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至温汤旅游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思考

谈至温汤旅游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思考

随着宜春城区的发展,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显著,交通拥挤,城市环境“脏、乱、差”,“马路拉链”,“城市蜘蛛网”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服务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幸福感。同时滞后的城市道路和市政管网建设已经超出了老城区基础设施承载力,这些已有缺陷的老区已经与城市的发展格格不入。在此背景下,结合天然的旅游资源优势,响应政府提出宜春至温汤旅游公路的改造工程,并进行合理的规划施工,在改善老城区基础设施和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形成一条南北向贯通老城区、连接宜春至温汤的快速旅途通道,对实现景城交相辉、相互融合,同时激活老城区发展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宜春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城市建设明确提出以下要求和指导方案: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以供电、供水、供气、城市基建、通信系统等行业为切入点,统筹落实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并且还要实施相应的配套方案,建设相应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整治建成区黑臭水体,提升城市建设内在品质。加快城市交通、停车设施、综合交通枢纽、快速公共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科学布局和建设消防、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设施,提升地上设施服务功能。总之,通过建设旅游公路,不仅可以拉动经济,还可以提升相应的人民的幸福感,符合城市建设的国家经济建设方针。图1中圆圈部分为宜春市项目场地,可以看到旅游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沿线几乎所有的区域都能产生相应的“辐射”影响。由图1可以看出,沿着路网打造旅游高速公路可以把旅游主导的相关产业的影响力通过路网向四周发散,形成星状的影响辐射区。宜春大道是宜春市中心城区南北走向的一条重要城市主干道,连接着沪昆高速、万宜高速和宜春明月山机场,承担着宜春市迎宾大道的作用。通过项目的建设,可以快速有效地承接来自沪昆高速、万宜高速以及宜春明月山机场的游客,形成一条贯穿老城区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快速旅游通道,在促进旅游发展的同时,也能让更多的游客领略到宜春城市魅力,逐步促进景城融合,带动宜春市经济发展。

关键词:公路改造;承载力;快速通道;环境影响;节能分析;规划布局

一、可行性分析

1.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宜春地处赣西北山区向赣抚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海拔最高点1794.3米,在靖安九岭尖;最低点海拔18米,在丰城药湖。境内兼有山地、丘陵和平原。山地占总面积35.46%,丘陵占39.05%,平原占25.49%。一年内有效检测天数362天时,宜春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为25~267。项目施工建设期间,来自工地的扬尘和铺筑路面的沥青烟气,对道路沿线居民和人们的正常生产办公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在可承受范围内。运营期,在道路两侧建设绿化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尾气对沿线居民和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影响,同时运营期间由于隔离带等吸声树木的影响,在离道路50米以上的无障碍情况下,噪声基本可以达到四类标准要求。(2)天气影响。宜春市市域处于偏低纬度,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春季虽天气易变,但回暖较早,春夏之交湿润多雨,夏秋间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四季比较分明,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宜春市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市累年平均气温17.3℃,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8.8℃,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5℃,无霜期平均为269天。全市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大于年蒸发量,年平均降水量1661毫米,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项目建设时不用考虑常年阴雨带来的施工延期、进度缓慢、工作复杂、地形困难等问题,只需要清理好相应的路面即可。(3)噪声影响。噪声影响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问题,通过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合理降噪:设立隔声屏障;加强交通管理,夜间在居民住宅区禁止鸣笛;建立“生态墙”进行吸声;经常修整路面,加强道路路面管理。通过以上3个因素评估生态环境、空气影响、噪声影响,尽管项目会对道路沿路生态环境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通过合理的措施可以很好地抑制不利因素。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2.节能分析

节能是每一个项目都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和国家的一个战略目标,项目必须要在节能的基础上进行实施,因此,现在及可预见的未来,节约能源是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最紧要最迫切的要求。项目的节能指标按照《节约能源法》及国家相关文件要求,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服务。能耗种类:该项目施工中主要耗能:一是大中型电动化施工机械和施工照明设备等消耗的电能;二是施工和生活用水。宜春市现有东山变、袁山变、城中变、袁州变、官田变、湖田变等6个110KV变电站对老城区进行供电,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对用电量需求的增加,规划将张家山开闭所升级改造为110KV袁山变电站(2×63MVA)。电力供应充足,能满足项目施工和运营需求。老城区用水依托袁河水厂、滩下水厂、文笔峰水厂,远期依托三阳水厂和四方井水厂联合供水,供水是充足的。从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现状和规划建设看,项目建成后能源供应有保障。因此项目能源供应是可靠、可行的。在经过分析后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针对所消耗的能源情况,项目设计采取以下节能措施。(1)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制订合理的工艺流程并选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使设计方案得到正确的实施。以降低机械设备的能耗和机械的磨损为主,避免重复投资和原材料浪费。(2)选择生产设备时要遵守国家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所有施工机械一律不得选用国家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而应选用各部委推荐的节能型新产品;设备安装采用合理节能的工艺、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3)选用新型、节能的建筑材料,采用高效节能型电器和照明等产品。(4)施工时建立节能管理、监督岗位体系,制定奖惩制度,使节能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5)项目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地区的材料资源和气象条件,建筑布局合理、科学,充分利用自然光能,在后期路灯照明设备运营中根据日照变化制定详细的设备管理计划表,在满足景观功能需求和照明要求的前提下,尽最大能力减少能源浪费。

3.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性质为改造性质,建设规模涉及到宜春大道(沪昆高速宜春互通至环城南路段)设计全长8.294公里。经过总体分析,投资预估为245789.1万元,具体由项目发起方承担70%费用,政府方承担30%费用。

4.道路网络布局规划

(1)提升南北向交通通道的通行能力。提升改造高士路、明月北路,将其断面提升至42米以上,并通过新建、拓宽官山中路、杨家路等次支路网,以疏解部分组团内部短距离交通压力,同时通过控制和引导交通流向,促使卢洲大道、昌黎路等干道分担部分南北向交通流量。(2)改善东西向交通组织环境。秀江以北,在合理管控主干道沿线及交叉口交通组织的基础上,大力填补东西向如官山路、画眉路、铜鼓路、化成东路等次、支路网建设,疏解主干道交通压力,提升片区内部的便捷度和可达性。秀江以南,在历史城区风貌格局保护的基本要求下,促进平安路东段建设,形成一条东西向贯穿的联系通道,疏解东西向过境交通。(3)优化和调整道路网体系结构,加强规划区内次、支路网建设,控制和保护现有巷道,承担片区内部短距离的交通出行,疏解主要交通线路的交通压力,提升片区内部的通达性。

5.社会影响

根据项目建成后对各地区影响程度的不同,把影响区划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项目直接影响区为老城区,间接影响区为整个宜春市。与项目关系密切的主要群体如下。(1)宜春至温汤(宜春大道段)旅游公路改造工程涉及范围较广,道路两侧多为商业、办公和居民集中区。项目道路沿线人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正常的生活、生产活动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项目建成后,作为直接的受益者,出行条件和城市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2)项目建设需征收部分居民的生产用地,补偿费用高低和能否及时到位,关系到被征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在项目施工期间,道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机械设备产生的噪音对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经过居民点等环境敏感点时,做好减噪除尘工作,可以有效降低项目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方案选择

1.方案一:全程高架

断面设计如下:(1)宜春大道(沪昆高速桥-宜阳大道段)。横断面采用四幅路形式,路幅总宽120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架桥+地面双向六车道+辅道”形式。机动车道采用2%的横坡,人行道采用向路内侧1.5%的横坡,路面边缘拟采用花岗岩路缘石,平石采用花岗岩平石。(2)宜春大道(宜阳大道-袁山大道段)。横断面采用四幅路形式,路幅总宽60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架桥+地面双向六车道+辅道+绿道”形式。机动车道采用2%的横坡,人行道采用向路内侧1.5%的横坡,路面边缘拟采用花岗岩路缘石,平石采用花岗岩平石。(3)宜春大道(袁山大道-秀江西路段)。横断面采用两幅路形式,路幅总宽46~50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架桥+地面双向六车道”形式。机动车道采用2%的横坡,人行道采用向路内侧1.5%的横坡,路面边缘拟采用花岗岩路缘石,平石采用花岗岩平石。(4)宜春大道(袁河西路-平安路段)。横断面采用两幅路形式,路幅总宽38~54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架桥+地面双向六车道”形式。机动车道采用2%的横坡,人行道采用向路内侧1.5%的横坡,路面边缘拟采用花岗岩路缘石,平石采用花岗岩平石。(5)宜春大道(平安路-环城南路段)。横断面采用三幅路形式,路幅总宽50米,采用“双向四车道+辅道”形式。机动车道采用2%的横坡,人行道采用向路内侧1.5%的横坡,路面边缘拟采用花岗岩路缘石,平石采用花岗岩平石。

2.方案二:部分高架桥

断面设计如下:(1)宜春大道(沪昆高速桥-袁山大道段)。横断面采用四幅路形式,路幅总宽120米,采用“双向八车道+辅道”形式。机动车道采用2%的横坡,人行道采用向路内侧1.5%的横坡,路面边缘拟采用花岗岩路缘石,平石采用花岗岩平石。(2)宜春大道(袁山大道-秀江西路段)。横断面采用两幅路形式,路幅总宽46~50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架桥+地面双向六车道”形式。机动车道采用2%的横坡,人行道采用向路内侧1.5%的横坡,路面边缘拟采用花岗岩路缘石,平石采用花岗岩平石。(3)宜春大道(袁河西路-平安路段)。横断面采用两幅路形式,路幅总宽38~54米,采用“双向四车道高架桥+地面双向六车道”形式。机动车道采用2%的横坡,人行道采用向路内侧1.5%的横坡,路面边缘拟采用花岗岩路缘石,平石采用花岗岩平石。(4)宜春大道(平安路-环城南路段)。横断面采用三幅路形式,路幅总宽50米,采用“双向四车道+辅道”形式。机动车道采用2%的横坡,人行道采用向路内侧1.5%的横坡,路面边缘拟采用花岗岩路缘石,平石采用花岗岩平石。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对比见表1所列。通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方案二作为施工方案。

三、总结

(1)项目的建设符合宜春市城市总体发展要求,是宜春市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是解决老城区建设中的“拉链马路”、“空中蜘蛛网”现象的重要手段。(2)项目建设将打造成一条宜春市至温汤镇快速旅游通道,是推动景城融合,实现宜春市旅游和城市双赢、互动发展的重要纽带。(3)项目建设不仅必要、意义重大,而且建设条件成熟,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效益显著,宜尽早立项,加快建设步伐。

作者:关鹏 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