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技术思考

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技术思考

摘要:以地铁隧道工程为背景,针对泥炭质土层环境中的盾构隧道施工展开探讨,总结工程问题并提出可行施工技术。经分析得知,若要基于盾构法成功穿越泥炭质土层,就必须做好线路纵断面的优化、注浆、有害气体检测等多方面工作。

关键词:水下隧道;盾构施工;泥炭质土

1工程概况

某地铁站隧道埋深11.02~28.3m,工程施工环境复杂,需穿越湖沼沉积地层,含有带状粉质黏土等多个地层。区间最大坡度23‰,转弯半径均达到600m以上,且施工区域内含有丰富地下水,主要源自于自然降水以及岩层补水,整个区间以富水地层为主。

2施工准备

以施工图纸为准精确测量放样,准确界定线路走向,基于施工现场实际环境编制调查报告。积极组织项目人员共同分析图纸,总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地质勘察资料为基准,综合考虑地层沉降状况、掘进深度等工程参数,选定合适的盾构方式,并适配满足使用需求的土压平衡盾构机,积极携手第三方测量机构,针对车站主体、洞门圈等做进一步复测,精确设定井下控制点。

3关键技术

泥炭质土层较为特殊,主要表现为压缩性大、有机质含量高、稳定性弱等问题。作为一种极为特殊的软土,需要通过科学措施来有效改良地层,考虑泥炭质土层的分布状况,划定合适的加固区间。

3.1端头加固及始发控制

考虑到泥炭质土的特殊性,端头加固工艺较多,需得到三轴搅拌桩与旋喷桩的支持,两类桩结构均要满足龄期>90d的基本要求,通过取芯试验检验整体质量。采用WSS双液注浆的方式,遵循先两侧后中间的基本原则,垂直注浆间距保持在1.5m,考虑到水平注浆施工可行性问题,在动圈内部边侧开孔,且环向间距以2m为宜。洞门开孔不可出现水流,同时洞门达到足够干燥状态后,即完成了注浆施工。做好洞门破除准备工作,在洞门钢环内增设双层止浆板,利用海绵处理各板缝隙,并额外设置防涌水涌砂装置。施工中,盾构机超过托架后,为消除自重而引发的“栽头”问题,需要在洞门外部增设外导轨,并实现与始发托架导轨的稳固连接。

3.2浆液参数及改进措施

本次地铁盾构施工均发生于软土地层中,因而对掘进作业提出较高要求,需避免土仓内汇水问题,同时螺旋机不可出现喷涌现象。受盾构施工的影响,易引发地层与隧道扰动问题,并进一步作用于地表及其建筑物,大范围沉降随之发生。盾构进出洞时,需要在管片后方实行注浆作业,通过此方式产生隔水环,从而阻止地层水的流动。考虑到沉降问题,在盾构掘进施工中需要合理调节好各工序时间,在衬砌管片脱出盾尾后,在第一时间采取注浆措施,使其填充盾尾环形空隙。盾构进出洞段时,需使用到水泥浆液,此材料可在短时间内凝固,有效封堵洞门。在持续掘进过程中,需随即填充厚浆以起到控制地面沉降的效果。伴随掘进持续推进,施工人员测定管片姿态,若管片上浮达到1cm以上,需随即优化厚浆配合比,以缩短凝固时间为基本目标,提升管片稳定性。经计算后得到施工所需同步注浆量,以地面监测数据为基准合理调节注浆比例。若出现注浆量偏多的情况,将引发地面隆起;反之,注浆量不足则会加快地表沉降,甚至会引发管片渗漏水现象。通常而言,需要以静止水土压力为基准,实际注浆压力控制在1.1~1.2内,最大不可超过0.4MPa,且施工中不可出现浆液进入盾构机土仓的问题。不同区域的注浆压力存在差别,上部需在0.2MPa以内,针对下部展开注浆作业时需适当加大压力但不可超过0.25MPa,整个注浆环节速度保持在100~200L/min,施工中分析注浆管路运行状态,出现问题后及时解决。同步注浆细节较多,施工人员需注重以下内容:①合理控制注浆量,每推进40cm便要测定一次液位,综合分析储浆量刻度示意图,在此基础上经计算后求得注浆量;②若出现盾尾漏浆问题,需随即补充;③考虑到成型管片质量,且为了控制地表沉降,合理优化各支路注浆比例;④若设备发生异常或是管路堵塞,均要暂停掘进施工,保护注浆设备,全面清理管路,若暂停时间过长,需使用膨润土深度清洁管路;⑤做好浆液方量与质量的检查是确保顺利抽浆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不可向浆液内加水,若储浆罐内存有浆液,需要持续搅拌,避免砂浆变质。

3.3管片防渗水施工

基于盾构隧道施工的防水方式较多,以管片自防水应用较为广泛,在此基础上辅以接缝防水的方式。若土层中含水量较高,施工所得的盾构隧道将受到地下水压力的影响,易出现管片裂缝、橡胶密封条翘曲等问题,在上述影响下地下水持续渗入隧道内,因而施工人员在拼装管片时要格外注意[2]。对此,施工单位在经过许可后,对原设计加以变更,增设了1道遇水膨胀橡胶圈,在其作用下可控制管片渗漏水问题。遵循防水设计要求,做好管片环纵缝防水工作,为之辅以保护措施,在设置防水密封垫时做好准备工作,即刷涂黄油以起到润滑效果,减少封顶块插入时的摩阻力,结束管片拼装后在第一时间旋紧螺栓。值得注意的是,管片连接螺旋的复紧操作次数至少要达到4次,具体对应为拼装、推进、推出盾尾以及管片出台车四个环节。且在每次复紧时,所施加的扭矩必须达到145N·m。此外还要注重管片与橡胶密封条质量,在使用之前均要复验,若出现质量问题禁止投入使用。

3.4管片上浮有害气体检测

调节盾构初始姿态,具体有:水平方向±10mm,垂直方向因不同区域存在差异,前点±5mm,后点-20mm。持续掘进时,密切监测成型管片姿态,结果表明上浮量均达到30mm,工程人员经商讨后确定了如下措施:①调整字条,即水平-10mm,垂直方向后点为-35~40mm;②在拌制厚浆时增添适量水泥材料,随之加快凝固速度;③盾尾5环12点位使用到双液浆;④50环左、右侧均要安排人员测量管片姿态,并分析上浮量是否超出了工程许可范围,在此基础上调节后续施工参数;出现管片上浮速率过大的情况时,与盾构“栽头”存在密切关联,需暂停推进作业,合理调节推力起到控制上浮分力的效果,即不可超过管片自重,同时针对盾尾采取临时配重措施,可通过设置管片等方式控制盾构上浮。为给盾构施工提供优良环境,需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分析施工区域内的空气状况,将该设备置于盾构机螺旋机处,得到出渣口的有害气体含量[3]。除此之外,还需要增设便捷式气体检测仪,此设备主要用于检测舱内气体质量,在出现异常状况可触动声光报警器,在第一时间告知施工人员。关于本工程使用的气体检测系统,具体见图1。基于上述提及的设备展开全方位检测,在本次盾构施工中,各项有害气体含量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未给施工造成过多影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泥炭质土层稳定性欠佳,对技术水平提出较高要求,在此环境中展开施工作业易引发安全事故。对此,施工单位需结合勘察项目实际情况,全面考虑施工风险,为盾构施工适配合适的施工技术,确保各环节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胡瑞青,王士民.泥炭质土不同赋存条件对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影响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7,61(8):101-106.

[2]蒙国往,周佳媚.地铁盾构掘进引起的软弱地层沉降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17,54(6):117-125.

[3]黄辉,张伟荣.广州地区软弱地层盾构掘进沉降控制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5,45(S2):30-32.

作者:陈立 单位: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