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档案管理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档案管理论文

一、背景

1.理论研究

自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理念提出以来,人们就很重视企业档案,一些管理专家也都提出内控管理机制中必须要加强档案管理。如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对“管理机器”加以考察可以评估并指导企业进行改进,他所指的“管理机器”即为“包罗现在、过去和将来的记录系统”,这里的记录系统可以理解为企业档案系统。而另一位管理学家卢卡•帕西奥利也强调必须关心内部的管理控制,还建议“备忘录、日记账和分类账要编上号码并注明日期,所有交易的文件都要详尽完备并永久存档,以及定期核查以便内部控制”,这是早期企业档案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雏形。可见在经典管理学家们眼中,完整的企业记录和档案系统是企业极为重要的管理依据和控制手段。当前,有学者对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截至2014年1月)。作者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基础,检索出有效中文文献18篇,相关书籍1本;以EBSCO数据库为基础,检索出有效英文文献12篇,相关法规标准2部;加上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共计35份文献。其中最早的是2000年美国的一份政府档案,强调组织的档案管理对组织内部控制的作用。随着2002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萨班斯法案)和2008年《基本规范》的相继颁布,近年来对该课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总体来看,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数量比较少,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所欠缺,整体上并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尚存在诸多理论空白。

2.实践发展

自2001年以来,国内外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大型上市公司的会计欺诈事件,如美国的安然、世通以及中国的银广夏等,这些都反映了企业控制的严重不力。其中安然事件后的一片混乱,促使美国颁布了萨班斯法案,该法案对于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都做了强制性要求,同时还要求档案材料必须满足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和及时性。我国各界也逐渐认识到,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只有提高内部控制能力,使企业的各项活动和资源都能够处于可控、优化状态,才能提高其核心竞争力。2008年,我国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订了《基本规范》,随后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执行并制定适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阅读可以发现,《基本规范》中多个条款与企业档案管理直接或者间接相关,档案管理作为企业信息控制的关键,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如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将档案作为一个重要的控制点,建立了以“三铁(即铁规章铁账本铁档案)”为载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从根本上提高了控制效率,确保了长城公司各项工作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高效运转。我公司在制定《内部控制手册》时,也将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纳入其中。

二、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相互关系

《基本规范》第五条提出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五大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其中“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这里的信息包含了企业档案信息,所谓“沟通”包含了档案信息的传递、服务功能。可见,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

1.档案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企业档案是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它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其基本价值,即具有参考作用和凭证作用。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这一作用的发挥显得更加重要和明显。档案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信息,而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方便、有效的利用。可以说,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档案管理负责信息的汇集和回馈,通过接收档案信息、提供信息服务的循环运行,参与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阶段,是企业信息控制的关键环节。企业档案既是企业有形资产的记录和凭证,也是专利权、商标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依据和证明,在企业创新、企业管理和规避风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为规范企业管理、辅助生产经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企业职工利益、完善法制经济、解决企业纷争提供信息支持。可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

2.企业内部控制对档案管理的影响

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记录并监控企业所有活动信息,这对于企业档案管理也具有积极的影响。首先,企业内部控制强化了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依据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档案人员需对现有流程进行梳理,对现有记录的合理、合规性进行重新确认,对遗留问题进行调整处理,对查阅记录、借阅记录、借阅台账及全部档案目录进行核对清理,进而确保各项信息的准确。其次,企业内部控制进一步确保了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由于档案的特殊性,内部控制过程中的档案管理需设置两个风险防控流程。一方面,在档案文件材料归档时要认真履行交接手续,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原始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在档案文件材料的查阅借阅时,要认真履行查、借阅手续,确保档案文件材料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更改、破损、丢失等情况。再次,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了档案管理流程。企业内部控制要求企业的文件材料及其信息自产生时就要处于有效的控制管理状态,打破了文件与档案管理的明显界限,实现文件、档案的全过程、系统控制管理,保证文件和档案之间的连续性。同时由于信息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各部门的归档积极性也有所提高,由被动归档逐步转变为主动归档。总之,企业档案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之间是一种良好的促进和循环关系。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就能够促进企业内控能力的提高,而企业的内控机制又反过来完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三、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档案管理的强化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依赖信息反馈的过程,档案作为信息的汇集中心,在控制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应该对档案管理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从而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信息保障,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运行。

1.加强与档案管理相关的企业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企业档案管理规定为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标准,而《基本规范》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开展提供了指导和方法。通过分析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可以发现,两者具备相关性,企业内部控制的实现需要档案管理的支持,然而《基本规范》中虽多处提到了“资料”“信息”“记录”等,说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文字中却仍未明确指出。同时在我国已颁布的涉及企业的法律中,也都没有对档案工作的明确规定。但是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我国社会档案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近两年中央有关部委制定的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规章中,逐渐对档案管理提出相关要求。在全国政协十一次会议上,曾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的毛福民委员提交了“关于在国家涉及企业的法律法规中对档案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的提案,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修改有关企业法律法规时,具体明确企业必须建立业务档案和财务档案,设立合理的保管期限,建立企业档案工作制度,保持档案原始性和完整性等企业档案管理内容。明确企业档案的重要性,加强与档案管理相关的企业法律法规建设,这既是内部控制与档案管理的相互影响与促进,也是从国家层面出发,建设企业内控与档案管理长效合作机制的必然措施。

2.加强企业内部档案制度建设,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企业档案管理体系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工作系统,一般包括档案管理体制、档案工作制度、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业务内容、主要工作流程以及档案人员和档案管理设备设施等要素。其中档案工作制度是企业关于档案工作的一组集成配套的管理办法、业务标准、操作细则,它是开展档案管理的行动指南和业务尺度,是运行和控制档案管理的标准和依据。《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42-2009)中将档案工作制度的内容作为一个制度体系予以重点列出,并指出其构成内容包含“档案工作规章”、“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业务规范”三项内容,说明企业档案制度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档案制度相对完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内部控制工作的发展需求,档案工作制度也要不断修订,从文件的产生、传递到归档,都要有明确的管理细则,权责分明,确保档案的真实、完整,保证档案工作的高效、规范。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检查措施,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实践中自始至终对制度加以落实,从而满足企业内部控制度对档案管理的要求。

3.转变档案管理模式,实现工作流程重组

企业档案是企业各项职能活动的产物,是随着企业各项职能活动的开展而产生的。对企业内任何一个部门而言,它所产生的档案是其各项行为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其职能作用和工作绩效的有力凭证,而内部控制正是针对企业各项活动开展的风险评价和审计监督。因此,各项活动中所产生的档案是否完整系统,档案管理是否科学有序,将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在传统管理环境下,企业档案管理和文件管理以“归档”工作为接口衔接,档案部门缺乏对归档前文件的有效控制,这也正是在内部控制过程中档案管理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实现企业档案的有效管理,就应当增强企业档案管理的灵活性、多样性,将企业档案管理的范围扩展到企业文件材料形成之时,对档案工作流程重组,构建正确的档案管理模式,如文档一体化或企业信息一体化管理。即打破对现有文件管理的思维定势,从文书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全局出发,实现从文件生成、办理到档案归档的全过程管理,实现企业档案管理前端控制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档案管理要与企业职能活动同步进行,控制监督归档前的文件管理活动,实现对文件到档案的全过程控制,做好归档工作;同时还要重视对归档范围和分类体系的重新审视,并与业务部门配合,做好企业重要活动档案的跟踪工作,及时收集易散落的文档,真正使企业内控在良好的档案信息记录习惯和充足的档案资源基础上实现。

4.提高人员参与意识,加强团队合作

档案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一个企业的档案意识则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要实现档案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必须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档案意识。首先,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由于企业档案的形成、产生和最终归宿均在企业内部,对外无明显产品特性,所以往往容易被管理者忽视。但是随着企业内控的发展,档案在其过程中的参考和凭证作用越来越显著,档案管理在企业活动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管理层的重视将更有利于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对于档案管理人员而言,其对档案现象的认知水平,是决定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内容和档案工作相关领域内容的认识,提升档案管理思想,学习现代企业制度和相关档案管理知识,理解其职能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完成好其分内职责,并促使档案工作促进并支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最后,对于其他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而言,也要具备档案意识,而这主要依靠档案人员向企业员工进行宣讲来实现。要使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认识到档案是其各项行为活动的原始记录,档案管理与其职能活动的开展以及内部控制工作的进行都是紧密相关的。提高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有助于推进档案管理与企业职能活动的同步运行,实现文档一体化或企业信息一体化管理,从而促进档案管理各个环节在企业内控体系中顺利开展。

四、结语

总之,随着《基本规范》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行内控体系,制定适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内部控制工作的程序、方法和要求,明确各机构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的职责权限。在这一新的形势下,档案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信息基础,只有不断地完善和进步,才能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需求,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长期有效运行。

作者:张洁丽 刘栋 单位: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