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范例

服装行业

服装行业范文1

科技创新能力差,配套产业发展落后。我国服装行业的科技创新、科技研发能力不足,企业中高学历、宽视野的研发人才很少,企业对于新产品的研发不重视,投入不足。我国服装业在服装面料、服装配饰、加工机械等方面还很落后,对环保、绿色、特殊功能服装的高科技面料制造工艺和技术还没掌握,高档面料主要依赖进口。加工工艺落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技术装备普及率低;对人力依赖严重。品牌影响力不足,品牌附加值不明显。我国服装行业早期主要靠订单加工而发展而起来,许多中小型服装厂主要从事贴牌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仅赚取微薄的加工费,产品产生的利润大部分被品牌持有者获得。我国目前还没有世界级的服装品牌,世界十大奢侈服装品牌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品牌形象,也培育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在这方面我国的服装企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行业生产成本增加,销售市场竞争加剧。近年来国内劳动力成本逐年增长,并且原辅料等价格也在上涨,两方面效应叠加,导致服装行业成本不断增加,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服装企业必须转变产业增长方式,制定新的战略方针,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

二、我国服装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特点

我国服装企业发展历史短,水平低,大部分还处于贴牌加工阶段,虽然也有部分企业开始创设品牌,但品牌影响力不够,特别是集加工、品牌和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服装企业尚未大规模形成。根据目前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服装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这决定将来服装业对新型高素质人才有大量的需求,未来行业发展所需人才需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服装设计能力

未来行业发展所需人才应具有很强的服装设计能力。这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创造力,能把握目标消费群的审美和潮流趋势,对市场有较深的洞察力。国内服装院校从事服装设计教学的教师好大一部分是从事工艺美术教学的教师,对于服装市场的理解不深,教给学生的只是停留在画面上的设计画稿,缺少相关的“产品完成”经验。

2、科技创新能力

这需要培养学生的前瞻视野,根据绿色、环保、保健等新的消费热点,开发出相应的高端服装面料,设计优化服装配饰,改进生产工艺等,把先进的生产理念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盈利水平。

3、品牌塑造能力

近年来服装行业的消费以品牌消费为特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进行品牌塑造,有利于培育自己的目标客户群,目前,我国大部分服装企业现有的品牌规模小,缺乏文化内涵,品牌的竞争力与市场拓展力明显不够。这种品牌建设塑造的不足最根本的原因是服装专业人才的匮乏,所以要紧紧依靠服装教育改革培养出优秀的服装专业人才。

4、市场营销能力

当前一段时期内我国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服装产品势必要提高销售价格,广大服装企业应选择合适的细分市场,找准特定的目标顾客,针对特定目标顾客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对服装教育改革的诉求

国外的服装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有了一些明确的认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国外的改革内容来看,许多学校已对服装专业学科的教学内容不断拓宽,对理论深度进行压缩和变浅,实践能力则不断加强,以适应当前服装行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服装行业的具体情况,当前我国服装教育改革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合理的教师队伍

服装行业特殊的竞争性和实践性要求构建一支合理的教师队伍,服装教育专业的教师应该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因此,教师的来源不单单是从高校引进,还需要从企业一线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知识基础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这样的“双师型”教师可以带领学校承担企业委托的产品开发任务,确保教师的理论知识有用处,实践能力不落伍。

2、优化调整课程设置

学校要根据服装企业的实际需求、学生个人发展需要以及服装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传统的教学课程设置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工程类课程应注重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艺术类课程要注重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经济类课程要以满足行业岗位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为主,同时可增设创业的内容。此外还可通过专业实验、专业实习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生产一线常用技能的了解。

3、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

服装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教学方式的改革,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实时的更新,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CAI课件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教学效果;搭建专业的实训室,开发网络实验室,建立虚拟工程环境,增加学生的实训课程,补充单纯理论教学的缺陷。

4、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和专业实习管理

服装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服装专业的学习最终也是要应用于服装产业的各个方面。实践教育是服装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必须要面对和处理好的问题,学校一方面要在学校内部开发一些实践类课程,如服装面料识别,服装色彩搭配,服装配饰优化等;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实习管理,当前有一部分学校由于和服装企业联系不多,实习站建立困难,就任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企业实习,由于企业性质和规模不同,学生实习学到的知识也不尽相同,这就违背了专业培养计划里专业实习板块设置的目的,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实习的重要性,加强管理,使学生在专业实习阶段受到良好的培养。

四、结语

服装行业范文2

1.节约成本。

网络营销相对于商家和消费者在不同程度上缩减交易成本,商家采取网络营销模式减少了很多流通环节,使交易周期大大地缩减,提高了效益减少了成本。同时,网络营销相对于传统营销模式减少了日常管理费用和商品流通的成本,例如员工的薪资,店铺的租赁等。相对于消费者来讲,通过网络不受空间、时间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随时随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提升了消费层次满足不用的消费理念,为平淡的生活增加了一份乐趣。

2.选择性大。

目前,商家通过网络平台全方面多角度展现服装,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衣服的材质,颜色,价格,款式等选择合适的商品。在网上商店的服装和价格都是透明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比较各个商家的信誉度,服务态度以及物品的质量来做决定。而且可以把所有有这种宝贝以及类似的所有商家全部找到,通过交易成交率以及客户评分来决定自己的选择。

3.附加价值大。

交易的结果是够使得消费者满意取决于消费者的自我期待的水平,如果购买的物品高于消费者期待值则此次交易活动就是满意的,反之,消费者会感到失望,对网购也会失去信心。所以商家都会选择赠送各种优惠券,以及购买衣服搭赠合适的腰带赠送相配的发饰品等,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增强网络购物的信心。

二、服装行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1.网店的信誉度成为评判的唯一标准。

通过网络购物,消费者只能通过一些软条件来评判商家的信誉度。因为无法直接接触商品看,只能通过图片和模特展示的效果来评定是否适合自己,所以通过消费者对商家的评价也成为一种考核标准。然而商家通过赠送现金券或是直接返利于消费者的支付宝上来控制消费者对于商品真实的评价。所以,信誉度的考核成为网络购物的一大难题。

2.同质化产品严重。

网络使得价格趋于透明化,大部分商家为了冲冠冲钻展开了价格战。同等的物料、颜色和质量会出现多种价格。玲琅满目的商店,近乎一样的商品,让消费者不能确定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旗舰店。

3.服装售后问题成为最大的绊脚石。

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售后成为一种空谈,大部分的销售者本着只要把商品卖出去就可以,售后就是一种妄想的态度。消费者投诉渠道复杂,售后人员推卸责任,导致消费者投诉无门,只能忍气吞声。

4.物流配送问题。

物流是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桥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物流行业迅速展起来,但其中也伴随着很多问题。物流信息化和自动化作业程度低,跟不上网络营销发展的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物流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物流流程传统化,物流服务人员态度不稳定化,物流时效差,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网络营销的发展。

5.空间加大选择的难度。

精美的款式,优惠的价格都是网络商店的优势,但是相比传统实体店来讲,试衣却成为最大的难题。商品的材质,大小都无法通过我们的眼睛来判断,仅凭商家的介绍完全不能让我们下定决心,这成为网络营销的又一难题。

三、服装行业网络营销解决对策

1.强调职业道德,建立信任机制。

在网络环境中商家要更注重信任的作用,言出必行不违背自己的承诺,不利用低价的幌子来欺骗客户。真实反映物品的性质,功能,制定合理的价格。不外泄客户的隐私信息,通过真实,真诚地与客户沟通取得客户的信任。提供安全的网上支付系统,与各大银行合作,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

2.提供互动性与个性化服务。

现如今,随着年龄的差异对服装的要求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简朴的70后,本分的80后以及张扬的90后。人群年龄的分布决定了在网络销售的服装产品都侧重于对时尚潮流的诠释。商家要确定自己的服务群体,并且根据消费者心理来决定服装的类型,例如阳光帅气的男装针对于青春活力的年轻男性,舒服又不输时尚的孕妇装针对于现时代的准辣妈,时尚大方的淑女装对现在的年轻女性在合适不过,还有宽松个性的运动装登山装。商家可以根据这些人群决定自己店铺的商品,并针对这一类型打造自己的服装王国,提供辨识度和品牌的知名度。

3.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

服务是网络营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购买者在购买后是否满意,取决于商品所带来的性能是否符合购买者的期望,也取决于购买者对于商品所带来的性能与购买者的期望之间的差异。如果商品的性能高于或是等于消费者的期望,则此次购买就是满意的。反之,消费者可能会失望要求商家退货,这就会造成双方的困扰。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商家应该积极沟通,在合理的情况下满足顾客的要求。而不是一味的推脱责任,使得消费者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影响商家的信誉。

4.完善物流配送系统。

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健全物流系统,服装对于物流服务的个性化要求很强,一般根据不同的服装价格、类型决定不同的配送方式。一般比较高贵的服装采用的是挂装配送模式,其特点是在运输的工程中保证衣服不被挤压,不变形,不褶皱,衣服完好无损的运送到客户的手中。相对于这种物流方式还有一种趋向于普遍的运输方式,运输费用低,终端消费者多的特点。物流是联系商家和消费者的纽带,商家一定要认真挑选第三方物流提供消费者的价值期望。

5.完善网上试衣系统。

目前在网上已经出现试衣系统,主要是借助一些工具和软件,把着装的效果通过视觉来体现,帮助消费者通过自己的体型、肤色、发型和脸型来挑选衣服的款式、颜色和大小。这个试衣系统让消费者离网络购物又进了一步。

四、结语

服装行业范文3

(一)实证性相关文献

夏宁在《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财务审计研究》一文中,针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这一传统问题,在财务审计视角下进行了讨论。在文中他提出,因为股票期权与企业的业绩相关性较强,因此,在向公司个人实施股权激励时应通过财务审计来摸清每股收益。这一文献的视角十分新颖,也为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该文并没有从整体视角来考察上市公司的财务审计问题,更没有探讨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的财务审计问题。但文中所提出的论点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实施IPO财务审计的重要性。

(二)纠偏性相关文献

赵卓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审计路径研究》一文中,就当前上市公司实施财务舞弊行为的特征和内容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财务舞弊的动因。在对策构建上,该文提到了从总体应对、提升识别技术和重点项目审计等三个方面的措施。将视野转换到IPO财务审计问题时也不难发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不仅根源于审计人员的有限理性使然,也归因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所实施的隐蔽性行为,而该文献对本文主题的讨论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三)展望性相关文献

在仅有的一篇有关IPO财务审计文献中,陈羽桃在《从IPO改革视角看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的发展》一文中提出,在促进资产市场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实现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之间的分野,从而最终形成分工合作的局面。从中不难理解,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的职能存在差异,工作对象也存在不同。财务审计的价值取向在于取消资产价值水分,资产评估的价值取向在于精确资产价值。可见,在合力作用下将能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评估的绩效。以上从三个方面所归类的文献都对本文的论述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因目前缺少针对行业的文本资料,这也使得上述理论观点是否适用于服装行业也值得商榷。因此,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需要具体化到服装行业的特征中来。

二、服装行业IPO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的调研并结合主题,以下选择性的从3个方面来提炼出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核算存在的财务审计问题

目前,我国具备上市的服装企业大都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在推动公司集团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下,都会根据现阶段的网络化分工形式采取业务外包模式开展生产经营。因此,在成本核算领域就会面对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两大范畴。针对生产领域的成本核算,又会因技术的不可分性而导致重复计算;针对流通领域的成本核算,因“冰山原理”也促使成本核算面临着漏算的状况。这就在客观层面对服装业IPO财务审计带来了难题。考察服装集团公司组织资源来看,其不仅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点,也存有劳动密集型的特质。从而,在对资本折旧审计和劳动力成本财务审计上往往会面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干扰。

(二)涉税项目存在的财务审计问题

随着针对成本财务审计问题的出现,就必然会带来涉税项目在财务审计上的问题。其中,主要涉及到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根据现有资料反馈,服装集团公司可以在财务账面上调高成本项目的数额,以及通过增大债务的方式来压低所得税的交纳金额。从目前上市公司担保融资的业务状况来看,服装集团公司可以借助向分公司提供担保融资的事项,来进行内部化财务技术处理来拉高总公司的成本总额。增值税作为流转税是针对产品增值部分所征收的税种,但目前对产品增值额的确定存在着争议,且上市类服装公司一般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因此品牌溢价的确定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三)资产产权存在的财务审计问题

作为IPO公司都应具备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但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仍存在着股东资产所有权与法人资产所有权混为一谈的情况。这样一来,在对服装集团公司进行资产类财务审计时,便会受到两类权利混搭所造成的干扰。在抬高股价的目的驱使下,服装集团公司可以借助股东资产所有权内部转移为法人资产所有权来实现。这样一来,所折估值就会出现虚高。在对净资产这个问题上,按照目前税法,未分配利润或者盈余公积折股,视同股利分配,企业需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然而,在财务审计上却会出现直接以审计后的净资产作为可折股净资产。当然,除了上述三个主要问题外,在票据处理上也会存在着财务审计问题。但就优化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而言,需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来着力破解以上三个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除了受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外,还受到现有制度环境的干扰。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影响因素。

三、应对问题的思路

从本文开篇对IPO的定义中也可以知晓,针对首次公开募集股票的公司进行财务审计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因社会对该公司关注度不够高而会出现信息上缺失问题。再者,以服装类上市公司为财务审计对象,还会因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经营环境和特征不甚了解,而出现财务审计上的问题。由此可见,IPO财务审计是一项复杂且综合性较强的业务项目,通常项目周期很长,涉及到企业的改制以及上市申报的方方面面,尤其还要跟多方中介机构合作,因此,相关业务难度也较高。结合上文的问题分析,应对问题的思路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构建:

(一)了解行业背景

我国服装行业从整体上看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类型,与国际知名品牌服装企业相比,我国服装公司仍处于品牌价值链的低端。同时,在价值转型原理下可以知晓,服装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是低于高科技行业的。这是基于这些经济原因,使得我国上市公司中鲜有服装企业的存在。为此,在开展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事务之前,需要全面了解该行业的背景。包括:产成品的变现周期、技术系数、生产与流通特点等。了解行业背景的途径,可以在网络上来查询相关信息,还可以与企业方进行交流。

(二)掌握成本特点

针对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还面临着成本核算上的难题,从而就使得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需要来调整账面上的成本项目。为了减少因此而带来的财务审计难题,注册会计师需要深入把握服装行业的成本特点。根据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原理,首先应将成本项目轨迹为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等两大板块。然后,再分别深入把握这两大板块的成本特点。为了适应现阶段服装外包生产的现实状况,可以将外包费用作为一个独立的成本单元进行核算。

(三)规制涉税项目

针对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工作,其中一项便是监管企业的纳税事项。在与服装公司进行利益博弈时,需要规制涉税项目的成本调整行为。如,当审计调整涉及到企业以前年度所得税时,对原始报表与申报表的差异进行列报,在发现相关差异的当期进行调整,并补征入库。针对增值税项目,除非是金额特别重大,否则没有必要调整增值税,尤其是小额的进项税额或者销项税额,调整的结果会影响税金的账面金额与纳税申报金额,给纳税情况专项审核报告带来不便。

(四)防范产权转移

如果说,企业的股东是个人,那么用分红手段时得充分考虑其税收成本。但也有些操作人员认为,通过形成新的资产来隐藏旧的不良资产,在账面上会显得漂亮一些;个人并不提倡后一种作法。鉴于此,特别强调一点,审计调整不要也不能产生需要后期消化的资产,比如有些审计人员认为企业的部分票据不合规,将其已列支的费用或者成本调减,挂其他应收款或者预付账款;但往往是事后仍然未能取得合规的票据,因此,实际上这种调整会给后续的审计带来更大的麻烦。以上从四个方面所做的应对思路仍有待商榷,但在问题导向下上述思路也是值得实践的。针对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化,但只要在解决上述现实问题后才能为接下来的深化提供平台。

四、展望

下面再就今后的财务审计工作进行展望:展望一:改制净资产折股的税收问题。笔者在与一些券商在谈及这个处理时,他们的意见也都不一致,但不纳税的依据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两条:(1)对净资产折股的征税理解上各方存在偏差。有人认为这种净资产折股并没有带来法人实体经济利益的流出,因此,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正常的对股东分红,让企业去承担或者股东个人去承担这块税收成本有些不合理;同时,有些企业主动积极去咨询所处地市的财政税务部门,相关地市的财政税务部门对净资产折股的征税执行上也有差别;(2)净资产折股的缴纳对象是企业的股东,企业只是代扣代缴义务人;而在已上市的企业中,当存在一些不符合"大税法"的地方特色税收优惠政策时,只要股东承诺对后续的影响可以由股东承担经济后果。因此,参照此类作法的结果是,在操作过程中,告知股东存在这方面的义务,同时由股东层面对其个人应履行的纳税义务情况出具书面承诺,以免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展望二:审计程序的选择及底稿的要求。(1)总体分析。对于申报财务报表,当拿到报表未审数或完成审计初稿时,应关注各期、各个报表项目的结构、比例等方面的比较,同时对相关项目的变动做出充分且恰当的说明,以避免对一些重要科目的审计程序有遗漏。(2)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之间的勾稽核对。现金流量也是各方关注重点,因此在复核(或者代编)现金流量表时,尽可能做出调整分录,以清晰反映三张表之间的勾稽关系。(3)内控审核。与正常年报审计相比,IPO项目的内控审核可选择的资料较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律师的专项核查意见以及券商的工作底稿供参考,可以一开始就与企业约定,提供给律师及券商的除专项资料外,其余均额外复印一份给注册会计师,很多资料均可以作为内控审核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如员工劳动关系核查等,可以作为薪资守环测试的底稿。(4)重大合同的摘录。通常情况下,在审计中可以合理安排一至两名助理人员,完成对重大采购、销售以及融资、投资合同的摘录工作,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栏次来摘录,对相关资料做好索引,并将摘录的合同条款与相关科目的测试相结合。

五、小结

服装行业范文4

关键词:体育服装;市场营销;营销对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打开了窗口,此后,人们对体育运动也越来越关注。2014年,我国先后颁布了大量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为体育行业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平台。体育服装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再到如今走向国际的发展历程,但在市场营销方面仍有部分问题有待优化。鉴于此,本研究针对体育服装市场营销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1体育服装的内涵与分类

多元化是体育市场分类较为明显的特征之一。从逻辑角度来看,消费者是决定市场运营方向的关键因素,市场上有怎样的消费需求,就会出现与之对应的营销方式。运动服是指专用于体育运动竞赛的服装,例如裁判服、领奖服、竞技服等。随着体育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运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区别于传统服装,体育服装既包括比赛专用的运动服,也包括人们休闲运动时所穿的T恤、紧身衣、弹力裤等休闲服。通过对市场的相关分析以及对一些专业人员的走访调查发现,夹克衫、击剑服、休闲运动服等都是较为流行的体育服装,而休闲运动服占据较大比例[1]。

2体育服装行业市场营销现状

2.1发展速度快,规模逐渐扩大

改革开放之后,居民的消费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涨船高,为我国体育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基础。体育服装市场营销模式也开始由之前单一的专业运动服向休闲运动服和运动时尚服装等转变。尤其近几年,体育服装行业的市场销售总额一直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相关调查表明,2013年,体育服装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00亿元。之后,体育服装行业的发展势头仍旧强劲,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体育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

2.2国外品牌的市场竞争优势大

在现阶段的体育服装市场中,Nike、Adidas、Kappa、Puma等国外服装品牌占据较大的市场比例。这些品牌发展时间长、技术先进,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营销模式都非常成熟。因此,在我国体育服装的高端市场中,这些品牌拥有忠诚度非常高的粉丝,市场地位难以撼动,且一直在积极使用线上线下共同营销模式,或者以为体育赛事赞助的方式进一步“入侵”我国体育服装的中低端市场[2]。因此,对于本土体育服装品牌而言,行业的生存环境较为恶劣,竞争压力大。

2.3高端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国外体育服装品牌的市场压制让我国很多本土体育服装品牌面临严峻的生存与发展困境,一些本土体育服装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出路。例如2016年年底,李宁与百年专业舞蹈运动品牌Danskin合作,获得中国大陆以及澳门地区的独家经营权,开始致力于女性市场的开发;2017年,安踏以全资收购了国际高端童装品牌小笑牛(Kingkow),开始进军童装市场。与此同时,李宁、361°、安踏等国产品牌也开始开发高尔夫以及滑雪等领域的服装。上述市场营销方式的变化无一不在彰显着我国体育服装行业的高端化以及国际化发展趋势,同时也成为我国体育服装品牌对抗国外知名品牌的重要手段之一。

3体育服装行业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品牌规划不清晰

体育服装的市场营销必须有清晰的营销思路,才能深入挖掘品牌价值,并在推广中做到营销与产品、品牌的紧密结合,进而将有效的营销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并转化成购买行为,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品牌规划战略[3]。国外体育服装企业的市场营销推崇鲜明的品牌识别标志,是基于产品的具体情况制定品牌营销方案,可以更好地优化品牌战略,实现对市场的绝对占领。但国内本土体育服装企业存在明显的品牌规划不清晰问题,在市场营销中,产品的卖点以功能为主,以降价促销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尤其是一些赞助营销,因为缺乏对赞助对象的科学考量和全面调研,导致赞助的投入目标性差,无法借此有效提高自身的品牌价值,浪费了较多营销成本,这都是品牌规划不清晰的表现。

3.2跟风现象严重

国内体育服装营销存在严重的盲从与跟风现象,追求的是短期效益,未能形成长期规划。例如Nike曾借NBA进行球鞋的营销推广,国内很多企业借此机会也开始大力模仿,并制作了一系列以NBA为主题的营销广告。虽然内容题材好,但一味模仿的营销模式并未凸显品牌自身的价值,反倒因缺乏创新导致消费者产生排斥情绪。反观Nike,以广告宣传结合线下体验的方式让消费者完全参与运动,如Nike举办的三人篮球赛活动。消费者通过参与运动,直观地感受球鞋的质量,品牌与消费者形成了良好互动,品牌影响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与国外品牌相比,国内品牌明显存在短板,更注重的是广告宣传,未能与消费者进行良好互动,所以即使通过广告营销也无法加强与消费者的联系,进而与消费者脱节,最终的营销效果并不理想。在赞助方面,Adidas曾为阿根廷足球队赞助,而足球队的条纹队服与Adidas的斑马标志十分相似,让消费者在购买Adidas的服装时会对两者产生联想[4]。但国内企业对于赞助对象多是跟风加入,未对赞助对象的形象与自身品牌的契合度进行全面考量,最终结果就是品牌植入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消费者无法深入理解品牌价值,导致营销失败。

3.3市场调查不充分

相关专家认为,体育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以及没有及时确定市场对价格的灵敏度导致产品滞销。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灵敏度是决定产品价格波动范围的重要依据,而产品价格波动范围决定最终价格。需求与供给是确定市场对价格的灵敏度的重要因素。通过上述理论可知,市场调研应该是前置的,是要做预判的,是决定体育服装市场营销效果非常重要的环节。国内体育服装企业对价格的制定并未做到从市场实际出发,最终确定的价格与商品实际的价值并不匹配。同时,企业一味追求高利润,价格机制也不断靠向国际知名体育品牌,但鉴于产品价值与市场需求的脱离,最终实际市场销量并不理想,甚至价格越高,销量越下滑。在国内的体育服装品牌中,虽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以价格提升作为提高自身品牌价值的手段,但仍有趋势显现。以安踏为例,2011年,安踏产品的价格涨幅高达两位数,产品价格已经接近国际知名体育服装品牌。因此,对于安踏的固定消费者来说,国产性价比高这一优势逐渐丧失。此项举动也导致安踏当年的股价下跌了16%,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对国内体育服装企业的一种警告。如果企业未能有效提高产品价值和服装品牌的品质,而是盲目追求价格的提升,必然会导致市场营销的失败。

3.4营销渠道结构混乱

专卖和特许经营是现阶段我国体育服装行业的主要营销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商的快速发展,体育服装行业也开拓了线上营销和网络多媒体营销模式。但鉴于我国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体育服装行业还未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销售渠道,在实际销售中仍存在诸多中间流动环节,进而导致产品在分销中因管理不规范出现窜货问题。例如,在部分地区,同一体育服装品牌的同一商品可能会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这种现象源自不同渠道商之间的恶性竞争,明显会影响品牌的整体影响力以及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因为电商和多媒体营销节省了很多中间渠道,所以销售成本被进一步降低,电商的销售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这对传统销售渠道也造成了较大冲击。因此,在未来的体育服装行业发展中,企业需要认真思考以上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平衡传统营销渠道和电商营销渠道,通过有效的规范措施避免恶性竞争行为的出现,引导体育服装行业健康发展。

4体育服装行业市场营销的优化措施

4.1着重发展国内市场

体育服装企业要找准市场。有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已经有50个城市的整体发展实力较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主要集中在京沪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此,体育服装企业可以这些城市为发展重点对国内市场进行深度开发,借助集团效益和规模效益,提高本土体育服装品牌的影响力。通过有效的营销方式,加强国人对国产体育服装品牌的认知,以国货为切入点,带动全国体育服装市场更好地发展。

4.2加强市场管理

市场都是逐利的,而体育服装市场中也经常会出现无规则以及恶性竞争,这样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为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滋生提供空间。与此同时,我国针对体育服装市场的管理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但陈旧落后的管理方式明显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市场发展变化[5]。因此,相关部门也要从我国体育服装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落实度高的法律法规,规范整个体育服装市场,提高体育服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3制定科学的品牌战略

针对体育服装企业存在的品牌战略不清晰的问题,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我,全面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然后重新制定品牌战略,对市场进行科学布局。首先,对于我国本土的体育服装企业而言,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低,但同时也存在创新程度差、跟风严重、国内高端市场份额少的情况。因此,企业需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制定营销方案,既要创新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也要对中低端市场加以巩固,避免原有市场的流失。其次,企业还应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深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并进行技术与能力上的储备,研发更具特色的产品,然后向高端市场进军。最后,企业可以积极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合作,借助国外品牌的影响力,为自身拓展国际市场寻找新的渠道。

4.4把握营销的主动权

所谓主动营销,就是企业要与消费者直接互动,市场营销方案的对象应是消费者个体,具体实践方法是以线下实体店的互动为主,通过与消费者有效、高效地交流,准确收集消费者对产品的真实体验。因此,企业可以在各个区域建立辐射面广的体验店,以体验为核心,以互动为宗旨,让消费者进入品牌体验店中真正感受体育服装的品质,然后对消费者的反馈意见进行收集、整理,以此作为后续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大型综合体验店本身也是对品牌形象的有力宣传,敢于让消费者直接表达意见正是企业品牌自信的一种表现。消费者也会在与品牌的互动中,对品牌文化、设计理念以及产品质量产生更为深入的认知,进而有效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将其转化为客户,实现体育服装的成功营销。

4.5营销应做到准确定位

通过对当前国内体育服装品牌的分析可以发现,很多企业存在定位模糊、产品鱼龙混杂的问题,企业并没有对产品定位产生准确认知。但对于体育服装产品而言,其定位应做到清晰明确,可以子品牌或系列品牌的方式区分产品功能。此外,市场营销应根据消费者年龄、偏好的差异进行细分。这种营销策略更为机动灵活,并非千篇一律。营销方式的准确定位可以帮助企业统筹全局,对低级、中级、高级市场进行全面把握,方便企业调整营销策略,对市场变化与发展予以灵活应对,市场主动性更强。

5结语

近些年,受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体育服装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很多体育服装企业因为市场营销方案不理想,产生了大量库存挤压问题,诸多品牌接连倒闭,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因此,体育服装企业若想更好地开拓市场,提高自身在整个市场中的品牌竞争力与影响力,需要对新环境下的体育服装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然后结合自身的品牌特点和产品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方案,以此提高产品的营销效果,为我国体育服装行业更好地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淼.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高质量发展方略—以运动服饰领域为例[J].纺织导报,2019(11):33-34.

[2]谢丽媛.关于体育服装功能性设计与舒适性的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9):12-14.

[3]韩其霖.基于网球服饰发展史的时尚体育服饰价值研究[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11):73-75.

[4]付紫嫣.基于产品形象设计的运动品牌服饰创新研究[J].工业设计,2020(4):102-103.

服装行业范文5

关键词:服装行业;存货管理;“新形势”;肺炎疫情

0引言

受2020年初肺炎疫情的影响,为响应国家防疫政策,学校开展云课堂、企业开始云办公,人们的日常生活基本在线上进行。与此同时带来的就是人们的消费形式、消费方式发生巨大改变,据国家统计局资料统计,2020年1至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实现6642.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2%。长期的“宅家”生活导致人们对服装产品的需求降低,最终造成服装行业上市公司的存货积压。因此,服装行业上市公司需要对存货管理问题加强重视,对其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以此达到库存的减少,促进高质量的发展。

1新形势下服装行业上市公司存货管理面临的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行业快速发展。然而近年来,受到外需减弱以及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的影响,出口形势严峻,盈利能力呈现大幅度下降。受2020年初疫情防控影响,长时间的“宅家”生活使得消费者对于服装这一消费必需品的购买欲极大降低,更多的对医药保健产品进行消费;线下消费减少,更多的使用APP或者小程序在线上进行下单,服装行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服装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性产业,在我国宏观产业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对于服装的消费已经从单一的遮体避寒的温饱型消费需求转向时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费潮流,服装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产业规模增速不断下降。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服装产量达到244.72亿件,而2020年下半年我国服装市场需求较疫情初期有所好转,但服装行业生产经济指标仍处于较大跌幅,截至2020年全年,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服装产量达到223.7亿件,较上年下降了8.59%,服装企业的服装产量也呈现了下降。

1.1存货大量积压,流动资金占用过多

我国大多数服装行业上市公司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存货积压情况,存货水平总体偏高。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多个国家之间采取封国措施,多个知名服装品牌在全球采取大范围闭店,造成大量出口订单被取消,货物在海外滞港或者被拒收,市场信心受到打击,存货大量积压。从数据分析,近3年服装行业上市公司的存货行业平均值保持在19亿元左右,但是与前几年相比,存货行业平均数值从2009年的4.19亿增加到了2019年的19.53亿元,增长了将近366%,库存积压情况严重。在一般情况下,服装行业的存货占据了企业大部分的流动资金,导致存货贬值、资金沉淀,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随之变弱,就会对企业的资金运营和盈利能力带来挑战,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发展。

1.2危机应对能力弱,战略调整不及时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偏向于线上消费,而受疫情防控的影响,消费者进行线上消费的趋势更加明显。在国内疫情期间,很多服装企业均面临线下商店闭店导致销售额骤降、需求减少,品牌订单萎缩、资金周转紧张。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服装企业数量为13,876家,亏损的企业数为2,225家,亏损企业占比达到了历年来的顶峰。此外,电商行业的兴起、电商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服装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站整理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消费者进行服装购买的渠道线下占比23.10%,而线上占比高达76.90%,远远高于线下消费比重,意味着服装行业上市公司当前不仅要面临服装行业线下的竞争,现又增加了电商销售的竞争压力,面对双重的压力,服装行业的发展面对着巨大的挑战。

1.3供应链管理落后,存货管理信息不对称

供应链管理落后,缺乏数据共享机制,导致存货管理信息不对称。各部门相互独立,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不到位,并且层级多,在面对问题时,消息传达耗时长,并且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发生偏差。存货管理容易受到市场环境变化大、速度快等因素的影响,存货管理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企业在应对变化时难以找到依据,并根据相关信息进行决策。因此,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显得极为重要,一旦信息沟通不到位或者信息交流出现偏差,都会对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而存货管理信息不对称发生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一般来说,大型的企业一般会设立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能够较好实现信息的共享。中型的服装企业虽然也拥有供应链管理的意识,但是常常会因为协调不到位、管理缺失导致对市场需求的预测能力较弱,信息交流存在偏差。而小型企业在存货管理的模式较为传统,一般来说会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材料采购制定战略,没有准确数据可以参考,信息交流平台严重缺失,存货管理信息不对称较为明显。

2美特斯邦威存货管理创新实践

公司在近4年的财务报告中提出策略调整,在2020年重点强调了品牌和产品的升级,以及全域渠道布局的深化,为应对疫情防控的影响,美特斯邦威通过数字化“抗疫”,对存货管理方面重点关注,对未来新零售实践和数字化带来新的思考。

2.1促进产品升级,减少库存积压

由于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品牌敏感度的进一步提升,对于高附加值产品的追求日益高涨,公司加快了对品牌的塑造和产品的升级,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分类,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组建特色的设计团队,保持团队的年轻活力,围绕公司五大品牌的定位与价值,开展多层次的整合营销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适应潮流购物趋势的产品系列,提升品牌形象。美特斯邦威通过开发全新产品线“中华美邦”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持续拓展IP资源库,陆续推出并不断丰富“迪士尼”“漫威”“全职高手”“国漫”等IP系列产品,同时还推出了汉服、京剧等国潮,吸引不同的消费者群体。通过对产品实现升级,找准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出新系列产品吸引消费者眼球,有效减少库存积压,提高销售数量。

2.2主动调整渠道策略,深化全域渠道布局

美特斯邦威对销售渠道展开了调整,打造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并行的模式展开销售。由于疫情防控的开展,消费者的购买方式发生变化,原有的零售方式发生转变,居家时间较长,上网时间也随之增加,对于购买途径从线下转到了线上。美特斯邦威对由于商圈转移而导致无法盈利的店铺进行了调整,在报告期内共关闭店铺504家,同时寻找新的、有发展潜力的优质渠道,新开105家店铺,快速聚拢新客户,打造新的商圈,积极拓展并发掘包括社交零售在内的全域渠道价值。与此同时,美特斯邦威在一线城市建立销售子公司,并开设直营店,打造品牌知名度,对一线城市周边以及二、三线城市产生辐射效应,吸引优质资源加入,实现产业扩张。通过对线下店铺的形象升级、新渠道的开发等途径,提升店铺运作效率,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打造优良口碑。除了线下实体店的革新,美特斯邦威还加大了线上服务场景的拓展力度,除了早期已有的“平台电商”渠道外,利用“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和“会员微商城”这几个渠道进行线上服务,精准推广,做好品牌营销,推出了全新的虚拟偶像直播模式,顺应直播销售的潮流,采取线上线下两种销售途径并存的方式,借助天猫、京东等多个平台,吸引新的消费者。通过线上渠道销售实现“关店不停业”,满足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云逛街”的需求,在挑选到更多产品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便利,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3加快整合供应链资源,加强信息沟通

美特斯邦威深化数字化运营转型和管理重构,建立起一条能够充分适应服装行业整体情况、符合公司当前及长远发展的供应链,实现商务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合与同步。结合国际化管理的标准,对直营店和加盟店实现差异化管理,对客户需求的实现做出及时调整。在信息沟通方面,围绕公司核心业务,不断优化改进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具备标准化和针对供应链各方差异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客户的数据库进行整合,将信息传递给供应链的上游企业,对公司内部供应链流程进行全方位的认识,整体规划供应链涉及的各个节点,做好协调工作,实现各个门店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做到信息共享,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美特斯邦威目前共建立了八大区域物流中心,主要负责区域内货物的存放和配送,从工厂运输货物至区域物流中心,再配送至各分公司的仓库,极大地提升了供应链物流的快速流通能力和效率,在出现地区之间存货数量不平衡的情况下,能够对存货进行及时调配,减少出现由于库存不足丧失潜在销售机会的情况,实现公司高效运行发展。

3美特斯邦威创新实践的效果

美特斯邦威通过品牌升级,推出新系列产品。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顺应时代潮流,不仅让更多的海外友人了解认识了中华传统美学,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并且减少了存货积压的情况,让美特斯邦威公司在肺炎疫情的挑战下仍能够迎难而上,实现更好地发展。肺炎疫情的冲击尽管让公司的利润有所下降,但却让众多的品牌重新回到新的起跑线上,为美特斯邦威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美特斯邦威优胜劣汰的速度,借助疫情防控的良好效果,公司实现品牌升级,推出更多优质的系列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极大地降低了公司的库存,实现业绩反弹。利用渠道调整策略,积极发掘潜在销售机会,做好品牌营销精准推广。线下营销渠道拓展方面,公司积极参与各种形象展示活动,在2020年8月初美国纽约举办的TheHotPotLab展览中,公司作为文化输出官,成功将“中华美邦”系列带到了纽约的街头,赢得了众多人群的关注。而在线上销售渠道方面,通过偶像直播,IP系列部分产品创下了“618”峰值4倍的销售佳绩。同时,公司在京东“618”男装品牌销售额排名第四,占据京东粉丝量86万人,排名第二,足以显示美特斯邦威的渠道调整策略是合理的、有效的。通过上述一系列存货管理手段,公司存货数量也取得了一定的下降。从图1可以看到美特斯邦威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存货量较上年下降17.49%,即使在面对新形势下其他企业损失严重的情况下,美特斯邦威仍然能够做到稳定经营,实现了存货的减少,可以说,美特斯邦威在存货管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4总结

服装行业范文6

【关键词】服装行业;服装发展;服装专业;服装教育

1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背景

我国人口基数大,是消费大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已经一跃成为服装生产与销售大国。从服装消费市场的角度观察,近些年来国际服装品牌竞相进驻中国市场,开拓服装市场中国板块,可以看出我国也是当今世界的服装消费大国,我国服装消费的市场同时也具备很大的潜力。从2012年至今,我国服装产业经历了波动起伏,2012年到2016年,服装行业发展持续向好,无论是我国服装的进出口贸易领域、还是我国内销市场扩张和自主品牌的创立,以及电子商务的火热发展,都凸显了我国服装市场的蓬勃态势[1]。2017年至2019年,我国服装实体消费趋势持续走低,模式早已成熟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成较主流的消费方式,同时随着网红直播的崛起,服装的实体经济更是受到较大影响。我国服装业一直是传统制造业的代表,整个服装产业链的运转一直是维持保守状态,长期保持着密集加工型产业模式。随着我国服装产业基于新时代的发展,以及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2],在中高消费端以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因此,服装产业从销售角度将电子商务和线下实体经济结合起来,全面利用互联网短视频、直播销售等手段形成全渠道的消费模式。另外,服装加工也在广泛发展智能制造、改革传统密集加工生产的传统,探索行业数字化转型[3]。从服装设计方面,我国也逐渐显露了自我设计的潜力,颠覆了世界认为中国设计落后的形象,国产服装品牌在逐渐崛起,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时装品牌。进入2021年,我国服装行业逐渐复苏,在抗疫常态化的背景下,服装产业产生了对服装人才的新需求,因此我国高校的服装专业教育也迫切地需要改革和发展,以培养适应技术升级的服装产业的人才。

2服装行业动态发展模型探索的动机

服装行业本身就处于动态的发展中,从高校服装专业教育的角度思考,培养紧跟服装行业发展的人才是高校服装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目前高校服装专业教育主要围绕服装产业链的上下游领域而进行,大部分高校分3个方向进行人才培养,即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和服装营销。每个专业方向都包含众多相关课程,保证每个专业方向可以覆盖服装产业链的一些相关岗位,例如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专业培养服装设计、服装制板和服装工艺3方面的人才,但是中国服装市场并不是单一型的结构,其中根据服装业务和服务类型的不同,服装企业也分为多个层次,比如外贸服装企业、内销服装品牌企业、内销ODM企业和服装电商企业等,如图1所示,每个类型企业对于人才都有着不同的需求,为了确保高校培养的服装专业人才能够顺利适应行业变化,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4],高校的教学也要时刻保持跟随服装产业的发展。因此,保证高校服装专业教育的时效性和人才的广泛适用性是进行服装行业动态发展模型探索的目标之一。从宏观角度看,我国服装产业整体在发展前进的过程中;而从微观角度分析,服装产业又有着繁杂的分类,除了依照服务领域和服务类型进行细分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服装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分类。按照发展阶段来划分服装产业结构,有发展非常完善并继续进行创新的企业,同时也有在发展阶段中迫切需要转型的企业,以及初步探索市场、试探行业的初创型企业。除发展完善的再创新型企业,其他发展阶段的企业都需要对我国服装产的发展情况做到实时的监测,以便随时做出改革的发展策略。并且发展完善的企业也可以对发展中或者刚起步的企业起到指导性的影响。因此,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这是进行服装产业动态、持续分析的目标之二。

3建立动态行业发展模型

3.1服装行业动态发展模型探索方式

基于服装行业动态发展模型探索的两大目标,对于其发展探索的关键参与者应该是服装产业一线的各类企业和我国有纺织服装相关专业的高校。动态的行业发展模型中所提到“动态”的意义就是持续更新,服装产业的发展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国家的发展方针、地方的针对性政策、市场环境的变化、产业上下游的变化、原材料成本等等,所以产业的发展是动态的。企业和学校是专业人才接收和输送的两大环节,紧跟产业变化、企业需求的变化可以对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要求,高校紧跟产业风向标可以实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为行业输送即时性、高度匹配产业发展的人才。因此,对于服装行业动态发展模型的探索和建立需要企业和高校联合起来,通过广泛和持续的调研、教学实践、产教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探索。

3.2服装行业动态发展模型发展模型

建立的主要核心模式就是校企合作,保证模型产生结果有效的前提是参与企业要广泛、全面,即校企合作模式并不局限于单个高校,而是要根据我国服装产业分布,全国范围内的各类高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整合。其实校企合作这一概念在全国范围内早已流行已久,所以此模型的建立仅需要一个科学的整合方式。这里先从微观角度举一些例子,例如江苏地区的高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多数合作的企业为加工型企业;广东一带高校合作的企业多为高端内销品牌企业;浙江一带高校合作的多为电商和中档内销品牌企业;服装专业比较前沿的学校例如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等合作的多是中国一线品牌企业;我国高职类院校多合作的是一些大型加工类企业。可见,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地理资源的差异导致企业类型并没有覆盖全面[5],外贸类服装企业,ODM、OEM、定制类的服装企业合作较为匮乏,而且已合作的企业类型也并没有细分,所以服装行业动态发展模型应该先做的就是全国的行业摸底,按照发展程度、服务类型、服务领域进行细分,然后根据地区和企业级别进行院校合作的匹配。该动态发展模型应该由服装产业协会或者大学联盟,建立固定时间的会议,每隔3年进行一次各高校校企合作的经验报告,从合作企业的类型、合作方式、企业需求、人才匹配程度以及人才培养上的改进等方面进行报告。然后由产业协会或大学联盟选派专家组进行信息的整合和提炼,完成服装行业动态发展模型的内容,包括中国服装企业区域划分、服务类型和业务的划分、发展层级的划分、整体行业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的新动向等方面,如图2所示。

3.3服装行业动态发展模型探索的意义和价值

从高校服装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方向出发,服装行业动态发展模型的建立可以让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高校,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进而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这些动作有助于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让人才培养跟得上服装产业的发展。从服装企业的角度分析模型建立的意义,有助于指导各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各类企业去自查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4结语

服装行业范文7

关键词:服装生产;绿色;污染物;节能降耗;废能回收;利用途径;排放控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工业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由于社会各方对工业飞速发展的负面影响预测不足、预防不力、治理不够,导致我国出现3大环保问题,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祖国各地在经历了河流污染、江河干枯、雾霾肆虐、垃圾泛滥的发展之痛后,已经意识到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对提高国家整体形象、提升区域竞争实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工业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一方面创造了社会财富、提供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产生了惊人的工业废物,是消耗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主体。根据我国谁污染谁治理的污染防治政策,工业企业必须承担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责任,从物料采购、生产管理、工艺改进、装备水平、能源利用、废物排放、污染治理等方面入手,全力构建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环保型工厂。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主营服装,每年消耗大量的布匹、煤炭以及水电等自然资源,排放大量的布渣、炉渣、粉煤灰等工业固体,通过采购低硫低灰煤炭、优化管理方式、改进燃烧方式、余热回收利用、废物综合利用等方式打造了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企业,为构建资源节约、环保低碳的社会做出了一份贡献。

1服装生产流程及产污环节

1.1服装企业生产流程

服装生产是将服装裁片进行缝合形成成衣的过程[1]。其生产流程主要包括人体数据采集、量体数据处理、布匹裁剪、裁片缝合、成衣整烫、成品检验、包装入库、成品发运等过程。

1.2服装企业产污环节分析

所有的工业活动需要生产原料、生产工具,也需要一定的能源作为动力来源。服装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布匹,生产所需能源主要为蒸汽及电力。国内评价国家及地区能耗水平的指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该指标是一定时期内企业综合能耗消费量与工业总产值的比值,是反映企业能源经济效益高低的综合指标,常以吨标准煤/万元表示。2015年我国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635t标准煤,服装行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约为0.100t标准煤,也就是说,与其他行业相比,服装行业属于低能耗、低污染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服装行业就没有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空间。因此,分析产污环节、明确污染来源,确定利用途径对构建环保型社会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工业企业当中,各行各业的产污环节无外乎主体活动、辅助活动两个方面。服装生产主体活动产污环节主要来自服装裁剪工段,该工段是按照排版系统形成排料图进行裁剪,经裁剪后裁片进入后序进行缝合,下脚料布渣属于固态废弃物;辅助生产活动产污环节主要来自锅炉,锅炉一方面为服装熨烫工序输送蒸汽,另一方面产生大量的粉煤灰、炉渣及大量的气态污染物。

2污染物利用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说,污染物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是具有利用价值的生产原料[2]。随着污染的加剧,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污染物的利用方法和途径,实现废物再利用。

2.1主体生产活动污染物

服装主要生产原料为布匹,通常服装行业布匹利用率为85%~92%,意味着5%~8%的布匹将成废物,废弃布匹俗称布渣。根据废弃布匹的长短可分为布条和布渣两种。布条是指裁剪工序产生的宽度为0.5~1.5cm、长度为50.0cm以上的下脚料,而布渣是指裁剪工段产生的除布条以外的废弃物。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年产服装1500万套,按照单套服装消耗2.5~3.0m布料计算,年产布渣总量300~675万米,排放量相当大。布条约占布渣总量的10%左右,因其宽度、长度均符合制作墩布的要求,所以主要利用方式是作为墩布的原材料,实现了布条变废为宝。十年前布渣尚无变废为宝的途径和方法,几乎全部作为固体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近年来随着无纺布的兴起,为实现布渣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开辟了路径和方法。无纺布属非织造布,是新兴的纤维产品。无纺布是将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等纤维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并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布料。无纺布改变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来源多等特点,产品具有柔软、透气,强韧、耐用、无屑的优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将布渣作为无纺布的原料,降低了废物的排放量、减少侵占土地面积、实现了废物综合利用。

2.2辅助生产活动污染物

服装制作讲究4大功夫,即刀功、手功、车功、烫功。刀功(裁剪)是基础,手功难度最大,车功最为关键,烫功造型效果最为明显。整烫是服装后期整理的重要环节,主要利用高温蒸汽进行服装定形,对于服装造型、保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业内广为流传三分做七分烫的说法,足见熨烫对服装生产的重要作用[3]。通常服装企业高温蒸汽主要来自锅炉。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为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的是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4]。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是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料燃烧的场所,锅炉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为工业生产、居民生活提供热能。水进入锅炉以后,在汽水系统中锅炉受热面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加热成一定温度和压力的热水或蒸汽,并通过管道输送至用热端。在燃烧设备部分,燃料燃烧不断放出热量,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热的传播,将热量传递给锅炉受热面,而本身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由烟囱排出[5]。锅炉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2.2.1固态污染物

a.粉煤灰利用途径。目前已经实现粉煤灰综合利用,其主要利用方式是作为混凝土、水泥等建材的原料,以及用于筑路回填等[6]。b.煤渣利用途径。炉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主要用途是制作建筑材料。炉渣中的含碳可燃物具有一定的热值,将含碳量高的炉渣制成煤砖,使其再次燃烧利用,即可充分回收煤炭热能,又可使炉渣得到充分利用。炉渣是碱性多孔物质,因此还能作为废水预处理系统中的过滤材料,用于废水除油、去除固体杂质等过程。

2.2.2余热

余热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副产热能,这些副产热能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回收利用。余热回收利用主要来自高温气体、液体、固体的热能和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充分利用工业的余热,是减少热污染的最主要措施。服装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主要来自高温烟气余热,是可以利用的二次能源。余热利用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热交换器吸收高温烟气热能,并用于预热锅炉空气、供应职工浴室热水等。

3污染物排放控制

3.1烟尘

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西部边陲井陉县境内,太行山脉东麓,地形以山区为主。县域内燃气管网建设不完善,熨烫所需蒸汽主要由公司燃煤锅炉供应。燃煤锅炉在为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供应热源的同时也产生的大量的固态废弃物及气态污染物。固态污染物主要粉煤灰、炉渣,气态污染物主要是烟尘、二氧化硫。由式(1)可知,锅炉是利用燃料的热量进行能源转换,主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同一锅炉当煤炭发热量、燃烧情况、除尘效率一定,且供应的蒸汽温度、压力、数量相同时,锅炉的耗煤量也相同,此时决定烟尘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就是煤炭灰分含量,采购低灰分煤炭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也可以通过安装除尘装置降低烟气中烟尘的排放量。除尘装置是把烟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需要指出的是,除尘装置并不能降低烟尘排放量,仅能把烟尘从气态排放转变为固态排放。烟尘的主要利用途径是作为建材生产原料。

3.2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排放量可从源头控制、燃烧控制、烟气脱硫3个方面入手。

3.2.1源头控制

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排放量计算公式如(2)所示:由公式(2)可知,在用煤量及脱硫效率相同的情况下,二氧化硫排放量主要煤炭受含硫量影响。因此,在采购时应选择低硫煤,表1为我国各地区煤炭含硫量,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低硫煤主要分布在东三省及华北地区。

3.2.2燃烧控制

煤炭燃烧过程中加入石灰石或白云石作脱硫剂,碳酸钙、碳酸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镁,与烟气中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盐,随灰分排出[7]。我国燃烧过程中采用的脱硫技术主要有两种,型煤固硫和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a.型煤固硫技术。将不同的原料筛分后按一定比例配煤,粉碎后同经预处理的黏结剂和固硫剂混合,经机械设备挤压成形及干燥,即可得到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成品工业固硫型煤。固硫剂主要有石灰石、大理石、电石渣等,其加入量视含硫量而定。b.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把煤和吸附剂加入燃烧室的床层中,从炉底鼓风使床层悬浮进行流化燃烧,形成湍流混合条件,延长煤炭在炉膛的停留时间,提高燃烧效率。煤中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石灰石煅烧分解为多孔状氧化钙,二氧化硫到达吸附剂表面并反应,从而达到脱硫效果。

3.2.3烟气脱硫

烟气脱硫是利用二氧化硫的酸性,通过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盐或硫酸盐,从而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脱除。最常用的碱性物质是石灰石、生石灰和熟石灰,也可用氨等其他碱性物质。根据烟气状态可分为以下3类。a.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湿法烟气脱硫是指吸收剂为液体或浆液。由于是气液之间发生反应,因此具有反应速度快、效率高、脱硫剂利用率高的特点,缺点是系统易结垢腐蚀,投资运行费用高。b.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旋转喷雾干燥法是美国和丹麦联合研制。该法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烟气脱硫率可达75%~90%。该法是将吸收剂浆液雾化喷入吸收塔,吸收剂在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吸收烟气中的热量使吸收剂中的水分蒸发干燥,完成脱硫反应后的废渣以干态形式排出。c.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脱硫采用固体粉末或颗粒为吸附剂,主要包括炉内喷钙法和活性炭法。炉内喷钙法的吸收剂及反应原理与湿法形同。活性炭是一种多孔物质,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是常用吸附材料。吸附法利用活性炭良好的吸附性能,二氧化硫在活性炭表面上与氧及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而被吸附。吸附过的活性炭经再生,可以获得硫酸、液体二氧化硫、单质硫等产品。该法不仅可以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还能回收硫资源,是一种发展前景较好的脱硫工艺。

4效果及分析

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通过采购低硫低灰煤炭、改进燃烧方式、余热回收利用、废物综合利用等方式打造了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企业,为减少占用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构建资源节约、环保低碳的社会做出了一份贡献。

5结束语

服装行业范文8

【关键词】服装表演;商业性;特征

服装表演是对服装设计进行全面整体性展现的一种形式,结合灯光、音乐以及服装模特的艺术表现,将服装设计师的思想与情怀展现出来,充分展现出服装的艺术价值。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服装表演这一艺术形式来展现其背后的商业价值,迎合市场,迎合消费者,从而成为服装设计与服装市场之间的桥梁,更好地实现服装设计的商业价值,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利益。

一、服装表演商业性特征的含义

服装表演的商业性特征是指在服装行业中,服装公司为了实现商业化目的而在服装表演中根据服装设计的特点进行有目的表演安排,进一步突出服装的特点与优势。服装表演的商业性特征,能够连接服装设计师与服装消费者,架起服装设计艺术化与商业化之间的沟通桥梁,使表演中展示的服装作品不仅在艺术和美的层面给观众带来舒适和愉悦,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切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使服装作品既得到人们的欣赏,又展示出自身的舒适性、生活化以及日常性,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通常情况下,服装表演的商业性特征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特征之一。当前,随着模特公司发展的日渐深入,服装表演的商业化也展现出了更加高端、更加隐性的特点。好的服装表演策划能够将服装表演的商业化隐藏在表演的细节中,通过表演的质感和格调来突出服装的价值与品位,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服装品牌的商业价值。

二、服装表演中商业性特征存在的原因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商业性特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特征,是大多数服装表演中都会存在的特性,这种特性从根本上来说与服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相关联的,在研究服装表演中商业性特征存在的原因时,不应割裂服装表演与服装设计师以及观众之间的关系。服装表演是连接设计师与观众之间的重要纽带,具有感染力的表演往往能够激发观众购买服装的欲望。

(一)服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商品化。服装表演具有商业性特征归根结底是因为服装本身的商品化属性,绝大多数服装设计最终都必须面向市场,而服装表演是服装设计走向市场、接受大众审美评判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服装表演中,服装表演的商业性特点表现为迎合市场的审美需求和引领市场的流行趋势。服装模特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服装本身的特点,贴合服装的气质,在妆容、台步等表现途径上也要迎合市场的需求以及时下的审美大环境。服装表演中的商业性特征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服装设计的商品性特征所决定的。服装公司邀请专业的模特来对服装进行演绎展示,服装模特通过走秀将服装设计的神韵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引领市场潮流与服装市场流行方向,是服装设计作品向服装商品转化的必然过程。由于服装设计最终要流入市场成为商品,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也应当尽可能地注重商业导向,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为品牌创造商业价值。从根本上来说,服装表演是一种艺术化的商业行为,以美轮美奂的舞台表演吸引更多的观众,为服装、品牌提高知名度。例如一年一度的知名内衣秀“维多利亚的秘密”,与其说它是一场盛大的内衣表演秀,不如说它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商业推广秀。通过维密秀的形式,进行商业炒作,推广服装品牌,形成了极为强劲的社会公共效应,使观众通过这一盛大的表演了解到这一品牌,进而产生消费的欲望。也正是由于维密的商业性特征,促使它能够长期举办,并越来越有影响力,也催生了2017年上海维密秀的举行,因为市场决定了维密的推广策略,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维密的目光。

(二)服装模特公司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服装模特公司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也是影响服装表演商业性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服装模特公司承接业务,组织模特进行表演,为服装公司进行宣传造势,事实上与明星商业演出有着相同的目的,都是为品牌宣传造势,吸引公众的视线。服装模特公司与服装模特之间存在着合约的雇佣关系,而服装公司与服装模特公司之间同样存在着合约关系,三者之间以合约为纽带,形成了宣传的雇佣关系,服装公司通过商业合同获得模特,进行产品展示,通过大秀的形式聚拢人气,在城中甚至更广阔的范围内形成话题效应。而模特公司通过合约获得工作资源,培养模特,并从中收到丰厚的报酬。最后,模特通过服装公司的大秀展示服装,获得上镜的机会,也是在为自己做宣传,以求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模特公司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是模特公司与服装表演行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模特提供工作机会与表演资源,协调主办方与模特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形成更加高效、稳定的合作关系。服装公司在表演秀运作的过程中,通过与模特公司的合作节省了寻找模特的时间,而模特也从模特公司获得了稳定的工作量。可以说这种合作关系是促使服装表演高速稳定地进行商业化运行的重要原因。

(三)观众欣赏服装表演的目的性。近年来,随着时尚行业的不断发展,服装表演对于观众的意义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与其说服装表演秀是一场简单的服装展示会,不如说服装表演秀是服装公司、服装模特公司的商业狂欢,服装表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特别是一些知名品牌的服装表演秀,简直可以说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如果说服装表演T台是模特的名利场,那么场下观众席前排的位置就是观众的名利场。很多人乐于将秀场前排的位置看作时尚圈地位的象征,这也是近年来中国明星组团出国看秀的原因。场下看秀拍照,场外公关宣传,成为了明星炒作的一种方式,而主办方乐于见到这样的场面,这无异于是对品牌的零成本炒作,能够变相为品牌带来利益,所以尽管多年来乱象丛生,各大品牌依然乐于邀请明星看秀。当然,也并非所有看秀者都是明星,观众中还有一部分是媒体人,这一部分人也是带着目的来看秀的,他们看秀是为了挖内容,进行报道和宣传,一来为自己的媒体增加内容,二来为品牌进行宣传。因此,在宣传的过程中,各大品牌都会为媒体提供很好的位置,以获得更为广泛的宣传。

三、服装表演商业化的尺度要求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过犹不及”,过度的商业化可能造成服装表演美感的消亡,致使服装表演失去应有的艺术性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服装表演中,要有一个较为合理的商业化准绳,把握好商业化的尺度,进而兼顾艺术性与商业性,使服装表演能够长期健康地发展下去。

(一)坚持适度原则。在服装表演的商业化进程中,首先要遵循的一条原则就是适度原则,既要保证服装表演的商业性目的,又不能过度追求商业效果而忽视了服装表演的艺术美感。服装公司在商业化尺度的把握上,要坚持适度原则,在服装表演中,融入适当的商业宣传,进行必要的宣传炒作,与模特、明星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将表演的商业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迎合市场,刺激消费,进而实现品牌营销。

(二)艺术性与商业性相结合。在服装表演的策划与执行过程中,要将表演的商业性与艺术性充分结合,选择合适的模特,进行合理的化妆、舞美设计,展现出最为亮眼的表演。服装公司与表演承办方不能为了商业性而一味选择热度高的模特,要综合模特与服装的特点,为服装设计的商品化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另外,商业化并不代表毫无底线地迎合市场,在服装表演中,模特公司与表演承办方要尊重模特行业的职业准则,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T台效果的呈现上,用实力和艺术创作来实现品牌的价值,实现模特的商业价值,进而促进模特行业、时装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服装表演成效与模特利益相结合。由于服装表演的商业性特征,因而服装表演往往承载着一些经济利益,平衡服装公司、服装模特公司、模特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因而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与模特之间的利益关系。恰当合理的利益分配,能够提高模特的工作积极性,使模特有更好的表现。对于表现突出的模特,应当适当地给予资金和资源上的奖励,将模特的T台表现与收入以及未来发展直接挂钩,这样模特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投入、更加具有活力,能够提升表演的整体效果。

四、结论

总而言之,服装表演是一门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的活动,把握好服装表演的商业性特征,有助于提升服装品牌的公众知名度,为服装品牌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促进服装公司的发展。但是,在把握服装表演商业性特征的同时,也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能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否则会影响品牌的公众形象,降低品牌的市场好感度,引起观众的反感。因此,要在服装表演中处理好表演与商业宣传之间的关系,使表演集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于一身,从而更好地实现服装的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曾菁.个性化妆发造型设计与当代服装主题性展示的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7.

[2]张汇文.近现代我国服装展演的演变及启示[D].江南大学,2017.

[3]刘悦.服装表演的传播价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4]陈婧.大学生化妆造型与时尚文化的融合[J].戏剧之家,2015,(08):269-270.

[5]吕永江.服装表演对服装品牌推广促进作用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4.

[6]王媛.流行导向性服装表演模特舞台表演形象的设计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3.

[7]郭祎.服装表演艺术的视觉文化传播解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