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道德教育范例

诚信道德教育

诚信道德教育范文1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信任,它是产生于人际交往之间的道德原则。中国拥有丰富的诚信文化资源,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则说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先修其身;欲其修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孔子将诚意作为连接格物、致知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纽带桥梁,成为道德内修与外成的关节点,具有促进道德完善、家庭和睦、国家兴旺与天下太平的多重社会功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更是契约经济,市场主体建立的经济关系,都是在法制的框架下双方签订契约而产生的,因此,诚信,即待人真诚、兑现承诺对于契约的实现十分重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流动性是正相关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的流动性也大大加强,信息网络的发达和各路交通的便捷,更促发了社会流动的便易性,当封闭的堡垒被流动的浪潮瓦解之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关系也变得复杂而多变,相互之间更需要建立信任准则,社会也需要构建信任机制来维护流动性下的秩序和稳定。提升公民素质也是政治民主的重要事业,而我们这一方面相对缺乏经验,即自传统而来的社会,市民阶层相对薄弱,乡土结构异常稳固,这就使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维护个人权利的渠道和意识比较少,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东方与西方在诚信方面的区别,主要在于西方的诚信是靠法律制度和宗教信仰,而东方则是靠人与人之间的血缘或熟人关系来维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只对自己的亲朋好友讲诚信,对所谓的“外人”则要有所保留。那么,当传统的熟人社会被流动冲散为陌生人社会时,维系诚信的社会机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陌生人的社会中,公民是其核心要素,以诚信为重要内涵的公民道德养成则是未来公民社会形成基本要求。因此,大学生首先是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才能担当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在大学阶段对其进行诚信教育是社会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议题。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环境分析

(一)外部社会现实环境

当今社会,诚信的缺失已是当前无可争议的问题。当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而来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成为流行的价值取向时,从某种程度上说,金钱已经取代诚信,成为很多人心中的信仰,诚信已不再是人们心中敬畏的道德定律,不再是能够约束人们行为活动的社会准则。在层出不穷的失信风波中,包括政务、商务等诸多社会层面的公信力受到越严峻的挑战,社会公信力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和保障,而社会诚信体系则维护者社会肌体的正常范围运转,公信力的缺失是社会的悲哀,更是损害社会肌体的毒素,充满着负性能量,摧毁着社会民众的价值体系。这种负性能量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悄越过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墙”,渗透进墙的那一边。信息时代的学子们以最快捷的速度接收着社会的大量信息,诚信缺失的社会环境带给他们的现实冲击力远远无法被课堂上老师的道德说教所弥补,这样的外部环境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内部学校教育环境

再看内部的学校教育,仍旧停留在观念的解释、说教的程式、知行的脱离之上,道德观念的解读和阐释是重要的,它将会告诉学生诚信是什么,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然而,我们的诚信教育构建于一种过于宏大的意识结构中,在现实的拷问下,无法说服学生将诚信纳入其日常行为准则,也就是说,学生都知道概念,也知道价值,但无法从内心深处获得认同,因为诚信缺乏的社会环境传达的信息是:也许,做一个诚信的人反而无法带给他们想要的生存机会。教师们的教学程式依然采取说教,更有一些并不具备师德的人也加入了传道者的行列,起到了坏榜样的作用,使学生们在对于诚信品格的思考和认同上更加迷惑,而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教育现实使得学生无法通过践行去固化其受到教育或感染的道德理念,从而知行脱离,无法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

三、以公民道德实践为原则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探索

通过不同机构或课题组的调查,我们发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如:逃课现象严重、考试作弊、剽窃论文、在招聘中浮夸、在简历中作假、在网上造谣,甚至人身攻击等等,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行为,不但不会在同学中受到谴责,而且还往往被作为经验推广,这与现代社会对人的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道德规范是相违背的。而诚信观念的淡漠是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所在。对大学生的教育活动仍主要在于高校,面对内外部都堪忧的诚信环境,面对教育主体自身诚信状况的不乐观,高校需要思考,如何构建起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创新性机制?

(一)以社团为载体组织诚信主题的各类活动

诚信是人与人建立关系的黄金准则,是公民道德要求的重要内容,在大学阶段,寻找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诚信教育机制,对于其日后建立良好的诚信品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将诚信问题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应该着眼于广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构建,着眼于他们道德生活的需要。社团活动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之外最重要的活动载体,社团针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内心需要以及社会期待等因素组织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从经验的角度来看,很多走入社会后发展得不错的学生大都是有过社团经历的,而大多数具有丰富社团经验的学生在走入工作单位后都能成为骨干,因此,社团可以也可能成为培育学生道德养成、实践道德原则的重要平台,而实际上,道德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且其道德实践更应该融入日常的生活之中,成为其人格品行的内涵,光有信念是不足以形成道德力量的。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社团可以作为道德践履的机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塑造。社团可以围绕“诚信”这个核心问题,以社团的不同属性寻找不同的角度,开展丰富的诚信教育活动。通过学生日常组织和参与的社团活动,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从而逐渐将诚信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并内化为今后的诚信行为。

(二)以多维度的人文视角营造大学校园的诚信文化

人文精神也称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反对以神为中心的“神文主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理念,它包含几个基本元素:人性、自由、理性、独立、关怀和协调。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主要来源于个体内心的道德理念,以及社会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只要每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提高了,诚信的重塑将不再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高校的诚信教育不能因诚信而诚信,而是要综合分析诚信品格发生作用的因素和契机,努力创造这些因素累积、契机发生的环境土壤。一是责任意识,责任首先是对自己的正确定位和认识,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对这些角色的认同感是责任意识的基础,有了责任意识,才会履行应尽的职责,实践应行的操守。学校可以多创造些社会模拟平台,通过社会角色的模拟,来促进学生的角色认同,继而增进责任意识。二是自律意识,失信行为的发生往往就在于自律意识的淡薄,独生子女时代的大学生普遍性的意志力缺乏,当面对外界的诱惑或者压力时,往往会无法抵挡或承受。因此,高校可采用各种方法去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力,让自律精神能闪现在学生喜爱的或日常的活动中,他们才会愿意去行动。三是审美意识,诚信是真和善,那么势必会与美相连接,审美意识的培养会塑造人的精神品格,净化人的心灵空间,使其能自觉性地抵制虚伪和丑恶。高校可多开展艺术文化活动,除了艺术特长生之外,更应鼓励普通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培育他们的审美意识。

(三)以道德践履的基本原则建构诚信的实践机制

一是建立诚信制度,以外部性强制力量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并内化为其诚信品格。建立的诚信奖惩制度,对违背诚信的大学生进行批评处分加大了学生的失信成本,促使学生强化诚信意识,从小诚信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与诚信修养。

二是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以学校为主体,同时引入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模式。首先,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以高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杜绝校园内的不诚信现象,营造浓厚的诚信教育环境。其次,高校必须强化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共同促进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家长在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家长必须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诚信榜样。最后,要尽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逐步健全市场经济诚信法规体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诚信道德教育范文2

关键词:诚实守信价值德育渗透践行

诚信危机必然导致社会主体之间的相互不信任。有关调查发现,我国社会的信任危机从宏观的政府信任、制度信任,到对专家、证书、货币等系统信任,再到微观层面的消费信任与人际信任,几乎涵括了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①人们都渴望与诚实守信的人交往与相处,都害怕被欺骗、被算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诚信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学生与朋友交往,要以诚相待,以心换心,用真心去交往;说话做事要量力而行,信守承诺,不要信口开河。2017年笔者曾对海南省1000名中学生进行“以诚实守信为荣”调查,结果显示,83.5%的中学生以诚实守信为荣,7.5%的中学生说不清,9.0%的中学生不以诚实守信为荣。可见,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诚信教育,具有十分迫切而且重要的意义。

一、经典讲读中阐释诚信的内涵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诺千金”的故事家喻户晓,我国传统典籍中关于诚信的阐述比比皆是。何谓诚信?如何理解诚信?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取经典讲读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诚信的内涵,可以很好地渗透诚信教育。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遵守社会规则”中的“诚实守信”时,笔者理论联系实际对课本知识进行挖掘。1.诚信在真在诚,即真诚、诚实。《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诚信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诚信是做人的根本。真诚的人,做人实在,心灵无瑕,与人相处,能友谊长存。真诚的人,内心坦荡,不虚伪,不做作。做人真诚,做事顺其自然,贵在真心实意,求得光明磊落,依靠真诚感动人。宋朝杨时在《二程粹言•论学篇》中说:“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诚实的人是快乐的、是纯洁的;一个人如果不诚实,性格就会扭曲;一个人如果很坦诚,内心就会无所忧虑,洒脱自在。真诚是心灵最圣洁的体现,我们要用真诚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用真诚对待他人。2.诚信在信,即守承诺、讲信用。信,就是外信于他人,不欺骗他人,讲信誉,讲道义。《论语•颜渊》中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这意味着,一个有诚信的人,做人做事符合天理道义,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论语•述而》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告诉我们,人要全面发展,必须要做到德才兼备,要有文化知识,要有品行修养,要忠实可靠,要诚实守信。《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警示我们: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将一事无成。人与人之间交往相处要靠诚信来维系,诚信是高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人的发展全过程。3.诚信是“内诚”的外现,其核心是善良。诚信是中学生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它是一种良好的道德修养。诚信的人散发着芳香的人格魅力,诠释着人间的真善美,传递着人间的正能量。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正心诚意”和“反身而诚”在个人道德修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强调“做本色人,说诚心话,干真实事”。因此,中学生必须做到心地善良纯真,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中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必备的道德修养。同时,中学生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诚信,是否欺骗了他人。

二、故事讲述中领会诚实守信的价值

“诚信是诚信者的通行证,失信是失信者的墓志铭。”人们常说“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学生要用诚信来处世,用诚信来待人。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故事的讲述与分享,让学生领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故事一,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某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他拿着它来到花园边,随手把父亲最喜欢的樱桃树砍掉了。他的父亲发现小树被砍断了,就问是谁砍的?华盛顿说是他砍的。父亲没有惩罚他,却大大赞美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要像华盛顿学习,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将来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接着,笔者和学生一起讨论诚信的重要性,诚信对个人来说,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价值观,对生活幸福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来说,“诚信”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对国家来说,是国家繁荣富强、日益强盛的保证。在社会生活中,诚信不仅具有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而且具有约束功能和调节功能。故事二,西周有个周幽王,为了博取爱妃褒姒一笑,于是点燃了烽火,军将赶到后却没有发现敌人,诸侯们被戏弄了,褒姒看了淡然一笑。周幽王多次故伎重演,诸侯不相信他了。后来敌人来犯,众将没有出战,周幽王被杀死了。接着,笔者问学生得到哪些启示?通过这个故事,学生明白了失信的下场,懂得了诚信的重要性。对于中学生来说,“诚信”是为人的根本、是处世的法宝。中学生要把诚信作为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诚信”精神,是促进校园和谐发展的道德基础,它不仅促进校园健康运转,而且对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有着重要意义。

三、以榜样示范注重诚信导行

优良品德的养成,离不开榜样示范的力量。在教学中,笔者注重优秀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诚信精神的渗透引导。西汉杰出的军事家韩信,小时候家里很穷,落魄的时候,有一个善良的漂母同情他,接济他。他离开漂母的时候,告诉恩人将来一定来报答。韩信做了楚王以后,果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兑现许诺。告诉学生要向韩信学习,做一个有诚信的人。接着,笔者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人?大家都说喜欢诚实守信的人。笔者让学生一起讨论诚信的人有哪些具体表现?有学生说诚信的人待人接物讲信用、言行一致,言必行,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有学生说诚信的人诚恳、实实在在;有学生说诚信的人童叟无欺,善待自己的亲戚朋友,善待老师同学。笔者告诉学生要以诚信的人为榜样,努力做一个诚信的人。诚信是一种美誉,古往今来,诚信一直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关键,是做人的准则和要求。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有了诚信,中学生才能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推动文明校园的建设。诚信是做人的品格,它也是一把道德标尺,它可以使人们相互善待。诚信是通往高贵灵魂的必经之路,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是通往幸福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真谛。孔子的学生曾子,博学多才,道德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上集市,孩子闹着要去。妻子说:“你在家玩,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很高兴,就在家玩,曾子却真的把猪杀了。妻子说,“我是逗孩子玩的,你为什么当真呢?”曾子说:“孩子小,不能欺骗呀。”家长、教师要做学生的诚信榜样,教育他们像优秀的诚信人物学习,以榜样示范注重学生的诚信导行。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了诚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诚信的中学生才能取信于他人,做人做事才能让他人放心。伟大的育人工程只有依靠诚信才能发展壮大,只有依靠诚信才能更好地立德树人,中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

诚信道德教育范文3

1.学业上的诚信缺失。

有的大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经常迟到、早退、旷课,一到考试就弄虚作假,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甚至请人代考。尤其是考试作弊现象日渐泛滥,甚至日趋常态化,不少高校采取多种措施严厉打击仍难收成效。

2.经济活动中的诚信缺失。

不少大学生缺乏契约意识,恶意拖欠,甚至不还助学贷款等。助学贷款是国家为扶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一项政策,是完全意义上的信用贷款。但是,有的大学生毕业后用各种借口拖欠贷款,甚至隐瞒工作单位,不透露联系方式,以逃避归还贷款。更有甚者,恶意拖欠学费,夸大家庭贫困程度,以骗取特困生困难补助。有些大学生为了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条件,在简历上编造工作经历、涂改学习成绩、伪造获奖证书以及虚假的学生干部头衔等。还有少数大学生缺少诚信观念和契约意识,在就业过程中心猿意马,个个签约,然后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毁约,全然不顾学校和个人信誉以及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

3.日常交往活动中的诚信缺失。

有些大学生在与同学、教师的日常交往中心口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功利思想严重,入党、评优、竞选学生干部等动机不纯,虚荣心强;虚报班级出勤情况。在网络交往中,有些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互相传播虚假信息,制造病毒,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甚至走上网络犯罪的歧途。有鉴于此,在今天的大学教育中,如何加强以诚信教育为重点的大学生德育,确是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公民诚信教育问题。2001年,中共中央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列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也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其中,个人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诚信危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校诚信教育的效率低下也难辞其咎。伦理学是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任何德育理论都必须建基于对道德的正确理解之上。高校的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真正提高效果必须正本清源,以对道德的正确、全面的理解为基础和前提。由于传统的德性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将德性和规范作二元对立式理解的局限性,建基其上的德育理论也相应地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这是高校诚信教育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在当代伦理学的视域中,德性和规范作为道德的二维,不可或缺。高校诚信教育也应该从两个方面展开:既重视个人诚信品德的培养,也注重以制度规范、惩戒个人的失信行为。

二、道德的二维视域:德性和规范

伦理学史上存在德性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两种基本形态(规范伦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别,本文中的规范伦理都是指狭义的规范伦理)。德性伦理又称美德伦理,曾在古代伦理学史上长期占据主流地位。它以行为者为中心,探讨“人是什么?”和“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之类的问题。其基本观点是,人的道德行为出于德性,有德之人的行为自然会“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以其为指导的德育实践以人为中心,以培养受教育者健全、高尚的德性为目的。德性伦理的优点在于以人为中心,落实到德育实践中也就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可以充分体现对受教育者的尊重。但是,在当代社会,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1.德性伦理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高尚的德性,但哪些德性是高尚的德性

或者,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德性呢?换言之,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呢?这既是德性伦理探讨的主题,也是以其为指导的道德教育必须明确的问题。在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群体对这类问题往往不可能有一致的回答。

2.德性伦理指导下的高校诚信教育往往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

德性伦理一般认为,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健全德性。而任何德性总是以具体人格为其载体,凝结在不同文化传统的理想人格典范之中,诚信品德也不例外。相应于此,高校诚信教育往往采取榜样示范的办法,试图通过榜样的道德力量产生以德服人的效果,从而达到感化学生,使学生努力效仿的目的。在这种德育理念指导下,我们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又一个践行诚信之德的榜样和模范,如古代的曾子、商鞅,当代的诸多诚信楷模等。此外,我们树立的诚信榜样往往产生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和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道德情境有相当的距离。当代大学生们即使受他们的感化,但在面临具体道德情境,需要作出选择时,他们仍会感到无所适从。规范伦理一般认为行为的正当与否与德性无关,只要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它就是道德的行为。在“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上,规范伦理一般保持沉默,它们认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人、包括社会都没有权利干涉个人的这一权利;与此相应,伦理学也就没有必要去关注和研究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更不应当为所有的人提供某种共同的、普遍的道德品质的模式。”相对于德性伦理,规范伦理的道德观和自身定位显然更适应当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并存的现状,因此,近代以来,规范伦理逐渐取代德性伦理成为占据主流的伦理学形态,功利主义和义务论都属于规范伦理学。

3.规范伦理学指导下的高校诚信教育往往表现出智育化的弊端。

规范伦理以行为为中心的道德观落实到高校诚信教育实践中必然导致对教育主体———人的忽视,并进而导致诚信教育智育化问题。因为,如果“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之类的问题是私人问题,社会和他人无权干涉,那么诚信教育自然也不应该涉及此类的问题。如果这样的话,高校诚信教育的内容将仅局限于教会大学生知道、理解当今社会的诚信规范,诚信教育也就蜕化为规范教育或规则教育了。在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规范或规则又总是以既定的“知识形态”出现,教师和学生都难免将对规范的理解、记忆与其他课程的知性内容相混同,诚信教育的智育化也就不可避免。智育化的高校诚信教育只能考察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真正考察这些诚信原则的内化程度怎么样。概括言之,这种诚信教育是重知而轻行的。因此,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考试中对诚信的意义、内涵等讲得头头是道,但这些课堂上接受的知识对日常生活却基本没有影响。德性和规范作为道德不可或缺的二维,并不是彼此排斥的,也非彼此悬隔,正如有的学者指出:“要克服德性论和规范论的缺陷,仅仅对二者作调和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本的方法和道路在于将道德作二维理解,而不是二元理解,即将‘德性’和‘规范’均理解为道德本身蕴涵的维度,而且这两个维度不是分离互竞的关系,而是互生互成的辩证关系,是道德的一体两面。”德性和规范之间互生互成的关系表现在:一方面,离开规范来谈德性,这样的德性只能是无内容的、空洞的。传统德性伦理在“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上从未达成一致,其原因就在于离开规范来谈德性,使这一问题成为一个完全抽象的、空洞的问题,对它的回答也必然是形而上的和独断论的。此外,德性虽然是内在于人的,但又必须表现为外在的德行,正如杨国荣先生所言:“如果德性是真实的,那么它就总是既凝于内,又显于外。”德性之外化为德行便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规范。另一方面,规范若不能内化为德性,规范就是外在于人的,非道德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是现代社会的两种主要规范形式,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法律规范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是外在于人的;而道德规范则不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它要求人的自觉遵守。只有以内在德性为保障,个人的行为才能自觉地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这不仅要求其对道德规范的了解和熟知,更进一步要求个人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德性。道德规范如果不能内化为德性,那它就和法律规范没有区别了,其本身就是非道德的了,不能称之为道德规范。

三、道德二维视域中的高校诚信教育路径

伦理学史上出现的这两种形态的伦理学理论对道德的理解各有偏蔽,这是建基其上的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的深层次原因。有鉴于此,不少研究者指出,指导当代高校诚信教育的应该是一种突破德性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各自局限的一种新型伦理学。如肖群忠就认为:“单方面地依靠‘自我限制伦理学’的‘规范伦理’或‘自我实现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均是不行的。”还有研究者指出:“(规范伦理和德性伦理)这种明显的不同并不表明二者互不相容,事实上它们表达了良好道德秩序建构和传承所需要的相辅相成的两条思路,一个和谐社会的道德教育和教化必须融通二者,使两种教育方式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在道德二维的视域中,诚信既是一具体的德目,是个人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表现为一系列遵守诚信规范的行为。因此,诚信教育的展开应该是一个“化德性为规范”和“化规范为德性”相结合的双向过程。“化德性为规范”意味着受教育者必须将其内在的诚信之德外化为符合现代社会诚信规范的行为;“化规范为德性”则意味着诚信教育必须以培养受教育的诚信之德为目标。只有通过这一双向的过程,个人的诚信行为才能获得稳定的担保,个人也才能得到提升和完善。

(一)“高校诚信教育应该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德为目标

无论从个体还是社会的角度看,诚信教育如果只是使社会成员停留在熟知、遵守规范的层面显然是不够的。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的维持需要社会成员对规范的自觉遵守,但个人对规范的遵守既有可能出于内在的德性,也有可能是出于某些外部的功利的原因。在后一种情况下,规范仅仅以外在于人的形式存在,其现实的作用本身往往缺乏内在的担保,是不稳定的,社会也难以达到完善的道德秩序。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对他们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他们应该成为诚信的楷模和典型,为社会其他群体树立榜样,为推动社会诚信之风的建设做出贡献。从这一意义上讲,高校诚信教育也不能停留在使大学生熟知相关和遵守诚信规范的层面。只有当他们将外在的诚信规范内化为德性,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它才能“作为存在的一种规定”而存在。因此,高校诚信教育必须以“化规范为德性”为目标,只有这样,个人的诚信行为才能获得稳定的担保,个人也才能获得道德上的提升和完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高校诚信教育应该充分借鉴、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避免单纯智育化的教育和考核方式,既重言传更重身教,让诚信教育真正进入大学生的灵魂深处。身教的关键在于大学教师能否切实践行诚信之德,以自身体现的道德光辉来感染学生。教师的示范一方面使得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并具有比理论更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师和大学生生活于同一时空中,对学生而言是一真实、鲜活的存在,比较那些不同时代树立的“高、大、全”的偶像来说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更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学诚信教育不仅仅是专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事情,也是学校管理层和专业课教师的责任。事实上,现实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达到对诚信的认同,却因为其他课程教师的一句话而前功尽弃。甚至,某些教师受当前恶劣、浮躁的学术氛围的影响,本身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就存在很多的不诚信行为。如某些教师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甚至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强行据为己有。这些行为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远大于社会层面,也是任何正面教育都难以消除的。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努力遵守诚信规范,做诚信的榜样,创造大学校园的诚信文化氛围,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感化、引导学生。

(二)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诚信体系,规范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

道德教育是实践性的学科,培养德性正如锻炼身体,必须德行合一。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通过造房子而成为建筑师,通过弹奏竖琴而成为竖琴手。同样,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大学生也只有行诚信之事才能成为诚信之人。诚信之德的养成不可能是纸上谈兵式的,而必须通过个体真切的诚信实践。诚信之德并非天生,而是在后天习得。当大学生的诚信之德还没有完全养成之时,通过各种规范、制度对其行为进行范导是必需的阶段。只有经过这一阶段,才能养成习惯,最终达到习惯性境界。目前,大学生对于哪些行为是诚信的行为,哪些是失信的行为在认知上是能够明辨清楚的,问题是知而不行。其外在原因在于,我国高等学校关于大学生诚信方面的监督制度并不健全,对大学生违反诚信的行为,学校与社会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学校的不良记录无法影响其长远利益,所以大学生就容易铤而走险。而一旦获利没有受到惩罚,又会强化这种意识,致使周围诚信意识比较强的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和困惑,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就成为诚信缺失的俘虏。因此,建立与完善大学生诚信体系已经刻不容缓,其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失信惩罚制度。

惩罚是保证一个制度能够具有刚性约束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大学生的失信行为,要根据其情节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如记过、警告,乃至开除学籍等,对于触犯法律的失信行为应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绝不能护短、隐瞒。通过这些惩戒措施,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从而既可以实现对违约者的惩罚,又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作用,促进大学生信用观念的提高。

2.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收集、管理制度。

各高校应成立专门的诚信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对大学生个人诚信资料的建档、记录和保管,保证大学生个人诚信资料的准确、完整,而且要能够实现资料的及时收集进而方便汇总与查询。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一方面可以起到长期的警戒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档案对有过失信行为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对于某些程度不是特别严重的失信行为,在惩戒之后,如果学生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再犯类似的错误,可以通过社区服务等方式而将其记录予以取消。

3.大学生信用评估制度。

各高校应成立专业部门对学生诚信档案中的记录、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对大学生的个人信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最终获得对有关个人的总体信用评价。这个总体信用评价将作为大学生将来就业时用人单位判断该生是否值得聘用的重要依据。

4.大学生诚信体系和社会个人诚信体系的兼容和信息共享。

诚信道德教育范文4

寻找英语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知识点,并进行深化教育

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比较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主要是以场景对话为主,这些场景部分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等。作为小学英语老师,除了在讲解教材中的英语知识点,还应该注意相关场景中的品德教育,或者根据相关场景进行深化的德育教学。另外,还要注意结合实际,比如说班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学校近期发生的新闻等等。老师应该学会寻找德育教学与英语教材的切入点,比如说在刚开始教学“Hello”,“bye-bye”,“goodmorning”等问候用语时,英语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多使用,并告诉学生要做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再比如说,学习到“family”这一章节时候,除了让学生了解如何用英语表达家庭成员,还应该教导学生,“love”自身家庭与家庭成员,让学生做一个体谅父母、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懂得“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还可以列举班级中在此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德育教育。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运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不断应用到现代教学课堂,英语老师也应该采用多媒体进行日常教学。小学生还处于模仿能力较强的阶段,如果老师播放的视频有着很好的行为影响力,学生就会随之模仿,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是以“family”这个单元为例,老师可以通过播放多个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教材动画,观察小主人公对父母的态度与说话方式,老师在一旁进行相应的引导,达到让学生也养成小主人公良好的品德的目的。

分组教学小学生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以日常用语为主,教材中的知识点多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老师应该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平均分配,组成英语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要进行对话练习、问题思考与讨论,还要代表各自小组参加班级上的各种英语趣味比赛。这样的英语教学方式,除了可以活跃英语课堂的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团结意识和共同进步的想法。比如说,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设疑的方式,根据内容向学生提问,并安排小组讨论,同时应该告诉学生,同学之间遇到困难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力量很大,可以解决很多难题。这样一来,学生在以后自身或是别人遇到问题时,都会想到团队合作,久而久之,不仅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构建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学情境,融入德育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带动了很多教学方式的进步,教学情境是目前被很多学校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从而自己得出一些道理,学习到相关知识。其实,英语课堂中构建教学情境也是常见的,老师在进行情境构建时还应该考虑到德育渗透。比如说,在安排“family”这个单元的情境教学时,可以适当扩充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家庭的日常生活进行情境补充,告诉学生每天早晨起床、放学回家都应该主动和家长打招呼,学会感谢等等。从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注意到要感恩父母,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还为我们不断奋斗。

安排丰富的英语课后学习生活

英语学了需要注重课堂之外,还应该丰富课后教学。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英语活动课,让老师根据当下学习的英语内容,安排英语活动。这样的课后活动,让学生既没有学习压力,又能从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好处。老师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加入德育教育,学生也更能从中学会。比如说,在学习到买东西这一课时,老师应该安排学生进行商店购买模拟。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在国外购买东西,并且教导他们购买东西时候的注意点、礼貌用语,及如何与社会人士打交道等等。

诚信道德教育范文5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话语;课程实践;价值引导

21世纪初,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2014年,我国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教育部正式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核心素养成为未来课程与教学的重要依据。[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核心素养为统领,了语文等14门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同时形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

一、课程话语与实践转变

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基于发展实际的课程改革新创造。[3]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了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

(一)教育目标转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培育各级各类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就要培育什么样的人才。工具理性引导下的教育变成了“成才”的教育,“成才”的教育过分关注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训练,过度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了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培养“有用工具”的“人才”,而是培养“人”。[4]发展核心素养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注学生个体生命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系统包括元价值、工具性价值和消费性价值。[5]我国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的自主发展、文化基础与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了人的价值系统里的三个方面。[6]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真正做到把“育人”放在首位,回归教育“成人”的本真,实现教育目标由“成才”到“成人”的转变。

(二)课程目标的转变

应试教育思想主导下,考点就是每门课程的学习重点。夯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是课程目标的中心内容,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掌握知识和训练技能。后来课程目标增加育人的部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内容的“三维”目标代替了“双基”目标。从内容看,“三维”课程目标仍没有摆脱孤立、单一地对学科知识的传授以及相关技能操练的弊端。“三维”目标彼此分离,各自为营,不利于全面育人目标的实现。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标准,以全面育人为根本,以发展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目标,将课程学习与全面育人有机结合,实现了课程目标“三维”一体。

(三)课程内容的转变

随着人类文明的日益丰富,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学科的知识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哪些内容学生该学、哪些内容对学生发展最有用是一直困扰教育者的难题。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逻辑为标准的课程内容选取,会使得内容越来越多,有限的课堂时间与日益增多的课程内容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核心素养的提出,将各个科目的内容选取标准转向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进而解决了有限时间与无限知识之间的冲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和基本学科逻辑为标准的课程内容选取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课程实施的转变

随着人类文明的日益发展与积累,人类文化成果越来越丰富,于是出现了科学文化的分门别类。古希腊的“七艺”(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和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早期科学文化分科的具体表现。为了保障科学文化更好地传递,分科教学应运而生,一直持续到今天学校教育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诸多科目完全分离的状态。这也逐渐铸造了各学科间的壁垒,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核心素养从共同育人视角出发,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归宿点,发展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分科课程提供了统一的课程目标,为实现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课程实施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创生,将打破学科界限,融会贯通各门课程的知识,实现课程的有机融合。课程目标的转变带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创设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真实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基于项目任务或问题解决进行合作的探究式学习,逐渐提升学生应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探究相关学习主题和解决相关问题过程中,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五)课程评价的转变

传统的学校教育评价往往以分科的笔试分数作为标准实施学生评价,每道题都有标准答案,与标准答案一致即可得分。这样的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定式思维,难以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产生以及创造与创新意识的涌现,不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我国的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并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等18个基本要点”[7]。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具有多元化和综合性。核心素养指引下的评价方式要收集学生课内外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和不同形式的具体表现,特别注重学生在主题探究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表现。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三者的有机结合,同时依据成长记录等多形式实施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自我发展、沟通交流、实践创新、批判反思、解决问题、责任担当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二、课程相关概念的再认识

(一)课程的再认识

从理论上看,课程经常被定义为“教学科目、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预期的学系结果、学习经验、社会文化的再生产、社会改造”等。[8]在实践理性的指导下,课程被定义为“学习经验之履历”。[9]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是以解决问题或意义单元为主题的综合性课程与真实的社会情境紧密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探究和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和谐发展。这类课程不再仅是一种文化认知过程,而是一种更具社会性、实践性、价值性的成长发展历程。

(二)学习的再认识

一般来讲,学习的实践是世界建构(认知、文化的实践)、自我探索(伦理、存在性实践)和伙伴结交(社会、政治性实践)相辅相成,三位一体的实践。[10]我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下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在学习实践的理论框架下,对学习概念进行具体阐释,核心素养是学习实践三位一体的时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文化基础强调学习和掌握人类文明的人文、科学等优秀成果,追求真善美统一的内在精神,完成自我世界的内在建构;自主发展强调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明确人生的发展方向,进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社会参与强调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逐渐增强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养成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良好品质,逐渐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教学的再认识

像课程的概念一样,不同学者对教学也有诸多不同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教学的定义有10余种,教学即特殊认识、交往、传递、学习、认知实践、发展、对话、领导、反思性实践等。[11]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会逐步实现由“教”为核心到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涵义转变。发展核心素养让学生更多经历真实情境下的探究与创新、合作学习,进而解决真实的问题。教学的过程要确保师生的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开展有效对话和良性互动,将教与学的过程变为知识重新创造的过程[12],实现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有机统一。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教学和师生之间的有效协作,跳出各个学科的原因分离界限,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任务或项目化教学,在真实的情境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四)学科的再认识

学科,传统意义上指学校的教学科目,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等。这种制度化的学科分类妨碍了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判断和其应有创造力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所需知识与真实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所学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原本效果。每门课程都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独特使命。这样的学科打破单一学科制度化界限,以相关主题或任务为基本单元。每个学科选择其最有价值的内容,并逐渐走向彼此联系的学科核心观念,实现综合性、实用性、价值性、互补性的学科群。学科群是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更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学校的再认识

传统的教育学观念多是从教的层面定义学校,即学校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教师的教是权威性的,学生是被动的执行者。杜威从实用主义的视角,认为学校是简化的社会生活。[13]学校为人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做准备。佐藤学从学习者的视角,将学校定义为学习的共同体。[14]从核心素养的视角看,学校是合作学习、自主探求的最佳场域,是一个文化实践共同体。学校环境最有利于夯实文化基础,全面汲取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提升自我内在精神境界。在学校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也有助于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这样的共同体以传递文化为核心问题,以教与学的实践为主要任务,以平等的师生对话为主要路径,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

三、实践转变的措施和路径

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DNA。[15]在基础教育领域,抓住了核心素养,就抓住了根本。

(一)教师发展以提升自身核心素养为本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话语和实践转变,教师发展自身核心素养是前提和基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保障,是核心素养得以实施的基本人力条件。教师核心素养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6]教师核心素养是遵循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广泛汲取教育学、心理学、相应学科等基本知识理论,在长期的真实教育教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相比,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更加强调其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以及基于教育教学情境的可操作性。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会即时转化为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更多是为以后从事社会工作和终身发展做准备。由此可见,教师发展自身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以教师发展自身核心素养为根本前提基础,以实现其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二)教科书编写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纲

教科书是课程教学的核心材料,是课程内容选取最主要的依据。[17]教科书是分科教学的产物。当前的教科书编写遵照学科逻辑,基本不涉及跨越本学科的内容。如,英语教科书只是按照英语语言学的逻辑体系选取相应的内容。要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切实的抓手,教科书的编写要坚持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纲,打破原有彼此分离的学科界限,由聚焦学科知识转向以发展核心素养为中心,内容选取设置更多的现实情境和任务项目,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核心素养。同时,教科书编写要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逐步减少教师必须讲授的内容。在传统学科育人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核心素养和育人有机结合,充分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价值。

(三)课程实施以发展核心素养为主

课程实施是课程与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核心素养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共同进步。课程实施要打破原有孤立的分科教学,实现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这是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实现学科课程的融合要突破学科边际,实现学科的科际整合。科际整合往往以某一主题或问题、某一基本思维训练为组织中心,连接不同的学科课程。[18]同时,在课程融合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实施课程创生,结合当地特色和学生实际,找寻最适合学生的课程,最大程度地实现课程的意义,这才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好路径。

(四)课程评价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准

诚信道德教育范文6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社会所承认,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社会认知、三观等正处于成型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对于初中生的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基于这一点,从道德与法治课程入手,寻找了一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深化心理教育的主题

在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设备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主题,加深学生对内容的了解,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1]。例如在《揭开情绪的面纱》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这一课程入手,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几段视频,这些视频有学生快乐高歌、也有痛哭流涕、趾高气昂、悲痛万分的场景,在播放这些视频之后,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老师为什么会播放这样的视频呢?”而教师在发现学生的疑惑之后,可以提出问题:“大家发现这些视频中有什么不同么?如果你是视频中的当事人,你希望自己能有什么样的情绪呢?”随着教师的问题,学生可以很快的确定本次课堂教学的主题———与情绪有关,而大部分学生自然喜欢“快乐高歌”的情绪,并对其他视频中的情绪议论纷纷。这样教师可以总结:人的情绪无非是喜、怒、哀、乐,因此学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笑容始终挂在脸上,这样不仅能够让自己感受到快乐,也能感染他人。通过教学,教师让学生对情绪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帮助学生鼓励正确了解自己的情绪,进而在心理活动更倾向于“喜”、“乐”等正能量情绪,因此也就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寻找心理教育的新方向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为了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通过课堂与生活相连接的方法,寻找到一个教育教学的新路径。例如在《公共生活新平台》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入手,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来达到教学目的。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在网上收集与“不合理使用网络”为主题的案例,并整理出来,这样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就可以将这些案例展现出来(如播放《网瘾危害堪比毒瘾鼠标键盘暗藏悲剧》的视频等)。这时,当学生们了解到不合理使用网络而造成的危害时,心理将会产生震动:原来自己不经意间的一些沉迷网络行为可能会引发这么严重的后果。通过视频教育,一些沉迷网络的同学将会出现“心虚”的情况。教师可以观察每个学生的神态,尤其是那些“心虚”的同学,可以鼓励其走上讲台,与全班级同学分享沉迷网络的危害。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将学生生活中“上网”这种随处可见的行为进行了教学,不仅在心灵上震撼了学生,让学生可以在心理与认知上重视网瘾问题,还能正确面对自己在网络世界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

三、联系时事,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中,联系时事是教师常见的教育手段,通过联系时事,教师不仅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国家发生的大事,还能达到教育目的,一举两得[2]。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正确选择案例,确保案例可以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冲击。例如在《珍视生命》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最近热门的“重庆公交车坠江案”为对象,通过课堂上的多媒体设备来帮助学生回忆整个案件,并通过成立小组的方法,要求小组成员可以围绕这一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在经过小组讨论后,教师发现所有学生对这个事件的认知基本上是相同的:对逝者的敬畏。此时整个班级内的氛围沉重,所以教师需要率先打破平静,列举尼克•胡哲、霍金等案例,让学生了解一些残障人士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将课堂回归到主题: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每个同学都应该爱护它;但是生命是坚韧的,任何人都有创造奇迹的可能,都是社会中绚烂的一份子。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实现了心理上的共鸣,不仅通过“重庆公交车坠江案”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又通过列举尼克•胡哲等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每个生命的伟大,让学生可以从心理层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自然也会将这种认知体现在行动上。总体而言,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未来教学阶段,需要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入手,采用多种教育干预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融入到课程中,这样才能获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蒋丽燕.微课在初一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07):103.

诚信道德教育范文7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堪忧,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经常发生,大学生道德素质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课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难以保证。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学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考试诚信问题;多所高校表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并顺利毕业后存在拖欠还款等不诚信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会中的不诚信风气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宏观环境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各种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错误思想,这种错误思想造就了市场混乱,制假造假、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出现。近年来相继发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馒头”、“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表明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些丑陋的现象对国家,对社会,对全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个别大学生唯利是图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诚信教育脱离实际

诚信教育脱离实际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本质原因。道德教育有三个来源,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显性的,具有直接性和显著性,但当前的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现实性,道德目标设置过高,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差距,脱离生活的诚信教育使学生不能从内心形成道德认同,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学生从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钱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接触到一些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之感到困惑、焦虑和彷徨。同时,教育者的教育与教育者本身行为的矛盾也会导致这种冲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师和家长常常在生活中出现不诚信行为,这种不诚信行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从小建立的道德观如巨厦崩溃。

3.制度性监督机制缺失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社会监管的不足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国,诚信道德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种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流动很少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下,诚信问题不会成为突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紧密、广泛、复杂、频繁,在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关系里,传统的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约束是有限的,当维系诚信的传统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力,而社会尚未建立或健全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各项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诚信缺失现象便会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终究是从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诚实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经验借鉴

在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纯粹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种规范教育,诚信教育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而越发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行为,对学术研究、考试、还贷等具体行为规定了具体细致的标准,使学校的总体要求能够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在日本人看来,道德行为可以直接地归结为“诚”的行为。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单纯依靠道德课进行,而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使道德思想渗透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梅原猛就曾提出应该进行心灵的教育、独立尊重的人格培养,把不撒谎作为最起码的道德原点。在瑞士,诚信作为现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规定,诚信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原则。在德国,国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每个公民拥有一套信用信息档案库,用以记录个人信用行为,个人信息档案库伴随公民一生,使得诚信教育脱离了宣传感化的空洞,成为一种实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从上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十分重视生活实践,其德育生活化为我国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一是重视渗透。重视通过隐性教育、学校环境、宗教活动来渗透诚信教育,注意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诚信内容,通过环境渗透使学生在诚信环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内化为学生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渗透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诚信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渗透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整个学校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二是重视志愿者服务。培养服务意识是德育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学生提高诚信意识意义重大。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了解人与人相处中诚信的重要性,了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这样就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提供一个大环境。三是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在美国的学校内,随处可见校训、校旗、历任校长的照片等等。同时学校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纪念堂、图书馆、博物馆,以正面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教育学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诚信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诚信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

诚信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二是使学生掌握诚信行为规范,三是使诚信德性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一是增强诚信意识。诚信意识是主体通过自觉、主动地参与诚信道德实践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内化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意识从根本上说,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自省与反思,增强自身诚信意识。二是掌握诚信规范。诚信规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以诚信为行为标准的规则范式。个体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因此,大学生诚信规范的培养应当放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完成,脱离社会生活的诚信规范是一座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可言。三是养成诚信习惯。诚信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诚信行为后养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诚信习惯行为已经脱离了意志的约束和限制,表现为一种不经意的自然行为,实际上诚信习惯是一种行为惯性,这种行为惯性依靠大量诚信行为累积而成。这些诚信行为只能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当代大学生崇尚务实,目标越贴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容易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和水平。因此,诚信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选择能为普通学生接受,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标。道德目标既要体现崇高性、超然性,又要体现可行性、现实性;既关注国家利益,又考虑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二)诚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实践

诚信教育需要理论指导,但更需要实践体悟。一方面,“诚信教育课需要思想理论指导”,这要求我们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加强诚信道德理论指导,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职业生涯指导课中应当将诚信教育作为专题教育内容。这些专门的理论课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诚信道德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将诚信作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础,使诚信道德内化为行为习惯,坚持将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学校在开展诚信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运用谈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强调学生主动、积极、互动地学习,使学生将诚信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用心体悟诚信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诚信教育需要生活实践。一是要将校园作为重要实践课堂。学校应当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广泛地开展主题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主题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诚信道德品质实践外化的重要场所。主题社会活动形式可以是诚信承诺书、诚信榜样宣传、诚信征文活动、与诚信相关的党团日活动、诚信事迹展览等。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资源和传播优势,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二是要将社会作为重要的实践课堂。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调查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提高诚信觉悟。

(三)诚信教育的环境形成系统

一是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实践诚信的表率。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担负着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师首先要做到诚信为人,起到诚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在大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辅导员的行为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辅导员的行为举止和教育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其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专业课教师的行为是否诚信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德艺双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实诚信教育的基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过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学诚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则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就会基础不牢,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诚信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未成年人诚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将未成年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利用各类资源、环境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诚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进行,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应包含学习行为诚信、经济行为诚信、生活行为诚信、择业行为诚信等,这些行为评价应当与大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研究生推荐、学生干部选拔、入党考察及各类评优工作挂钩。诚信档案建设是一种重要的制度教育,通过建立目标、设定方案、制度内化、评价教育等方法进行教育,不断地提醒着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坚持诚信做人。

三、结语

诚信道德教育范文8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提升高职学生诚信教育成为高职教育中的关键一环。提升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第一,要加大诚信教育的宣传,通过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举办相关主题的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诚信教育;第二,实现诚信教育学科的建设与融合,高职院校通过开设思想道德建设课程、将诚信教育与其他职业教育相结合、加强网路诚信教育的引导和管理等方式来完成;第三,健全学生信用评价体制,通过完善学生信用评价体系和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来保障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

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是国家昌盛、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诚信价值观的塑造。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批技术性人才。加强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于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诚信意识也在不断被强化,但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诚信缺失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亟需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来提高高职学生的诚信道德。诚信教育,就是让每个人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认识到诚实守信对社会的良好作用,认清诚实守信在社会生活中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发自内心的认可诚信,做到做人做事以诚信为本,能够自觉地践行诚信意识。高职院校学生诚信教育是指教育学生在学习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诚信贷款与受助、诚信上网和诚信就业等方面养成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道德品质。提升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从高职院校学生本身特点出发,结合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来展开。本文认为,提高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一、加强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

实现诚信教育,宣传是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在提升诚信教育时,首先要加强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搞好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实现诚信教育的全方位宣传,发挥教师言传身教重要作用,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的文化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1、实现诚信教育的全方位宣传

加强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从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上要实现全方位的宣传。在宣传内容方面,要注重内容的多样化和新颖性。首先,学校要将国家、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关于诚信道德教育相关政策内容和文件精神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在校园内进行广泛传播。其次,学校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故事中汲取营养,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当中有关诚信的格言、典故、故事等丰富宣传内容。同时,还可以将近年来社会上涌现的诚信道德典范和道德楷模作为榜样进行宣传。在宣传方式上,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方式展开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宣传。利用校园传统媒体的资源,如校园黑板报、橱窗、展板和校园报纸、广播和校园电视台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诚信教育内容的传播。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平台,开设诚信教育栏目,定期推送诚信、道德等相关内容,或者专门开设有关诚信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通过专门的公众账号和微博平台,为学生们推动诚信教育的相关内容。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印发有关诚信教育的宣传册,宣传海报等形式,来实现诚信、道德内容的全面传播。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让诚信教育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让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耳濡目染地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学习诚信教育的相关内容,从而提升自己的诚信道德水平。

2、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活动

在校园内部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通过具体的活动形式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生思想观念当中。如举办以诚信、明礼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征文比赛、摄影比赛的活动,动员全校师生参加。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此外,学校可以举办一些诚信道德模范评比的活动,在校园内部寻找诚信之星,对其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树立诚信楷模,依次引导全校学生向其学习。那么,为了更好地将诚信教育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诚信教育活动周。在每年的固定时间段,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让诚信教育真正深入到学生心中,从思想上提高他们诚信教育的观念意识。

二、实现诚信教育学科的建设与融合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当中,包含着深刻的诚信教育内容,因此,开展诚信教育,还需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学校应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高职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于诚信道德理念和我国诚信道德建设方面内容的学习,通过理论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诚信道德理念的认知。在理论课程之外,学校还应开设有关诚信教育的实践课程,通过实践,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将学生带入到能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诚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其诚信道德的行为。

2、把诚信教育与学生职业教育相结合

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同时,还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尤其是将诚信教育与学生职业教育相结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职业教育相关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工作,从而让我们的高职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于诚信道德的新要求。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相应地添加与之相关的诚信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点一滴中,将诚信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

3、加强网络诚信教育引导与管理

当前,全世界进入信息时代,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休闲娱乐已经成为高职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诚信教育还应该拓展到网络环境当中,也就是要加强网络诚信教育的引导与管理。在这方面,学校要将网络诚信教育纳入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当中,如将其加入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当中,同时,还可以开展网络诚信道德教育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更加规范的使用互联网。建立互联网规范守则,加强对学生互联网诚信道德的管理,通过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提升他们的网络诚信教育。

三、健全学生信用体系评价制度

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依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高职院校还需要健全学生信用体系评价制度,设立学生的诚信档案,以此来保证诚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1、健全学生信用评价机制

建立专门的学生信用评价机制,学校根据院校的基本情况和学生特点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对如何评定学生信用行为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赏罚纪律。评价机制一定要科学合理,既要与理论制度相结合,同时还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良性运行。评价机制建立之后,学校可以在每一学年的考察中,注重对于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考核。可以将关于诚信道德的评价纳入学生学分绩点的范围内,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更加诚信教育的学习。

2、建立高职学生诚信档案

为了实现学生信用评价机制的有效运行,可以通过建立高职学生诚信档案来实现。建立诚信档案等措施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包括学习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诚信贷款与受助、诚信上网和诚信就业等方面的实际效果是否存在显著作用。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诚信档案,诚信档案与学校其他评价体系挂钩,如可将诚信档案作为学生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选、信用贷款等主要依据,从而对学生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总而言之,诚信教育在高职学生教育培训工作中必不可少,高职院校应结合院校自身特点和学生特质,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诚信教育。

作者:赵晓峰 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佘朝华.高职学生诚信缺失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

[2]王兴中.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杨洪林.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张成全,兰杏芳.高职学生诚信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35:122-123.

[5]江铭.高职院校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