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论文范例

服装论文

服装论文范文1

就目前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生兴趣不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你听我讲”式的教学,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第二,教学方法落后。在课堂教学中,部分老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其三,学生的绘画能力不高。服装美术设计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教学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重视度不高、教学方法不恰当等),导致学生的绘画能力不高。

二、提高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才可以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1、转变角色

在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中,老师应当转变角色,从课堂的主导者逐渐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之前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结合学生的特点

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分析学生的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比如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动漫,那么老师就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动漫人物,让学生分析其服装搭配特点,并指出其不足之处,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服装美术艺术设计基础的学习兴趣。

3、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仅有的互动也只是提问学生,而且学生大多不愿意被提问,故而互动效果不明显。为了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不断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与学生养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或者是与学生做朋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和提问。当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表示质疑时,老师不能一味指责,而是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然后再详细讲解,实现良好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加深知识的理解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中,教师自身要转变教学观念,紧跟时展的步伐,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作为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服装美术设计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设想,通过多种形式(比如时装画、款式图等)。因此,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黑板和粉笔式教学),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其独特的优势,比如丰富的图文信息、多样化的视频资料等,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理解色彩搭配的不同效果、图案构成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小组合作教学法

在服装美术设计基础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促使他们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此外,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学生绘画基本功方面的教学

1、重视人体结构教学

服装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所以要想保障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重视人体结构方面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构造,为学生的服装设计提供重要的帮助。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将重点放在人体结构、比例等方面,然后结合具体的人体实例,讲解服装与人体结构的联系,让学生善于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设计出合适的服装来。

2、加强素描教学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对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训练学生的素描能力。但是,由于素描的技术强、要求高,对于那些美术功底比较差的学生,刚学习的时候会觉得比较困难。教师可以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比如先让学生进行临摹,然后再逐步鼓励学生独立写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素描能力。3、加强默写、速写方面的教学在绘画教学中,默写和速写是其主要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人物动态、结构等,提高服装设计的质量。教师平时要向学生讲解默写和速写额重要性,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此外,根据学生的特点,可以灵活安排训练方式,比如让学生在室外练习、学生轮流做模特等。

三、结束语

服装论文范文2

1实验的方法

穿服装的实验者时,为保证实验对象的相似性,日本名古屋学艺大学的10名健康年轻女子被招募参与实验。其年龄在20~22岁之间,身高在160~165cm之间,BMI(人体质量指数)在21~23之间。实验前,所有被试者均身体健康视力正常,要求与目的将告知被测量者,并获得其同意。对于运动和呼吸情况下人体测量以及服装设计来讲,了解运动和呼吸状态下的人体尺寸变化是最为重要的,它是服装设计的基础,因此,在测量人体运动和呼吸时躯干各主要部位尺寸数据的变化。实验时穿用的服装有无领、长袖、没里子的前开门并且前边结扣的夹克衫,根据松紧带的伸缩率做成了3种型号,准备的服装规格尺寸分别为S、M、L,背心的上面穿着夹克衫,为了做成符合穿着要求的服装设计,就需要相应的测量值,根据人体动作适应性的功能的特点,动态人体尺寸测量主要包括运动过程测量(如关节运动角、运动灵活性和运动轨迹测量等),动作范围大小测量,形体变化测量。同时有几种动作,手臂位于体干的侧面,前屈、后伸,旋内,旋外等运动都会引起服装的牵引。躯干部运动包括躯体前倾、挺胸、抱胸、两上肢,外侧举90°、180°、前侧举90°、180°、双臂内收75°、后倾60°等6种动作。这几种动作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运动和呼吸要求,考虑到当人体的姿态在发生改变时,肌肉和脂肪堆积的位置也会随之改变的问题。同时还有脱掉夹克衫进行一连串的相同动作的测试,另外,为了除出夹克衫穿着顺序的效果而进行了随机测试。动作前后的脑波测定(睁眼、闭眼),进行动作后的唾液浓度的测试,关于脑波的测定,使用了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脑波计,测定之前,项目设定大约有30秒左右简单暗算的紧张感,为了能够得到理想的相关数据,其中9名实验者安静的时候,α波的出现率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了评价,唾液浓度的测定,使用了日本渡辺公司生产的酵素分析装置[唾液浓度显示器],取得唾液浓度(KIU/L)数据作为了压力度的指标。另外,脑波和唾液浓度评价是通过只穿着背心前和后的实验服3套的测定,考虑到前后的差分习惯的效果排除,并且,为了对记录实验状况和解析时为采取的补助办法,实验者的正面和后方进行了数码相机进行的跟踪拍摄。官能评价是在实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进行的,[穿着容易]、[触摸感觉]、[重量]、[对身体的容易熟悉程度]、[便于活动]、[综合评价]的5个阶段进行评价,通过得到的相关数据,服装全体以及条件分别与各种评价项目之间的相关系数累进行统计计算的同时,评价的项目中作为穿着条件(面料的质量)的要因,1元配置的分散统计也进行了计算。

2实验结果与分析

官能评价的结果,其中[便于活动]的相关数字是最高,其次是[重量]、[综合评价]、[穿着容易]、[触摸感觉]、[对身体的容易熟悉程度]中得到了0.809、0.760、0.731、0.714的相关数据,从老年人多数的提问项目之间,提取的相关数据来看,[便于活动]的相关数字最高,[综合评价]的统计结果比年轻人的[便于活动]的0.760还要高,认可老年人[触摸感觉]、[对身体的容易熟悉程度]的统计结果的倾向比较明显,通过分散分析的结果,看到的全部提问项目中,穿衣条件(不同材质的面料)的有意差已经频繁出现,穿着者对于[便于活动]的评价的平均值,与各种不同材质面料的伸缩性的大小和顺序不一致,个人的穿着服装的顺序70%左右的伸缩性的顺序一致,老年人保持在10%左右的事实得到了确认。考虑到实验用的服装舒适性,关于二套实验用服装之间的序列,脑波和官能评价的一致率出现的比较高,[重量]和[便于活动]一致率也是达到了48%左右,脑波和不同材质面料的伸缩性的顺序一致率达到了44%左右,唾液浓度和官能评价的序列一致率达到了30%以上,[综合评价]也是达到了40%的高数字,唾液浓度和不同材质面料的伸缩性的顺序一致率达到了40%左右。关于脑波、唾液浓度、官能评价的3个实验方法,3套实验用服装的序列全部一致,穿着实验者中8例就有4例完全一致的结果,相对于年轻人来说,相关数据的统计结果没有得到认可。

作者:杨燕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服装论文范文3

有人认为中国元素是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人文历史的典型符号、色彩、形象以及技巧和工艺。如青花瓷、水墨画、祥云、太极、熊猫、京剧脸谱、十二生肖、解放鞋等图案形象,“为人民服务”、“中国书法”等文字符号,刺绣等手工艺都是典型的中国元素。也有人认为中国元素是指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的物质和非物质。如阴阳五行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学说。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元素内涵和外延已经突破了阴阳五行,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变。笔者认为,在服装设计领域中国元素指的是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材质、图案、轮廓、设计手法和设计思维。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对四大类:

1.1传统的和现代的中国元素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元素分为传统的和现代的两种。传统中国元素根植于中国传统民俗、传统艺术,甚至古代科技等。在传统民俗服饰中,人们佩戴的玉佩、长命锁、折扇、芭蕉扇等。在传统艺术作品中,青铜鼎、唐三彩、紫砂壶等是每个朝代中具有代表性的礼器或生活器具;书法艺术方面的篆书、隶书和草书等;绘画艺术方面流传深广的清明上河图、步辇图和唐宫仕女图等。传统科技有四大发明、地动仪和圆周率等。总之,传统的中国元素概念主要是相对于异族文化而言的、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中国元素的概念和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丰富而发展着的。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水平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愈来愈多,中国发生的重大政治或社会事件留下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衍生物成了现代中国元素。2008年第28届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使福娃、水立方、鸟巢以及北京烤鸭等成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社会主义新农村、青藏铁路、上海的地标建筑东方明珠、广州的小蛮腰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标志,也成了新的中国元素。可见“中国元素”是个动态、开放的体系,它包括引发思古幽情的“传统”,自信自强的“现在”和等待拓展的“未来”。

1.2抽象的和具象的中国元素

服装设计中抽象的中国元素是指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中华文明经过千年来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服饰哲学和审美标准,现代服装设计中抽象的中国元素根植于中庸和谐的儒家思想、讲究由色入空的佛家思想以及讲究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例如“阴阳五行”学说,它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石,不仅为中国元素的萌芽与发展提供了普遍意义上的指导,同时也为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定下了确切模式。许多中国传统服饰款式造型中的刚与柔、曲与直、疏与密、长与短、藏与露、松与紧、黑与白、对称与参差的辩证法,就是对“阴阳五行”的完美诠释。传统服饰色彩中的正色———红、黄、蓝、白、黑也源于五行学说。服装设计中具象的中国元素也就是有形的形象符号,表现为一种看得见、感觉得到的物质形态。可具体细分为以下几类:具有象征意义的的龙、凤、麒麟等图案;体现中国传统宗教图案或符号:财神、土地神、门神、观世音菩萨等;人文景观:黄土高原、桂林山水、泰山、长江、黄河、西湖、长城、颐和园、苏州园林、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少林寺、大雁塔、兵马俑等;建筑类:秦砖汉瓦、华表、鼓楼、吊脚楼等;植物类:梅、兰、竹、菊、牡丹、莲花等;器物类:文房四宝、中国结、紫砂壶、中国瓷器、中国漆器等;色彩类:中国红、帝王黄、桃红、嫣红、丹、竹青、翡翠色、黛、藕荷色等。除此之外,借鉴中国传统服饰,如深衣、襦、旗袍、衫的造型轮廓也属于具象的中国元素,它们凝练和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更加直观、深刻地传达和抒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欣赏。

2本土服装设计作品中的中国元素

2.1服装主题中的中国元素

2008年,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张肇达了以“黄河”为主题的时装秀。“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黄河既是百川之首,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民族的悠久历史早已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的浊流升华为圣河。因此,对服装设计师来说,黄河主题既是一个具象的、现代中国元素,又是代表中华民族丰富精神文化的抽象元素。在张肇达的服装会中,他将延安边民的烟斗、绵羊、红军风情、陕西民间舞蹈、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歌曲都用到了整个主题表达中去,以烘托气氛。裙子的上半身用部分缎的材质加上闪光面料,加上飘逸的真丝面料,再配以红蓝白三色构成的抽象图案,表现的是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上冰雪融化的感觉。裙子的下半部分中,设计师打破了服装设计中用无数的点和线制作衣服的常规路径,而是用无数面的叠加来撑起整件衣服的骨架,配上红色、浊黄色、浅黄色、白色等,色彩丰富而大气,仿佛让人看到奔腾中的黄河呈现出的滚滚波涛、惊涛拍岸,又如同层峦叠嶂的山峰,甚至会追溯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黄河如何见证着中华民族如何从最初的群落成长为具有几千年精神文明的民族。设计理念取材于黄河流经地陕西,陕西延安是中国人的革命圣地,多少红军、八路军、陕西百姓为了中国的新生付出了鲜血。为了表现革命和民俗风情,设计师将代表陕西文化的白羊肚头巾用现代手法演绎出来,层层叠叠的抽褶让人联想到黄土地和西北丘陵,不同的蓝色、黑色和白色表现边民的质朴,服装做成后,设计师又将它进行了压皱水洗,以表现岁月的痕迹。2013年,专注于挖掘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高级定制NE•TIGER品牌了主题为“华•宋”的时装秀。宋代人崇尚自然,推崇清新淡雅,其服饰文化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呈现出简洁、素雅、婉约的审美特征。“华•宋”的主题联想来自宋徽宗的《瑞鹤图》,图中的一线飞檐承载起形态各异的丹顶鹤,仿佛能够听到仙鹤鸣声。为了与主题相符,这场服装会将《瑞鹤图》中的飞檐建筑搬到了秀场里,背景音乐有妙音天女敬善媛的天籁之音,也有古琴大师李祥霆弹奏的八百年前词人姜夔的作品,秀场中的模特均画上了宋朝流行的红眉。仙鹤和松针虽然是具象的中国元素,但是宋人追求长生的理想投射,宋徽宗尊崇道教,人称“道君皇帝”,仙鹤、松树等代表了道家人追求长生不老的价值取向。从审美角度看,仙鹤的身姿优美,洒脱不羁,而松树挺拔修长的身姿也符合道家人理想中的神仙形象。设计师张志峰用白色的缎料为底,用金线和银线绣出松针和仙鹤,制成现代露肩礼服。除此之外,宋人也爱梅花,梅花代表了宋代士人追求高洁的品行,清丽素雅的审美观念,则将几枝寒梅放在天青色礼服上,让人联想到寒冬腊梅,凌寒独自开,暗香扑鼻来,垂坠感较强的缎面形成的荡领呈现出优美的弧线,模特修长的腿型在优雅的步态中若隐若现,体现了宋朝崇尚简约、典雅而温婉的服饰审美。

2.2服装材质中的中国元素

材料的美感决定服装的美感,材料的个性影响服装的个性,每一种材料在色彩、质地与功能上的特性都是独一无二的,所演绎的风情也大不相同。中国传统面料如绫、罗、绸、缎、绨、葛、呢、绒、纨、棉、绮、绢、蓝印花棉布等等,都独具魅力,深受本土设计师们的青睐。天意服装品牌设计师梁子擅长运用和开发传统名贵布料莨绸,莨绸又名“香云纱”,据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本草》所论赭魁(即薯莨),皆未详审。今赭魁南中极多,……有汁赤如赭,南人以染皮制靴。”莨绸在明清和近代是非常珍贵的衣料,原因在于它的制作工艺复杂,耗时很长。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如下:绸缎准备→精练→浸薯莨汁→晒莨→重复上述浸晒过程多遍→煮练→多次洗晒莨汁→再煮练→在多次洗晒莨汁→再煮→晒干→过河泥→洗涤→晒干→摊雾→拉幅→卷绸整装。传统莨绸的优点是悬垂性好、光泽度高,正反两面均可使用,制作过程和材料环保,冬暖夏凉,易洗快干。缺点是颜色较为单一,如塘泥覆盖的一面呈黑色,并带有龟裂纹理,而莨绸的反面则是咖啡色。2008年的天意春夏服装系列作品之一,设计师梁子采用具象的中国元素与现代服装廓型结合起来,深浅不一的褶皱塑造甜美可爱的风格,袍服中的对襟、盘扣和腰间的民族风格腰带却表现出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但没有很好地凸显出莨绸的优势,在中国元素的运用上稍显拼凑和僵硬。2014年天意春夏系列作品之一,此时,梁子开发出生纺莨绸和柯根莨绸,并调出七八种颜色,结合现代时尚的审美需求,将莨绸这一传统面料注入了新的生机。旗袍立领和盘扣依然存在,但少了复杂的元素堆积,外面的罩衫仍是对襟,用简洁的条带束扎起来。在用色上,轻柔薄透莨绸上出现黑、白、红三色的横向和纵向渐变效果,既简约又梦幻,传统而具象的中国元素与现代着装理念完美地融合了起来。NE•TIGER推出的中国第一个高级定制中式婚礼服“凤衣”选用了素有“无价之宝”云锦面料以及昂贵的意大利织锦缎。云锦始织于何时已不可考,但在宋代就颇有声名,“朝廷羡其绚郁华丽,每用装饰宫殿,如桌围、垫榻,以及张盖、仰墙之类皆用之。”云锦的艺术特色是富贵华丽,装饰性强,设计师用金线刺出的花朵和云纹精巧细致,黄色和红色的搭配显得富丽堂皇,再点缀以顶级施华洛水晶,更显尊贵。这样一来,古朴的传统面料顿时焕然一新,立体感和时尚感十足。服装设计师常用拼接的方法使传统面料焕发独特生机。材料拼接就是将异色异质的材料拼缝在一起,也可以是同色同质的材料正反或上下颠倒拼缝在一起,从而形成风格别致、特色鲜明的全新材料。服装设计中使用材料拼接的方法再造,可以创造出新的图案、新的造型、新的风格和新的亮点,使单调的面料变得生动活泼,富于变化,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NE•TIGER品牌“唐•境”高级定制华服系列中的一款服装,设计师将刺有牡丹的中国真丝薄纱与天鹅绒不规则地拼接在一起。异质材料的透与实、薄与厚、动与静、艳丽与深沉的鲜明对比正是中国元素中的辩证思想再现,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再配以别致、流畅的曲线剪裁,整套服装充满了律动之美,古韵与现代并存。服装设计师也常通过折叠、卷曲、缠绕、缝缀等手法,使原有材料由单一变得透叠丰富、层次分明,化呆板为活泼。设计师用抽褶、叠加、缝缀等手法将橘红色的丝绸面料随意地摆弄出波浪的造型。肩部的波浪似金鱼头顶盛开的花苞,拖地的波浪似金鱼灵动的尾巴,中间白色的部分就是金鱼的躯体。透叠的效果加上贴身的剪裁使得整套礼服立体感和造型感十足,精致却又不显繁冗,模特穿上礼服就像一只在水中自在游动的金鱼,优雅而美丽。

2.3服装图案中的中国元素

高级定制设计师薄涛在2011年春夏“水墨乾坤”时装秀上,将故宫藏品中的水墨丹青真迹放到绸缎、欧根纱、雪纺等面料中,试图将中国优秀古典绘画艺术与现代时尚巧妙融合。服装中的图案取自明朝蓝瑛的《白云红树图》,设计师采用解构方法,将画作中的石青色和石绿色的山石放到上衣上,山间的白云成为下装的主色调,配以树木轮廓,浓艳的红色本是画作中的树叶,被放在裤子的底部,整体看来,服装色彩明丽,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服装上的图案是袁耀的《汉宫秋月》局部,此画的历史背景是昭君出塞,汉代匈奴与中原之间战争不断,汉元帝时,宫女昭君自愿远嫁匈奴和亲。服装中的图案采用了画作的中的宫殿、假山、树等元素,随着模特的走动,宫殿的飞檐若隐若现,力图体现出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审美意境。然而,薄涛的作品总是少了一些灵动和精致,其原因是过于注重表现画作的审美意趣及其蕴含的哲学思想,注重图案运用的整体性和完美性,希望将中国元素的内涵和外延全部表达出来。虽然关照到本土观众的审美,却忽视了异质文化背景观众的审美习惯。NE•TIGER的华•宋系列在运用中国山水画方面掌握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两款作品,一款的独特之处在于对黑白色彩元素的运用,抹胸款式、旗袍双侧开衩造型,充满趣味的双层折扇设计,传统的竹叶图案再配以异质的灰黑色裘皮围脖,在展现出浓郁中国工笔画意蕴的同时,素雅与华贵并存;另一款的独特之处则在于对泼墨式效果色调的运用,群山翠柏跃然衣上,色彩素净,意境悠远,波浪形的剪裁使得群山翠柏又像是漂浮在云朵里的一幅画,寂静空灵,整套服装色、境兼备。

3本土设计师运用中国元素的特点

3.1过于注重意蕴

作为艺术品,服装的美包含三个层次,分别为材料层、形式层和意蕴层。近年来,本土设计师十分注重利用本土服饰材料,如丝、绸、锦缎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们通过图案、款式等形式符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委婉含蓄的文化,注重形象的象征意义或情感寓意,在表达上习惯于借物抒情、借用一定的形象来间接传达哲学思想或美好愿景。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观念内涵已经逐渐固化在某些特定的图形符号上,成为蕴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意象成分,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富含意象内涵的中国元素。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元素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气质已经深深融入了国人的生活和血液之中,与西方设计师相比,本土服装设计师更喜欢用暗喻、谐音以及象征的中国元素来表现传统文化内涵。从理论上看,本土服装设计师更能够理解和接近中国元素的意蕴,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情趣和精髓。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本土设计师过于注重展示中国元素的符号,反而失去了传统文化中的矜持和含蓄,他们的创新就是将传统图案整体或部分照搬到传统或新型面料上。当设计理念过于直白而明显的时候,会让观众感觉窒息,失去了遐想的空间。设计师计文波认为:“我觉得中国设计师首先要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把中国的元素先提炼出来。真正的中国元素不是中国过去一些东西的简单表现,像中国红、凤纹、盘龙图案,这些比较形式的设计,现在设计师采用的已经不多。中国设计应该是结合了现代的元素,又有中国的特色和内涵。”NE•TIGER唐•镜系列中的高级定制巧妙地做到了这一点。左边的露肩华服采用银灰色的轻薄光滑的薄纱与丝绸面料进行拼接,同一色系的不同面料出现了亮与暗的光影对比,丰富了层次;立体剪裁而成露肩礼服,简单中显示出高贵,满足现代审美趣味,而胸前丝绸面料和披肩上点缀着朵朵殷红腊梅,观者能够从梅花联想到高洁典雅的品质,散发出典雅的古韵情调,总体看来,款式简洁却意境丰富。服装采用传统旗袍样式,但在面料上采用黑与白的对比方式,黑色网纱罩在白色面料上,网面上的绣花典雅而精致,朦胧而神秘,契合了设计者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理念,后背上的红色梅花是画龙点睛之笔,既打破了黑白二色的单调,又点出了丰富了服装艺术内涵。这两件华服在西方服装形式与东方意蕴表达之间做到了恰当的平衡,既关照到现代人的审美,又传达出传统文化的温婉、含蓄和内敛。

3.2民族使命感严重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国人的自信心增强,在服装设计领域,本土设计师也急切渴望将中国文化中最强势、最具流行的特点和符号展现出来,向世界表达中国的声音。确实,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一国的本土文化经过转换,将“有意义的情报”与“有意味的形式”组合为文化创新的内容核心,从而产生文化创造力,流传扩散到全球范围内,继而能成为全球性文化,征服全世界。但有些设计师并未真正理解“世界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过于强调服装的民族性,直接照搬和挪用式的描述中国元素,如前文薄涛的华服设计,简单地将故宫藏画中的雕梁画栋、水墨葡萄晕染到服装上,虽然取得了色调的统一,或者用现代服装款式来演绎,或者用直线剪裁式的传统款式来表达,都显得生硬和陈腐。设计师谭燕玉的中式古典旗袍,旗袍的用色十分单纯,大面积的黑饰以简单的银色图案,显得庄重素雅。值得注意的是,衣身上的银色花纹纹样犹如半坡出土的彩陶图案,体现出一种中国古代书法石碑印刻的审美意境,古朴而典雅。但是,这件旗袍的布料和图案虽然精致优美,并将裙摆提高到膝盖上方,搭配上现代黑色丝袜,还用西洋模特来展示,然而其基本款式与传统旗袍并无太大区别,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碰撞很明显,但二者之间的融合却不够,略显保守和生硬。因此,彻底抛弃传统是轻率的,但并不是将一种或多种中国元素与流行款式叠加在一起就是中国特色。服装的“传统化”是陈腐的,我们提倡“化传统”,把服装文化史上的积极因素融合在现代服装艺术创作中,未必求其形似,可以求其神韵,功夫就在创作主体利用时尚标准来改造历史素材的能力上。传统是素材,时代是尺度,有灵气的艺术家必须机智地选择历史,融化历史,在历史中发现非历史因素,有效地过滤文化遗产,捕捉时代感觉。

3.3寻找东西方服饰文化的共通点

目前,服装设计领域的主流话语权掌握在西方人手中,因此,许多本土设计师作品刻意迎合西方文化审美。由于东西方的服饰文化具有本质差异,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使得中国服饰审美追求整体意境,表达方式和文化符号具有含蓄委婉的特点,西方文化追求局部的夸张和独特,表达方式直接而热烈。然而,一些本土设计师在借鉴西方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学到了西方设计中的标新立异,也没有丢掉本土审美习惯中意境,从而使得作品中的中国元素过于饱满。郭培在她的“一千零一夜”系列中设计了一款“青花瓷”礼服,模特头顶一个青花瓷瓶,脚踩一双青花瓷高跟鞋,立体式剪裁勾勒出模特的身体线条,从腰部到裙摆用扇子造型做装饰,长裙拖地,裙尾和全身的图案色彩都是典雅的青色,构成各种各样的传统吉祥图案,图案精致、秀美,宛如传统的工笔花鸟画。总体看来,这款青花瓷礼服的造型夸张,试图在西方剪裁基础上融入扇子、瓷瓶、色彩、古典发型等元素,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这些造型是西方社会所熟知的,但元素的碎片化叠加缺乏审美上的留白,反而失去了传统服饰文化的灵魂。在欧洲,瓷器很早就流传到贵族阶层,成为社会身份和品位的象征,18世纪的欧洲贵族们以享用中国瓷器而荣。加利亚诺设计的这款礼服,采用传统欧式礼服造型,礼服的主色调为白色,但裙子上富有规律和节奏的花朵丰富了色彩,而淡青色的裙摆内衬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它的图案没有郭培的礼服图案那么细密精致,但凸显出随意和大气,与整个上大下小的外扩造型十分相配,呈现出简约而不简单,简单而丰富的贵族气息,反而契合了中国写意、含蓄的服饰文化审美。笔者认为,本土设计师要想真正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并不仅仅是用中国元素加夸张造型,而应更进一步,用东西方社会都能够接受的话语演绎中国审美精髓。中西服饰文化是有共通性的,西方古代服装最具活力的阶段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宽衣形态,如古希腊男女均可穿着的希顿就是用一块麻织整幅布料包缠在身体之上;希玛纯则是一块长方形的布料缠绕身体,穿着方式多种多样,如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等。古罗马时期的托加被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服装,也是古罗马最具代表性服装,其布料形状为椭圆形或半椭圆形,有简单的缠绕和复杂的包裹穿着方式。从简单的希顿到逐渐复杂的托加,我们发现古代西方人对服装与身体之间的关系理解与古代中国有类似之处。中国古代的穿衣哲学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讲究服装与人体最大限度的融合。服装不仅遮蔽人体,而且为人体留出自由活动的空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因此,几千年来,中国的服装始终保持着“宽衣博带”风格,如深衣、袍服、襦裙等,这一点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服装理念是有共同之处的。

3.4寻找传统和现代审美的共通点

在人们的着装习惯中,传统和现代服装审美是有共通点的。虽然现代社会的科技和信息日益发达,人们的选择机会越来越多,但消费者在喧嚣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中可能更需要一份简单和简约。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和谐、中庸和自然审美都能契合当下人们追逐安静恬淡的需求。因此,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要找到中国元素的落脚点,就需要倾听新一代消费群的诉求,在经典的中国元素与时尚流行中找到共通点,这样才能将中国元素发扬光大。正如图3展示的,梁子的服装去掉了多余的具象中国元素,只保留了改良的立领和一粒盘扣,渐变的黑白色彩仿佛传统绘画中的写意山水,而渐变的红色赋予服装现代时尚之美,整个服装装饰极少,款式和颜色都简单到极致,但又不失丰富。西式礼服亦是如此,设计师只用了两种颜色,白色和蓝色的搭配给人典雅秀美的感受,虽然有花朵装饰,却没有西方传统礼服的繁缛复杂,保留其轮廓,也符合现代服装潮流中的简约审美。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便找到了东西方服饰文化的契合点,并用现代服装材料和样式将这种共通点展现出来。他的“一块布”服饰理念取材于东西方服饰文化,各种各样的披挂缠绕方式使服装最大程度地随着人体变化,给穿着不同的选择空间。“我要褶皱”系列和“1235”系列服装将一维面料变成不同立体形状的服装。在他的设计中,材质、服装和人体之间的关系是被关注的焦点,人体被隐蔽在服装造型当中,结构的设计游离于人体曲线之外,既有东方服装文化的神秘和隐晦,又有西方服饰文化的人本主义,也顺应了现代服装审美趣味。本土服装设计师不妨借鉴三宅一生的思维方式,寻找中国服装文化与西方服装文化的相通点,如青花瓷、丝绸、织锦等西方世界耳熟能详的元素,用普适性较强的手法将中国元素演绎出来,寻求与西方世界、与现代消费者的共鸣。

4结语

服装论文范文4

高中美术课第二单元产品设计中的第三课“你能让我满意吗”,有关于服装设计的一些讲解,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对服装的发展概况、审美和穿着品味进行一定的简介。在有条件开设高中通用技术选修服装及其设计课的学校,教师可以在美术课的服装简介的基础上给学生以更广泛的讲述。同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在高中阶段却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划分在美术和通用技术两个学科中,并形成了美术学科的美术课和通用技术选修服装及其设计课,但两个课程部分内容又彼此交融,处于两个学科的中间地带,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陷入表现形式的片面性。可以通过“服装设计”这个模块内容,将高中美术与通用技术两个学科中涉及的内容进行整合,突出专业性,弱化学科性。这样即使有学科的分化也不会割舍知识的连贯性,更不会割裂学生的结合体验。将高中新课程美术课与通用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模块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形成学科整合,能够减少学习的时间成本,提高专业知识的渗透力,为学生接触材料、提高设计、增强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供一些专业支持。

2学科整合,知识连贯

高等教育的服装专业是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衍生出艺术学设计类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和工学纺织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两个学科。两个学科虽有不同的侧重,但相互交融都涉及到美学、文化学、心理学、材料学、工程学、市场学、色彩学等要素。可以说,服装设计就是“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进行构思,并绘制出效果图、平面图,再根据图纸进行制作,达到完成设计的全过程”。笔者认为,应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加大关于服装的审美和品味教育,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避免高考后填报志愿时的盲目,进入大学后也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还可以树立青年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如下:首先,大多数的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两个专业大一新生在入学时几乎对服装一无所知,这就使得大学的服装专业必须从基础的服装艺术教育开始,进而再进行服装技术(技能)教育。基础的服装艺术教育势必会挤压一部分技术(技能)教育的课时。由于到大学阶段(18岁后)已经过了培养审美的最佳时期了,这时再进行服装艺术教育可谓事倍功半。笔者认为,可以提早至高中实际进行初步的服装审美和拼配的熏陶,使学生进大学后有一定的基础,那么大学的服装教育从形式美的法则开始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后,可快速地进入服装技术(技能)教育。将服装的基础知识下沉至高中完成,则大学教育可从一个较高的起点继续进行,节约了基础教育的时间,增加了技术(技能)教育的课时,从而更加从容地提高了职业教育品质。其次,现在我国青年的整体品味和审美不是很高。青年人中“颓废”“邋遢”“不修边幅”“个性(非主流)”的现象常常见于报端。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其青春期时段,我们的审美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并没有被重视。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属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着力学生的审美培养,可以事半功倍地帮助学生树立高品位的审美。无论学生在大学选择何种专业以及毕业后选择什么工作,高品味的审美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气质和形象,也容易在社会中形成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3注重实践,从做中学

现今无论高中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提倡实践教学,高中美术课或大学服装专业亦不能例外。

3.1高中时期:服装设计的艺术与技术之结合

以同一个主题、高中阶段的学生作品来做分析,总结归纳出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然后策划一组可行的活动方案,最后争取以动态服装秀来展示成果,形成专题化的教学模式:1)灵感源的寻找,帮助学生发现细微之处的美妙,城市排水管道中的闪烁物质都可以让设计师产生设计的灵感;2)款式设计,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服装款式类型,拓展轮廓的造型线;3)笔者设计,体验设计师的感觉,统筹兼顾,提高鉴赏和动手操作能力;4)市场反馈,让学生们形成一个选购团体,得票最多的就是最具有市场性的服饰,其初步设想,可以调整和改变。项目组结合专业特点,将高中新课程美术课与通用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模块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不仅尝试了学科整合的研究,同时将各学科之间的优势突出并形成互补。曾做过“寻找设计灵感源”“服装外轮廓设计”“服装再造设计”区级观摩课、校创优课;在授课中进行一定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效果图的绘制、立体纸模的制作、服装再设计(改制设计)、主题的综合设计。例如,在《寻找设计灵感源》这部分内容中,前四节课让学生学会如何寻找灵感源,再结合所给设计元素完成一款服装的设计。这样,做出的服装可能会有些粗糙或不成熟,但是对于以了解和提高审美品味为主要目的的高中美术教育显然是可以接受的,且可以使得学生体验跨学科教学之互补、优势、专业技能等方面之美,降低因学科区分而带来的专业弱化之困。

3.2大学时期:服装设计的艺术与技术之结合

大学的服装专业教学,可以采取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实习)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课堂理论主要进行服装设计的艺术教育和一定的服装工艺制作技术教育,而由于服装专业的特点,课外各种实践(实习)活动对学生的专业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体验专业的魅力。因而,大学服装教育应该是课堂讲授艺术理论基础、实践教学提高技术的模式。一个专业会有若干个不同的就业方向,增加时间会对他们未来的就业选择有一些引导。让大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来,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进行专业实践;使学生能够恰当地使用设计或工艺的术语,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以自己的观点评论和设计作品;灵活选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各种工具和加工方法,根据功能和审美要求,有创意地完成一件设计作品。这样,才是国家大力提倡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精髓和实施方案。

4结语

服装论文范文5

1.1点式

点是相对线和面而言的,点是空间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图形。对服装橱窗展示设计中点的理解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服装橱窗展示设计的展点,它是展示的重要节点,设计师常在节点处做重点展项的设计。二是点元素的运用,它不一定是个小圆点,可以是一个小的图案、一个小的色块,点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点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服装橱窗展示设计中应用点饰时,应考虑到橱窗和卖场整体的设计,处理好点与线、面之间的关系。

1.2线式

从概念上讲,线即为点的集合。线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直线表现形式、曲线表现形式和直线曲线结合表现形式,设计师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具有不同的特性。在服装橱窗展示设计中,直线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使用得当的直线,能够取得明确引导观众视线的效果,具有明显的秩序感和稳重、理性的特性。曲线可以丰富服装橱窗展示设计的效果,打破单纯直线造成的理性、严谨的氛围,具有圆润、运动、回转的特性。在服装橱窗展示设计中将直线展示形式和曲线展示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最佳效果。

1.3面式

面是有线的运动轨迹形成的,强调形状和面积,有长度、宽度而无深度。由于在各个方面的幅度、比例不同,面分为圆形、方形、多边形、三角形以及不规则的图形。在服装橱窗展示设计中常用的面有圆形、三角形和矩形。圆形具有较强的视觉向心力,在服装橱窗展示设计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强调性,根据不同的服装展示设计需求,可设计为球形、扇形、螺旋形等形体,成为服装橱窗空间设计中的视觉重点。三角形是服装橱窗展示设计中常用表现形态之一,正三角形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而倾斜或完全倒置的三角形给人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视觉冲击力很强,是服装橱窗展示设计上的焦点。服装橱窗展示设计中矩形表现形式一般来讲显得正统、严谨,但是缺少变化,可将大小不同或色彩不同的矩形组合在一起,可获得丰富生动的效果。

2服装橱窗设计的原则

橱窗展示是当今世界各国零售业广泛应用的一种立体广告形式,服装橱窗展示设计以高效信息传达和信息接收为根本宗旨,不仅是商家传达信息能力和传达信息宗旨的展示,更是使顾客认知、认可、认同品牌的展示。

2.1以“人”为本

服装橱窗设计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行走路线,将顾客的静止观赏和移动观赏的角度和最佳视线高度及自远至近的视觉效果相结合。服装橱窗展示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联系顾客心理特征的橱窗,在服装橱窗展示设计中应用消费者以往生活场景再现,唤起他们的联想,想象置身其中的自己,享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双重愉悦。服装橱窗展示设计只有贴近消费者生活实际场景,才能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与其产生共鸣。

2.2展示主题鲜明,风格突出

服装橱窗展示设计的主题应鲜明,风格突出,用最简洁或最直接的陈列方式及表现形式告知顾客所表达的主题。在橱窗空间中选择商品要与展示计划、主题相吻合,商品的数量不宜过多,商品种类和颜色配合不能太杂,要简洁构成,把视线集中在想要表达的商品上,才具有说服力。

2.3创意美感,丰富店铺艺术效果

美是橱窗展示功能的突出体现,因为它要吸引人们的视线,感染和激发人们对商品的兴趣,橱窗展示的美感是通过商品本身的形状、色彩、质地,以及为了衬托此种商品的背景、装饰物、灯光的综合运用,以组合、配置、构图等手段来完成。和谐统一,创意美感,丰富店铺艺术性效果,是橱窗设计的重要追求。

2.4促进店铺销售业绩的提升

服装橱窗是服装卖场的一个部分,在布局上要和卖场的整体风格相吻合,形成一个整体,传达的信息应该和店堂保持一致,尤其是传递卖场内的销售信息时,如折扣促销,店铺折扣和橱窗折扣信息应完全一致;如果服装橱窗里展示的是“新装上市”主题,店铺陈列主题也要以新装为主,橱窗和店铺内相呼应,并储备相应的新装数量,以配合销售需要,提升店铺销售业绩。

3小结

服装论文范文6

一个服装品牌本身就涵盖了六个部分的内容:第一,商品的属性,不同的属性是消费者购买这个产品的基本出发点。第二,获得的利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都必须转化成一定的利益,这个利益包括服装本身的使用价值所带来的利益,也包括消费者的心理满足和情感满足。第三,生产者的价值。品牌不仅使消费者可以获得利益,同时也表明了生产者的价值,也就是生产者的价值观在品牌中的体现。第四,传递的文化,文化是附加在品牌中不可效仿的核心竞争力。第五,体现个性。品牌一定要具有鲜明的个性。第六,使用者的特征。品牌不同消费者的类型不同,购买的行为和模式不同。而品牌定位,是以产品为出发点,但定位的对象不是产品,而是购买这一类产品的消费者,是这一类消费者的潜在的需求在人们大脑里的反映,也就是为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而服装品牌定位必须是一个相对宏观、缜密的研究过程,研究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受教育的程度、职业以及他们的价值观,服装企业在品牌定位、品牌经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品牌的文化效应,使品牌自身的文化与消费者的文化相适应,与中国的文化相适应。除此之外,服装品牌的定位还包括服装风格的定位、价格的定位、分销渠道的定位、品牌形象的定位;而消费对象的定位是核心,其它的定位与消费对象的定位保持一致,否则,难以形成一个合力的整体,甚至可能会发生冲突。因此,服装品牌的定位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动态的,每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匹配,相互依赖,共同体现品牌的个性和品牌的风格。

二、品牌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策略

品牌传播是企业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品牌,认识品牌,扩大企业的声誉,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刺激消费者购买。首先是品牌名称的确定,品牌在经营之前,一定要经过仔细的设计,从市场的角度上看,好的品牌应该准确、形象、清晰的展示服装产品的风格、身份、价值、文化、时尚,这些是品牌的魅力和意义所在,名称确立的好,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认同感,并且在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产品的销售起到推进的作用。名称的确立应该遵循易读、易记;构思独特;表现个性;寓意深刻。例如:女装品牌“白领”,就能够很好地表达其品牌的定位和目标顾客群的特点。其次,传播策略的选择一定要传递服装信息,突出服装的卖点,强化企业形象,使消费者在心目中创造差别化的记忆,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培养消费者的偏爱,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品牌传播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好各种传播式的搭配,兼顾传播的效果和传播的成本,并与的营销组合因素协调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营销战略。

三、品牌的市场管理策略

品牌的市场管理是品牌发展的重点,在迅速变化的市场中要确保企业的优势地位,企业必须在创立品牌之后,还要管理好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品牌,巩固品牌的优势。就必须在产品流通之前,经过品牌注册,取得品牌的法律保护,有效的禁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在品牌的经营过程中强化品牌意识,创立品牌的识别体系、品牌的形象体系,引入CI,把企业品牌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审美价值的内涵转化为市场视觉符号,形成对消费者直观和理念的诱导力,产生现实的市场效应和久远的市场反响。同时,还要重视品牌产品的质量,保持特色,不断创新;要了解市场环境的变化,掌握市场变化的特点,顺应市场,积极寻找和把握自身发展的有利机会,加强服务,保证消费者的利益,使品牌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知名度。

四、总结

服装论文范文7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承文明,教育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民族文化特性的人才。艺术学科属于大人文学科范畴,其教育模式不仅包括专业教育,也包含通识教育,必须以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双重教育为支撑,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思想、如何创造。陕西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精神的主阵地和当代教育大省,以陕西传统文化激发青年一代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和价值观十分必要。随着社会转型发展,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分支,服装艺术教育经历了重大变革,服装专业的名称与涵义不断变迁,从20世纪初期的“图案”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工艺美术”、再到“装饰艺术”和“染织设计”,如今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服装艺术教育和学科体系。陕西是20世纪80年代率先在全国创立服装设计高等教育的省份之一,服装设计教育不断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服装设计专业院校,服装人才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体系逐渐完善,目前已形成大中专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技能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的有序教育结构,使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和产业化。服装设计艺术教育基本依托艺术院校,有的院校把书法、刺绣、茶艺、编结等纳入课程,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根基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作为教育使命与责任。服装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定位为服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陕西服装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意识不断更新,真切认识到服装设计教育只有以传承民族传统、地域文化为办学定位,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把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教学体系中,呈现出科学化发展方向,才能使服装教育与时俱进、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现代服装艺术教育正在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于一体,集艺术性与技术性、综合性与交叉性而良性发展。服饰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应用必然涵盖服装文化学、服装设计学、服装工艺学、服装色彩学、服装材料学、服装造型学、服装生产学的整合知识,涉及人体工程学、解剖学、构成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心理学、美学、市场营销、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必将为陕西传统服饰文化产生新的创造性教育成果提供契机。

二、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对于服装艺术教育的作用

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尤其是周秦汉唐文化)代表着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将其渗透到服装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地域特色教学,对于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丰富和引领服装设计创意思路,可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统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以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知识为载体,其中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出发点,特别是陕西传统服饰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代表,为陕西高校学生提供了亲历、亲为、亲识文化资源的环境。对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特征的掌握也是服装艺术人才必备素质之一,因此,在服装艺术教育中要以陕西传统服饰文化为办学切入点,统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才能避免办学的同质化、课程的雷同和学生设计作品的千篇一律,从而使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服装创意设计、传承民族服饰、掌握流行时尚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成为有文化底蕴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可以与服装艺术教育、人文相契合,从而贯穿课程整个体系,包括服饰图案、民族服饰、服装史、服装创意设计、服饰效果图、毕业设计等。通过课程教学与作业训练潜移默化地渗透、提炼,将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特质、造型、色彩、纹样、传统工艺、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创新,结合当前服装设计国际流行趋势进行再设计,使学生了解到三秦大地曾经存在的辉煌的周秦汉唐文化、民间美术特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等。课程之间由于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贯穿而系统完整、交叉融合,使教学与作业不再空泛。

(二)陕西传统服饰文化是教学实践的切入重点

陕西传统服饰文化是陕西地域生活形态的凝缩,与陕西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身处陕西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遍览陕西服饰文化的文物古迹、艺术遗存,养成有益身心发展的基本文化素质与品质。因此,有必要加大教学实践调研课程的比例,安排学生到陕北、关中、陕南实地调研、采风、体验,采撷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第一手详实调研资料,从而使学生深入了解陕西传统服饰文化,梳理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特征、内涵、形式,探讨其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关系,具体做法有:

1.采风。

通过陕西传统服饰文化调研,采用文字复制、图像收集、元素临摹、动态视频实地拍摄、口述记录等方式对调研资料进行整理,了解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丰富种类,如五毒服装、虎头帽鞋等,这些直接源自陕西人民生活的艺术创作与传承,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

2.元素复原。

通过速写、纹样临摹、色彩款式复原、服装材料模拟、工艺复制等方式直观学习、思考、掌握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突出的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对传统民间纺织服装的织、染、印、绣等工艺技术与工具进行研究分析。

3.设计应用。

将陕西传统服饰的特色语言,通过变形、夸张、解构、面料再造等多种创新手法与服装流行语言结合,应用于服饰设计、纺织品设计、陕西旅游纪念品设计等。在这种集零为整、立体化、系统化、参与性的学习中感受陕西传统服饰文化耳濡目染的文化艺术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好奇心、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学生对传统服饰、纹样、色彩、工艺和有陕西民间特色的剪纸、刺绣、蜡染、泥塑等民间美术耳熟能详,是其体验生活、学习艺术的丰富资源。传承保护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同时也使师生树立起对于地域文化的热爱,提高其对民间艺术的审美能力。宝贵的陕西传统服饰文化艺术教育资源也有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营造服装教育创新的氛围和环境。

(三)通过服装比赛弘扬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特征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以陕西传统服饰文化为设计着眼点,积极参加全国性的服装专业设计赛事,以设计实践和社会与企业发展需要为实战背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丰富的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已成为宝贵的服装设计元素,现在许多大赛的设计作品将陕西布艺、穿罗绣、布堆画、土布等地域性传统服饰艺术语言与现代服饰文化密切结合,构思奇特,使人耳目一新,随处可见对陕西传统语言的提炼应用。如雅俗共赏的年画、多姿多彩的刺绣、古朴典雅的纹样、精致富丽的铜饰、朴实憨厚的布塑和豪放粗犷的脸谱,或汲取陕西传统服饰纹样祈子求福、子孙繁衍的共同主题,或吸纳陕西民间服饰夸张强烈的色彩,或借鉴陕西服饰造型优美款式丰富的表现手法,应用于服装的纹样、图案、造型、款式、色彩、肌理、意境、内涵,这些都巧妙地结合了服装流行色彩、面料再造、立体裁剪、时尚材料等服饰语言,其形式各异,共性却是同一的,即折射出时代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文化底蕴,为服装设计开辟出新颖的设计思路。教学实践中,笔者已在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关于传统文化和服装艺术教育的研究,发表了《强化素质教育,增进人文精神——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地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蒲城传统土布纺织工艺研究——兼谈传统土布纺织品的发展前景和思路》《陕北民间吉祥元素在婚纱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擀制出的艺术——毡艺的存在与发展研究》《香云纱服装设计中剪纸元素的应用》《当代中国主题礼服设计中唐代花卉纹样的应用研究》等论文。

(四)陕西传统服饰文化开辟服装理论研究新视野

近年来我国服饰文化的理论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著作颇丰,主要有服饰史的研究、服饰设计原理研究和服饰批评研究,展示出中国历史悠久的衣冠服饰制度。在服饰文化研究方面也有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的优秀论著,体现出服装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但是关于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的学术重视,体系化理论研究尤为不足,更特别需要前沿意识。前沿意识为选题的前瞻性、新锐性、原创性和创新性提供了前提,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时代精神。前沿意识目前在国人的意识中尚显薄弱。在全球工业化发展中,作为人文资源的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遗产保护,被用来建构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话语权。对西部地域生态文化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中华传统艺术代表地区的陕西,其陕南、陕北、关中等地的服饰艺术兼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与鲜明的地域风格,两者互相渗透交融,在展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因此,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发掘、抢救、保护、发展工作亟待进行。要理论先行,高屋建瓴,全面了解和掌握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特征,对传统服饰文化进行高度理论总结,梳理周秦汉唐辉煌的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博大的民间民俗艺术,特别是要注重整理、保护、发掘濒临消失的陕西原生态传统服饰文化的题材与工艺,运用科学方法将传统、民族、民间服饰纹样,以及色彩、造型和工艺中的精华进行客观、合理、完美地理论研究,体现科学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无形的,在研究保护中使服装文化理论研究者养成求真、务实、尚理的品格,使之成为每个人的自觉意识。

(五)弘扬陕西传统服饰文化是陕西服装艺术教育的责任

陕西服装企业众多,纺织工业发达,天然资源丰富,技术成果较为先进,但是,陕西的服装产品缺乏创新,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却不能得到有效发挥。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服装艺术教育过程中,陕西服装艺术教育有责任针对陕西服装企业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定位培养、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学术理论研究的系列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熟悉陕西文化传承、服装设计与营销现状、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陕西服装行业需要的人才要具备以下几点能力:首先,针对服装设计,能解析传统服饰文化和现代服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文化元素为设计着眼点,树立以传统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为核心的现代服装设计理念,设计创作具有地域特色又不失现代气息的优秀服饰作品,发展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设计。其次,针对服装行业,能严谨、科学地调查服装行业状况,全方位对陕西服装的设计、功能、文化定位进行研究,明确陕西服装品牌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研发与创新机制,开展服装品牌文化的推广和研发,提升服装产品的档次、附加值和影响力,创造新时期陕西服装的文化价值和形象。最后,针对社会责任,能借助陕西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相结合,依据丰富的陕西传统服饰文化遗存,自觉构建陕西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

三、结语

服装论文范文8

1.1丰富性

蒙古族地域辽阔,部落众多且风俗习惯较多,服饰的种类和数量也自然很多,这些都为其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因此,蒙古族是民族服饰中较为丰富多彩的民族。

1.2华贵性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经常会搬家,他们为了携带财产方便,会将金银珠宝等贵重首饰佩带身上,这就为服饰增添了贵气,也使得服装变得雍容华贵。

1.3文化性

蒙古族袍子上绣制的图案是具有本民族特色且能展现其独特的地理风貌、民俗习惯的各式图腾,颜色鲜艳、做工精美,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1.4实用性

蒙古族的服饰具有较强的使用性能,袍子是蒙古族人们白天晚上常穿的服装,其在白天主要起遮体装饰作用,夜晚起着御寒作用。脚上穿的厚且结实的蒙古靴子可以避免蚊虫叮咬和被荆棘刺伤。束在袍子外面的腰带有束紧腰身、保暖御寒,保护内脏在长时间骑马颠簸中不致于受到损伤的作用。

2蒙古族服饰元素

蒙古族一个年代久远的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专属自己的服饰特性,丰富性、华贵性、文化性、实用性和艺术性,除此外,其在款式造型、面料、镶边和绣花艺术等设计方面也有着独具一格的特色。下面主要就蒙古族服饰中这些元素进行简要分析。

2.1款式造型元素

蒙古族服饰以袍为主,其种类主要有直身、连袖、大襟、短袍和有断腰结构袍服,以及不同种类的坎肩等,这些袍和坎肩的共同点是都是H型的。其中直身袍与中国传统服饰的平面结构类似,前后片在肩袖位置处连接,袖子结构肥大,受面料条幅的限制,前后中心线是拼接而成的。蒙古袍下摆有宽松和摆量较小的两种,下摆较小直身袍为便于活动会设置下叉,断腰结构的蒙古袍下摆较为宽松,腰间有密褶,活动起来也较为方便。蒙古袍总体造型特点宽松舒适,款式特点是简洁流畅且色彩艳丽。

2.2镶边和绣花元素

镶边是蒙古族服饰中较为传统的元素,主要用来装饰领、袖、大襟、垂襟、开衩和下摆等部位,镶边面料主要有大绒、绸缎、棉布和不同种类的毛皮。乌珠穆沁袍服的镶边工艺种类繁多且色彩艳丽,因年龄而异,一般的袍服采用的是三指宽的大绒或库锦边,年龄稍大人的袍服以素雅舒适为主,常镶嵌一指宽的黑大绒或青大绒。察哈尔袍服常会在大襟、领座、领边、袖口、下摆边缘镶嵌单边,且袍身与镶边的色彩相对应,尤其是年轻女性的袍服表现得较为明显。阿鲁科尔沁皮袍上一般会镶有青色的宽边或大绒宽边,绸缎袍服上会镶库锦边。蒙古族的绣花艺术也比较独特,主要有刺绣、贴花、盘绣等,特点是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且图案装饰性比较强,一般会绣在袍子的边缘、袖口、大襟、帽子边缘和靴口处。

2.3面料

现在的蒙古族服饰中运用最多的装饰材料为库锦,其是利用聚脂薄膜和不同金属图层仿制而成的化纤面料,与传统的锦缎、皮革和棉布面料相比色彩鲜艳、物美价廉,符合现代化服装设计标准,更能满足时展需求。

3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运用的例子较多,但如何将独具一格的民族元素合理地运用到现代服装中并使其与之融为一体是当代服装设计师尤为关注的问题。需要服装设计师在运用民族服饰元素过程中,对选定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将民族文化内涵和服饰元素与现代化服装设计需求融汇在一起进行服装设计。

3.1蒙古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世界服装界的设计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民族设计师应该借助新的设计风,在吸收和利用传统服饰的精华和先进科技技术基础上,时刻掌握时尚信息,将民族服装设计进行拓展,使蒙古族服饰鲜明的服饰特色以时尚的形式展现在世界大众眼前。下面就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在继承蒙古族传统服饰元素特色的基础上,要吸收世界流行服装的设计理念,大胆地对民族服饰局部或特色元素进行夸张设计,使设计出来的服装能将蒙古族服饰简洁、大方、舒适、大气、休闲和流行的特点展现出来。如,在以蒙古族女袍子下摆元素为基础的现代化服装设计中,可以提取其连衣裙和百褶裙元素,使新设计出来的服装上部更加修身,下部更加宽松张扬,以彰显年轻人的青春活力。服装的袖口处可以结合现代化服装流行趋势对原有的袖口进行改造,贴上毛边面料或蕾丝,或对其袖口进行夸张,以显示年轻人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在现代化坎肩的设计中,可以在蒙古族坎肩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牛仔上衣和露脐装的特点并对其肩部进行适当的夸张,以彰显年轻人自由、洒脱、潇洒的一面。

3.2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表现

蒙古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运用的例子相对较少,从运用效果来看,其大体可分为三方面:一是在蒙古族传统服饰款式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制作,再融入现代化服饰款式设计元素进行造型,服装成型后人们能通过服装看出蒙古族的服饰元素;二是现代T台中夸张运用蒙古族服饰元素中艳丽的色彩,将蒙古族粗狂野性的魅力以服装的形式展现在服装中;三是将皮革服装和皮靴元素运用到服装中,使之与时尚的服饰面料混搭在一起,彰显现代服装风采。某国内服装品牌时装展示过程中,一墨绿色风衣选取的是蒙古族民族服饰中特有的腰带和盘扣元素,墨绿色丝光面料袖口、腰带和衣兜部位都绣有蒙古族特有的图腾,在彰显该款风衣端庄华丽同时,也能将蒙古族服饰的高贵典雅显露无疑。服装大师杰里米•斯科特一服装作品选取的是巴尔虎蒙古族的发饰元素作为服装设计要素,他先对原有的蒙古族发饰进行变形,然后大胆地运用蒙古族常用的红色和橙色并将其作为主色调来进行设计,使得游牧民族特有的野性得以展现的同时,也将现代化服装时尚信息展露出来。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