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转化计划范例6篇

差生转化计划

差生转化计划范文1

【关键词】 价值链;核算系统;账户;账户处理

一、引言

基于价值链的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控制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必须与企业成本核算系统高度融合。然而,在实践中,大多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做到这一点。有的企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放在成本核算方面,而忽视了成本控制工作。有的企业将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绝缘分开,导致互相推委,各自为政的局面。前者的根源在于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的欠缺。后者主要是成本控制企业化和成本核算政府化即执行主体的错位使然。因此,拓宽成本控制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有机兼容是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拟在这方面进行探讨,以求与同仁切磋。

二、成本控制系统之核算系统的特点

基于价值链的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控制系统之核算系统不是撇开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另起炉灶,而是在传统会计核算系统基础上的扩充,包括核算领域、核算内容、核算账户和核算方法等方面的扩充。其显著的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首先,更能体现产品成本市场化的成本控制理念。该核算系统计算的产品成本只包含目标成本,不包含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也即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和库存商品账户通过用目标成本计量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差异冲减当期损益。第二,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即立足于价值链,以生产阶段为界,向前延伸到供应商及合作企业和产品规划设计阶段,向后延伸至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阶段。wWW.133229.CoM第三,实现了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的有机兼容。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系统之重心在于成本控制,但控制离不开控制标准的制定、实际成本的核算和控制结果的反馈等成本核算工作。该核算系统提供的成本核算信息既能满足企业成本控制的需要,又能满足财务会计报告对成本核算数据的需求。

三、核算子系统账户设置及基本账务处理

(一)规划设计阶段

1.应设置的主要账户

(1)“目标及实际规划设计成本”账户。该账户核算产品规划设计阶段目标规划设计成本和实际规划设计成本,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同时按成本项目名称设置专栏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规划设计成本项目包括规划设计部门的人工费、市场调研费、差旅费、办公费和固定资产折旧等。实际发生的规划设计成本记入该账户的借方,目标成本记入该账户的贷方,借贷方差额记入“规划设计成本差异”账户。账户期末余额一般为零。

(2)“规划设计成本差异”账户。该账户用于考核规划设计部门工作成果,核算目标规划设计成本与实际规划设计成本的差异,按产品名称设置明细账;实际规划设计成本小于目标规划设计成本即形成节约差异,节约差异记入该账户的贷方。

2.基本账务处理

(1)实际发生规划设计成本时

借:目标及实际规划设计成本——xxx产品——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库存现金

累计折旧等

(2)差异结转

如为超支差异,做如下处理:

借:规划设计成本差异

贷:目标及实际规划设计成本

如为节约差异,做相反会计分录。

(3)期末结转

为了与会计准则要求的会计核算相兼容,便于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期末将目标规划设计成本和规划设计成本差异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借:管理费用

贷:目标及实际规划设计成本——xxx产品——目标成本

借或贷规划设计成本差异

(二)采购和生产阶段

1.应设置的主要账户

(1)“原材料”账户。该账户核算原材料收入、发出和结存的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借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原材料实际成本,贷方登记转入“基本生产成本”等账户的目标成本和转入“直接材料差异”账户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之差异。

(2)“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该账户核算各产品应负担的材料、工资、制造费用的目标成本,借方登记产品所消耗的材料、工资、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的目标成本,贷方登记验收入库且结转至“库存商品”账户的完工产品的目标成本。

(3)“库存商品”账户。该账户核算库存商品收入、发出和结存的目标成本,该账户借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库存商品之目标成本,贷方登记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目标成本。

(4)“制造费用”账户。该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发生和结转的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应设置“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个二级账户。账户借方登记本期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制造费用的结转数,其中目标成本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差异部分视差异的性质记入有关差异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转入“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账户,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转入“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账户。

(5)“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该账户核算产品直接材料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异,按差异类型设置“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和“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两个二级账户。直接材料用量差异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由于实际单位消耗量与目标单位消耗量不一致而造成的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由于产品耗用原材料实际单价与目标单价不一致而造成的差异。

(6)“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账户。该账户核算产品所消耗的直接人工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异,按照差异类型设置“直接人工工时差异”和“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两个二级账户。直接人工工时的差异反映了生产一定数量(实际产量)的产品所耗用的实际总工时与实际产量按目标应耗工时计算的目标总工时不同而造成的差异。直接人工价格差异就是直接人工实际小时工资率与目标小时工资率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7)“变动制造费用差异”账户。该账户核算目标变动制造费用和实际制造费用之差异,下设“变动制造费用工时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两个二级账户。变动制造费用工时差异是因实际耗用工时脱离目标工时而导致的变动制造费用之差异,是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是因实际分配率脱离目标分配率而导致的差异,也叫变动制造费用的开支差异。

(8)“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账户。该账户核算目标固定制造费用和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之差异,下设“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两个二级账户。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是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发生额与目标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总额并不随产量、工时的变化而变化,但单位产品承担的固定制造费用则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或由于产量的减少而相对增加。由于产量增减而引起的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目标固定制造费用的相对节约或超支额,即固定制造费用的产量差异。

2.基本的账务处理

(1)原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目标成本)

贷:物资采购(目标成本)

(2)生产过程中消耗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借:基本生产成本——xxx产品——直接材料——目标成本

——直接人工 ——目标成本

——制造费用——目标成本

贷:原材料——xxx大类原材料——目标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目标成本

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目标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目标成本

(3)差异结转,以超支差异为例

借:直接材料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人工差异——直接人工工时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工时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贷:物资采购——xxx大类原材料——成本差异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成本差异

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借:本年利润

贷:直接材料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人工差异——直接人工工时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工时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如为节约,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4)完工产品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xxx产品——目标成本

贷:基本生产成本——xxx产品——直接材料——目标成本

——直接人工——目标成本

——制造费用——目标成本

(5)销售商品时,借:主营业务成本——目标成本

贷:库存商品——xxx产品——目标成本

(三) 销售阶段和售后服务阶段

1.应设置的主要账户

(1)“目标及实际营销成本”账户。该账户用于考核营销部门的工作成果,核算某种产品销售阶段的目标和实际发生的销售成本,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同时按成本项目名称设置专栏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营销成本项目包括销售部门人员工资、市场拓展费、差旅费、办公费和固定资产折旧等成本项目。实际发生的营销成本记入该账户的借方,目标营销成本记入该账户的贷方,借贷方之差异转入“营销成本差异”账户,期末余额一般为零。

(2)“营销成本差异”账户。该账户核算目标营销成本与实际营销成本的差异,按产品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实际营销成本大于目标营销成本即形成超支差异,超支差异记入该账户的借方。实际营销成本小于目标营销成本即形成节约差异,节约差异记入该账户的贷方。

2.基本账务处理

(1)发生营销成本

借:目标及实际营销成本——xxx产品——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等

(2)差异结转,如为超支差异,做如下处理:

借:营销成本差异

贷:目标及实际营销成本——xxx产品——营销成本差异

如为节约差异,做相反会计分录。

(3)期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目标及实际营销成本——xxx产品——目标成本

借或贷营销成本差异

(四)售后服务阶段

1. 应设置的主要账户

(1)“目标及实际消费者成本”科目。该账户用于考核售后服务部门目标成本执行情况,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同时按成本项目名称设置专栏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消费者成本项目包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和废弃成本等。实际发生的消费者成本记入该账户的借方,目标消费者成本记入该账户的贷方,借贷方之差异转入“消费者成本差异”账户,期末余额一般为零。

(2)“消费者成本差异”账户。该账户用于考核售后服务部门的工作成果,核算目标消费者成本与实际消费者成本的差异,按产品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实际消费者成本大于目标消费者成本即形成超支差异,超支差异记入该账户的借方。实际消费者成本小于目标消费者成本即形成节约差异,节约差异记入该账户的贷方。

2. 基本账务处理

(1)发生消费者成本

借:目标及实际消费者成本——xxx产品——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等

(2)差异结转,如为超支差异,做如下处理:

借:消费者成本差异

贷:目标及实际消费者成本——xxx产品——消费者成本差异

如为节约差异,做相反会计分录。

(3)期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目标及实际消费者成本——xxx产品——目标成本

借或贷消费者成本差异

四、结论

基于价值链的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控制系统之核算系统能够实现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的有机兼容,这对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以及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率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企业如果具备了目标成本管理、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与实践且成本控制电算化基础较好的话,该系统的实施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刘建长. 新编管理会计教程.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1).

差生转化计划范文2

关键词:了解 耐心 帮助 鼓励 科学方法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真正的学好并掌握一门语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从事了八年英语教学工作之后,对此的体会就更加深刻了。每个年级优秀学生的比例不足5%,中下游不及格的同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差生明显偏多。要想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特别是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学成绩,抓好差生的转化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注意做好对后进生的转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点经验。下面就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提高教学质量,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了解差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而教师----中差生关系尤为重要。一位耐心体贴、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师,肯定为中差生学生所尊敬;而尊敬老师的中差学生往往又会顺应老师的期望,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学习。那么,如何才能建立教师与中差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呢?我从以下几点去作了些努力:

(一)重视课内课外的教师----中差生情感交流。

1.富有新意的课初开端。每堂成功的课都有一个好的开端。古人云:“万事开头难”,意即凡事要有一个好的开端不容易,有了好的开端,其它事情也就不那么难了。一堂课开端质量如何,将明显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方向和效果。课初开端主要任务是使教学一开始便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方法是富有新意、不拘一格、时间长短适当。英语课课初开端的方法很多,这里仅举几例。

(1)用英语“寒暄”。一上课,教师一进入课堂,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就开始了。师生彼此自然地致以亲切的问候,用英语“寒暄”一会儿。

(2)了解学生的活动。如果学生刚看了一场电影,我就让学生就该电影作几句简评。假如学生昨天刚举行了年级足球比赛,让他们就此作一短小新闻发表。还可让学生就所读书报杂志谈读后感等。

(3)让学生轮当新闻发言人(sp。kespeu。ns)。 一个地方,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发生了什么大事,让学生轮流作新闻发言人,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

(4) 值日生专题报告。有计划地安排每日的值日生专题报告,值日生可事 先作些准备,一上课便让其面向全班作值日生报告。

(5)讲小幽默故事,笑话或猜谜语等。

我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中差生参与。

二、方法得当,科学引导。

1.优化课堂,激发兴趣。

受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地主动,提高效率。

学生英语成绩一旦落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上课不集中精力听讲,而且还会在课堂上捣乱,使教学活动受到影响。为了让他们逐步的喜欢上英语、学英语,我采取了由易到难,由游戏到教学的方法,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这门语言。差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差生回答正确时。我总是面常笑容地说:“very good”,他们往往因得到这两个词而激动,我也为他们的一点点的进步而兴奋不已。这样差生开口的习惯慢慢的养成。一学期下来,差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为了延长差生上课专注的时间,我常结合课文做些游戏,教点歌曲,听听录音,讲些有趣的小故事等。课堂上将好差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差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2.列计划,定目标。

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就及时地帮助他们列出学习计划。由于他们基础较差,接受新知识较慢,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做好课前预习,做到“笨鸟先飞”。在课后也及时的督促他们进行复习和巩固。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差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我在对每位差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学习目标,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让他们经常达到自己的目标,并尝试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同时利用班级和同学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进步。鼓励优秀生主动与差生结对子,帮助差生进步。并不断的加强班级凝聚力,利用集体给他们加压,使差生意识到自己成绩的落后会给班机拖后腿,为了班级荣誉致使他们会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成绩。

3.家校配合,共同督促。

对于差生的转化单独依靠学校和教师是不够的。有部分家长自身就对孩子失去信心,认为他们不会再提高,能够上完中学就不错。这种思想对差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成为差生转化的思想障碍。因此,学校应多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配合,首先恢复他们的信心。

对于差生来说,要想进步自然要付出的更多。在校期间由老师督促,回家之后也要做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这些的督促与完成就要靠家长的支持了。只有学校与家长能够配合起来,共同的努力,差生的转化工作并不难进行。

三 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情感

对于中差生来说,一堂课40分钟尤如一天,在课堂上如坐针毡。他们的焦虑显而易见,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状态以消除中差生的高焦虑:

1.不失时机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中差生进行激发,抽出时间作思想工作,见逢插针地进行点化,以热情、欢迎、和接纳的态度鼓励学生,不要歧视和冷嘲热讽。

2.多给他们提供参与机会。如课堂发言、课堂游戏、作业讲许,都给中差生一定倾斜优惠,让中差生也能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使其逐渐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迎头赶上的信心。

3.化简与图示。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有较大差别,如总是详加说明,课堂必然枯燥乏味。如在教学中注意化简和图示语言知识并使列举、解释和其它呈现材料生动有趣。这样可以减轻学习负担,使课易于接受。 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中差生在学习中的高焦虑。

4.耐心开导。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由于中差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怕出差错,以致影响了正常的思维活动。对此,教师要开导他们,讲清“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说明学生在学习中出差错是很正常的。在具体教学中,学生答错了问题或发错了音,心里已是十分惶恐不安。这时,教师再用严词厉色或尖酸刻薄 的话去伤他的感情,那些自尊意识较脆弱的中差生便越来越缺乏信心。实际上在语言操练中教师不应当,也不可能事事处处求全。学生出些差错,也不影响操练。降低中差生高焦虑比语言知识教学更重要。

5.同学间的互助。让学习好的同学与差生结成对于互相帮助,既取得好的效果又密切了同学关系。这样,有助予养成差生的良好的心态。

差生转化计划范文3

所谓物资管理,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的物资的采购,使用,存储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上,物资成本管理主要职责便是成本控制,一切的行为都是为了控制成本。通过物资策划,规划具体物资使用计划。从过程中具体控制物资使用。事后,对所有的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分析所有成本流向,分析发生的问题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从而完善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节约成本从而盈利。物资策划阶段可从理论计划上来调控成本,给实际盈利提供施展空间。物资采购(招投标、合同、供应商及价格管理)则是从源头上控制成本。

物资管理过程控制则是从具体实施阶段来做到节约成本。具体过程控制行为有计划控制,收料,运输仓储,分包商,使用控制及盘点,退料、调拨、废旧物资处理,成本核算。

物资采购管理,则是从源头上节约成本。根据制定的详细计划结合物资价格走势,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通过对招投标、合同、供应商的管理,确定采购成本降低以至盈利。确定最适合的低价采购,降低成本。根据招标结果签订详细合同内容,确保物资具体规格,质量,数量符合要求,物资即时进场,确定违约责任。过合作及考核,确定合格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降低成本。即时掌握价格咨询,确保采购能够节约成本,分包商确定物资使用制度,确保少浪费。

确保物资运输保证即时进场,搬运堆码。堆码做到整齐,务必方便计数领料即时取用。使用过程依据进度情况制定物资使用预警系统,即时反应情况,控制使用,避免浪费扩大。

周转材料消耗是物资管理的另一大重点。合理的物资周转计划能够降低物资损耗的成本,通过的对分包商制定相应的制度考核,力求分包上物资消耗浪费能尽可能的降低,从而节约周转成本,控制好料具退场管理。详尽统计,确保成本回收。确定详尽的物资周转使用计划,通过计划建立相应计划表,确保日计划,周计划, 月计划的落实。

2 物资管理趋势浅析

物资管理的目的是创造效益:笔者把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人力效益,在经济效益上,主要是通过采购形成的价差来获取效益,目前物资部通过集中采购来获取更大的价差,而做到集中采购,这便引出了物资发展的趋势之一:

区域化:

物资采购,因地域不同,生产及运输成本有差异,因此导致了采购成本的偏差,获取的差价创效难以把控且由于量少,价格也偏高。因此,通过区域化集中采购从而大大降低采购成本显得尤其重要。

但由于区域采购过程牵涉相关机构过多,过程较为复杂,想要完善的实行需要有完善的机制,先划分大区域采购,再划分小区域管理,大区域引导小区域或许能进一步推动区域集中采购。现在由总公司牵头推动区域集中采购,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通过一代代物资人员的努力完善下,物资区域化管理将大放光彩。

同时,区域化也不能局限在采购上,区域化管理也可以推广在物资调拨上,以某个系统为单位,充分调查了解各自资源,做到调拨的及时性。进一步创造效益。

标准化:

推出标准化是为了更好的推进物资管理,规避其间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资料的标准化,为机关及片区能够及时、简便获取相应资料,做出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物资价格的标准化、现场材料堆码标准化、管理过程标准化。标准化的推广,让物资系统规范,稳健发展。

信息化:

物资创效,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创效,则能够体现在信息化上,项目特有的access物资管理系统,能够大大减轻物资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同时也可以将所有进场物资资料有效及时的统计入库,信息化能是标准化更加规范运作。在物资类别、采购价格上,也可以进一步做规范。同时,在区域化管理上,信息化能使区域管理更加高效,简洁。在新型材料使用推广上,信息化也能给项目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物资管理的发展方向远远不止这些方面,在这里只做简单的分析,日后,我将就上述标准化、区域化以及信息化做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差生转化计划范文4

“差别化”意义非常

在这份经过改革的土地利用计划草案中,一个最为新鲜的词就是“差别化”。 所谓“差别化”,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层面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人口资源状况的差异性等,以及国家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采取不同的计划管理,在分解计划指标的时候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性。另一个层面是根据各地土地管理工作的绩效和水平,例如节约集约用地、耕地保护、执法监察等一系列工作的差异性,进行“奖优罚劣”。第一个层面的探索,其实这些年一直在进行,后一个层面的推进,则是科学发展观在计划管理领域的一个实践。

细想起来,这一改革思路的形成,也是土地计划本身的属性决定的。回顾土地利用计划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一脉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被打破,国民经济计划的领域大大缩小,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却作为鲜有的指令性计划得以保留。我国对土地利用计划实行指令性管理,未取得计划指标,不能批准用地。尤其是2004年将土地作为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之后,计划的强制性、约束性作用凸显,从调控土地利用走向调控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层面。

土地利用计划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地方分解计划指标,从原来的局长办公会,到市长办公会、省长办公会,有的还是常务会来讨论。计划对于落实规划、落实国家调控政策、促进集约节约和耕地保护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这就使得每年下达的计划指标,都会受到各地的高度关注,同时也使得用地计划在土地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也就是说,计划作为实施土地差别化管理的一个基本工具,时机已经成熟。

改革源起“科学发展试点”

事实上,对计划管理进行改革,应该说源于去年初国土资源部党组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就是这次活动确定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今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思路。也正是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提出改革计划管理方式,建立用地计划的奖惩机制,发挥计划的导向作用,根据各地在耕地保护、集约用地、土地执法以及计划执行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实行差别化管理。从而改变土地管理管好管坏一个样的局面。

2008年年初,国土资源部领导曾在一份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大意是各地差异大,各个方面新情况、新问题不少,要求抓紧研究土地计划管理的差别政策。在接下来的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中,国土资源部将实行计划管理的差别政策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入了整改方案。落实这些要求,去年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四件事展开:

一是出台了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办法。要求以计划管理台账和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依,据,开展计划执行情况评估考核,提出计划评估考核结果和指标奖惩建议。土地利用计划“奖优罚劣”的思路初步形成。

二是开展了2007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土地利用计划的台账管理、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同时,对考核情况进行了全国通报。这次考核虽然还处于“尝试”阶段,但却收到了很大效果。其最大的收获是让各地意识到,计划管理正从单一的业务转向土地管理的方方面面。

三是提出了落实差别政策的初步方案。起草了关于实行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的若干意见,总的考虑是从完善计划指标体系,优化计划的指标配置,改进计划的分解方式,落实计划的奖惩措施这四大方面提出了计划差别管理的初步方案。

四是奖惩措施初步得到落实。依据计划考核和补充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执法等工作绩效,全面实施计划指标奖惩。用地计划鼓励先进、惩罚落后的导向作用得以显现。

“深圳会议”为改革奠定基调

2008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土地利用计划工作座谈会,可以说是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的重要转折点。会议选择在中国改革的前沿阵地深圳召开,似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次会议浓厚的“改革”意味。

正是这次会议为土地利用计划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基调。会议将主题确定为:以改革的精神,进一步推进土地利用计划工作,争取更大作为。要求各地以改革的眼光来审视计划工作的过去,以改革的思维来谋划计划工作的未来,以改革的勇气来推进各项决策的落实。同时提出了“变分散管理为统一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平均管理为差别管理,变单一管理为复合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的计划改革新思路。传递出变过去单纯的指标管理为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发挥计划对整个土地管理统领作用的核心理念。

同样在这次会上,国土资源部规划司负责人向全国各地的规划、计划工作负责人提出“重新认识计划功能”。第一,计划是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规划是管长远、管大局、管总量、管方向的;而计划是管近期、管增量、管速度、管时序的,长远规划要依赖计划来落实,这就要求计划必须与规划衔接。过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划和计划相脱节,两张皮。第二,计划是宏观调控的主要闸门。宏观调控有多种手段,但是落实在生产要素的调控上,一是资金,二是土地。近年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作为土地调控的闸门,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防止经济由偏热到过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功不可没。同样,在当前国家扩大内需的新形势下,计划仍然大有可为。第三,计划是制度创新的有力杠杆。在国家相继批准的一批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最近国务院批准的集约节约示范省等一些改革试验中,都能看到计划的影子,计划一定程度上成了改,革试验的发动器。第四,计划是差别管理的基本工具。根据各地耕地保护、集约用地、土地执法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实行土地的差别化管理,是改革的大势所趋。

改革思路逐渐明朗

细读这份《草案》,至少有以下几点引人关注。

一是充分体现了对中央扩大内需决策的贯彻落实。要求各地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优化结构”的原则,合理安排土地利用计划,切实发挥计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确保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目标的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要优先满足保增长、扩内需建设项目用地需求。积极配合新增中央投资计划,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切实保障列入中央新增投资计划建设项目的用地,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带动经济增长。二要切实保障促进科学发展的建设用地需求。安排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的用地计划,严禁计划指标用于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既保障经济发展,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三要切实加大民生领域建设用地供应力度。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建设用地,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二是体现了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要求适度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并按照新农村建设部署,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安排力度,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住宅建设必要的用地,统筹城乡发展。将农村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统一安排,保障农村建设必要的用地。各省(区、市)要合理测算农村建设用地需求,在分解下达市、县土地利用计划时,必须将农村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单列,计划指标安排量不得低于国家下达当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总量的5%。同时要求加强监管,确保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专项使用。

三是体现了发挥计划对整个土地管理统领作用的理念。要求将所有涉及用途转变的用地,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建设、未利用地开发、围海造地等,纳入年度计划统一管理。创造条件,逐步将存量土地的使用纳入计划,确保各地批地和用地都严格控制在土地利用计划范围内;进一步完善计划台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计划安排使用报告制度,计划台账管理要与审批统计、供地统计、变更调查等紧密衔接。

差生转化计划范文5

计划成本核算法是指存货的日常收、发、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以计划成本计价和核算,期末再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及期末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核算方法。

(一)存货入库时的账务处理 已验收入库的存货,根据仓库转来的收料凭证或收料单,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等科目,同时将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将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的差异,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二)仓库发出存货的账务处理 根据仓库转来的发料单或部门领料单,按计划成本贷记“原材料”等科目,根据不同的部门和用途,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

(三)期未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账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日常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期未发出的材料成本应由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1)月未先算出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然后计算发出存货和库存存货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额。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

=本月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2)按照发出各种存货的计划成本计算出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调整为实际成本。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作相反的会计分录。材料成本差异应按发出材料的不同去向进行分配,计入相应会计科目。即日常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记什么科目,则相应的材料成本差异就应计入什么科目。同时把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例1]甲公司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01年6月1日A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为13750元,A材料“原材料”科目余额为250000元。6月10日甲公司购入一批A材料入库,实际成本425000元,计划成本475000元;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6月份各部门领用A材料计划成本分别为:基本生产车间400000元,辅助生产车间60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3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1000元,企业销售部门500元,合计464500元。

甲公司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1)6月10日甲材料入库时

(2)部门日常领用原材料时

(3)月未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6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

=(13750-50000)/(250000+425000)×100%= -5%

6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成本差异额

=(400000+60000+3 000+1000+500)×(-5%)=-23225

二、商品售价金额核算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商业零售企业常采用的对库存商品核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商品进销差价。月末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和本月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月销售成本。

(一)商品入库时的账务处理 商品到达验收入库时,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实际成本),贷记“商品采购”等类似科目,按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或按委托加工商品的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借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二)商品出库销售的账务处理 企业平时对外销售商品时,按一般的商品销售原则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则按商品售价结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三)期未调整销售成本的账务处理 月末,先计算月商品进销差价率,再按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将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月商品进销差价率

[例2]甲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对库存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2007年7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100万元,售价总额为110万元,本月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75万元,售价总额为9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120万元。

(1)本月购进商品入库时

(3)期未调整本月的销售成本为实际销售成本

7月商品进销差价率

=(100000+150000)/(1100000+900000)×100%=12.5%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1200000×12.5%=150000

三、计划成本核算法与商品售价核算法比较

计划成本核算法是对企业存货日常收、发、存核算按计划成本计价,期未将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未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从而调整本期与发出存货相关的成本费用,和确定期未存货的真实成本。此方法目的在于简化存货的日常核算和考核相关部门的业绩;而商品销价核算法是商业零售企业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之下,对库存商品平时收、发、存均按售价计价,期未将发出商品的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从而确定真正的销售成本,而对以售价反映的期未库存商品调整为以实际取得成本来反映其价值。两种方法在核算目的上存在一致性,即为了简化存货的日常核算;在核算时点和环节上,都是存货日常的收、发、存及期未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而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都是通过“××差异(差价)”科目来核算和调整。而在计算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或商品进销差价率),在期间的确定上都是以月为主,尽可以少用或不用季或年。在期未如何对发出存货和期未库存存货的成本进行调整,都是先算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商品进销差价率),然后算发出存货应该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从而将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未库存存货的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如果将售价理解为特殊的计划成本,商品进销差价看作一种存货成本差异,那么商品售价核算法可视为一种特殊的计划成本核算法。两种方法的相似性分析和融通理解可以简单概括为两张表,如表1和表2所示。

参考文献:

差生转化计划范文6

小学数学差生辅导计划一: 从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的成绩显示,我班学困生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学习成绩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其他同学相比,这部分学困生显得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良,暂时记忆力弱,长时记忆持久性差,数学基础知识打得不扎实,加之家长不够重视其学习,有的学生还会撒谎欺骗老师和家长等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其总是落后于整个班集体。本学期,为了更好地提高合格率、优秀率,缩小生生之间的差距,在教学中继续开展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同时,针对上一阶段的辅导情况,现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学期的“学困生转化计划”,具体措施如下:

一、制定有关学困生工作计划。

本学期以“提高合格率,优秀率,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目的,根据本年级本学期的所有知识点,制定《五年级数学(下册)学困生研究单元任务表》,并且在每单元的教学前,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点制定《单元知识的计划与实施表》,这样不仅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而且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实际错误的收集与处理,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

二、及时填写好典型学困生个人档案,从学困生的成因入手,找出相应的转化策略,使转化措施更有针对性。

三、 定期做好家访工作,以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四、继续以“计算教学”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计算是数学的根本,在数学教学中继续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为突破口,辅导学困生注意从计算的方法处着手,通过多种形式去帮助他们正确掌握计算的方法,从会算慢慢过渡到正确、有一定速度的计算,同时,让学困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掌握计算的技巧,从而达到提高学困生计算能力及数学学习成绩的目标。

五、多方帮教,共同进步。

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将继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继续采用生教生、师教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家庭辅导等帮扶方法,使学困生能学会,优秀生在帮教中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六、利用每周课余时间的“帮扶”活动,指导学困生学习。

每周的课余时间不固定,我将见缝插针地安排对学困生的帮扶活动,对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七、改变评价方式,对学困生适时鼓励评价。

课堂上将继续寻找时机多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鼓励,让他们增加自信心;在作业批改时,将会继续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激励他们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每次测试后将继续帮助他们分析试卷,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点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不断的对学困生给予关注、帮助,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八、继续做好各知识点的错题收集与原因分析工作,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九、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的转变也只能是逐步进行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要由易到难,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进步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即刻纠正,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差生辅导计划二: 一、本班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66人,其中男生44人,女生22人,结合三年级升上的成绩,有5名优生,4名差生,实属差生率教高的班级。

二、存在问题分析

差生在学习上总的特点是智力一般,学习依赖思想严重,没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遇到较难的题便等老师的答案等。具体表现如下:

1、 上课精神不集中。

2、 练习、作业书写不规范,连简单的符号和数字也写不好。

3、 平时不认真审题,读不懂题目的要求。

4、 九九口诀背不出来。

5、 缴交作业不按时。

6、基础知识不扎实。

7、答题速度缓慢。

三、补救方案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首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在工作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溺爱优秀生,不鄙视后进生。制订出转化方案如下:

1、利用家长,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

2、课后多和差生交谈,态度要和蔼,使后进生愿意接近老师,经常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3、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座位的排列尽量让中、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课后“小老师”的作用。

4、对差生的缺点批评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

5、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差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

6、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差生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

7、成立爱心联盟,采用1+1的辅导方式(即一帮一、一带一)

8、“帮带 ”活动时间定于每周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

9、科任老师要认真做好每次活动的记录。

附一帮一、一带一名单:

庄波——林蓉、刘盛星——许江涛、翦丹——陈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