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管理创新范例

供应管理创新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1

淘宝网、微商、微店、电视购物等电子商务大量涌现以来,供应链运营系统迅速发展,新形势下如何使物流企业创新营销管理模式,加快升级改造促进企业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问题和不足,对创新营销管理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积极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供应链;物流企业;营销管理创新

一、新形势下物流企业的经营特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传统的商品供应和购销渠道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发生了深刻变化。介于商品生产厂家和网店之间的物流企业发展迅速,各种各样仓储企业、运输企业和货物快递公司,通过经销纽带与淘宝网、微商、电视购物等形成稳固的利益同盟军,按照客户的种种需求,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向社会出售服务。从近几年物流企业发展的情况看,比较显著的特点有三个:各类企业发展不平衡;没有规范的经营标准;群体规模发展较快。

二、企业经营管理的缺陷和不足

(一)重视经营过程,轻视服务质量。

从大部分的仓储企业、运输组织和快递公司的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来看,企业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晰,比较重视实体经营过程,如:组织采购物品、搞好物资储藏等;许多企业的服务意识淡漠,服务能力,流程不完善,没有把为客户服务当作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工作,没有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机制,使物流企业的经营“机器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共享与合作意识不足。

许多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重视货物包装、发运和储藏,而对淘宝网、微店等企业的经营信息了解较少,缺乏横向联系,经营链条的市场竞争能力极易断折;如,2011年11月21日光棍节期间,网购促销,成就了淘宝总支付宝的巨大交易额,可是,当天的快递公司的业务量突然大增,大大超出了公司的应付能力,大量库存积压与消费需求不协调,不利于与消费者形成稳定联系。

(三)营销市场的经营经验相对匮乏。

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手段的便捷高效,网购消费量与日俱增,众多的网店、微店等网购企业一夜丛生;大部分物流企业盲目地追求大而全,急于接单和抢占市场,没有根据自身的优势,确定专门的经营渠道,不能正确地分析巨大的网购市场消费对物流企业的需求量。一旦网购促销,业务量瞬间猛增,就会造成物流企业难于应付,形成非常不和谐的社会状况。

三、物流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树立营销理念,提高企业知名度。

参照发达国家物流企业的成功经营经验,多渠道多方式地宣传自身的优势和服务特长,积极地与网店、微店、搞好联系,建立自己的服务群体,优化与客户的联系沟通手段,通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搞好营销宣传,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信誉。

(二)瞄准发展目标,打造品牌企业。

物流企业是介于商家和客户之间的中间服务环节,其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高,就能支持网络商店的发展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物流企业瞄准发展目标,打造品牌企业很有必要。一是确定消费服务群体。根据不同种类产品的特点,组建连锁经营团队,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害,树立稳定经营的品牌;二是把握商品特点,确定经营策略。制定合适的服务策略,完善服务措施,建立健全与客户的沟通机制,逐渐扩大网店和消费者的认可,树立诚信经营的品牌;三是引进信息化经营设备,确定市场服务份额。物流企业必须随时了解社会环境、市场需求等各种动态信息,尽可能做到经营过程中有备无患,充分获取店主和消费者信赖,树立品牌经营理念。

(三)创新营销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传统意义上物流企业的经营环节就是商品的二传手,即不考虑商品的价格,又不担心商品的用途;只按照网店、微商指定的地址发货派送;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有的商品需要安装调试,有的商品匹配不当需要调换等等;因此,物流企业在经营上要有突破,不断创新模式,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

(四)注重学习,不断提高经营素质。

随着网购市场的不断扩大,物流企业的发展逐渐实现专业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因此,物流企业经营者,要不断地学习,掌握各种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及时掌握网店、微商等企业的经营动态,强化与客户的沟通机制,增强与相关连锁服务组织的联动技能,切实提高经营素质。

四、结语

物流企业必须树立营销理念,满足顾客与时俱进的消费需求,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确保供应链系统绿色、开放、共享。创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优化供应链间合作机制,使网购企业和物流企业组成有机的协作伙伴,共同开发客户的服务市场,打造优良的服务品质,促进物流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刘文婷

参考文献: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2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管理创新

一、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状况

(一)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信息化水平较之前得到明显提升,但各个主体的信息化程度并不一致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农业信息化的支持,使得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水平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大型农产品加工单位、农产品零售单位、农产品物流配送单位和部分专业化批发市场等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的信息化程度明显提升,达到了组织化与规模化的标准。越来越多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根据自身优势,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水平突飞猛进。然而,还有部分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规模不大,信息化程度也比较低。例如,部分农业合作机构,因为其规模不大、人员受教育程度低,信息处理系统通常局限在几台电话、电脑和简单的信息管理设施。这部分供应链参与主体和规模比较大的供应链参与主体相比较,其信息化程度存在巨大差距,甚至可以说其根本就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当前,规模较大的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所占比重并不高,大多数参与主体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综合信息管理水平较低。

(二)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搜集与信息加工效率取得明显进步,但信息集成度依然很低

信息搜集是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基本单元,而信息加工被视为信息管理的核心单元。目前我国全部省级农业机构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大约有95%地级市农业单位、85%的县级农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都实现了信息化,超出70%的乡镇地区设立信息站。据统计,乡村信息服务站点超过100万,农村信息员超过70万人。①这些部门与人员都会定时对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相关的信息进行采集,然后根据特定的模式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然而,尽管信息的采集与加工都形成了相应规模,但信息的集成度比较低。当前,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信息都是通过采集与加工的二次信息,这些二次信息的集成度有待提升。

(三)农产品供应链信息传播机制

初具雏形,但信息利用率不高信息搜集、加工整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信息能以合适的形式传送出去。当前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已经出现了传统媒介和新型传播途径相整合的传播体制,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公布的日期、内容已经可以实时传播。②然而,信息的利用率比较低,特别是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源自供应链尾端回馈的需求信息不能及时被农产品生产者所采用。信息利用率不高有多方面原因。第一,信息通过采集加工以后,就会基于固定的信息传送途径进行传播,并没有结合信息应用对象的不同需求采用对应的传送途径,使得信息传送针对性不高,使用价值比较低。第二,信息的传送途径畅通性比较差,以农村地区为例,大部分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传统信息媒介,而传统信息媒介的传送速度比较慢,信息真实性有待提升,而来自新型传送途径的信息,往往需要农民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取信息。第三,大多数信息接收用户忽视了信息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分散的、规模不大的供应链参与主体来讲,其缺少主动接收与应用信息的观念与思想。

二、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间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即在市场交易行为环节,交易双方所了解的影响交易行为的信息有着明显差距。交易中,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成为受益方,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利益受损。农产品供应链包括多个交易过程,在任何一个交易过程中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例如,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全部参与主体中,位于供应链上游的每个主体,因为有着距离农产品生产端比较近的优势,使得其对农产品供给信息掌握比较充分,而位于供应链下游的参与对象,对农产品需求信息与市场信息掌握比较多。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各个交易主体作为竞争对象,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驱使交易双方都期望掌握更多的交易信息,以保证自身决策的精准性。同时,交易双方又都希望对方掌握的信息少于自身。这种心理导致交易双方采用各种办法隐瞒敏感信息,使得本应该公开的信息变成保密信息。上述因素交叉在一起,使得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间产生信息不对称,使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畅性差、信息滞后明显,产生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现象,增加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二)农产品供应链出现信息失真与信息遗失现象

在农产品供应链中有许多信息失真,同时有部分重要的信息遗失。信息失真不仅仅出现了“牛鞭效应”,同时还出现了参与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蓄谋编造虚假信息。③因为信息不能有效分享,供应链中的参与主体在获取下游反馈的需求信息以后,会根据自身的运营状况对需求信息整理、加工,然后将整理加工的信息传送到上游的参与主体中,需求信息在这种从下到上的传送环节会出现各种歪曲,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牛鞭效应”。虚假信息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蓄意伪造的。例如,农产品销售方为了及时把产品销售,往往会在农产品营养与成分弄虚作假,误导消费者,实现自身的目的。重要信息的遗失,从根本上来讲也是由于交易主体的“经济人”存心所为。所有交易主体都期望自身利益最大化,都会刻意隐藏对自身不利的信息,加上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自身监管体制不健全,导致农产品供应链信息遗失情况明显。

三、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创新内容

在企业以创新供应链管理信息为前提来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供应链过程中,就能充分地管理供应链各个环节企业的协调性,从而提升供应链的整体运行水平。此外,充分管理供应链的运行也被视为重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之一。在供应链管理信息创新过程中,供应链的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基于供应链信息管理创新思想,农产品的供应从采购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到最后通过各种平台将产品销售到顾客手中,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在这个网链式结构中要凸显出核心单位的价值与各个节点单位之间的互利双赢关系。创新供应链管理最主要的特征是,基于高效信息平台,利用供应链整合功能,各个节点单位之间进行技术沟通、非竞争优势业务外包等,构建竞争的整体优势,进而降低农产品的库存量,保证客户对信息的反馈效率。假如将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组织环节视为一个整体,就会发觉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就是一个完整的农产品供应链过程:农产品种植户—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售地市场—零售商—购买者。基于供应链的视角来分析,农产品流通即农产品种植用户到农产品批发商,再到农产品加工用户与零售户的有序链条。通过对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分析可知,当前农产品效率低,是因为农产品的生产集中性比较差,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并没有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单位,同时该核心单位也没有充分体现出其核心地位,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协调性极差,各个环节的单位都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缺少团结、统一的思想意识,无法与其他单位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因此,笔者创新供应链信息管理的重点是建立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在农产品供应链中,核心单位可以是该链条中一家或者若干家企业。通常来说,部分单位成为供应链核心单位后,很显然该供应链游戏规则的制定都是由该单位来负责,其被视为行业的佼佼者。笔者认为,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核心单位应该是批发市场。通过批发市场来组织、操作整个供应链。核心单位明确以后,就是上游与下游单位的选取与沟通。

四、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创新与应用的建议

(一)政府宏观政策引导

政府机构应该合理筹划,升级产业结构,以此保证市场运行向合理化、规范化等方向发展,充分体现供应链的优越性。④应该意识到创新与应用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完善物流系统、企业系统和市场系统,推动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

(二)发挥行业主管和市场导向作用

把农业视为一个完整的基础产业和竞争行业来经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统一筹划管理并监管农业资金投入、农业土地要素投入与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加工制成品等,对农业市场进行规划,发现不法操作要及时纠错,切实履行部门职责。以市场为导向,以完成农业生产与市场紧密对接为宗旨,实现大生产、大公司、大流通与大市场统一协调发展。

(三)充分发挥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的作用

基于供应链信息管理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在产品加工环节,不仅要分析单位内部生产要素的作用,而且要分析供应链对产品成本与服务的作用,将供应商、销售商与农业公司视为一体来分析。基于农产品生产的前提对供应链进行创新,大力发展作为核心单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优势,并与供应商、销售商形成战略联盟的关系,使得农业向信息化、集成化、企业化方向发展。

(四)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3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大数据;风险管理

一、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与金融两个领域的结合创新,它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手段,通过将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联系起来,将原先难以把控的单个企业的风险转变为整个供应链企业整体的相对可控的风险。其中,资金是推动供应链快速运转的助推器,加快资金的流转速率,减少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面临的融资约束,其具体的业务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的商业融资模式,对于有效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减少经济运营成本以及推动整个产业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现状

供应链金融目前在国内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步阶段,但发展速度较快。如图2所示,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的规模总体接近13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已增长至14.42万亿元,2018年,由于受监管政策变动影响,互联网金融C端业务虽受到明显冲击,但B端金融有望快速发展,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达到16.51万亿元左右。

(一)建立数据库

传统的数据收集主要来自单一企业的应收账款、存货数据,数据收集面较窄,数据来源、真实性、完整性无保障,而大数据技术下的数据收集相较于传统的数据收集具有数据来源广泛、真实性、完整性较高的特点,并且将原先获取的单一企业的数据,与供应链其他企业、银行、监管机构等参与各方的数据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供应链条上所有企业之间的全方位的多层面的相互交易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网终端获取企业之间的交易交叉数据,与原有数据相互核对检验,从而有效保证供应链上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可靠性,实现整体交易平台上的数据共享。与此同时,通过将中小企业纳入供应链信用体系,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原先融资模式中面临的抵质押不足的硬性担保困境,打破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

(二)减少信息不对称

通过供应链金融的大数据库,有效解决了银行之前面临的部分信息不对称问题,将链条上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各种控股、担保、借贷、投资、股权等复杂关系梳理清楚,建立起企业之间清晰的关系网。同时,银行也可以从更多渠道获取企业的经营信息,如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数据、人力成本数据、经营费用数据甚至原材料水电等消耗数据,根据各层面的微小数据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总体状况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及时从中发现危险信号,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并且这种监控过程可以是动态的、持续的以及低成本的。除此之外,对于可能存在的欺诈风险,银行也可以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多维度分析,与企业之间的交易记录相核对,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可靠性,从而从整体上保障了数据库的高质量,提高银行的放贷效率,减少银行的坏账损失,以及由于信息不对称给优质的中小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真正地将资金用给优秀的中小企业。

(三)大数据加强风险管控

供应链金融风险具有动态性、传导性以及复杂性的特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使得其风险来源和风险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供应链金融参与各方的经营模式缺陷、违规行为、业务流程设计缺陷、操作失误等问题都可能引发风险并通过传导机制波及整个链条。而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强化信息的管理,这些数据信息具有碎片化、动态化以及非结构化特征,银行可以通过关系网建立起有效分析模型,动态观察企业之间的交易往来数据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的交往信息,并对供应链条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更新评估,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可以提前预知风险和加强风险防范。

三、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数据的获取及处理工作成本较高

大数据是供应链金融的显著特征,供应链金融是数字化的供应链金融。大数据技术的创新性在于将原先的间断的数据获取转变为供应链上所有业务活动往来数据的实时监控,获取的数据具有持续动态的优势,从而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体获取有用的市场信号,及时掌控风险,降低企业整体经营风险。

(二)大数据真实性有待提高

大数据技术助力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保障是数据的真实有效性,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获取来源广泛,包括公共社交平台、企业内部交易数据、电子交易记录等等。这些数据相较于传统的数据更加全面、更加及时、更加透明,但与此同时,大数据来源的广泛性使得大数据的真实有效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从而导致基于大数据分析而做出的风险管理决策可能出现严重的失误。

(三)用户隐私安全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大数据在帮助降低金融服务供给者的经营成本的同时,极易侵害金融服务消费者的隐私。供应链金融工作的大数据不仅包含用户的网上交易信息、银行账户信息,还牵涉到用户的沟通交流信息,这些严格来讲属于用户的私人信息,应该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才能进一步使用。但目前的大数据技术没有对属于个人隐私的数据信息做分类处理,使得用户的大量隐私被挖掘使用,个人信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公开或提取,个人隐私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四、大数据技术助力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创新型对策

(一)优化信息共享模式,削减数据的获取及处理成本

要削减数据的获取及处理成本,必须打破数据来源的渠道限制,边界限制,加强信息共享范围,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具体的在应用大数据加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时,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通过加强供应链金融与社交网络之间的结合来降低大数据的获取成本,包括电子邮件、公共社交平台、商务社交活动等在内的一系列互联网行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及时掌握融资主体的全面动态信息来降低抵押或担保的风险。在对融资主体的多角度信息进行大数据采集时要注重对融资主体细枝末节的把握,社交网络上有着丰富的与融资主体有关的各种行为数据,因此,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供给者可以通过与各社交网络平台加强合作,打破数据来源的边界,促进供应链金融与社交网络平台的深度融合。二是通过提高大数据的核心处理能力来降低大数据的处理成本。对于外部采集获取的大数据,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才能服务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在处理过程中应确定一个统一的格式和标准,并注意与内部数据的对接整合,采用专业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并加强新型高效处理技术的研发,将原料大数据转化成专业型知识型资产,提高大数据应用效率。

(二)运用区块链技术提高数据真实性

区块链技术是当前金融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在具体的金融市场应用中主要分为交易、区、块、链四个部分,然后对这四个部分进行固定时间不同区域的总结,然后再将总结串联在一起的过程。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对整个供应链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活动进行理性分割,结合不同部分活动进行有序串联,将金融合同的各要件进行有序整合,设计全方位、一体式的全智能合约,对所有合约交易都进行函数算法加密,并盖上时间戳储存在区块链当中。这样一来,区块链的可追溯性优势可确保合约的精准追踪,另外,其不可篡改和加密的特点可以大大降低合约诈骗、虚假交易等风险,从而提高大数据的真实性。

(三)运用法律保护及技术脱敏保护好用户隐私

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者在进行大数据挖掘时往往容易忽视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有效利用大数据的前提条件是用户隐私的安全得到保障。从法律层面来说,供应链金融参与各方应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以及限制条款,尤其是数据采集权限,应向客户完整地披露所采集信息的种类、使用目的及可能与客户有关的利益关系,在征得客户的同意授权之后再进行数据的处理,如将数据用于其他事项,则应再次取得客户的授权。从技术层面来说,保护用户隐私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数据脱敏处理。数据脱敏是运用设定好的脱敏规则对涉及客户的敏感信息通过数据变形的方式加以保护,在不违反系统规则的前提下都要进行数据脱敏,可以由系统内部人员手工完成,但效率较低,操作失误较高,也可以设计出专业的脱敏产品,运用统一规则,其效率较高,操作失误发生率较低。

参考文献:

[1]邱晖,许淑琴.大数据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金融财务,2018(7):36-37.

[2]倪风华.大数据视角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探析[J].?望观点,2018(8):8-9.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4

国内大型油田集团在完成了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后,各个油田的安全管理办法和运行规则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导致了上市公司和存续公司两个主体的利益差别化。上市公司内部机构较为完善,设有专门的资源管理供应处,但是存续公司也重复对该部门进行设置,并且将油田物资转交给上市公司看管。这样导致了上市公司既要对本公司进行物资供应,还要满足存续公司的物资需求,加大上市公司的资源管理供应处,从而影响整个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在这种不健全的物资管理以及供应体制下,各部门很难避免权钱交易这一恶劣现象的出现。在利益的驱使下,个别物资供应商会运用极端的手段抬高油田物资的竞争度,通过贿赂等非法手段对产品进行推销处理。为解决此类问题,相关的油田物资供应管理部门会出台相应的对策,但是对策的实施会受到外界因素较大的影响,无法正常实施。具体包括,部分物资供应系统的管理人员不会按照正常的手续和规律办事,而是出于人情世故的影响,使得油田物资供应变成了贪污腐败的平台,权钱交易现象层出不穷。另外,物资的物流(采购、运输、包装等)环节,都没有舍弃计划经济影响下的管理方式,虽然这种管理方式能够轻松掌握物资供应的实时状况以及调剂余缺,却造成了分割成块、自成体系的不良现象,使流水线般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没有联系,造成了库存量巨大以及占据较大资金空间的后果,给油田企业造成了巨额损失。因此,油田物资供应系统安全管理改革仍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2油田物资供应系统的安全管理创新策略

2.1完善油田物资供应系统

油田实现大规模物流的前提是油田物资供应系统的创建,现如今,对其完成符合现代化企业条例的创新迫在眉睫。因为企业在这方面的改革创新过程十分复杂,所以在改革的初级阶段必须进行规划统一,并分步执行。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将物流的各个功能进行整合,这是完善油田物资供应系统的初级阶段;第二,加大力度提升物流的功效,这是完善油田物资供应系统的发展阶段;第三,以服务规则为根本,满足第三方的所有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创建完备的、系统的社会化服务制度,达到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油田综合效益的目的。

2.2扩大油田物流格局

如今油田物资供应管理的实际开展中,还存在采购渠道不稳定、储存物资管理不统一等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妥善解决,才不会影响扩大油田物流格局的总体前进。因此,在完善了油田物资供应系统的前提下,创造一个完善的油田物资供应信息获取平台,是油田企业进一步的目标。在研究分析了二、三级单位的职能和工作范围后,对油田物资供应网络实施统一规划,进一步实现一、二级物资供应网络的紧密结合。在规划的过程中,完善的油田物资供应系统将以完善配送服务机制以及构建配送价格制度为根本,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油田物资供应信息获取平台,在结合了实际的供应物资数据后,对其进行整合。在详细的操作程序上,加大力度改造和更换物资供应设备,对物流的各个功能(检验、信息服务、加工等)进行完善和优化,增添必要工序以及设备,其中包括分拣、包装等,真正满足油田大物流格局的各个要求。以此途径对物流格局进行扩大和优化,使得油田物资供应系统进一步实现集中管理、协同运作等先进运行模式。

2.3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重视对干部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在培训中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和安全意识。干部职工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安全培训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安全培训的工作是建立油田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能够增强职工们的安全意识,保证石油企业能够安全地进行生产。安全培训的具体工作应该重点面向全体的基层职工,培训的内容包括安全意识的建立、安全知识的掌握以及正在操作现场安全技巧的掌握。主要进行基层培训,要把重点放在生产一线,没有经过培训或者在培训考核中不合格的职工不能进入生产。明确安全培训的基本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训,并且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最终提高所有职工的安全意识。

2.4注重研究安全事故案例

安全是第一生产力,安全问题关系到整个油田企业的命运。现阶段大部分油田企业都会出现安全事故案例的研究学习与具体开展分离的现象,所以对油田企业员工进行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对安全事故的分析不仅可以杜绝相同原因引发的安全事故,还可以使各级员工在思想上时刻注意安全问题。

3结语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上有所改观,但质量安全事件仍屡见不鲜,出现了“质量免检产品”三鹿奶粉非法添加三聚氰胺事件,“食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过期劣质肉类事件;而一些加工作坊的问题更多,如生产豆芽,为改变豆芽色泽而使用漂白剂,为防止烂芽而使用农药兽药,为了高产和好看使用无根剂等。分析以上事件的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流转过程,发现其供应链模式与监管都存在问题。因此,创新农产品供应链的模式与运行机制,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刻不容缓。

2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农产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国家的稳定,如今我国农产品短缺问题已基本解决,供求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然而,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依然不尽如人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1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但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有所涉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倍加关注,由于农产品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许多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认知水平不高,缺乏常识和判断,在购买农产品时,追求精细、注重外观,而且对价格反应敏感。部分生产经营者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在农产品的“卖相”上大做文章,掺杂使假,违规添加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带来质量安全问题。

2.2监管体系基本建立,但监管过程依然困难重重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并不断完善,2014年重新修订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国家标准。监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到2014年底全国已有86%的地市和71%的区县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多头管理,农产品安全监管职能分解在农业、卫生、工商、质监、药监、商检等部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综合协调机构,存在监督职责不清、监管接缝现象,出了问题各部门相互推诿,均称“不归我管”。我国农产品安全标准制修订远滞后于发达国家,比如我国现有农药残留限量仅1000多项,欧盟有14.5万项,日本有5万多项,缺少标准增加了监管难度。

2.3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但质量安全隐患依然较大

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较高,近年来,公布的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均在93%以上;2014年蔬菜、畜禽和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6.3%、99.2%和93.6%,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品一标”快速发展,“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得到大力发展,至2014年“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0.7万个,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然而农产品仍存在多方面的质量安全隐患,一是农药、兽药残留超标;二是违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三是个别地区个别产品重金属污染和生物毒素问题突出;四是保管不善、病原微生物污染等原因造成产品变质;五是转基因农产品安全存在不确定性。农产品要从安全抽检合格率发展到“产品安全优质、消费营养健康”还任重道远。

3现有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及质量安全监管困境

农产品供应链中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都会产生影响,不同农产品供应链模式通过对各环节的有较衔接与管理,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目前农产品供应链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户+批发市场”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农户(基地)+企业”模式、以农产品销售商为核心的“农户(农企)+销售商”模式。

3.1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运作模式:这是一种传统的、目前仍是主要的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批发市场作为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将农户、合作社、零售商等各方随机地组织起来,使农产品从生产地进入流通领域,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这种模式交易较为自由,参与者众多,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质量安全监管困境:在我国,大多数批发市场基础设施非常落后,造成农产品的交易环境较差。另外货源供给分散,以短期、个体交易为主,信息链在批发市场处容易断裂,信息的传递不畅通。农户的市场地位低,收益微薄,漠视自己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责任,主要靠市场抽检等末端控制方式,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3.2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运作模式:个体农户通过契约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户按照加工企业的规定,分散进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生产出的农产品交给企业,企业大多开展品牌化加工后再统一推向市场。这种模式,克服了个体生产的盲目性,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设法从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明确加工企业为安全责任主体。质量安全监管困境:这种模式加工企业需要一次性投资较大;加工企业对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两大环节进行管理,生产环节农户极度分散,给监管造成困难,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难度大,有限的资源消耗在过多的方面,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有时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履约成本高,在利益驱使下,经常会出现违约现象。

3.3以销售商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运作模式:由销售商负责协调管理整个供应链上的农产品流通,农产品从农户手中生产出来,经由批发市场或者加工商后到达终端销售商。销售商通过进货合同的约束,促使供货商在农产品品质和食用安全方面进行把关;在大城市超市逐渐成为购买农产品的重要场所,由于具备物流配送体系,购物环境好、管理水平高、具有保鲜措施,在销售过程中较好地控制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质量安全监管困境:由于生产加工过程跨度长,销售商监管难度大,不能做到实时、实地的监管;为保障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农产品供应商的选择需要花精力与时间,进货成本会上升。作为核心企业的大型销售商,为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自身需要建立高水平配送体系,有的需要采用全程冷链,在设备、人员上投资较大。

4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

现有农产品供应链的三种主要模式,在质量安全监管与控制方面都有局限性,存在着风险与隐患,为更好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创新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本着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以正向监督、逆向追溯的质量安全管理思想为理念,提出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新模式-合作社与加工(流通)企业双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

4.1双核心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基本架构

合作社与加工(流通)企业双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生产环节以合作社为核心,加工(流通)环节以企业为核心,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农户通过契约入股等形式组建有一定资本实力的合作社,合作社通过筹集资金、建立组织构架、聘请技术能手,提供产前的生产资料、产中的技术指导、产后的回收等服务,农户按照规定进行生产,合作社对社内各成员的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监管,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合作社作为组织载体与相关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提供初级农产品给企业,农产品经企业(部分进行加工后)进入流通领域,最终到达消费者。

4.2双核心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下的质量安全监管优势

这种模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较好的保障。一是两个核心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加工(流通)企业主要面向市场,更了解需求,降低农产品生产的市场风险,开展深加工、创建品牌,提升价值;合作社专心组织生产,注重技术,提供优质安全的初级农产品,稳定货源。二是合作社的供应能力强了,谈判时双方地位相对平等,有利于利益均沾,使合作更稳定。三是为了长期利益,促进开展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紧密型合作;双方既重视与依赖对方,又可通过契约等方式相互制约,提高违约成本,促使各自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减少相互监督成本。四是生产方组织化程度提高,有利于建立质量安全信息平台,避免农产品信息散乱,形成完整的信息链,使信息流通畅、准确;也利于政策落实,便于监督管理。

5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运行机制创新

为有效发挥新模式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上的作用与功能,需要供应链上各方信息互通、相互协调、加强合作,建成相对稳定的供应链,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5.1组织运行机制

构建长期紧密性合作的组织运行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利益分配一般都是通过合同来实现。新组织模式鼓励农户加入合作社,再由合作社与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进行谈判,签订合同,使生产方提升组织水平,平衡供应链各主体的市场地位。完善供应链组织的内部运行保障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明确各主体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与义务,激励参与各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5.2信息共享机制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包括供应链质量安全监控系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预警系统、追溯系统和查询系统等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从农产品生产的要素投入、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都进行信息化处理,使农产品都有各自的“成长档案”资料,相关信息在供应链间畅通传递,保证各主体间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流。明确各主体提供农产品信息的内容与要求,确保农产品“成长档案”在流转过程中不断完善。信息平台对供应链上各主体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和协作方面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能有效查明质量安全问题的结点,并作出快速反应。

5.3协调反馈机制

研究“双核心”供应链各参与主体的合作与协调机制,消除因目标不同而造成的利益冲突。两个核心主体对各参与者之间的物流、信息流、技术流和收益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在质量安全控制上做到目标统一,分工协作,明确各方的义务与责任划分范围。建设安全追溯系统,一旦出现问题能查到责任者,并有相应的处理预案。建立有效的合同约束与信誉约束机制,提高违约成本,确保各利益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5.4评价激励机制

科学设计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进行关键危害控制点分析,明确各环节(结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指标与标准。对供应链各参与主体保障质量安全水平进行量化考核和评价,激励各主体树立品牌意识与竞争意识。探索二次分配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最终取得高收益后,可对供应链上的各参与主体,依据考核进行利润再次分配,实现利益均沾。通过各环节的考核评价,可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控制,并追究相关主体的责任。

6实施创新型农产品供应链的保障措施

为顺利实施基于质量安全的创新型农产品供应链—双核心农产品供应链,需采取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保障。

6.1落实制度保障,培育壮大“两核心”

农产品生产过于分散,监管难是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要彻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应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培育壮大农业合作社与加工(流通)企业这“两核心”。一是要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在全社会范围内逐步建立统一的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二是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使土地相对集中,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是政策扶持,加强管理,提升“两核心”的实力,强化各自优势。从保障农资供应、农机补贴、农技服务来扶持合作社,合作社内部要规范管理,增加凝聚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通过金融支持与税收优惠来助力加工(流通)企业,企业自身要勇于开拓市场,开展规模化、品牌化的深加工,提升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政策引导,通过诚信机制与合同约束,促进“两个核心”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为双核心农产品供应链打好基础。

6.2提供设施与技术保障,构建安全高效供应链

打造安全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要有先进的设施与技术作支撑,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推进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加大信贷支持,鼓励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购置先进的储运设施设备,提高设备保障能力;二是建设公共信息平台,方便公众查询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及时曝光问题农产品,推动“三品一标”论证与商标注册,便于人们识别农产品的优劣。三是技术革新,开展设施农业建设,推进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开展生鲜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开展连锁销售,实施配送,加快流通;供应链实施关键危害控制点分析(HACCP)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四是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如质量标准、设备标准等,使生产规范化、产品规格化、设备通用化。

6.3发挥市场机制,健全完善监管体系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应用

0引言

经济下行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要想在行业内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坚持走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之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带来了很大的助推力,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筑行业已经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传统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在如今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跟不上高速发展的社会形势,管理效率明显跟不上生产的进度,不仅影响了施工效率、增加了施工成本、不利于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控制,而且管理成本也非常之高,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本文就建筑行业在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思维和举措展开讨论,首先说明创新管理的现实意义,在揭露现阶段工程管理中的实质问题之后,提出一些具体的创新管理办法,希望可以有效解决现阶段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建筑企业健康发展。

1技术创新的意义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技术工种多、施工环节多、资金投入大、资源消耗大、施工危险性大等多个特点,管理疏忽带来的经济和名誉损失是巨大的,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现目前,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功能、环保性能、生态宜居性能、安全、价格等要求是越来越高,新技术、新材料、新要求的不断出现,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越来越复杂,成本影响因素越来越多。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现代化的建筑企业,老办法已经“对付”不了新形势,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改革创新,要进步,但我们不能按部就班,照抄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在参考的基础上去创新,才能更适合中国国情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而且“中国建设”目前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也没有多少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只能依靠我们去创新,才能一直保持持续发展和高速增长的动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给我们的高级技术人才提供了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不仅可以创造更大的管理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为我国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实践结论。在建筑行业搞好技术创新,是新时期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必须认真对待。

2建筑工程在施工管理中暴露出的常见问题

2.1质量控制不足

质量是建筑工程企业的生命线。现阶段,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拳出击,加快了房地产行业与实体经济的不平衡治理,住房不炒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上涨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甚至是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而且销量也在下滑。众所周期,房地产市场存在很严重的金融杠杆效应,融资程度基本都在1:9以上,最高的达1:50之多,所以很多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一度紧张起来。在这种情况在,企业为了持续运转,就多方面压缩费用,有的企业居然在建设成本上动起了歪脑筋,更改设计图纸,扩大容积率,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缩减功能等等,这是建筑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原因之一。第二,管理跟不上。传统的纸质文件信息传递等工作方式,根本跟不上施工进度的节奏,“马后炮”时有发生,管理严重滞后,很多施工中的问题都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处理,导致问题进一步扩大。第三,由于技术水平的问题,很多设计中的错误,施工方案的错误,施工组织的不合理,根本就不能提前发现,尤其是交叉施工的碰撞冲突,导致在施工中经常发生设计变更、返工的问题,既影响工期又影响质量,还加大成本。第四,传统管理模式的质量监督都是以质量管理员、监理员的现场旁监、质量抽查为主,缺乏对施工现场的实施监控,所以仍然还是有质量控制的“盲区”。因为信息传递的不及时,认识上的偏差,也导致竣工阶段的质量验收过程不能全面的反应真实情况,结论的准确性有待提高。现阶段,人们都处于信息化技术的大环境下,很多人都已经培养了这种习惯,如果我们的管理模式、手段不能融合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势必会严重影响到管理效果。

2.2材料管理存在问题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消耗,材料费用占了建筑成本的一大块。目前在市场上出现的新型材料越来越多,生产厂家也多,价格参数不齐。在材料管理上,总是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①质量把关不严,劣质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也能顺利进入施工现场;②有些采购员思想素质不够,加上企业管理存在漏洞,在采购活动中吃、拿、卡、要的现象非常严重,供应商的经济损失就只能从材料质量上进行弥补;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材料市场的价格会有一些波动,采购过程中有时就没有考虑这种波动,没有进行市场调查,采购时机不对,导致材料采购费用不经济;④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管理不当,浪费现象严重,材料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3在工程管理中进行创新管理的举措

3.1完善施工质量和造价陈本的控制

完善质量控制,首先要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从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严格控制。项目的施工计划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前提,施工图纸设计及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经济能力审核,技术力量评估等等,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有后期的顺利施工而言,质量建设才有可行性。另外在实施阶段,做好施工环节的把控,包括设备、人员的状态、施工进度、安全、动态成本的把控等等。建筑工程施工存在阶段性、季节性特征,施工组织、资源调配是否合理是影响造价成本的一个大的管理因素,尤其是对人工和设备的合理调配,还有就是材料的计算。BIM技术,不仅在图纸设计上有很好的表现,其在动态成本控制、造价预算、进度管理上同样具有强大的功能,应该加强其在工程施工管理的中的推广运用。

3.2迎合时展,树立正确管理观念,创新施工团队

施工项目管理主要以组织、控制和管理为主。工程施工管理的本质,说到底还是人管人的艺术。我们首先要让每一个环节的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出现问题不能相互推诿,明确职责后就能各司其职,干好本职工作。员工的责任观念树立以后,还要树立安全观念,成本观念和服务意识。有了好的思想,才能有好的行为。现目前的施工队伍,基本还是以农民工为主,基础文化底子簿,而且流动性大,缺少专业性人才。因此,一定要加强团队的创新,进一步搞好专业技能培训,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还要加强稳定性,逐步建立一支专业稳定的施工建设团队。

4结语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以符合时展的要求。通过管理创新,提高企业对整个施工建设过程的实时掌控能力,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质量、安全和造价成本。

参考文献

[1]朱黎黎.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J].江西建材,2017(10):264-266.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7

关键词:集约化管理;创新;供电公司

自十九世纪以来,电力的供应形式与管理技术经历了巨大的转变。由原来的粗放型管理技术模式逐渐转向集约化模式。它主要运用现代的科学与技术进行管理的方法。将各个供电公司的各种有效资源与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优化,从而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它的应用范围较广,尤其是针对大型企业的管理,效果更为显著。因此,这一方法在国际上已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推崇。目前我国诸多企业都已涉足,尤其在国有企业发展中最为迅速。

1供电公司在创新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1.1行政管理模式与集约化管理脱节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这就造成了国家电网的任务量逐渐增大。一方面:供给的电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供电的质量随着需求量的增大而降低。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旧的管理模式在服务和质量上已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在这一形式下,政府部门逐渐从这一国家供电体系中分离出来,其国家电网的行政管理体系已从原来的国控变为现行企业化管理,逐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使国家电网这一体系市场化效果明显,从而使行政管理模式与集约化经营管理逐渐脱节,其存在不足之处也日益凸显。

1.2信息化平台与资金监制系统不健全

电力公司作为国家电网的子公司,其行政模式的改变对电力公司在资金上产生巨大影响。由于管理模式还为彻底转化,在资金监控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执行标准设置不健全、执行力不足等。这些问题在项目的决策和电力销售与运营方面表现极为显著。例如,在整个电力资金的审批过程中,资金在各部门的分配上存在严重不平衡,致使电力公司的正常运作出现诸多问题。就当前形势而言,许多电力公司的职位分配不独立,部分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专业知识与实践性不强,导致资金监控出现纰漏而不知。

1.3电能供应设备更新速度缓慢

国家电网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电力的输电设施、变电设施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变化,例如,在许多用电较多的地区常常可见多种形式的变电站。虽然这一变化在近几年起到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与支持,我国的用电量也开始供不应求。例如,早期用电量基本平衡在10千伏之内,而目前我国的用电量以远远超过这一数值,各种供电不足问题层出不穷,成为遏制电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问题对于电力公司的发展与正常运作造成了极大地负担。

2集约化管理创新技术在供电公司的应用策略

2.1明确企业集约化战略发展思路

电力供应公司的发展与管理制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在公司的运营模式与管理策划方面。集约化管理模式涵盖了着两个方面,这一模式的运行对电力公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管理集约化,电力公司要明确实施这一措施的目的和具体运行方案,并通过这种管理方式运用于实践中,使这一理论基础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做到真正的集约化发展。例如在《国富论》这本书中,作者亚当?斯密提出了最初的集约化规模经济理论,这一理论为集约化管理的工作提供了参考价值,也是对早前的规模经济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同时集约化管理模式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也揭示了这一模式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2明确部门职责,合理分配任务

目前,许多大型企业都存在着部门分工不明确、任务分配混乱等一系列的问题。以致于工作效率不高、且办公质量较差。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能顺应市场的发展,也与自身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各部门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积极的采取相关措施应对。采取集约化管理的经营模式 ,将各个部门有效地进行串联,并且明确每个部门的具体职责,将这一模式实现标准化、集约化,从而在有效的时间内提升各大部门的运作效率。例如:在2010年8月,安徽省的地方电网部门启动了ERP项目建设,ERP这一项目主要是经济财务管理为主要核心的项目。其在国际上属于较领先的信息管理技术系统,将企业的人力与财力以及其他公司核心相融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安徽省电力公司在正式启动这一项目,并经历了7年的运用与发展。从公司的财务管理方向来看,其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逐渐走向标准化与信息化,并保持平稳的状态与水平。

2.3设置组织机构规范条例

企业是由多个部门与组织相构建而成,其中任何一个机构都是企业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企业的管理需要制定合理的规范,从而实现各部门的合理分工与运行,提高各职员的工作效率与素质规范。随着社会发展与需求的改变,做到管理模式与规范的变化,与时俱进。例如: 在2012年,我国对于会计资格考试的科目做出整体的修改,在《会计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会计电算化》这三书中对于企业的会计入职做出了硬性要求,要求进入会计行业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对于违反会计准则的不符人员进行一定 “惩罚”。因此,在企业的集约化管理模式中,要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公司的员工通过合理的企业规则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企业发展更好、更远。我国要实行集约化管理模式就要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关规范条例,使企业走向正规化。

2.4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一个公司最主要的部门莫过于财务部门,它是公司的核心,负责公司内的所有资金的流动,公司内所有项目的设定和安排都需要财务部门的首肯,该部门的主要账目和项目的审批都由最权威的内审部门进行监督,项目的预算需要经过该部门进行核算,并由总经理或各级董事进行批准,从而财务部门对项目的执行具有间接的控制作用。当各级部门通过之后到资金全部到位,便可启动项目。例如,在《泰晤士报》中的一篇关于《组织与环境》一文中,劳伦斯于1969 年和洛希进行有关于企业当中管理部门间存在的权利分配与原理的讨论。两人都认为在每个企业管理当中,并不存在着最完美的管理模式与方法。每一个企业的管理模式都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转化,以应对来自于社会的压力和企业内部的变动。这一权变理论在以往的各大企业当中盛行,并且受到了各大企业的关注与重视,这一认识推动了权变理论的发展。而且在竞争力如此巨大的社会当中,以往的一层不变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尤其在竞争力巨大的电力行业中,表现的最为突出。例如,在伊朗和美国的石油产业进行竞争与争夺的同时,其他各国以“狼”的姿势也紧抓不放。因此在这种多变的环境条件下,人们逐渐的意识到了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制定出与之相相适应的管理技术模式,在技术上做到创新。

3总结

当前集约化管理这一模式逐渐被各大企业所采纳,在国内外的各大企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虽然该集约化管理模式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在实践过程当中。其将公司内的所有信息与资料集中的进行管理,从而更加有效地将两者进行结合。改变了原有粗放型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充分的发挥集约化管理模式的优点。科学的完善了国家电网的行政管理。规范了员工的职责,完善了管理工作的条例,对于国家电网的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郭金,李强,王宗盛.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工作研究与粗放型管理模式对比日志[J].会计之友,2014.(18-19).

[2]黄志强,汪鹏.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2015.(08-10).

[3]李晓慧.郭梦.论现阶段电网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J].电力技术经济,2016(04):(59).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8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目前的电力工程体量大,市场占比高。我国市场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电力工程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虽然我国的电力工程发展迅速,电力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进步,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电力系统原有的传统管理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应当加大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力度,并结合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汲取发达国家电力改革模式的优点及经验,并将创新改进后的管理模式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真正提高电力资源的质量,保证电力资源供应的稳定性。

1进行电力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能否正常运转,关键在于电力工程管理是否合理。在正常工作中,电力企业需要重视电力工程管理,在电力传输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避免发生安全问题,这也就需要电力工程的良好管理。一旦管理不善,引发安全问题,必然会给整个电力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电力传输过程一定要经过电力工程管理良好的安排,并且对于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要拖延。电力工程管理是电力企业重要部分,包含多个方面的不同管理,因此涉及的部门比较多,管理人员任务更加艰巨,需要妥善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电力企业拥有良好的电力工程管理,企业才能更好地完成工程项目,从而促进整个电力企业较为长期持续地发展。

2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

2.1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电力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决定电力工程管理能否顺利进行,电力工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的紧密合作,因此要求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但是由于现在恰恰有大量专业水平不高的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甚至无法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无法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这些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不能较好地完成管理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工程的发展。

2.2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有待创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要求不断提高用电的质量。因此要求电力企业调整自身发展需求,建立更加广阔的发展目标,这其中也就需要进行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并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电力市场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只有创新自身管理模式,才能使其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地发展电力工程,并且使其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而跻身世界前列。

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

3.1积极创新与应用组织机制

为保证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电力工程向着创新性产业发展,电力企业需要积极创新与应用组织机制,这对电力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升,同时能够对电力工程的管理创新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制度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积极地完成工作任务,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保证电力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能够使电力企业生产管理效率得以提升,减少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管理问题,减少电力管理过程中的阻力,提升电力资源的质量,进而促进电力工程的稳定发展。除此之外,为了有效实施管理层的决策,应为企业里的管理模式的完备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在电力企业积极创新与应用组织机制模式下,还可以让管理部门明确工程中的任务,将任务科学地分配给专业的施工团队,使施工的进行更加有序,让每个部门各司其职,提升施工效率,从而保障电力工程的稳定,并提高电力资源的质量。

3.2强化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

在实际的生产中,电力的安全管理是电力工程管理的重要方面,创建一套完备的电力安全管理方案对于电力企业的施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由此能够及时地发现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是保证电力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电力企业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时,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不能盲目建设,在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之后,要在制度中明确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准则以及行为规范,同时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除了规范安全操作,对电力中生产事故的预防以及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方案也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负责监督施工队作业班组人员,发现事故隐患后应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并监督实施,对于违章作业行为应立即制止。在施工之前,需仔细检查施工设备的情况,以及指派专业人员对施工作业的环境进行检查,处理存在施工安全隐患的设备,严禁具有施工隐患的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环境,要派专业的人员对施工环境中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处理,使之达到安全作业的标准。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之前,应详细深入地了解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制度落实到每一位员工。不过再完备的事故预防措施也不能完全避免事故,所以制订对于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也至关重要。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电力工程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管理模式的升级还不够彻底,电力工程管理中还是夹杂着一些传统的管理方法,在实际的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电力工程的建设问题与电力资源的分配、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电力工程质量的好坏决定了人民用电体验的良好与否。为了能让人民群众更加稳定地用电,必须增强电力资源的质量,这就需要创新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从实际出发,真正了解到民众的用电需求,对传统电力管理模式中的弊端加以改革,使之更好地满足民众的用电要求。只有形成良好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才能提高电力资源的质量,提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改善民众的用电体验,使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臣.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2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