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网生物量文献统计

中国期刊网生物量文献统计

1引言

文献计量是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它以科学文献的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结构、特征和规律。目前已有众多学者通过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究学科发展的趋势、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2-3]。在植被生态学研究中,生物量既是表征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重要参数,又是反映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系统获取能量能力的主要体现,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形成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4]。同时,通过生物量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碳储量做好铺垫,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生物量近似估计碳储量的大小,尤其是大尺度的碳储量的估计基本上是采用生物量数据去估算。因此,生物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重视。但是各领域对生物量的研究呈现不平衡的特征。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把握国内生物量研究的演进历程、当前研究热点、扩展范围及发展趁势,并为生物量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2统计分析结果

2.1文献量年际分布

文献量是指某一学科研究者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文献量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学科的发展水平,因此统计分析中国期刊网生物量研究文献的数量来衡量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对生物量的研究历程可大致分为初期、发展、兴旺3个阶段。1975—1991年为初期阶段,该阶段研究文献数量极少,年均24.1篇。1992—2005年为发展阶段,该阶段文献量呈缓慢波动上升,2005年达到169篇,发展阶段年均文献量为110.77篇。2006—2015年为兴旺阶段,年均文献数量为441.7篇。从2006年开始生物量文献年均数量急速增长,发展速度迅速上升,2014年文献数量达到最多499篇。总的来说,1975—2015年间生物量研究文献数量的不断增加表示国内对生物量领域的研究呈现越来越强劲的势头。

2.2按文献类型统计分析

2.2.1硕博士学位论文统计分析

生物量研究领域的发展引起国内众多硕博士的关注,硕博士学位数量反映了这些高校在生物量中占较大比例。关于生物量最早博士论文是1998年北京林业大学胥辉的“立木生物量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的研究”。最早硕士论文是2000年陕西师范大学冯险峰的“GIS支持下的中国陆地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研究”。之后各高校陆续发表相关论文,直到2015年生物量硕士博士论文文献总数量达到527篇。其中硕士论文有454篇、博士论文有73篇,比例约为6∶1,分布于97所学校。统计得出发表硕博士论文在10篇或以上的学校有16所,文献发表数量共320篇,占总硕博士论文的60.72%。这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对生物量研究做出了贡献,具体的名称和发表文献数量如图2所示。由此可见,生物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林类高校是因为生物量相关专业在农林类学校多一点,此外,具有农林专业的综合性高校也推动着生物量研究进程。

2.2.2期刊文献统计分析

1)期刊文献数量的年际分布。在学术界里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的作用和意义有一定的区别,普通期刊被引用及下载次数等相对少,目前核心期刊被用做评判学术期刊质量和鉴定论文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统计分类5273篇生物量期刊文献,其中核心期刊文献有2949篇,普通期刊文献有2324篇。1975—2015年的期刊文献分布如图3所示。从1995年开始核心期刊文献发表数量缓慢增长,2006年开始年文献发表数量达到100篇以上,2008年开始急速增长,年均文献发表量远超普通期刊文献发表量。普通期刊从2008年开始年文献发表量超过100篇,2014年期刊文献量达到顶峰时期,其中核心期刊文献达到275篇,普通期刊文献达到174篇。统计1975—2015年的总期刊种类数量及每个期刊的载文量可知,5273篇期刊文献发表在774种期刊,其中普通期刊有590个,载文量有2324篇,核心期刊有184个,载文量有2949篇。由表1可以看出,核心期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统计得出载文量前10名的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根据《2014年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分类比较载文量前10名的核心期刊与普通期刊,核心期刊有11个,载文量为1208篇,占核心期刊文献的40.98%。普通期刊有13个,载文量有504篇,占普通期刊文献的21.69%。从表1可以看出,核心期刊及普通期刊的载文量反映出生物量在生态学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此外在农业、林业及草地研究领域也较为受到重视。2)期刊文献被引用和下载情况。文献被引用的频次是衡量该科学领域交流程度和作者吸收同领域研究进展的信息程度,它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文献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统计1975—2015年的核心期刊及普通期刊文献的被引用频次得出数据如表2,其表示了被引用文献在总文献中的百分比、平均每篇文献的被引次数及最多被引次数,表明期刊文献被引差距及期刊文献的平均被引次数。从表2可以看出,核心期刊的被引用次数最多,高度被引用体现了其作为学术窗口的价值,2949篇核心期刊的85%曾经被引用过,平均每篇核心期刊被引用18.77次。2327篇普通期刊的74%曾经被引用过。由表3可知,论文的被下载次数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的被关注度和影响力,统计比较生物量核心期刊文献与普通期刊文献的被下载次数,被下载1500次以上的核心期刊占0.5%,普通期刊占0.2%。被下载1500~1000、1000~500、0~500、0次的核心期刊依次占1.5%、8.5%、89.2%、0.3%,普通期刊依次有0.6%、3.9%、95%、0.1%。显而易见生物量相关研究的核心期刊较普通期刊更能引起学术界、社会的关注,被下载次数也比较多。

2.3文献内容分布

可以看出,文献研究的主题分布将5800篇生物量研究文献按研究内容分为森林生物量、草地生物量、耕地生物量、微生物生物量、其它生物量、菌生物量、动物生物量、土壤生物量和浮游生物量的研究,从数量变化看出,森林生物量的研究不断扩大。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碳库,单位面积比其它陆地系统储存更多的碳,通过增加森林陆地面积,能有效减少大气中CO2的浓度。森林生物量已成为量度森林结构和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借于森林生物量研究的重要性,许多学者从森林入手,开始研究森林生物量,并逐渐形成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在此理论基础上延伸至草地生物量及耕地生物量。目前的研究以宏观为主,微观环境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

3结论

基于CNKI文献数据库利用文献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75—2015年生物量研究的文献产出、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学科的主要特点等,研究结果表明,1)在我国生物量研究起步晚,整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即初步阶段(1975—1991年)、发展阶段(1992—2005年)及兴旺阶段(2006—2015年)。文献发表数量在2006年以前处于缓慢上升阶段,之后开始快速上升,到2014年文献发表数量达到顶峰值。总的来说,1975—2015年生物量研究文献数量的不断增加表示国内对生物量领域的研究呈现越来越强劲的势头。2)统计高校的硕博士论文得知,生物量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主要集中在农业和林业高校中,究其原因为生物量相关专业在农林类学校多一点。3)核心期刊的载文量及普通期刊的载文量反映出生物量在生态学领域中受到高度重视。此外,在农业、林业及草地研究领域中关注也较为广泛。生物量期刊文献中核心期刊的被引用率较高,高度被引用说明这是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核心期刊较普通期刊更能引起学术界、社会的关注,下载次数也比较多。4)许多学者最初从研究森林生物量开始,并逐渐形成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在此理论基础上延伸至草地生物量及耕地生物量的研究。但总体来讲,目前的生物量研究以宏观为主,微观环境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