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专业防火防爆工程学课程建设

安全工程专业防火防爆工程学课程建设

摘要:防火防爆工程学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滨州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化工安全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坚持应用为本,突出专业特色”为专业建设核心,利用学校已具备的师资力量,对该核心课程从课程安排、教学模式、考核制度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作出改进、优化,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强化学生的专业认知意识,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专业型人才。

关键词:化工安全;防火防爆;课程建设;改进;优化

化工行业是滨州市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近年滨州市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对全市经济增长作用举足轻重,因化工行业中化工原料基本具有易燃、易爆特性,且化工生产装置温度、压力控制不当,均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环境、人类健康、财产带来损失,也会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所以化工行业的稳固发展离不开专业安全人员的管理与支撑。滨州学院作为滨州市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设置安全工程专业,并明确为化工安全与火灾预防两个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化工行业专业安全管理与评价人才。滨州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防火防爆工程学是其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着重研究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火灾发生的一般规律、防火防爆的理论、安全防范技术基本措施、危险化学品的辨识及控制理论、工业建筑的消防安全等内容。以“坚持应用为本、突出专业特色”为专业建设理念,实现学生综合运用防火防爆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因此,防火防爆工程学课程建设起着一定的决定作用。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是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结合本专业现有的教资力量,借鉴相似课程建设的成果,探索人才培养的科学路径,创新并改进本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提高预防火灾、爆炸专业性安全管理人才的质量。

1优化课程安排

防火防爆工程学主要包括燃烧和爆炸机理、防火与防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措施、危险化学品的燃爆特性及安全防范、工业建筑的消防安全等内容,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以致于32学时的课程安排已不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造成老师只能采用精简知识点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使学生们不能更为全面的了解知识点。针对此,本课程的课堂安排需进行改进,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做到最精致的授课。根据防火防爆工程学基本内容,可将其分为燃烧、爆炸的基本机理;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以及实际工程的应用三个知识构架。根据滨州市及其周边地区以化工行业为主要产业之一的经济特征,参照其他高校课程设置体系[1],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将教学课时增设为40学时,实验课时增设为8学时(含于专业综合实验之内),同时还会增设两周的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2创新教学体系

2.1理论内容的讲解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都是以教材为中心,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讲解,这种“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不仅使学生们对本课程的认可度不高,还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除此之外,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也会忽略与现实的结合,使得学生对本课程的实际应用、前沿发展缺少感性认识[2]。为进一步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结合化工行业中对于防火防爆专业型人才的需要,对理论内容的讲授做出以下优化:理论教学内容以课本内容为主,讲授过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并引导学生深入知识点的根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其最根本的机理。如燃烧[3],依据教材多数人也很难有一个非常严谨的定义,这需要讲授时以典型的例子来充实学生对其定义的认识与理解。燃烧必需的四个要素:一、可燃物;二、氧化剂;三、氧化反应;四、具备燃烧所需要的热量。若只是简单的说出这四个要素,还会有很多人混淆燃烧与非燃烧的定义,因此举出一定的实例,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根本燃烧的机理与过程,还会使学生养成一种追求“严谨”的科研态度。

2.2案例教学法的改进

多年以来,火灾爆炸事故层出不穷,此类事故的发生不仅制约着经济的滞留、环境的污染,还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命。因此将案例分析设计于防火防爆工程学的课程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还会使学生充分认识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分析案例,这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性人才,现对案例教学过程做进一步更改。针对阶段性的理论学习,选择恰当的典型案例,案例分析采用小组制,4~5人为一组,在此环节中,以“防火防爆的技术原理”为主进行全开放式的讨论,案例分析的话题在规定时间内由小组成员自行完成,并在规定时间给出较完善的答案。这就要求老师选取案例的恰当性,案例的选取需要与当前的授课内容保持一致,当然案例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将自己的相关科研项目引入其中[4],以弥补学生实践知识、生活常识的不足。

2.3实践教学的优化

由于防火防爆工程学中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理论相对来说较抽象,因此实践课程的不断优化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防火防爆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性认识,现将实践教学设计为实验与课程设计两个环节。实验的教学[5,6]主要包括:火灾预报的监测、开口杯闪点的测试、闭口杯闪点的测试、火焰感度的测定以及灭火剂灭火器实验等。此教学环节中应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以及观察实物的能力,同时与理论教学过程保持一致,使学生对机理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目前,课程设计多以最终形成设计说明书的形式出现,且大多时候安排在学期末,在此阶段,许多学生将精力投入于期末备考中,很难空余出更多的思考和设计时间,不免会出现设计说明书上的复制粘贴,达不到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因此应适当将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提前[7],将其安排在理论教学中,以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最优的设计目标。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则是通过小组内部相互商议的方式,自主选择,以便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准备,一旦遇到设计瓶颈,还会使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设计的开展多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4人,组内成员依据个人特长自行分配设计任务,同时采用团体考核制,以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培养其团队意识与组织合作的能力。实践教学是学生真正深入理解课程的关键,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尽早实现专业素养,形成基本的专业意识,提高专业性人才的质量。

2.4优化考核制度

课程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认真程度。在该核心课程考核中,将理论教学部分与实践教学部分区分,理论教学部分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试卷得分占60%,课堂表现占40%(主要包括:平时到勤10%,课堂作业10%,课堂案例讨论20%)。实践教学中,实验课程的考核计入专业综合实验成绩之中;课程设计的考核独立量化,其中设计说明书占60%,设计创新点占10%,设计答辩占30%,以小组为整体[8]。本考核方案拟达到由“被动”到“主动”的学习方式的效果,实现“重结果”到“重过程”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优化课堂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发展,进而培养专业素质高、职业能力强、创新思路多的专业型人才。

3结论

防火防爆工程学是安全工程专业化工安全方向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包括燃烧与爆炸的机理、防火防爆的技术原理以及实际生活的应用三个方面,同时还有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强等特点。因此,此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认知度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滨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安排、教材讲授、实践教学及考核制度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与改进,对本核心课程的建设进行深入探讨,以培养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实现本专业在本校的设置特色。

参考文献

[1]阳富强,陈伯辉等.安全工程专业工业防火防爆核心课程的建设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01):31-35.

[2]李海维.联系实际教学提高新课程教学效益[J].山西教育(管理),2010(06):16-18.

[3]赵磊,王茜.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防火防爆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视界,2017,(01):150.

[4]阳富强.案例教学法在工业防火防爆课程中的教学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04):92-96.

[5]胡相明,耿孝恒,等.滨州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广州化工,2012,40(24):174-175.

[6]胡相明,李超,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23):165-166.

[7]程琳.《防火防爆》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J].科技信息,2012,(06):123.

[8]李念良,李望国.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9):14-15.

作者:付明明 边素素 王晓慧 单位:滨州学院化工与安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