果的支持。一些国有企业采用的预算编制方式较为单一,仅仅根据上级部门下发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在此过程中,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管理需求优化预算编制方式。无法借助财务检查,对国有企业预算编制情况进行监管。如果部门预算编制缺少科学监管,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再加上交流不通畅,必将会引发一系列预算问题,影响国有企业今后发展。

(三)执行问题

即便当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意识到预算管理工作的意义,并且也给予预算管理工作一定关注,但是在预算执行环节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预算执行力度不高,监管工作落实不到实处等。预算刚性实施作为预算方案是否可以有序进行的重要因素,假设企业在执行预算管理工作时,没有根据预算管理要求进行,随之更改预算目标,将会导致企业既定运营目标不能顺利实现。导致预算执行力度不强的因素比较多,其中包含了预算指标设定不合理,预算管理体系不全面等。

(四)监管问题

国有企业通过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实现企业现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此过程中,应该将企业运营目标和企业预算目标充分结合,及时监管是企业预算管理是否能够有序执行的重要因素,企业管理人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做好日常协调工作。在实际过程中,部分管理工作人员由于思想意识偏差,或者精力有限等,监管力度不强,没有及时找出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和不足。而通过采用财务检查方式,由财务部门根据采集的相关信息总结和明确各个部门预算执行状况,并针对存在较大偏差的内容进行协商,将监管结果反馈给上级部门,个别无法协调的内容应该由管理人员逐一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可以实现工作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能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管。

三、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财务检查对策

(一)提升思想认识

当前,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和财务检查融合之后起到的意义,普遍将两者当作独立个体。一些国有企业认为,财务检查内容不单单涉及了会计凭证、会计账薄等内容,同时还要给财务部门提供服务。但是,国有企业主要职责在于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企业财务检查工作的实施,不但需要展现在审核各个数据方面,同时还要深入到各个部门,根据具体预算管理状况,实现对资产盘盈和盘亏等情况的核查。咨询债权人以及债务人,掌握往来资产实际情况;和银行部门充分交流,认识到资产存取应用状况;明确产能营销和货款计算状况,真正掌握国有企业财务运营信息,防止企业大量资产消耗。

(二)优化预算内容

首先,国有企业在传统预算管理内容的情况下,还要根据实际状况,实现预算管理内容改革和优化,给财务检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依据。例如开展资产盈亏盘点、往来资金核查等。其次,要想确保财务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同时考核培训效果,确保满足财务检查要求,针对不满足相关标准的人员,需要及时更换,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财务检查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最后,科学构建全员参与的管理机制,引导职工提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不足,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落实该目标,需要建设信息化平台,及时进行财务信息公布和发表,职工能够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便于后续监管工作的顺利落实。

(三)加强预算执行

预算管理作为一个由财务部门引导,企业所有职工和部门一同参与其中的系统性工作。各个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对预算管理目标有深入认识,并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将预算管理工作执行到具体位置,在统一思想认识下,引导企业预算管理目标顺利实现。并且,在执行预算管理工作时,还要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和精准性。在此过程中,财务检查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定时定点进行预算各个环节执行情况的监管。财务检查团队可以由财务人员、管理人员等一同组建而成,企业通过采用定期检查、检查标准等方式配备完善的激励对策,管理工作人员结合财务检查结果,对影响预算结果精准性的各项因素进行处理,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和威严性,给后续企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促进两者结合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要想得到充分落实,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从而结合企业战略目标执行。预算编制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用上下结合方式,按照企业运营目标进行细化,从而保证预算管理最终结果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求,防止设定目标和实际之间存在偏差。预算编制不但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同时还要迎合战略要求。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具有一定前瞻性,真正实现效益观、市场观的高度统一,根据国有企业自身属性要求,在掌握市场发展情况下,科学设定预算管理目标。明确预算方案以后,将其执行到实处,通过财务检查,找出不迎合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并调整,从而保证预算方案的可执行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作为引导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企业预算管理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好财务检查工作,加强预算监管。在日常运营活动中,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明确财务检查在预算管理中起到的作用,采用合理的方式引导管理人员明确预算管理和财务检查之间的关系,之后结合数据进行预算评估,让财务检查作用在预算管理中全面发挥,给国有企业运营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振.浅析如何加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J].会计师,2018(09):27-28.

[2]吴寒菊.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财务检查的作用[J].管理观察,2018,38(11):25-26.

[3]王卓鑫.浅谈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财务检查的监督作用[J].会计师,2017(20):44-45.

[4]胡西民.财务检查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的监督作用探析[J].财会学习,2017(05):49+72.

作者:朱虹 单位:杭州余杭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