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例6篇

新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新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文1

摘 要:本文描述了我国医疗废物管理的现状并论证了实施医疗废物管理审计的必要性,认为政府审计应当从医疗废物管理的内部控制薄弱点、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环节、交接环节和相关政策这四个方面进行重点审计,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建议我国审计机关培养更多针对医疗废物管理审计的人才、在实践的基础上善于总结构造出适宜我国国情的审计体系、加大对民众的宣传医疗废物管理的力度和监督政府部门对各项规章政策的执行。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环境审计;管理审计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万众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环境恶化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在党的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首次写进党和国家工作的总体布局,不仅体现了这一问题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也启示我们应从理论高度和实际行动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我国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医院,不可避免会产生数量庞大的医疗废物,对环境产生巨大威胁。针对这些对环境已经造成伤害或具有潜在危害的医疗废物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举措,而对医疗废物管理审计工作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将这种危害限定在一个可控、可接受的范围内。因为,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控制和管理手段,管理审计能够让人们提高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揭露受审项目存在缺陷和违规之处,并提出可能的改进建议,最终达到降低甚至避免医疗废物对社会生产生活危害的目的。目前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医疗废物管理审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我国在废物管理审计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政府审计必须担任主力军,因为无论从审计的权威性和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来讲,还是从医疗废物管理涉及多个单位部门的复杂性和来讲,政府审计都是更合适的选择。

一、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审计现状

(一)我国医疗废物管理体系

我国医疗废物管理的具体法律框架还未出台,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一些章节涉及到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内容。国务院在2003年6月16日颁布并实施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计委也于2003年8月14日颁布并实施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各行政地区的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适应本地区的《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医疗废物管理体系中的管理者和监督者,他们负责制定法规、政策,管理并监督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最终的销毁一整套流程的运行。

(二)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卫生和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医疗废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医疗废物管理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但不可否认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

1.监管体系不合理

卫生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同时进行监管,很难保证两个部门的监管进行无缝对接,这就造成了监管方面必定会存在漏洞和管理真空地带。这些漏洞和管理真空地带有极大可能出现安全事故,而出现事故后两个部门很可能互相推诿找不到责任人。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者、实施者和监督者的协调配合,尽可能达到无缝对接。

2.处置设施普遍落后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医疗废物处理厂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小城市或者偏远地区的城市很少会建立医疗废物处理厂,大部分都是由医院自行建立的焚烧炉处理。然而医院没有标准的处理设施,无法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标准,同时排放的废气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甚至一些农村地区的小诊所产生的医疗废物直接混入生活垃圾。

3.公众对医疗废物管理知识了解不够

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的普及,人民群众在发现医疗废物监管漏洞时不能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问题,在遇到由医疗废物引发的事故时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在遇到谣言时无法辨别真假很容易造成恐慌。

二、实施医疗废物管理审计的必要性

(一)我国突出的医疗废物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就医人次和医院数量都是很庞大的数字,并且伴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科技诊疗仪器以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临床应用,使医疗废物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产生医疗废物336209吨,相比2008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64%,但2009年出现下降; 2010年医疗废物处置量占产生量比重较2008年提高0.23%;2008年到2010年处置设施运行费用年降低16.67%。由此可见,我国医疗废物继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过后放缓了趋势,说明政府及行业相关者做出了一定的改善,在不影响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了医疗废物的产生,但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制度、意识等方面还相距甚远。

(二)医疗废物管理审计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

医疗废物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如果不能严格管理会对人们身心健康产生危害。抚顺市结核病院曾因污水污染水源,使附近居民中300多人患结核病;1986年上海市爆发的甲型肝炎,也是由于食用医院带病毒污水污染的毛蚶引起的。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而缺乏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现在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了阻碍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并且运用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解决问题。完善的医疗废物管理会极大地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做出有利的贡献,同时也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也能满足后代对于环境的要求。

(三)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审计的现状

我国虽然医疗废物管理起步较晚,但已经逐渐开展了医疗废物管理审计,比如审计署于2002年对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署抽查了某城市的四个医院和一个医疗废物焚化厂以了解整体医疗废物管理的信息,并对改进管理提出建议。

但是我国对医疗废物管理的审计主要针对的是项目资金使用的审计,很少涉及到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审计过程中只选择了医院和医疗废物焚化厂两个点进行审计,没有全面宏观地分析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各个关键点,没有对医疗废物的货物流进行实质性测试,也没有对医疗废物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和制定的政策进行审计。

三、医疗废物管理重点审计环节的确定

国家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来确认废物管理需要重点审计的环节:

(一)以内部控制薄弱点为重点的审计

一般的审计往往会通过内部控制测试来寻找内部控制薄弱点进行实质性审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发现重大的错报。

每一个管理体系中都有许许多多的控制来保证管理有效地进行下去,这些控制要点就是整个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在一个管理体系中如果存在薄弱的控制点,那么无法保证管理可以按照制定时的初衷运行下去,会产生错误甚至舞弊。

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程序:

1.了解医疗废物管理的整体内部控制情况,从医疗废物产生源头、医疗废物运输过程、医疗废物暂存、医疗废物处置到医疗废物的再循环,并做出相应的记录。主要通过一定程序了解医疗废物管理的整体内部控制情况及其执行的情况,做出的相应记录留存以备分析和查看。

2.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兼容性。通过第一步的了解和分析,再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确认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风险,进而确认其内部控制是否可信赖,不同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否取得很好的衔接和兼容,就这些方面做出初步的评价。

3.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掌握了内部控制的强弱环节,进行符合性测试程序,证实有关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合理,执行的效果是否良好。

4.评价内部控制的强弱,评价控制风险,确定在内部控制薄弱的领域扩展审计程序,制定实质性审计方案。

(二)对于可能造成重要危害的环节进行重点审计

医疗废物的危害方式主要为对人的毒性和传染性,如果运输过程、暂存过程或者处置过程中出现差错容易造成危害。重要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危害的广泛性

危害的广泛性主要指由于失误或错误对众多的民众或者整体环境造成危害。主要表现为携带有强传染性的医疗废物没有正确地运输、处置,而流入生活中造成大量人群感染。

2.危害的严重性

危害的严重性主要指由于失误或错误对个别人或者特定环境造成致命的或者不可恢复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具有剧毒性的医疗废物没有正确地运输、处置,而流入生活中造成个别人员致命性的损伤或者死亡。

(三)对于不同部门交接环节进行重点审计

医疗废物管理涉及众多的企事业单位,比如医院是医疗废物的产生源,物业公司进行分类整理,运输公司负责运送,政府卫生机关负责暂存,企业负责处置。由于医疗废物管理的复杂性,沟通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以及不同的企业文化或内部控制制度,在不同单位交接医疗废物时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四)对于医疗废物管理政策的审计

关于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政策由各行政地区的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是对医疗废物管理整体的指导,是对涉及医疗废物管理的各个企事业单位具有强制性的要求,是保障医疗废物管理安全高效的根本。

1.政策的及时性

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的更新换代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医疗技术也的创新提高,导致了医疗废物不断推陈出新。这无疑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政策的制定者不断获取相关领域最新的知识,不断修改和完善相应的政策,避免造成政策与事实不符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政策的真空。

2.政策的相关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医疗废物的处理问题,医疗废物的处置方式也开始具有多样性的选择,当然不同的选择适应于不同的状况,政策的制定者如果没有进行相关的调研,很容易制定出错误的政策。并且由于各地域实际情况不同,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无疑又增加了难度。

3.政策的统一性

地域制定相关政策应该以国务院2003年6月16日颁布并实施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计委于2003年8月14日颁布并实施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为基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符的政策。地域之间情况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政策以达到最好,但是相邻地域之间的政策发生矛盾乃至对立会让医疗废物管理体系中的单位和人员感觉到不知所措。政府审计机关同时需要了解不同地域的管理政策,对于出现矛盾政策的相关地域,应建议各行政地区的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并做出适当调整以保证各项政策的正常执行。

四、进一步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审计的建议

(一)培养针对医疗废物管理审计的专业审计人员

在上任伊始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中提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也应该是审计工作者对自己的要求。进行医疗废物管理审计的审计人员应当对医疗废物、各项政策和管理有着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这也才能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才能让审计发挥自己的本质作用。

同时建议政府审计机关成立针对医疗废物管理审计的分队,扩大审计的力度的同时需要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合格的审计人员,加大对审计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让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审计的队伍中。

(二)不断地通过实践,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的医疗废物管理审计体系

一套适合的、完整的审计体系对于审计工作具有莫大的帮助,可以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方向有一个大致的规划和把握。

我国在医疗废物管理审计领域刚刚起步,仍处于摸索阶段,只有很少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虽然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大多数学者只对某一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加上没有充足的实践经验,很难形成一套全面的医疗废物管理审计体系。

建议政府审计机关在加大对医疗废物管理审计的同时,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的医疗废物管理审计体系。

(三)加强对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宣传工作

孔子在《论语》中谈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有高素质的员工。政府审计机关在对医疗废物管理进行审计时,也应当关注整个管理体系中员工的职业素养,在审计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员工的思想宣传,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这样可以降低发生责任事故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医疗废物的管理。

(四)督促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对各项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制度对于一个群体、组织乃至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优良的制度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适应的制度会对经济发展和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作为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向立法机构申请设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对医疗废物管理审计时关注当地制定的相关管理规定和办法,督促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了解管理的全部过程,有一个宏观的意识和把握处理突发状况时也会有所依仗。

结论

政府视角下的医疗废物管理审计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起到有力的监督和补充,可以在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政府体制的大环境中游刃有余,必将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大趋势。

(作者单位:1.南京审计学院;2.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

参考文献:

[1] INTOSAI Working Group on Environmental Auditing.Toward Audits Waste Management[EB/OL].:/intosai,2004-3:

[2] 郑石桥.管理审计方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3] 陈希晖,刑祥娟,吴雨.我国废物管理审计实施框架的探讨[J].环境保护,2008(12B):77-7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3-06-16:

[5] 吴舜泽,孙宁,周丰,等.中国医疗废物管理处置现状与对策[J].环境保护,2005(1):36-38.

[6] 黄敏.医疗废物管理审计研究述评[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门户网站,2012-6:

[7] 徐伟敏.德国废物管理立法的制度特色与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5):143-147.

[8] 郑石桥.管理审计评价标准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1:

新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医疗废物 监督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253-02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由于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寄生虫等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好,既传播疾病,又污染环境[1]。因此,作为医院,我们完全有责任做好医疗废物处置,真正达到保护环境,减少医源性感染,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笔者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负责医院内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现就2003年以来我院在规范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中、从不规范到逐步完善、规范的几点体会归纳如下:

1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历程及现状

1.1组织机构方面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卫生部与国家环保总局相继出台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及《医疗废物行政处罚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长(法人)为第一责任人,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对医疗废物管理从组织机构到应急预案,从废物分类、包装、运输及暂贮地均有详尽要求并制定相关制度。在《条例》施行初期,医院从人员组织、制度建设、检查监督等虽有制度但没有足够重视,从分类包装、收集贮存、转运处置等全过程医院对科室没有明确要求和具体规范,科室做好做坏都只有检查、没有考核,监督不力,也没有做到专人专管, 针对几年来医疗废物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医院健全了组织管理,感染管理科设了专人负责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和日常工作,明确责任,监督检查每个科室医疗废弃物管理的环节。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不足、改进不到位通过每月的检查反馈进行考核、整改。

1.2医疗废物的分类

分类初期,由于对医疗废物分类工作的危害认识不足,或是为图方便, 各种医疗废物混入同一容器或混入生活废物容器内,未将损伤性、感染性、病理性废物进行分类投放,投放后又不加盖,或者同为感染性废物又分类过细等。经过省市的各种检查、感染办的培训学习考核等,现医疗废物均做到严格与生活废物分开,同时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废物也做到严格分开收集。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组织相关知识全员培训及考试,让每位职工都了解医疗废物处置知识。感染科每月检查落实,使我院医疗废物分类工作不断规范。

1.3医疗废物的包装

几年来,为了节省资金,也曾用过劣质黄色塑料袋,常出现渗漏、利器刺破等现象,给收集医疗废物的人员也造成一定威胁,2005年后,医院根据《条例》中规定:“存放医疗废物的容器应选用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各包装物上均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每年医院在医疗废物的包装上拔付一定资金,专款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存放的医疗废物严格按规定不超过3/4,并进行有效封口,按要求填写标签并粘贴在容器上。

1.4医疗废物的收集、登记和交接

我院的医疗废物由产生科室分类后,各楼层清洁工每天收集送暂贮间存放,再由签定合同的处置单位运走集中处置。2006年前,产生科室与清洁工、清洁工与暂贮间管理员无交接手续,只有暂贮间管理员与处置单位的转移联单管理,也不实行称重。2006年由于昆明市创建卫生城市,大大促进了医疗废物的管理体系,对医疗废物产生科室、数量严格实行科室与清洁工、清洁工与暂贮间管理员、暂贮间管理员与处置单位三级交接登记签字制度,感染管理办公室为各科室配了简易称,每次现称重量双方核实后登记签名,然后放入暂存间,从而完善了医疗废物的三级交接制度。

1.5医疗废物暂存

我院不具备医疗废物处置条件,按《条例》要求设有暂贮间。刚开始所谓的暂贮间只是远离医院一间闲置的房子,不具备“五防”等,现医院重新选址,完全按《条例》要求新建了医疗废物暂贮间,门口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志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志,窗子有纱窗,做到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渗漏、防水浸。暂存间内放置密闭医疗废物转运桶。桶内放置已包装好的医疗废物。暂贮间有专人管理,每次转运后及时清洁、消毒有记录。

1.6医疗废物的转运

每2天由处置单位专车收集。有双方交接登记本及转运联单,并由双方专管人员确认签名并盖章,然后统一转运处理。

2对策

2.1健全组织机构

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任医院感染委员会组长,感染办、各科室主任、护士长、感控医生、护士组成医院感染控制小组,感染科对医疗废物实施直接管理。医院感染科根据相关《条例》及《办法》《分类目录》等,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十余类。每月对各科室的医疗废物根据相关制度进行检查考核,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书面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考核直接与科室经济挂钩,使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不断改进,每次均通过昆明市疾控中心、昆明市创建卫生城市相关检查等。

2.2加强培训学习

为提高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定期组织医院全员学习《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文件并进行考试,使每位员工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主动、自觉地去执行各项规定;加强对清洁工及暂贮间人员的培训管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主动自觉地配合工作,感染办不定期抽查,并将落实情况与经济挂钩,使清洁工及专管人员能认真做好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2.3加大医疗废物管理的投入

为保证医疗废物处置做到日常化、规范化,医院加大了经费投入,设置了医疗废物处置专款,新建了医疗废物暂贮间,

3几点建议

3.1建议按照处理去向分类

医疗废物分五大类,且各类不能混合收集。但分类收集的废物最终却只有焚烧这一条出路。这样增加的容器既占用空间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给工作人员增添分类的麻烦,也容易造成治疗室的二次污染。建议医疗废物按照处理去向分类,如焚烧类、可再利用类等。

3.2感染性废物的界定不可随意扩大

感染性废物是具有引发感染传播危险的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是否有感染危险应由医疗机构相关管理人员认定,从而减少医疗废物产量,这样不仅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2]。如输液器、注射器均为优质塑料,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非常有限,应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粉碎造粒进入再生产。如对使用后的输液器、注射器毁形、消毒,交有资质且生产非食品包装类用品(如利器盒、便盆等)的企业再利用,这样的物品链才可能持续发展。关于利器盒,只要是防渗漏、耐刺的牢固的容器即可,(如废弃的戊二醛消毒液容器等,标明利器盒应可),即满足利器的分装安全又废物利用,节约了成本。又如产妇的卫生巾、偏瘫病人的尿不湿、工作人员的口罩帽子等并不构成感染威胁,不必作为医疗废物。将所有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与器械均视为感染性废物,无形中扩大了医疗废物的范围,其后果是医院要承担更多的处置费用,而大量的焚烧进一步造成环境污染及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关键是对真正引发感染危险的废物强化管理。

3.3医疗废物处理应充分考虑环保

医疗废物的处置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焚烧法,焚烧造成环境污染,且浪费大量能源,由于医疗废物中塑料制品、纸张、棉纤维制品等可燃成份比例较大,其燃烧发热的平均值可达18 820 KJ/kg,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于发电或用于供热[3]。象欧洲、日本等国,将医疗废物破碎后,用专门的设备进行高频杀菌处理,然后分别制造垃圾包装袋、垃圾固形燃料和水泥原料,有效地提高了医疗废物的再利用率。

3.4费用问题

医疗废物包装、运输及处置费用目前均由医院一方承担,但院方又不能收费。同时是按床位数每天收费,一是作为中小型医院的我们病床一般情况下住不满,同时应考虑减去部分陪床费。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院按照《条例》的要求以及医院感染办制定的各项制度和规范,不断检查反馈整改,并对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对策,使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各项管理工作做到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避免了医疗废物对社会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曹作中,程发彬,刘锡成.现阶段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展方向探讨[J].环境保护.2001,(2):13~15

新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医疗废弃物制度化管理监督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89-02

医疗废弃物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医疗废弃物的处置与管理,真正杜绝二次污染的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健康问题。近年来。我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加强了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和管理,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使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逐渐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尤其是随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相继颁布和实施,我院对该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深一层,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实施方案》,使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更趋制度化、科学化,各项措施得到更好的落实,现将我院的做法介绍如下:

1 建立健全医疗废弃物管理组织及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贯彻实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弃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对医疗废弃物实行规范管理。我院成立了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全院医疗废弃物处置情况,对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时及时采取减少危害的各项处理措施。并相继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规定》、《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及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医疗废物处置操作注意事项》等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形成以总务科主要负责,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实施监督检查,使该项工作有专门的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2 加强全员医疗废弃物处置等法规知识教育

为了使全院员工思想上对医疗废弃物正确处置的重要性有个明确、清晰、充分的认识,医院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加强了全院员工的培训工作。

2.1 医务人员的培训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需要全院各个部门的齐心协力以及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医院废弃物处置管理部门多次组织全院性讲课、岗前教育及实习生讲课,并经常到科室指导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医疗废弃物处置的操作注意事项等。使医务人员认识到医疗废弃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医务人员在医疗废弃物管理中的自觉性,做到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经过培训,医务人员思想由被动转为主动,且对自身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从原来被刺伤后仅初步处理到现在主动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要求采取进一步措施如定期血清学检查等。

2.2运送人员、保洁人员的培训针对保洁人员文化水平低,对院感知识缺乏,对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不了解,导致出现各类垃圾混放,医疗垃圾未密闭运送,垃圾桶未及时保洁等问题,加强对保洁人员、运送人员及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及自我防护意识,要求他们在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贮存、运送、处置过程中按规定进行,戴橡胶手套,各种操作后及时洗手。严格做到垃圾分类放置,每日运送二次,及时对运送车和垃圾桶进行消毒。严禁各类人员将医疗废物私自贩卖,若有发现,即予开除处理。

3 严格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3.1分类管理及处置

分类与标识医院对医疗废弃物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生活垃圾置于黑色垃圾袋中,医疗垃圾置于黄色垃圾袋中;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等锐利器具置于有警示标识的防渗漏、防刺的容器内。

包装及处置对实验室的病原体培养基、标本菌种、毒种保存液等,要求相关科室先高压灭菌后再放置在防渗漏的黄色垃圾袋;对于病理性废物如手术截除的肢体、人体组织、器官、病理取材后的人体组织等由专人负责统一送殡仪馆焚烧;各医疗单元专人负责做好医疗垃圾的包扎、密封工作;医疗垃圾袋内容物达胶袋容量3/4时,及时对垃圾袋进行封袋包扎,封口严密,胶袋外贴好医疗废物的标识并注明医疗废物的种类、时间、科室。

3.2职业安全防护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本院制定的医疗废弃物处置规程:在传递锐利器具,处理针头、卸下刀片、穿刺针时不要将锐利面对着他人;严禁将使用过的针头插回针帽,防止刺伤;用过的针头不能留在治疗台、治疗车、床旁桌上,用后的锐利器具不同其他废弃物混放。对从事医疗废物回收、运送人员及暂时贮存和处置的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乳胶手套、专用工作服、防水围裙、防护眼镜、雨靴等,避免其在操作中受到伤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医疗废物刺伤时,应立即用肥皂水、流动水、无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如有伤口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并用75%酒精、015%碘伏涂沫伤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医疗措施,医学观察。

3.3运送和贮存医疗弃废物的运送使用防渗漏、密闭的运送车辆,物业运送人员医疗废物按照医院制定的规定路线,在规定时间运送到医院医疗垃圾暂存处,在运送过程中,做好医疗废物的防盗工作,及时、完整地将垃圾送到医疗垃圾暂存处。

医疗垃圾暂存处有明显警示标识,加锁管理,防止医疗废物的丢失。运送车辆每日进行清洗并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液进行消毒。

3.4医疗废物的登记 物业运送人员与病区指定人员做好医疗废物的交接登记工作,交接登记内容包括废物的来源(科室)、时间、、种类、重量、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交接双方经办人签名等。医疗废物暂存处专人负责每日与区环卫固体废物处置公司签收登记“医疗废物转移交接单”。有关的登记资料集中在总务科保存备查,保存期限3年。

3.5 特殊医疗废弃物的处理①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弃物装入红色污物袋,注明日期并单独放置于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专用贮存室内,由专人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管理,等待放射物的衰减,使用监测器测量放射性程度直到能够安全处理。无关人员不准入内。②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器具,按规定分类消毒浸泡后,集中毁形并详细登记记录,装入统一配置的专用容器,交指定的有证回收单位收购,专人负责。

3.6 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医疗废弃物由于种类较多,其管理涉及临床、职能多个部门的工作,要求各部门间必须做好分工合作,才能保证医疗安全和杜绝污染的医疗用品外流,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置管理工作。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管理小组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做到分工合作,交叉管理,落实各项工作责任。①总务后勤部门保证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正常运转,负责做好包装容器的临床供应工作,组织做好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和移交过程的检查监督工作。②药剂部门按要求对临床的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的检查监督管理,做好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置工作。③预防保健、护理部门则按要求加强对临床医疗废物收集、分类消毒及处理过程的检查监督管理,做好有关医疗废物的消毒和个人防护知识的培训工作,对在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按要求及时做好上报和协调处理工作。④)医械、医务、院感、保卫科等职能部门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的规定,认真做好相关的协调管理工作,确保医院的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化、日常化、科学化,达到卫生、环保的标准。

4 监督与反馈

由医疗废物管理小组负责临床医疗废物处理的监督工作,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检查医院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科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协办单的形式发给科室负责人,列出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科室负责人限期将整改情况反馈给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同时将检查结果纳入医疗质量控制的范围,作为医疗质量评分的一部分与负责人政绩挂钩、与奖酬金挂钩。归纳检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间周一次的医院院周会(全院中层以上干部)大会通报,每月一期的医院OA办公内网以及医院《医疗质量简讯》讯刊上公布,将反馈意见传达到各个科室。

5 体会与思考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的实施,使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5.1 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严格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流程,有效地改善了医院的卫生状况,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防止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避免了医疗废物的随意丢弃,对确保医疗安全和保护环境起了积极作用。

5.2 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后,使医护人员执行各项相关操作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医用废弃物分类放置、处理,逐步的达到和实现了国家医疗废弃物处置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标准要求。全院上下密切配合。定期检查并随时抽查医院感染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补救,并分析讲评,敦督落实到位、杜绝了类似问题重复发生。

5.3 全员教育提高了全院员工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作为制度性要求,严格将医疗废弃物相关知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列为在职员工培训必备内容,促使各科室各级各类人员在认识上都得到了提高,管理好医疗废弃物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医疗感染的关键且人人有责。

5.4 改变了全院员工作中的不良行为与习惯,营造了一种防范医疗垃圾污染的氛围。由于各项操作规范化,并采取逐级带教方式,使医院各级人员都熟悉并能较好掌握,加上经常性的检查督导,从而改变了员工随手乱丢乱扔、医疗垃圾混放现象明显减少不少不良习惯,做到了规范化处理医院的医疗废弃物。

5.5 医院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增强。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各种污染针头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的重要途径。医疗废物管理好坏,对社会、环境、人类健康有直接影响。在加强废弃物管理工作中,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从而减少了传染病的传播,提高医院医护管理质量。

实践证明,加强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是体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体健康的主要手段,是改善医院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是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提高医疗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加强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同样也是我们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认真对待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管理办法,严格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地抓好员工教育,做好依法医疗费的管理,力争做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美丽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8,28(12).

[2] 楼慧萍 王静 赵国运 浅谈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8,8(4).

[3] 张红玲 .医用高度危险性物品的全程质控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

新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文4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它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如对医疗废物管理不当,造成医疗废物流失,将可能对整个社会形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对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分类条目》要求,我院对医疗废物的处理按照分类收集、集中处置、防止损伤的原则进行流程管理,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由刚开始粗放式的管理转变为规范管理,达到了废物分类明确、收集及时、运送合理、处置规范的目的,现将我院近年来医疗废物的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成立由院长为组长、主管院长为副组长,总务科、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结合我院实际,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如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我院医疗废物管理隶属总务科主管,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监督管理的模式,在感染管理科的业务指导下,由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管理,切实履行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个人安全防护、资料登记管理等相关工作,再由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等职能科室进行监督,指导和监控全院医疗废物的各项管理工作、保证该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2 加强培训,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管理人员坚持深入科室,对重点部门及保洁人员强化培训,科室对每日产生的医疗废物由医务人员和保洁人员进行严格的分类收集,严禁与生活垃圾混装。对保洁人员的培训采取对物业公司负责人及废物回收专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正确分类、收集运送、个人防护、针刺伤的处置,杜绝买卖医疗废物、严防流失等环节进行了培训,并由物业公司负责人对保洁人员进行培训。根据有关科室的特点,对科室人员进行短时间的现场培训,如外科、口腔科等,效果明显。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按感染性、损伤性、化学性、病理性、药物性废物的分类分别置于专用容器内。①感染性废物使用符合要求的、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塑料袋收集,放入标识清楚、防渗漏的临时存放容器内,待转运处理。②病理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处置之前低温保存。③化学性废物可经降解处理后排入医院污水系统。④药物性废物装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药物,少量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⑤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等防渗漏的坚固容器内。但应注意:医疗废物在丢弃过程中如已发生分类错误,切忌重新分类,更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如感染性废物误丢入生活垃圾桶内,只能按感染性废物处理。其他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增加一层包装。

3 制定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流程 盛装医疗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上必须有警示标识,包装袋为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黄色塑料袋,当医疗废物收集达到包装袋的3/4时,袋口进行有效封扎,防止泄露和遗撒。每个包装袋外均系有中文标签,标注: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由专职人员负责,每天按规定的时间、路线,用密闭的容器和车辆下科室收取并转运至医疗废物暂存点,运送工具每天用含氯消毒液终末消毒。

4 加强督导,严格监督管理 经常进行随机性抽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向科室反馈,并指导科室进行整改,纳入经济考核。一次性物品杜绝重复使用,特别是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均作为感染性废物处置,必须置防渗漏的黄色包装袋中。我院加大医疗废物管理力度,职能部门深入科室,随时指导科室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规范废物的分类、交接等制度,严禁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装,并按要求规范登记,及时处置。同时狠抓利器盒的重复使用问题,我院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基本上杜绝了利器盒的重复使用,从而有效的保护医护人员及保洁员免受损害。

5 加强职业防护 ①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的专职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②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在直接接触医疗废物前应穿好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如接触感染性废物或手粘膜有破损时戴双层手套,接触后洗手或手消毒,如遇针刺伤,要立即脱下手套用流动水冲洗,规范挤出血,用碘伏等局部消毒,填卡上报。③每年对相关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通过实践证明,加强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是体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防治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医院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是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2]。

参考文献:

新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医疗废物;环境保护;治理

一、医疗废物处理的现状

我国近几年颁布了一些关于处理医疗废物的管理条例,但是目前来说,还是有部分机构对医疗废物的处理不能达到要求。这主要包括以下问题:有的医疗机构没有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而是随意进行堆放处理,这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有的医疗机构没有按要求包装好医疗废物,而是简易包装,没有贴上任何的辨识标签,这对医疗废物的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有医疗机构将废物处理的地点设置在人群多的地方,这样的行为是十分不负责任的,这会使医疗废物上的细菌进入空气中,从而附着到人们身上,引起疾病。针对以上种种现象,我们发现的整个医疗废物处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二、医疗废物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处理的问题

其实一些科室都承担了各种医疗费用,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来更好的处理医疗废物,对医疗机构进行废物处理进行资金支持。

2、服务方提出的问题

在进行医疗废物处理的时候,管理人员可能会沾上或多或少的废物、细菌,因此,为了管理人员的自身安全,以防止细菌的传染,也为了不让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破坏,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定期体检。很多医院把废气物成本算到科室头上,这样做是很不好的,因科室已经为处理废气物消耗许多消毒剂,每月开支几千元不合理。为了防治工作人员交叉感染、受伤以及二次污染,就需要集中处理好一次性医疗物品。其集中处理的方案可以借鉴“中美儿童医院”的针筒集中处理方法。对使用过后的针头的进行“打弯”处理,这样不仅仅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而且还大大的浪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如果废气物分类很细,那么其所需要的空间就会增大,且实际操作起来就会很麻烦。如果在分类时不小心将物品分错类或者分类标志不是很清楚,那么就很容易将其当做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

3、其他问题

某些科室,如急诊科室病人输液多,应考虑具体情况,增加输运医疗废物的次数。可考虑在病房内制作一个“收集箱”,由专人每天回收,统一集中处理病房内病人的废气物。

三、医疗废物处理有效措施

医疗废物处理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加强法制、统一规范、落实制度、综合利用”,这是加大医疗废物处理改革和加强现代化综合医院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医疗废物的集中化管理,综合利用是医疗废物的处理趋势,解决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粗放化管理,达到集约化管理的效果,有利于减少医疗废物对社会以及人民大众的危害。

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程度所决定的,为了提高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医院就需要一个专业的管理小组,其组长主要领医院领导,小组成员则是医院废弃物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的工作人员。在院内进行广泛宣传其重要意义,提高从业人员依法行医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以小组为中心,人人参与的,全院各个部门同心协力的环境。

1、加强条例学习,落实制度

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涉及到医院各方面工作人员,因此凡是与医疗废物有接触的的工作人员(含医生、护士、医技、药技、工勤等)均需参加院内举办的培训。要求人人掌握医疗废物的分类的方法、技能和原则。

2、成立小组,责任到人

医院应成立由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医院感染科室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管理组织,下设各科室或班组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的院内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联动小组,形成一套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体系。联合协调相关部门及相关专业人员,使其大力支持和配合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指导和督促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加强协调,统一标准、要求

卫生监督部门和医院主要分管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统一标准和要求;同时应加强培训,提高上级机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能正确指导、监督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

4、全面管理,逐个突击

必须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内部医疗废物登记制度和交接签收,杜绝医疗废物的扩散、流失。不但要管好个大医院的医疗废物,也不能漏掉社会办医和个体诊所等小的医疗机构。

5、重视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主要是针对组织正在面临或可能的的危机事件,而针对危机识别、危机防范、处理等行为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医疗废物的管理,可以说是医疗机构内危机防范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医院来讲,同提高医疗质量,抓经济效益是同等重要的。为了进一步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需要组织医务员工重新学习认识危机管理,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如“非典”造成危机事件的发生。有效的危机管理是医疗机构临危不乱,借以立足的法宝。

四、结语

对于医疗行业来说,做到无菌、无污染是十分重要的。而在进行各种医疗手术及其他医护治疗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医疗废物,那么如何对医疗废物进行处理就成为医院十分重视的问题。毕竟,人们希望在医院看到的是干净的床铺、整洁的地面,这样会让病人安心在医院内休养生息。因此,有效地处理医疗废物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医院必须对这件事负起责任。医院每天都会产生不少的医疗垃圾,如果不能及时对这些垃圾进行有效地处理,将会影响到医院对医疗质量,而且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为了保护环境,也为了保护病人,有效处理好医疗废物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这是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的长期处理与监测的。环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坚强,它不能受到本不该有的破坏,我们要做好能够做到的事情来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夏侯娟.江西省医疗废物处置工艺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梁娟娟.医疗废物典型组分热解―焚烧过程中无机氯析出及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

[3]王佳裕.二氧化铈催化臭氧氧化医药废水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4]魏炳方.机械旋拧封口的医疗废弃物收集装置的研制[D].南昌大学,2013

[5]王轩明.废弃医疗仪器设备逆向物流的回流量预测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6]张璐.利用热等离子体熔融处理模拟医疗废物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

新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医疗废物 安全处理 焚烧 资源化 减量化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388-01

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以及大气污染程度的加重致使患病人群的比例不断攀升,但相应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技术多年来却没有质的跨越。显然,这中现状势必会导致大量的医疗废物消化、处置、回收不彻底,继而对大气、水源、土壤等造成污染,故本文旨在通过技术层面来研究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可行性。

知己知彼,方能制胜。要探讨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技术,我们必须对医疗废物的来源、危害、形成机理、变化过程等有全面的了解。

医疗废物是指在对人或动物诊断、化验、处置、疾病预防等治疗或医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液态或者固态的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调理》的分类方法,主要有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医疗废物不但含有大量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而且本身还极易腐败变质,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腐蚀性.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可以造成对水土、空气的污染,甚至可以导致人群传染病流行和暴发.因此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无论是从保护环境还是从疾病预防和控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医疗废物不仅对土壤、大气、水源等空间物质造成污染和空间污染,而且造成人们的生活环境畸形变质。

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理的意识不明确、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各个医院缺少对口收集的专用车辆是目前各个医院普遍存在的状况,如,县级医院和70%以上乡镇医院医疗废物大多数都由各单位自行焚烧处置,而少量乡镇医院和村级个体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未经任何处置程序即混人生活垃圾,甚至有些还直接流向社会,成为不法商贩牟利取材的源头。可见,我国医疗废物管控的现状是复杂的,也是缺少一套完整程序的。近年来,政府部门虽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和处置,但对专项处理的技术研究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一、医疗废弃物处理的技术举措

传统的医疗废物处理技术是掩埋和焚烧,但这两种途径都有各自的短板。掩埋属最低级的医疗废物处理方式,其不但对土壤、地下水源造成空问污染,而且所掩埋物质需要一个漫长的分解或降解周期,这显然与当今的国情相违背。焚烧技术仍然是目前处理医疗废物的主要方式,在亚洲和欧洲的许多国家,焚烧处理技术应用普遍,不过焚烧物质对大气的污染是制约其发展的症结所在。本文结合尾气净化、等离子体技术和再生利用技术来进一步研究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技术途径。

1、高温焚烧处理中的尾气净化技术

高温焚烧处理技术仍是当今国内外公认的有效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分析起来有:焚烧物适用范围广、高温处理的废物彻底、减量化的效果明显,特别是尾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更是弥补了高温焚烧技术处理医疗废物的不足。

医疗废物在形态上都由塑料、玻璃、棉纺制品组成,故它们在燃烧分解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物、酸性气体污染物、二恶英类污染物等,这些细微颗粒或气体携带医疗废物中一些难以去除的病菌将直接进入人们的呼吸系统,长此以往变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目前,尾气净化技术中对烟尘颗粒的控制主要采用水膜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通过在排烟口加装滤网或布袋收口、电极吸附等装置,在医疗废物高温焚烧后气体直接连通该除尘系统,进一步过滤颗粒I生的物质。不过,袋式除尘器收集的粉尘极易附着在塘壁上,造成出灰口堵塞或漏气。

医疗废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气体,而其中的氯氢化物很难用常规的方法去除。根据GB18485―2001标准的限值规定,去除酸性尾气的方法大致分湿法、于法喷雾干燥法几种。相比较之下,湿法酸性气体去除技术具备反应速度快、设备简单、去除效率高的优点,但其缺点是对设备腐蚀严重,反应后产生的污水又是另外一种污染源;干法去除技术是采用CaO来中和酸性气体,并通过未参与反应的吸收剂来使得中和后的物质结晶、净化的目的。综合来说,干法去除很好弥补了湿法的缺点,但其去除酸性气体的效率实在很低。二恶英类物质是高含氯医疗废物的必然产物,同时,经研究证明,其也是致癌的主要原因,故如何降低焚烧炉内二恶英类含量的技术措施十分重要。首先,在焚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炉内烟气在850℃时悬浮2s以上,并减少烟气在200℃~400℃范围的留存时间,然后通过物理萃取、化学降解或这催化、吸附等途径去除二恶英类物质的排放。根据GB18485―2001的规定,二恶英类物质排放标准不得大于1.mgTEQ/Nm2

2、子体技术

等离子体法近年来处理医疗废物的一项创新型技术,其利用离子体电弧窑中产生的万度高温瞬间杀死医疗废物中的微生物、摧毁残留的细胞毒性药物、药品和有毒的化学药剂,并使之无从辨认。从理论上讲,任何化合物在电弧窑中都可转化为玻璃体状的物质,经这种方法处理后的医疗废物可以直接填埋,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目前仅广州、深圳城市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置医疗废物。

当然,还有高温的灭菌法、电磁波灭菌法、化学消毒法等,不过就目前医用废物的品类组成、结构分析来讲,这几种方法都无法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故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3、再生利用技术

医疗废物的再生利用技术是一种很大胆的尝试,被业界称为“静脉行业”。其主要是对初始的医疗废物进行归类整理,然后针对每一类别的废物采用物理、化学或其它方式进行彻底杀菌,并严格在全封闭状态下执行运输、分类、清晰、杀菌、储运、再加工等工序,最终使得每一件医疗废物变废为宝,重新被应用。

医疗废物的再生利用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这也是专业技术人员在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医疗废物安全处理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我国医疗废物的处理在各个方面都处于落后阶段,而且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不匹配更是加剧了医疗废物对空间物质的破坏,因此,为彻底扭转这种局面,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流程,并写入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与保护,另外,卫生部门还需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对于医疗废弃物的处置要对口建立严格的考核处理方案,遵循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原则与标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废物处置原则是每一个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处置时必须遵循的,同时这些原则也是医疗废物安全处理技术所要达到的层面。

我国医疗废物处理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在技术方案、管理办法和监控制度方面都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同时也要注重创新,研究可操作性强的医疗废物处置技术,从而保证一种健康、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