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项目管理研究(3篇)

企业项目管理研究(3篇)

第一篇: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研究

摘要: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影响企业长久地发展下去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一个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是一个企业目前最应该考虑的问题。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管理者综合素质、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信息化建设能力、制度化建设与执行力。

关键词:

企业项目管理;管理者;管理能力

我国开始接受企业项目管理这个概念距今已有三四十年的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的逐渐增强,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因此,企业在项目管理能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金钱,企业的管理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对企业管理水平有好的影响。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有些企业则不尽人意,在项目管理能力方面投入了很多,但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其中存在的问题最为常见的是没有长久的坚持下去,热情度不持久,导致刚开始会对企业的管理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项目管理的能力,因此,这是当今企业所面临的并且迫不及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项目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项目精细化管理欠缺。目前我们的项目管理还存在粗放管理现象。精细管理要求管理方法要科学,作业过程要科学,每个环节、每个动作都要符合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非如此;精细管理要求考虑周到,每个环节必须考虑到,但我们的管理过程中依然有死角、盲区,管理条理不清楚,层次不清晰。

2.项目管理体系不健全。有些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项目管理体系,但是这些系统还不是很完善,还存在不足之处,往往重视某方面忽视另外一方面,或者体系环节缺失,不能做到环环相扣前后连贯。有些项目管理系统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在项目上很好的发挥作用。

3.项目集中采购不到位,大大降低企业利润。目前一些优秀的企业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采购系统,但是我们施工企业很少在物资、设备、劳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在能够降低成本的环节消耗大量企业的利润。我们施工企业因为本身的项目特殊性、区域分散性以及项目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所以建立采购系统的难度也就比较大。

4.项目策划缺失。目前项目基本实行公开招投标方式,业主常常从项目的组织、技术能力、企业的信誉业绩等方面选择施工企业。许多企业在前期项目信息跟踪、项目投标方面精心策划,然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却往往忽视项目策划。

5.项目成本管理问题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一、有些项目预算比较粗糙,甚至中标后没有进行成本测算,以中标报价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二、缺少成本过程管理的细化制度,有的有制度不执行,制度不能发挥作用。三、制度流于形式,制度是制度,实施又是另一套,或者人为因素凌驾于制度,这样可能导致项目成本失控,给企业造成严重亏损。四、企业实行风险抵押承包管理,但是最终实施有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风险抵押的目的。

6.项目质量、安全控制不严。目前有些项目往往为了追求进度和效益,不惜牺牲质量、安全为代价。

7.项目结算拖延。目前有些项目已经竣工但是结算迟迟不能办理,甚至无人负责此项工作,结算没办项目部已经解散。有的项目竣工几年结算依然没办,最终连业主都失去联系。

8.忽视技术应用。技术是建筑行业的关键竞争因素之一,是企业保证工程进度、提升工程质量,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技术服务于项目,脱离项目,企业的技术管理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措施

1.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一个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管理者,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项目管理的能力,企业的管理者就像一盏指明灯,将指引着企业是否能够在正常的轨道上发展。更进一步说,企业管理者直接影响到企业是否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对于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这是企业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必须全面的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说明,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专业知识素质,对于专业知识而言,管理者及时接受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培训,跟随时代的进步,与时俱进;对企业进行管理时,都能够顺应时展的潮流。其次,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理念不能止步不前,要大胆创新,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第三、企业管理者要具备能够随时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根据其市场变化能够及时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遇到变化时,有的企业管理者一旦自乱阵脚,那么这个企业将会受到重大的损失,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最后,现代企业管理者要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化越来越快,市场的竞争环境、需求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等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现代企业管理者要适应变化的环境,就必须不断创新。要用新观念、新思维、新设想开拓经营。要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的经营战略进行竞争。要以新的视野观察市场动态,预测市场需求、把握潜在市场,不断发现新市场、开发新市场、占领新市场,不断开创营销新局面,开创新的领域。因此,只有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其管理能力自然而然的将会上一个台阶,企业也将会长久的发展下去。

2.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以项目管理为导向的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尤为重要。人力资源主要负责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主要是负责为企业招募适合岗位需求的优秀员工,负责员工甄选、招聘、入职、晋升、调转、离职等员工管理;第二、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制定适合公司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战略计划及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执行;第三、建立并完善岗位职责说明书;第四、负责年度考核以及组织绩效管理工作,根据成绩及时发放相应报酬及奖金。因此,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第一、建立管理新模式。企业要始终围绕着人来说,以人为本,切实做到保证企业员工的利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通过开展有效的绩效激励管理,让员工真正享受到劳动成果与薪酬奖金成正比,多劳多得,这样能够很好地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对工作的热情,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与价值,保证企业快速有序的发展。第二、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做好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挖掘与创造学习型组织氛围,为企业的主力人员创建学习的机会,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企业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3.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信息化建设能力。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信息化建设能力十分必要,创新是任何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尤其是在信息化日益快速增长的时代,企业更应该注重这两个方面的提高。企业如何做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信息化建设能力呢?具体如下:第一,企业应该加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视,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个企业只有有了自主的创新能力,才具备跟随科技进步的资本。企业应该定期开展培训,培养员工自主创新的能力,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此外,在企业内部,可以开展自主创新比赛,对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人进行表扬,注重人才的培养,加强员工对创新能力的认识。第二,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力。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出人意料,经济全球化进展迅速发展,一个企业信息传递的获取速度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以较快的速度获得准确有效的商业信息,将会有更多的商机,获得更大的利润,能够有效且长久的发展下去。如果一个企业,在别的企业都已经获取商业信息之后才获取,将会错失更多的商业机会,损失更大的利益,久而久之,将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力,赢得更多的商机,赚取更多的利润。

4.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无规则不成方圆,社会上的每个行业都要有各自的制度,只有有了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行业的正常运作,有效的发展。当然,企业也不例外。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好的管理制度能够保证企业员工的工作心情,工作心情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者应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员工也必须按照这个规章制度办事,避免频繁的更改规章制度,造成人心惶惶,让员工不知道按照什么规章制度办事,没有一个标准,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一旦企业没有规章制度,不敢想象,企业的发展将会变成什么样。例如,有些事情,员工不知道怎么做,只有去揣测上级的意思,这将导致企业恶性发展下去,断送企业的生命。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的执行预定目标的能力。企业执行力主要包括三点:第一、行政命令的执行能力;第二、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第三、自主创新的执行能力。对于这三点来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它是执行行政命令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所在,没有了规章制度的指导,其他两种能力将无从谈起。如果一个企业有了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并没有执行,或者说执行能力达不到,那么再好的规章制度也将会成为空谈,将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对于企业最完美的事情就是,不仅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员工都按照这些规章制度去办事,有很强的执行能力,那么企业的前景将会不可估量。因此,执行力是基于制度的制定,又是制度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制度和执行力达到和谐统一时,就会产生极大的推动力,而当二者相矛盾、相抵触时,就会产生极大的阻碍力。我们需要正视制度建设与执行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三、结语

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因此,一个企业如果进行管理,怎样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是一个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一个企业管理的效果直接由企业项目管理能力所决定,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的长久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因此,企业不仅要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还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不仅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要注重信息化建设能力的提高。不但如此,企业还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员工的利益得到保障,得到满足,得到落实,这样才能避免人才流失,避免企业精力、时间的不必要浪费。企业不应该固步自封,要大胆创新,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与理念,保证企业快速的发展下去。

作者:张春美 单位:壳牌(珠海)润滑油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周骋、赵益闽、杨靖.基于项目管理企业管理能力提升策略探讨[J].经济视角.2012,5:42-43.

[2]朱桂新、鲍学英.基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企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3:43-44.

[3]孟召亮.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1).

[4]刘全亮.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研究[J].化工管理.2015(36).

[5]甄进明.开发你的项目管理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21).

[6]菅利荣,刘思峰.项目管理能力体系建设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5(09).

第二篇:战略视角下企业项目管理研究

摘要:

项目管理是我国现代企业的生产发展所必需的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适应市场经济变革和市场竞争的创新模式,良好的企业项目管理能够为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指明方向。鉴于此,笔者将在下文对企业基于战略视角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

项目管理;企业;战略视角;管理模式

一、前言

项目管理模式在我国的使用还是近几年才开始的,而国外企业对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则较早,管理模式也较为先进和成熟,我国当前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多是借鉴外国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当前我国的项目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弊端,如制度健全不足、模式创新力度不够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若想谋求更大的未来发展与前景,就必须对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利用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企业组织形态来改善企业当前的发展困境、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创新力,所以,企业必须从整体观念上、战略观念上对企业项目管理工作进行创新,这也是笔者基于战略视角对企业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探究的原因所在。

二、企业战略项目管理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一)企业战略项目管理存在的不足

在管理问题上,当前的多数企业存在诸多问题,权责不明、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新时期下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第一点,缺少专项的管理机制,企业内部的各部门泾渭分明,没有从整体上对企业各部门进行管理,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甚至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正确的企业管理理念或者对企业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没有清晰的管理思路,管理模式的运行根本就是照搬其他企业,管理制度僵化,这样情况下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根本无法有效运行,更别谈提高全其偶也生产力了。此外,部分企业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上存在随意性和自由性较大的问题,想起什么做什么,没有有效、规范以及确定的企业管理模式,这种情况下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的运行根本没有质量保证。最后,当前大部分企业不具备反思的思维,在活动或者项目完成后,没有自我总结和反思的习惯。在这种企业背景下,企业如若想在新时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开展战略视角下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

(二)企业战略项目管理产生的理论背景及依据

企业项目管理受到广泛的重视始于美国“曼哈顿计划”的成功,在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工作后,该计划获得了显著的成果,在此背景下,项目管理工作开始受到重视并被广泛研究,项目管理也开始向着多领域、多元化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不断应用过程中,企业之间开始创立和使用一种广泛的、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被不断创新、改革,沿用至今。随着项目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以及应用效果的显著化,项目管理模式不仅被应用于生产型企业,政府、社会机构也开始应用项目管理模式,这进一步扩宽了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范围,项目管理模式也在各领域的应用中不断完善,依照项目管理模式来进行企业组织生产活动已成为当前社会各行业的共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各种理论的提出,计算机技术、心理学、经济学、控制理论等被不断融入于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中,基于企业战略视角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逐渐走向集成化研究,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也在这种背景下被进一步发展并展开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三)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的确立与特点阐述

基于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目标,实施全局的决策与管理、建立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项目管理集成模式与一体化平台是新时期企业项目管理的任务拓展与延伸。即从企业的整体战略角度出发识别、分析、量化、评价所有的项目并制定相适应的管理策略。经过系统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战略项目管理具有整体理念清晰、符合战略化思想,企业服务目标明确,充分遵循顾客的需求;管理对象系统明确,充分树立一体化整体管理的思想,而非孤立化、单独式的管理方式;组织上力求全员的努力与配合,注意群众基础的树立与参与;职能划分清晰、注意企业项目管理职能与战略管理职能的有机融合;能有效的将企业专利管理目标融入到独特的企业文化中,细化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能有效的建立来自于项目组、企业层面的统一管理模式并能促进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等特性。

三、建立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建立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模式,就是用项目管理实施企业战略,建立一定程序将项目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过程,这个过程中所有部分都彼此相关,任何部分的变动都会影响整体,在此基础上分配组织的稀缺资源,达到组织绩效最优化。在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系统模式中,项目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的控制形式,高级经理可以把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手段,确保控制系统能跟踪企业的战略进程,确保重要战略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完成。当项目经理制定和执行重要决策时,高级经理要审核这些重要决策,看它们是否和公司战略一致,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项目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

四、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的系统模式

(一)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的内涵

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模式将项目管理平台、战略管理思想、集成系统建设目标有效的整合,通过其多变的体现方式、丰富的内容、周密的结构、系统性、前瞻性的理念反应现实环境下具有不确定性、不可控制性、难于预测性的企业项目管理问题。(1)以联合、发展、变化、整体的观念、战略化的目标促进单个项目的横向扩展与特点研究。(2)完善建立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管理目标、决策方法、系统信息及企业文化,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使之朝着系统性、规范性的方向发展。(3)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理论体系需要创新思想的强有力支持,需要抽象意义的理论分析与结构化研究,从而为企业战略项目管理建设的谁进行指引明确的方向。

(二)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模式的系统结构

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目标、管理组织、信息系统、系统方法以及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模式的主要五大结构。基于企业战略视角下的项目管理工作就是在企业战略发展策略的领导下对企业的项目管理目标进行制定,再将企业所有的管理工作调整为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服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必须保证目标的合理性,在进行企业管理活动调整时要立足于企业发展整体,立足于企业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单一的项目或者单一的目标。管理组织的作用就是让企业的全体成员都能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能够让全体职员都为企业战略目标而奋斗,在保证企业职员良好参与度的同时还要保证企业项目管理活动的有效运行,为了保证管理组织的良好运行,必须在企业中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为管理组织工作服务。系统方法则是指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寻求有效的战略实践方法。信息系统主要指建立和利用信息集成网络系统,方便企业各部门、职员之间的信息传递,提高企业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效率。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也要根据企业文化的建设去适应和改变。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紧密相连,两者互不可缺。企业文化的形成要归功于企业管理措施的执行,而企业文化形成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企业管理。所以,我们要认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白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是为了企业在未来能够更好的发展而被创建的。企业管理要根据企业文化进行改变,当然,这是建立在企业文化属于良好文化的前提下的,若是企业文化存在缺陷,要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纠正。

五、结语

市场竞争遵循着优胜劣汰的原则,若是对市场变化没有敏锐的嗅觉,不能随着市场变化进行企业内部的改革和调整,在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企业发展机遇与危机是并存的,如何更有效的应对市场的调整,将市场变化真正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机遇,这是当前企业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项目管理是企业运行的一层保障,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够为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保驾护航,而战略视角下的企业项目管理更是对传统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改变了传统的企业项目决策、运行方式。所以,当前企业必须重视基于战略视角下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究,建立更加智能化、系统化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为企业应对新时期发展危机和把握发展机遇做准备。

作者:刘欣 单位:韩国首尔半导体株式会社北京代表处

参考文献:

[1]沈鑫.浅析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6(1)

[2]吕稚知.浅析战略视角下的企业项目管理[J].中国商贸,2015(6)

[3]钱福培:项目管理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J].项目管理技术,2016,(1):3―6

第三篇: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会计策略

摘要:

管理会计在公司一切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估管控、绩效评价等信息,需要运用管理会计迅速对财务数据及与管理相关的非财务数据决策。笔者分析了科研项目管理具有政策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盈利性与非盈利性并存、不确定性和经济技术的复杂性,指出了管理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管理会计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管理会计在科研项目管理中运用的策略与措施,对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经济;管理会计;科研项目;管理;策略

管理会计在公司一切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估管控、绩效评价等信息,需要运用管理会计迅速对财务数据及与管理相关的非财务数据决策。

一、科研项目管理的特点

科研项目是指各级政府或部门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利用财政资金,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研发项目。从企业角度分析科研项目包涵企业对新产品、新工艺进行改进,创新技术转化研发活动,科研项目管理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管理会计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目前,管理会计在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尚不够完善和全面,需要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对管理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一套科学的、系统的管理会计方法,以适应管理要求。

二、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公司治理结构体系有待完善

在我国企业中公司治理结构普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比如科研企业存在定位不准确、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决策层对管理会计的作用了解不够、认识不深,在管理实践中难以有效利用,企业管理者一般以完成利润为考核导向,追求短期利益。直接导致研发项目决策不当,研发成本控制部严,研发成本核算范围扩大,研发费用资本化不当,造成潜亏挂账等问题。

2、管理会计方法缺乏系统性

管理会计研究成果在理论上较多,应用技术方法上较少,管理会计易受主观态度影响,管理者主观上倾向于回避于己不利的管理会计信息;其次,技术方法上缺乏相关规范,最后,管理会计运用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依据,没有统一的标准判断应用水平的高低优劣。

3、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不健全

管理会计信息涵盖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估管控、绩效评价等。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要迅速对财务数据及与管理相关的非财务数据决策需要的信息。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大多数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仍然不健全。

4、管理会计专业人才队伍薄弱

管理会计师的专业要求不仅需要具备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还要有更好的项目管理才能和必要的专业知识储备,并能系统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将管理会计知识与科研项目管理相结合。

三、运用管理会计职能对科研项目管理的策略措施

1、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1)建立项目决策授权管理制度。授权管理制度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在科研企业授权管理制度建立应包含项目决策层面授权和日常项目管理层面授权。对科研项目申报立项、验收进行论证与审批制度的常态化和专业化。在公司管理权利与责任项目管理团队的管理过程中,形成管理层、科技部门及财务部等职能部门人员、项目负责人及科研人员等在授权范围内切实履行项目申请、组织实施、验收和资金使用等职责。

(2)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流程。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实施过程中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商务管理、物质管理、会计核算等实现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和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降低政策性风险。内部审计部门针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定期进行专项审计,对项目经费使用风险情况提出预警。

(3)统筹协调管理科研项目。科研企业是科研项目具体承担执行责任。企业应统筹协调科研项目申报、实施、验收。财务管理部门应从项目申报开始就介入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在项目预算申报、项目执行实施、项目验收结题过程中,加强对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的指导与协调,提前发现问题,及时纠偏。

2、实行“计划、预算、考核”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在科研项目管理中通过建立“计划、预算、考核”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保障企业战略实施,实现计划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企业财务预算与研发项目计划协同运转,以考核促进项目研发目标的实现。

(1)明确科研企业的定位。科研企业的定位需予以明确,企业的核心任务之一应是完成研究开发任务,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

(2)明确科研项目的考核导向。对于科研企业的任务,按照技术的成熟程度划分为研发阶段和产业化阶段。对于研发阶段,重点考核科研成果,侧重点应为科研任务的完成,只要完成课题就可以得到相应激励,不应与整个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由此,通过区分经营与研发考核指标设置,研发阶段的科研机构和人员可将工作重点放在科研上,而对于产业化的考核重点则向经济指标倾斜。

(3)建立“计划、预算、考核”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企业总体统筹研发目标和战略形成“计划、预算、考核”三位一体,建立以计划落实目标、以预算保障计划、以考核督促计划、以奖惩兑现绩效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绩效评价和激励深度一致,做到奖惩与鞭策并行,激发创新精神。

3、运用财务预算与项目相结合的管理方法

运用财务预算与项目相结合的管理方法确保项目计划得以顺利执行。

(1)项目预算是基础。项目预算的编制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满足项目研发的合理需要,项目预算可依据经费来源研发的合理需要。项目预算可依据经费来源细分为若干子项目,并按照经费开支范围确定的支出科目编制,以及对照项目研发计划,将项目预算分解至各年度,以确保项目计划与预算保障相匹配。

(2)统筹企业预算。项目预算分年度预算编制完成后,汇集成企业的年度财务预算。根据企业的年度战略计划,对各项目的预算之间进行平衡,统筹资源,保证完成企业战略目标所需的资源,保证项目计划执行所需的预算。

(3)项目预算与企业财务预算相结合。在年度的预算执行中,做到每笔支出时既受年度财务预算控制,又受项目预算控制,把握研发进度的项目预算,财务预算反映企业战略计划,两者相辅相成。

4、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

科研项目管理离不开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施和控制,贯穿于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要通过ERP软件平台实现。系统建设一般需要经过两个阶段,即ERP实施阶段和优化项目阶段。

(1)ERP实施阶段。建立ERP管理平台,同时集成工作流程,在核心系统中实现项目管理、采购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档管理等核心业务的对接,通过ERP管理平台的实施,对项目管理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及时提供管理决策信息。

(2)优化阶段。ERP系统的优化应用主要通过内部工作审批流程的精简与优化、功能报表开发等手段,实现企业财务及相关数据的共享和分析,可以主要通过以下两点来优化措施提升系统功能。一是项目进度管理与数据维护,建立项目结构、进度计划和进度监控、开发项目进度报表,对科研项目进度实时展现与跟踪。二是项目人工费与项目间接费用全范围分摊,企业制定一定的项目成本分摊原则,如以科研项目的各作业成本为基础,通过开发ERP系统报表来实现全范围成本自动分配至具体科研项目,尤其是科研项目中不便于直接统计的人工成本与间接性费用分摊,可以通过ERP系统开发来实现和优化。

5、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个性化财务数据体系

(1)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个性化财务数据体系。科研项目在计划审批、预算批复、合同签订、资金支付各阶段,均需将相关管理数据输入系统。在系统中,上下游数据层层关联,上游环节,自动对下一环节实时控制,比如:预算指标不得超过项目计划指标。在资金支付、项目成本实际发生环节,如何将项目管理体系与会计核算体系充分融合,是数据输入的难点,项目预算与会计核算科目并不相同,尤其是国家拨款科研项目的经费科目开支范围具有法规强制性,不能随意列支。

(2)财务数据的个性化。在数据输出方面,通过加强财务数据的多层级和多维度建设,可在系统中开发满足各级管理需要的报表,除生成普通会计报表外,还可以生成与预算科目一致的科研进度分析报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表,会同执行情况报表和项目经费决算报表等,使项目报表个性化,以满足管理要求。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必须要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改善人员结构,建立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工作中,加大培训力度,进行岗位练兵,加强懂技术、会管理、掌握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人才队伍培养。

四、结束语

科研企业应积极研究国家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政策,充分认识科研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及其风险,加快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本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实际,系统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最终达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目的。

作者:贺静颖 单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主编,舒新国、程秋芬译:财务规划、绩效与制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余恕莲、吴革:管理会计的本质、边界及发展[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6(3).

[3]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2).

[4]AnthonyA.Atkinson等著,吕长江主译:高级管理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5]蔡海静:管理会计实证研究借鉴与深思[J].财会通讯,2012(6).

[6]喻晓飞:加大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深思[J].财会研究,2010(7).

[7]乔彦军:为什么国有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上乏力[J].会计研究,1997(4).

[8]胡玉明: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财会通讯,2004(1).

[9]唐广:论我国管理会计的目前状况及发展思路[J].江苏商论,2009(7).

[10]罗乾国: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状况、理由分析及其前景展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