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共3篇)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共3篇)

第一篇

一、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层

1.旅游专业硕士生以及博士生重学术科研轻应用

硕士生以及博士生整体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肯定。然而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培养的旅游硕、博士绝大多数都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走向旅游行业工作岗位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其一是我国旅游专业硕、博士培养的高校在定位上基本都是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忽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上的偏颇,使得旅游行业普遍认为硕、博士成为空中楼阁,不够实用。其二,中国旅游行业用人现状所限制。纵观中国旅游各行业,为硕、博士高端人才提供对应岗位也很少。旅游行业的高端人才就业条件中对学历要求不高,更注重丰富的多年行业从业经验。高级管理人才岗位空缺均从行业内寻找适合人才来弥补,这也使得我国培养的旅游硕、博士无市场空间,不得不进入教育科研行业。

2.旅游专业本科生培养处于尴尬的局面

旅游专业本科生的社会认可度最差,业界普遍认为:本科人才不好用,实际操作能力不如高职高专,理论程度不如硕士。在人才市场上,纵向比较不如高职高专的本专业学生更有竞争力;横向比较不如本科其他专业学生有竞争力。这种旅游专业本科生“专而不专,能而不能”的尴尬局面使得就业比例越来越低,历年来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人数比例一般仅在10%-20%之间,从而也导致近几年旅游本科专业院校和专业办学萎缩的局面。旅游专业本科生理应是旅游行业中、高层从业人员的中流砥柱,而现实与理想差距甚远。造成这种局面原因众多,一直以来都是旅游教育界讨论的焦点。

旅游教育界和业界人士比较一致地认为影响旅游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有:教育体制、教学体制、师资水平、学生的学习意愿、行业参与、社会环境、产业成因等。而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视角来看,众多方面因素造就的核心缺失就是“应用”和“创新”。教育教学体制不侧重应用性、创新性的培养;师资无应用性和创新性保障,从而使得多年旅游教育界一直提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沦为口号;行业和社会大环境的急于用工,忽视培训的短视行为也使得人才侧重应用和创新的培养条件无法保证。

3.旅游专业高职高专生综合能力、创新性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类的高职高专生是旅游行业最青睐的专业人才。旅游管理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本行业的就业率也是同专业本科、硕博士中最高。近几年我国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致力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并有长足进步。以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旅游管理高职高专学生一毕业就具备从事一线服务工作的操作技能和服务技能,因此成为很多“招人即用”的旅游企业首选。然而进一步分析发现,旅游高职高专生存在就业率高、行业流失率高的“双高”局面。咨询业界相关人士发现,这类人才欠缺职业再发展潜力,学校所教内容仅是操作技能浅层次的职业能力培养,在面临管理层所需的综合能力挑战和勇于创新发展上后劲不足。这种局面归根结底是我国在旅游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定位上单纯认为应用性能力即操作能力,使得旅游高职高专教育沦为职业技能的培训。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综合能力和自我的价值创新和增值是任何一种人才都必须基本要求。

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点

可以看出,该人才类型的培养必须紧密围绕“应用”和“创新”两个基本要素开展。结合旅游业自身特殊性,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注重综合性的培养

旅游业从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其特点是旅游主要产品服务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不可贮存性和质量测评的复杂性上。这些特点,使与消费者——游客直接发生联系的从业人员成为其服务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以及深厚的人文素养等综合性素质,这也是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2.注重应用性、实践性的培养

这是由旅游业本质——实践性、应用性很高的行业所决定,也是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的主要能力和素养的诉求。根据调查显示,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六类素养排名中,被调查的旅游企业认为,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重视“旅游管理和服务的基本技能”,有35.8%和28.4%的被调查者将该项分别放在第一位和第二位,重视程度高。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是旅游管理应用型创新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一个重要能力特征。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敏感性及可操作性特征,能敏感地在旅游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发现潜在的问题,熟练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

3.注重创新性的培养

创新是旅游各种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的核心特征。首先是创新意识。其次是创新思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须独立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独立开展自己的工作,创新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第三是创新情感。对创新活动充满激情,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第四是创新意志。在创新学习实践中百折不挠具有刚强意志。第五是创新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力求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设计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并择优而行。

三、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规格

从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规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的知识结构

创新在前人与他人已有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知识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旅游人才多元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层次。

1.深厚的基础知识

掌握深厚的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是日后得以进一步发展与创造的基础。

2.扎实的专业知识

要想在旅游行业中有所作为,成为有用的旅游人才,就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应有的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旅游服务的程序、操作规范和技能。

3.广博的相关性知识

在旅游一线,各种突发性、应急性问题会经常出现,这就要求他们不仅具备精深的本专业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管理学、心理学、人际交流和沟通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所遇到的问题处变不惊,迎刃而解。

(二)完善的能力结构

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能力结构是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多种要素的有机聚合。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代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瞬息万变,知识更新频率加快;旅游行业作为服务行业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服务,具备不可预期性和灵活多变性,没有任何人能依靠在学校里学得的有限知识去应付急剧变化的旅游服务需要,只有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可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适应行业需要与时代需求。

2.善于发现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旅游人才要能在工作中创新,首要条件是要能在旅游生产、服务实际中发现问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

3.要有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知识应用能力

通过所学旅游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旅游岗位操作技能与实务经验),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能应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在旅游职业领域成功立足。

4.要有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

能够把丰富的旅游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转化应用于实际问题,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具有胜任旅游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旅游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的创新能力。此外,还要有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应变能力,这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能力。

(三)全面的综合素质

旅游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素质不仅包括德智体美的基本素质,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够在旅游职业领域成功立足,能进行旅游新技术、新服务、新产品的创新。必须要有创新的个性特质,在组织创新氛围的影响下通过相互作用实现创意的产生和创新的推进。

作者:刘亚玲 刘秀丽 单位: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旅游系

第二篇

一、夯实根基:强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

(一)职业专项能力

职业专项能力包括娴熟的岗位服务技能技巧(如导游带团技能、景点讲解能力、景区服务和管理能力、酒店服务能力以及工作计划的制定能力、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岗位督导工作能力、自我和员工的激励能力、资源的协调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外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承担职业专项能力培养任务的主要课程包括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公共关系、现代酒店管理、会展事务管理、旅游策划实务、会计实务、民俗旅游、旅游专业英语等。

(二)社会适应能力

该能力指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发展能力,具体包括强烈的旅游行业职业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该能力还涵盖了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承担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任务的主要课程包括旅游文化学、美学、口才学、心理学、社交礼仪等。上述能力的具备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内在质量能否达标,并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基本能力体系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但不能随意动摇,而应予以坚持、巩固。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清理、创新,避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敢于淘汰某些与时代需求存在明显脱节的知识构成或理论成分,确保该体系自身在知识结构、知识内涵上的先进性、时代性。

二、强化辅翼:注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的拓展

立足于坚实的基本能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心应落在专业能力的增长(拓展)上。“拓展”能力就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效使用基本能力,进而对其进行“增值”的能力。这一能力由下面几项分属能力构成。

(一)技能融通能力

指对具体而微的知识、技能做有力的、灵活的综合、集成和自我转换,根据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做出积极反应的能力。换言之,技能融通能力就是技能“内化”、为我所用的能力。当下,各个行业对从业者的技能融通能力都提出了颇高的要求。“一专多能”不仅是字面上的提法,更是工作中的要件。以单个导游员为例,他(或她)所担负的任务并非单一的景区讲解或景区服务,而是相比之下更为庞杂的旅游现场接待、旅游资源调配,甚至包括旅行社基层行政管理等事务,这无疑对其口头表达能力、策划与组织能力、办公软件使用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细部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有鉴于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积极调动已有能力,形成新的能力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知识转化能力

指对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种知识加以转化,将它们提炼、萃取后变成较为出色的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的实现,离不开三大要素:一是学生自身的危机意识与求知意识,或者说,对从事旅游管理职业的天然敏感和满足敏感所需的知识(技能)获取冲动。在危机意识的刺激下,学生会拥有时不我待、自我上进的动力。同理,在求知意识的作用下,学生乐于、急于获得新知,对崭新的外部信息保持足够持久的关注力;二是培养方建造的转化机制。就本省内多数高职院校而论,知识转化机制主要由实习实训平台、校企互动合作构成(应承认的是,和职业教育相对发达省份(苏、浙、闵、粤等)的高职院校同类机制相比,该机制在构成主体数量、转化效率这两大指标上明显落后,其症结在于本身的职教集团化办学程度偏低,继而在某种意义上阻滞了转化机制的优化过程);三是培养方委托特定的培养者(教师、兼职专家等)对受培养者的系统培育。包括课堂教学、旅游企业内的流程熟悉、案例参与、实地上岗、分阶段实践目标达成及效果评估等。

(三)创业(创新)能力

指在技能融通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的基础上,深化个人素质,使自己具有独力的业务处理能力或自主运行相关经济实体的能力。用新近流行的方法来表述,那就是少数素质超群、能力卓越的学生在适当的时机,把握机遇,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自己为自己打工”的同时为社会做贡献。

三、芹献之论: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质量的相关建议

(一)打造专业实训的动态管理体系

2000以来,安徽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加大了实训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并将其主要分为(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导游业务专业技能实训、旅游企业管理实习、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等模块。实训环节的开设、实训内容的设置必须紧密围绕前述能力体系的建设来进行。就实训管理体系建设而言,打造动态的实训反馈机制势在必行。实训反馈机制建设的核心内容分为实训稳定程度评估及实习者与相关流程耦合度评估。

实训稳定程度评估考评的指数有三:一是旅游管理专业参与实训的忠实程度,考察内容包含旅游管理专业派出受训学生的总体质量、专业师资配合实训的力度(频次)、受训双方在合作关系上的良好程度;二是实训单位(如合作企业)对受训者的接收力度(含接收人数、安置岗位的重要程度、分配给受训者的企业资源总量);三是实训程序的完整度,考察的是实训全程发生故障、障碍的几率及排除障碍所采用的方法和损益度;实习者与相关流程的耦合度考评的是受训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所属专门岗位上相较此前的在岗人员梯队当中所处的层次,尤其是学生在各个受训阶段的综合能力递增(减)情势,继而立体化地反映该受训者的能力发展轨迹。

综言之,实训反馈机制带有鲜明的多维、动态特征,相较其它机制,最能描摹、检测出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本体当中最生动、活跃的活力因子,故而它的建设价值不言自明。应注意的是,实训反馈机制建设要坚持常态化、动态化。为此,实训的委托——承接双方都应及时对受训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督查与关注,凭借情况通报、数据共享、双边协商、教师驻点等途径,切实履行实训宗旨。

(二)妥善利用职业技能竞赛平台,以赛促学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评离不开职业技能竞赛平台功用的发挥。由此,妥善利用职业技能竞赛平台显得颇为必要。但不应讳言的是,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参与难免有精英化之弊。为了兴利除弊,旅游管理专业应侧重于参赛高级别大赛的后备选手的“普选”,把突击式的选拔改造成日常式的、观测式的轮训,实实在在地扩大竞赛的参与面,多组织专业基础层面上的常规赛、校内赛、年级赛,缩短比赛周期,增大比赛的竞赛度,佐以面向全体专业学生的竞赛辅导和形式多样的才艺展示,藉此尽量唤起绝大多数学生搞好专业学习及自我提升的积极性、自觉性。

(三)以专业为基点,建立多向、复合的经验交流平台

经验进步的根源在于兼容并包的交流。旅馆专业的实操性远远大于理论性。单就导游一门学问来讲,闭门造车的结果注定是“出门不合辙”。在很多时候,课堂培养的往往是应试的高手,而他们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不啻千里。真实环境对从业者的磨合与砥砺才是造就英才的熔炉。然而,横贯在广大在读学生面前的难题——时间差,总是会使他们手足无措、无从下手。“老人”(有常年从业经历,经验丰富的职业人士)带“新人”(准备进入旅游管理职场的各年级学生)似乎因象牙塔围墙的阻隔而丧失了应有的效能。这便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者设置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待决任务:“破墙”,推倒拦在校外“老人”和校内“新人”之间的通讯屏障。为此,除了必要的媒介手段(各类网络交互平台)之外,沟通效果较好的校外专家座谈会、优秀毕业生返校座谈(演讲)会、专业课师生交流会等等,都可以予以普及。

(四)鼓励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投身自主创业

伴随大学生自主创业潮流风起云涌,旅游管理专业没有理由甘为人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有责任、有义务拉开自主创业的序幕。在这幅蓝图的绘制过程中,学院、系部责无旁贷。依据江苏省类似专业的经验,由学院牵头、本专业师生共建创新创业联盟的做法足资借鉴。简单来说,即学院多方筹措启动资金(如设立创智基金、吸引社会游资参与等)并提供有限担保,评估创业风险,审慎考量大学生上报的创业项目,“孵化”较有前景者。系部根据创业学生的提请,给予知识和技术支持,并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系部——创业学生双边共建的创业活动。抛开这种做法在安徽省被借用、推广的可行性不谈,其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则值得嘉许。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论,以系部为主体,以部分学生为前导,集中多方力量和资源在展会布置、会展策划、旅行社经营的“土壤”中“深耕细作”。踏踏实实地付出耕耘的辛劳,终究会有不菲的收获。

作者:汪注 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培养目标设计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是人才培养模式其他要素运行的基石,同时也是确定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的基本依据。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培养目标实际上主要指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怎样的社会角色或具有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传统高校人才培养现实的层次顺序是知识型人才、学习型人才、创新型人才。

目前国内不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都把“培养复合型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即“通才”作为培养目标,强调“精英教育”。然而,作为对政策、经济环境等因素极其敏感性的产业,旅游业的人才需求虽日新月异但核心要素依然是实操能力、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精英教育的结果往往是“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较低,且缺乏对行业的准确认识。从而无形中扩大了人才供需之间的“缺口”,出现行业内就业率低而企业又无法招聘到符合需求人才之间的“悖论”。因此,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我们必须谨慎地审视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产业适应性问题,探索一种新的目标层次,即转向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学习型人才、知识型人才的顺序。

具体而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符合产业与区域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能够满足产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评价产业特征、企业人才需求特征与未来变化趋势以及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有效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简言之,就是基于协同创新,重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实现学生就业的“高端对接”和“高位就业”。

(二)培养过程设计

人才培养过程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实践设施等中介手段,相互配合,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案等。旅游产业应用性强、产业环境动态变化性强、人才需求结构日益多元的特征使得“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受到普遍的质疑并被认为是无法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需求的。按照设定的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与培养途径两个层面出发进行分层次培养,是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内容。

所谓的分层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课程体系的分层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要区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而理论课程又分为公共课、平台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据此做到“宽口径、厚基础、宽专结合”,而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实现“虚实结合”;(2)培养途径的分层次。培养途径包括课内教学与实习实践环节。其中实习实践是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特别加强的环节,包括认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等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的实习实践环节需要逐层推进,其中可考虑将认识实习安排于第二学期,专业课程实习安排于第三、四、五、六个学期,专业综合实习安排于第七学期,而毕业实习安排于第八学期进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安排方式。无论如何分层次实现实习实训工作,重要的是要体现层次性和完整性。

此外,培养途径还包括一系列的非教学途径,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其他课余活动等。需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应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关联性,避免二者脱节,并根据现实需求进行定期的课程调整,包括周期性删减陈旧的课程并增加新的课程。对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台湾高校的具体做法,在专业必修课相对固定的基础上,每两年对专业选修课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产业要求。而在课程体系的选择与调整过程中,学校、企业和社会是一个逐层向外推进而又逐层向内延展的过程。实现由“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企业现实人才需求→学校课程体系调整”的自外而内的课程体系逆向设计,以自内向外地实现“知识体系与能力配方案调整→企业所需能力与素质的满足→促进产业人才供需平衡”的专业人才培育过程。

(三)培养制度设计

人才培养制度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其中,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模式。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则等制度体系,如教考分离制度、补考制度及各种奖惩制度。而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组合制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人才培养制度,如双学位制度、主辅修制度等。在既有的、较为完善的日常管理体系下,旅游管理专业可以探索的是基本制度和组合制度的创新性设计。其中,基本制度中的学年制度尤为值得关注,并已有大量的国内外高校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形成了诸如“3+1”、“3+0.5+0.5”、“2.5+0.5+1”、“2.5+1+0.5”等多种类型的学年制度。其中,“3+1”的模式使用更为广泛,而“2.5+1+0.5”的模式成效最为突出。通过对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与走访调研,笔者认为,“2.5+1+0.5”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学年制度。这种“学校———企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很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企业实践———理论提升”,一方面可以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并能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调整,强化教学与反思的系统性,实现“校•企•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效果并达到协调创新的根本目的。

(四)培养评价设计

在“校•企•社”三位一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设计中,应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不同类型课程的差异、学生实习实践效果的综合判断以及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测评,因而不能简单地运用传统的对单一课程学习的评价,而应以能力为导向,搭建“知识+能力”为核心的多维考核评价体系,使得考核评价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改进方向。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书面考试,广泛应用口试、演讲、团队考核等考核方法。如对于各类实习,不能简单地以实习报告的完成状况进行评价,而应当综合实习企业的实习表现评价、指导教师的综合判断、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以及实习个体的自我评价等多种内容进行360°评价。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条件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设计本身并无法保证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还需要辅之以多种保障条件,如师资队伍、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要素。

(一)“双师型”与“双向型”的师资队伍

“双师型”与“双向型”师资队伍的打造是实施“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保障。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企业高管走入校园、教师走入企业着力打造“双向型”师资队伍;通过教师走向企业,实现技能提升从而成为“技师+教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具体而言,为强化“双师型”与“双向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可以运用“派出去”的方式,通过分步骤安排专业教师进入旅游企业,强化教师的企业管理能力、提升教师的旅游服务操作技能、设施设备应用技能等,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以提高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从而完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其次,通过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活动和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来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建立包括在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在职人员的“双向型”师资队伍。

(二)校内外无缝连接的一体化实习实践基地

良好的实习实践基地环境是实现“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要素。具体而言,在校内,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双语教学等深化理论教学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第三课堂等课外学术活动完善创新基本素养的培育。在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实训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依托专业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将实习社会化引入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研究中,拓展实习基地建设的立足点与落脚点,有效提升实习基地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及本行业就业中的价值,逐步完善“校•企•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多部门的统筹与配合

“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对教学工作的多个环节进行彻底的流程再造。如课程体系的重新编排及课程的周期性更新需要教务处相关部门的许可与认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教务处等多个部门的协力推进;学生校外实习工作的有序推进需要基层教学单位、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等等。因此,多个部门之间的综合统筹和通力配合是必要的保障条件。

三、结语

在传统的大学专业教育中,通常只涉及高校和学生两个利益相关方,在普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性人才培养。而由于体制缺陷,对于旅游管理在内的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通常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缺口”,以致所培养的人才在进入社会后往往很难适应企业实际需求,进而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之间的悖论。在对旅游产业发展特征、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特征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以协同创新为基础,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高端对接”为导向,以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双师型”与“双向型”的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理论教学———企业实践———理论提升”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以“认识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习”的递进式实习为手段,设计了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学习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希望据此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和产业的协同创新。

作者:罗美娟 张德鹏 张春慧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