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企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分析

茶企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分析

摘要:茶企在经营中会涉及到各类合同的签订,而在合同履行和过程中,一旦出现各类问题,就会使企业承受较大的法律风险,影响企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在茶企合同管理中的风险作出分析,并针对不同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对策,为企业落实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提供参考,保障茶企合同管理效用提升,促进企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茶企;合同管理;法律风险

茶企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快速发展下获得巨大的发展前景,但也因为自身条件限制,以及内部管理等问题,暴露出较多的缺点,影响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在合同管理上的问题。茶企在经营中所签订的合同,会在履行期间,受到合作双方发展情况,以及各类限制因素的影响,出现履行不当等问题,企业面临着经济效益上的损失,并承受着较大的合同风险。这种风险具有继发性的特征,要求企业做好预防和管控工作,发挥合同管理的作用,有效管控合同签订、履行、协商等各个阶段的法律风险,最大限度的保护企业权益不受到损害,促进茶企的稳步运行与发展。

1茶企合同管理概述

我国作为茶叶发源地,有着悠久的种茶、制茶、生产茶的历史,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下,茶企实现现代化的变革,使各类经济活动和贸易活动数量不断增多,为企业带来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带来合同管理上的问题。合同在维持企业合作关系和提高双方合作活动规范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双方合作的资源条件下签订合同,其合同的内容具有法律效应,需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严格履行义务与职责。企业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减少经济上的风险,就必须签订合同,约束双方经济行为的同时,保障合作关系的稳定。然而,就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而言,企业特定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是企业在履行职责和义务时需要加强管理的主要问题。一旦茶企遇到存在于合同中的法律风险,缺少对风险的控制和预防,就会直接造成企业经济利益被损害,对企业发展而言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茶企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内部管理,加强合同法律风险的防控和管理力度,并落实针对性的措施,使存在于合同中的风险及时被消除,企业能够更好地开展贸易和经济活动,实现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2茶企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

2.1合同拟定时的隐藏风险

在合同签订之前的环节中,时常存在主体资格和对合同条款理解存在差异的问题。茶企业要了解合同主体的经营、融资、信誉情况,对合作的对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才能保障合同拟定内容合理性,保障对方具备一定的履约能力。在合同签订前,还应了解参与签订主体的资格,若主体为企业人或担保人,则不具备法律上的资格,那么合同将被视为无效。在确定合同主体后,对合同条款和内容进行拟定,依照双方的诉求作出约定,但是在合同内容拟定的过程中,不能保障双方对部分条款理解的一致性,合同的履行和签订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纠纷。例如,在双方针对“利息”的理解上,部分企业认为利息主要是指期内利息,而银行则认为利息保障期内利息、复利等,这种理解上的差异,会在履行合同以及双方发生诉讼纠纷时出现履行义务上的差别。要求茶企在合同拟定以及签订合同之前,对合同内容进行认真反复的研判,加强对部分条款的法律审核,保障合同内容的合理合法性,最大限度保障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在发展中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2.2合同签订时的风险

一般而言,一份符合规定且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需要包含明确的主体、支付方式、品质、履行方式、具体价格等内容。而在合同签订时发现某一项内容不完整,存在名词使用争议、内容不完整、条件不合理等现象时,在执行合同规定的过程中,涉及到不合理的条款,则容易出现合同纠纷。合同签订双方鉴于自身的权益,会出现各持己见的现象,给解决纠纷增加难度,也会使合作项目执行效率降低,企业双方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除合同内容外,合同的形式问题也容易引发法律风险。一份不符合规定形式的合同,不受法律保护,且在签订后不生效用。比如企业没有经过招标就私下与合作方进行合同的签订,这种行为不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容易导致签订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成为无效的合同。

2.3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

在合同完成订立和签订环节后,进入到合同双方履行自身义务的重要环节,这其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具体有合同履行不适当,以及不履行等情况。造成合同履行不当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企业不重视合同管理,在合同签订之前,缺少对合作方的了解,针对企业存在的细微变化没有及时的反应,造成合同签订后存在一定的风险。表现为合同主体变更时,合同的义务责任出现转移。针对合作双方签订的内容,新的合作主体缺少了解,而不能及时的履行义务,出现合作上的纠纷和问题,带来一定的风险。与此同时,企业对违反合同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不但追责不及时,还因为处置手段的不合理带来经济上的风险和损失。而造成不履行合同的情况,主要是合作主体根据自身发展状况,选择拒绝履行合同中约定好的职责。这就要求另一方针对违约的行为作出中止合同、解除合同、追责等方面的抉择,选择更加合理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利益,对违约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反应,以及有效的处理,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

2.4产生合同纠纷时的风险

在双方需要履行的义务确定后,如果没有依照合同的要求来实施各项细则,则会出现合同纠纷。在确定合同纠纷产生后,双方为保护自身利益会进行的上诉或仲裁等行为,在此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类的风险。比如企业考虑诉讼时长和成本等问题,就会出现拖延的行为。或企业自身实力不足,在维护自身权益上缺少经验,没有选择专业管理人员或律师进行申辩,造成自身利益诉求表达不清,法律诉讼请求不合理等情况出现,使保护企业的最后一道防线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诉讼失败,无法获得相应的补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名义上的损害。

3浅谈茶企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与经营制度,为合同管理提供保障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茶企长远可持续发展,应针对茶企在合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与经营制度,为合同管理提供重要保障。首先,应进一步完善执行主体信用调查制度,最大化降低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在合同签订前期,对合同主体展开信用调查,全面了解合作方的执行能力、资金状况、信用水平等。结合签订合同内容,客观评定合作方履行合同的能力,以避免在后期的执行过程中,因合同方履行义务不到位而出现法律纠纷的问题。在通过建立主体信用调查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合作方资料,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主体信用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整合与处理,便于管理者全面了解合作方信用程度,促使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方案策略能够顺利执行。其中,主体信用调查制度主要包括调查主体经济执行能力、调查主体信用情况以及调查主体纳税情况等,初步判断主体信用程度与履行能力,为合同签订提供重要保障。其次,加强建设合同审查制度,通过成立合同审查制度,严格判断合同是否符合双方利益需求,是否存在法律风险问题,以及合同内容是否需要修改和优化等,为茶企合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意见。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不断完善合同基础事务管理制度,围绕管理工作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积极搭建激励与奖惩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对出现问题的个体及部门给予责任追究,根据问题轻重程度予以相应处罚。以此来形成约束机制,为合同管理的全过程提供保障。

3.2积极完善茶企合同管理机制,提高法律风险的防范水平

进一步完善茶企合同管理机制,首先可通过成立专门的茶企内部法务部门,为合同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意见与思路,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科学、合理,具有法律依据。在具体实践中,相关企业管理者可通过聘请专业的法律从业人员,组建合同管理组织,专门负责法务事宜。若茶企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对法务工作的需求有限,为保证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人力成本消耗,可选择与法律咨询单位取得合作,聘请专门的法律顾问对企业合同管理工作进行法律风险把关,发现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以此来降低企业成本支出的同时,便于在第一时间消除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其次,应注重打造符合茶企发展目标、企业文化、战略部署的合同范本,包括合同形式、合同内容等等,并将此作为合同管理的重点。其中可包括购销合同、资产转移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等等,可将此类合同内容作为辅助性合同条例,与主营业务合同相配合,对于打造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合同范本,保证合同形式、结构与内容合理性等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合同担保机制,积极制定合同担保协议,在担保协议中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及各自承担的法律义务,对于分散茶企法律风险,增强合同签订的慎重性,降低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等具有一定作用。

3.3加强茶企合同签订管理力度,有效预防法律风险的发生

首先,在茶企合同签订环节,应严格核实合同主体的身份,确定合同方不会存在冒用或盗用他人名义的情况,以及调查合同方授权情况,确定其是否具备所有符合法律规定与要求的手续。如果合同方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资料,应及时终止合同签订,以避免因不确定因素而造成的损失。其次,应加强对合同内容合法性的审查力度,确保合同中的各项内容没有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条例、不利于双方协同发展的条例以及其他违法现象,严格遵守《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去制定合同内容。其中,对合同内容合法性的审查,主要包括合同名称是否合法;合同是否存在任何法律禁止交易的内容或物品;合同履行形式是否符合法律标准规范;合同是否在法律保护范围内等等。通过严格审查各项合同内容,有效避免法律风险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还需要确定合同条款内容与表述准确无误,保证合同条款完备详实,而非模棱两可、存在有歧义,要保证合同语言精准,避免在合同履行环节存在误解的情况,能够最大程度上维护茶企权益。同时,针对合同格式条款,合同双方应指派各自法人或律师在签订前进行严格核实,做好各个条款的解释,以避免后期存在理解偏差,造成合同执行困难。

3.4做好茶企合同签订后的评估,便于实现法律风险事后补救

签订完合同后,还需要做好评估工作,有利于实现对个别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事后补救,最大化减少损失的发生。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管理人员在合同履行后,严格排查合同,归档、评估及纠纷处理等工作,做好事后补救工作。其中,合同归档可通过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管理形式,加强线下纸质合同的保管、保密及防损坏工作,避免纸质合同资料出现丢失、泄密、损坏等问题。在线上应形成安全管理系统,加强对网络病毒、黑客及插件与漏洞等风险的管理力度,避免因个别因素造成合同数据丢失、损坏或被盗取等。同时,为加强对合同归档风险的管理力度,应合理确定归档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规定具体的工作流程与要求,防止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其次,合同签订后的评估工作,主要是对整个合同执行情况作出准确判断。需要利用评估工作对合同中存在的影响及不确定因素加强防范与管理力度,避免因这些不确定因素的突发而造成利益损失。此外,还需要重视合同法律纠纷管理工作,加强纠纷案件的管理过程管控,及时发现并掌握合同纠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的来源,便于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正确的法律手段解决合同纠纷,加强对茶企的合同管理力度,利用法律手段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5强化合同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与能力

合同管理人员作为茶企合同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合同管理措施、开展法律风险防范及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执行者与实施者,其自身所具备的业务能力、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及法律意识与能力等水平的高低,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茶企合同管理工作成效。因此,努力提升茶企合同管理团队的工作能力,加强专业培训力度,加大专业知识、法律意识及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培训力度非常重要。首先,茶企应定期组织合同管理团队进行加大对相应法律法规的学习,积极学习当下最为先进的合同管理工作办法,努力提升自身综合工作能力,提高创新意识与法律意识,为提升合同管理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应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包括法律法规掌握情况、运用能力、践行实效,配合奖惩措施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挂钩,利用升职加薪、停止评优等措施,鼓励合同管理人员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努力提升个人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茶企作为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企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针对各项经济和贸易活动,开展的合作项目,需要依靠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来保护双方的切身利益。而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类的法律风险,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成为企业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面对法律风险的多发性特征,企业应构建完善合同管理机制,针对各个阶段的法律风险,落实管理细节,做好风险的防控与应急措施,减少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减少茶企经济上的损失,同时履行自身的职责,维护好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为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张娟娟 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