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解析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解析

摘要: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当前我国国内企业所处的内部与外部的环境都在发生着变化,在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逐渐重视对企业风险的管理,不管是企业成立之初还是已经发展成熟的企业,都会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每个企业都存在潜在风险,这些风险也影响着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提升以及进一步的发展。现代化的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具备竞争意识的同时也要对风险进行防范,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有机地将风险管理和企业的内部控制结合起来,对风险的控制营造一个比较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财务管理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形式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大量的违规违法事件,例如出现挪用公款、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账外设账以及进行内幕交易等,出现这些事件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由于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管理不完善。内部控制的管理对企业至关重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来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但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随时都可能面临风险,所以如何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加强对风险的管理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概念界定

(一)内部控制概念

自从全球性的审计丑闻被披露之后,各国都加强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美国更是以萨班斯法案作为前提,要求美国本国的所有企业都必须建立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并在内控的基础上制定风险管理的机制。我国也不例外,也出台了关于内部控制的一些法律规范,例如2008年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该规范的出台也使我国的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有了法律依据。该规范中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即由企业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所有人员参与实施的进行目标控制的过程,而目标的控制主要是要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要合理合法的进行管理、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确保财务的相关数据以及报告的真实完整性,另外还应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内部控制管理不仅是对财务方面的管理,是对企业的整个与发展有关的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以此来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合法真实与不断提升的经营效率。

(二)风险管理概念

企业对风险进行管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来自于企业内部,也有外部因素,也就是说风险的管理是动态的,贯穿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发展与经营的过程中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风险,并对这些潜在的风险进行防范避免企业蒙受损失。对风险进行管理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并且风险的管理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不仅需要管理层的监控,也需要普通员工都注重发现潜在的风险,并要求企业将控制风险的方式及识别方法传达给每一名员工。风险时时存在,当企业进行发展战略的规划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风险衡量,使企业潜在的风险能够从源头上被控制,在公司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将风险具体规划到相应的部门,然后通过部门内部的业务来防范与控制风险。对风险进行衡量旨在了解企业能够承受的风险范围,有助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能够识别不同的风险类型。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离不开内部控制的管理,一切会阻碍公司发展的行为包括财务舞弊等虽然他们的产生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都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情况有关,也正因为内部控制管理的不完善也就导致了一些潜在的风险没有被规避掉。也就是说,不管企业发展处于哪个环节,都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管理,这样才能做到在每个环节都能够快速的识别与控制风险,避免风险影响下个环节的经济业务。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越高效,企业的经营情况、资金情况以及财务状况才能更加稳定,才能使企业的经营更加高效,才能使企业的风险管理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样看内部控制活动就成了企业风险管理所必经的环节。其次,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可以为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活动提供动力,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内部控制状况不佳,就会使财务舞弊及其他错误发生的几率增加,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这也说明了内部控制可以作为一种长效机制来规避风险。

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缺乏认识,不够重视

一些企业不了解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源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薄弱意识,使他们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够完善,而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是衡量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一个指标,只有企业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会在具体的企业经营中有效运用内部控制机制,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地防范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才能够从源头上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要想实施好内部控制就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企业不能合理的设置财务工作相关的岗位,不能合理的对财务人员进行配置财务人员进行配置,就不能顺利地进行内部控制。例如,有的企业由一人兼任会计以及出纳、库管岗位,没有遵循会计中的牵制原则;还有一些企业在处理固定资产以及应收应付账款没有遵循内部控制制度的约定,使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与应收账款遭受损失,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发生。此外,有的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形式化,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真正的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是内部控制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不能起到防范财务风险的作用。

(三)内部控制监督不力,使企业财务风险增加

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促进企业的经营,如果不能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就会造成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失真,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相反,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会使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更加真实有效,假如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较差,就会相应的造成财务信息的不真实性,这样会间接引起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干预,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被粉饰,不利于企业对内部控制活动的监管。当内部控制不能发挥效力的时候,就会使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受到打击,造成企业的融资困境,从而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五、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的策略

(一)构建全新的内部控制治理机制

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公司内部的产权制度,设立进行风险管理的组织与部门,通过这个部门来决策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以及执行风险管理的具体步骤。同时应该成立企业审计委员会,来监督与评价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情况,并对内部控制是否合理来进行监督。由风险管理部门与审计委员会共同组成进行内部控制治理的机构,前者负责对内部控制的程序进行拟定于执行,后者进行内部控制情况的评价与监督,审计部门还应该将相关的修正建议向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反馈,这样使内部控制体系更加完善,两个机构之间互相配合,共同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服务。

(二)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应该不断地在发展中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健全,增加管理层以及其他员工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会计工作岗位。对于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增强对风险的管理,对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加强监管力度,将责任分配到每一个部门及人员的身上,使内部控制更加完善。另外,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了解不同部门与岗位的具体职责与权限,将风险管理的职责具体到个人,与此同时,应该加强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能够对新时期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

(三)内部控制要遵循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

企业在设置内部控制部门的过程中,要将风险管理的要求渗透到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与具体的环节中,实施内部控制应该遵循相应的风险管理原则,使风险管理更加具体与全面,原则一,应做到全员参与,鼓励企业内部所有员工都注重对企业风险的管理;原则二,要在企业经营及发展的整体过程中进行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原则三,对风险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不管来自于业务方面的风险,还是法律与技术方面的风险都要加强风险管理。

六、结论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做到风险与竞争意识并存,企业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要有机地将内部控制结合风险管理,营造良好的风险控制环境,在企业不断成熟与强大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风险控制的方式,力求做到更加合理科学地进行企业的内部控制,使企业发展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越蒙.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J].科技资讯,2017(35):1-9.

[2]石涛.浅议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4(2):35-36.

[3]王福年.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风险管理,2017.

作者:徐聪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