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论文范例

儿童美术论文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1

儿童剧的舞台美术设计应该从儿童心理和剧情出发,除了尽可能鲜明的色彩和可爱的形象外,更应该给孩子营造想象空间,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儿童剧的设计元素不能老停留在鲜花、蘑菇、太阳等图片的拼凑上,应当从剧情中寻找适合儿童的造型元素来进行设计,搭建一个符合儿童审美情趣的舞台空间。儿童剧舞美设计无需考虑流派、风格等问题,只要是营造了符合剧情又能引发儿童无限想象的舞台梦幻空间就是成功的儿童剧舞台美术设计。

二、儿童剧舞台美术设计的视觉吸引

儿童剧顾名思义她的观众就是儿童,儿童的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这就涉及到儿童剧舞台美术的视觉吸引问题。儿童剧的舞美设计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极富视觉效果的舞台形象和舞台空间,让舞台充满神奇和幻想,才能紧紧吸引儿童的眼球,

1、儿童剧舞美设计的色彩运用

儿童剧舞美设计在色彩运用上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他们是相对简单的、感性的、活泼的。所以我们在色彩上要尽量丰富、尽量鲜艳,这样才能符合儿童的心理并为他们所接受。如果在色彩运用上过于灰暗、过于单一就会给小孩一种压抑的感受,引不起孩子的兴奋,小孩不兴奋在剧场就会坐不住。所以一部儿童剧给小孩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第一印象就来自视觉、来自舞美效果。

2、儿童剧舞美设计构图的饱满性

舞台美术设计构图不是绘画概念上的平面构图,而是立体的、三维的构图,要充分考虑舞台的立体空间,作为儿童剧的舞美设计不能等同于其他人戏的舞美设计,他们的观众群体不一样,成人戏剧的舞美可以简约、抽象,像京剧一桌两椅也可以把整台戏演下来。而儿童剧则不同,应该尽量饱满、夸张,这个可以参考儿童画,儿童画一般都是构图饱满,造型夸张,充满童趣,而不会像国画那样大量留白,所以我们做儿童剧舞美设计的时候在考虑剧情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构图饱满,造型夸张、具有童趣。

3、儿童剧舞美设计和灯光的关系

舞台美术设计和舞台灯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舞台灯光种类越来越多,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比起传统的舞台灯光已经有了质的变化,能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享受。我们在做舞美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灯光,舞美是灯光的载体,没有载体再好的灯光也没有办法发挥,儿童剧舞美的造型既要夸张、有童趣也要考虑受光后的效果。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用于舞美制作的材料越来越多,我们在选材上也要考虑灯光,因为有的材料吸光,有的反光,这些都是要有机结合的,舞美和灯光结合好了就能让整剧增色不少。

三、总结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2

智力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各种能力的综合产物。主要包括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并以思维力和创造力为核心。美育过程,实质就是发展和提高各种认知能力,形成完整智力结构的过程。美育把智力开发作为美术学习活动的核心,对少儿智力的开发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价值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美术教育在感受力和视觉观察力中对少儿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感受力,心理学上称为感知觉能力。人的智力开发与感受能力高低密切相关。假如缺乏足够的感性材料,抽象思维活动就不能进行,也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更难以进行科学的发明与创造。而美育则有助于人的感知能力的提高,进而扩大和深化少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少年儿童认知与思维规律来讲,认识客观世界,获取文化知识,提高品味修养,不仅依赖各门理性学科,更需借助于感性的形象,将具体事物通过艺术表象生动积极地揭示出来,由具象引领走进真实的生活,再概括反映出现实社会生活的本质,实现理性思维达到升华自我。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积极思维的高级形式的视知觉过程。观察与观察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使自己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认识客观事物的带有个性特点的能力。少儿正是通过良好的观察力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而美育又正是培养、发展和提高少儿观察力的最佳重要途径。比如,在绘画过程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描绘,使少儿较全面、准确、迅速地了解其状态、结构、色彩质感等特征,掌握其比例、明暗梯阶、空间等关系,使感性和理性在三维向度上再现,描绘事物的纵深和各个侧面,造成视觉上的时空构建和逼真效果,这就使少年儿童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得到了深入的提高,为抽象和逻辑思维奠定坚实基础,并为创造力开辟了道路。通过美育发展少儿的观察力,这本身不仅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还使少儿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受益,这种感性认知思维同理性逻辑抽象是人类智力由“成长”到“成熟”的必经过程,它直接而又关键性地促进了少儿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二)发展和提高少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美育过程中,无论是让少儿领略自然美,还是欣赏艺术美,抑或理解社会美,都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诱导和激发他们的丰富想象力,焕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灵感,进而全面开发和提高他们的智力。创造的过程需要整合激活人所有的内在能力,这不仅需要人们具有创造性,还要具有社会价值性,将创造者艺术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统一,将审美追求与科学追求相结合,才能使得美育成为人们独创精神的“契机”。比如达•芬奇,他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巨人,对绘画艺术、人体解剖、透视学、光影色和科技制作等方面均有精湛的研究和成果,同时他还是一位大数学家、力学家、工程师。再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酷爱艺术,拉得好一手小提琴,“相对论”是伴随着美妙的琴声从心灵中飞出震撼了世界。我国世界级大数学家苏步青墨香飘逸文坛,其几何学精华同样充盈着中华书法的神韵……对于少儿来说,美育更是平衡他们智慧与情感所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帮助他们构建具有适应客观世界和创造世界能力的平台。历史至今,无数次证明人类教育中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学科体系具有如此全面深化、启迪发掘人们全面发展的功能。由此可见,美育既开启人的智慧创造力,又铸造人的创造灵魂。

二、美术教育在感性认知(能力素养)上对少儿健康成长的促进

感性是人的本能、欲望情感的一种需求和表现,是人格的重要构成。感性认知改变着人对事物情理的感受辨认分析角度。因此,感性教育、感性意识是促进少儿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手段。

(一)释放压力,唤醒欲望和本能

审美教育首先是针对人的“感性”进行的教育。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是以少儿为对象,直接感知为基础的。美育恰恰为人的感官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感知天地以开启心扉,它能将少儿自身积蓄的压力释放,唤醒那些在无意识之中沉睡多年、积聚多年的欲望与本能,挥洒情感思潮,凝炼积淀感知,创造展示自我意向。在这片天地里,美育以最美妙、最鲜活、最生动、最形象的动态直接进入儿童的心灵,为少儿敞开了一扇充满美好与快乐的大门,打开了一只充满神奇的“宝盒”。此时,少儿带着意愿憧憬,主动探寻着愉悦地走进美育提供给他们的广阔、自由的空间中,充分抒发表现自我。

(二)辨别善与恶,提升能力素养

善与恶是在人们心中以信念的方式建立的行为规范和评价准则。真善美与假恶丑就是这种信念的美育内涵的表达,即人的价值观念,值得强调重视。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在抽象思维、理性方面的概括判断,只能通过具象的感性认知实现。美作为意识的高级形态,对人有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而德育的善恶理性观念必须由美育教育(德育本身也是美)完成。所以美育作为德育内涵的升华,在少儿接受道德教育的同时,在儿童心中建立起美育的感受,即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来启蒙、构建,并以此更加形象、具体、生动地将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表象、属性深深地介入少儿脑中,增强他们是非判断能力。美育与德育的相辅相成,更具象和强化了少儿积极向上的意识,促进了少儿健康成长。

三、结语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改革开放;美术教育;发文量;发展趋势

美术教育,具有多重属性。从美术教育的对象来说,它可以指代高等学校美术教育、师范类美术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幼儿美术教育等;从美术专业教育的角度来说,它可以是专业的美术教育,如高等学校的美术类教育、美术类的师范学校教育等,此类美术教育专门培养面向非专业受众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也可指代非专业的美术教育,如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科教育、幼儿美术教育等,此类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基础、美育为目的的教育。本文主要论述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

1从1980年以来美术教育发文量和中国GDP来看美术教育理论的发展

以“美术教育”关键词搜索知网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对检索结果数据进行解读发现(见图1),从1980年到2018年之间的38年间,美术教育类论文发文量达到34979篇,可以具体分为四个十年的发展区间:1980年至1990年、1990年至2000年、2000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8年,这四个时间段对应该时间段内发文量的最高值,进行横向对比,发现两个特点,一个是发文量逐步增加,第二是发文量增长速度提升。同时参照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图(图2),制作表1,发现美术教育论文发文量与GDP呈正相关态势。从纵向分析,特别是第四个时间段2010年至2018年,增幅明显,2017年达到峰值3000篇的发文量,而在国内生产总值GDP方面则在2018年达到900309亿元。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文化的繁荣发展。在2018年,关于美术教育的发文量相较2017年呈下降态势,我国美术教育理论已从讲究数量,发展到讲求质量的阶段。与早期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同,在2010年以后,美术教育理论相关论文发文量增速放缓,这与严格的论文审查机制、杜绝学术腐败等一系列学术政策的严格执行相关,在另一方面,我国的美术教育理论趋向成熟,在某些领域上全球领先。

2从知网关于美术教育发文量组成分布来看美术教育理论发展

从组成分布来看(见图1),美术教育类论文分类达到40多种,其中数量最多的前六种,分别是美术教师、美术教学、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美术课程、美术课堂,这六种分类占据数量一半以上量。通过分析各类数据,发现美术教育类论文围绕三个中心:美术教师、美术课程、中小学生。以美术教师为中心的美术教育论文占比20%,以美术课程为中心的美术教育论文占比45%,以中小学生为中心的美术教育论文占比15%,其余20%的美术教育论文均从其他综合等角度来撰写。目前,从美术教育相关的论文发文量来看我国的美术教育理论,主要从美术教师和美术课程出发,即以美术教师和美术课程教学为主导的教育形式,而从学生为中心的角度看美术教育理论,则主要体现在心理学的认知领域上。

3小结

(1)1980年~1990年的美术教育,以工具论为主。结合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80年到1990年美术教育论文数量不超过200篇,此时我国无论是社会经济发展还是物质文化都非常匮乏,但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民文化水平不断提升。(2)1990年~2000年,美术教育以社会为中心。关于美术教育论文总数不超过500篇,1994年相对1993年来说数量增长了一倍,缓慢上升。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义务教育阶段更加注重美术教育的社会应用功能。(3)2000年~2010年,美术教育以学科为中心。有关美术教育论文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10年有关美术教育类发文量将近2000篇。此时,美术教育更加关注美术学科本身的课程开发与研究。(4)2010年~2016年,美术教育以儿童为中心。2017年,在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2017年以来,达到3000篇的顶峰后,2018年下降到2700篇左右,此时,美术教育理论进入追求质量的发展。美术教育更加关注人文科学的创造性和美育,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上更加自信。政治与经济在美术教育理论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所感兴趣的却始终都是某种更能充分解释前景的发展。”[1]同时,美术教育又在源源不断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哲学游戏;儿童美术;共同体;经验美学

儿童对于美的感受与表达能力是一种天赋,这种能力是很难通过儿童去发展出来的,往往儿童的这种艺术能力随着成人的指导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美术活动不仅是提高儿童个人的精神世界,更是进入已经被广泛认可的艺术世界,成人的指导与教育是提高儿童美术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学校里通过欣赏创作、美术知识等学习内容构成的美术学科就是为了发展儿童美术能力。与其它科目相比,美术被认为不是逻辑、系统的学科,比起让学生进行体验一种实践经验,往往美术课堂更侧重强调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也体现了这一点,还没有关于强调活动体验和参与方面的描述。这就可能会丢掉了美术的本质价值——审美性和总体性,忽略了美术中暗含的广阔的知识与价值。康德把艺术的初级阶段比喻为“游戏”,并把艺术分为“快适的艺术”与“美的艺术”①,把游戏与美术相结合就是把教育与儿童的天性相结合,让儿童在快乐中得到教育的一种有益形式。在后面将主要通过梳理杜威的美学思想和以杜威的美学为基础的马修•利普曼的“探索共同体”,探究内含了“哲学游戏”的美术活动让儿童在不可预知的形态下得到瞬间的、智力的体验的可能性。

一、由杜威的美学来看美术教育的原本价值

杜威将艺术活动的总体性解释为人类的“经验”,把艺术定义为人类众多经验之一。他突出了经验的特性,他认为人类经验是需要思考的知识活动,同时也是具有艺术价值的探究过程②。所以教育是引导儿童不断进行智力探索的活动,这个探索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活动。杜威对哲学与艺术、经验的实用主义美学的研究获得普遍的认同,他试图从哲学角度解释人类创作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行为,这种尝试可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我们都熟知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模仿,艺术家在“灵感”的指引下进行的创作活动已经超越了哲学家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像艺术创作这样的技术能力是超越了单纯的熟练性的,已经达到了人类内在超越的、德性(arête)的本性完整。杜威指出了这两种传统哲学只把艺术活动视为更高层次的理想经验、试图否定现实生命活动根源的观点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从他的“实用美学”观点出发,艺术并不是追求精神超越的行为,而是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以生动、直接的形象产生的一种经验,这种经验中固有的、直接的、本质的特性是将日常的经验转化为艺术,这种瞬间感受最终统一为知识的某一种。如果说艺术就存在于极为日常的直接体验中、是通过知识探索来实现的话,那么艺术活动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呢?杜威研究生活中的所有经验,谈及艺术并使艺术的定义得到普及,但他也不否认特定的艺术活动本身。不同于科学探索,艺术探索主要是追求其中的意义。杜威认为,当人类这一有机体与环境产生相互联系时、特别是在社会状态下发生沟通联系时就产生了艺术意义。艺术不仅是个人独自内心的形象化或功能的展示,还是一种表达形态③。由此可知,艺术活动就是通过特定的样式表达个体的意思、并以此来沟通,这一过程体现出其教育价值。如果儿童能够通过美术表现与教师及同伴进行共同探索和沟通,不仅会得到知识上的、审美的体验,还将得到思考和情绪综合发展的体验。

二、马修•利普曼以哲学游戏和探索

共同体来实现美术教育价值的实践。马修•利普曼以杜威的美学为基础,以“探索共同体”的教育团体实践了以教育实现生活艺术性的教育探究④。探索共同体的“哲学游戏”被认为是对杜威的美术教育理论最好的教育实践之一。利普曼实现的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其即现性(immediatelypervasivequality)。他的探索共同体就是在好奇和目的意识中进行美妙的知识探索的团体,特别是利普曼以探究哲学对话的方法从大量的事例中让我们看到,这是在不可预知的形态下进行的瞬间的、智力的体验,可以体验审美的探索共同体。哲学探索共同体在提供知识、总体经验环境的同时,通过美术表现进行沟通,不仅可以发展儿童情绪感受力,还可以综合性地实现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利普曼主张学校应改革成为培养对儿童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场所,并主导批判性思考教育运动,实践教室内团体化的探究。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进入哲学运动后期,通过探索共同体活动,不仅儿童的批判性思考得到发展、而且也会综合性地拓展多种思考能力。具体来说,儿童的批判性思考和创意性、关怀性思考是在以哲学为媒介的探索共同体中发展起来的。以科学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虽然对孩子们的客观思考能力发育有效果,但很难使思考和情绪得到完全地协调。利普曼认为最能促进儿童的整体思考能力的教育环境就是追求有意义的哲学状态。美术活动和哲学活动的共同点是可以成为寻求意义的手段。哲学是指在其他科目中很难回答的问题,即提出包含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总体意义的提问的学问。利普曼想让人们发现围绕着我们的、含有智慧的、直接性的哲学环境,与哲学类似,美术活动也具备告诉儿童生活本身就充满美学问题和瞬间审美性的条件。在哲学问题被提出的情况下,如果与美术表现相结合,将会在发生更加具体的艺术体验的同时,儿童的思考和情绪也会得到多角度的发展。通过美术表现活动,儿童在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也就是说美术活动是孕育出新想法或扩大新类型思考的代表性活动,也是培养创意性的重要环境要素。儿童在绘制、装饰、制作等非语言表现的同时,寻找自己独特的方法,改变以前使用过的陈旧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出新的想法并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发挥创意能力,提高个性表现力,这样的过程也就培养了儿童的审美眼光和造型能力、创造性、感性等。另外,如果几个人共同欣赏同一作品,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想法,在这种共享中诱导思维的发散。像这样发挥美术活动这一特定因素的“哲学游戏”可以给团体内的每个人带来满意的实际经验,自然地结合功能和知识进行美术课程。

三、在我国儿童美术教育中结合哲学游戏的意义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美术视觉;实践;创新

在新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理念的倡导下,美术教学已经成为教学培养与规划中的一个重点。儿童视觉思维需要从小培养、逐渐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是教学的启蒙,对儿童视觉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儿童美术教学中视觉思维的培养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文章围绕新形势下儿童美术教学中视觉思维的培养,分析儿童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注重提升儿童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

一、儿童美术教学中视觉思维培养的意义和重要性

儿童的视觉思维培养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想真正了解和培养儿童的视觉思维,教师必须研究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由于不同儿童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差别,因此,儿童视觉思维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

1.儿童美术教学中视觉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

要想培养儿童的视觉思维,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真正了解儿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儿童美术教学而言,视觉思维的培养过程就是不断探索儿童认知能力的过程。视觉思维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时期是思维形成的关键期,视觉思维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基础。儿童美术教学是一种将视觉、感觉与思维融合,并付之于实际行动的过程,视觉思维培养的过程熔铸了培养者与被培养者的心血。视觉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视觉思维培养的过程中,会加入人的情感。通过视觉思维的培养,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融合,在人与人之间形成情感的共鸣。儿童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其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对于外在事物的观察与接受能力对于教师教学的配合程度往往弱于成年人。通过视觉思维的培养,可以增强儿童的沟通能力与交往能力,这是儿童美术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美术教学过程中儿童视觉思维的培养关系到儿童未来的发展,是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阶段是儿童的思想启蒙时期,也是其行为习惯形成的初期,对于有些儿童来说,这一时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有些学生甚至可以通过儿童时期视觉思维的培养决定其今后从事的工作以及对于其他兴趣的培养。因此,儿童美术教学视觉思维的培养关系到儿童今后发展的许多方面。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教师都应该对儿童进行指导和培养。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在儿童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而且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对儿童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对儿童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要求下,儿童美术教学中视觉思维的培养应该立足于实际,而不应是纸上谈兵。美术虽然不是一门新的学科,但是在新形势下其发展的速度和在教学中的普及程度也在逐渐加快。因此,在儿童美术教学过程中,视觉思维的培养要适应时展的要求。在新形势下,视觉思维的培养不仅对儿童学习美术课程、教师教授美术课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今后美术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儿童视觉思维的培养中,教师可感知未来美术发展的方向。

2.儿童美术教学中视觉思维培养的的重要性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儿童视觉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甚至是儿童能否成长与成才的关键。儿童的视觉思维与感知能力不仅关系到美术教学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儿童对于其他事物的敏感程度。从儿童启蒙阶段看,儿童在观察事物时,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其少走弯路的重要保障。在儿童发展期,美术教师应该多留心观察其对事物的敏感程度以及其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角度,从多个途径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和视觉思维。儿童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事物的认识真实且敏感,因此,其视觉思维的培养不仅重要而且需要及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儿童看待事物可能不再有以往的纯真和敏感,因此,儿童视觉思维的培养应该抓住其年龄特征进行具体的、及时的培养。此外,儿童的视觉培养过程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儿童的视觉思维是融合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视觉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用心观察儿童、培养儿童、帮助儿童。儿童视觉思维的培养和融合过程,是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还是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社会的希望,儿童的发展关系着祖国的发展,儿童的培养优化亦是祖国日益强大的有效证明。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视觉思维涉及其对事物观察的敏感程度以及认识事物的广度和深度。

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

实践能力贯穿于儿童发展的始终,是培养儿童视觉思维的重要方式。儿童时期是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儿童动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较高。看和做是分不开的,在视觉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儿童对实际问题的实践操作和控制能力。

1.实践的意义

从哲学的角度看,实践是区别于其他具体事物的主要标志,而在具体的儿童美术教学思维培养过程中,实践是视觉思维培养的一种特殊而重要的方式。实践思维和实践过程都关系到具体的视觉思维的培养。视觉实践是一种特殊的、有目的的实践,视觉实践培养应该抓住儿童的发展特色以及其主动实践的特点进行。在儿童视觉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实践能使头脑中的物像变为具体的事物,这个过程是儿童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过程中,实践具有切实的意义,实践的发展过程亦是不断培养儿童视觉思维的过程。

2.儿童视觉实践的培养方式

儿童视觉实践的培养首先应该立足于课堂,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课堂的作用与价值。视觉思维的培养过程要立足于实践。好动性是儿童最大的特点之一,教师要将儿童的好动性转变为儿童发展的视觉实践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引导,加强教育,善于培养,抓住其对事物的敏感度,以不同的视角培养学生对外在事物的感知能力,将学生心中的事物转化为美术课堂中有目的的思维实践活动。其次,儿童视觉思维培养应该适当地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美术既可以是天马行空的,又可以是行云流水的,儿童应该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放飞想象。儿童的视觉思维培养与想象力的培养不能截然分开。儿童视觉思维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抑或是将其视觉转化为感觉。这样更容易起到良好的作用,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儿童视觉实践的培养应该鼓励儿童将视觉思维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而不是仅仅着眼于事物的本身。视觉思维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其更好地转化为儿童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视觉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儿童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引导儿童将眼睛看到的事物转化为头脑中的具体内容并加以记录,通过不断的临摹取得较大的进步。

三、儿童视觉思维的意义以及培养方式

儿童视觉思维的培养是新形势下对儿童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进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亦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儿童是未来的希望,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在儿童美术教学过程中,视觉思维的培养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单一的层面,视觉是一种现象,视觉思维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在视觉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视觉思维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1.在视觉中创新

儿童视觉思维的培养是一种特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抓住视觉思维,在视觉思维培养中提升儿童的创新能力。所谓在视觉中创新,就是要立足于视觉本身,培养儿童的视觉思维,引导儿童根据头脑中形成的印象进行创新。这是通过已知物象探索未知事物的过程。这一过程对视觉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先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然后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视觉思维中,创新还体现为通过视觉这一物象发挥联想。这一联想可以是天马行空的,甚至是自然界中没有的事物。通过联想,可以增强儿童敢于大胆想象的自信和勇气,培养儿童善于想象的思维方式,使儿童在想象的空间中形成视觉思维,而不仅仅是就事物本身进行临摹。这一过程可以使儿童学会思考、总结事物的特点。其是视觉思维能达到的较为理想的效果,亦是在视觉中创新的精华。

2.在视觉外创新

在视觉外培养创新并不是要脱离视觉,而是使儿童学会将视觉转化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实际力量。视觉外的创新能力赋予创新更高的要求和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儿童具体的视觉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且应该培养儿童潜移默化的转换能力、善于联想和实际分析运用的能力,引导儿童将视觉思维转化为创新能力。而儿童时期正是培养这一思维的重要时期。

四、结语

新的形势赋予未来新的要求和新的希望。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较之以前更为重要、要求更高,美术课程的发展速度更快,理念亦更加新颖。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社会的希望,新形势下的美术教学应更注重培养儿童的视觉思维能力。在新形势下,视觉思维的培养应该立足于儿童的发展,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和新的时代要求,不断适应儿童发展的新情况。同时,儿童的发展亦是关系未来的大事,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儿童美术教学视觉思维的培养首先应立足于儿童本身,从儿童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其次应注重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应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注重从多学科角度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视觉思维着眼于视觉本身而又发展于视觉之外,在视觉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儿童对于外在事物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参考文献:

[1]张婷.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视觉思维”.江西教育,2017(33).

[2]张利平.基于学前儿童视觉思维的涂鸦美术研究.淮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3]殷硕.浅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艺术科技,2019(10).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素养;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艺术教育因其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备受关注。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陶冶儿童的情操。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领域是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显而易见,要想达到上述目标,幼儿园教师就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儿童教育师资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学前美术教育则是培养儿童教育师资人才美术素养的重要阵地。分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素养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有效对策,对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素养培养现状

1.整体情况分析

教学大纲能够直观地反映课程安排情况,对教学大纲的编写、内容及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对课程整体情况有较好的把握。

(1)从美术类课程大纲编写情况来看,我国规定凡是教学计划内的课程均应编写相应的教学大纲,而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学校网站信息检索、师生访谈等方式搜集各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情况,发现部分院校没有编写美术类课程大纲。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三种:院校对美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没有严格要求;美术课程开展较为灵活,没有固定的专业教师进行长期授课;美术师资力量有限,大纲制定存在困难。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存在对美术教育重视不足、美术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存在漏洞等问题。

(2)从美术类课程大纲内容情况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各院校所编写的教学大纲字数相差较大,有的院校用一万多字进行详细说明,有的院校则仅用数百字进行简单概括。其次,多数院校将美术类课程设置为两个学期及以上,对课程大纲文档数量的设置各院校存在差异。比如对于开设三个学期的“美术基础”课程,有的院校根据学期分别编制三个文档,有的院校将大纲合并为一个文档,还有个别院校按照其他划分标准编写两个文档。此外,在内容编写上,各院校或将理论与实践分开编写,或将两者合并编写。可见,各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认知和定位存在差异。

(3)从美术类课程大纲结构要素来看,教学大纲应涵盖“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性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考核方式”“教学内容与要求”等结构要素,并对学科知识、学习目标、课程任务与学习深度等做出相关要求。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多数院校对美术类课程核心要素虽已做出相应规定,但课程教学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因此教学大纲的结构要素尚未形成统一,部分院校尚缺乏系统的教学大纲。

2.具体内容分析

(1)教学目标设置分析。人才培养目标通常由国家、学校、专业三个目标层次构成。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分为学术研究型和应用实践型两类。学校在国家层面目标基础上,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往往倾向于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学前教育专业则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并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范生。美术类课程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其教学目标尤为重要。教学目标一般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笔者通过调研发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目标中关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最多,其次是关于“过程与方法”的,而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述最少。调查还发现,很多院校在“知识与技能”目标设定上,仅是笼统地定位为理论知识基础上的美术技能掌握,很少考虑儿童美术教育的特殊性,也很少提及儿童绘画心理、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内容。由此看出,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强调“美术知识”而非“美术素养”,弱化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体验感,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分析。美术技能娴熟并形成美术素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分析美术类课程教学内容,统计课程的学期时长、学时学分安排,可以看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对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视程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素养的养成情况。调查和分析发现,美术素养培养内容主要包括美术基础、环境创设、美术鉴赏、儿童手工这四个方面。其中“美术基础”的内容较多、学时较长,而“环境创设”等能够发挥师生创造力的内容与学时较少。根据部分师生反馈可知,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基本技能基础差,无法支撑起美术素养培养,另一方面是因为课程内容范围广、难度大,授课教师不固定,难以妥善安排课程教学。由此可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呈现出重技能、轻素养的特点。

(3)教学手段与方法分析。美术教育具有激发学生想象力、锻炼学生思维方式的作用,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课程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过程单调的问题。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互动,课堂缺少活力,难以迸发出创新性观点。美术教育本该形式多样,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一些经典美术作品及动画短片等学生喜欢的教学素材,以丰富美术教育的内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一些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少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这和教师授课观念传统、课时总量少有一定的关系。

(4)考核方式与教材使用分析。当前,很多院校的美术类课程考核采用“考查”的方式。在考核中,各院校对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设定的权重比例存在差异,如3:7、4:6或5:5。期末考核形式多以论文、大作业、模型为主,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制约了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另外,在教材使用上,教师通常是在遵循本校教材选用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教师对所使用教材的认可度并不高,因为美术教学内容较灵活,教师经常需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授课内容。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安排不合理

(1)美术课程受重视程度不高。部分高校虽已意识到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开设了美术类课程,安排了美术素养培养内容,但并未生成美术类课程教学大纲的正式文本文件,也没有成立专门的学前美术教育研究小组。这说明高校对美术课程重视程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美术师资人才引进也被搁置。学前美术教育教师应该既具备美术知识,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但该类师资人才缺乏,自然使得美术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和人文性。

(2)美术课程教学目标重技能训练、轻人文培养。高校在这一目标下培养出来的学前教育师范生,大多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只能完成简单的手工制作或临摹他人作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如果不具备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就很难在未来的幼教工作中实现上述教育目标。

(3)美术课程内容结构失衡。首先,美术课程内容多以素描、色彩、简笔画等基础课程为主,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很少,这无法让学生认识到美术与幼儿生活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其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虽然不被要求成为艺术家,但是作为儿童的美术启蒙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美术鉴赏能力,而美术课程中涉及美术鉴赏的内容占比较小,这导致学生得不到足够的美术鉴赏训练,难以提升审美能力。

2.教学方法少创新

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大多采用教师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再进行练习的授课方式,这样虽然能解决学生在美术技能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但只能使学生根据教师指示完成各项任务,难以理解美术知识的深层含义。同时,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法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和个性化发展受到限制。

3.评价方式较单一

部分高校对学生美术素养的评价考核方式单一,主要以作业、成果评价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很多学生将这种评价方式称为“压力式评价”,感觉自己受到了束缚,有时会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影响在美术课程中的自我优势发挥。学生更喜欢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更愿意与同学进行学习经验的分享,共同对美术技能、美术鉴赏等进行交流探讨,并主动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创造能力、人文素养等。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素养培养策略

1.完善课程安排

高校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完善课程安排。一是提高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师资队伍,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美术素养。二是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艺术素养”的教育目标,将美术理论知识、技能训练与素养提升结合起来。三是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增加美术实践课程,加大美术鉴赏课程的比重。

2.创新教学方法

在大数据时代,美术作为以视觉艺术为特征的学科,其教学过程应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使学生通过联想、探究、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为此,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强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美术基础水平,采用多层次、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考虑整体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层,让基础较强的学生和基础较弱的学生都能保持对美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嵌入式互动教学法,将评价性学习、见习与实践课程嵌入到单一的、专门的专业课程中进行教学。

3.进行多元化评价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小学;校内外;美术教育;互补性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针对小学校内外美术教育的研究,我们必然要分析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在基于小学美术教育促进学生早期审美情趣的培养;小学美术教育是儿童创造能力发展的源泉;小学美术教育是美术基础训练的必然环节等方面进行意义阐述,方能够进行差异性和互补性的研究。

1.小学美术教育促进学生早期审美情趣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早期的美感养成,包括事物的审美能力、素材的搭配、空间感的控制和早期设计能力的培养都要在小学阶段积累和完成。而美术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孩子静下心来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美术作品,掌握一些绘画的技巧。更是能够在平常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中逐渐形成自我良好的观感。通过课堂内外的引导,让学生们能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能够良好的把握美术作品的空间感和设计感,能够明白色彩搭配和素菜搭配的意义,促进其早期审美情趣的养成。

2.小学美术教育是儿童创造能力发展的源泉

儿童是最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阶段,而小学生恰好其社会阅历能够帮助想象力在美术作品上的体现。很多孩子会去思考为什么花朵会画成那种性状呢?为什么有些时候我们会把人物、树木和房屋画的一样高呢?如果我捏泥塑应该怎么去表现自己的形象呢?这些都是儿童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表现,我们可以从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感知到儿童不平凡的思考,这对于其未来的创新能力培养大有裨益。

3.小学美术教育是美术基础训练的必然环节

任何人的美术教育都要从对事物的观察,对于形象结构的感知和认知,对于位置的运用和对空间的布局等方面习惯的养成做起。小学美术教育,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是对小学生基础美术能力的辅导。让学生们能够跟着教师的脚步,做一些早期素材的积累。孩子们的手指肌肉也能得到锻炼,绘画动作也变得更为协调和有控制力。学生们知道什么样的事物是美的,什么样的事物是丑的,这些基础都需要在小学阶段得到培养和形成。

二、小学校内外美术教育区别界定

关于小学美术教育的互补性研究,我们需要界定什么是小学校内美术教育?什么是小学校外美术教育?只有基于概念清晰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做校内外美术教学的互补性研究。

1.小学校内外美术教育时间地点不同

小学校内外美术教育的时间点不同,校内美术教育的时间点通常在周一到周五学生正常上课的时间点(一般学校为早上8点到晚上5点半之家)。而校外美术教育实践通常为放学下课后(一般指5点半放学后)和周五、周六、寒暑假以及其他节假日等实践的美术教育教学。小学校内外美术教育的地点不同,校内的美术教育一般在校内固定的课堂教育,而校外的美术教育则经常在校外的培训机构教室进行,也会由培训机构教室带领进行一些户外教学、户外写生等活动。

2.小学校内外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同

校内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其通过对学生以课程的方式施加关于美术的影响力,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小学生们达到同年龄段的美术能力和要求,帮助其更好的进行身心发展,从而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内的美术教育被看作为一种基础性教育,是面向该年龄段学生的无差别教育模式。校外美术教育,是在规定计划范围外的美术教育,强调美术教育对学生附加值的产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习惯,培养其超前的审美艺术能力。作为校内美术教育的辅助式教育手段,校外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丰富业务生活的手段,也是培养其独特美术能力的方式,拥有良好的教学意义。

三、小学校内外美术教育互补性探究

小学校内外美术教育在差异性之外更为崇尚互补性,在此我们基于公平教育、资源流转、天赋培养等方面,分析校内外美术教育的互补性特征。

1.互补性给学生相对公平美术教育机会

小学是美术天赋的挖掘时期,也是早期美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小学校内的美术教育能够给学生以艺术的启发和引导,能够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化学习,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通过义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享受到一定的美术教育资源。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进行校外的美术学习,而校内则可以帮助他们至少在美术基础上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帮助没有进行校外美术学习的孩子,能够通过校内的课堂接触一些美术理念,培养孩子们对于美术的独特思考能力。而有条件进行校外美术教育的孩子,能够通过校外的美术学习,更好地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陶冶自己的情操,在享受公平教育的同时获得资源上的倾斜。基础教学和提升教学的互补,给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对公平的美术教育机会,促进早期美术能力的养成。

2.互补性加强美术教学资源的流转

校内外美术教学的互补,能够有效促进美术教学资源的流转,首先表现在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的流转。校内是美术教师积累早期知识和教学手段的重要场所,能够在教学中提炼出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而校外教育的美术教师,能够在完成自己基础教育的同时,去不断地发掘新的教育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观念。对于孩子的培养,教师们可以从校内不断地走向校外,加强校内外教师的探讨和交流,将校内针对基础美术教育的方法和校外提升类美术教学手段进行完美融合。除了师资力量和教学理念的流转之外,教学素材也可以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校内美术教育可以借鉴校外美术教育的教学资料,在保证审美倾向和艺术手段正确的情况下加以引用。而校外教育可以对校内教材做深层次的剖析和解答,帮助学生加深关于美术教学素材的印象。

3.互补性加强美术天赋者的全方位培养

对学生美术天赋的挖掘,要从小学阶段做起,而校内外的互补教育正好能够帮助到天赋者的全方位培养。校内教学,我们可以通过美术的基础教育,了解一个学生的美术天赋能力,对于天赋能力突出的学生,教师往往会和家长有良好的互动和反馈。同时,部分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内的美术教育感知到自己对美术教育的整体兴趣程度,会主动自觉的进行一些校外美术训练。校外美术教学则是对校内基础美术教学的有效提升。对美术有兴趣或者天赋较好的小学生,能够通过校外的美术教学形成早期的美术能力,甚至可能引导其今后的职业和人生发展。

四、结束语

针对小学校内外美术教学笔者做了重要性、差异性和互补性的探究,从各个角度剖析了当前小学校内外美术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学生的美术教育状态。然而,针对校内外美术教育的不足带来的思考,笔者未有涉及,还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建平,程思岳,范新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互补性”远程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4,(06):18.

[2]杨弢.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与讲授式学习的互补性[J].今日教育,2005,(z1):25.

[3]阿孜古丽•买买提,吐泥沙古丽•玉素甫.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互补性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13):119.

[4]林瑞青.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互补性功能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5,(24):7.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8

摘要:

电化教学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融入教学的,它的应用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文章从优化教师的教法、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这三个方面论述电化教学对幼儿美术教学的优化作用。

关键词:

电化教学;电教媒体;幼儿;美术教学

电化教学就是指应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中,电化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电化类、影视类、电脑类。这三类的作用各有不同,其中,电脑类可以容纳前两类的所有功能且具备数据信息搜索查找功能,使教学内容得到扩充,可以很好地开阔学生的眼界。电化教学的作用有:一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三是可以拓宽教学视野,四是可以扩大教学规模。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电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使美术课堂教学脱离了以往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课堂的主体,以掌握学生的情感、兴趣、态度为基础完成课堂教学,而且电化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层层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电化教学的可视性与可听性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受,也契合了美术丰富多彩的学科特性,是对美术教学方式的完善与突破。

一、优化教师的教法

以往的美术教学往往是教师的包办式教学,教师在课堂开始就直奔主题,讲述本节课的画法与技巧,待讲完必要的理论后,在黑板上画出本节课作业的示范图,然后让学生参照示范图完成作业,或者是让学生直接画一幅完全一样的图完成作业。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没有给予学生符合其认知规律的引导,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上课时容易心不在焉,对于教学作业只是想着快速完成,失去对美术的热忱和兴趣。尤其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如果继续采用固有的教学方式,会使幼儿美术教育变成一种形式,没有实际作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幼儿主要是通过观察与模仿的形式进行学习,这就要求美术教师重视幼儿的学习特性和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美术教学。在教幼儿绘画某一物体或形状时,首先应该让幼儿充分观察和感知这个物体或形状,也就是说,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能够具有表现物体或形状的能力。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时,应该注重制订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活动计划,制作或选用生动直观、活泼形象的课堂教学软件,这样可以吸引幼儿的目光,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便于让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与认真的思考。之后,对所教内容进行逐步深入的展示,使幼儿跟随电化教学媒体的展示进行观察与感知,并及时与幼儿交流,加强引导,为幼儿的创作做好铺垫,这样,幼儿的作品会表现得更加生动有趣、充满童真,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人们做一件事情,会因为对这件事情的兴趣,而决定这件事情的完成效率。兴趣是推动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想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就必须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阶段是感知、认知的发展阶段,幼儿往往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也没有进行意义记忆的能力,只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知进行直观的判断与记忆。在应用电化教学媒体时,可以通过图像与声音的展示为幼儿带来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这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升幼儿的美术学习效果。如,在《美丽的沙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通过触觉感知沙子,然后再通过视频展示简单的沙画画法,可以从画小鸟、大树、小花和房子开始。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幼儿会被沙画的神奇所吸引,对于用沙子作画的兴趣会有极大的提升,会忍不住用沙子绘制自己想画的东西,这就使整节课的教学气氛高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提升幼儿美术素养

以往的幼儿美术教学只是通过绘画课本、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实物展示等方式进行,很难在对造型、色彩与画幅的表现上达到欣赏水平。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如果涉及各种美的形态与法则,并且让幼儿体会到多种艺术风格的美术作品,会使幼儿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得到极大的扩充与丰富。而电教媒体在这一点上就有着极大的优势,它可以把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以很好地揭示美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符合幼儿认知结构的作品制作成课件,让幼儿欣赏,如画家齐白石的《虾》等。这些作品构成简单、表现生动,可以使幼儿很好地理解与感受。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演示,使原本单调、枯燥的美术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从而让幼儿可以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精神和情感都得到放松,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体会到了造型与构图的奥妙,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促进幼儿对美术进行更深入的追求。

结语

电化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电教媒体,不断优化美术教育,使幼儿的美术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张晓蕾 单位:南充市教育技术装备所

参考文献:

[1]汪靠斌.教育技术整合多元智力式教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张春来.中学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第二篇: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

摘要:

生活与美术本身就属于一体的,生活好比美术的土壤,一旦美术离开了生活的土壤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美术教育要首先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还要回归于生活。从陶行知先生阐述的教育理论中,不断的吸取营养,把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运用在幼儿园美术的教学活动中去,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不断的提升各种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更美好的成长。

关键词:

美术教育;生活

幼儿园美术教育也应当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1选材生活化,有助于幼儿萌发兴趣

陶行知先生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要建立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的确,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来源于生活的教育才更具生命力,更能被孩子所接受。在美术活动中材料对于幼儿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活动材料更加趋近生活化,尽可能选择幼儿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材料,并加以充分利用,从而激起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在活动中学有所得。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树叶、果壳、种子、石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随手可得的材料,这些材料让幼儿更加新奇和熟悉,并且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唤起孩子们的创作热情与欲望。如在进行主题活动《我在春天里》时,我引导孩子们给鸡蛋拖涂上五彩的颜料,用毛根卷成触角装在鸡蛋托的前面,就变成了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可以根据鸡蛋托组合数量不同,制作成毛毛虫、小蜜蜂等春天的小动物,孩子们非常喜欢。又如进行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时,指导孩子们用牛奶盒进行拼搭,再装饰上窗户、门等,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跃然眼前,有的孩子观察到了生活中一些特殊地方,如医院、邮局等,给自己设计的房子也贴上了红十字、绿色邮箱这些标志,很快一个城市都建成了,真可以说是设施齐全。孩子们在操作时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老师、家长、孩子间的互动合作,这些生活中的自然材料、废旧材料、现成材料均可再利用,让生活材料走进生活,并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进行创造又让它们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促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留心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习惯与意识。

2观察自然化,有助于幼儿积累表象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可见他坚决的态度。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从精彩的生活中捕捉现实,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孩子去留心观察。由于幼儿的好奇心强,我常常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注意引导孩子们用双眼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多带幼儿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愉悦。孩子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观察得到的,孩子们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如在组织中班美术活动《夏天的拖鞋》时,我先请家长帮助孩子在家里仔细观察拖鞋由哪几部分组成、有些什么颜色、孩子最喜欢哪种式样,第二天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孩子们都能较积极主动地描述自己喜欢的拖鞋款式,在绘画时也能较形象的表现出来。又如在组织大班美术活动《各种各样的花》时,我利用中午饭后散步的时间,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参观了一圈,园内有很多花,边散步边向孩子们解释到:这是郁金香,它们长得矮矮的,花有点像三角形;这是蝴蝶花,长得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山茶花,红红的大大的一片一片抱在一起……我还引导孩子们轻轻地用手摸一摸。通过观察和讲解,孩子们在画自己喜欢的花时,就游刃有余了。我时常提醒孩子们平时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自己的家人朋友,路边的小花小草小石头,天上的太阳月亮等都能成为孩子们热衷观察的对象,他们也渐渐地养成了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加上活动中我有目的、有组织的引导,他们学会了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发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为孩子们的创造奠定了基础,使孩子们美之有形,美之有物。

3运用美术化,有助于幼儿美化生活

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我常常利用校园中一些传统活动来为孩子创设运用美术的生活环境。例如,每年一次的环保画设计,有的孩子画了一课大树,旁边有一个人正在砍树,随后加上了一个红色的叉叉,意思是禁止砍树;有的孩子画了一条马路上,上面散着一些垃圾,一位小女孩正在捡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意识是垃圾入桶;有的孩子画了平时学过的车子,在车后面画了许多一圈一圈的烟雾,并在边上画了一个箱子,意思是减少尾气的排放,虽然环保的方法还不成熟,但是孩子们能运用美术活动中学过的事物,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变成环保画,就已经很不错了。让幼儿把从美术活动中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在生活中,来美化生活,还可以由课内向课外适当拓展。如组织孩子们完成大班美术活动《万圣节面具》后,我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绘本书中选取适当的内容,制作面具,并进行角色表演,孩子们十分投入,个个都很开心;如组织了小班美术活动《手指点点》活动后,我引导孩子们把印出来的纹样制作成精美的书签,带回家夹在自己的图画书中,每个人都变得爱看书了;又如组织了大班美术活动《春天的花衣裳》后,我引导孩子们大胆地运用芦苇、柳条等向学校里那样用编织的方法试着编花瓶、花篮,大家一下子变得很能干;再如组织了大班美术活动《温暖的花布》后,孩子们选用生活中的旧手套、穿过的袜子、用过的毛巾、不能穿的衣服等材料,利用捆扎、填充、缝纫、装饰等方法,做成了小动物的形象,她们把这些做出来的玩具挂在家里,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间。大班的孩子马上由于即将离开生活的幼儿园,他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设计他们自己的名字,班级全体孩子制作班级纪念手册,还设计了代表自己风格的留念册,贴上自己的照片,相互馈赠,表达深厚的情宜,这些活动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大大体现了他们的主体性,他们在生活中运用着美术来美化自己的生活。

总之,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积极的开发生活中的失去,有效的利用好美术的生活资源,让美术教学更加贴近与幼儿熟悉的现实生活,让幼儿们感受到美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到生活中也能学到美术从而激发幼儿对美术的持久的兴趣,学用结合,以达到学以致用,能学会用的效果。大自然中的感受、生活情境等都是创造的起点,是灵感的源头。让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孩子的创作才会有根源,想象和创造才会更加丰富。

作者:潘曦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实验幼儿园

第三篇:幼儿园美术教育观历史演变反思

【摘要】

本文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历史演变作了较全面、深入的梳理,并分析了幼儿园美术教育崇尚范例复制的现实危害,探讨了幼儿园美术教育观从范例复制到自由表达范式转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强调应确立以儿童为本的美术教育观。

【关键词】

幼儿园美术教育观;范例复制;自由表达;历史演变;现实反思

在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观影响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中,幼儿园教师主要开展以“照着画”为典型特征的范例教学活动,且通常辅之以“像不像”为唯一评价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美术活动不是一种儿童自我表达的方式,而是一种教师达成某一教育目标的工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纠正儿童艺术教育的误区,将儿童的审美体验置于艺术教育的中心,强调要从“成人为中心”转向“幼儿为中心”。2015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也突出强调了“幼儿园美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这为幼儿园美术教育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范例复制的幼儿园美术教育观是如何在我国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如何避免重蹈“技能为上”的范例教学老路?打破范例教学模式后我们应当如何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历史演变过程的考察,深入探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新方向。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历史演变

传统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范例通常是指教师将线条、形状从事实形象中抽象出来,加以概念化、符号化而成的外形简单的简笔画。〔1〕教师使用范例开展美术教育活动,往往会忽视儿童对具体对象的感知体验,以技能技巧的传授与达成为核心目标。我们将重视范例复制的美术教育称为“以技能为核心”的美术教育,而将关注儿童个体的内在感受、鼓励多元自主表达、不以形似为衡量标准的美术教育称为“以艺术为核心”的美术教育。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均有其特定的文化渊源。应当说,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体内心的精神修炼,注重以陶冶情操为主的“艺的教育”,〔2〕但这一价值取向在清朝末年发生了重大转变。从那时至今,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不断变化,详述如下。

1.清朝末年:从注重精神塑造转向注重技能培养

在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思潮中,经世致用的实用科学开始受到重视,美学正是这时作为一种实用学科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并被列为1904年“癸卯学制”中的24门“工科建筑学门”主课之一。由此可见,美学在中国最初是被列为工科的。〔3〕近代首部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也将美术定位为实用技术——“手技”。“手技盛长短大小各木片之匣,使儿童将此木片作房屋门户等各种形状;又授以小竹签数茎及豆若干,使儿童将作各种形状;又使纸作各种物体之形状;更进则使黏土作碗壶等形。”当时的美术教育更多强调的是通过材料造型等活动,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并教导幼儿学习相应技能。客观地说,“癸卯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教授西方经世致用的技能。然而,当时中国并没有正规的学前教育师资,保教人员是由育婴堂的乳媪和敬节堂的节妇经过简单培训而来的,并不具备“就儿童最易通晓之事情,最所喜好之事物,渐次启发涵养之”的专业素养。相对而言,训练幼儿的相关技能是比较容易达到的。因此,此时的儿童美术教育重技轻艺也是不足为奇的。

2.民国时期:以技能为重的同时,关注审美人格的培养

1912年,时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的蔡元培明确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认为美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不再将美育等同于单纯的技能训练。王国维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首倡美育,主张将西方艺术的科学因素与中国美育的伦理成分相结合。1928年,丰子恺在其著作《废止艺术学科》中批判了不合理、机械、有害的艺术教育现象,倡导真善和真美的艺术观。〔4〕这股美育思潮促使1932年国民政府在其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中将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为:“(甲)满足对于工作的自然需要;(乙)培养操作习惯,增进工作技能,并锻炼感觉能力;(丙)训练关于群体的活动力,如自信、自重、坚忍、专心、勤奋、互助、热心、服务等精神;(丁)发展智力,包括锻炼思想,培养发表、创造、建设的能力,发展欣赏能力。”具体内容包括:“画图——自由单色画或彩色画,彩色画可用各种现成图物,使儿童自己设色,或用自己所制的图物,施以彩色;纸工——用剪刀剪各种图形,或以纸折各种物体(如桌椅之类),或将剪的、折的、撕的图形用浆粘在纸上,或用纸条织成各种花纹;泥工及纸浆工——用泥或纸浆做成模型,如鸡、狗、桃、李、杯、盘、糕、饼、舟、车等类,并研究泥的性质等。”《幼稚园课程标准》的规定虽然有明显的技能训练痕迹,但并非把技能培养当作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开始重视并鼓励儿童的自由创作。可见,民国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开始回归艺术的本质和美育的核心,将美育与智育、德育结合起来,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当时战乱频仍,以学者为主要推动力的教育改革影响很有限,且囿于教师素养不高等条件的制约,美术教育仍然以较容易实现的技能技巧训练为主。

3.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重新推崇技能训练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各方面学习苏联经验。反映在学前教育领域,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就明确指出,“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幼教”。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学前教育改革不再以民国时期的学习美国模式为主,开始全面学习苏联模式,美术教育也不例外。19世纪初苏俄时期的美学研究特别强调为政治服务的实用目的。受苏联模式影响,1951年7月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将美术教育目标定为:“(1)培养幼儿初步的艺术兴趣和爱美观念;(2)培养幼儿学习描制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的轮廓,以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3)培养幼儿运用双手的能力,使其懂得劳动是最崇高的道德,以养成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幼儿园美术教育在价值取向上重新偏重功利与实用,在教育方法上以灌输练习为主,重视技能技巧训练。应当说,以“作业课”为主要特点的苏联教育模式本质上是建立在对儿童最近发展区认识的基础上的,旨在为儿童提供满足其发展需要的教育。但受当时我国“”风气的影响,我国对苏联模式的学习更多停留在表面,只复制了其“整齐划一、任务达成”的形式要求,如美术教育中注重临摹和结果评价等。这一倾向至今仍然影响着我国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范例复制即是典型表现之一。

4.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重新关注审美价值,但理念与实践相距甚远

在邓小平“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指引下,学前教育开始广泛吸取国际先进经验。1992年我国第一套美术教育译丛出版,包括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艾斯纳《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等6部译著,将工具论与本质论这一美术教育取向之争引入中国。工具论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创作过程,认为应“通过美术的教育”实现个体全面发展。本质论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创作结果,认为应开展“为了美术的教育”,以实现自身的审美价值。这两种价值观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重新定位有重大影响。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政策法规是198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其中,美术教育的目标为:“(1)在幼儿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2)逐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力;(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其材料。”由此,美术教育虽然仍注重技能技巧,但逐渐体现出技能技巧要为欣赏力、观察力、创造力等美术基本素养能力提高服务的倾向,初步尝试将本质论与工具论相结合。可以说,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是一个重新调整、兼容并蓄的时期。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们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立足本国,重新思考了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做了一些很好的尝试。然而,总体来看,由于此时学前教育受重视的程度尚不高,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教师严重缺乏,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学前教育事业又遭遇了较大的滑坡,以致于对美术教育审美价值的提倡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5.21世纪以来:在强调儿童本位的基础上整合审美与技能培养进入21世纪以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心逐步从数量的增加转到质量的提升上来,尊重儿童、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学前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对以往“成人中心、教材中心、知识技能中心”的教育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幼儿园美术教育也不例外。2002年,滕守尧指出,“仅有知识和技能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没有艺术素养的儿童是不完整的儿童”,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儿童艺术教育观反思运动。艺术生态教育、艺术综合教育、艺术生命教育等教育理念及其课程模式逐步生根发芽。〔5〕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确定艺术领域的核心目标为:“(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6〕2012年《指南》颁布,将“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作为艺术领域两大核心目标,“感受”“体验”“喜爱”等词高频出现,凸显艺术教育对儿童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发展的作用,淡化技能技巧培养,“范例教学”被明令禁止。当然,淡化技能技巧并不等于完全否定技能技巧,而是强调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充足的机会促使其自主发展,并在儿童有需要时给予及时而恰当的知识和技能支持。应该说,随着《纲要》《指南》的深入人心,幼儿园开始在反思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美术教育道路,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不过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从范例复制到自由表达的范式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重要的是不但形式上要取消“范例教学”,而且教师心中要消除“范例”思维。行动上的不以“像不像”为评价标准,不等于教师在内心就认同了儿童自由表达的价值。与此同时,怎样争取家长的认同度,怎样改革美术教育评价机制等问题,仍是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崇尚范例复制的现实危害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以传授技能技巧为单一目标的范例复制教学方式存在诸多现实危害。

1.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

美术从本质上讲是个体自我表达的一种符号,反映的是个体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认识,是个体情绪情感宣泄与疏解的通道。被成人简单化、概括化了的范例形象并不符合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因此,范例教学很难帮助儿童实现真实的情感表达。众所周知,艺术最鼓励和倡导个体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对自由和自主的追求最为强烈。范例复制恰恰将自由与自主限制在极小的空间内,压制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实中,受“范例教学”束缚的儿童,一脱离教师提供的范例,往往就会出现“不会画”的情况。曾有国际评估组织对21个国家进行调查,发现中国学生计算能力世界排名第一,但想象力却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这将极大地影响中国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7〕

2.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范例教学强调技能技巧,因此在教师职前培养时更注重的是美术技能技巧的掌握,而不是艺术素养的熏陶,由此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追求自己画出“完美的范画”、儿童临摹出“一样的作品”,鲜有对儿童艺术过程与创作特点的观照。教师付出大量心血培养出的可能是“匠人”,而不是充满灵性的艺术自由表现者。所以,范例与儿童的天性相悖,也导致教师无法体验到美术教育的职业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

三、打破范例:确立以儿童为本的幼儿园美术教育价值观

1.“尊重并还原个体对美的多样化感受”是审美教育的本质及其必然要求

范例复制背后隐含的逻辑假设是“美是单一而确定的”。这里关涉如何看待美的本质的问题。“美”这个词在希腊语中被表述为“aisthe⁃tikos”,意即“使感官享受到愉悦和爱慕的物质与精神的所在”。对于什么是美、美是否存在标准等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客观说,认为美是事物客观存在的均衡、对称、和谐等物质属性,即美的衡量标准是客观、确定、可达成共识的。二是主观说,认为美是人们纯主观的感受、体验,如获得生理或心理的快感,获得情感释放等都是美。三是主客观契合说,认为美是心物同构、内外相应的,事物的性质、形状等为美提供了条件,但只有符合个体主观意愿时,个体才认为这是美的,因为“对象世界形象地显示了人所特有的真与善的本质力量,确证了人的思想、情感、智慧、愿望,所以它是美的”。〔8〕虽然人们对美的认识存在一些共识,如外形的均衡、对称、和谐,内在的丰富、独特、愉悦等,但个体对美的感知又具有强烈的个性与时代色彩。一个人认为是“美”的事物,另一个人可能并不认为是“美”的;一个时代认为是“美”的事物,另一个时代可能并不以为然。因此,从本质上说,“美”是一种主客观因素的统一与契合。我们应当充分尊重个体对美的独特感受,并鼓励其用艺术的形式将这种理解表达出来。由此看来,个体对美的感受,绝不是简单复制范例,而是带有个人已有经验、情感体验与生活态度特点的,因此必定是千差万别的。

2.“理解并鼓励个体自由表达”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追求

艺术起源于游戏,儿童艺术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形态。席勒认为,“艺术与人自然的存在方式是一致的,人对游戏的偏好是自然天性,正是游戏冲动产生了艺术”。“游戏冲动的对象用一个普遍的概念来说明,可以叫做活的艺术形象。这个概念指现象的一切审美性质,总之是指最广义的美。”〔9〕受席勒影响,斯宾塞从生命本能角度出发,认为游戏是一种剩余精力的宣泄,虽然其对维持生活没有直接帮助,但这种由无目的的本能冲动所带来的心理机能的快乐和精神快感,却成为人类追求自由意志和美的内在动力,这一点与艺术是相通的。古希腊艺术之所以能达到无可企及的境界,正是因为古希腊人像是在“天国中漫游,自由和平静的心境就像是游戏时的儿童,整天嘻嘻哈哈、乐不可支”。〔10〕这种由游戏冲动产生的无功利目的的快感,在童年期表现得非常明显,既会表现为游戏,也会表现为艺术。儿童艺术正是儿童获得各种美感体验的游戏。儿童第一次涂鸦获得的惊喜、制作手工时的聚精会神、描绘画面内容时的声情并茂以及模仿各种声响时的栩栩如生,这些自发快感无不说明艺术活动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自我愉悦的游戏活动。正因如此,成功的幼儿园艺术教育应当是能让儿童最大程度获得快乐体验的艺术教育。为此,成人应为儿童创设宽松包容的艺术氛围,提供丰富多样的自然材料,以鼓励儿童自由自主地表达,体验积极愉悦的情绪情感。从这个角度看,强调范例复制的美术教学是与此背道而驰的。

3.“真情实感蕴积下想象与创造力的自由发挥”是对右脑功能的最佳诠释

人的右脑具有直观的整体把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独创能力等,又被称为本能脑、感性脑或图像脑。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能够促进个体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美术又被称为右脑艺术。当真正投入到绘画创作时,由左脑支配的语言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会有所减弱,而受右脑支配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会有所加强,使创作者慢慢进入到一种物我两忘、无拘无束、自由自主的境界,这就是右脑状态。近现代以来,右脑状态在艺术上被推崇,甚至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借用醉酒、迷幻剂等方式,努力发掘潜意识,追求一种癫狂、虚幻和非理性的创作自由。〔11〕而右脑状态对儿童而言却是一种自然的天性表现。无怪乎艺术大师毕加索说,“我花了一辈子去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然而,当儿童在模仿范例时,出于知识技能学习的需要,主管语言和逻辑思维的左脑会强烈干涉右脑的图形图像和空间识别处理程序,致使原本应由右脑来主要完成的艺术表达被不擅长图像和空间识别的左脑来完成,〔12〕“艺术”创作效果可想而知。当然,强调右脑状态并不是说在儿童艺术创作过程中只需要右脑参与,不需要左脑发挥作用。实际上,儿童在细致观察、用心体验、仔细比较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左脑的理性参与。同样地,即使只是在复制范例,也需要发挥右脑情感加工的功能。可见,左右脑的功能发挥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整合的,只是主导地位不同。在当前忽视儿童个体真实的情感体验、过分强调范例复制的实践背景下,尤其有必要重新反思和强调我们对儿童艺术活动的生理心理机制——右脑潜能的理解和激发。

4.“以感受欣赏为突破口,搭建儿童艺术的表现空间”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实践取向

基于对范例复制的认识纠偏,幼教界开始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新路径。范例虽然也是一种“感知对象”,但这种感知是缺乏生命力和理解力的,只是成人要求下的被动感知和模仿。因此,只有从源头上为儿童提供丰富而又真实的感知机会,并在此基础上鼓励自由表达与合理评价,才能真正实现从范例复制到自由表达的转变。一是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美育契机,激发儿童多元的感知体验。儿童对美的感知绝不仅限于“活动室中的一节课”,而应超越时间和空间,渗透在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幼儿园内的散步、种植、户外活动,幼儿园外的郊游、参观博物馆或画展活动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引导儿童,与儿童开展有关美的对话,使儿童获得美的熏陶。二是最大程度地鼓励儿童的自由表达。儿童的艺术表达是千姿百态、富有灵性的。它可能并不符合成人的审美标准,更可能与以往的范例复制相去甚远,但这种自由表达可以充分反映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满足儿童情感宣泄的需要,应当得到成人最大程度的鼓励和尊重。三是开展基于儿童个性特点的个别化评价,真正摆脱知识技能为上的评价观。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教师虽然开始重视儿童的真实感知,但在评价环节却仍然下意识地以技能为评价的核心。换言之,教师只是在形式上取消了范例教学,但尚未在内心真正建立起赞同并欣赏儿童个性化表达的信念。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亟需摆脱知识技能为上的评价观,真正做到基于儿童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评价。

作者:李琳 邵栏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上海市长宁实验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华爱华.范画究竟教会了幼儿什么:试论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EB/OL〕.〔2015-09-12〕.

〔2〕吴丽芳.中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7,(6):87-88.

〔3〕〔4〕张法.中国美学史研究历程中的三个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4-49.

〔5〕李欢.我国百年学前艺术教育发展简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3):83-84.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林崇德.创造性心理学〔EB/OL〕.〔2015-09-01〕.

〔8〕李建盛.艺术学关键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