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转化计划范例

差生转化计划

差生转化计划范文1

分析了中专双差生的形成因素,探讨中专班级管理中双差生的转化策略,希望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中专班级管理;双差生;转化策略

受办学与招生条件的影响,中专班级“双差生”的数量较多。双差生对日常班级管理具有破坏作用,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因此双差生转化是当前中专教育工作的重心。

一、中专学校“双差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1.个人因素。中专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机能逐步完善,在这过程中,学生身心转换迅速,一些从社会中显露出的好的与坏的东西一并被学生吸收,并没有事先经过合理的判断,这使得学生心理上经常产生不良的情绪,尤其是当前中专学生与社会接触较频繁,在社会长期影响下,学生逐渐从单一的成绩下降步入为人格与成绩同时下降的“双差生”行列。

2.家庭原因。现代学生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受家长的溺爱比较严重,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重养轻较的现象较明显,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与指导,在生活中过于放任学生,致使学生进入到中专学校学习时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3.学校原因。学校原因包括学校环境与教师两种原因。学校环境的原因主要是指中专学校学习氛围不理想,学生与社会接触过多,大多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的品德形成受制。教师的原因主要是一些中专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理论水平与道德水平不高,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视同仁,有时甚至挖苦、训斥与嘲讽学生,这是“双差生”产生的温床。

二、中专班级管理中双差生的转化策略

1.创建浓郁的学习环境,帮助双差生树立信心。班级教学中,学生与教师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创建双差生转化的良好环境,让双差生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具体实施上,首先,教师要帮助双差生树立品德与知识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继而实现共同成长。其次,在中专班级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通过调动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感化双差生,给予双差生更多的关注,并适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指导双差生到正常的学习中。再次,双差生作为后进群体,为了帮助此类学生提升成绩,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划分好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所安排的每一小组都有相同数量的优秀生与后进生,使得优秀学生可以帮助后进生提升学习能力,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另外,双差生在班级中经常喜欢表现,虽然这种表现是负面的,但是教师如果充分利用双差生这种表现心理,将其引导到正常的学习中,能够充分激发双差生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双差生转化的目的。

2.给予双差生更多的尊重与关怀。中专学校双差生往往是由个人原因及家庭原因导致的,双差生群体道德水平与学习成绩较差,经常破坏正常的课堂秩序,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双差生的转化,教师应加强对此类学生群体的关注,根据双差生表现出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成效,进行适当的管理。比如有的双差生由于个人学习水平不高,为了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往往会采取捣乱的方式来破坏课堂纪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采取常规批评的方式,应当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理解学生这一表现,并认可学生上课积极发言这一举动,然后告知学生扰乱课堂纪律是不可取的行为,因势利导,让学生逐渐从课堂捣乱转变为课堂学习中积极发言的过程。另外,在双差生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获得的进步给予鼓励,鼓励时间最好选择在班级集体活动中,让双差生意识到自己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当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批评不能过于严厉,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批评时应注意语言表达技巧,向学生传达努力学习的好处,使学生逐渐步入正轨。

3.完善学校学习环境,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支援形式。中专班级双差生的产生很多是在学生进入到学校后逐渐形成的,因此学校环境对双差生的影响比较深刻,为了更好的帮助双差生转化,学校应逐渐完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双差生在不断的熏陶下,逐渐更新自我认识。社会方面,应转变长期以来社会对中专学校的看法,认可中专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做出的成绩,并且中专教师可以在社会刊物上发表一些双差生转化方面的文章,同时社会媒体部门也应增加一些有关中专双差生的报道,号召社会共同关注双差生转化问题。家庭方面,学校可以与学生家庭建立长期的联系,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家长会或者教师进入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寻找双差生形成的家庭因素,并且,教师还应向双差生家长传递一些学生在班级课堂中的表现信息,让家长在生活中经常教育学生向成绩与品德良好的学生靠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教学过程中定期开展课堂研讨会与班会,让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助工作,尽可能让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研讨活动中来,让双差生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感受同龄人的关怀。

总之,中专学生性格与能力的可塑性是比较强的,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提高对双差生的关注度,采取适当的管理手段与技巧,不断感化与引导学生,促进双差生道德与学习水平全面发展。

作者:杨国荣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参考文献:

[1]曹俊.浅谈如何做好班级管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3):121.

差生转化计划范文2

现代师生观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动态信息的相互交流。课程体现的是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中新表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意识,最终导致走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这种改革方向,明显地增加了对学生的亲和力,让学生亲自体验思考和探究的全过程。新课程编写的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必将引发教师个人知识的变化,同时促进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花时间去查询资料,补充教材内容,更加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这就使教师具有了更多的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产生出惊人的教学机智。那么,教师该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呢?

首先要通过培训,使教师完成新课程理念从“陌生到熟悉,从困惑到相信、从观望到尝试、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过程,进而达到理念的刷新、观念的变革。其次教师要学会反思,通过反思,促进教师个体内心的驱动。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瓶颈,但光是吸收新理念,不懂得运用新学习的理论进行积极的思考,吸引的再多,不能消化,也是不起作用的。再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教学实践出发,以专家的研究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全体教师的教材分析课等为载体,进行教学案例研究,积极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地进行审视和反思,增强教改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在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亲自实践,切身感悟,深刻反思,自主探究,逐步适应新课程,走进新课程,与新课程一路同行。(申丽娟)

用爱心为学生营造一片亮丽的晴空——班级管理之我见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同时也是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我从教十几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觉到,班主任工作责任之大,管理过程之复杂与琐碎,并从中体会到与学生相处的欣慰与快乐,真是:贵在心通,重在行动。那么,如何管理好班级呢?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点滴做法。

1、提高自身素养,树立良好形象 要想做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学生心中树立自己的权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说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首先是教师,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其丰富的知识,良好的素养是班主任产生权威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自己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才干,在学生心中树立权威,那么班主任工作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否则学生就很难同自己积极合作。因此,我们做班主任的要不断充电,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才干,以此来赢得学生的敬重和佩服。尽管我早已通过自学取得了本科文凭,可还是不断学习新知识来充实自己,不光要精通所教学科,其它学科都要学。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要处处为学生作表率,时时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决不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树立好自己的良好形象,成为学生心中的“神”,那么你的班级工作就会得心应手,锦上添花。

2、选好班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一个班级的好坏,只凭班主任一个人是不够的,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委会,来协助班主任共同把班级管理好。因此,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对班级的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是放不开的。于是,在接一个新的班级之后,首先对学生进行了解,挖掘人才,有意识的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观察和分析,从中挑选一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作风正派,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的学生来担任。当班干部选定后,我便加强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和锻炼,让他们大胆地放手去工作,不但给予他们班干部的权利,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加强指导。但在学习、生活上,对班干部的要求更加严格,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做老师的得力助手。真正使他们成为班级的带头人,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分工协作,使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逐步形成本班特有的良好班风。

3、扮演好班主任角色,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管理中,作为班主任应将学校的常规管理贯彻到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并在每周班会上对上周情况加以总结,同时布置本周计划及要求。而后每天坚持抓二课一操,做到早到教室,清点学生,检查卫生及学生早读情况;课余时间,多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做好安全工作,对有出言不逊、追逐打闹的行为及时指正。在管理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工作方法,利用班会讲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宣读爱国知识,让学生感受爱国情怀,体会奥运精神;利用黑板报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注意安全隐患,图文并茂,可感性较强。对学生坚持多表扬少批评,以正面疏导与反方面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使其有错改之,无错加勉。与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生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p#分页标题#e#

4、发挥集体作用,激励健康成长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我一直把我的班级看作一个大家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_员,要想家庭兴旺,必须大家共同努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充分发挥集体优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我费尽了心思。首先,优化班级管理环境,对于班内的公共财物、设施,实行承包责任制,班级卫生实行“三包制”,花卉实行负责制,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既是优美环境的享受者又是班级的管理者,时刻感到集体的温暖,使我们的班集体充满团结进取、勤学好问的氛围,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在抓好班级的同时,不断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学生的才华得以施展,集体的自豪感得以增强。因此,我班的学生都爱我班,把它当作自己的家。

5、创建优良班风,适当善扬恶惩 身为班主任抓好班级管理,树立良好的班风,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优良的班风是班集体的生命线,一个班级是否优秀最重要的是看它在学习上的表现。勤学好问、积极进取的学风是促进班集体不断发展的动力,也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竞争意识。首先在我班开展“一帮一”活动,组成各种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并通过位置调换、兴趣相投等方式,让学生掀起竞争意识,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对班级的好人好事、优良行为大力表扬,即使有一点点好的表现,也要加以鼓励。对一些违纪学生应给予适当的惩罚,但惩罚的方式要把握一个度,大的方面不能违背教育原则,小的方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在教育时,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要用粗暴的行为,严厉的责骂,去伤害学生的身心。这时你应该静下心来,变发怒为宽容,先请学生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与之交谈,让他感觉到老师是在真诚的关心、帮助他。如果这样,哪怕是再桀骜不驯的学生也会感动老师对他的尊重,而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感动后悔不安。那么接下来的说理教育就迎刃而解了。其实不就是让他们做一下书面检讨,为班级做好事,考试时使其提高成绩。这样以来,一则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又维护了他们的自尊;二则在班里树立了正气,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差生转化计划范文3

一、足球游戏对足球教学的作用

第一,足球游戏有利于足球运动基本技能的掌握足球游戏并不只是单纯的游戏,它包含了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对足球的基本技能有明确的要求,只不过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足球游戏可以辅助教师训练学生对基本足球技术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更自觉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足球运动对停球、运球、踢球、突破、投球和射门等基本技术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初学者学习时,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此时,安排“传球游戏”,学生两两一组,教师给每组发一个足球,学生可以自己找空地,隔开5米左右的距离,进行对踢,踢球的时候注意用足弓,不能用脚背和其他地方。双方只有采用了正确的脚法和技能,发力平稳,才能使球来去自如,不产生停顿,否则,总是会发生中断,足球往旁边跑的情形。

第二,有利于足球运动学习兴趣的提高。足球运动是一项全身性和综合性的集体运动项目,它对抗性强,对体能要求高。学生第一次接触足球时,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和身心疲惫。此时,适时地插入足球游戏能够帮助学生消除足球学习的消极心理,体会到足球游戏中的乐趣。在第一节课中,足球教师就要交代学生为第二堂课的足球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届时一定要穿运动衣、足球鞋,最好戴好护腿板,防止出现意外事故。在上课时,先给同学讲解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则,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11人,包括10名球员与1名守门员。让学生自己选择出中锋、二前锋、边锋、前腰、前卫、边前卫、后腰、边后卫、中后卫、清道夫和门将,采用常规的2边前卫+2后腰、2边前卫+2中前卫、2边前卫+1前腰+1后腰、4中前卫阵型。根据学校足球场的规模划分场地,如果学校足球场规模比较大,可以将其拆分为几个小型的足球场,不同的组可以同时进行比拼,如果不够大,则轮流比赛。

第三,有利于足球运动乐趣的获取,陶冶情操。足球运动对足球运动员的要求较高,不但要求足球运动员具备健康强壮的体魄,还要具备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因此,足球运动被称为是勇敢者的运动。经常参加足球运动,可以帮助足球运动者锻炼身体,塑造顽强拼搏的良好品质,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此外,足球运动还可以帮助足球运动者陶冶情操,充分体验足球运动过程中的乐趣。在热身练习中,把传统的跑步变成“企鹅跑”和“唐老鸭式跑”,相对正常的跑步而言,可以更好地锻炼膝关节和踝关节,调节大脑神经系统,优化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的功能。

第四,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压力的减轻。和其他科目教师的目的和任务一样,高职足球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足球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而具体的传授途径需要足球教师深思熟虑,通过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来寻找。例如,在“保护与破坏”的足球游戏中,教师划好一个固定的活动范围,学生只能在固定的范围内活动,每人手握一球,在活动范围运动并破坏他人的球,保护好自己的球。这个足球游戏虽然增加了练习的难度,但是使足球训练的趣味性大大增加,学生积极性很高。足球游戏的选择不是通用或者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定。将足球游戏巧妙地与足球教学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使足球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足球游戏在高职足球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在高职学校中,足球课的第一堂课是不教授足球基本技能的,也就是说不会正式上课。在第一堂课的时候,足球教师主要和学生见个面,讲解一下足球课的注意事项和穿着要求,并讲解一些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在第一堂课中,教师要选择简单、趣味性强一些的游戏,让学生对足球课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并产生兴趣,体验到足球运动的趣味所在,为接下来的足球教学做好铺垫。

(一)足球游戏在准备和热身阶段的合理应用

足球游戏中准备和热身阶段的目的是通过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提高内分泌和体温,以加速血液循环;同时降低肌肉的黏滞性,提高弹性,以促使节囊分泌出大量的骨液,减少关节的摩擦力,使关节更加灵活。在这个阶段加入游戏,可以更好地促使以上生理活动的发生,为后面的足球训练做好准备,防止生理创伤的发生。例如,慢跑、行进操、定位操等是准备活动过程中很好的选择。在春季和夏季,足球教师可以安排10分钟左右锻炼学生柔韧性、灵敏性和速度的相关游戏;在秋季和冬季,教师则可以安排15分钟左右的锻炼学生耐力和力量的相关游戏;还可以选择一些奔跑类的游戏来缓解课堂呆板沉闷的氛围,比如,蛇型跑、螺旋跑、跑动中的“拉网捕虾”,或者用“猴式夺球”“传球碰人”等方法。另外,有些足球游戏在帮助学生活动筋骨、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注意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高职足球教学的课堂效率,例如,“听口令做反面动作”“有效和无效口令”“每人一球”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新颖独特的足球游戏,如“两人争球”“巧入营门”“传球比快”等等,深受学生的喜欢。这些足球游戏在很好地辅助足球教学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对足球感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足球。

(二)足球游戏在正式教学阶段的合理应用

足球游戏能够将足球技术的学习和娱乐性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学习足球技术的同时,体验足球学习的快乐,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足球教学方式。通常情况下,高职足球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巩固足球的旧技能,从而更好地学习新技能。足球游戏的合理利用能够使足球教学更加轻松,同时足球技能又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学生通过将所学的足球技能应用到足球游戏中,实现了足球技能的灵活运用,学习效果更好。例如,“网式足球”“通过穿过球门进行接球比赛”“区域内的四抢四”“打靶子”“三对一”“四对二”“局部四对四射门比赛”“橄榄球”等。技术训练游戏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足球训练中产生单调乏味的现象,这种游戏内容通常包括运控球、传球、接球、头顶球、抢截球、假动作和射门技巧等。此外,足球场地内可以设置几个标致筒、标致杆、活动小球门,场地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队员人数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足球运动是一个集体性的项目,其包含的攻守战术的实现是离不开团队协作的。足球运动中所包含的攻守战术是对足球技能的综合,是足球技能的综合运用。在使用战术游戏进行足球训练时,要严格按照先个人战术,再小组战术的顺序进行。练习时,球门可以相应的慢慢增加,有最初的一个小球门,到二个、三个、四个等等。人数的安排可以是三对一、三对二、三对三、四对二、四对三、五对二、五对三、六对四等。场地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甚至各种形状。

(三)足球游戏在复习和整理阶段的合理应用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足球运动的相关技巧和战术后,足球教师要及时安排合适的足球游戏,让学生在足球游戏的实战演练中巩固和复习刚学习的新知识,对学生巩固足球基本技能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足球运动是一项体能高消耗的运动,经过一系列高强度的训练之后,学生往往会感到身体疲惫,这时,足球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整理活动,帮助改善疲惫的状态。例如,先在场地上画一个直径大概为4米的圆,再画一条通过圆心的分界线,把一个足球放在圆心的位置。足球教师把学生平均分成两队,并站在界限之外,每个人轮流对准圆心位置的足球击球,目的是击中放置在圆心位置的那个足球。这样能帮助学生掌握脚弓球的技巧。在最后的上课部分,由于学生体力消耗过大,教师可以教授学生采用颠球的方式来练球,其方式是将学生平均分成两组,并拉开5米左右的距离,两队球员面对面、一对一站好,对方把球推过来的时候,对面的球员必须要接住球,并把球推回去,中间不能有间断,如此来回。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击球的技能,而且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总结

足球运动作为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体育科目,是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自身素质、陈旧的教学方法、场地、时间等原因,造成教学分离,学生对足球运动兴趣低下,最终高职足球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提高高职足球教学中足球游戏的利用效率就显得十分必要。足球游戏作为高职学校中足球教学的辅助工具,因其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将会受到更多学生的喜爱,其优越性将越来越明显。

作者:程学超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篇

一、高职院校足球教学中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具有先进的教学观互动观

合作模式的互动观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它不只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对比,进一步扩大了教学范围,丰富了教学内容。通过这种互动,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任务,提升教学质量。目标观。合作教学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满足他们获取知识的需求。将教育建立在学生需求基础上,从而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合作学习还非常关注人际交往的技能目标,并把它当作教学目标不断追求。师生观。合作教学认为,师生角色是多变的。要按照教育内容的不同而改变。不能忽略学生的感受,不能使他们感觉不被重视,而失去学习兴趣。形式观。合作教学采用教师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主要是由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引起。合作教学的实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具有信息量大、高效低耗、启发性强的特点。

(二)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得出,教学中的难点就是对差生的转换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差生由于缺乏知识,又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学习时常会碰到一些难题,久而久之,便有了精神压力与焦虑。而在合作学习条件下,构建合作性奖励机制,使差生与同伴之间相互关心,互帮互助,差生的特长得以发挥。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差生的焦虑问题,推动差生成就动机的形成。差生由于不断取得成功,学习愿望不断加强,成就动机也就形成了。合作性学习教学形式有助于增强差生的自尊心,为差生的转变提供良好环境。在合作教学模式中,个体都有互赖心理,推动共同获得荣誉,相互认识与学习,相互检测,可以弥补自身缺陷。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强化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起到了增强自尊心的作用。

合作学习最主要的特征是,一个学习小组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合作性奖励机制的应用,会使优生与差生相互督促,这样,差生就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下学习,为差生降低了负性环境的影响,从而将差生带入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差生转化提供有利条件。合作教学模式运用奖励机制,激发学生不断探索,一个人的奋斗有利于同伴的成功。同学之间会因此而相互帮助,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还可以加强学生相互合作的动机,是一种积极互赖。由于学生间的互助,他们会变得更加自信,也会更加热爱学习。合作教学模式能够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

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明确了小组各成员的学习目标,并且层次分明,降低了许多差生难以达到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的难度;在教学方面,评价标准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评价测试方面,把提高的分数作为考核的评定标准,这样会使差生获得学习进步的愉悦感受,外部动机不断内化。

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自尊转化的力度。过去的教育模式不能更好地制约学生,他们将学习看作自己的事,认为自己学得如何都与别人无关。而合作教学模式看重组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共同学习,强调个人知识水平决定着整个小组的成绩评定,只有每个个体都很努力,整个小组才能有更好的成绩。因此,优生就需要协助差生努力学习,争取获得成功,而差生也不再认为学习是自己的私事,而是会转变态度,认真积极地加入到学习队伍中。

二、教学实践体会及建议

第一,建议合作学习应当从合作学习模式入手,怎样有效地将合作学习与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现状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基本教学状况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后合作学习研究的方向。

第二,要根据不同的体育课程实施不同的合作教学模式,整体比赛与个体竞技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应用上有很大的区别,在今后的探索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合作学习的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积极组织,若教师分配组织不合理,合作学习就没有效果,教师应该怎样摆正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位置,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激发、暗示学生,将会是未来合作学习研究的方向。

第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要求。教师应在具备过硬技能的基础上拥有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理论,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三、总结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更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还可以积极展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改善同学关系;培养学生相互帮助,互相理解与尊重的态度。在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合作,有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建立。

作者:罗旌信 单位: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一、定位教学目标,贯彻落实高职足球教学“健康教育”理念

(一)要积极锻炼专项体能与职业岗位体能,不断增强高职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高职院校体育职业需求发展目标是,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特征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岗位标准,依据”必需,够用“的原则,利用体育的手段,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能水平,提升职业素养,达到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目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足球教学活动中,为了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既要提高学生的足球专项体能,传授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以及相关的保健常识,增强学生的体能;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所需体能,以及预防与纠正职业性疾病的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更好的胜任本职岗位工作,提高个人生活品质。

(二)要积极培育基本修养与足球精神,不断优化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足球运动,不仅仅是一项体能训练,更是一项心理战。首先,足球运动具有很强的团队性。足球运动是双方集体力量的较量,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战胜对手。在高职院校的足球教学中,要把握足球运动团队性的特点,将这种团队性转化为学生的合作精神,对学生的今后发展是不无裨益的。其次,足球运动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要想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没有坚强的拼搏精神,这一目标是无法实现的,而足球课正是能够让学生直接体会到拼搏精神的一门课程。总之,足球运动的这些特点,恰好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足球课程的学习,有益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因此,高职足球课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积极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等个人基本修养,还要结合足球运动自身的特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足球素养。

二、优化教学形式,不断提高高职足球教学中“技能教育”的质量

(一)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内容,过分突出足球运动的规则、技术和战术,没有根据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心理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这就势必使得足球课程的教学过于单调乏味。因此,在足球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应兼顾大学生的兴趣,丰富足球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可以把教学内容“游戏化”,引入足球运动的历史文化,足球赛事剖析,足球影片赏析,足球球星的介绍,足球的商业运作等等趣味性的话题与内容,以此来调动大学生对足球课程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二)改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而我们在上足球课的时候可以采取更多的容易被接受的方法。

1、领会教学法,领会教学法是由英国洛夫堡大学的霍普和宾嘉两位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的教学新思路。该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学生主动地参学习与思考而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教学过程遵循“准备活动———游戏(比赛)———传授技术———游戏(比赛)”的思路,强调以游戏(比赛)教学为主,在游戏(比赛)中培养兴趣、传授技术,这也符合足球运动本身的特点。

2、情景教学法,高职院校的足球教学,绝大多数是在脱离比赛的情况下让学生练习技术。与真实的比赛而言,这样的学习环境就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距离感。而情景教学法则强调把技术的学习和重复练习放在游戏(比赛)中进行,用比赛的情景使学生更多地进行锻炼而提高技术。

3、启发教学法。以往的足球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统一性,抹杀与忽视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特性。大学生个性鲜明,头脑灵活,思想独立。对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抵触性。因此,作为高职生的教育者,要突出学生在足球课堂中的主体性,遵循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要求,结合足球教学内容,运用启发式的讲解,给学生创造思考平台,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实践,想练结合,逐渐提升足球相关的战术与技能。

三、提升教学境界,不断彰显高职足球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地位

高职院校的足球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技能,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足球人文精神。足球在世界范围内,之所以会受到众多球迷的热爱与追捧,绝不仅仅是对球星的崇拜或是对利益的追逐。更大程度上,体现出的是一种对足球精神及文化的欣赏与尊重。究竟何为足球精神,在足球的教学中该如何将这些精神传递给学生,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足球教育者深思的课题。

(一)教师要准确理解与定位足球精神

足球精神,即足球运动的灵魂,是足球文化的核心。若从不同角度去剖析,足球精神的内涵是丰富多样的。一是团结合作。足球不是一个或是仅仅几个人的运动,而是一项团队运动。要想赢得最终的胜利,队员之间,必须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不得各自为阵,各抢风光。队员之间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要能够及时心领神会,容不得半点忽视。团结合作意识,是足球精神的核心与灵魂。二是无畏拼搏。任何一种比赛,最终的胜利者只有一个。胆小懦弱,害怕失败与挫折,害怕吃苦与受伤,这些都是成功与胜利的天敌。三是灵活变通。进球,是足球运动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而进球的方式,确实千变万化。球员要根据比赛的局势,采用相应的策略方法进球。同样,守门员,也是足球运动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作为一个守门员,就一定要眼疾手快,根据局势瞬息发展变化相应灵活作出决策。足球比赛,是一项高难度、高智慧的运动战。一个战无不胜的球队,要求每一位队员都必须具备较强的灵活性与变通性,随时调整战姿,随时变换战术,以期赢得最终的胜利。

(二)教师要始终重视足球精神的培养

“团结合作,无畏拼搏,灵活变通”等这些足球精神,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信念是一致的。人生犹如一个竞技场,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要想不虚度光阴,不蹉跎岁月,有所作为,有所建树,都必须及早树立养成“合作、拼搏、坚持”的人生信念。高职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时期,借助足球教学平台,拓宽大学人文教育课堂,培育学生这些精神与信念,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就要求足球的教育者,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去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创新教学方式。

1、要注重团队意识的培养。足球课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织组规范和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学。教师要对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不良行为及时地批评教育,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的分组对抗让学生们加深对团队的理解,培养集体意识,使他们懂得个人和全局的关系,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逐渐加深对团队构成的认识,更加热爱自己的团队。

2、要突出拼搏意志的磨练。足球比赛的场地较大,时间较长,很多时候,一场比赛下来,连一个球都没进,这就会给运动员带来无比的失落与挫败感,试想,如果运动员没有坚强的忍耐力和极大的抗压力,很快就会逃离足球运动。一个队员失去了持之以恒的信念,直接影响到其他队员的付出与努力,进而影响足球运动的全局。因此,教师可以有目的经常举行足球比赛,不断磨练与培养学生的无畏拼搏的精神。

3、要注重灵活技能的培养。足球运动具有很强的多变性。足球场上瞬息万变,任何细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比赛的失利。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以技能学习为主。足球运动对学生应变能力的提高能让学生更快地学习新的技术,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四、总结

差生转化计划范文4

一、义务教育

1、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投资8000余万元,改扩建第十中学,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设计规模48个教学班。目前主体已完工,正在内外装修,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投资2235万元新建学院附属小学,占地20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设计规模为30个教学班,可容纳1500名学生就读。目前正在办理开工前的各种手续。投入65万元新建两个标准微机室,新增笔记本40台。投入161万为城区中小学图书馆配备图书。

2、向上争取资金取得初步成效。1—5月份,累计向上争取资金1232万。其中,信息工程实训基地购置款100万元,中小学公用经费845万元,中职资助及涉农专业免学费款287万元。学前教育省政府助学金45万元,农村幼儿园建设专项资金280万元。

3、学校互动计划进一步深入。开展了以教育教学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校校合作、对流活动。15所学校结成了城乡帮扶对子。组织区首席教师到黄河涯镇开展了对口支教系列活动。

二、队伍管理

1、师德教育进一步强化。完善了师德评价标准,严格师德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坚决制止歧视差生、体罚学生和有偿家教等行为。

2、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选派校长赴上海等地学习。组织部分小学校长、教师参加报告演讲会。2月中旬和3月上旬,先后两次组织26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学校观摩学习课改当堂达标模式,与学校教师结成学习对子。组织了626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活动。今年在第六届全省中小学及幼儿园省级教学能手评选中,全区有18名教师获得省教学能手称号,占全市获奖人数的70%,我区被评为全市教育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3、积极做好教师招聘工作。3月13日起,组织人员赴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师范大学等4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进行招聘签约,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我区就业。今年全区计划招聘教师120人,各项工作紧锣密鼓进行。

三、素质教育

1、全面做好学困生转化。召开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下发了《区教育局关于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意见》,对学困生转化工作进行了交流和部署。

2、认真组织重要活动。4月12日举办了区年中小学生春季运动会。5月30日举行了市暨区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大会。组织200余名学生参加了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3、组织“建团90周年”系列活动。举行了“弘扬精神,争做好青年”演讲比赛,46名选手参加。在第九中学、北园小学举行了“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团体赛和个人赛。

四、教育教学

1、举办了系列教学活动。举办了小学语文优质课展示暨首席教师有效引领观摩活动、全市小学语文观摩课活动、全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启动了全国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仪式,邀请了教授作文教学大行报告会。

2、集中开展教学视导活动。先后组织教研员90多人次到各校检查常规落实、课堂教学情况,指导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举行全区中小学网络教研技术基本功大赛,426名教师参赛。在省市优质课评选中,84名教师获一、二等奖。

3、加强专题教研。组织了中小学“大英语教学”教学研讨会、初中九年级语文、思品中考复习研讨会、初中地理学科高效课堂研讨会等活动10余场。

4、加强初三毕业班的备课及视导活动和模考分析会。

五、依法治教

1、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召开了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区教育局与各中小学、幼儿园签订了安全责任书。

2、加强校园安保工作。多次到学校就校舍安全、饮食安全、疾病防治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差生转化计划范文5

分组导生策略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是有益处的,但运用不当也会导致无效教学。教学做课堂重在“做”,针对如何激励“做”,提出了“众筹奖学金”的新思路。在监控“做”的效果方面,提出了利用《组员考评周记》反馈的改进办法,以期给同行们予以借鉴。

[关键词]

分组导生策略;众筹奖学金;方法创新

学生学习,不只是对知识的学习,更是要有能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相应技能的能力。而多“做”会是一种好方法,它是形成新知的主要途径。心智技能的取得,必须通过内部语言在人脑中形成心智活动才能取得。而在技能教学中,先做后讲,会更利于促进认知的内化过程,即老师在堂上“做中教”,学生在堂上“做中学”。

一、分组导生课堂管理策略有利于大班环境下的有效教学

当一个教师面对大班教学时,仅仅把“教学做”的内容准备充分是远远不够的,“做”是关键。除师资自身素质外,任务能不能被“做”,能否按时、按质、按进度“做”,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对“做”进行激励,对“做”及时检查、监控和反馈,在达成有效性教学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分组导生策略,可以让一名教师在多名导生的辅助下,完成课内外的教学辅导、检查、评价、反馈等工作。具体做法是:①将5-6名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课堂上就近入座,利于互助学习。②经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根据“组内导质”的原则,进行优秀导生的选拔与分配,好差生搭配。③教师布置与示范“做”的任务后,重点关注导生能否顺利完成任务。④观察导生辅导组员的行为,教会导生“教”组员的技巧与方法。分组导生的课堂策略,除了可以促进教学效果外,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组员间的团队精神。导生对组员的管理跨度越大,证明其能力越强。导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等方面也能得到锻炼。同时,在学习共同体的“教”帮中,产生个人荣誉感与成功感,促进情商的增长。组员间信息交流,可以顺利完成任务,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小组激励措施,小组间的对抗竞争,使工作任务完成得更有质量。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育是对话、教育是合作、教育是学习共同体。分组导生制的教学方法正顺应了这一潮流。学生在“做”中有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即做中的反思;学生在“做”中有与教师的对话,即教与传授。对话还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对话、会与不会的人的对话,及具有不同思想差异的人之间的对话,最后撞击出创新火花。分组导生策略为教育中“对话、合作、组成学习共同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分组导生策略的实施现状

由于不太了解学情,随意分配组员,很可能在执行分组导生策略时失败。要求同组人就近入座,只初步解决了及早发现旷课的情况。如果不幸遇到全组都是差生,“做”任务时,由于无人可充当导生,“做”的进展会很慢,逐一答疑,工作量大,效果也不好。时间久了,差生容易失去学习信心。因此,如果不能及时管控,放弃面变大,情况会变糟。采用“连座”奖罚分的制度,最初是有效果的。当其一组员不能得分,而导致其他组员失分,会承受思想压力。但执行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基础差、学习态度有问题的组员采取逃课的方式,回避连座扣分制的惩罚。因此,“教学做”课堂上的过程考核,会遇到阻力。尤其是临近期末时,被考核的内容更综合,难度加大。逃课变得更严重,最终影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考核的实施效果。

三、对分组导生策略的改进之一:众筹奖学金激励措施

教学做课堂能否发挥有效性,关键是在“做”,更要注重对“做”的激励。我们尝试着为学生创设职场环境。由于具有良好技能、工作态度认真的人应该受到企业器重,也应有更多的经济回报。基于这种假设条件,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20元众筹奖学金”的激励政策。

(一)“20元众筹奖学金”激励政策的由来

“众筹奖学金”为什么被设计为20元?导生的月奖金是组内其他成员支付的,如果有人一次也没当过导生,也没成为优秀组中的成员,一个学期有近4-5个月,每月每生付给导生的奖金是1元,则5个月是5元。假设每个月小组总分排名总位于后50%,给优秀组的奖励金每月每生为1元,则为另一个5元。再考虑到组内进步奖与组间进步奖的因素,会产生另外2个5元的效应,因此,我们设计了“20元众筹奖学金”。小组数的设计最好是选双数,单数小组的话,可能无法执行。如果一个学期的月份数达不到5个月,则会有余款,总余款可在学期末平均发还给每位同学。

(二)众筹奖学金的具体实施步骤

运行前,先向学生告知得分规则及奖金分配规则,无记名投票方式决议是否采用。硬性推行可能会造成不良效果和学生的反感情绪,推行前必须得到90%以上同学们的赞同。导生的选拔与建组。如果有条件的话,查看上学期末的综合成绩排名情况,优秀者被选为各组导生。也可以让互相了解学情的同学投票竞选导生,票高者入选。还可以本人自荐,由组员选人,凡达到组员人数标准的,均可成组。一般组内人数控制在5-6人左右。组内成员的组合原则,应本着优秀学生不能过于集中的情况来决定,好、中、差的人组合在一起,以创造将来考核成绩时公平的环境,同时也可以让每个差生有机会得到好生的帮助。奖金的筹集与管理。每个同学于学期初人均上交20元,作为奖学金基金,由学生指定专人统一记账及管理,奖金使用和筹集时均应有详细的记录。因为我们采用这种方法是在会计专业的班级中,所以这种方法还能训练管钱者的记账技能,培养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与职业习惯。可以通过四种途径取得奖学金。过程考核的评分结果,一个月公布一次排行榜。分别评出组内优胜奖、组间优胜奖、组内进步奖、组间进步奖。1.组内优胜奖。组内得分最高者,将成为下一个月的组长(导生),同时可以获得组内其他组员上交的奖金,人均一元。2.组间优胜奖。将大班分为双数个组,组总分排名在前50%名次内的均可以获得组间优胜奖,其奖金来自于位于后50%名次的各组,人均被罚一元。3.组内进步奖。第一个月排名最后的同学,只要在下个月PK掉一个同学,不再是最后一名,则进步的同学将得到来自于PK失败的同学的奖金,每人次1元。4.组间进步奖。第一个月总分排名最后的小组,只要在下个月PK掉其他组,则根据其上升的名次,被PK失败的若干小组,每个组员均向进步组支付1元奖金。小组及个人平时考核积分的计算方法。平时课堂上过程考核应做到经常化,内容包括理论方面和技能操作方面的,根据任务难度大小,分设不同的分值。个人得分可以是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取得,也可以是让小组共同完成任务取得,还可以是组员互查后给出评分。为了公平起见,老师应及时抽查组员任务完成情况的真伪。评分人应认真给被评价人分数,被评价人发现评分人的评价不正确的,由老师或所有组员认可后,可对评价人进行扣分处罚。通过这种管理方式,约束了评价人不认真评价的行为。认真上课做任务,可以得分;如果逃课不来,则会被倒扣分;正常请假的不得分,也不扣分。采用这种方法的另一个好处是,旷课前有人会想,不来会被扣钱,把不好好学习这件事给自己带来损失的感觉放大了。

(三)推行众筹奖学金激励措施的意义

有趣味的“众筹奖学金”,能激励更多的同学争当导生,以当导生为荣。同时,也形成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好帮差,帮到人的越多,获得的奖金数也会更多。对于组的激励作用也是明显的,每个小组都想当优秀组,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学习。设计20元奖励金,还有一个原因是,对于在校学生来说,需承担的经济压力不大。奖学金计划促成学习中你追我赶的学风,还能体验能者多劳多得的职场氛围,提升竞争的意识。

四、对分组导生策略的改进之二:构建小组考评反馈机制完善过程考评

过程考评做得好,既能反馈学习情况,又能起到激励学习的作用。过程考评参数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指派专人完成任务时,可获得老师评分。②布置任务后,由导生协助检查组员,并对组员评分。③还可以是组内成员互查互评分,组间交换互评分。为避免过程考评的“人情分”,可采取相应的课堂监督措施。教师当堂抽查,遇到虚高评价的,将最低分作为全组所有成员得分。遇到误评低分的,提高被评人分数,对评阅人进行扣分处罚。为了利于评分的公平性,不论是导生给的评分还是组员间的互评分,都应在组员评分表中有签上评分人姓名,以明确责任,监督诚信。对于评分过高,除了罚分外,还应有加重任务的处罚,直到学生“做”会为止。严肃考评机制,利于再现真实的职场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认真做事的重要性。教师抽查组员,只能了解部分学情。而建立《组员考评日志》,就能调动全员来参与教学反馈的工作。开课前,每个小组的导生保管一本《组员考评日志》。其应记载的内容包括:小组成员名单,各组员回答老师提问的成绩及被问内容的记录;互评时的评分记录及评分人签名,被检查的任务项目名称,每次被考核时未掌握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评分人应督促被评人及时更正错误,完成更正工作了,也应有记录。反馈日志的填写人不仅限于导生,也可以是互评时的评分人,还可以是自己。例如:写想知道的其他与课程有关的问题,以及想探知的其他问题。任课教师每周查阅一次,就能及时了解学情,及时在教学中改进调整。

作者:杨映玲 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余浩.教学做合一论[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

差生转化计划范文6

所谓“学困生”,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因后天或外界的原因造成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在常态学习过程中,难以或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类似于过去所称的“差生”,但又要与“差生”区别开来,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的存在,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这里的小学英语学困生,指的是与实际英语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虽然他们难以达到英语《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但可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通过一些比较特殊的关注和教育措施给予补偿,获得英语学习进步的学生。这些学困生仅限于学业方面,专指那些学习困难或学业失败的学生,他们往往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善于机械记忆,不善语言思维,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内容,思维上有惰性,而非违纪、撒谎、打架等品行不端者。

二、小学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小学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作者仅以个人在巴彦高勒中心校小学部的实习体验为例来具体分析,根据小学生学习英语所接触的外界因素归类来看,主要有家庭、社会和学校等三方面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一)家庭的主客观原因

我所在实习小学———巴彦高勒中心校小学部,是一所完全汉语授学的公办小学。由于该校所在兴安盟扎赉特旗是以蒙古族为主的农业大旗,家长外出务工占据多数,所以很多小学生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监护人也往往是毫无英文经历的长辈;即使父母务农在家,家长也往往由于没有接触过英语,从而导致他们既不知道英语的重要性,更无法辅导孩子学习英语。以上问题就是在实际上、客观上限制和影响该校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家庭客观原因。我在巴彦高勒中心校小学部培训期间发现,有部分小学生的家长总是在给孩子灌输小学英语不重要的思想观念;要么,认为学习英语是初中阶段的事情,只要学好语文和数学就足够了;要么,完全把英语看成是副科,孩子英语学得好不好无所谓,和体育是同等地位。通过了解发现,该校小学英语学困生的家长很少过问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对老师的要求也不积极配合或是消极的应付,更不会选择让孩子上一些英语课后的补习班。众所周知,作为非母语学习科目,英语的学习本身就存在记忆知识点多、语法知识难懂、语境难以理解、容易反复忘记等特点。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还不是很成熟,学习的意志力和兴趣点往往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培养,如果家长的作用缺失掉了,孩子在遇到学习英语的困难后,往往会对学习英语丧失兴趣和信心,成绩的滑坡又逐渐将其划入了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行列,不学导致不会,不会更不爱学,长此以往,导致恶性循环,积重难返。以上问题即我在培训过程中发现的影响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家庭主观原因。

(二)社会的城乡地域差异

巴彦高勒中心校小学部位于巴彦高勒镇,孩子们在每天的生活环境中能够接触和应用到英语的地方基本上也就是在课堂上和电视广播上,而一定的社会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英语这一亟须语言环境的学科。对于内蒙古这一内陆地区的一个乡镇小学的小学生来说,这个大社会对英语需求并不是很大,甚至基本上没有;但是孩子的未来是面向广阔的全国乃至全世界,这种地域原因造就的小学英语学习环境的缺失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英语学习的大环境很难形成,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改变也就愈加困难。首先,城市的人口流动性远远大于农村、牧区,英语标识和外国友人出现的概率也远大于农村、牧区,这样就造成同等学校课堂不同等社会课堂的问题。农牧区的小学生们除了每周三节的英语课上能学到英语外,听英语、说英语、读英语、写英语的机会很少。这就像掐断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室外天线,与外界很难沟通,语言实践操练的缺乏,从而转变为英语学困生。其次,城市的小学生相较于农牧区的学生见识多、胆子大,勇于积极表现自我,敢于大声讲英语;农牧区的小学生相对显得胆小和拘谨,缺少自信,无论是在英语课堂上还是在社会上,都羞于大声开口说英语。巴彦高勒中心校小学部有很多孩子会做英语试题,但是大部分学生学的往往是“哑巴英语”,时间长了,因语言的学习无法得到正常的引导和反馈而导致的枯燥乏味,就成为产生小学英语学困生的主要诱因。

(三)学校的发展相对缓慢

1.英语教学软硬件设施的相应滞后。

巴彦高勒中心校小学部建校时间早,学校教育设施更新换代滞后,设施“老龄化”严重。因为教学条件的落后,巴彦高勒中心校小学部大多数时候都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授课,基本上没有运用多媒体、语音室等教学设备,而且没有便利的网络资源、图书馆和阅览室,不能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不起来,这样就容易产生小学生英语学困生。

2.师资力量的缺乏和教学方法的落后。

巴彦高勒中心校小学部地处偏远农牧区,英语老师的招录、培训都不完善,导致目前的英语师资力量缺乏、教育经验和手段不足。目前,巴彦高勒中心校小学部的英语老师课堂上还是以中文教学和讲授为主,采用的还是“满堂灌、英译汉”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仅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也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也无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致于小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经历过小学的人都知道,仅仅进行传统的听、说、读、写、朗读、背诵等教学活动,只会让小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也使得部分孩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这部分孩子很容易成为学困生。

3.教师的主观偏爱。

任何教师都喜欢学习好的学生,我在培训和学习的时候发现,教师对于学困生的态度本身就不积极,上课很少点他们发言回答问题,总是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但是,小学英语学困生一旦失去了教师的指导,情况肯定是雪上加霜,学习只能是每况愈下,最终成为班级优等生的陪读生,教师心中的遗忘生,升学指挥棒下的牺牲品,班级里面永远的学困生。

三、小学生英语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所处的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个环境因素都是重要影响条件,针对这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我们有关教育工作者在做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时一定要有的放矢,以因人施教和因地制宜为原则,采用正确而有效的转化策略,帮助小学英语学困生排除学习英语的障碍,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一)加强家庭的支持力度和重视程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孩子既是祖国的希望,更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巴彦高勒中心校小学部的学生家长们不光要给孩子们挣钱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更要从更高的角度考虑自己孩子的未来,甚至于家庭的未来提供更深入和广泛的支持。巴彦高勒中心校小学部是地处内陆的农牧区学校,短期内经济发展是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但是旗镇政府的教育前瞻导向决定着家长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对孩子教育的支持力度。我希望从政府到家庭到个人,都要对英语学习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认识:为什么学英语?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有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但是希望这种家庭的精神支持能够让孩子们能走得更好、更远。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因此,要转化小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问题,必须要从家长入手,让他们知道英语的重要性。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黑板报、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多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从小学生的未来和当前学习英语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潜移默化地让他们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家长们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旦思想上重视了小学英语学习,家长们都会主动关心和过问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从主观上起到了一个积极督促的作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进行“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练习,教师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课堂时间更有限,这就需要家长监督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单词、听写单词等。为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家长可以给孩子观看一些英语原声电影,如《冰雪奇缘》等,既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语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锻炼了小学生英语口语并掌握适量的单词,能够逐渐养成天天听、天天说、天天读英语的好习惯。

(二)扩大社会英语语境氛围的影响力

英语是当今时代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社会英语语言环境的改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加强类似巴彦高勒这种边远地区对英语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此次作者参与的国培实习计划,就是为了交流优质师资、提高教学水平、优化英语语境、推动教育发展。农牧区政府在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旅游业的同时,完全可以在街道和马路周围设置一些英语标识,提高地区国际化程度的同时,也可以让英语在该地区显得无处不在,这样有效的帮助和促进学校英语的学习,有利于英语学困生更加真实的感受英语,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并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农牧区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推进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本地老师走出去培训,外籍老师请进来教课。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欧美文化的载体,我们在推进城镇化和国际化建设的同时,不能失去自我,而是更要保持我们特有的草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农村牧区经济的不发达不代表文化的落后,恰恰相反,巴彦高勒地区的蒙古族文化氛围特别浓厚、极具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蒙汉文化既然能够互相融合,英语和汉语及蒙语作为两个优秀文化的载体语言,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也一定能奏响最和谐的音符。所以,我们的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路,认清道路,知己知彼,兼容并蓄。

(三)打破学校教育发展的瓶颈式限制

1.不断完善小学英语教学所需软硬件设施。

学校针对小学英语教学条件的简陋,上级有关部门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进行优化,增加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学设施等,让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小学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在学校和班级里多创设一些英语环境,如用英语标语装饰和美化学校和教室,设置英语角来粘贴一些优秀的英语手抄报或作业,安排组织英语演讲、英语对话或讲英语小故事等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小学英语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2.充实小学英语师资力量。

小学英语的师资力量匮乏问题,应呼吁学校所在政府从政策上、资金上、感情上精力,真正把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并积极落实。英语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习的内在规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灵活地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解答疑难的问题,充分考虑小学英语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的形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游戏活动,让他们感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例如教学“Whattimeisit?It’s…o’clock.It’stimefor….”及相关单词时,我们可以设计一段动画情节“LiLei的一天”:早晨闹钟铃响了,LiLei起床后,进入卫生间,然后走向厨房。这时动画上的钟面指向7点,于是问:“Whattimeisit”学生便会很容易理解“Whattimeisit”的意思,并作出回答;LiLei走进教室,拿起英语书,同时指针指向8点,再问:“Whattimeisit”于是学生很自然地回答“It’seighto’clock.It’stimeforEnglishclass.”……依此类推,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融入动画情节之中,并饶有兴致地跟随着动画情境进行学习,自然而然领会和学会了“Whattimeisit?It’s…o’clock.It’stimefor….”及相关单词。

3.积极鼓励和帮助小学英语学困生脱困。

差生转化计划范文7

1、在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而小学生正处于喜欢玩和喜欢活动的时期,这样班主任教师可以在德育教育寓于活动当中,这样充分的实现寓教于乐,不仅满足了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德育的效果。德育教育的开展也不能千篇一律,小学在低年级和高年级,在年龄特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也要因人而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在班会课上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通过看教育片、讲故事、演小品等节目使学生受到教育,力争自己要做个最具诚信品质的学生。而在高年级中,可以开设专题讲座,以有关责任和博爱教育为主题,通过征文、辩论赛、及现实生活中进行调查活动等,从而对提高自己的公德心和责任感。作为一种小学班主任教师,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还要善于捕捉教育的时机,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抓住任何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开展,这势必会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感和高尚品德的人。

2、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3、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教师要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班主任教师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4、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5、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每个班级都会有部分后进生,作为班主任教师,需要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这是班主任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要对差生进行特别的关爱,在思想上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感情上与差生谈心,做朋友,而且在注意说话态度,避免用粗暴的方式来对差生进行训斥,要有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而使学生能够对班主任教师敞开心扉,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及学生自身的努力下共同进步。另外在课堂上要为差生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他们进行发言,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他们学生上的自信心。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从而从学校到家庭都要为差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班级学生能够整体发展,共同进步。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小学生班主任教师需要用真情收容每一个学生,从而使班组得以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这样教师才能桃李满园。

作者:徐丽 单位:哈尔滨市香坊区黎明乡第四小学校

第二篇

一、班主任轮流“会诊”制创建的意义

班主任轮流“会诊”制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我们借鉴医院专家会诊的模式,有计划的由专家、同事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成效,从而带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老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推动教育的快速发展。班主任轮流“会诊”制有以下优势:

(一)有效的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专业水平

实际上,在每一所学校都有一些优秀的老师,他们拥有一些比较独特、有效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他们往往是根据自己学校的自身特点制定一些比较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及时的总结有效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不仅为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其他学校管理者,教育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依据。对于一些年轻的班主任老师来讲,刚开始的工作千头万绪,抓不住重点,无法将班级的管理和教育最优化,所以解决这些教师的实际工作困难就成了当前最大的问题。而通过班主任轮流会诊制,就能及时的总结有价值的经验,找到教学中的不足和教育方法的落后等,从而提高老师的教育管理水平,促进老师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调研、解析、会诊的方式,对不同的班主任进行正确有效的“诊断”更有利于老师间的相互交流,互通互补,总结和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班级管理理念,从而加快班主任的培养速度。

(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轮流“会诊”制可以将班主任老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同时,在班主任会诊的过程中,增加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教育方式。以往的教育中,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比较差,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工作靠想象,不切合实际,不了解实际教育对象的情况,更无法使用正确的处理方法。素质教育作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点,本身应以学生的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班主任“会诊”制也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加科学有序

班主任轮流“会诊”制特点是有计划性、有序性。它不仅具有长期、持久、延续性,更具有周期性和层次性。在实际的班主任轮流“会诊”中,不仅仅要关注若干典型,也要注重群体参与的广泛性,才能保证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班主任轮流“会诊”制的基本理念

在具体的班主任轮流“会诊”制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应结合自身工作的特点和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自始至终坚持和体现以德育为先、注重团队等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完善各种机制,保证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通过以下几点浅析班主任轮流“会诊”制的基本理念:

(一)、德育为先,注重全面发展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应以育人为先,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上。班主任要致力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转变“教书”的传统理念,真正做到“育人”的教学目标。另外,建立和谐的班集体也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不断形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必须认识到班级管理应从管理走向指导,从引导走向自主。

(二)、注重合作,发挥教育合力

我们现在一直提倡德育的全面培养,却一直无法实现,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其实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建立一套教师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工作制度。没有制度的保障,德育工作就难于实现。而班主任轮流“会诊”制就是为我们提供这种保障,它提倡学校的所有老师共同参与,包括非班主任的学科老师,建立一个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会诊”团队,更有效的整合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从不同方面了解到学生的各种信息,从而找到现阶段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

(三)、单独“会诊”全面考察研究

我国现代教育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关心。但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大多数班主任同时肩负着授课的任务,加上现在班级人数比较多,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同学的感受。轮流“会诊”制则是对每一个同学都进行关注,解决了班主任无法顾及的问题。所以,班主任轮流“会诊”制是将因材施教、注重个体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实际的教育工作当中,以便于全面的考察和解决班主任在具体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总结

就我国教育现状来看,班主任轮流“会诊”制的教育模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也逐步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通过班主任轮流“会诊”不仅让学生最大程度地获得了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更让许多教师拥有了更多的教育科研成果,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了更多的教育方法与教育艺术,让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扎实。

作者:许彪 单位: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篇

1、90后中职学生的特征

90后中专生的特征可以归纳成以下几条:

(1)思维独立,过于自我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抗挫折能力差。

(2)关注社会导向,价值观更加务实,对社会学校缺乏必要的信任度。

(3)善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但是内心寂寞,沉溺于虚拟世界。这些在90后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与其说是缺陷,不如说是特点。正如心理学家们分析的那样,每个时代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都带有时代的鲜明痕迹。90后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更加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和前几代人相比,这就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对于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当然,造成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别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这里,我仅从学校角度,从班主任的身份来谈一下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粗浅思考。

2.1关注学生细微的情感和行为变化,做到防患于未然。

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对此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细心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表现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要通过谈心,打开学生心灵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班主任倾诉真情。举这样一个例子:班级里的A同学学习努力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在一次期中考试后,班主任发现她情绪低落,整天闷闷不乐,下课也不和同学说笑了,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于是,班主任找她单独谈话,原来这次期中考试,她考了班级第三名,而以往她一直是全班第一名,回到家,母亲知道了考试的结果,受到母亲的严厉责备和训斥。小张一直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学生,这件事情在她心理上蒙上了一层阴影,转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了解了这一情况后,班主任先肯定了她在学习上的成绩和潜力,并帮助分析了成绩有所下降的原因,鼓励她重拾信心,继续努力,同时也联系了她母亲,分析了考试的情况,建议家长采用更为科学的教育方式,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小张很快从失落中走了出来,又自信满满地投入了学习,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2真诚对待学生,多一分理解与关怀,真正成为学生的益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当成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他的心灵。”作为班主任,要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甚至敌视,平素不能老摆架子,要和蔼可亲,与学生坦诚相待,虚心听取学生的要求和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朋友,用平等的身份对他们充分信任,这样学生才会向你吐露真心话,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班里有一男生小王,性格内向比较孤僻,学习成绩差,对自己毫无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班主任找他谈心。他说:“我学习成绩上是没救了的,从初中到现在一直没好过。”于是,我经常隔三差五找他谈心,开导他要对自己树立信心,克服自卑,世上无难事,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所得。同时安排性格活泼成绩优秀的同学做同桌,开展一帮一的学习辅导,并与班中其他同学一起从各方面关心他,肯定他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小王的个性有了变化,受到了大家的感染,学习成绩上有了起色,和班级同学打成了一片,还很热心地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

2.3加强与家庭及学生监护人的沟通交流,尽可能减少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现在的中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娇惯或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达不到就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手段,这些违背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教育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疾病。而另外一些家庭,家庭结构被破坏,父母关系紧张或离异也是给学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的重要导因。未成年的孩子容易成型,也容易变型。这一时期,不管失去母方还是父方的关心,都会造成孩子学习的分心,精力无法专注,学习成绩下降,行为出现偏差,性格变得古怪,心灵受到一定的创伤。我班级里有多名学生就是因为家庭特殊,性格变得孤僻,学习没有动力,学习习惯差,对未来前途也很迷茫。针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就学生的情况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把这些问题消灭在摇篮里。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家长真诚、和谐地沟通,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2.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做一个有公益心的人。

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与同伴正常友好地交往,可使心情振奋。特别对于内向的学生,班主任更应该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展现出这些学生的潜力和特长,以防孤独和抑郁影响心理健康。在集体的氛围中,学生能够从与人交往中得到乐趣,增强信心,培养能力,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厚的态度去对待同学,学会容忍别人的短处和过失,从而使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交往和冲突,走向成熟。同时班主任要利用集体活动,使得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集体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大家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态度和集体荣誉感。

3、结论

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心理时期,敏感而脆弱,但同时也具备了更强的可塑性。班主任和每个学生的接触沟通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在工作中要牢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思考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提高教育的效率。

作者:李娟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第三篇

一、我们可以借助思想品德课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班主任德育工作

创建新集体首先要给这个集体设定一个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学生们似乎充满了斗志,把我们班的目标设定为“第一”,而且不管是学习还是其他各个方面。有的学生不仅给我们班定了目标,还给笔者定了一个目标,让笔者也和他们一样非同一般,成为优秀的班主任。这让笔者有压力,也有动力,和学生们一同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其次是要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这个环节让笔者发现,学生们都很有集体荣誉感,也很有才。有的学生说,“我跳舞很棒,可以参加文艺演出,为班级争光”;有的学生说,“我画画不错,可以参加绘画比赛,为班级添彩”;有的学生说,“我打乒乓球很厉害,可以参加乒乓球比赛,为班级争荣誉”……更有趣的是,一个学生说,“我会做面包,可以做给大家吃”;还有一个说,“我会炒蛋炒饭,也可以让大家尝尝我的手艺”……还有太多太多。他们都给笔者带来了惊喜。最后就是要团结协作,互助前行。笔者带着学生们一起回忆了刚结束不久的军训,从大家第一天的训练到最后一天的比赛,从一盘散沙到跳绳比赛时的齐心协力,再到会操和跑操比赛的团结一致,进而获得了最具分量的精神文明奖。看着一张张奖状,分享着收获的喜悦,学生们都感受到了团结协作对于我们这个集体的意义所在。这样的课,是笔者之前从未上过的,从未享受过的,它带给笔者的感受之强烈远超乎笔者的想象。

二、我们可以借助班主任德育工作,让学生把所学运用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予以重申并再次强调德育施教的一个重要原则———知与行统一,由此可见其在德育施教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知与行统一的原则在《若干意见》中的基本要求是:“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觉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这其实也是我们思想品德课所承载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完成的目标,却可以借助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给学生提供平台去体验、实践,进而达成目标。例如,笔者曾组织学生进行“教室一日游”的活动。笔者在思想品德课课堂上或者是班会课上会引用很多的例子引导学生要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学生也会举出很多自己能做的保护环境的小事,可是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却很难做到,知和行很难统一。教室里的卫生问题就是一个典型。受到《班主任之友———教室内的“参观旅游”》的启发,笔者也用了一节班会课带着学生们进行“教室一日游”活动。一开始,他们似乎还有些疑惑,教室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这有什么好参观的。于是,笔者就带着他们在教室外排好队开始了这次特别的“参观旅游”。刚走没几步,有些学生就醒悟过来慌忙跑回自己的位子收拾起来。原来他们的抽屉里东西乱堆,地面上有许多纸屑。学生们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着他们在教室里看到的“风景”。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听到其他同学在议论自己的抽屉收拾得这么整齐而欣喜不已。“参观”结束后,学生们都坐回自己的座位,开始忙碌起来,自觉地整理自己的抽屉、桌面,打扫座位周围的卫生。教室的卫生问题一直是让笔者困惑的问题,正好可以借助这个活动,给学生以触动,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会给自己和班级带来损害。学生们经过几分钟共同的努力,教室里顿时有了一片新的景象———每个学生的桌面、课桌底下都干干净净,抽屉也整整齐齐。笔者想,这样的活动还得经常进行,因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很漫长又会有所反复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要从他们自己身边做起。

三、我们可以与家长合作开展德育工作

班主任和家长接触的机会多,可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情况,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孩子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品德教育。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与家长合作,发挥家长家庭教育的功能,这对孩子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大有裨益。比如,笔者在准备《两代人的对话》这一课时,就借助了一位母亲写给青春期的儿子的一封信。笔者把信读给学生们听,并让学生们就此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刚开始,不少学生不知所措,感觉无从说起。慢慢地他们发现其实有很多话想说,于是写了一张、两张甚至是三张信纸。读完这些信,笔者才发觉学生已经在不经意间长大了,很多事情他们真的懂了,只是由于年轻,会禁不住犯一些错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和理解。于是,笔者把这些信在家长会时给他们的家长看,帮助他们与家长进行沟通,争取与家长的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同时,笔者也鼓励家长们给孩子们回信,以帮助家长和孩子们进行沟通。班主任是一个很特殊的身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每当班主任在场参与时,学生们会更在意,表现得更好一些。这也是一个普通的思想品德教师所无法比拟的。而当思想品德课教师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时,德育的渗透会更有效一些,有时甚至可以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所以,我们要充分结合二者的优势,争取碰撞出更大的火花。

作者:卿晓敏 单位:桂林市德智外国语学校

第四篇

一、解读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3700名学生作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并据此撰写了大量著作。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详细观察和记录,揭示了许多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长期不懈地综合考察,深入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多变的时期,在各种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是及其复杂多变的,要洞察其内心世界,正确评价其道德品行,绝不是一时的事。其二是谈话法。这是了解学生内心想法最直接的方式,但是在和学生交谈之前,班主任应当确定谈话目的、对象、内容,选择好谈话的方式、时机和场合。首先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班主任应当以同等身份和学生交朋友,真诚友善,使学生能摆脱拘束,畅所欲言,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其次,要注重个别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谈话方法。最后要把握好度。“在现实工作中,若是单用‘冷’法,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对立、抵抗的情绪;若是单用‘热’法,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娇柔纵容之感,都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在谈话中,班主任如能正确地把握谈话过程中的冷热度,就可以使“谈话”这一最基本的班主任工作方法起到积极作用。”

二、要培养班级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风气是评价一个班主任工作成绩好坏的依据。有了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制约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无形当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而且,它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

三、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四、与科任老师配合,形成合力

差生转化计划范文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学生现状;教学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

由于生源多、教师资源相对少,使得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仍有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习惯于自己主导整个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实现,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少。在应试教育观念和压力的影响下,很多教师过分的追求成绩的结果,他们为学生做好一切准备,先学哪、哪块要学什么知识点要掌握的题型是什么,整个学习过程都将初中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和学生自身努力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方式单一

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更加抽象,而很多初中生无法一下很好地应对这种转变,初中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想帮助初中生更快地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教师应该想办法将问题具象化、生动化,增加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很多初中教师认为那都是花拳绣腿,一味地追求趣味不仅增加其课堂负担,而且对于成绩的提升并无益处。例如,本来只需要初中生会分析解答应用题就行,但老师就偏偏选择几道抽象的应用题反复传授,久而久之,会使得学生降低对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学习现状

(一)厌学情绪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阶段,很容易因为和老师的关系、学业难度等问题存在而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初中数学是初中课程中相对比较抽象、难懂的学科,学生更容易因为数学题难、做不好、体验不到成就感,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无法体会到初中数学的乐趣所在。很多学生容易抱有无所谓的态度,会就做做,不会就算了,应付了事。

(二)依赖性强

因为老师过于主动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得很多学生因此对老师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仅仅简单地选择跟着老师的步伐走,缺少自己的学习计划,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长短板,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关注学生对当下知识点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将教师“主宰”的课堂慢慢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积极参与,将填鸭式改为启发式,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切实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率。例如,在讲授“一次函数的概念”时,可以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转化为几道贴近生活的应用题,然后让学生去解题,在对比几个式子的差别所在,再从这开始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着得出“一次函数的概念”。如此一来,不仅将一次函数拉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样让学生自己对比分析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得出来的概念,更加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二)增加课堂趣味性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要针对抽象、枯燥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也可以划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同时老师应该注意平时教学中更多关注优秀生和差生而对中等生有所忽略的问题。在数学游戏、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保证同学的参与性、积极主动性。

(三)推进分层教学

很多学校和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尽可能地增加最后总复习的时间,会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不断压缩时间,这就导致进度快学生跟不上,基础扎不牢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在每一个单独的学习板块到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进行层次的划分,一步步来,哪个层次都不要缺失,稳扎稳打提升能力。例如,我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都会将作业分为简单、一般、较难三个层次,不仅能打好基础,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要根据学生掌握程度不同,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等级的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李英涛.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J].中小学数学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