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风险管理范例

成本风险管理

成本风险管理范文1

关键词:国外工程;成本控制;风险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我国建筑企业逐渐进入较为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国际工程承包是涉及到所在国政治和经济及社会等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其风险来源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在对其中相关的风险因素控制的时候,较为困难,这些风险因素的复杂性也比较突出,我国建筑企业涉足的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是比较多的,其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为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等相关风险,为了对企业经营风险加以控制,促使企业具有更加合理的经济效益,需要推动企业竞争力能够显著提升,在当前工程项目管理的时候,将其和风险管理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从而加强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和控制等方面工作,是较为有效的方式。

一、国外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中的问题

现阶段国外工程建设项目中所具有的成本控制问题是比较突出的,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建设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制约,需要明确这些问题。

(一)市场因素变动较快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变动较快始终是较为重要的特征,尤其是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人的工资标准还是施工队伍等方面都存在着发展变化的趋势,甚至一些工程项目和施工条件等方面也在不断改善,由于当前市场上的各种因素出现了明显变化,为企业的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促使企业施工受到一定阻碍,企业施工控制成本的难度也会增加,因此,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时候随着市场因素的变化也需要得到改善。

(二)成本控制方法选择不当

企业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选择成本控制方式方面困难程度比较高,由于当前阶段多数建设企业选择的成本控制方式不当会使得工程成本控制效果并不是很好,而如何对成本控制方式选择,需要围绕盈利加以选择,不能仅仅对工程建设项目考虑,这一基础上选择的成本控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工程成本控制的难度增加,最后容易出现成本控制失败的现象。

(三)成本控制标准不当

通常情况下,国外工程建设项目在建设施工队伍选择的时候主要是在市场行为的基础上选择的,而市场行为也就是招投标,一般的竞标价格会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压低,如果在成本控制制度制定的时候将竞标价格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企业建设的时候也就容易出现较大的压力,甚至也会由于成本的原因造成很多机会丧失掉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增加工程成本,加大建设企业的压力。

二、国外工程成本控制中的风险管理应用

虽然工程项目中存在着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工程项目中的风险事件也需要得到有效控制,在专业人员加强工程项目风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有效加强对工程评估的风险因素加以控制和抑制处理,这一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能够对风险影响所造成的损失加以减少。以上所得出的风险因素是成本预测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其相对较为直接的影响因素是物价水平的提高等情况,在对相关风险控制的时候,控制方式中突出的方式为风险回避法和风险应急法等。

(一)风险回避法

风险回避的方式主要是对低风险进行彻底控制的方式,这一方式在实施的时候,是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对相关因素有效消除,从而对这一风险排除处理,在对风险回避的时候其中包含着先期回避的方式和中途放弃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由于继续承担会造成较大成本损失所采取的方式,在风险回避方式应用的时候,能够从跟上降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从而避免潜在的经济损失。这一方式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其也主要是对风险因素消除的简单便利的措施。

(二)风险预防法

在国外工程承包的时候,建筑单位所需要承担的风险相对比较高,这些风险中包含着外汇风险和材料价格较高等风险。国外工程的多数材料是从国内进口的,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材料价格风险和相关不可预知的风险,这一项目承包单位在合同条款约定的过程中对材料价格明确,材料价格在确定的时候需要以年签订合同当月作为基础时间,每个月在材料价格计量的过程中,需要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价格指数作为当前风险管理过程中相对较为重要的依据,对材料价格调整的时候,由建设方据实计量实施之后,在合同条款设置的时候防止其发生风险,降低成本风险。在近些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也容易造成外汇风险也逐渐成为当前涉外工程和贸易单位需要应对和解决的主要风险,在合同条款确定的过程中对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的措施明确掌握,从而有效预防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造成的风险。

(三)风险转移法

风险转移的方式不能够减少风险危害的发生,这一方式在应用的时候仅仅是在和他人合作的基础上使得风险相关因素能够充分转移到另一方,使得另一方在风险承担的时候能够承担较少的风险,风险转移的时候,需要在保险业务的基础上有效完成,在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在市场考察的情况基础上对分包的具体形式加以确定,随后建设工程施工的时候,作为承包商的中方企业也就成为项目工程的实际管理人员,这一基础上的分包形式相对较少,如果不是具备一定的风险回避相关理论知识,就会造成这些知识内容在应用的时候无法进行合理选取,当然,分包后也容易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从而对分包商的有效管理产生制约,需要对这些挑战及时预测和预防,相对而言,其中所包含着的风险因素始终是可以预料和规避处理的,通过管理的手段能够有效克服,这一风险转移的方式会使得原本有可能出现很大亏损的项目可以避免,甚至能够促使原本所具有的亏损逐渐转化为当前企业运行中的收益。

三、结束语

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其最终的目标是获取利润,促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工程项目合同数额确定之后,成本便成为最终效益的决定因素,国外工程成本管理的一切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都需要明确相关风险的管理重要性。工程项目在实现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也会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和问题,如果实现项目建设的目标,就需要参与人员在具体设想的时候获取必要的经济回报,使得风险管理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的时候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风险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工程项目主要包含有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内容,在工程成本管理中对风险管理有效应用的时候,需要在实际情况基础上选择比较恰当的成本控制措施,使得工程成本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参考文献:

[1]王致胜.浅谈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中国高新区,2018(01):191-192.

[2]龙婉超.国外工程总承包项目纳税筹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3]王永华,梅建宜,杨小培.国外工程项目风险辨识及防控[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141-142.

[4]金涛.浅谈建筑企业国外工程承包的财务风险和应对措施[J].时代金融,2016(12):110-111.

成本风险管理范文2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成本解析;决策途径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施工企业间竞争也有了很大的激化状况,基于该状况,施工企业要想不断提高市场发展水平,稳定企业发展目标能够得以实现,需要对当前企业实际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管理。当前我国科技不断发展与进步,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已不再是部分大型企业需要进行的管理工作,其逐步渗透到不同的领域与不同规模大小的企业,造成该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已逐步意识到整个企业利润的提升,需要管理和经营好施工企业财务有关工作,同时要不断控制好企业税务风险和成本解析。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概述

企业税务的风险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在整个施工企业运行过程中,能够合理地对企业进行规划管理工作所采取的一项风险管控模式。因为在企业整个税务风险管控中,由于税务管理工作的特殊要求,只有对企业税务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科学整合,才能确保在风险管控工作中,对企业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同时由于企业税务风险管控工作与整个企业规划管理工作间邮政明显的关联,想要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的整体质量,我们需要将企业税务的风险管控工作作为基础工作,对其进行有效整合。确保企业税务风险管控制机制工作开展过程中,为整个企业的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并对其风险管理工作职能进行细化。此外,因为税务风险管控工作与整个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想要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的质量,我们要依照施工企业风险管控具体要去,对税务每项成本做出一定的规划。并保证在成本规划管理过程中,能够发挥税务管控工作的特点,提高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基本效率。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及成本解析的决策途径

(一)科学规划成本控制

在施工企业整个税务风险管控过程汇总,想要更好的发挥风险管控质量,我们要完善成本管控体系,将成本管控工作体系建设作为整个企业的基础工作。对于税务风险的管控制体系工作建设,我们需要依照企业税务风险的管控需求,对整个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在成本管控过程中,有效地位整个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如依照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控制工作的开展需求,对整个企业税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对各项风险管控要点内容进行细化。同时对发现的风险及时的做出整改,建立一定的防范体系,保证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尽量避免该类风险的出现。

(二)完善相关制度,将风险管理同企业的日常管理结合在一起

我们以施工企业作为例子进行分析,在当前营改增发展背景下,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的基本方式,及财务成本核算等工作较为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企业税务的风险。施工企业应更为全面和系统的对其内部和外部各项区域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并准确的分析企业经营的基本活动和其业务过程中税收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依照风险具体情况制定更为完善的解决方案。此外,施工企业需要依照我国有关制度规定,需要及时的办理税务登记有关工作,并对异地的经营工作,按照相应规定对其所在区域进行相应的预缴,使其税金能更准确对进行计算,按时进行申报,从而公平公正能够参与到整个市场竞争过程中。另外,施工企业结合自身发展的基本状况,制定相应的涉税风险管控措施。首先,我们需要有关企业能够明确其各岗位的发展绣球;其次,要不断提升岗位会计工作人员有关信息技术手段,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与控制企业税务风险;最后,依照税收政策具体要求,严格筛选,从而选择更为适宜的供应商与分包商,从而利于企业能够有效地节约成本。

(三)以利益机制为主,科学规避风险

在现阶段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控过程中,因为税务风险管控形式存在很大差异,使得我国税务风险管控机制存在很大偏差。想要更好的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管控质量,我们需要对企业风险管控工作中利益机制进行分析,并调整风险规避的基本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整个风险规避过程中,以及利益机制建设中有效地对税务管控制工作提供相应的保障。并确保税务风险进行识别管理,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施工企业税务开展风险管控工作过程中,想要更好开展施工企业的税务有关风险管控工作,我们要依照企业的整体风险管控工作具体的实施需求,对税务整个风险管控体系不断进行优化。结合施工企业自身个性化的基本要求,将风险管理工作机制进行细化,从而确保企业整个税务风险管控机制的基本建设,并依照一定的税务风险管控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控制好施工企业成本,发挥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顾向东,刘志耕.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究[J].新理财,2017(12).

[2]韩芬.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及其成本的解析与决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8(20).

成本风险管理范文3

风险指的是在开展某一项活动或者事件时,发生的超出预期的情况,而这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带来的影响对于事件本身大多是消极的,所以风险的存在对于事件本身的进展是不利的。对于企业成本管理来说,成本管理风险指的是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由于受到外力因素或者突发状况的影响,而使得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偏离预期,而且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导致无法实现预期的成本目标。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活动时,具有明显的成本目标,成本目标对于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成本管理风险的存在,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风险的不确定性也为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风险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也可以根据相关的信息,对风险做出提前的预测和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可以将风险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企业成本管理风险的分类

要实现对企业成本管理风险的有效控制,必须要对其进行分类,才能保证防范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通常,对于企业成本管理风险,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别:

1)根据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职能划分为成本信息风险和成本效益管理风险。

成本信息风险指的是在成本核算时,由于计算失误或者记账凭证的核实、汇总等环节出现的问题,而导致成本信息失真,由此而影响成本报告的编制以及成本目标的制定;成本效益管理风险指的是影响企业成本效益目标实现的因素,包括成本的预算、规划、实施等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实际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于成本管理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

2)根据战略性与战术性之间的关系可以划分为战略性成本管理风险和战术性成本管理风险。

战略性成本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对内部与外部环境持续适应能力影响的因素,包括企业管理者的能力、企业运行采取的方针策略、企业内部的环境与外部的环境、企业人员的素质、企业资源的布局、企业的文化建设等等;战术性成本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制定规划方针时与管理目标相悖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活动执行的效果、企业资料的搜集整理、企业的规划与预算等。

三、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对财务会计风险的有效防范

首先,要通过加强财务会计工作,实现对财务成本核算的有效管理,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确保成本管理相关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可以做到规范化和科学化;第三,对于成本费用支出的界限进行明确,并且对相关的支出成本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核;最后,要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运用,加强对成本会计的确认与记录,并且做好相应的信息收集和管理工作,为成本管理风险的控制提供更多信息依据。

(二)对于导致成本偏离目标的因素进行控制

对于企业来说,导致成本管理偏离目标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财务人员在成本管理方面的能力,所以要积极地培养成本管理人才,通过科学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财务人员成本管理的能力,可以实现在不同环境下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降低成本管理风险发生的几率;第二,对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给予足够的支持,并且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期望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出现的差异也可以得到科学的判断,并且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第三,对企业成本的投入进行严格控制,减少由于成本投入过大而对企业效益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完善成本管理风险的措施

第一,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组织以结构,为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从而提高企业应对成本管理风险的能力;第二,加强管理人员的成本风险管理意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成本信息对风险的具体情况做出判断,并且确定风险的内容,制定抵御风险的措施;第三,加强对企业成本管理部门相关工作的规范,制定统一的、规范的工作流程,确保相关工作的开展都符合制度规定,可以有效的预防风险;第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尤其是在内部审计方面,通过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可以对成本管理工作开展全面的监督,有利于加强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四)加强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企业成本管理风险的有效防范,需要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具体的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健全企业管理组织机构,这也是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选择。只有从组织结构上给予足够的保证,才能保证成本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达到成本管理效益的最大化;第二,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同时也要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成功经验,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有效的促进成本管理效率的提升;第三,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代替传统的手工信息处理方式,可以减轻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结束语

成本风险管理范文4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风险控制的方法来实现风险管理,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因为企业自身可以根据事情形式来选择采取何种方法控制风险,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无论哪一种风险管理方法都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从而带来一定的风险成本。风险成本之间是存在着很多种替代关系的,举例来说,加大损失的控制力度就可以减少期望损失的成本;如果内部风险抑制或者损失融资增多,那么也会导致期望的损失成本和不确定的损失成本降低。简单来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对风险成本进行管理的时候,企业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恰当的风险管理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的风险成本降到最低,对于增加企业的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谈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

(一)财务会计带来的成本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是努力完成成本会计核算的主要工作,保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二是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核算制度,以确保成本会计核算的一系列工作流程能够规范化、合理化;三是明确成本支出的界限,对成本支出及相关成本进行准确的计算;四是提高成本信息生成的准确度,对成本会计的确认、记录、报告工作要仔细认真完成;五是做好成本信息生成的监控工作,防止风险发生的频率。

(二)针对导致成本脱离目标的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一是加强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能力,企业应多培养管理人才,在事件发生前能够利用经济、社会、自然、法律等信息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范;二是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制定成本控制的标准及其相关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及时找出期望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使成本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科学合理的控制成本对防范成本管理风险有重要的意义;三是进行正确合理的成本投入,减少成本投入过大或过小而造成的成本风险。

(三)成本管理风险的综合防范措施

一是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的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为规范成本管理风险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二是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更新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三是全面认识管理风险,确定其主要内容和管理对象;四是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管理系统,明确企业中与成本管理风险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权利,规范其行为,制定一整套的工作流程,保证风险管理工作有效进行;五是建立管理的预警机制,加强风险的预防和检测工作,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六是做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对风险管理工作加强监督。

(四)现代化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立现代化成本管理体系需要从三个方面做起,第一方面是需要建立起高效合理的管理组织机构,因为实现管理组织机构的合理化是实现现代化成本管理的基础,如果不能够在组织上做出必要的保证,就难以在整体上发挥出企业成本管理的最大化效益;第二方面是对科学化的成本管理办法的应用,笔者认为在这里企业需要总结在我国环境下的成本管理经验,然后再适当和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起来,这样综合促进成本管理体系的提高;第三方面是对电子化成本管理手段的应用和推进,在现代化企业当中对电子化的成本管理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替代那种繁琐的手工信息处理方式,而信息处理的速度也会相应提升起来。

三、结束语

成本风险管理范文5

关键词:财务成本核算;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目前财务会计行业中重要的风险之一就是财务会计核算风险,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受到财务会计核算的影响,但是。这种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财务人员自身的素质参差不齐,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等等。因此,想要提高经济效益,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就要就抢财务会计的风险管理和预防,排除一切的影响因素,建立良好的防范措施,才能更好地应对财务风险。

一、企业财务核算的现状

(一)企业内部环境的控制

企业内部环境控制指企业文化的建设、管理规章制度的控制、企业运营管理方式的控制等企业“软”环境,及企业基础设施控制、员工利益保障机制控制等“硬”环境方面的内容。在这其中的诸多要素都对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情况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当一个企业拥有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则会计的财务核算人员树立诚信核算意识,减少偷报瞒报等认为核算问题的发生;又如,企业所拥有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等直接用于财务核算工作的基础设施性能越好,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也就会越顺利。

(二)危险防备机制的防控

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为企业的运营展开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及危险,因此在企业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危险防备机制的树立及防控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且这一工作的执行状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财政核算作业产生影响。又或许从某一意义上来说,危险防备机制的树立与控制也是财政核算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危险防备机制的树立及控制在财政核算工作中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现金流状况及资产负债状况的调查和剖析方面,这些作业的展开可以促进企业尽早发现财政危险,以削减由其带来的财产损失。

二、财务会计核算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积极改善企业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情况是企业财务核算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控制手段改善企业环境其促进企业财务核算质量的提高:(1)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员素质环境的控制,加强财务核算专业人才招聘工作的高效开展,为财务核算工作质量提高提供人力保障。(2)加强对企业内部以诚信为主的文化体系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以正确引导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及意识,并将财务核算工作的具体过程规范在完善的规章制度内。(3)积极改善企业内部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时对老化的办公设施予以更新,为财务核算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二)强化财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充电非得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教育管理。让财务人员充分的了解到财务会计工作股哟城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难题。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财务人员的教育,一遍在工作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作风,从而更好地防止风险问题的发生。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讲座,进行财务风险管控的演讲等等,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以及工作能力,在平时的工作中,财务人员海要积极地阅读并了解一些关于财务的资料,加强认识,才能正确地认识财务风险。

(三)加大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的资金投入

若想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全面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就必须要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重视财务管理软件的使用,根据现阶段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与企业财务方面未来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在保证资金最大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应用的相关软件进行购买;其次,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对会计信息软件进行购买时,也要注重对会计信息的硬件设备进行采购,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合理的信息化建设。

(四)加强法制法规建设

法制法规是会计信息化的法制保障。面对新时代、新科学、新系统的日益普及和应用,国家层面的立法工作也需要跟上信息化时代进步的步伐,相关部门要通过立法程序使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完善,进一步建立和规范计算机网络和会计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单位和企业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财务从业者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制度并加以执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为会计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要根据时展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和部门的实际,制定出包括领导职能、计算机网络、财务管理、安全技术、学习培训等一系列与会计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三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网络平台框架的搭建,促进网络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三、结语

我国企业在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时,需要不断进行有效的改革,而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改革就是当前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这是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得到更加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步,因此需要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成本风险管理范文6

一、事业单位财务成本核算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自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以来,事业单位的定位与事业单位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均有所转变,事业单位整体形成更加高效的工作目标,此时成本核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体现:

(一)维持经济效益

事业单位的资产均属于国有资产,在资金方面比较充足,但充足的资金也导致很多事业单位面临资金使用情况混乱的问题,不利于控制财务风险。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本身就存在环节薄弱的问题,其规范性、系统性均有所欠缺,经常面临过度支出或过度节约的现象,成本核算的结果与实际资金使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事业单位完成既定任务,甚至影响其长期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控制制度,能够为事业单位提供衡量绩效考核与财务预算的基础,使事业单位在制定阶段性财务预算的过程中量入为主,围绕目标核算资金配置,从而确保收支平衡,维持事业单位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二)实现资源配置

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可以看做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优化整合的过程,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可以准确得知事业单位所提供各类服务的成本支出,从而掌握事业单位整体财务情况,最大限度上节约财政资金的支出,因此,事业单位开展成本核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内部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同时对政府方面形成促进作用,促进政府合理配置各类社会资源。

(三)提高事业单位运转效率

事业单位是由政府主管的公益事业部门,其业务范围通常较小,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日常开展工作所需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拨款,因此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不算复杂,管理内容比较单一,因此往往不够重视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甚至造成大量资金与资源浪费问题。为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事业单位需要在原本的基础上加强成本核算工作,确定成本产生过程中的各类造成资源浪费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成本管控,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运转效率。

(四)促进事业单位长足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探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并逐步将其落实到位,政府的财政拨款已经逐渐倾斜于公共事业单位,给予普通事业单位的拨款仅占很少一部分。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出台,能够有效促进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提升,因此事业单位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加强内部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单位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同时,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能够确保事业单位资金稳定、良好运行,在当前新时期阶段稳定、健康运转,从而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声誉,促进事业单位得到长足发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成本核算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现状

(一)成本核算管理理念滞后

事业单位在性质上属于非营利性单位,具有十分突出的社会性特点,经营所得利润不会进行计量分配,导致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人员存在成本核算意识不高的问题,仅仅履行自身岗位职能并完成上级部门所指示的内容。虽然绝大部分事业单位均设立了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但缺乏相应的领导,成本核算工作无法系统开展。同时部分管理人员并不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导致成本核算难以真正落实到位。且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通常较为依赖政府拨款,工作内容通常为公益服务与行政服务,与普通企业相比而言,事业单位对于资金的运营管理水平不高,在资金支出方面较为随意,没有严格的支出审批程序与机制,因此出现大量未经过成本部门预算的支出,常常以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想法支出,导致事业单位资金支出缺乏计划,部分单位中甚至出现严重的资产闲置、资金浪费等问题,事业单位经营成本不断提升,收益却始终无法提高,均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监管制度,造成的成本控制水平不高。

(二)成本预算编制脱离实际

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对财务成本进行核算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理念,不具备足够的成本核算意识,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通常以往年成本数据为参考,所使用的参考数据无法符合当前年度实际财务支出情况,与事业单位当前年度的发展目标、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由于财务部门中成本核算人员未对本阶段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数据采集,导致其所编制的预算内容难以反映事业单位的真实发展情况,成本预算编制工作仅仅流于表面。与此同时,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在思想上仍存在误区,没有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成本核算工作,未能完全参考成本预算的编制结果实施成本控制,导致预算编制只能流于形式,无法切实落实到位。

(三)成本核算方法错误

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没有采用正确的核算方法,财务部门通常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理念开展工作,未根据事业单位的本职工作确定业务活动,对成本归集与分配对象的选择不够明确,在成本核算统计与控制方面的事前控制存在一定不足,导致成本核算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若事业单位在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前,对其重视程度不足,因此未采取正确的核算方法,统计归集的分析工作不够深入,会直接影响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使得成本核算结果不够准确,无法服务于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

(四)成本核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出现巨大变革的背景下,许多事业单位在转型过程中仍未实现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在财务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仅仅重视事后审计工作,没有给予成本核算全过程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未对其中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也就尚未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体系中仍存在基数较大,但单位规模、大小存在差异的问题,不同事业单位在发展速度与发展情况上有所不同,要想促进全体事业单位共同发展、齐头并进,离不开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此为事业单位财务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帮助,但许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仍待完善,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导致财务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始终无法提高,难以实现对事业单位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财务成本核算风险的管理与内部控制措施

(一)增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意识

在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财政部于2021年正式开始实施相关政策,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提供指导,这一政策直接为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以及方法指引。事业单位要想加强成本核算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需要在该政策的引导下,从自身业务特点出发,为自身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明确未来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加大事业单位日常运转的效率,将绩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发挥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角度而言,应高度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加强自身与事业单位整体的成本核算意识,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只有管理者认识到成本核算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在规章制度的建立、财务工作的监督与审计、人力资源配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并制定健全的财务成本核算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全体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提升各层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日常生活与工作入手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提高事业单位成本管理质量与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着力加强内部控制,并制定一套相对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以此提高内部管理质量,促进每个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从而在事业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在事业单位角度出发,应以新政府会计制度为依据,对单位自身的财务会计核算行为进行规范,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往往基于会计核算,因此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也能够为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关键性任务也就是控制内部组织机构、改善财务工作环境。为此,事业单位可以对内部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进行规范,使其思想、行为与事业单位文化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能力,确保每名工作人员均可以在自身岗位上发挥能力,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益,推动事业单位在当前新时期形成长效发展。

(三)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工作提供大量的财务信息与资源,要建立并健全事业单位中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应识别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事业单位应选拔专业财务人才,对财务工作中潜在及显示风险进行鉴定并判断,可以通过梳理成本核算流程、分析财务资产使用情况、分析事业单位经营流程等等方法开展。其次,应加强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风险评估,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对成本核算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评价的方式,为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决策制定提供有效参考,还可以利用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设置不同成本核算风险的大小以及优先级别,以此对事业单位内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最后,事业单位应选择合理方法对成本核算中的风险进行规避,可以对各成本核算方案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选择风险程度较低的核算方案,用以决定下一年度事业单位的支出情况,从而有效防控成本核算结果与实际资金支出情况不相符合,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正常运转。

(四)强化内部财产管控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处于重要的转型阶段,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成本核算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做好内部控制,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加强内部财产管控工作,全面控制事业单位内部财务资金,同时加强财务成本核算。首先可以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对各类财务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将其制作成电子财务报表,以此为依据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其次应科学判断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提供保障。最后,应定期清算事业单位内部资产,使资产流动性提高,避免出现闲置资产浪费的情况,提高事业单位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财务人员应明确自身职责,将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制定内部财务控制条例,将会计核算、现金流管理等内容囊括其中,提高成本核算风险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结语

成本风险管理范文7

一、事业单位财务成本核算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自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以来,事业单位的定位与事业单位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均有所转变,事业单位整体形成更加高效的工作目标,此时成本核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体现:

(一)维持经济效益

事业单位的资产均属于国有资产,在资金方面比较充足,但充足的资金也导致很多事业单位面临资金使用情况混乱的问题,不利于控制财务风险。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本身就存在环节薄弱的问题,其规范性、系统性均有所欠缺,经常面临过度支出或过度节约的现象,成本核算的结果与实际资金使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事业单位完成既定任务,甚至影响其长期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控制制度,能够为事业单位提供衡量绩效考核与财务预算的基础,使事业单位在制定阶段性财务预算的过程中量入为主,围绕目标核算资金配置,从而确保收支平衡,维持事业单位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二)实现资源配置

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可以看做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优化整合的过程,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可以准确得知事业单位所提供各类服务的成本支出,从而掌握事业单位整体财务情况,最大限度上节约财政资金的支出,因此,事业单位开展成本核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内部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同时对政府方面形成促进作用,促进政府合理配置各类社会资源。

(三)提高事业单位运转效率

事业单位是由政府主管的公益事业部门,其业务范围通常较小,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日常开展工作所需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拨款,因此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不算复杂,管理内容比较单一,因此往往不够重视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甚至造成大量资金与资源浪费问题。为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事业单位需要在原本的基础上加强成本核算工作,确定成本产生过程中的各类造成资源浪费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成本管控,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运转效率。

(四)促进事业单位长足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探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并逐步将其落实到位,政府的财政拨款已经逐渐倾斜于公共事业单位,给予普通事业单位的拨款仅占很少一部分。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出台,能够有效促进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提升,因此事业单位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加强内部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单位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同时,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能够确保事业单位资金稳定、良好运行,在当前新时期阶段稳定、健康运转,从而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声誉,促进事业单位得到长足发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成本核算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现状

(一)成本核算管理理念滞后

事业单位在性质上属于非营利性单位,具有十分突出的社会性特点,经营所得利润不会进行计量分配,导致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人员存在成本核算意识不高的问题,仅仅履行自身岗位职能并完成上级部门所指示的内容。虽然绝大部分事业单位均设立了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但缺乏相应的领导,成本核算工作无法系统开展。同时部分管理人员并不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导致成本核算难以真正落实到位。且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通常较为依赖政府拨款,工作内容通常为公益服务与行政服务,与普通企业相比而言,事业单位对于资金的运营管理水平不高,在资金支出方面较为随意,没有严格的支出审批程序与机制,因此出现大量未经过成本部门预算的支出,常常以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想法支出,导致事业单位资金支出缺乏计划,部分单位中甚至出现严重的资产闲置、资金浪费等问题,事业单位经营成本不断提升,收益却始终无法提高,均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监管制度,造成的成本控制水平不高。

(二)成本预算编制脱离实际

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对财务成本进行核算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理念,不具备足够的成本核算意识,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通常以往年成本数据为参考,所使用的参考数据无法符合当前年度实际财务支出情况,与事业单位当前年度的发展目标、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由于财务部门中成本核算人员未对本阶段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数据采集,导致其所编制的预算内容难以反映事业单位的真实发展情况,成本预算编制工作仅仅流于表面。与此同时,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在思想上仍存在误区,没有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成本核算工作,未能完全参考成本预算的编制结果实施成本控制,导致预算编制只能流于形式,无法切实落实到位。

(三)成本核算方法错误

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没有采用正确的核算方法,财务部门通常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理念开展工作,未根据事业单位的本职工作确定业务活动,对成本归集与分配对象的选择不够明确,在成本核算统计与控制方面的事前控制存在一定不足,导致成本核算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若事业单位在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前,对其重视程度不足,因此未采取正确的核算方法,统计归集的分析工作不够深入,会直接影响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使得成本核算结果不够准确,无法服务于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

(四)成本核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出现巨大变革的背景下,许多事业单位在转型过程中仍未实现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在财务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仅仅重视事后审计工作,没有给予成本核算全过程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未对其中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也就尚未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体系中仍存在基数较大,但单位规模、大小存在差异的问题,不同事业单位在发展速度与发展情况上有所不同,要想促进全体事业单位共同发展、齐头并进,离不开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此为事业单位财务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帮助,但许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仍待完善,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导致财务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始终无法提高,难以实现对事业单位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财务成本核算风险的管理与内部控制措施

(一)增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意识

在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财政部于2021年正式开始实施相关政策,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提供指导,这一政策直接为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以及方法指引。事业单位要想加强成本核算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需要在该政策的引导下,从自身业务特点出发,为自身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明确未来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加大事业单位日常运转的效率,将绩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发挥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角度而言,应高度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加强自身与事业单位整体的成本核算意识,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只有管理者认识到成本核算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在规章制度的建立、财务工作的监督与审计、人力资源配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并制定健全的财务成本核算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全体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提升各层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日常生活与工作入手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提高事业单位成本管理质量与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着力加强内部控制,并制定一套相对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以此提高内部管理质量,促进每个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从而在事业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在事业单位角度出发,应以新政府会计制度为依据,对单位自身的财务会计核算行为进行规范,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往往基于会计核算,因此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也能够为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关键性任务也就是控制内部组织机构、改善财务工作环境。为此,事业单位可以对内部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进行规范,使其思想、行为与事业单位文化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能力,确保每名工作人员均可以在自身岗位上发挥能力,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益,推动事业单位在当前新时期形成长效发展。

(三)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工作提供大量的财务信息与资源,要建立并健全事业单位中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应识别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事业单位应选拔专业财务人才,对财务工作中潜在及显示风险进行鉴定并判断,可以通过梳理成本核算流程、分析财务资产使用情况、分析事业单位经营流程等等方法开展。其次,应加强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风险评估,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对成本核算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评价的方式,为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决策制定提供有效参考,还可以利用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设置不同成本核算风险的大小以及优先级别,以此对事业单位内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最后,事业单位应选择合理方法对成本核算中的风险进行规避,可以对各成本核算方案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选择风险程度较低的核算方案,用以决定下一年度事业单位的支出情况,从而有效防控成本核算结果与实际资金支出情况不相符合,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正常运转。

(四)强化内部财产管控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处于重要的转型阶段,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成本核算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做好内部控制,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加强内部财产管控工作,全面控制事业单位内部财务资金,同时加强财务成本核算。首先可以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对各类财务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将其制作成电子财务报表,以此为依据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其次应科学判断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提供保障。最后,应定期清算事业单位内部资产,使资产流动性提高,避免出现闲置资产浪费的情况,提高事业单位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财务人员应明确自身职责,将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制定内部财务控制条例,将会计核算、现金流管理等内容囊括其中,提高成本核算风险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结语

成本风险管理范文8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成本风险管理;成本风险控制

前言

国家近些年来各方面都在不断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国家更注重工程的安全、质量以及相关收益。在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公路的需求也越来越急促,无论从质量、性能还是节能环保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如今在公路建设投入的资金较多,其中建设工程周期较长,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公路施工过程中有许多风险与控制分析等相关问题是现今迫切所需要的。

1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风险的特点及分析

1.1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风险特点

要想掌握好公路施工阶段的成本风险管理对策就要先了解其风险特点:①公路施工的投资量较大,这使产生风险因素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国家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致使工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精细计算,庞大的投入也使其增加了风险,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②公路工程施工过程较为复杂,由于公路的设计要按照便利性、合理性等要求来使公路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所以在建设和设计公路时都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根据民众的需要来对公路做好施工工作。施工时要考虑到公路周围的环境、人文、水利条件等,同时还有考虑到一些政治因素。在平稳的环境下做好公路施工工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这些因素给施工造成了很大影响,使其风险增加。③公路施工过程由于时间较长,致使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增加,容易出现一些意外事件,所以要对施工环节中的每一步做好风险控制,致使整个工程能够平稳顺利进行[1]。

1.2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风险因素分析

1.2.1组成特征因素分析

首先,路面工程是施工阶段的主要内容之一,路面施工一般受到地理环境因素制约,使得施工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一定的损耗。在此过程中,需要在公路设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以及设计,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增加。其次,排水也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由于排水功能对公路造成影响较大,如公路的排水不能顺利的进行,会对公路的使用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在防水工程中,区分地理差异,精确的计算式,使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1.2.2主观性因素分析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施工单位会格外注重成本,因此导致其他成本不必看重。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除了公路建设所需要的成本外,还包括工程质量、环保、周期等因素,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因素并不被管理层所看重,这使整个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不当。其次,管理层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相关负责公路施工的管理层人员对于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一些人力物力财力为白白的浪费,没有积极的态度要求增加相关方面的管理,从公路的质量测量设计以及财力人力的安排等都没有良好的设计,致使一些利益白白的流失[2]。

2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风险管理采取的应对策略

2.1风险自留

对于风险自留,一般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种方式:①为主动采取方式;②为被动自留方式。主动自流方式针对承担方能够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能够解决好事故发生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对策能够应对风险。被动风险自留则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管理层人员缺乏相关风险控制意识,致使一些风险因素发生,给企业带来了很大损失。

2.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的主要途径是寻找保险公司对项目进行投保,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危险,那么,施工单位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来降低企业本身的损失[3]。同时,也能够使得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减小。

2.3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的方法就是把风险因因素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减小。相关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需要针对项目中的种种因素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设计,致使一些风险因素能够防患于未然,防止重大风险因素造成的事故,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通过相应的政策致使风险因素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3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风险控制应对措施

3.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应该是施工单位首要看重的,施工过程中应以质量为首要前提,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进行风险控制,把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质量是一个企业的声誉,若施工过程中质量发生问题,那么企业的声誉会有所下降,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收益,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理,使质量成为工作的首要工作目标,应把相应的意识输送给相关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能够有良好的工作意识,认真工作。应该知道的是,工程的成本控制应建立在质量基础之上,所有的投入资本应以质量为前提,保证质量。想要提高质量同时有效的控制成本,就应加强技术提高建设过程中的工作效率,用过硬的技术让公路的质量变比得更好,而技术部门应把提高公众质量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设计好施工步骤,提高施工技术,探讨如何把工程的质量建设的更好。要求施工部门与设计部门、技术部门同时合力把质量工作做到最好,同时也要按时完成任务,保证单位的各部门能够合力最好工程质量工作。

3.2建立成本责任制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每一阶段的进程以及施工现状与项目经理确定责任成本,要求项目经理能够严格按照步骤执行,同时把一些成本控制在设计好的范围之内,若成本与预算有严重不符时,应利用好责任制,要求工作错误的承担落实。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各方面因素,使消耗的成本与预算成本相差不大。同时也要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工作,不能有任何的缺少,要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要求每一位员工都坚守好自己的岗位,配合好项目经理做好路施工工作,也要把责任制落实到位,要求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有良好的责任心,认真工作,出现问题时要勇于承担,能够承担起错误带来的损失。同时施工单位还有对全体员工建立考评体系,将一些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相关工作人员给予处理,或以开除惩戒,同时也要保证相关部门做好成本风险控制工作,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加强风险控制意识,总体提升工作效率。

3.3加强合同管理

另一个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风险控制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合同管理,因为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其他企业以及单位合作,在合作过程中要对合同进行正确的分析,有良好的防风险意识,确认好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以免后期发生争执,应对这方面做好风险控制工作。同时,针对合同中的内容做好相关成本风险预防以及控制措施,应在合同中写好相关问题,以免后期发生不必要的麻烦。要求双方按照合同来履行义务,不得有任何纰漏。同时项目经理也要严格审查合同,认真做好读好合同中的每一条,同时也要结合施工单位的现状以及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的工作调整,以免发生违约以及工期延误、公路质量等问题。

4结束语

如今的公路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公路的建设首先应以质量为主要目标,同时进行相关的风险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给施工单位带来更多的利益,也要加强核心技术,使相关工作能够更顺利的开展。对于存在的一些风险因素,要积极加以控制,认真分析,做好相应的对策,使工程可以按照预算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鹏.输变电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方法及其优化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9(11):119-125.

[2]李辉.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25):1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