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思想初探

人事管理思想初探

【文章摘要】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代名儒,被世人称为“群儒之首”或“王佐之才”。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其思想体系当中的更化思想可谓是他思想的精华所在。董仲舒的更化思想主要包括:独尊儒术思想、经济思想、德治管理思想、法治管理管理思想、人事管理思想。其中董仲舒人事管理思想是其更化思想的亮点。董仲舒的人事管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用人制度的理论框架,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

董仲舒;察举制;兴太学;考陟之法

董仲舒作为西汉时期的王佐之才,很多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执行,并最终确立和完善察举制,对当时统治人才的选拔、任用以及对社会的安定均产生了重要作用。首先,打破了“任子”、“赀选”等“世袭制”和军功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促进了社会政治的安定。其次,开创了士人政治之先河。为吏治和社会风气的整顿准备了条件。周代社会主要靠宗法式贵族政治来维系。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游说之士应运而生,形成士人与贵族争权的局面。再次,奠定了隋唐科举制选拔官吏的基础。具体来看,董仲舒人事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察举制

察举制是汉代公卿列侯奉诏甄拔人才,推荐给朝廷任用为官的政策。其形成为一个制度,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察举制的初创期,即高祖至景帝时期汉初为了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需要,刘邦选拔或共任官吏的办法沿袭秦朝,重在“军功”,高后、惠文景期增设“任子”、“赀选”等。“任子”是沿袭周秦以来的袭制,即任用一些王公、贵族及其子孙为官;“赀选”是入选者要有一定的财产,即入选资格。军功则是指入立者要有一定的战功。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中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官吏多出自“军功”或采取“任子”、“赀选”的办法,已难于选拔真正的人才。第二,察举制的确立时期,即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即位后,一批代表布衣地主的官员、学者对“军功”选官、任子、赀选等人才选拔展开批评。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推行贤人政治的建议:“使诸列侯、郡守、一千石各择其史民之贤者,岁贡各一人以给宿卫”。武帝采纳这一主张,于元光元年首次颁布了“令郡国举孝廉”的诏书。但是,由于“孝廉”重德行,要求比较高,“非有实行可见,不容谬举”。

2兴太学,置明师

汉武帝时期的太学,是设在京师的国立最高学府,是士人心目中的圣地。开设太学的建议,是董仲舒首先提出的。在汉武帝急切地寻求巩固大一统政权的思想统治术时,前134年,董仲舒极力宣传儒学要义,提出了“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主张,得到武帝的赏识。此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逐步形成。而董仲舒所关注的还不止是儒学的暂时繁荣,他考虑得非常深远。他要求国家从教育制度入手,培养儒学人才,改进国家政治。他在著名的《天人三策》中,批评武帝“不素养士而求贤,此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他认为“养士之大者,莫大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因此,他郑重地建议武帝“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董仲舒乘武帝急欲以儒学统一天下之机,适时地将太学与儒生参政联系在一起了。在他看来,太学为儒生荟萃之地,太学生为国家候补官僚,儒生参政自然是大有希望的。董仲舒的对策顺利地被汉武帝接受了。五经博士在前136年已经置齐,主要便是招收学生了。武帝元朔五年承相公孙弘承旨详细拟定了太学制度:确立博士官教授弟子员数为五十人,由太常选择年十八以上、仪表端庄者充当;修业年限为一年,修业期间免除本人的徭役。五十人之外,还有跟博士“受业如弟子”的若干人,由郡县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者充当。博士弟子学成后经考试,能通一经以上者,补地方政府的文学掌故;成绩特别好的可以在皇宫为郎中;特别优秀的可随时上报,不受此限;特别差的,以及学了一年还不能通一经的,罢斥不用,以有悟性,能通经者补之。于是,太学正式成立。兴太学、办教育,主动培养出大批用儒家孝悌仁义思想武装起来的文吏,并定期从中选拔官吏,从而逐步规范了汉代的人才和选士标准,缓解了汉兴以来人才供求的矛盾,初步构建了一种由儒生担任官僚的文官政治体系,这在中国行政文化史上有开创之功。

3考功名,定升降——考陟之法

董仲舒说:“考绩黜陟,计事除废。有益者谓之公,无益者为之烦。揽名则实,不得虚言。有功者赏,有罪者罚;功盛者赏显,罪多者罚重。不能致功,虽有贤名,不予之赏;官职不废,虽有愚名,不予之罚。赏罚用于实,不用于名;贤愚在于质,不在于文。故是非不能混,喜怒不能倾,奸宄不能弄,万物各得其冥,则百官劝职,争进其功”。董仲舒所说的“考绩、计事”对官吏实行黜陟,即进退或升降。考核官吏的政绩决定罢黜或提升,根据实绩决定任用与否,对百姓有益的称之为功,无益的称之为扰,按照名声考核政绩,不能只听空洞的言论,有功绩的就要奖赏,有罪过的就要惩罚,功绩显著的奖赏也显著,最过多的惩罚也多。不能建立功绩的即使名声好也不能给与奖赏;能建立功绩的即使名声不好,也不能给予惩罚。奖赏惩罚都要依据功绩而定,而不能靠名声而用。如此一来,官吏都会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相建立自己的功绩。董仲舒所主张的考试办法是诸侯国每月都要在领土内进行一次小考,四月进行一次大考,一年进行三次大考;州的首领每季都要进行一次小考,四次小考后进行一次大考,即一年进行一次大考;天子每年在天下进行一次小考,三次小考后,进行一次大考,即三年进行一次大考。前后进行三次大的考核后,决定免除还是提升,这叫做考陟之法。董仲舒的这些吏制改革措施,无疑对与客服“任子”制、“赀选”制的弊端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纠正单纯的军人政府,任用贤者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单纯是行政思想的一场变革,还具有吏制改革的意义,也为后世儒者开辟了仕途,而封建统治者也以此招揽了大批的人才,巩固其封建统治。

作者:王芳 单位: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董仲舒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5:1899.

[2]班固.汉书•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5:943-945.

[3]龚鹏程.汉代思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8.

[4]班固.汉书•董仲舒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5:185-193.

[5]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M].北京:中华书局,2003:181.

[6]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M].北京:中华书局,2003:44.

[7]董仲舒.春秋繁露•四时之副[M].北京:中华书局,200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