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计划范例

法制教育计划

法制教育计划范文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法制教育

1引言

当代大学生是国民经济法制、国家社会建设的人才。在当前社会环境中,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心理状态等情况,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更加投入的学习是高等教育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由此可见,对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下的高校安全法制教育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相关社会团体组织,基于特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及道德法制规范,有目的地对参与其中的成员开展精神上的教育,并借助该种途径帮助每一位参与成员养成满足社会要求的基本道德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又是帮助执政人员解决不同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手段。

3高校安全法制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当前高校安全法制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形式单一,只在课堂上教授。当前高校进行思政课程教育的教师大部分都是非法律专业,对法律只是不甚熟悉,在进行安全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难以掌握到核心。而公共基础课又有沉重的教学任务,这制约了教师的进修学习,大部分教师是以自学形式来提升专业能力。因专业水平与素质的缺乏,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片面地讲解法律条文,缺少对价值理念的剖析与引导,无法促进法制教育的发展。另外,由于安全法制教育实践平台的缺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法制教育仅仅只有在客厅上讲授,学生难以获得丰富的体验,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第二,侧重知识传授,忽视意识培养。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安全法制教育中教师更多的是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法律常识的普及,而不是进行法律意识到培养,将安全法制教育的重点放在法律规定的记忆上,忽视了法律原理的讲授。这种安全法制教育形式难以在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法律意识,法制教育的教育目标也无法实现。第三,注重课堂教学,忽略实践活动。若想强化法律意识,则应在讲解法律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法律情感,强调法律信念。尽量在法制教育中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使其深入体会法律,从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法律信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制教育的根本目标。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切身体验较少,主要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缺少对心理体验的考虑。

4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下的高校安全法制教育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应当紧紧跟随发展前进步伐,不断开展改革创新,强化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借鉴,切实促进高校安全法制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如何进一步推动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下高校安全法制教育的顺利进行可以将下述策略作为切入点:

4.1构建健全安全法制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有着较强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科,并且其还具备强烈的理论色彩及可靠的指导效果。高校安全法制教育应当革新观念,将安全法制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推进其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有效相融。首先,高校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应当制定安全法制教育计划,不仅要权衡在其他相关课程中引入安全法制教育,还要结合安全法制教育实际情况,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制定出科学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案。高校安全法制教育应当构建健全组织领导体系;纳入进传统的教育教学计划中;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统一,促进安全法制教育的严格实施等。唯有如此,高校安全法制教育方可不断趋向于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构建起健全体系,实现安全法制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其次,高校安全法制教育应当构建起一个全新的安全理念,提高对全面社会、国家、自然环境安全等一系列要素的有效关注,切实提升社会安全、国家安全、自然环境安全等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积极促进我国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最后,高校安全法制教育应当革新传统安全观念,以发展的视角提高安全法制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努力与社会发展变革保持相一致的步调,强化对非传统安全法制知识的有效学习,推进社会公共安全法制教育、文化安全法制教育及环境安全法制教育。

4.2推进多元丰富的教学方法

一方面,高校应当提高对安全法制课程教学的有效重视,在教学期间教师应当设计大学生安全的对应法律法规开展法律汇编整理,打造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及过硬专业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校安全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安全法律意识的有力途径,应当从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法律知识着手,引领大学生提高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有效认识,掌握应对各式各样突发事件的流程,科学使用应对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在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开展高校安全法制教育的同时,还应当凸显第二课堂优势,运用各式各样的安全法制教学方法。首先,依据相关案例、事故发展规律,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为大学生制定科学针对的安全法制教育计划、预案,及时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就好比,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可依据其“安全→麻痹→量变→爆发→警惕→严控→安全的发展规律,防止大学生遭受源自生命、事故、疾病等带来的安全威胁。其次,借助各式各样形式开展安全法制教育。

4.3推进安全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开展

首先,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确保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效并重。作为上层建筑的两个不同范畴,法律是制度范畴,道德是社会意识范畴。人们常常提到,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即便法律与道德存在着根本的区别,然而道德教育依旧是推进安全法制教育的一大前提。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切忌在大学生突破道德底线后再去讲安全法制。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为安全法制教育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对大学生认识法律、掌握法律,直至在社会生活中正确运用法律均可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高校安全法制教育中,应担逐步强化道德教育,不可让学生将法律知识片面视作为一项生存的技能或工具。其次,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确保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效并重。本质上而言,法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换而言之,法指的是国家依据统治阶级的利益建立或者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确保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统称。社会主义法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彰显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群众意志的法律制度,其主要包括立法、执法、守法等内容。国家的法制与国家的政治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引导大学生推进政治理论与法制理论的有效相融,提高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有效认知,是培养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接班人的一大前提。

4.4依据法制教育规律,编制科学的教育计划

法制教育的本质为理念性教育,为此,应合理延长教育周期,适当调整教育计划。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分离法制与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不要将法制教育周期局限在某个学期或者某节课堂上。在大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涯中应合理安排法制教育,在教育初期主要采用课堂教育的形式,并通过笔试来考查学习成绩。在中后期可以采用社会实践的形式,并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进行学习成绩的考查。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法制教育能够实现普及法律常识、培养法律人才、降低犯罪的作用,在高等院校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依法治国的指导下对法制教育引起过度重视,培养具有法律意识的综合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鉴于此,高校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特征的有效认识,强化对高校安全法制教育面临主要困境的深入分析,“构建健全安全法制教育体系”、“推进多元丰富的教学方法”、“推进安全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开展”等,积极促进高校安全法制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利.大学生安全法律教育初探——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3).

[2]崔江涛.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分析[J].长江丛刊,2016(34).

[3]包芳.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法制教育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法制教育计划范文2

[关键词]省域;教师教育;立体化;协同发展机制

教师教育因之于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和独特意义,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但是,如何办好教师教育、如何提升现有教师教育水平是当前学者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对教师教育而言,既要关注教师教育发展中一些普遍的、规律性的问题,同时又切忌搞“一刀切”,要充分关注省域差异和特殊性,精准定位,这是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另外,就省域范围内教师教育的发展现状看,教师教育资源分散、各相关教育机构缺乏整体统筹、各教育阶段衔接不畅等现实问题制约着省域教师教育的整体水平。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寻省域范围内教师教育的立体化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以期为教师教育的发展寻找新的思路和视角。

一、省域教师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教师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它需要各相关机构、资源单位的通力合作和深入对话,以凝聚合力。但是,当前省域教师教育发展却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困境和制约:

(一)省域范围内的教师教育资源分散,缺乏互通与共享

教师教育资源指教师教育系统运行和发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课程等资源。目前,省域教师教育资源主要分布在师范院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校、各级教研院所以及部分综合类大学。师范院校主要承担着教师职前培养的任务,为省域教师教育发展提供丰富的师资保障和理论指导;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教师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指引和经费支持;中小学校则为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实践资源和训练基地。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发展所需资源分散在多个机构中,而各机构因其社会职能各有偏重,相互之间缺乏深入的资源互通与共享。也正是这种教育资源的分散、疏离状态制约了教师教育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因缺乏整体统筹而导致各相关机构的教师教育功能发挥有限

目前省域教师教育面临资源缺乏互通与共享的困境,还因缺乏对全省教师教育发展的整体统筹而导致各机构的教师教育功能发挥有限。以中小学校为例,中小学校不仅承担着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还是教师教育的主要实践基地。因此,要提升教师培养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深入合作与协同发展。但目前教师职前培养的四年中仅仅一次的实习和每学期一次的见习远远不能满足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更难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归属感。因此,目前中小学校在教师职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很有限。

(三)教师教育纵向各阶段之间缺乏系统性和有效衔接

目前省域教师教育发展还面临着各纵向阶段之间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教育的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在职教育之间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各行其是,缺乏必要的总体规划和内在衔接。这既有可能导致教师教育某些维度的缺失,也有可能导致某些方面的交叉重复,进而影响到教师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以教师的在职教育为例,目前教师的在职教育往往在内容选择、方式选取、考核评价方面等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既缺乏对教师职后教育本质的深入理解和准确定位,也缺乏与教师职前教育、入职培训的有效衔接和整体把握。因此,目前教师职后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

二、省域教师教育立体化协同发展机制的内涵阐释

鉴于当前省域教师教育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本研究旨在探寻省域教师教育立体化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以期实现省域教师教育发展的结构优化、功能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便于探讨,本研究在此对“立体化协同发展机制”的内涵进行阐释。“机制”指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及运行方式。它是在明晰系统构成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构建良性的运转秩序和运行规则。正是基于此,本研究在对省域范围内教师教育的构成要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旨在探寻各部分之间系统化、动态化的良性运行机制。“立体化”突出了教师教育系统的复杂性。教师教育的发展不是平面的、单向度的、线型的,它表现为一个多维交叉、多元主体参与的纵横交错的立体化、动态化的复杂系统。任何只关注教师教育某一维度的研究视角和实践改革都会影响教师教育发展的实效性。“协同发展”旨在强调教师教育的发展不是各机构各行其是、各自为政,而是在资源互通、共享的基础上对话、协商、合作,形成改革与发展的合力,并使这种协同发展体系和机制不断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综上,“省域教师教育的立体化协同发展机制”旨在定位于教师教育发展的省域视角,关注省域差异和特殊性,精准定位;同时构建省域教师教育的结构化、立体化、动态优化的发展机制,切实促进教师教育的质量提升。

三、省域教师教育立体化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之维

为探寻省域教师教育立体化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本研究从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立体化融合、动态优化与特色凝炼等几个维度进行剖解。

(一)省域内教师教育的“横向联动”与共建共享

省域教师教育的发展必须打破各机构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联动与合力。为此本研究从如下几个方面探讨省域教师教育横向联动机制的构建:

1.打破“各守阵地”的原有理念,构建“大教师教育体系观”,诉求合力

改革发展,理念先行。省域教师教育要实现立体化协同发展,首先必须改变原有各相关机构各守阵地、各自为政的观念,构建“大教师教育体系观”。所谓“大教师教育体系观”指的是认识到教师教育发展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仅仅靠一方力量不足以完成教师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升和有效发展,必须全力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联动机制,构建省域范围内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在融合的统一体系,共同促进省域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

2.统筹规划省域教师教育整体发展目标,明晰各机构分工与职责定位

省域教师教育要发展仅仅靠理念的改变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把握省域资源特点、教师教育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省域教师教育发展的整体目标。该目标是整个教师教育发展体系的灵魂和指引。它不仅指明了教师教育发展前进的方向,同时还引导各方机构依据目标找准自己的定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从而保证了整个教师教育体系的内在良序和有效运转。另外,发展目标还引导着整个教师教育系统不断反观自身、优化自身、创新自身,及时调整发展和改革中偏离目标的做法,积极引导其回归到教师教育发展的初衷上来。

3.各方实现多元、良性互动,建立共建共享的长效协同发展机制

省域教师教育要实现横向联动除了明确总体发展目标、分工定位外,还必须搭建各机构间多元、良性互动的合作平台与协同机制,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形成共建、共享、共进的教师教育系统格局。以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校为例,两者在教师教育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为教师发展提供理论指引,一个提供实践训练和能力提升,两者缺一不可。但是,两者间的互动和协作仅仅靠几次的实习和见习是不够的,要通过师资共享、课程共建、教学方式共研等方式探寻多元化、多维度的深度合作模式,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激活’,大学教师教育理论建设得到中小学实践的滋养,基础教育反哺大学教师教育;中小学实践得益于理论升华,获得专业改进与发展”[1]。

4.加强省域教师教育运行与发展的制度建设,保证教师教育的整体良序

一个体系的建构和完善除了目标、分工、合作,还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制度使得整个体系在一种规范和良序中运行,从而保证了体系功能的最大化。对省域教师教育发展体系而言,教师教育运行与发展制度的建设使得体系内的各方联动变得规范化、有序化,从而保证教师教育体系功能最大化;同时,教师教育制度建设还可以为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政策驱动和支持,使得联动合作变得合法化、常规化。如英国就曾出台法令强调:“职前培养机构和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关系必须加强。

(二)省域内教师教育的“纵向贯通”与深度衔接

省域教师教育要实现立体化协同发展,不仅要实现各机构间的横向联动,同时还必须加强纵向教师各阶段的深入贯通和有效衔接。

1.构建省域教师教育发展纵向体系,精准定位

各阶段的需求、目标与评价标准省域教师教育要实现合理化发展不仅要在整体上构建横向联动机制,还必须“对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建立起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既各有侧重又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3],加强三者之间的深度贯通和内在衔接。此外,在整个纵向体系的统观下,要对每一阶段的教育需求、培养目标及评价标准进行精准定位和准确发力,充分发挥每一阶段的教育优势和培养功能,同时还要避免各阶段间重复动作与教育资源浪费。

2.加强省域教师教育各纵向阶段的深度贯通和有效衔接

省域教师教育发展不仅要明晰教师教育各纵向阶段的目标定位和准确分工,同时还要加强各阶段之间的纵向贯通和有效衔接。省域教师教育各阶段要打破各行其是、缺乏互通对话的现状,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评价体系、制度管理等方面实现流畅衔接和全面贯通。如此才能保证教师教育体系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需要承担教师教育三个阶段的主要机构在基于对教师教育总体目标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彼此间的对话、交流、协商。

(三)省域内教师教育发展的立体化融合、动态优化与特色凝炼

机制之为机制的关键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协同、合作和动态运行。省域教师教育系统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组合,需要系统内部的融合、优化与特色凝炼。

1.省域教师教育发展的立体化融合与动态优化

省域教师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横向联动与纵向贯通,但绝不是两者的简单拼搭和组合,而是各机构、各阶段之间基于教师教育总体发展目标的多元化、多维化的立体式融合,真正建立起省域教师教育有序、有机的立体化系统。同时,省域教师教育体系要根据社会发展、教师发展的需求不断进行动态优化和机制创新。只有这样,教师教育体系才能保持与时俱进,才能切实满足社会发展对优质师资的多样化需求。

2.省域教师教育发展的特色凝炼

教师教育发展要立足于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本质特征,但绝不能搞“一刀切”或盲目跟风,要扎根于本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水平、师资水平等现有条件,在实践与变革中不断探寻、凝炼自身的教育特色和闪光点,真正走出一条省域特色化教师教育发展路线,构建切实促进本省份教师教育质量提升的省域特色化教师教育体系。综上,鉴于省域教师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本研究旨在探寻省域教师教育立体化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打破各机构、各阶段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疏离状态,合力促进省域教师教育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法制教育计划范文3

(一)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宣传落实工作不到位

中小学法制教育落实工作不到位,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教材方面的规范。在课程设置中,中小学法制教育尚未作为基础课程列入中小学课程标准。在当前中小学课程标准(2003年之前称教学大纲)当中,法制教育只是作为德育的一部分。中小学十二个年级,只有初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设有法制教育的内容,其他年级基本未涉及相关知识。在以课程标准为教学纲要,以分数和升学率为评价尺度的情况下,没有纳入课程标准和统考范围的法制教育,必然不会引起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另外,当前中小学法制教育中缺乏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学习教材的规定,中小学教师只对自己领域精通法律知识,学习教材又缺少法律知识,中小学生缺少认法、学法和懂法的学习空间。在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中,法制内容并未作为基础课程列入课程标准或者教学大纲中,而只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中小学课程除了初中二年级有一专门的法律单元外,有关法制方面的内容多分散在“思想品德”、“社会”等相关教材中,分量极为有限且课程时间不多。虽然政府不断出台文件高度要求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但是由于在中小学法制教育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法律、配套措施和物质投入,使中小学生缺乏识法、学法、懂法的法律学习空间。各地中小学虽然不断开展各类法制教育活动,但大多有名无实,形式重于内容。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键是加强中小学学生的法制教育的宣传落实工作。

(二)中小学法制教育教学模式局限于理论教学

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目前基本仍然停留在理论的“灌输”阶段,就全国的普遍情况来看,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主要依靠的还是在校期间接受的法制教育。中国中小学现行的千篇一律的法律基础课堂说教,显然与“法律素养”构建语境的法制教育要求相差甚远。这种差距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现有法制教育的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方式皆以静态、单向、僵化的说教或灌输为主,往往照本宣科的多,学生始终处于接受者的地位,缺乏“自我感悟”及“内化”的过程,无法形成实际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法制教育的教学内容不能紧扣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老师很少把法理融入生活中,配以时事热点释疑解惑,让学生信服法理权威,导致学生缺乏对法律的直接心理体验和真实的法制实践。

(三)中小学法制教育缺乏家庭责任规范

国家出台的相关中小学法制教育中对家庭责任规范涉及较少。《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未涉及对家庭责任的规范。《全国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也只提到一点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并未提及家庭的责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家庭方面,提到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及投入机制,并未涉及到家庭的责任。在中小学教育的各阶段,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庭中法制教育的缺失将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普及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现有的中小学法制教育中对家庭应承担的责任相关规定较少,家长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对孩子法制方面的教育,直接导致中小学生最初的法制意识较弱。在中小学法制教育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教育应形成有机合力,为中小学法制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撑。

(四)中小学法制教育实施中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

中小学法制教育实施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八条规定:“学校应结合实际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未成年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在宏观上为中小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并未提出相关具体的操作规范,这就使得法制教育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质量难以保障。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个体受教育年限的逐渐增长,学校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环节。法制教育应当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强化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提高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学校教育仅仅在认识上承认“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缺乏实践中对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学校教育中不重视法律素质教育,必然会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实施需要制度上的保障,才能使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到实处。

二、改进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在法律上保障中小学法制教育的贯彻实施

首先,国家应早日出台一部中小学法制教育法。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当中专门涉及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内容不多,且多是目标性、原则性的内容。要想使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实施有更全面的、权威法规的保障,应早日出台一部中小学法制教育法,国家教育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中小学法制教育计划,会同检察院、法院等司法实务部门共同编写法制教育教材,将中小学法制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标准,同时纳入统考范围。这是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根本举措。对中小学法制教育性质、任务、管理职责、家庭及社会责任等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以国家强制力保证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实施,避免中小学法制教育仍然停留在政策的“空谈”阶段。其次,法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制教育必须摆脱单纯的课堂灌输模式,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加大活动课程的比重,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在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普及中小学生的相关法律常识,树立中小学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法律意识。

(二)中小学法制教育要对传统教学模式给予合理变革

中小学校课堂是学生法制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七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因此,中小学要通过课堂主渠道开展法制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增加法制教育内容。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认真落实法制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积极探索在学科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形式与途径;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制知识教育;逐步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知识纳入对学生知识和综合素质考察的范畴;建立中小学法制课骨干教师、专任教师培训制度。在法制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扬弃呆板、说教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除阅读、讲解外,尚可使用报告、讨论、观察、调查、表演、参观等方式,提供学生从事讨论、批判、计划与实践的机会,积极探索在学科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形式与途径。在具体模式上,中小学适宜采用“活动课程”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模式,比如借鉴在部分英美法系国家产生良好效果的“诊所教育”模式等。

(三)中小学法制教育在内容方面要注重家庭的责任

学校法制教育在中小学生法制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家庭法制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学校法制教育的主导作用,彰显出学校法制教育在中小学法制教育中的优势。学校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可以由专人负责家庭教育工作,对家长宣传教育方针、政策,传递正确的教育方法,也可举办家长学校,增设家庭教育辅导站等,以推动学校和家长共同交流教育经验和规律,普及科学的教育知识,提高全民家庭法制教育水平。学校还要同社会紧密联系,双方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整治学生所处不良的环境,从而减少消极影响。国家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的不懈努力,形成三方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才能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观念,降低中小学生犯罪率,从而使社会形成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局面。所以,在中小学法制教育中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会使中小学法制教育更加完善,从而有效治理学生所处不良环境,减少消极影响。

(四)在制度上保障中小学法制教育具体的操作规范

法制教育计划范文4

中小学的法制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都显得相对薄弱。纵观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涉及法制教育的内容并不多见,中小学法制教育缺乏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相契合的系统讲授法律基础知识的教材。中小学法制教育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中小学法制教育缺乏统一的领导组织机构、统一的教育计划安排,缺乏长远规划和近期具体目标;缺乏对学校法制教育的总体研究;没有统一评估检查的具体标准;没有把法制课作为主要课目列入教学大纲,缺乏教学参考资料等等。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成效。然而,现阶段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他们往往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学知识,另一方面又相对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从而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此外,一些中小学教师自身法制观念淡薄,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和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甚至出现了与法制教育的宗旨相对峙的教师“教育犯法”现象,如罚抄作业、罚站、取消午休、站办公室、放学晚回家等惩戒方式。不少人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只是学校有这方面的教育任务,社会、家庭不需承担太多的责任。在教育管理中由于缺乏合力,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不能有机结合,许多家长对在校生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很少对自己子女进行有效教育。而不少家长的脑中还保留封建时代的“万般皆下品,唯有独书高”的思想,对法制教育并不重视。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部分地区社会不良风气盛行,没有营造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学校管不了,家庭管不好,社会环境的约束力量有限,因此,造成法制教育脱节、死角现实突出。只靠学校和老师在那里演独角戏,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必定造成教育效果低下。

中小学法制教育开展必须坚持的原则

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性原则。学校教育是学生法制教育进行的主要场所,教职工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如同思想政治课程一样,时冷时热,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应试教育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片面追求升学率依然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升学率高低成为评价学校教育效果优劣,教师教学工作能力强弱的唯一标准。对于学生的法制教育,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教师积极性不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为坚持全面育人指明了方向。要解决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唱的是素质教育的调,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路”问题,必须从观念到实践上,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着眼于每一位受教育者,德育智育并重,成才与成人相结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造就社会主义各行各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要坚持全面规划性原则中学开展法制教育要做到把法制教育作为必修课,贯穿于中学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体系,建立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涉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点连线”的法制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确保法制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循序渐进,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社会发展,接受社会实践检验。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获取法律知识,由被动接受到自主行为,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相结合。学校法制教育要克服照本宣科、满堂灌、满足于讲授书本知识的倾向。学生需要的是情感体验,通过实践,丰富和充实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应注意结合社会生活中的案例,注重以案释法,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法律知识去剖析,从实践中学法,从学生自己的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做起,遵守班规校纪,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

完善中学法制教育的对策

法制教育计划范文5

一、有效利用思想品德课中的有关法制内容,开展法制教育

要真正发挥思品课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德育功能和法制作用,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并能够利用思想品德课当中有关法制内容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如:《身边的诱惑》一课,介绍如何正确对待金钱,绝不能沾染法律禁止的“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违法行为,更不能触犯刑法。让他们知道对待金钱,我们一定要取之有道,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获取。又如,《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一课介绍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它超越了年龄、职业、地位、相貌和肤色,提供了平等交往,广泛联络的自由平台,改变了我们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人生的经验。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网络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校内网络和计算机管理,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绿色网络学习活动”,教育学生自觉抵制和遵守互联网管理规定,不看、不传播反动淫秽出版物,坚决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侵害;拒绝黄赌毒和邪教的诱惑,指导他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辨别是非和抵抗诱惑的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二、关爱“学困生”,规范教师行为

在学校,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青睐,久而久之会产生自卑心理,造成师生情绪对立,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出现厌学、逃学和退学的现象。因为是“学困生”,他们自卑,有要求不能提,有问题不敢问,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由于他们长久地生活在被忽视、被歧视的环境中,心理容易发生变化,人格容易扭曲,因此使一些原来学习不好的“一学困生”转变为学习不好、品德不好的学生,他们逐渐对家庭和教师的教育产生抵触和不满,甚至有的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不随意开除学生,将他们推向社会。教师更应该尊重和激励“学困生”,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善待“学困生”,让“学困生”享受同等的教育,享受师生关怀。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学习不好的学生一样可以展示自己的风采,也一样可以在学校里健康成长。

三、面向全体师生开展法制教育,认识违纪违法犯罪的危害性

法制教育计划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县域经济;城镇化发展

党的报告中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和对技术技能的培训,体现了党中央对关乎民生、关乎就业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报告当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应该把职业教育作为切入点。对于当代国民教育体系来说,职业教育已成为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执行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实现可以依靠职业教育来带动,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执行国家战略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县域经济的意思是依据县区来划定的区域经济。通常来说,县域经济所代表的含义是在县区的基础上划分的空间范围,它将市场价值规律视为指导方向,依靠县级政府发挥的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努力下,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具有动态平衡特征的区域经济体系成功建立。城镇化的含义是第二、三产业以及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涌入的现象。城镇化不仅仅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水平,也体现了经济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涌入、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趋势加强,城镇化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不可阻挡的现象,只有在城镇化的必要前提下,才能真正建成小康社会,富农利民,全方位改善生活品质以及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国务院在其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重点突出了以下内容:要把“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因素,其根本任务是推动发展朝着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以及低碳化的方向前进,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新型城镇化的意思是把“人”作为核心要素,在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下,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实现农村城镇化、城市生态化、城市现代化以及城市集群化的进步和发展,全方位改善城镇化水准,使城镇化建设道路朝着高效集约、作用全面、绿色低碳、特点突出、城乡协调、科学进步、社会和平、小城镇和大中小城市同步发展的方向迈进。《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职业教育的解释是:通过向学生教授有关职业或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艺,而使学生受到的教育。从广义上来看,职业教育可以被分为这三类:一是普通教育中对初学者进行的教育,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入门;二是与各行各业相关的职业准备教育;三是在工作后开展的职业培训。在时代和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涵义也越来越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年月的国际大会上,将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扩展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还特别强调了“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部分。在本文中对职业教育的选择更为广泛,涵盖了非正规性的校外培训和校外职业指导的内容。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对于在组织结构和模式运行上过于简陋的职业教育来说,能够在汇聚调整相关部门上施加影响的职业教育来源不足,控制资金运作的方法和体系十分匮乏。多样化的创新模式以及组织方式的取决于各种各样的行业、产业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因此将定位不一、层次不一的市场需求特征摸透,持续研究新情况下产生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式和相关体制机制,顺应城镇化和县域经济的进步和改变。在推动国民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条件下,需要对中高级职业学校的专业框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使培育技能型人才的渠道保持畅通并不断拓宽,但是职业教育在学历制度、能力等级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能够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转变发生相应变化的模式还未确立。虽然现代职业教育具有杰出、自在以及轻松的特征,然而在我国,职业教育依然处于量变的状态,离质变还有一段距离。我国职业教育院校采用的人才培养机制是造成上述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职业教育院校使用的微观管理制度和国家现行的宏观教育政策也与之有很大的关联。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作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飞速进步基础性的内容和必要前提。在参考了国外为发展职业教育而将其与区域经济和城镇化结合的做法之后,对我国职业教育同区域经济及城镇化之间结合的现实情形做详细了解,并分析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思考如何使创建的办学模式和机制既符合职业教育活动的特征又能对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产生帮助,探讨相关教育政策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同区域经济及城镇化的结合,除了能够在理论上为深入了解职业教育的相关知识、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法则提供帮助外,还能够为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健性、促进县域经济调整以及加快城镇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还有助于收获因改革带来的红利、增添创新活力和内需可能,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职业教育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一)职业教育资源布局失衡

以沿海地区和部分城市的市中心为代表的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带聚集着我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优质资源,但是像粤东西北地区和农村这些经济发展薄弱的地带就十分缺乏职业教育资源。这种现象不仅导致城市地区因受困于这几年生源不足的局面,空置了大量办学资源,造成了不小的资源浪费,也让许多在农村地区余下的以及刚出现的劳动力失去了受到职业教育和技术训练的机会。城乡之间的一体化不能在缺少人才流动和人才集聚的条件发展,有序的城镇化发展受到了阻碍。

(二)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培养的人才与层次与改变后的产业结构脱节是最直接的结果,培养的人才不符合企业用人需要,结构性失业的情况普遍发生,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存在缺乏职教资源的情况,了解的职业技能知识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及职业市场的改变不相符。

(三)职业教育和城镇化两者进程不一致

在目前,因为土地城市化的产生,城镇化的速度总体上要比工业化速度快,在这当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在还未获得基本公共服务就被强制变成市民的农民,然而在实质上还保留着其原来的身份地位、生活习惯、职业活动和价值观念等,尚不了解如何在城市中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四)同“双创”理念的结合程度不够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分符合目前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战略,为研究并建设创新型国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需要在“双创”的理念下增加创新能力,并与科技突破互相作用。因为被视为最能促进实践和技能结合的教育,在“双创”中,职业教育有着天生的特长,需要重新考虑对学生创业观的塑造以及形成创业基础的方式,突破原有的模式。

(五)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未紧密结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提出的有关经济工作的主线,因此努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以供应层次多样、形式多变、高品质的教育服务以及产品为立足点,让层次或者阶段不相同的人群都能得到满意的教育。

(六)缺乏对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激励机制的重视

在提高职业教育发展速度,促进新型城镇化方面,许多学者都提供了意见,而在许多年来,部分措施很难与实际相符合,缺乏相关激励制度是造成之一情况主要因素。

三、职业教育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对策分析

(一)强化职业教育的全面布局

国家与各省了一系列的计划和方针来为当代职业教育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指路,促进新式产业、城镇以及职业教育在计划和执行上的步调一致,研究各城市和地区在产业结构和作用定位上的不同,在配置职业教育资源时注重合理性,促进能够使就职之前的教育与就职之后的教育联合行动、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之间联合行动、农村和城镇之间联合行动的体制机制的建立。消除阻拦区域和地区交流的因素,让职业学校之间能相互受益,让教育资源能够跨越地区和区域的阻碍被一同分享,促进区域与城乡间的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在城乡间一体化目标的实现,迎接优化布局后的城镇化局面的到来。

(二)强化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利用体制机制的革新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贯彻教育部针对进一步促进集团化办学的战略,在相关举措的影响下激励企业参加办学。研究学分制、弹性学制、分层定级评价制等是学校层次的要求,在教学方式上保证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地位,在教学安排上实现“企业工期与学校学期错位”,在教学模式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确保职业教育终身化和全覆盖有配套的制度和平台。持续改善专业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技术应用水平是建立成长渠道的要求,使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的水平最大化,确保能培养出优质人才。

(三)提高职教课堂实质与方法间的一致性

职教发展方面专家咨询与评估委员会是在政府的主持指导下创办的,它能准时为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安排提供专业帮助。另一方面,把就业作为指导方向,持续深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让职业院校拥有更多在自主办学上的权利。为了在全局上使校企合作政策能相一致,可以创办专门指导校企合作的机构,并由该机构校企合作发展规则。

(四)与“双创”紧密结合

依靠“双创”获得的政策优势,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大责任,也确保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能有稳定的人才来源。目前的研究方向应该是思考如何借助“双创”的政策红利,如相关财政补助、配套公共服务、房租补贴、人才公寓、融资贴息等,与政府、社会、企业、学校上的创新创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把重心放在提高以高等职业为主的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成功创业概率,职业教育的学习者能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持续完善整体素养,成为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中的中坚力量。

(五)刘志怀指出报告当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应该从职业教育着手开始着手

主要分为两个层面:学校和社会。首先,学校层面首先应该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要使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性。第二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想使学生具有工匠精神,老师首先要有匠人的精神,要通过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来影响、带动我们学生思想观念认识的转变。让学生走进校企合作的企业,现场感受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工人对工作、对岗位的那种执着追求精神。为校园文化增添“尊重劳动、珍惜技能”的内涵,促使学生在文化熏陶中积淀出工匠精神。

四、小结

综上所述,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职业教育的进步是调整产业、转移劳动力、弘扬文明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中,县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对两者之间发展关系的协调,仍需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地研究和实践,从而慢慢地让两者互相配合,解决好各方面的问题,进而实现两者间发展的一致性和稳健性。在促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进步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县域经济和城镇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功能导向,大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A].2014-03-16.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第三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张文林,洪加兰.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应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J].中国农村教育,2014(10).

[4]王金红,林英毅.广东现代职业教育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8).

法制教育计划范文7

目前众多院校将国防生与普通学生集中进行教育培养,从而忽视了国防生作为特殊群体与普通学生的区别,国防生与普通学生在法制观念上的差别并不明显,表1中国防生和普通生认为,宪法和法律在各种社会行为规范中享有至尊地位的比例分别为71.92%和73.56%,两者对社会行为规范中究竟谁占据至尊地位的认识相差较小,而相对于普通生,更多的国防生则认为党的政策和章程享有至尊地位。国防生长期接受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其纪律观念强于普通学生并不意味着国防生的法制观念就强,而这一点恰恰也是国防生加强法制教育以提高法制观念的原因之一。国防生在校期间不但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参加各种必要的军事、军政训练,这一系列举措培养了国防生基本的军人所具有的某些素质。在国防生教育中,政治素质处于首位,而政治素质中也灌输着各种法律对军人的基本要求,如《国防法》、《现役军官法》、三大条令等对军人权利义务的规定就是最好的例证,国防生凭借着这种政治素质也能够分辨是非。但是,国防生一旦遇见具体的法律问题或者基本的法律常识时却没有办法用政治素质来辨别。表2中具体问了法律对公民一般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问题,除了16.34%的国防生答对之外,83.66%的国防生所回答的均是错误答案,这从正面反映出国防生法律知识的欠缺,遇见具体问题时只能凭主观愿望去回答,其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许多国防生主观认为,只要严格遵守部队的相关规定就可以,没有必要学习众多法律知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储备有助于国防生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提升。当前,我国国防生法制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由部队的一些规章制度来进行自觉的调整,这就使得国防生的法制教育没有一个系统的过程,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国防生法律信仰的形成比较艰难,目前其法律信仰仍未建立(表3)。表3中当问到了对我国法院公正判决的信心时有52.22%的国防生没有信心或者说不清楚,这一点明显可以看出一大部分国防生对司法机关公正判决持怀疑态度,尽管其未真正涉诉,体现出国防生法律信仰的缺失。而大多数国防生在做出某一行为时主要还是基于自己的道德标准。

高校与驻校选培办共同培养和教育是国防生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法制教育同样不可避免。国防生平时的法制教育主要由高校和驻校选培办共同负担,但其分工上稍有不同,主要体现在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时间上。高等院校对国防生的培养教育与普通学生基本一致,将普通学生与国防生纳入统一的教育范畴,统一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其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民事法律法规以及刑事法律法规。驻校选培办则专门针对国防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部队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教育和培养,有些驻校选培办由专门负责法制教育的干事负责组织实施。当前国防生法制教育依然不够完善,驻校选培办对国防生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太够,缺乏具备专业法律知识的相关主管干事和教师对国防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法制教育。驻校选培办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大多数是请外校的法律专业的老师或者军队内部兼职教授进行法制教育和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较为单一,教育内容无法与国防生的学习和训练生活有效结合在一起,无法调动国防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国防生法制教育与普通学生法制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差别不大,无法让国防生明确树立法律信仰和法律信念的价值和意义。法制教育上师资的缺乏无疑是当前国防生法制教育的瓶颈,各个高校与选培办在联合培养和教育上的联系还不够紧密,无法形成联动效应。

我国国防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国防生法制教育与普通生法制教育相比似乎更具有挑战性,其任务更加具有艰巨性。当前我国普通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制教育问题依然很严重,全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例触目惊心,其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的淡薄程度让整个社会为之汗颜。血的教训使得各高校逐渐加强和重视起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国防生作为普通大学生,其同样也面临着各种问题,法律意识的淡薄同样也会致使他们因为违法犯罪而离开国防生队伍甚至留下终生遗憾。加强和重视作为普通大学生和后备军官双重身份的国防生法制教育,就必须明确当前国防生法制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为国防生法制教育问题的更好解决提供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国防生法制教育关系着我军依法治军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程度,国防生素质的高低,特别是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军吸纳怎样的人才补充到基层部队中去。目前,我军大学生士兵越来越多,部队法制化建设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如果国防生法制观念和意识淡薄,如何才能适应部队法制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国防生在校期间,自身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各高校和选培办忽视国防生这一主体的特殊性,加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区别。法制教育的核心在于法律信仰的建立,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仅仅在于要求国防生严格按照军队的规定办事,忽视了对法律精神和理念的养成。

驻校选培办和高校由于合作机制问题,其分工中缺乏专门的法律专业师资力量,没有专门的法律干事对国防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讲解以及法制教育。在平时需要对国防生进行法制教育时,只能依靠当地的军事法院的军事法官或者军内的相关法律工作者,缺乏专门的人才队伍。各个高校尤其是综合类大学,其师资力量相对较为完善,然而缺乏了解和熟悉军事法律法规的专业人才,法学院的老师只能就民事或者刑事等方面对国防生进行普通生活中所需要的法律知识的传授,但依然缺失了特殊主体所应该熟悉的军事法律知识。人才队伍的不完善给国防生法制教育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这也同样是驻校选培办不重视或者忽视国防生法制教育问题的原因之一。国防生法制教育主要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或者专门对相关法条进行枯燥的讲解和记忆,各个高校将国防生与普通学生集中进行法律知识的宣讲,集中体现在对法条的具体规定进行的详细阐述或者播放相关犯罪类型的视频警戒大家。法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单一使得国防生无法充分培养起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仅仅是为了完成驻校选培办或者学校的任务,几乎没有实质效果可言。教育方式单一的另一体现是没有建立长效的交流和咨询机制,法制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法律知识以及法律对于某一件事情如何规定,这些除了法律专业的学生熟知外几乎没有哪一位学生专门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交流和咨询机制的建立则可以为国防生法制教育以及法律信仰的建立提供交流平台,目前我国各驻校选培办还没有建立具体的法律咨询平台。#p#分页标题#e#

国防生作为特殊主体必然要特殊对待,国防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普通大学生所熟悉的法制教育内容,而且更应该拓展一些今后任职所需要的军事法律法规。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对国防生的法制教育内容与普通学生基本无异,各个驻校选培办主要围绕“三大条令”、《现役军官法》、《国防法》进行学习,但仍然不能涵盖一些重要的军事法律法规。法制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教授的内容大多数是分散的,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内容体系。国防生法制教育内容的不完善、不系统最终影响的是国防生法律信仰的建立,无法实现国防生法制教育的目的和凸显法制教育的功能。国防生法制教育体系和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各驻校选培办没有建立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因而其教育的时间并不固定。国防生法制教育基本是按照上级的安排或者是每学期组织国防生听取军内的法制教育报告或者讲座,以此来完善国防生法制教育。然而教育时间的不固定无法达到法制教育本应由的效果,时间的不确定和不固定成为国防生法制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国防生培养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依靠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即军地联合培养模式。然而,由于国防生培养仅仅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驻校选培办和高校联合培养机制依然不够完善,导致双方无法一起用力。高校认为国防生以后是为部队服务,应当由驻校选培办担负主要的培养责任;而驻校选培办则认为国防生的学习生活主要是在高校,因而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双方在培养问题上尚没有较为明晰的界限,这也是国防生法制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国防生法制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则主要有两点,即国防生培养模式的不健全和国防生法制教育理论的不完善。这两点因素直接决定了国防生法制教育上的诸多问题。我国国防生培养虽然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但比起西方国家依托普通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制度几十年的发展依然较为年轻,许多地方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国防生法制教育问题。尽管各驻校选培办尽力完善国防生的培养和教育,为部队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但由于国防生培养的目标多样化,无法按照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培养,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国防生培养目标的需要进行教育。国防生的培养只有大学四年时间,而国防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不仅仅限于法制教育,如何能健全国防生培养模式,使得国防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树立法制信仰和信念亟待探究。

国防生法制教育被作为国防生培养的边缘学科(实际上应该处于主要学科),其理论研究和创新相对较慢。当前我国研究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专家和学者较多,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著作和论文。然而针对国防生这一特殊主体,其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小,并没有充分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因而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国防生法制教育理论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目前处于空白状态。缺失法制教育理论的指导,同样是国防生法制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之所在。国防生法制教育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相结合是法制教育问题解决的根本需要,因而国防生法制教育问题的最终解决依然需要国防生法制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加强我国高校国防生法制教育的对策探究

面对我国高等学校国防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的分析探究,笔者从五个方面来研究国防生法制教育的对策。国防生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对他们的法制教育有别于普通学生,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关系重大,直接关系着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对国防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法制教育最终需要驻校选培办和高等学校的联合培养和努力。国防生的培养教育关系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发展,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驻校选培办和高校各院系作为国防生培养的主阵地,应该不断更新培养观念,顺应部队的实际发展状况和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为部队培养一流的人才。在法制教育方面,驻校选培办和各个院系也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敢想、敢干、敢于创新,改变以往顺其自由发展的培养模式,紧紧跟着新军事变革对军队人才的总体要求走。此外,还必须充分认清国防生法制教育与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从本质上厘清两者的差异,防止将两者混为一谈。对于国防生法制教育问题,院系和驻校选培办宣传法制教育从自己做起,努力改革工作思路,提高我国高等学校国防生法制观念,适应新时期部队发展的实际需要。驻校选培办应该下放自己在培养中的角色地位,多与院系沟通交流,让各培养院系认识和领悟到当前军队对人才的具体要求。

驻校选培办应该积极选择精通法律的干事作为国防生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教育老师,为国防生不定时地提供法律咨询和经常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工作。主管法制教育的干事应当制定完善的法制教育计划,定期为国防生进行法制教育。高等学校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整合,加大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力度。首先,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学院培养工作要突出重点。要与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相结合,要以中青年骨干为重点,更新和拓展知识结构,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和学历层次。②其次,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学院教师队伍中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多、培养费用也会越来越高。随着需要培养的人数越多,经费必将捉襟见肘。为此,学院领导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师资培养工作,保证师资培养经费预算单列、专款专用。再次,坚持以教学为本,注意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学院的师资队伍培养要围绕教学来进行,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可采取如下途径:首先,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如:讲座、研讨班、教育理论学习班、教育技术培训班等,促使教师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其次,制定各项政策来进行引导,如:任命一批教研能力强的教师为主讲教师,并提高相应岗位的课时补贴;在教师职称评审和考核中对教学研究水平提出明确要求,教学成果和教学研究论文与科研成果和论文同等对待等等,积极鼓励教师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充分肯定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使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③

法制教育计划范文8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教学;探究

全面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要丰富学生的实践课堂,在市场经济愈加繁荣的背景下,应该要求这个领域内的人才更加全面,要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瓶颈进行突破,文章针对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1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教学的若干探讨

(1)教学模式老套僵化。在高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教学的过程中,相关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还是采用固有的僵化教学模式,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与进步,没有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片面的采取固有方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备课讲课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学内涵,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最终的教学成果,这样固有的教学模式没有办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而老师也不注重对于学生个性的认知,在单一的讲课基础上,没有对教授知识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研究,没有考虑到学生所接受的学习方法,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会使相关教学课程更加单一与无聊,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2)学生实践环境相对差。因为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是一个实践性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一个学科,但是受限于固有的教学方法,很多学校都没有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只是注重对于课本知识信息的灌输,实践课程相对比较少,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安排实践课程,这样很难保证学生可以完全掌握知识。某些高校即使有相关实践操作课,但是因为设备比较少,很多人共用一台设备,没有办法有效地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具体机会,而且学校安排的教师有效,没有办法对每一位同学都高效的指导。(3)老师的教学能力比较低。因为这类专业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在高校中,相关教师的教学能力比较差,再加上学生自身对新知识无法了解,所以使学生根本无法掌握所学的内容,没有办法很好的理解。在刚刚学习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的时候,也肯定会接触到一些新的专业词汇,如果没有老师的专业解释,学生根本没有办法去理解与掌握,学生会感觉到学习过程很困难。(4)学生课堂地位逐渐丧失。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着教学工作者在课堂上只是片面的灌输知识,没有针对学生个性进行具体的教育,没有去了解学生的想法,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没有很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这样片面的教授,学生丧失了课堂的主体地位,没有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变得有趣。

2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1)完善模式与建立互动课堂。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必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有必要摒弃灌溉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实现师生互动。(2)课堂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重视实践教学不能忽视理论教学。有必要遵循教学大纲的教学安排,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进行实践教学,从而将两者结合起来,鼓励学生锻炼实践能力,更好更快地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的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还需要更专业的人才培养,而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有很多问题出现,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增加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共同提高,要注重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人才,促进相关领域的进步与市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怀荣,陈应航.培养目标为应用机械工程师的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基于蚌埠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例[J].湘南学院学报,2018,39(2):74-76+80.

[2]白泉,魏克湘,王高升,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7(3):99-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