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医药卫生事业肩负着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责任使命,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要,公立医院进入全面转型的新时期。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的重要抓手。为确保公立医院健康发展,必须加强科学管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固定资产是医院常态化运营及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规范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健康发展的基石。然而,公立医院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卫生事业单位,决定了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更多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注重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以较低的费用向社会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基于此,本文就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及目标进行了阐述,针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探究,希望能够为固定资产管理者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精细化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是医院运行并开展医疗业务活动必备的物质条件,在运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价值高、专业性强的特点,对于医院成本管理、资源配置,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医院运营不仅要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更需要注重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因此,提高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是公立医院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其本质意义就在于对医院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分解、细化和落地执行的过程,是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制度、流程、表单、信息化系统将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内的各项业务环节进行明确、规范和整合,最终实现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效益最大化。安全完整即保证固定资产在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真实、准确、完整,避免因核算对象依据不明晰、核算方法不准确、管理权责不清等问题造成的账实不符现象。效益目标则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其中经济效益需要围绕资产的价值要素,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价格、使用情况、折旧、维修费用、业务量产出、人员费用等信息进行综合考量,通过效益分析不断优化,达到固定资产效能最大化。

三、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购置申请前期工作不到位

(1)医院未根据发展战略提请固定资产预算支出或超预算采购。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公立医院引进了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但是由于医院管理框架搭建不合理、人员管理能力跟不上等原因,预算编制粗放,不能发挥预算在医院运行管理中的作用。有的医院甚至没有发展战略目标,或者目标没细化到各个部门,导致盲目开展项目,购买的资产出现闲置或重复购置现象。(2)资产申购前论证不充分,可行性报告流于形式。目前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一般都会进行可行性论证,组织专家从设备的专业层面进行细致考量,而对购置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技术人员是否配套、房屋条件是否符合摆放设备标准、有没有相关政策文件的支持等方面论证不充分。构建的资产是否具有经济价值、能否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投资回报率等都没有进行量化分析,导致可行性研究报告无参考价值,容易造成领导决策失误。(3)固定资产配置标准不统一。大部分医院没有明确的配置标准,尤其是通用设备、家具装具、房屋面积等无从考量配置的合理性,出现超标配置现象。专业医疗设备具有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价值高、先进性强,如果没有好的专业团队,很难判断专业设备的配置标准。

2.固定资产采购合同不规范、验收质量效率低

(1)采购合同内容不完整,验收环节无可依据信息。医院决定采购固定资产、签订合同时,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出售方的合同模板,医院没有专业人员审核合同内容,有时合同条款缺少必要的内容,如规格型号、履行日期等,在资产入库时,由于信息的缺失不能对其进行完整记录。(2)未设置资产验收环节,验收时效差、信息质量低。医院往往对后勤管理部门不重视,削减后勤管理人员配置,导致很多医院没有成立固定资产验收部门,通常由归口管理部门兼职验收资产,验收后直接将资产投放到使用部门。验收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仅能对实物是否存在、数量多少等进行简单判断。各个归口管理部门验收标准不一,填制资产验收入库单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入库、记账,不能获取真实准确的财务数据。

3.固定资产信息记录工作繁杂不利于核算

固定资产入库到出库一般由财务部门资产管理员负责。归口管理部门持发票、资产购置资金使用申请、验收单、合同等到财务部门办理入库手续。资产管理员根据票据将信息录入财政动态管理系统,并且可以实现动态实时管理。但是由于该系统仅仅是连接财政的软件,停留在记录监督功能,没有出入库和会计核算功能,因此还要将信息导出整理后再导入财务系统软件用于财务记账,同时导入第三系统用于出入库管理,重复的录入工作延长了时间,错误率高,不能保证信息质量。

4.固定资产变动与处置报废滞后

固定资产内部变动时,经双方协商一致到财务部门资产管理岗填制资产调拨单,双方签字即完成资产的转移。没有归口管理部门的参与,导致信息传递的缺失,不利于资产的统筹调配。固定资产的报废流程采用纸质单据形式进行传递,报废资产需要多部门逐级审批,审批签字不及时,影响报废资产的信息流转。

5.固定资产管理不能实现责任到人

公立医院基本都制定了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能够按季度、年度定期对全院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抽查。但是清查盘点时经常有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比如资产盘点由财务部门发起并执行,归口管理部门不参与,检查执行力度不足,资产使用部门不重视;使用科室未设立固定资产台账,资产管理员通常都是兼职,对自家资产摸底不清,责任感不强;资产标签由使用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员从财务部门获取并自行粘贴,导致同类资产粘贴标签位置没有统一,每次盘点要花大量时间读取,降低了盘点效率。针对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虽然也制定了固定资产奖惩制度,但经常碍于同事之间的情面,相应的惩处最终也往往不了了之。

6.资产核算不精确

财务部门记账会计取得信息相对滞后,甚至有些资产已使用很久仍没有验收入库,导致固定资产计量不及时。固定资产入账的标准没有形成规范性文件,只有从出纳处取得发票才能入账,而不是凭验收单记账,这样仅凭会计主观意识判断容易出现差错,尤其是遇到新建房屋建筑物、翻建改扩建的计价,例如有些家具或电梯设备等随着基建工程打包采购,记账时计入在建工程,待工程竣工结算转入固定资产时,由于没有固定资产明细分割单,将资产全部一次性计入固定资产房屋类别,没有专业人员的协同配合,很难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并准确计量。根据2019年《政府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规定,大多数医院为了便于核算采用折旧的方法为直线法进行费用分摊,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单采用一种方法进行折旧摊销,未能全面考量设备的损耗,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净值,无法为医院运营成本核算、绩效考核提供准确数据。

四、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措施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增强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医院配置一名总会计师对固定资产进行统筹规划,总会计师作为专业的管理人才可以弥补医院运营短板,促进业财融合,对医院未来发展有积极作用。医院应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配备专业人才。同时提高人员专业素养,定期学习、深度解读相关政策文件。建议各部门结合本职工作,集中讨论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相关事项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也可以到固定资产管理先进的医院进行外部培训学习,查找管理中的不足,切实提高工作能力。

2.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规范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充分论证,避免盲目或重复采购。固定资产的购置要根据医院战略目标制定计划并提出申请,避免不经预算和审批盲目购置。建立固定资产构建论证制度,特别是大型专用医疗设备和房屋构筑物的构建,要成立可行性论证专家组,由分管院级领导及申请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纪检监察部门共同参与,确保过程公开透明,在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多维度考量,降低采购成本。(2)加强合同管理,设置专业人员对合同进行细致审核。合同的文本由内部审计部门制定审核,合同中乙方全称、银行开户行账号、价格、付款方式、标的物名称、规格型号等内容齐全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流转,为后续资产管理部门验收录入信息打好基础。(3)构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成立联合验收小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由其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验收环节要优化验收流程,成立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联合的验收小组,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传递不畅。安装完毕后组织鉴定和验收,并办理安装设备移交单,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规范资产名称等信息,建立资产卡片,负责将资产条码统一粘贴,并将数据传递至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验收单办理入账手续及付款手续。(4)建立维修保养制度。归口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操作流程规范,专业性较强的设备使用人员要持证上岗,填制详细的操作记录,明确责任人。归口管理部门应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并做好详细记录。对于大型专业设备,先确定是否在质保时间范围内,尽量由内部维修人员修理,确实不能维修的设备再聘请第三方人员修理,并且要核实维修人员资质,保证财产安全。维修完毕及时办理验收入库,交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统筹分配。维修费用由归口管理部门进行核定预算,每年根据设备特点上报预算支出,有效控制维修费用。(5)固定资产的变动与处置及时处理。明确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避免因调整岗位、退休等原因未办理资产交接,造成固定资产流失。根据内控管理规定,对报废、调拨、捐赠业务要严格执行审批流程。固定资产报废应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递交资产管理部门,并经归口管理部门通过专业技术鉴定评估、财务部门确认折旧期限是否符合标准方可办理相关手续。报废资产应由资产管理部门集中管理,及时上交到财政部门实物库,并到财务部门办理销账手续,及时登记销账。(6)固定资产盘点细节控制。明确盘点范围期限、组织程序,设立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组成的资产盘点小组,对全院资产按规划进行不定期抽查盘点,至少一年做一次全面清查盘点。通过多部门联合盘点,提高盘点效率,督促使用科室积极参与,对于盘盈或盘亏资产认真查找原因,及时将资产清查报告上报院长办公会,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7)充分利用审计手段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客观评价。内部审计部门应按照审计规划合理进行大型医疗设备专项审计,通过本量利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分析方法对设备的预算执行情况、运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进行绩效分析、评价。向管理层及时准确地反映现运行设备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审计可行性建议,评价结果应作为各个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和相关人员工作成果的评价依据,同时可以为医院领导决策购买、维保方式选择、更新设备时机等提供数据支持,形成医院固定资产的闭环管理。

3.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医院固定资产种类多、专业性强、流转环节频繁,要使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做到精细化,信息化手段是一个重要抓手。这就需要进行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反复论证,打通现有财政网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和财务记账系统及出入库管理系统的壁垒,打造固定资产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工作平台,以实现预算、采购、验收、核算、维修、报废清查等全流程透明公开,各个部门都可以看到业务进度,互相监督,提高固定资产业务各个环节的处置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同时,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工作量、使用率、收入、折旧费用、维修费用等数据进行成本核算经济效益分析。

五、结语

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不是束之高阁的概念,是可以通过设立科学的管理目标,优化管理流程、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的过程逐步实现的,是需要不同部门精诚合作、业财融合才能实现的目标。在新形势下,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任重而道远,只要将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推动医院管理向更高水平不断前进。

作者:吕莹 单位:昌平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