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社会论文范例

诚信社会论文

诚信社会论文范文1

(一)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现状持乐观态度

当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被问到“你认为你们学校学生的总体诚信状况如何”时,认为“很好,不需要过多担忧的”的占27.59%;一半以上认为“一般,只是个别行为”;仅1.15%的人认为“很差,值得思考”。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现状持乐观态度。由此可见,目前我省学生的诚信水平总体上较高,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仍有部分学生的诚信水平需要改进和提高。

(二)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参与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

通过调查,相关数据表明,大多数学校会定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但提到参与活动,41.38%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参加,“觉得没意思”;只有40.8%的人“会积极参加”。既然各高校都有开展关于诚信教育的活动,那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参加?除了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之外,学校是否应该反思下诚信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以及其开展的真正意义呢?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多样

调查题目中所涉及的考试作弊、贫困生身份造假、论文剽窃、求职失信、上课帮点到、撒谎请假等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现在的大学生均有不同程度涉及。其中有高达81.61%的同学认为“考试作弊”现象频繁;还有76.44%的同学认为“上课帮其他同学点到”很常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形式日益多样化,这已向我们昭示着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完善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四)大学生的学业诚信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时,当被问及“据你了解,周围同学考试作弊是否会被发现”时,七成以上同学表示“偶尔会被发现”;仅有3.45%的人认为“一定会被发现”。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总体是好的,态度也是积极向上的。然而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却屡屡发生,面对这些问题,加强其诚信教育,完善其道德人格,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系统化工程。

二、提高大学生诚信水平的对策措施

(一)加大高校诚信教育的力度

首先,加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建设,改变高校目前“重知识技能传授,轻道德素质教育”的局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在学生中树立诚信意识,这是促进师生身心和谐以及人际关系和谐的有效途径。其次,要把诚信贯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校广播台、校报、校内网等媒介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同学恪守道德要求。而加大高校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宣传力度也是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行为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负面效果往往比普通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巨大影响。对于那些损害学术道德的失信行为应予以曝光和严惩,用诚信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二)建立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诚信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

构建学校与家庭积极互动的诚信网络。首先,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的教育内容之中应努力给学生营造诚信的家庭氛围。其次,应通过信息交流等方式,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有效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监护与引导,共同营造诚信的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质。所以说,学校诚信教育是重点和主导,家庭诚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三)建立大学生诚信约束机制

1.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制度:从老师、同学和大学生自身三个角度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作出定期书面化评价。

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规范信用考评体系:针对大学生诚信状况,形成书面化、系统化的大学生诚信档案,并基于诚信档案进一步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信用考评体系。

3.建立和完善惩戒机制:针对大学生不诚信状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督与惩戒机制,让诚信之人一路畅通,让失信之人寸步难行。

(四)重视社会诚信教育的导向作用

1.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加强社会保障制度

诚信社会论文范文2

网络时代所引起的网络诚信问题就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作为当今社会新鲜事物的主要接受者,大学生与网络之间有着更多的契合点,这种契合点使二者之间更容易“一见钟情”,为此有些大学生在网络状态下出色的表现让社会变得徇丽多彩,但也有不少大学生因网络的出现而迷失方向,违背社会道德。事实上,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更需要这种诚信的品质在心中,把它作为进入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接入点,使做任何事情都要以诚实守信为准则,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增添正能量。

二、网络对大学生诚信行为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诚信缺失导致大学生道德感与责任感的缺失

道德感与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和社会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道德感作为一种高级情感,是人们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内心体验。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客观而言,网络是个隐匿又开放的环境,其自由、开放、隐匿的特点使人们的约束力与克制力大大弱化,甚至出现一种“规范真空”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下人的自制力往往变得不堪一击,再加上大学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因而,面对虚拟的网络环境,大学生往往会抛弃现实社会的限制与约束,在交往与做事过程中出现道德感与责任感的缺失,任意放纵自己的行为,不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承担任何责任和后果,道德感与责任感在他们心中早已趋近为零。这种现象足以说明,大学生缺乏网络诚信意识、网络道德水平下降、自我调控能力的不强。对这些敏感大学生来说,网络道德感与责任感的缺失很容易造成扰乱社会行为的产生,这不仅扰乱社会正常的社会秩序,还有损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

(二)网络诚信缺失导致大学生社会角色冲突

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隐匿性,使得身心还在发育阶段的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能够自由进行角色扮演,甚至还能在网络上刻意掩饰自己真实身份而进行相互攻击、谩骂,污染网络环境,破坏社会的行为准则,抛弃在现实社会中约束自身行为的法律和道德约束,在网络社会中“游戏人生”。由于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异,促使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中来回切换自己的生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部分大学生逐渐分不清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区别,形成多重人格,难以以诚信为准绳约束自己的行为,更难使自己在现实角色与网络角色之间取得平衡。这种角色的冲突与互换长久下去自然会破坏角色规范的实现,还会阻碍现实社会中正常的角色规范。这样的不良循环长久下去必然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仅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阻碍,更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网络诚信缺失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冷漠

网络世界虽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和发展,但却不能等同或高于现实世界,大学生在虚拟社会中的行为举止还应以现实世界为基础。然而,现在的部分大学生似乎已经忘却了现实社会的存在整天沉溺于网络,在网络世界里渐渐失去了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的本领和技能,甚至对现实社会持有抱怨、悲愤、失望的态度,不愿意与外界沟通交流,但却觉得虚拟世界是他们的理想世界,那里面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于是他们越来越多的宅在网络里,成为现实社会里的“宅男宅女”。可以说,一个“宅”字映射出网络交往给大学生带来的弊端,一是它使人们之间原本面对面的交流变为以各种动画表情、字母符号等虚拟元素进行情感交流,看似热烈生动的沟通交流,但是与面对面的谈心相比,在交流中少了眼神的凝视、肢体的互动以及真情实感的流露;二是长期沉溺于网络中会让大学生产生自闭心理,这种心理使大学生对现实情感逐渐感到麻木进而产生交往的冷漠化,久而久之使整个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变得冷漠化。

三、影响大学生网络诚信行为的原因

(一)网络诚信日益弱化,网络社会公德缺位

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具有很多明显的不确定性,导致网络失信行为极易在互联网中产生与存在,且很难受到道德的约束与法律的制裁。因此,一些大学生并不认可“网络中聊天撒谎是件不道德的行为”,反而认可“网络聊天或者交往中可以有不诚信行为的存在”,并且持这种赞成观点的人大有人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有31.3%的人认为“网络聊天交往出现撒谎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还有37.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网络中可以毫无顾虑的从事任何行为”,网络社会真正变成了“隐身人”的乐土,网络诚信日趋弱化。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的知识,这也使一些不善钻研的大学生可以巧走捷径,不脚踏实地、投机取巧,养成弄虚作假、浮躁的不良学风,导致网络社会公德的缺位,如明目张胆的在网络上找人替考、买卖答案或者剽窃论文等情况略见不鲜。这不仅败坏了一个大学生应该有的良好学风,还践踏了学术尊严,加促了学术腐败,更导致了大学生思想品德与学术水平的急剧下降。

(二)网络违法现象日益猖獗

虚拟性和隐蔽性是网络社会特有的功能,这种功能使人们在从事道德行为时在自由度和随意度上大幅增加,但这也进一步为社会生活中逃避道德责任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违法事件,但因网络犯罪在手段上显得高明不易被人察觉和查处等原因,一些大学生网民也抓住了这样的心理通常在不考虑后果、不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带着虚假面具在网络上与他人进行各种网上活动,甚至采用欺骗的方式赢得对方的信任,从中获取不合法利益。但是,这些大学生并没有觉得网络中这样的行为是不道德或者违法的,反而将这样的行为视作一种本领,并争相效仿,情况十分堪忧。

(三)学校诚信教育不足

在传统应试教育之下,一个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评价一个学生好与不好的标准多还从分数方面考虑,很少去考虑一个学生的德育是否良好。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人才观,这种只重“分”不重“德”的传统教育体制忽略了学生更为重要的品格和才能,将教育彻底引入到一个很大的误区。客观而言,如今我国高校在诚信理论教育方面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意识基本停留在空白阶段,这显然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并没有很好的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这也就成为了导致大学生诚信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四)学校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

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就可能使学生有空子可钻。例如,学校在日常考勤、成绩考核、论文审查、考试监督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监督不严等漏洞就很容易让一些爱钻空子的大学生有机可乘,他们这样的心理长久下去就很容易养成诚信缺失的恶习。同时,在诚信教育管理方面,我国的很多高校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进行管理、规范与约束,由于制度管理的不完善,在其约束力上自然也就显得疲乏无力。这不仅是对高校诚信制度管理的一个严厉责问,同时这些不诚信行为也从另一个侧面加剧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造成了诚信缺失行为的不断泛滥,泛滥的诚信缺失行为蔓延至网络中就造就了大学生网络失信行为的产生。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精准定位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理念

做好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主要的任务是要精准定位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理念。在这方面需要坚守两个原则:一是知行合一原则,它是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首要遵守的原则。在现代社会培养和塑造符合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目的与宗旨,所以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应该切实将诚信教育和网络实操统筹起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不断扩充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完成学、思、知、行四个方面的完整统一。同时,在知行合一当中需要任课教师熟练掌握网络教学,认真学习和钻研网络教学技能,使自身的网络技能与学生的网络知识结构保持一致。因为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是思想与行为的统一,是在长期的、持续的、稳定的言行一致中形成的,是值得社会与众人信赖与认可的,所以一时的、不长久的作秀之风是不能被认可与信赖的。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原则。首先,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要求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网络诚信教育的开展,把持学生的自治化教育,培养大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的积极人生观,增强大学生自身对网络真假信息的辨别意识。其次,以人为本管理原则要求学生作为网络诚信教育管理的主体而非客体参与到其中,积极进行网络诚信教育的管理工作,使其在整个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开创网络诚信教育的师生互动模式

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应该从网络时代的特点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教师应当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通过参与教学的管理了解教师管理的不易及自身需要遵从的规范要求,从而更好的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所谓的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从实质上就是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学生的内心出发挖掘出内心当中善的一面,并将其大力发扬使其思想进步的一种行为。那么在开展师生互动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开展师生互动教学评价模式。任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教学评价,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教师教学内容,同时也更好的使任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二是开展师生互动教学内容模式。任课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搜集整理一些学生愿意接受并与网络诚信教育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学生。其次,学生也可以亲自查询或借助网络整理一些与诚信教育相关的内容与任课教师一起开展讨论。三是开展师生互动交流模式。网络给老师与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在这里各自不因身份的限制而有所规避,学生和老师可以在完全自由、平等的状态下聊天、讨论,敞开心扉,这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还有利于开展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三)完善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评审机制

大学生诚信教育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评审机制这种教学效能的硬约束力来实现。一是要建立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评价机制。教育评价机制是建立在开放、公平的环境下,从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与学生互评、学校评价、社会及家庭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切实做到评价全面,不可疏漏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可以通过激励的形式促使大学生养成诚信的意识。二是要建立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惩戒机制。针对大学生网络社会中的不诚信行为,特别是针对一些情形恶劣的行为,校方要做出严厉的惩戒措施以此警示学生。三是要将高校的网络诚信评价系统与社会网络诚信评价系统进行联网。通过联网的方式使社会用人单位更容易了解到大学生在学校的诚信行为,能更好的选择企业所需人才,但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从另一个侧面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四)优化网络环境,营造文明上网的文化氛围

诚信社会论文范文3

实验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观察与分析社会心理现象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教学的设计运用了知识可视化理论和探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设计成现场实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验内容,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心理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这种方式能够精准地传递信息,使心理学理论具现化,并能激发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社会心理现象的兴趣。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是按照循序渐进、分段目标原则,构建出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依次为基础实验、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分别对应培养学生的研究素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课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整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社会心理学专业学生服务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设计为避免人文社科实践类课程缺乏监管考核,流于形式的不足,采用了课堂实践和课后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并纳入最后的成绩考核中。课堂实践教学依据项目式教学理论,安排学生有序进行项目选题、制定项目计划、开展项目研究、进行项目成果交流和项目评价与考核等步骤来完成整个实践教学内容;课后实践是指社会观摩和社会实践,例如到监狱、戒毒机构、医院、社区、中小学进行社会调研和社会义工实践,提高学生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论

1.知识可视化理论。

知识可视化于2004年由国外学者EplerMJ和BurkardRA提出,是指抽象复杂知识或程序性知识(如,技能学习)的构建和传达可以采用图形、图像等可视性手段达成。知识可视化的直观性、发散性等特点,不仅能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学习兴趣以及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帮助。知识可视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幼儿看图学数字、高中几何画的草稿图、地理中的色彩表示法、多媒体教学、思维导图等等,都是知识可视化的表现形式。

2.探究性学习理论。

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提出探究性学习观点,指出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为体验情境、产生问题、提出假设、作出推论、试验并验证。美国著名教育家施瓦布建议,在介绍正规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之前应该先让学生到实验室里做实验,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知识。为了使探究性学习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老师要搭建共同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进行充分而深入的探究交流和知识共享,还要让学生得到权威(专家教师或者书籍资料)必要的指导。

3.项目式教学(PBL)理论。

项目式教学(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组成小组,通过他人(同伴或教师)的协助或指导,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中体验、在探索中创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式教学一般可分为选择项目主题、制定项目计划、开展项目研究、进行项目成果交流、项目评价与反思等几个阶段。从这几个阶段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自主完成。因此,PBL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创新精神。

三、双实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管静、万义平在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中,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保证、三个结合、四个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方案。“一个目标”是培养财务管理应用能力。“两个保证”一是实践计划保证,二是实践教材保证。“三个结合”是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科学建构双实教学体系,就要提出针对性的双实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双实教学计划,策略落实双实教学安排,多渠道提供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1.双实教学目标。

教学总体目标是科学系统地构建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心理学人才;教学子目标是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验和实践的整合;促进观察与分析社会心理问题实际能力的提高;提高心理专业学生服务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将子目标细化明确,我们编制了具体的社会心理学课程技能项目清单。在设计编写该实验实践类技能项目清单时,遵循了“两性一论”原则,“两性”是指一方面要掌握研究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掌握将社会心理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技能,“一论”是指技能条目的设计要以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为基础。

2.双实教学安排。

国外大学对学生的实践活动都在时间上有明确规定。比如英国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实习占全部课时的50%;美国社会工作硕士生两年课程中每周有三天到机构实习、两天在校内上课,实习时间超过50%。我国教育部规定大学本科生四年期间实践与实习时间不少于一年,多数学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为1/3左右,个别专业比如艺术类专业可以达50%。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经验,双实教学时间大概占整个课程教学时间的50%,考核占40%。教学安排如下图,按照问题导入—理论探讨—心理实验、社会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问题导入部分是让学生在开课阶段初期集中地提出并在其后随时提出有关社会心理的实际问题,结合于讲授教材的有关章节,准备相关案例分析。正式上课时,结合案例以及近期新闻和社会热点,作为引入。并在学生讨论后,对案例和事件进行深入评论,将实际联系到本堂课程的知识理论。通过这种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的做法,达到有的放矢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增强学习兴趣。理论探讨部分以教师讲授展示为主,向学生系统传授经典的社会心理概念、实验、理论和前沿进展,为全员参与的形式;采用课前社会心理学前沿报告、小组讨论促使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和深入分析,丰富相关知识的支架,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理论解释现实话题,促进社会心理学知识向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转化,并且能够形成社会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同时,双实教学改革还丰富了教学手段,引入课前社会新闻心理评析、小组讨论、社会心理学实验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观摩学习、自我分析报告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前三种方法针对课程实验,侧重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和深入理解;后四种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侧重于社会心理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自我心态的调节。

3.双实教学模式的评价反馈。

诚信社会论文范文4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学习上诚信的缺失

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积极性不高的习性和“混学历”的思想。虽然各个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和惩罚机制,但在考试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学生作弊现象:成绩差的学生为了及格甘冒风险,成绩好的学生则为了评奖评优铤而走险。他们绞尽脑汁,作弊方式多种多样。另外,学术抄袭也屡见不鲜。学生不是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刻苦的潜心研究去完成毕业论文,而是去抄袭别人的成果。为了蒙混过关,这些学生移花接木,东拼西凑,编造实验数据,投机取巧,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找他人论文,导致答辩时答非所问的学术失范现象层出不穷。

(二)经济上诚信的缺失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助学力度,以此来解决他们的学费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这种现象:一些大学生家中并不贫困,但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弄虚作假,谎报家庭收入,编造家庭困难原因等来骗取国家助学金,结果却拿着国家的资助肆意挥霍,进行奢侈的攀比消费,影响了助学金的帮扶落实率。还有一些学生故意拖欠学费,利用各种手段伪造家庭贫困证明去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不讲诚信,以各种理由不按时或逃避还款。这既损害了个人信用,又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项目的正常运行。

(三)求职就业上诚信的缺失

我国经济处于重大转型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诚信缺失、弄虚作假的行为。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简历是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桥梁,有些大学生为了得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毫无顾虑地在自己的求职简历上大做手脚,任意修改在校成绩单,虚构实习经历,声称自己是学生干部,对自己“过度包装”,甚至通过作弊取得或托人仿造各种荣誉证书和资格证书。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应届大学生在求职市场上的信誉。

(四)生活过程中诚信的缺失

当前高校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生活在溺爱当中,追求自我个性,有很强的排他性,在交友过程中有时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抛弃诚信意识,这尤其体现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另外,评奖评优过程中的拉关系、抢票数等走捷径的行为越发明目张胆,亲自签下的行为保证书时常成为一纸空文。还有部分学生在网络上肆意散发不实消息、虚假信息,哗众取宠,严重影响了网络正气。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方面,现在部分大学生自小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导致自我意识比较强,责任意识缺失。他们在追求个性的过程中往往不会换位思考,在实现自我需求的时候不懂得为他人、为社会考虑,极少考虑自身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正是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这些大学生往往会为了获利而舍弃诚信,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会诱导他们偏离诚信的正轨。另一方面,大学生意志相对薄弱,缺乏自省和自律,大部分学生只有在别人的监督下,才会遵守诚信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此外,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缺乏辩证的思考能力和正确的判断能力,在利益面前没有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做出一些不自知的失信行为。

(二)家庭教育中德育的不足

中国家庭长期以来重视的是子女的智育,让孩子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将来考高分、上名牌大学打基础,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都可以放在一边。这种过于看重分数、忽视品德教育的家长并不少见。他们在德行上任孩子自行发展,浑然不知其后果的严重性,不对其错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最终导致孩子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不仅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持久的。有些家长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讲诚信,甚至以诚信为耻。这些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并会复刻在他们今后的生活里,从而慢慢地形成不讲诚信的恶习。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偏差

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有些高校为了提高本校的就业率和考研率,片面强调知识、技能和证书的重要性,仍不免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对大学生的德育,尤其是诚信教育重视度不高。部分高校表面上重视诚信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其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僵化,形式化、教条化严重,难以与现实有效衔接,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没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以社会实践为例,社会实践理应成为诚信教育的重要着力点,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流于形式。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虚构实践经历、委托亲朋好友盖章作证的行为屡见不鲜,也就更谈不上感悟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待人以诚、做事以实是一种美好品行,但在人心浮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似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更能概括当前大多数人的现状。当利益和诚信挂钩,失信利多、守信反而利平甚至利少的例子比比皆是时,人们的心理天平就会开始倾斜,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失信行为也就开始屡禁不止。尽管当前社会提倡诚信,呼吁守信,但现实却是失信成本太低,人们已经对失信行为见怪不怪,漠视和不以为然的态度也屡见不鲜。在这样的环境下,初涉社会的大学生会对守信产生困惑乃至怀疑,加重了其树立正确的诚信观的困难程度,导致诚信失范逐渐侵蚀其内心良知,最终演变为将诚信抛诸脑后的现象。

三、多元协同构建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培育路径

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培育路径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针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模式,搭建“高校—个人—家庭—社会”多方参与的协同教育模式,以此真正塑造出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促进“诚信校园”和“诚信社会”的创建。

(一)加强高校诚信教育

高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战场,要在学习与做人并重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把诚信教育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上,以思政教育为重要依托、以社会实践为重要抓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立足点,将诚信教育贯穿其中,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树立崇高的诚信意识是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高校教育者要发挥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谨言慎行,无论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须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另外,高校还要加快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此档案也可以用作学生在校评奖评优、入党,获得奖助学金的重要评判指标。一旦被记录有失信行为,这一污点将永远无法抹掉,跟随一生。

(二)加强大学生自我诚信修养

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清楚地认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是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前提。同时,大学生还要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行为,提高诚信自觉性,深化对“诚信”的认识,根据社会的变化和要求,不断赋予“诚信”以新的时代内涵。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要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正直、真诚的品格,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不断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大学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做到诚实守信,恪守原则,才能真正把诚信理念内化于自己的品质,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三)优化家庭诚信道德教育

家长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进行诚信教育。家长应该言传身教,通过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对子女进行示范和引导,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另外,对于孩子的诚信教育,父母要从小抓起,从幼儿时期就要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比起别人,孩子从内心上更易于接受父母的教育。因此,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失信的行为就要及时制止,用适当的方法教育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举例说明让孩子明白失信行为的严重后果,而不是采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四)德治和法治并举,着力构建诚信社会

一方面,全社会要提升和培育公民的诚信意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力宣传传统美德的过程中强化诚信教育和公民道德修养,借助新媒体创设有利于培育诚信氛围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国家要建立健全失信惩罚制度,为提倡守信保驾护航。当前,我国急需在法律层面提高失信的成本,使失信者不但会受到道德的鞭挞、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严厉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守信者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让失信者承担信用缺失的恶果。只有构建一个良好的诚信社会,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度,才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熊达.培养公民意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与提升策略[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77-184.

[2]唐昊.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工作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5):227-228.

[3]马黎,董瑞.大学生诚信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74-76.

[4]左振,韩霞.协同视角下大学生诚信教育创新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88-91.

[5]谭银元.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协同创新的探索及实践[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2-34.

诚信社会论文范文5

新疆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三农问题的解决,对于新疆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资金问题,因此有必要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小额信贷发展。通过博弈论分析,得出农业保险能够提高信贷机构开展小额信贷的积极性,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这对于促进新疆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小额信贷;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市场

一、新疆近年来小额农贷的发放情况

新疆农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是资金问题,小额信贷能否持续发展,关系到新疆三农问题的解决。就全国而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农村支行经营成本过高等原因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因此农村信用社成为县域地区小额信贷投放主体,2005年以来新疆农村基本形成了以农信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1]。新疆小额信贷始于2001年,农村信用社是发放小额信贷的主要机构。2007年的一项新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中国银监会的调研数据表明,新疆农村信用社有1085家机构网点开办小额信贷业务,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年均累放额已由1999年的27亿元增至14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6%[2];2012年全区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各项贷款1382.24亿元,同比增加196.5亿元;小额信用贷款102.32亿元,较年初增加31.55亿元,增长44.58%;农户联保贷款190.79亿元,较年初增加32.69亿元,增长20.68%[3]。截至2013年11月末,新疆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440.58亿元,较年初增加265.75亿元,增幅22.62%;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025.5亿元,较年初增加219.55亿元,增幅27.24%,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1.21%,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4]。虽然新疆农信社的小额信贷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根据一项面向新疆农户金融需求调查显示,新疆有79.4%的农户有借贷需求。因此,就新疆农村小额信贷的需求而言,农信社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

二、小额信贷引入农业保险对于缓解农户“贷款难”的博弈分析

(一)农村小额信贷中的信用博弈分析

农村小额信贷信用博弈的参与人为信贷机构与借款人(即农户),二者均满足理性人假设。因为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缺少资金,所以只要贷款利率合适,农户一定会选择借款。因此双方博弈中,假设信贷机构有贷款与不贷款两种策略选择(贷款,不贷款),农户有还款与不还款两种策略选择(还款,不还款),农户借款金额为M,借款利息为r,信贷机构的收益为X,设农户贷款后用于生产的收益为N,其中X=M(1+r),则小额信贷中的信用博弈模型。当信贷机构选择贷款策略时,若农户选择还款策略,则信贷机构收益为X=M(1+r),农户的收益为N;当信贷机构选择贷款策略,而农户选择不还款策略时,农户的收益为N,信贷机构由于不能收回贷款,则损失所贷金额M;当信贷机构选择不贷款策略时,农户选择还款策略,则信贷机构会损失本来可以贷款给农户的利息收入,农户也因得不到贷款,损失了本来可以用贷款资金从事生产所得的收入N;若信贷机构选择不贷款策略,农户选择不还款策略,则双方的收益均为0。因此,从上述博弈来看,只有当信贷机构选择贷款策略,而农户选择还款策略时,才能达到双方效益最大化。但农户如果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会选择不还款策略,那么信贷机构之后必然选择不贷款,结果双方终止合作,结果造成信贷机构的“惜贷”现象。

(二)农业保险参与后缓解农户“贷款难”的理论分析

假设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如果信贷机构通过代办农业保险收取的中间费用为z;农户贷款从事农业生产,发生风险事故后保险公司给信贷机构的赔偿额为b;农户贷款经营后,有能力还款的概率为q,若此时信贷机构的贷款利率不变任然为r。则此时信贷机构的期望收益为T2,T2=M(1+r)q+(1-q)(b-M)+z。同时可知农户没有购买农业保险时信贷机构的期望收益T1,T1=M(1+r)q-(1-q)M,现对T1与T2进行比较,T2-T1=(1-q)b+z。由于q在区间[0,1]之间,发生风险事故后保险公司给信贷机构的赔偿额b>0,信贷机构收取的中间费用z>0。因此,T2-T1=(1-q)b+z≥0。说明农户购买小额保险后,信贷机构的期望收益提高了,因而提高了信贷机构贷款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的“贷款难”问题。

三、基于农村保险引入模式,完善新疆小额农贷的措施

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小额信贷引入农业保险机制,符合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新疆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新疆农村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各民族团结。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结合,对于完善新疆农村金融市场,促进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引入农业保险这一模式经历了数年的发展,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第一,政府作为农户、保险公司、信贷机构三方的协调者,需要强化政策上的支持,给予开办农业信贷与保险的信贷机构和保险公司更大的税收优惠。第二,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完善巨灾保险保障机制以及再保险制度。巨灾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损失是毁灭性的,一般商业保险公司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赔偿责任,因此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完善巨灾保险保障机制,同时需要建立再保险制度,减轻和分散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的风险,提高农业保险的供给率。第三,需建立信贷机构与保险公司风险共担制度,促使信贷机构风险与收益趋于平衡,促进农村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第四,完善监管制度,增强新疆农业信贷与农业保险协同发展稳定性。第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政府应大力弘扬社会诚信意识,规范社会信用行为,信贷机构与保险公司通过信用评价体系共享等方式,强化农户信用在农村信贷和保险中的基础性作用。

作者:谢泽林 永春芳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徐琪疆.新疆农户小额贷款发展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新疆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康馨方.新疆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研究———以玛纳斯县为例[D].呼和浩特:新疆农业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诚信社会论文范文6

1.中国传统文化诚信的实质是伦理式诚信。

中国人在很早之前就特别注重诚信,《韩非子》里就记载有“曾子杀彘”的故事。而作为传统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更是把诚信作为立国之本、作人的基础。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是建立在封建土壤上的,是为维护封建伦理统治服务的。诚信主要是在家族与朋友之间展开,仅仅局限在乡土社会狭小范围和熟人之间,具有有限性和人身依附性,缺少开放性和广泛性。《论语》中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也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对朋友要讲诚信,那么对朋友之外的人那就不一定了。中国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就对孩子说:“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吃,陌生人说的话不可信!”正是这种伦理思想,使传统中国构成了一个亲族社会和熟人社会。所有的道义,首先在亲族那里发挥作用,然后扩展到熟人圈子。拉关系、走后门、拉帮结派等社会现象,就是这种建立在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熟人社会的表现,只要是关系内的亲属或者熟人,所谓的规则都可以变通。费孝通先生曾把这种社会结构精辟地概括为“差序格局”。伦理式诚信靠伦理关系去维系,由关系的亲疏去看诚信的程度,这是一种狭隘的诚信。在这种关系中,人们只对自己圈子内的亲朋好友讲诚信,对所谓圈子外的陌生人则要有所保留。人们为了维系传统社会秩序和熟人圈子的人伦关系,提出圈子内诚信的道德观,有时代的局限性。一旦破坏规则,伦理式诚信态度是要看你的后台硬不硬,与处罚你的人熟不熟,处理的结果是与你的强势地位、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

2.“义高于信”价值观及其对诚信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义高于信”是儒家文化的主要价值观,《论语》和《孟子》里用大量的篇幅论证“义高于信”的思想。孔子曾经这样讲:“君子贞而不谅”;“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有一次别人告诉孔子说老家有一个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去告发了父亲,孔子不认为儿子是正直诚信,而是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而孟子则直截了当地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只要符合儒家的仁义,讲不讲诚信并不重要。所以信陵君可以“窃符救赵”。这就给人们不讲诚信,刻意变通提供了理论支持,只要是打上道义旗号就可以不讲诚信。为了国家、为了他人就可以不讲诚信,为了自己慢慢也可以不讲诚信了。这样的“义”是“虚义”“伪义”。比如,在近些年的国际比赛中,在“为国争光”旗帜下,就能随意改变运动员的年龄;打着为百姓谋福利的旗号,就可以谎报瞒报。久而久之演化成为了所谓的大义,可以为所欲为:为了改善民生可以强行拆毁民房,为了给国家培养人才可以不顾学生健康,为了给父母看病就可以抢劫别人,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就可以坑蒙拐骗。

3.“成王败寇”价值观及其对诚信的影响。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成功者是不应当受到指责的,尤其是在政治斗争中。成功了的称帝称王,并且拥有了公共宣传、历史编撰的自由,无人敢责难;失败了的被称为寇贼,失去了合法地位,没有发言权,有口难辩,即使被贬损,也没有申辩的机会。孙中山后来把它称为“历史习惯”。他说:“中国历史上有一习惯,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甚至有人认为:“自古以来成功的大英雄,也必是大流氓,他们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一切手段,他们从不信守什么仁义道德。我们分析了刘邦、曹操、朱元璋等历代的大人物,几乎很少有例外。”“成者王侯败者寇”是伴随着儒家信义文化同时存在的亚文化。所谓亚文化,是指和主流文化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的、与主流文化相抵触的文化。其特点是不见于官方与主流社会的明文倡导与正面认同,但事实上却为人们所熟悉,并且心照不宣地彼此默认。在这些人眼里,成功是唯一的目标与原则,只要获得成功就将诚信抛在一边,甚至屡屡尝试用计谋和背叛来获得成功。为了成功他们不承担道德责任,在他们眼里成功就是至真、至善、至美。成王败寇价值观作为敌我双方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需要本无可厚非,但久而久之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传统心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实生活的潜规则:只要获得成功,可以突破道德底线。考试作弊、科研造假、论文抄袭、假唱假摔、短信诈骗等这些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我们的诚信底线。“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价值观根本无视诚信的存在,甚至无视道德的存在,把诚信当作成功的附庸,不问过程只看结果。民间流传的“英雄不问出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谋大事者不拘小节”等都是它的翻版。它的存在与蔓延不仅破坏了人们交往中的诚信,而且直接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从而带坏了社会风气,造成社会上行贿受贿、贪赃枉法、买官卖官、坑蒙拐骗等不良现象。

二、市场经济需要契约诚信

“契约”一词源于拉丁文,原义为交易,是双方或多方协议认可并承诺遵守的行为规则。它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未能履行义务时的惩罚措施。在契约关系中,大家都必须信守承诺,如果一方违约,对方就会取消他的利益实现的保证权利,并要受到惩罚。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加上契约的外在约束机制,就会促使社会成员之间自觉地遵守自己的诺言。契约信守精神是契约精神的核心精神,人们订立契约源自彼此的不信任,当契约上升为契约精神以后,人们订立契约就成为彼此的信任。西方社会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他们的诚信准则,同中国人的伦理式诚信大不一样。他们的诚信,建立在契约基础上。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国王贵族、领主附庸通过分封采邑就确立了权利与义务关系。附庸必须履行兵役和劳役义务,否则领主就有权收回采邑;同样,领主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附庸,附庸就可以另找其他领主。这种制度下,贵族一方面需要忠于国王,另一方面又可以反抗违背契约的国王。由此,形成了欧洲式的契约传统。当然欧洲式的诚信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不是以熟人圈子为前提,而是以双方缔结的权利义务的契约为基础。契约的达成构成了诚信的界限,一方的诚信,必须有赖于另一方履行义务方能实现。随着近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契约精神成为一种契约文明,不仅在商品领域人们要遵守契约原则,也体现在社会关系与人际交往中,契约原则成为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契约文明的产生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是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历史发展表明,人性的自由、权利的平等、政治的民主、体制的宽松以及社会价值观的正义取向,既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其客观的保障体系,可以说契约精神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在当代,进一步强调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从契约理论发展史来看,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市民社会就是契约社会。市民社会正是依靠各种形式的契约,来规范交往主体行为,从而实现经济交往的公平。从国际贸易交流与合作到市民生活方方面面,契约精神被公认为最具有公平、自由、效率的时代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成熟,契约已经广泛地进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秩序的基础。

三、伦理式诚信与契约式诚信的根本区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道德自律基础上的诚信,相信人可以通过教化、修身而达到诚信,诚信主要靠道德约束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又是建立在不平等精神基础上的诚信,本质是为强势服务的,有利于强者,不利于弱者;有利于熟人,不利于“生人”。对强者而言,是权利大于义务;对弱者而言,是义务大于权利。而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契约诚信的出发点是,人是靠不住的,只有通过“契约”的形式迫使其诚信。西方的契约诚信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规则诚信,任何人在规则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人都不能破坏规则,否则必受惩罚。诚信的对象包括整个社会上所有互不认识的陌生人,而不仅仅是熟人。四、传统诚信、契约诚信对当代社会重建诚信的启示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一方面需要承接中国诚信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还要实现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型。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伦理诚信还是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契约诚信,都是人们诚信文化的宝贵财富,都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但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对待。

1.产生传统文化当中的伦理诚信的经济基础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造成人们依靠伦理诚信的社会土壤还没有消除干净。

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有待完善,还需要不断推进。比如社会福利制度,目前我们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刚刚起步,人们之间,特别是亲人与朋友还是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候主要的支柱。要改变中国这种现状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改变人们之间的依附关系。

2.现代化的浪潮虽然摧毁了滋生伦理式诚信的社会基础,但是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的诚信文化在我们重建诚信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另外,我们在继承传统伦理诚信的同时要善于科学分析,结合时代与时俱进,古为今用。在此问题上,既要反对那种认为传统的东西已经过时,一味地追求和全盘照搬西方文化的做法;也要反对打着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旗号,把中国诚信重建的希望寄托在照搬古人的做法上。

3.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趋利性必然产生非诚信行为,契约诚信无疑是实现诚信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形式。

诚信社会论文范文7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诚信;高校大学生

国家助学贷款由政府主导,目的是资助贫困大学生,通过承办银行发放贷款,学生在校期间是免息的,主要有国家财政缴付利息,高校与相关教育部门协助政策的推行和贷款的办理。学生只需要承诺毕业后及时还助学贷款本息,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即可,不需要提供任何抵押。但纵观政策推行至今,以及结合学生毕业后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现实还贷情况,高校大学生因逾期还贷,甚至是有意违约,拒绝还贷,而造成信用危机的社会现象日益严重,从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

一、高校助学贷款现状

国家助学贷款于1999年在北京和其他7个城市试行,主要承办单位是工商银行。学生如果出现违约还款的情况,由学校和财政分担。2000年,在全国大范围正式实施,得到了各个城市的高校的认可,同时也从根本上帮助了贫困大学生解决了因经济条件制约就读大学的问题。2003年,是自1999年以来首批还贷的时间,还贷进入高峰。不过,通过调查发现,还款的具体情况显示的数据分析,主动申请还款和向学校,或有关部门报备具体去向的毕业生与贷款学生总数的比例仅有50%,可以见得学生对于这个还款的时间观念还不强,另外,助学贷款中的第一笔还贷情况也不理想,比例居然低于80%。因此,国家银行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停止对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不完善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制度、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以及不健全的个人征信体系、单一的还款方式、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还款意识的缺失、就业竞争压力大,社会工作收入低,因家庭实在拮据无力偿还贷款等,成为我国助学贷款风险的主要成因。而笔者认为,制约申请助学贷款学生还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对诚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很多学生的诚信意识有待培养提高,所以,学校结合家庭和社会力量加强诚信教育,可以促进诚信意识和道德等个人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高校大学生的助学贷款违约率,从而对高校助学贷款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在当下大学校园内,随着社会负面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以至于学生对于个人利益,如:金钱、荣誉、欲望等方面产生了超乎现实的追求,学生因为经受不住种种不良的诱惑,从而出现了诚信危机。同时,诚信危机也成了现在社会中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大学,需要考试,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学校有设立奖学金、国家层面为了表扬与激励、帮助困难学生设有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部分学生为了不挂科、为了拿到相关奖励,铤而走险滋生侥幸的心理,屡碰考试作弊的红线;为了评先评优,伪造虚假的获奖证明或证书;不能及时缴交学费、住宿费,甚至故意拖欠;提供的助学贷款材料中,存在虚假信息,谎报虚报;毕业后恶意违约,逃避履行还款责任等诸多恶劣行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让大学生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让大家给当代大学生贴上了“诚信怀疑”的标签。培养诚信美德,努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有为青年已经成为现在一个严峻的研究课题。

三、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

当今社会,正能量与负能量并存,人们素质良莠不齐。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许多商家所谓“猫腻事件”,没有职业道德,也缺少企业良心,只考虑一味提高经济利益,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的诚信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某些不良思想,不道德行为的传播,都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近年来,媒体传出来的负面新闻如明星范冰冰“偷税门”、部分商家为了通过工商局的检查“弄虚作假”、长春长生疫苗“假冒伪劣”、腐败工作作风、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更是多不胜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通信工具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无疑增加了这些负能量的传播率,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淡化其诚信意识。

(二)学校诚信教育制度不完善

据调查研究,许多高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大多选择走个“过场”,然后草草了事。大部分高校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形式来完成,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已经成为传统的理论知识课堂的常见现象,因此对学生诚信意识教育效果没有明显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久而久之,学生缺乏诚信意识越发明显。

(三)家庭对诚信教育的不重视

家庭教育是学校之外的又一重要教育过程,父母的正确教育、身体力行的点滴直接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作为学生的启蒙导师,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很多时候随意承诺但对数情况下无法兑现,给孩子造成一种不遵守诺言也是一种正常行为的假象,形成了今天的“许诺式”教育。家庭教育观念也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家长“重成绩、看分数”,认为诚信教育可以无师自通,以至于诚信意识也不能提起孩子的重视。

(四)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因素

一方面,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的重视度不够高,对助学贷款的主观认识偏差,没有较强的自律能力,道德修养不高,在面临强大的诱惑的时候,容易产生邪念;另一方面,当代社会就业竞争力也确实十分激烈,学生刚从学校毕业,毕业前几年甚至还在职业适应期,存在工作不稳定的情况,自然收入也存在波浪形的发展,时高时低。收入水平不稳定,生活都成问题,学生何谈还贷?大城市的高消费,小城市的低收入这个同样也是还贷率下降的理由。

四、助学贷款诚信缺失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诚信社会

国内近年来,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大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个网络信息快速而发达的社会,媒体和信息小程序的资讯,学生群体基本是第一时间了解与传播的。某些腐败、不良之风会直接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贪污受贿,诚信缺失等不良风气侵蚀了某些意志不坚定的大脑。社会风气对于人们的影响极其之大。只有加强制度的建设,构建诚信社会,才能让大学生诚信贷款有所保证。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等应该联合,共同打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诚实、和谐型社会。政府部门真抓实干,积极下乡调研考察,走进基层,宣讲诚信知识,定期到中小学校园开展诚信主题讲座,诚信知识展览会,诚信主题手抄报等活动。让广大民众生活在一个“讲诚信、重诚信”的美好社会环境中,今日的诚信教育要重视各个成长环节的培养,从娃娃抓起,让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以正确的姿态茁壮成长。

(二)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家庭教育,父母应提高重视程度,在生活的各个细节都能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即使成绩十分重要,也不能把这一重要方面所耽误了。作为学生家长,也要不断学习,用陪伴去影响学生,提高孩子学习知识的动力。高校可以通过线下开展以“诚信、励志、自强、自立”等为主题的比赛,以诚信作为主要辩题的辩论赛,以诚信缺失或提高诚信意识为内容的话剧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诚信知识考试、诚信宣传板绘制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大学生对诚信教育的关注度。同时,还可以在新媒体平台广为传播正面教育的案例,利用线上的,如:QQ、微信、易班App等,进行正能量的传播,以助于诚实守信的道德观融入到学生中的思想与生活当中。另外,寒暑假期间,指导老师可以带领在校的助学贷款的学生参加社会义务服务当义工或者是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团省委组织的“展翅计划”参加事业、企业单位实习等活动,在各类实践工作中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社会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学生的诚信度在工作中提高。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用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教育和社会感恩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学会感恩,对诚信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对国家助学贷款有更深一面的了解。

(三)完善规章制度

要提高学生的诚信教育与守约意识,笔者认为,务必在申请、审核、发放和偿还每一个环节都把好关,并且需要严格对待。首先,是助学贷款的贷前管理。在学生入校之前必须提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如:邮寄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册的同时,必须连同诚信教育手册一起邮寄,让学生在入学前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同时,也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平台,如易班App,在学生入学前,发送相关诚信守约教育或缺乏诚信的反面教材的视频或推文,切实让存在侥幸想法的同学有心理负担。在《新生入学教育》环节,诚信教育应该是重中之重的内容,并且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职业发展教育课》等教材和课程中,保证诚信教育能在上课内容中体现,在学习知识中有涉猎,深层印入学生的脑海中。其次,是管控贷中管理。学生入学开始,对于提出申请的学生,学校严格审核,建立层层监管体质,由各班级班主任联系学生家长、学生当地村委会、当地镇政府等,核实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学生弄虚作假。最后,贷后管理工作中组织学生签署诚信还款承诺书环节,要穿插正反面事例教育活动,通过针对性、系统性、经常性给学生一个积极的诚信教育,不断以正能量、责任与担当充实学生的头脑。学校资助管理部门要制定完整的宣传与走访制度,让贷后管理工作高效进行。学校方面需要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如发现学生在申请助学贷款或者考试舞弊、在校期间存在盗窃等不良行为,学校应该对该生的不良表现记录入案,建立诚信缺失的惩罚机制,如:大学期间不得参与评先评优。通过有效地系统记录,以此牵制学生违反诚信的思想和行为,让诚实守信深入学生的内心。

(四)完善贷款机制

诚信社会论文范文8

关键词:地方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

当前,在整个社会产生信用危机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诚信缺失在高校学生中屡见不鲜,不利于自身成长成才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损害其他学生的权益,从整体上败坏和影响高校教育质量和信誉。2013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教资助厅函〔2013〕1号),强调对高校学生开展资助诚信教育的主题活动。2014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教党〔2014〕40号),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把诚信档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重要依据。大力加强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为和谐社会建设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成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地方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现状

1.地方高校研究生诚信缺失的形态表现

对高校研究生的诚信教育关乎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品格的完善,由于高校是培养道德诚信的主体之一,落实好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为社会所做的重要贡献。当前高校研究生诚信缺失从意识形态来说,主要体现为诚信意识缺失和诚信行为失范两方面。从具体诚信表现来说,主要表现在学术诚信、学业诚信、生活诚信、思想诚信和就业诚信五方面。研究生学术诚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失范,主要表现在学术论文抄袭、编造篡改剽窃研究数据、一稿多投、学术成果挂名及漠视周围学术诚信缺失现象等。学业诚信主要针对研究生学业环节中出现的诚信失范现象,重点表现为考试作弊、实验数据造假,尤其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攻读研究生过程中对课程考核重视不够所造成的诚信失范现象等。生活诚信多表现在少数经济困难学生对家庭真实情况的隐瞒,或是在职人员攻读研究生时对自己真实工作情况的隐瞒,或是部分学生恶意拖欠学费、住宿费、助学贷款等现象。思想诚信主要指在日常生活中所出现违背诚信行为的意识缺失。就业诚信主要发生在研究生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履历造假情况,特别是对计算机、英语及学习成绩等成果的再包装等现象。而研究生诚信缺失较之本科生而言,无论在意识形态上的缺失还是行为失范上都比本科生明显。在行为表现上,研究生诚信问题与本科生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对大连海洋大学部分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调查显示,54%的研究生认为,学术诚信是最集中的诚信问题,学业诚信次之;56%的本科生认为,诚信问题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学业诚信,学术诚信次之。

2.地方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的困境与缺失

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社会家庭等外界环境的渗透影响;二是高校诚信教育的偏颇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三是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匮乏。从诚信缺失行为的发生原因出发,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关注诚信教育,地方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的开展应时而生,各大院校加大对研究生的诚信教育和宣传,签订诚信承诺书、开展诚信论文等宣传活动。尽管如此,高校诚信教育依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李洪华认为,高校诚信教育现实困境首先表现在对诚信和诚信教育的认识不足;其次,诚信教育方法与教育对象的接受心理不适应影响了教育本身;再次,学校诚信舆论导向不清,诚信文化建设不足;最后,诚信制度建设滞后,诚信教育管理乏力,诚信教育体系的不完善。

二、地方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的伦理需求与内涵特征

1.地方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的伦理需求

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对于社会群体而言,诚信意味着倡导真实无妄,因此具有不自欺,也不欺人的双重含义。无论是我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所倡导的“诚者,天之道也”,还是西方诚信思想表达的“契约观念”,诚信作为一种思想道德和行为意识直接影响每个人的立身处世,对公民进行诚信教育则是对诚信精神的进一步倡导与实施。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加速,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衍生,诚信缺失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八荣八耻”中将“以诚实守信为荣”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对诚信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学生作为社会发展中较高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的群体,尤其是研究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又是未来社会的新型公民,承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使命和基本要求。研究生的诚信品德高低既对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具有较大影响力,又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及前景具有一定相关性。高校研究生的诚信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

2.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的内涵特征

研究生诚信教育就是高校为培养高层次人才诚信品格而实施的一种道德教育,是高等院校依据社会诚信教育的特征以及对学生诚信品格的根本要求,按照教学要求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生施加诚信影响,实现培养研究生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树立研究生诚信道德观念的教育目标。外在的道德规范需要内化为自身的诚信品质,研究生诚信教育就是将内在诚信品质最终转化为外在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人格教育,也是一种公民资质教育。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具有渗透融合性,研究生的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科技职业道德的高度融合,诚信教育具有高度的融合性,需要渗透到各项工作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教育,而不能单靠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二是具有认同矛盾性,相比本科生而言,研究生作为教育主体,更具自我意识和自我驱动力,对于诚信的认知相对明晰,在知识教育过程中容易接受和认同教育的目的。然而他们愿意且接受诚信教育,但并不减少其诚信失范行为的发生,在教育实践上,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三是具有典型集中性,研究生诚信的缺失主要发生在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现象,失范行为的发生较为集中且典型。

三、地方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维度

鉴于地方高校研究生诚信的现状及行为成因,亟须构建适用于研究生诚信特征的诚信教育体系,以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活动的实施和管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学生各培养环节的育人效果,对维护校园稳定、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体系应包含四大构建维度,即诚信氛围的营造、诚信意识的重塑、诚信行为的约束、诚信评价的反作用(见下图)。

1.诚信氛围的营造

校园软环境对于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大学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以学风、校风为主导的校园软环境对于诚信氛围的营造有较大的作用。学风是大学气质和大学灵魂的内在表现和良好的内生凝聚力,而校风是大学学术精神的精髓所在,完善高校优良学风、校风的长效机制,强化诚信责任,弘扬诚信传统,用校园软环境激励学生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诚信氛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接班人。

2.诚信意识的重塑

研究生诚信意识的重塑不仅是将意识层面的内化,更是自觉将诚信的言行举止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增强诚信教育地位,提升诚信教育和宣传力度,除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教育作用外,可通过诚信知识问答、文明讲座、先进人物评选等系列诚信教育活动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把以学术诚信为核心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内容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把研究生诚信教育的目标集中在个体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养上,成为讲诚信、守信用的良好公民。

3.诚信行为的约束

良好的诚信行为离不开诚信教育与诚信管理的有机结合。诚信教育是诚信管理的目标,诚信管理又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起保障作用。建立诚信教育管理中心等机构,建立完善的诚信管理机制,拓展诚信教育内容,对于规范诚信行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诚信评价的反作用

作为高校诚信体系建设的核心,诚信评价能够及时对诚信行为及诚信教育的发生进行反馈和再作用。一方面可以反馈学生失信行为的发生,检验诚信教育的效果,促进诚信自律,完善教育各环节;另一方面为建立诚信奖惩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对接社会诚信系统,为诚信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在诚信评价体系中,以在校研究生为主体评价对象,教师、教育管理者、辅导员等为评价主体,建立科学的诚信测评体系、诚信档案、诚信奖惩机制及相关监督机制。

四、地方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的路径

1.他律与自律行为的高度统一

诚信自律主要是通过人格塑造时形成的道德自我约束,同时进行不断自我完善和修复。自律是把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付诸到日常具体行为的一种手段。诚信行为的产生在受诚信意识的潜在作用外,也会对诚信意识加以吸收和分化。单纯依靠诚信自律是无法完成诚信教育的。而依靠制度建立起来的诚信约束是规范诚信原则、诚信形式、诚信内容的主要途径。当前存在的社会诚信失缺现象归根结底是制度失衡,与诚信监督约束机制的不完善有直接关系。由于研究生诚信教育具有认同矛盾性,诚信教育需要通过自律的内化和他律的约束共同完成道德行为。社会诚信人格的形成需要道德和法律机制做依托,更需要监督机制的引导、约束、激励和惩罚,在他律和自律的高度融合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诚信人格。

2.规范教育与能力教育的有机结合

规范教育是个体行为能力的修正,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规范教育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和整体素质支柱,对个体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能力教育是个体智力技术的载体和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由于研究生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科技职业道德的高度融合,具有复杂的渗透融合性,它既需要规范教育也需要能力教育,实现诚信共性问题和实际需要的有机结合,使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诚信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辛全洲.大学生诚信危机与高校诚信教育[J].攀登,2010

[2]陈丰.高等学校学生诚信教育及诚信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肖艳红.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

[4]李红华,张祖斌.高校诚信教育:现实困境与务实出路[J].高等农业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