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4篇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4篇

第一篇

1、在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而小学生正处于喜欢玩和喜欢活动的时期,这样班主任教师可以在德育教育寓于活动当中,这样充分的实现寓教于乐,不仅满足了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德育的效果。德育教育的开展也不能千篇一律,小学在低年级和高年级,在年龄特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也要因人而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在班会课上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通过看教育片、讲故事、演小品等节目使学生受到教育,力争自己要做个最具诚信品质的学生。而在高年级中,可以开设专题讲座,以有关责任和博爱教育为主题,通过征文、辩论赛、及现实生活中进行调查活动等,从而对提高自己的公德心和责任感。作为一种小学班主任教师,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还要善于捕捉教育的时机,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抓住任何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开展,这势必会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感和高尚品德的人。

2、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3、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教师要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班主任教师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4、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5、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每个班级都会有部分后进生,作为班主任教师,需要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这是班主任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要对差生进行特别的关爱,在思想上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感情上与差生谈心,做朋友,而且在注意说话态度,避免用粗暴的方式来对差生进行训斥,要有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而使学生能够对班主任教师敞开心扉,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及学生自身的努力下共同进步。另外在课堂上要为差生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他们进行发言,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他们学生上的自信心。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从而从学校到家庭都要为差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班级学生能够整体发展,共同进步。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小学生班主任教师需要用真情收容每一个学生,从而使班组得以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这样教师才能桃李满园。

作者:徐丽 单位:哈尔滨市香坊区黎明乡第四小学校

第二篇

一、班主任轮流“会诊”制创建的意义

班主任轮流“会诊”制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我们借鉴医院专家会诊的模式,有计划的由专家、同事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成效,从而带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老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推动教育的快速发展。班主任轮流“会诊”制有以下优势:

(一)有效的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专业水平

实际上,在每一所学校都有一些优秀的老师,他们拥有一些比较独特、有效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他们往往是根据自己学校的自身特点制定一些比较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及时的总结有效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不仅为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其他学校管理者,教育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依据。对于一些年轻的班主任老师来讲,刚开始的工作千头万绪,抓不住重点,无法将班级的管理和教育最优化,所以解决这些教师的实际工作困难就成了当前最大的问题。而通过班主任轮流会诊制,就能及时的总结有价值的经验,找到教学中的不足和教育方法的落后等,从而提高老师的教育管理水平,促进老师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调研、解析、会诊的方式,对不同的班主任进行正确有效的“诊断”更有利于老师间的相互交流,互通互补,总结和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班级管理理念,从而加快班主任的培养速度。

(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轮流“会诊”制可以将班主任老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同时,在班主任会诊的过程中,增加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教育方式。以往的教育中,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比较差,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工作靠想象,不切合实际,不了解实际教育对象的情况,更无法使用正确的处理方法。素质教育作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点,本身应以学生的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班主任“会诊”制也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加科学有序

班主任轮流“会诊”制特点是有计划性、有序性。它不仅具有长期、持久、延续性,更具有周期性和层次性。在实际的班主任轮流“会诊”中,不仅仅要关注若干典型,也要注重群体参与的广泛性,才能保证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班主任轮流“会诊”制的基本理念

在具体的班主任轮流“会诊”制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应结合自身工作的特点和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自始至终坚持和体现以德育为先、注重团队等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完善各种机制,保证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通过以下几点浅析班主任轮流“会诊”制的基本理念:

(一)、德育为先,注重全面发展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应以育人为先,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上。班主任要致力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转变“教书”的传统理念,真正做到“育人”的教学目标。另外,建立和谐的班集体也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不断形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必须认识到班级管理应从管理走向指导,从引导走向自主。

(二)、注重合作,发挥教育合力

我们现在一直提倡德育的全面培养,却一直无法实现,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其实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建立一套教师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工作制度。没有制度的保障,德育工作就难于实现。而班主任轮流“会诊”制就是为我们提供这种保障,它提倡学校的所有老师共同参与,包括非班主任的学科老师,建立一个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会诊”团队,更有效的整合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从不同方面了解到学生的各种信息,从而找到现阶段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

(三)、单独“会诊”全面考察研究

我国现代教育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关心。但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大多数班主任同时肩负着授课的任务,加上现在班级人数比较多,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同学的感受。轮流“会诊”制则是对每一个同学都进行关注,解决了班主任无法顾及的问题。所以,班主任轮流“会诊”制是将因材施教、注重个体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实际的教育工作当中,以便于全面的考察和解决班主任在具体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总结

就我国教育现状来看,班主任轮流“会诊”制的教育模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也逐步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通过班主任轮流“会诊”不仅让学生最大程度地获得了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更让许多教师拥有了更多的教育科研成果,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了更多的教育方法与教育艺术,让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扎实。

作者:许彪 单位: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篇

1、90后中职学生的特征

90后中专生的特征可以归纳成以下几条:

(1)思维独立,过于自我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抗挫折能力差。

(2)关注社会导向,价值观更加务实,对社会学校缺乏必要的信任度。

(3)善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但是内心寂寞,沉溺于虚拟世界。这些在90后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与其说是缺陷,不如说是特点。正如心理学家们分析的那样,每个时代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都带有时代的鲜明痕迹。90后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更加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和前几代人相比,这就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对于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当然,造成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别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这里,我仅从学校角度,从班主任的身份来谈一下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粗浅思考。

2.1关注学生细微的情感和行为变化,做到防患于未然。

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对此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细心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表现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要通过谈心,打开学生心灵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班主任倾诉真情。举这样一个例子:班级里的A同学学习努力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在一次期中考试后,班主任发现她情绪低落,整天闷闷不乐,下课也不和同学说笑了,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于是,班主任找她单独谈话,原来这次期中考试,她考了班级第三名,而以往她一直是全班第一名,回到家,母亲知道了考试的结果,受到母亲的严厉责备和训斥。小张一直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学生,这件事情在她心理上蒙上了一层阴影,转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了解了这一情况后,班主任先肯定了她在学习上的成绩和潜力,并帮助分析了成绩有所下降的原因,鼓励她重拾信心,继续努力,同时也联系了她母亲,分析了考试的情况,建议家长采用更为科学的教育方式,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小张很快从失落中走了出来,又自信满满地投入了学习,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2真诚对待学生,多一分理解与关怀,真正成为学生的益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当成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他的心灵。”作为班主任,要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甚至敌视,平素不能老摆架子,要和蔼可亲,与学生坦诚相待,虚心听取学生的要求和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朋友,用平等的身份对他们充分信任,这样学生才会向你吐露真心话,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班里有一男生小王,性格内向比较孤僻,学习成绩差,对自己毫无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班主任找他谈心。他说:“我学习成绩上是没救了的,从初中到现在一直没好过。”于是,我经常隔三差五找他谈心,开导他要对自己树立信心,克服自卑,世上无难事,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所得。同时安排性格活泼成绩优秀的同学做同桌,开展一帮一的学习辅导,并与班中其他同学一起从各方面关心他,肯定他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小王的个性有了变化,受到了大家的感染,学习成绩上有了起色,和班级同学打成了一片,还很热心地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

2.3加强与家庭及学生监护人的沟通交流,尽可能减少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现在的中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娇惯或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达不到就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手段,这些违背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教育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疾病。而另外一些家庭,家庭结构被破坏,父母关系紧张或离异也是给学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的重要导因。未成年的孩子容易成型,也容易变型。这一时期,不管失去母方还是父方的关心,都会造成孩子学习的分心,精力无法专注,学习成绩下降,行为出现偏差,性格变得古怪,心灵受到一定的创伤。我班级里有多名学生就是因为家庭特殊,性格变得孤僻,学习没有动力,学习习惯差,对未来前途也很迷茫。针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就学生的情况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把这些问题消灭在摇篮里。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家长真诚、和谐地沟通,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2.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做一个有公益心的人。

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与同伴正常友好地交往,可使心情振奋。特别对于内向的学生,班主任更应该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展现出这些学生的潜力和特长,以防孤独和抑郁影响心理健康。在集体的氛围中,学生能够从与人交往中得到乐趣,增强信心,培养能力,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厚的态度去对待同学,学会容忍别人的短处和过失,从而使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交往和冲突,走向成熟。同时班主任要利用集体活动,使得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集体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大家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态度和集体荣誉感。

3、结论

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心理时期,敏感而脆弱,但同时也具备了更强的可塑性。班主任和每个学生的接触沟通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在工作中要牢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思考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提高教育的效率。

作者:李娟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第三篇

一、我们可以借助思想品德课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班主任德育工作

创建新集体首先要给这个集体设定一个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学生们似乎充满了斗志,把我们班的目标设定为“第一”,而且不管是学习还是其他各个方面。有的学生不仅给我们班定了目标,还给笔者定了一个目标,让笔者也和他们一样非同一般,成为优秀的班主任。这让笔者有压力,也有动力,和学生们一同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其次是要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这个环节让笔者发现,学生们都很有集体荣誉感,也很有才。有的学生说,“我跳舞很棒,可以参加文艺演出,为班级争光”;有的学生说,“我画画不错,可以参加绘画比赛,为班级添彩”;有的学生说,“我打乒乓球很厉害,可以参加乒乓球比赛,为班级争荣誉”……更有趣的是,一个学生说,“我会做面包,可以做给大家吃”;还有一个说,“我会炒蛋炒饭,也可以让大家尝尝我的手艺”……还有太多太多。他们都给笔者带来了惊喜。最后就是要团结协作,互助前行。笔者带着学生们一起回忆了刚结束不久的军训,从大家第一天的训练到最后一天的比赛,从一盘散沙到跳绳比赛时的齐心协力,再到会操和跑操比赛的团结一致,进而获得了最具分量的精神文明奖。看着一张张奖状,分享着收获的喜悦,学生们都感受到了团结协作对于我们这个集体的意义所在。这样的课,是笔者之前从未上过的,从未享受过的,它带给笔者的感受之强烈远超乎笔者的想象。

二、我们可以借助班主任德育工作,让学生把所学运用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予以重申并再次强调德育施教的一个重要原则———知与行统一,由此可见其在德育施教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知与行统一的原则在《若干意见》中的基本要求是:“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觉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这其实也是我们思想品德课所承载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完成的目标,却可以借助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给学生提供平台去体验、实践,进而达成目标。例如,笔者曾组织学生进行“教室一日游”的活动。笔者在思想品德课课堂上或者是班会课上会引用很多的例子引导学生要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学生也会举出很多自己能做的保护环境的小事,可是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却很难做到,知和行很难统一。教室里的卫生问题就是一个典型。受到《班主任之友———教室内的“参观旅游”》的启发,笔者也用了一节班会课带着学生们进行“教室一日游”活动。一开始,他们似乎还有些疑惑,教室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这有什么好参观的。于是,笔者就带着他们在教室外排好队开始了这次特别的“参观旅游”。刚走没几步,有些学生就醒悟过来慌忙跑回自己的位子收拾起来。原来他们的抽屉里东西乱堆,地面上有许多纸屑。学生们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着他们在教室里看到的“风景”。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听到其他同学在议论自己的抽屉收拾得这么整齐而欣喜不已。“参观”结束后,学生们都坐回自己的座位,开始忙碌起来,自觉地整理自己的抽屉、桌面,打扫座位周围的卫生。教室的卫生问题一直是让笔者困惑的问题,正好可以借助这个活动,给学生以触动,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会给自己和班级带来损害。学生们经过几分钟共同的努力,教室里顿时有了一片新的景象———每个学生的桌面、课桌底下都干干净净,抽屉也整整齐齐。笔者想,这样的活动还得经常进行,因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很漫长又会有所反复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要从他们自己身边做起。

三、我们可以与家长合作开展德育工作

班主任和家长接触的机会多,可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情况,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孩子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品德教育。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与家长合作,发挥家长家庭教育的功能,这对孩子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大有裨益。比如,笔者在准备《两代人的对话》这一课时,就借助了一位母亲写给青春期的儿子的一封信。笔者把信读给学生们听,并让学生们就此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刚开始,不少学生不知所措,感觉无从说起。慢慢地他们发现其实有很多话想说,于是写了一张、两张甚至是三张信纸。读完这些信,笔者才发觉学生已经在不经意间长大了,很多事情他们真的懂了,只是由于年轻,会禁不住犯一些错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和理解。于是,笔者把这些信在家长会时给他们的家长看,帮助他们与家长进行沟通,争取与家长的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同时,笔者也鼓励家长们给孩子们回信,以帮助家长和孩子们进行沟通。班主任是一个很特殊的身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每当班主任在场参与时,学生们会更在意,表现得更好一些。这也是一个普通的思想品德教师所无法比拟的。而当思想品德课教师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时,德育的渗透会更有效一些,有时甚至可以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所以,我们要充分结合二者的优势,争取碰撞出更大的火花。

作者:卿晓敏 单位:桂林市德智外国语学校

第四篇

一、解读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3700名学生作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并据此撰写了大量著作。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详细观察和记录,揭示了许多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长期不懈地综合考察,深入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多变的时期,在各种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是及其复杂多变的,要洞察其内心世界,正确评价其道德品行,绝不是一时的事。其二是谈话法。这是了解学生内心想法最直接的方式,但是在和学生交谈之前,班主任应当确定谈话目的、对象、内容,选择好谈话的方式、时机和场合。首先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班主任应当以同等身份和学生交朋友,真诚友善,使学生能摆脱拘束,畅所欲言,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其次,要注重个别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谈话方法。最后要把握好度。“在现实工作中,若是单用‘冷’法,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对立、抵抗的情绪;若是单用‘热’法,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娇柔纵容之感,都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在谈话中,班主任如能正确地把握谈话过程中的冷热度,就可以使“谈话”这一最基本的班主任工作方法起到积极作用。”

二、要培养班级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风气是评价一个班主任工作成绩好坏的依据。有了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制约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无形当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而且,它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

三、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四、与科任老师配合,形成合力

学生的大量时间是在课堂学习,学生大量的问题产生于学习过程中。为了做好工作,班主任必须与科任老师进行密切的交往,从他们那里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还要经常与之共同研究,介绍自己的工作计划和安排,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实行统一组织和管理,协调教育学生,并防止造成互相推诿、埋怨等不利于工作顺利开展等情况。班主任要在学生中正确地树立科任教师的形象和威信,有意识地介绍各科任老师的优点和长处;当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或教学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时,必须诚意、及时地向科任老师个别反映,同时也必须向其介绍学生群体及个体的基础与特点,帮助他们互相正确认识,改进教学或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时又能形成学生、科任教师、班主任三位一体,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合纵联横,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争取支持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措施。在班集体建设中,必须注重纵向和横向的联系,调动一切积极的可利用的因素,形成教育的整体网络,才能使班集体的建设稳步、高效、优质发展。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整体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全社会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赢得社会、学校、家长的支持,携手共建文明班级,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好、更顺利地开展。当一名班主任不能闭门自守,也不能被动等待,工作要靠自己去做,机遇要靠自己去把握,上下左右,家庭、学校、社会各界要自己去争取。只有主动出击、争取支持、赢得配合,建立、形成学校领导与班主任老师的上下配合、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相互配合,学生、班干部与班主任的密切配合,校内外家长与班主任的紧密配合的全方位教育的整体网络,班主任工作才会有强大的后盾而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做好班主任工作,提升班级教育管理工作水平,不仅要提升班主任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与能力,也要提升班主任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班主任要切实加强班级工作研究,加强德育教育的基础性,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体现班级教育的层次性,增强班级活动的实践性,重视对学生教育的整体性、全面性、教育性、趣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尊重、发挥学生学习、发展的主体性。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寓教育于管理,寓教育于活动,“勤奋、务实、拼搏、创新”,努力实践班主任对学生的科学管理。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出色地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重任,才能不辜负广大家长、学生对我们的热切期望和社会、人民赋予我们班主任教师的重托。

作者:范素清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