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预算法下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如何在预算法下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摘要:2014年,国家相关部门了《预算法》修订方案,新预算法于2015年正式实施。现阶段,事业单位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新预算法给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提出新的考验。预算管理是否能够获得理想效果,将会给事业单位运营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就结合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重点分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在新预算法下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预算法;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一、引言

当前财政体系深入改革,旧的预算法中问题逐渐凸显,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以在2014年国家正式对预算法进行修正。随着新预算法的,给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带来一定影响,并对预算管理提出新的标准,事业单位也在调整并优化预算管理模式。但是在新预算法下,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二、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新预算法中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具体体现在零基预算、预算绩效管理、财务信息公布等方面,给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1.零基预算的影响

和传统预算方式比较,零基预算没有局限在单位以往会计年度中出现的业务层面,而是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阶段,将所有活动从头进行预算编制。预算编制人员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各项资源和收支进行规划与安排,让预算编制更加合理和准确。和传统预算编制方式比较,零基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大,内容复杂,要求做好各项数据信息的采集与整理工作,要求事业单位给予预算编制充分关注,提前准备。一方面,财务部门应根据预算编制要求进行工作汇总,争取得到单位管理人员的肯定与支持,协调各部门关系,一同参与预算编制活动,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另一方面,对预算编制部门进行专业培训,让预算编制人员掌握全面的预算编制方法和技能。

2.预算绩效管理的影响

在新预算法中多次提及绩效管理,如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对预算支出情况进行绩效评价,重点审核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及绩效成果等。由此可见,绩效管理渗透到预算管理各个环节中,如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审核等。新预算法中比较重视绩效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保证财政资金合理使用与调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保证预算管理质量,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追踪和监管,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保证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3.财务信息公开的影响旧的预算法没有提出信息公开要求,使得部分单位在预算管理中容易发生违规行为。而新预算法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提出了明确要求,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预算管理成果进行公布,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要求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各个环节严格监管,让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更加公开与透明,避免在执行预算管理工作时出现各种违规违法行为,防范各类风险。

三、新预算法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之前,需要严格按照新预算法相关内容,将预算管理理念运用其中,以促进单位资金使用水平和效率的提升,为单位创造更高的效益。

1.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经济效益

为了将全面预算管理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可以参考其他单位预算管理经验,取其精华,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加强事业单位之间信息交流,将传统预算管理理念进行改革优化,适当扩充预算管理内容,完善预算管理体系,规范预算管理流程,完善事业单位发展战略,建立成本核算系统,整合单位现有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帮助单位节约成本,保证事业单位在新预算法的指导下顺利完成预算管理目标,提高单位经济效益。

2.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为了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发展,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经营状况及产品成本核算、绩效管理等信息,与财务部门及下属预算部门配合有着密切关系,只有部门之间充分联动和信息共享,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绩效审核等工作有序进行,为事业单位更好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所以,事业单位需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养,严格按照新预算法要求完成预算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3.有利于缓解事业单位收支矛盾

从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在预算方面容易面临收支矛盾问题,为了及时防范财务风险,创建高质量的经营环境,事业单位需要做好各项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加强预算管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严格按照预算管理目标,精准计算所需资金,增强单位所有人员的职责意识,有效处理事业单位遇到的问题。

4.有利于财政支出更加规范

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通常将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当作导向,并将每年财政支出和生产效益充分结合,今年的预算结果将会给明年预算支出带来一定影响,使得单位在资金预算申请上变得更加严谨,同时增强财务人员责任感。

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模式滞后

结合当前情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受到传统经营理念影响,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采用的管理模式比较落后,没有根据预算管理要求制定管理计划,工作流程不完整,使得预算管理进程比较缓慢。例如对项目汇总、项目识别、项目管理、项目进展等数据录入时,一般采用人工填写方式,无法保证各项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影响工作效率。

2.预算编制不合理

一方面,预算编制质量无法保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及基层人员对预算编制了解不深入,预算编制重视程度不高,单位没有成立独立的预算组织部门,缺少专业预算管理人才,没有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完成预算编制,使得预算编制结果和实际偏差明显,无法保证预算管理质量。另一方面,支出编制不合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比较随意,部分单位缺少对实际工作的考量,随意调整预算项目,缺少科学论证,没有统一预算编制标准,无法保证预算编制的可行性。同时,支出费用划分比较笼统,影响预算编制结果。3.预算执行不深入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环节中,预算执行约束性不强,容易发生无预算、预算随意调整、偏离预算计划等状况,使得预算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比较随意,扩大支出范畴,增加额外成本,甚至出现虚列支出现象。因为预算支出不够细化,再加上预算执行监管不严,使得预算执行情况和预测目标严重偏离,影响最终预算执行效果。4.预算考核不全面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缺少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有效监管,没有形成相互制约的监管格局,无法对预算管理实施过程进行合理监督,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影响最终预算管理效果。因为事业单位没有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在人员激励和责任追究上措施不到位,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影响后续预算管理工作。

五、新预算法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完善建议

1.创新预算管理方式

首先,加强预算结果管理。在事业单位经营发展过程中,将会投入大量资源,从而形成项目成本,为了帮助事业单位控制成本支出,要求相关人员提前做好项目预算评价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察,事后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价,把预算结果当作各个部门编制预算方案的依据。事业单位还要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结合上级部门下发的预算管理要求,将预算绩效工作融入事业单位财务战略规划过程中,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促进预算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事业单位需要定期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各级人员预算管理意识,挖掘员工工作潜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预算管理活动,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及合理的惩罚措施,规范员工工作行为,保证各个部门团结一致,扬长避短,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有效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其次,事业单位可以结合时展要求,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建设信息化平台。事业单位需要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与使用,信息化平台具备可视化流程配置功能,操作比较便利,可以帮助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整合各项信息,了解各部门实际工作情况,制定详细的预算管理计划,保证预算管理目标顺利完成。在信息化平台支持下,把各项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汇总,促进预算管理与信息化系统的充分结合,有效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事业单位可以定期将预算管理结果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外公布,通过公示的方式,强化各级人员职责意识。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做到规范合理,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水平,实现财务资金有效使用和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最后,加强财务人员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养。受到新预算法的影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胜任预算管理工作。所以,事业单位管理层需要定期为财务人员开展各种培训工作,把最新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融入培训活动中,强化财务人员的资金管理意识,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帮助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妥善处理好短期预算与长期预算之间的关系,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顺利完成预算管理目标。

2.科学编制预算管理方案

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事业单位应做好内部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各级人员思想认识,给予预算管理工作充分重视。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参考以往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对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工作,及时调整不合理内容。单位管理者应该及时转变传统思想,要求各个部门人员主动参与预算编制活动,也就是在实施预算编制前,对单位各个部门及人员进行工作安排,通过开展内部会议、讲座方式收集各方意见,尤其是对于单位骨干、精英人才等,对其提出的工作意见要高度重视。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应该和单位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让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和规范。在实际操作中,要求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审批预算方案,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同时,各个单位及部门应在财政部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预算汇报,一般在通知中已经确定支出标准和收支项目,对于财政支出、收入增减等情况提出针对性意见。此外,各个单位预算编制工作开展应严格按照相关意见要求进行,对年度目标进行细化,保证预算编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随着新预算法的,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方案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定额定员工作机制,在对单位办公经费标准、人员工资精准预测的情况下,制定合理的经费标准,实施支出经费定额定员管理机制。事业单位需要让项目库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结合事业单位财务情况、项目进度确定是否将其编制到项目中,如果项目实施期限超过12个月,需要结合实施时间编制滚动预算方案。通过建立数据库,给单位债务、资产管理提供数据参考,及时更新数据库,满足预算编制中的数据需求。

3.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预算执行在预算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对促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有着现实性意义。在实际中,要求相关人员在实施预算管理工作时,加强预算规范化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保证预算执行工作做到有效和均衡。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首先,加强预算执行绩效管理,根据定性与定量考核要求,建立多元化预算绩效管理和考评体系。同时,对于预算执行环节中实效性不高、效率低下的项目,事业单位需要通过负面清理的管理方式进行处理,并规范项目立项。其次,事业单位需要加强预算执行考核机制建设,确定项目负责人职责,对项目资金、完成进度、工作效益等进行考核,形成预算执行与单位员工薪酬、业绩、福利相结合的工作体系,让项目部门和相关负责人可以主动参与预算执行活动,提高预算执行水平。再次,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追踪管理。如果涉及预算执行内容,要求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规范化监督,经过全面考核与论证之后,按照相关流程对预算进行追加处理,如果出现由于年初预算失误而导致的资金效益问题,不可对预算追加调整。最后,加强预算资金结转结余管理。相关人员需要根据以往结转结余资金使用情况制订管理计划,对需要被结转到次年使用的项目资金,财政部门应按照新预算法对结转使用资金情况进行审核,对使用资金效益低,或者已经完成的项目结余资金进行回收处理,避免单位资金流失,维护单位及国家经济

4.加强预算考核监督

在新预算法下,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完成预算管理目标,应科学建立预算考核监督机制,合理划分预算管理职责,责任分明,建立具有衡量功能的预算执行监督管理制度,实现预算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在新预算法中明确要求预算监督管理范畴,如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等,统筹、分配、使用预算资金。事业单位应加强预算监督管理机制建设,科学划分预算管理职责,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细化审核内容,对于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预算安排与资金使用,应提出明确工作,加强预算考核管理。同时,预算考核监督中包含落实预算政策、执行财政体系、维护财经纪律,及时找到违反财政制度要求的部门及个人,按照国家法律追究其相关责任,保证预算收支活动的稳定进行。财政部门需要全面发挥预算考核监督管理效能,在纪检、审计等部门的配合下联合执法,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管理联合工作体系,保证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联合审查,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六、结语

总而言之,怎样才能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实效性,是当前各个单位重点关注的内容,更是促进事业单位长效发展的关键。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国家了新预算法,对预算管理进行约束和规范。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事业单位除了要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外,还要保证执法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加强预算考核监督,保证预算管理的完善性,充分发挥预算管理效能,提高单位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发展。

作者:杜连飞 单位:莒南县水库管理灌溉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