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课堂管理研究

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课堂管理研究

摘要

教师的课堂管理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课堂管理存在困境,具体表现为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层出不穷。为提高教师课堂管理的效率,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即师生的文化冲突和角色变异两方面论述了造成教师课堂管理困境的原因。对症下药,文章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树立民主管理理念、扩大丰富知识宝库和转变教学用语方式来改善教师课堂管理的现状。

关键词

课堂管理;课堂问题行为;文化冲突;角色变异

教师的课堂教学七分靠管理,三分靠教学。因此,教师的课堂管理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课堂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从狭义的角度来定义,认为课堂管理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处理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学生课堂行为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学习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益的行为。[1]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设立的学校,具有教学设施简陋、教师数量少、学生基础薄弱等特点。课堂上,学生时常表现出各种问题行为,这给教师的课堂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对于教师课堂管理这个问题,许多学者已从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做出研究。笔者认为,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也是在课堂中经历着生活,体验着由服从、反抗、竞争、合作等带来的酸甜苦辣。因此,课堂就是一个迷你社会。

一、教师课堂管理的困境

目前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课堂行为问题层出不穷,导致教师课堂管理效率低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吐槽课堂,教师被迫停课

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时常发现课堂嘈杂,尤其是教师在板书的时候。课堂从刚开始的几分钟的安静,逐渐变为两三个人的小声讨论,再变为大面积的讲话。仔细听,他们谈论的或是最近报道的明星八卦,或是今天准备吃什么,或是讲某某同学的坏话。学生们讲话的声音越来越高,逐渐盖过了老师的声音。这时教师不得不停下课来告诫学生保持安静,集中精力听课。办公室里,时常听到有老师抱怨,上课进度太慢了,学生大面积的讲话,迫使教师一堂课停下来好几次强调纪律。面对嘈杂的课堂,教师或以提问学生、或以眼神示意学生、或以大声呵斥学生等方式来制止学生讲话,但是效果甚微。这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度。

2.学生玩转课堂,教师无奈没收

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把课堂当作玩耍的小天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小动作。有些学生,在听课的时候,用手转尺子或铅笔,有时能听到尺子或铅笔接二连三地落在桌上的声音。有些学生课上玩手机,把书竖得高高的,躲在书后看小说;有的把头低下去,在桌下打游戏;还有些学生由于不喜欢某学科,常常在课上写其他学科的作业。面对学生的小动作,对于那些影响不大的,教师采取放任的方式。对于玩手机这样影响比较大的,教师则采取没收、写检讨书等方式。但是这种做法效果不明显,教师今天没收了手机,明天学生又带来一个新的。教师对学生的听课效率表示深深的担忧,但却又感到很无奈。

3.学生神游课堂,教师奋力拽回

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走神的现象也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有些长头发的女生,常常用手撑着下颌,在刘海的遮掩下,闭着眼睛睡觉。有些靠窗户的学生,经常两眼凝视窗外。还有些学生,虽然眼睛盯着老师,但是两眼无光,明显的处于发呆状态。面对学生的神游,教师会通过突然提高嗓音或是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小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这些方式的效果也是短暂性的,很难长久,教师深感无力。

二、原因分析

1.文化交锋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课堂就是一个小社会。教师课堂管理的困境,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这主要是源于文化差异。对于课堂文化的概念,我们采用吴康宁老师的定义,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1]根据文化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师生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价值体系不同

古者有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实现学生的社会化。教师要成功实现这项职能,首先自身必须具备社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等等。教师的这些素质,早已通过学习和训练,内化为一种价值观念。这映射到课堂管理中,教师总是以社会的代表者自居,要求学生对他言听计从。因此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在语言方面,以命令的语气居多。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则不同。学生的文化是在社会期待之外的,学生文化的形成,更多的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和同辈文化的影响。来自全国各地的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农民工子弟学校汇集,由此形成的学生群体文化也更具多样化,学生更加重视自由。教师和学生的文化价值体系存在某种程度的异质性。冲突社会学的有关理论认为,社会单位之间的异质性越高,则冲突越倾向于频繁。这体现在课堂中,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社会规范,对他们言听计从。学生则更愿意张扬个性,不愿服从老师,以老师讲我也讲、做小动作、走神等等这些方式来反抗教师的规范性文化。

(2)文化资源来源不同

以前,教师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教师的权威性非常高。社会学家韦伯将权威来源分为三种,一是传统的权威,二是感召的权威,三是法理的权威。我国素来有“尊师重道”的美德,这就使教师的权威从传统上获得了支持。感召的权威,主要是指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法理的权威,主要是从规章制度的角度来给教师的权威以合法的保护。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文化资源背景。学生不再满足于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他们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影响,了解到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人们更强调竞争。网络带给他们的影响则更大,由于网络传媒的暴露性,学生受到许多亚文化的浸染。伴随着学生文化资源来源的多样性,教师的权威被削弱了。

(3)文化符号表现不同

伯恩斯坦通过对不同阶级的语言类型的研究,提出了局限语言编码和精制语言编码。前者为劳动阶级使用,后者为中产阶级使用。局限语言编码句子结构简单、形容词和副词机械呆板。精制语言编码句子结构正确严密、形容词和副词生动形象。教师承担着使学生社会化的使命,是社会的代表。因此,教师使用的是精致语言编码。课堂中使用的教科书,它的内容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使用的也是精制语言编码。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自劳动阶级。这些学生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对他们进行语言上的训练,渐渐的这些学生继承了父辈的语言类型即局限语言编码。由于来自劳动阶级家庭的学生使用的是局限语言编码,他们进行的大多是线性思维,而教师使用的是精制语言编码,思维比较抽象。这就造成了师生之间的隔阂。教师用精制语言编码讲授的内容,学生时而能理解,时而一知半解,时而完全听不懂。那些听不懂的学生,慢慢地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久而久之,课堂成了与他无关的场所,对这类学生而言,课堂更像是一座监狱。为了反抗这种情况,他们表现出各种课堂行为问题,例如上课讲话、做小动作、神游等等。

2.角色变异

角色是社会学中常用的概念。笔者将课堂中的角色分为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师生角色的变异对教师的课堂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角色家长化

教师角色是在整个社会的期待中形成的。影响教师角色期待的因素主要有体制文化、世俗文化以及年轻人文化等等,其中体制文化是占着主导作用的。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注定不是像西方那样以朋友的方式出现在学生身边,而更像是学生的家长。在课堂管理中,常常表现为大家长式的命令和控制等等。对于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更多的采用发火和惩罚等手段。这些手段方式在具有民主观念的学生看来,是一种监视、一种压制。因此,越是这样,他们越不配合,越表现出更多的课堂问题行为,如此下来,便造成了恶性循环,给教师的课堂管理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2)学生角色个体化

我国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一直都是班级授课制,且学校班级的规模都比较庞大。在这样庞大的班级中,要保证学生受教育的数量和质量,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因此,本质上,学生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这也就造成了学生群体意识的淡薄。他们上课随心所欲的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不愿意维护班级秩序,课堂行为问题层出不穷。

三、策略探究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造成教师课堂管理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师生的文化冲突和师生角色的变异。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笔者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对提高教师课堂管理效率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究。

1.树立民主管理理念

虽然成为教师的一个必备条件是教师权威,但是权威不等于专制。在这样一个民主观念盛行的时代,如果教师一味固守专制的传统,那么必然会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引发师生之间的矛盾,导致教师课堂管理的困境。如果教师树立民主观念,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效率。教师首先要树立民主的管理理念,阅读有关民主管理方面的书籍,这样可以渐渐转变教师的观念。其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教师可以在实践中以朋友的方式对待学生,根据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来实施课堂管理。

2.丰富知识宝库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教师已有的知识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课堂中,常常出现,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上来的现象。随着次数的增多,教师的权威必然会受到削弱。因此,教师有必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具备了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无所畏惧,不断提升自我。

3.转变教学用语方式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根据伯恩斯坦的理论,师生所使用的语言编码不同,造成了师生之间的理解误差。当我们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探索到师生冲突的语言符号秘密,教师就可以通过转变教学用语来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为了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教师可以充当精制语言编码与局限语言编码之间的桥梁。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精制语言编码和局限语言编码各自的特点,善于把官方的精制语言编码转化为学生使用的局限语言编码。不断缩小师生之间的差距。教师的课堂管理与教育质量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历来学者主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论述教师课堂管理困境。鉴于此,本文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教师课堂管理的困境,希望能为提高教育质量略尽微薄之力。

作者:付琼玉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董辉,张晨.国外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比较研究综述[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

[4]耿敏.中小学新手教师入职初期教学困扰的调查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4(4).

[5]金怡,姚本先.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

[6]康翠,鞠慧敏.新手教师教学设计专长培养策略———基于专家教师教学设计专长特征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8).

[7]许如聪,董艳,鲁利娟等.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

[8]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9]张彩云.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觉[J].中国特殊教育,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