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调查报告范例

毕业调查报告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1

毕业论文不仅是一项衡量学生四年所学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性考核,也是一个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北京城市学院英语(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探讨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方式,并且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实践能力

教育部办公厅在2004年4月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毕业设计(论文)旨在培养大学生探索真理,强化社会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教育部在2009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再次明确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从2010年起至今北京城市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部英语(国际商务)专业进行了相关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结合毕业设计管理与指导实践,作者对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毕业论文的现状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学术气氛浓厚、重复率高。多集中于“商务谈判的技巧”、“商标的翻译策略”、“商务广告的语言特色”等,与商务实践密切相关的文章寥寥无几。学生在选题上还是侧重于文学和文化,没有充分体现出商务英语的专业方向性。多数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内容脱离实际,没有注重毕业论文的自身价值与实际意义。缺乏实证分析,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有的同学撰写的内容与将来所从事的商务活动毫无关系。大多数学生都是根据指导教师布置的论文题目独自搜索文献、分析整理资料、缺乏了团队协作、限制了思想火花的碰撞。如果毕业设计能够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撰写必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与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与实践

1.毕业论文改革的形式和内容。

掌握商务文书的基本知识、写作方法、写作技能,能运用娴熟、得心应手地撰写各类商务文书是衡量现代商务工作者的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准。根据我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学生实际情况和商务文书撰写的难易程度,英语(国际商务)学生选择商务报告中的调查报告(SurveyReport)开展毕业论文改革。调查报告具体要求:调查报告由2人共同完成,学生需进行社会调查、访谈或其他调研方式。要求调查报告的字数不少于5000字英文,其中含1000字中文概要,调查问卷样卷和访谈提纲样卷为中英文对照版。

2.行业人士进行调查报告撰写的指导和培训。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商务文书的撰写规范,行文要求,专业安排了行业人士对调研报告的撰写进行了指导和培训。调查报告撰写的培训方案:调查报告撰写指导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调查报告的定义、结构、撰写过程进行宏观指导;第二部分主要讲解调查报告的研究方法、资料的收集与研究、问卷和访谈内容的设计;第三部分调查报告的选题和开题指导。

3.调查报告双导师指导的管理与监控。

毕业论文“双导师制”指导模式是依据北京城市学院办学目标和特色,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特点,通过校内英语指导教师与来自其他学院跨学科或者行业的合作导师“双导师”联合指导,重点实施理论学习环节、调研环节、理论与实践整合环节等双导师式培养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选题环节。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指导教师严格把好选题关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条件。校外合作导师提出若干个用人单位在实际工作操作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毕业论文选题来自于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既体现了实际应用价值,又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学习环节。为了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入第七学期的学习和第八学期工作岗位的实习,我们将理论环节的学习提前到夏季小学期。由校内指导教师和行业合作导师进行联合讲解。学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选题、开题报告准备等环节。调研实践环节。在夏季小学期结束后的暑期,学生要开展为期约4周的调研活动。在调研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的校外指导教师,监督和指导学生的调研实习实践活动,补充学生理论学习的缺陷,提高学生商务实操能力。在这一环节,校内英语指导教师也需要及时与校外指导老师沟通,协助学生完成调研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整合环节。学生在调研实践活动后,即完成问卷发放和访谈活动,回到学校进行调研报告的撰写。学生需要在这个环节听取校内英语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建议,展开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调研报告的撰写。双导师综合评定给出毕业设计的成绩。答辩环节。采用校内老师和行业人士联合组成答辩专家组,对调查报告中涉及的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提问,双导师以及答辩专家组综合评定后给出每组同学毕业论文成绩。对于学生各项成绩的评定,第一指导教师占总成绩的60%,第二指导教师占40%。专业要求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严格进行前期、中期检查与考核。如果因为教师指导不力,学生没有圆满完成毕业设计,将追究校内导师的责任。对于毕业设计工作不认真、投入不够、完成质量差而又达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学生,学部将根据毕业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毕业论文“双导师制”指导模式强调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弥补了高校英语教师缺乏商务实战经验的弊病。“双导师制”将显著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得学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从而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学生通过这种模式的训练,巩固发展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为日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4.调查报告的评审标准要适当调整。

毕业论文评价体系是引导毕业论文工作的杠杆和指挥棒。重点考察学生毕业论文的原创性、实效性,即毕业论文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研究真实做出来的,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个问题,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水平。在评价程序上,整个撰写过程采用双导师(校内英语教师与行业专家)综合评定和指导,在评审的各个环节均采用英语教师和行业专家双评审制度。评分标准也相应地区别于传统的学术论文,例如在选题上要评定“选题是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符合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要求”;调查问卷的设计上要评定“调查问卷的结构、内容设计科学、合理,较为清楚地说明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上要评定“能够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图表对调查问卷所得结果和数据进行恰当、科学、有效分析”;在调查报告整体质量上要评定“研究结果摘要部分:论述清晰;正文部分:理论运用正确,数据分析科学、合理,论述充分,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结论与建议部分:结论正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调查报告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全文专业术语使用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毕业论文的答辩和评审标准都结合实际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评价的得体性和公平性。

三、政策建议

1.深化毕业论文以及配套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以毕业论文改革为契机,不断深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整合各种实践教学资源,使教学理论、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一致。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学校与企业和政府建立实践教学合作关系;请行业专家到学校授课或开办讲座;提倡英语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教学;鼓励英语社团组织承接社会项目;等等。

2.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教师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课题研究、对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等,并且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体系中;学校派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外企外贸公司挂职锻炼,以此来增进教师对社会的了解,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渗透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校也可以将具有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的各类人员融入到教师队伍里。通过上述措施,强化学校的实践人才培养特色,加快相关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教学条件的改善步伐。

3.毕业论文的体裁和形式多样化。

毕业论文体裁可以多样化,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特点,体裁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学术论文,而且可以将其拓展为商务实用文书的撰写和商务情景的模拟。前者包括标书的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广告策划、营销方案等,后者包括商务谈判、国际会展、商务洽谈、产品推荐会情景模拟等。毕业论文的各种体裁和形式均采用团队协作的模式,使学生能够各尽所长、发挥集体的智慧。

作者:吕英莉 郭晓霞 刘已初 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2]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R].

[3]李志生.建筑工程招投标实务与案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刘晓辉,魏俊玲.浅谈经济全球化中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J].中国商贸,2009,(15).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2

1.1实践教学没有结合开放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简单照搬普通高校实践教学模式

远程开放教育在生源结构、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都有着与传统高等教育形式不同的许多特点。在生源结构上,传统高等教育的生源基本是高中毕业生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和录取的未就业者,生源结构单一,学生学习基础在程度上也比较统一,而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则基本上是已在各行业工作的在职求学人员,生源结构相对复杂,学习基础和学识水则参差不齐;在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方面,传统高等教育基本实行全日制的脱产学习,教学采用组班学习及面授辅导为主要形式,而远程开放教育则实行业余学习方式,教学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的形式。由于生源结构与教学形式的不同,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在形式、内容与标准等方面均应反映和体现其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点,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实践教学目标和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毕业作业环节没有起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

原有的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专业毕业作业环节实践教学采取单一的“毕业(学术)论文”形式,严重脱离了专科层次学生实际,无法解决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性问题。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撰写学术论文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1)论文选题偏重理论性,淡化实践性。在行政管理专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面,80%以上的学生选择纯理论性的问题作为论文的选题,严重地脱离实际。由于论文选题偏重理论性,学生自己又缺乏相应的理论功底,只能从报刊杂志或网上下载,不少学生东拼西凑完成一篇论文应付了事。(2)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开放教育专科层次学生是成人业余学习,底子薄、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撰写毕业论文,需要一定的理论功底,以专科学生目前的学术素养和能力水平完成专业学术论文,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无法驾驭。在多年的毕业作业实践环节验收中发现,专科学生毕业论文抄袭、请人、论文拼凑现象严重。(3)论文的逻辑结构不合理、语言表述不规范。不能按照序论、本论、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来安排论文的逻辑结构,导致逻辑结构混乱;或用报告文学的语言、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代替论文的学术语言等等。有些论文连基本的要素如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资料都没有,而参考资料列法不规范是最普遍的现象。当然,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除了学生基础较差的问题,还有为师生比严重失衡,论文写作指导不力的因素。开放教育实行试点以来,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基本都是位列前茅,学生数量众多,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专业师资缺乏,从省校到各分校尤其是基层教学点,行政管理专业的老师很少,师生比例悬殊,导致学生难以得到有效的指导,论文写作很多时候靠学生自行探索,而学生本身知识水平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随便应付了事,使得实践教学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2探索适应远程开放教育和学习者特点的毕业作业实践教学

2.1调整毕业作业环节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对基层的应用性人才,其教育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如前所述,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生源结构复杂,学生学习基础和学识水则参差不齐,尤其是专科层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理论素养较低,虽有一定社会经验与工作实践,但多为低端的感性认识,他们既难以自主地在教学环节中将所学理论与科学的工作方法同自己的工作实践和社会经验有效结合,也难以自主地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指导毕业作业环节的行动。针对这一实际,电大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要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其实现途径应该是把实践教学与学生本人的工作实践与社会经验相结合,将其自身既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及社会实践。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专业毕业作业环节的首要任务是联系社会实际,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方法与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专业写作的基本能力。为此,我们重新调整了该专业毕业作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与思路:突出实践主体即开放教育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紧密结合学生的工作实际与社会经验,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提升,由此实现加强其动手能力的目标。

2.2探索构建多元化的毕业作业实践教学形式

依照前述的实践教学目标和思路,我们积极探索开发利于学生共性发展与个性发挥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虽然具有成人在职、自学为主的共同特点,但年龄、家庭情况、学习背景、职业特点、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学习条件等千差万别。不同的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因此,满足其需求的路径和手段也应当不同。在毕业作业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类型细分,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指导,实现毕业作业形式的多元化。为此,我们在研究探索中,将原来毕业作业只是单一的学术论文形式改为适应不同学生情况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案例分析、工作研究等多元形式,由学生根据要求和自己的条件自定。多元化的毕业作业形式,突破了原有电大实践教学模式,从而使电大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更加适应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

在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案例分析、工作研究四种毕业作业形式中,除了学术论文是原有毕业作业形式的保留,调查报告、案例分析、工作研究都是结合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学生的特点开发设计的新形式。“工作研究”形式主要适用于在行政单位工作或从事行政管理相关工作的学生,目的是促使这类学生利用从事行政管理相关工作的自身优势,联系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自身工作性质,围绕本职工作和行政管理专业某一主题开展,研究解决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总结自己在思想认识、业务认识与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收获、感想、心得体会及合理化建议,促进其运用理论知识总结归纳实际工作,将工作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调查报告”和“案例分析”形式适用于所有学生,供学生根据自己生活、工作实际自行选定。对于学术论文形式,我们把它作为多元化形式之一进行保留,但是在方式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在原有毕业作业环节中,学术论文的要求和指导基本参照普通高校的做法,给出选题,由学生自行选定。选题基本以行政管理领域理论研究为主,结合实际的很少,学生写论文基本都是从理论到理论,不少学生东拼西凑完成一篇论文应付了事,抄袭现象比较普遍,很难通过实践教学实现理论和能力的提升。为此,我们在课题的探讨中提出了论文选题必须联系实际,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本岗位的工作实际或社会热点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不提倡写纯理论性文章。通过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析或者是对自己工作的单位进行简单的实证分析,一方面强调了学生探讨问题必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学生结合工作实际,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水平。

3改革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

为总结新开发设计的毕业作业环节各实践形式的教学经验,2011~2012年,我们以调查报告这一毕业作业形式,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发设计了“南宁市道路交通状况调查”的专题调查项目,在总校直属班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中进行改革实践。该专题调查要求学生按照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独立完成社会调查,以调查过程中收集的素材撰写调查报告,完成毕业作业。从两年的教学实践来看,通过结合本地区社会实际开展的专题调查,对促进电大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活动的落实,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1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从两年的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看,与之前硬性规定撰写毕业论文的单一形式相比,参与实践教学改革的学生积极性很高,每一届学生参加毕业作业并顺利完成通过验收的比率由原来的50—70%提高到95%以上。从对参与学生的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对这项社会调查的总体效果很满意。

3.2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通过专题调查,不仅使学生了解了一个完整的社会调查的基本过程,了解了本地区社会热点———市区交通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结合调查素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在收集材料、整理归纳消化素材中,培养了自身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在对参与调查的学生访谈中,学生普遍认为该项目调查,是很好的一次系统性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知识的应用和转化,同时锻炼了走访、座谈、记录、统计、写作等多种能力,掌握了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真正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3.3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改革;实践能力;科研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提升学生的统计实践能力成为各大院校统计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和重点。本人将大作业驱动教学法应用于统计学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研究问题,搜集数据,同时运用统计学方法和SPSS软件分析数据,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汇报,最终完成大作业。从学生的反馈意见来看,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统计学原理的理解,能够提升学生统计学实践能力。但是在实施这一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本人发现,在实践环节学生最常问的问题不是SPSS操作,而是“我的研究问题是什么,我要研究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使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学生仍然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分析什么问题。学生对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和假设、搜集数据、检验假设的真伪、分析结果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步骤既不了解也不掌握。由于缺乏问题导向和科研思维,多数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研究问题是什么,在大作业开始阶段盲目设计调查问卷,在大作业的后期盲目使用统计方法。这种现象导致虽然学生会使用统计软件,但是他们却不会用统计方法分析自己的问题,因为根本就没有研究问题。如果把研究问题比作“的”,统计分析方法比作“矢”,则统计方法的运用则是有的放矢。如果要切实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的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会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即科研能力。

二、以培养科研能力为导向的统计学课程体系设计

本人认为,以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为出发点,促进统计实践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第一,从授课内容上,仍然要将重点放在对统计学原理的讲授上。如果学生不理解统计方法的原理将如同不懂药的药理和药性,因此谈不上对症下药,也就谈不上运用统计方法,因此对统计学原理的讲授这一教学重点在统计学教学改革中不能变。对统计学原理的讲解应当有适当的公式推导,某些公式推导对非统计专业学生可以不作为考试要求,但是应当通过推导过程让学生了解统计学方法的原理,这将有助于学生在后续学习比如计量经济学中理解对该种方法的发展。第二,加大科研论文和科研课题项目在统计学教学案例中的比例。国外本科统计学教学的一个教学要求是学生能够看懂学术文章。老师会发给学生一份学术论文,要求学生向其他同学解释这篇文章的研究过程,包括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是怎样提出的、数据是怎样搜集的以及统计方法是如何验证假设的。重点要求学生解释该篇论文中用到了哪些统计方法、这些统计方法分析了哪些变量、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统计方法在运用上存在哪些不足。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就可以在借鉴他人学术论文研究思路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案,并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授课教师也可以以自己的课题或论文为例来说明统计方法在课题研究中的使用。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注重介绍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的设立,而不是只谈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而且要详细地介绍不同的统计方法是如何分析和解答所提出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的,比如在哪里用了描述统计、哪里用了推断统计方法、为何采用这种方法并且对于统计结果是如何分析的。第三,要有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实践环节,以提交调查报告作为任务驱动。分析自己的研究问题是提高学生统计实践能力的关键。统计学练习题不应该只包括课后练习题,应当放手让学生自己搜集数据分析研究问题。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就将总任务下达给学生,明确学生应当完成任务。这样学生会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来学习,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提高。实践兴趣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在驱动要素,因此调查报告的选题要尊重学生兴趣,自主选题,可不限于本专业。第四,注意对学生研究报告撰写能力的培养。统计学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统计结果进行解释,进而对研究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这一点能体现学生对统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要能够把这种分析过程用规范的写作方式形成文字。关于对论文或者研究报告的格式和思路的讲解可以在案例授课环节完成。在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地沟通,对其报告提出修改意见,直到达到一定的要求。这个沟通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科研写作能力,更能提高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学生的调查报告可作为统计学课程考核成绩之一。第五,增加学生对研究结果的汇报展示能力和互评能力。可以安排小组进行展示汇报,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口头解释自己的研究问题、所运用的统计方法以及为何要运用这种方法。如果调查报告是小组作业,可以通过这个环节看出每个学生对调查报告的贡献,以此作为给每个学生的评分依据。此外,这个环节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互评是实现学生在学习主体地位的方式之一,在互评活动中学生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者,通过这个活动他们能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探索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学生基本科研能力和基本科研素养的养成不是只靠统计学课程就可以获得的。无论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科研工作,科研能力或者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应当成为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具有的能力之一,因此我国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应该是探索以研究为本的课程体系创新。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门课的教学中。大学本科层次的课程中应当减少对概念死记硬背的内容,教师应当加入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额外的付出,对于统计学课程,学生的统计调查报告选题各不相同,所采用的统计方法也不相同,需要教师一对一指导统计方法的运用和对结果的分析,因此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付出。与能够为教师带来晋升和加薪相比,指导本科科研活动给教师带来的有形的东西很少。因此,如何增加对教师的补偿、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应当成为我国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

四、结论

大作业驱动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快掌握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但是由于学生不清楚自己的研究问题而导致无法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去分析问题。同时,学生统计学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掌握能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科研能力。本文认为,今后统计学教学改革要加大科研论文和科研项目在教学案例中的比例,应当让学生自己选择研究问题搜集数据。此外,探索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将有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进而有助于学生统计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宁.“大作业”驱动下的互动式教学改革探究———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3):222-223.

[2]张运来,冯俊.基于大作业的实践性项目运作模式———经管类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7):71-73.

[3]吴启富.中国统计学课程建设发展沿革及存在问题[J].统计与决策,2012,(3):48-50.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4

为贯彻实施《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永州市委制定了《永州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加快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县以上卫生机构卫技人员70%以上有大学本科学历,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60%以上有专科学历。5年内为县级医院培训100名临床住院医师和技术骨干,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300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实现每万居民拥有2-3名全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的目标。这对于永州的高职临床医学的学生来说是很鼓舞人心的,他们只要在学校认真学好专业,拿到相应的各种证书,就业的前景是很好的。最后了解职业情,无论中央还是地方的文件都强调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国的医患关系也日趋紧张,各地不断出现严重的医疗纠纷事件甚至还危及生命。这就要求学生学好、学精专业,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从以上“三情”可以看出:只有充分了解医疗卫生事业的国情、地方情和职业情,才能在社会实践中有目标有方向,做到有的放矢。高职医疗专业就业前途是很乐观的,关键是要给自己正确的定位,勿好高骛远。

二、开展多种有效的社会实践,帮助高职学生深入了解专业、正确定位职业

1.开展医疗现状社会调查

辅导员在放寒暑假前做好调查报告的主题安排,发动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当地卫生院、社区了解医疗现状,写出调查报告并在开学后进行评比,以更清楚地了解当地医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及医疗卫生状况,为今后回乡工作做好思想和心理准备。

2.组织医疗服务队下乡、下社区

辅导员利用寒暑假、周末等时间,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组织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组成医疗服务队参与“三下乡”或下社区活动,既可以服务老百姓,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3.举行定点公益活动

进行社会公益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公益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和职业素质。零陵特殊学校、永州老年公寓是我系长期关注和服务的单位,走近这些特殊人群,让学生体会到人生的不容易和自身的幸福,可以借助自己的专业帮助这些特殊的人群,享受服务他人所带来的快乐。

4.做好暑期医院顶岗实践

学校可以联系一些医院,让即将毕业的学生进入医院以实习的方式顶岗实践,可以是义工或有酬劳的工作,也可以跟老师见习多多学习,尽可能多地接触与专业相关的行业,把理论用于实践,了解本行业的情况。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5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兴技术的突破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规模迅速扩大,科学家的队伍急剧膨胀,一方面新知识、新技术、新发展、新创造日新月异地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日益缩短,造成知识陈旧的周期愈来愈短。这种趋势与传统的教育思想、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和教育管理制度产生尖锐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接受知识的能力与蓬勃增长的浩瀚的知识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二是提出人的有限学习年限与知识迅速老化之间的矛盾。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应该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就成了首要问题。教育的目的已不能仅限定在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数量的知识上,而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和开发他们的智能,教会他们如何学习。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育部于1997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人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于2000年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人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生和中职生写作能力总目标。遗憾的是,当高中生进入大学后,却缺乏相应写作教学的延续和深化。这一教学现状,使大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徘徊在高中阶段,而长期搁笔的不良现状,使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每况愈下,甚至低于高中时期。这种现象在普通师范院校汉语言专业也存在。虽然汉语言专业学生文学素养本身较强,但是师范院校普遍重基础,轻应用,这也使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汉语言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培养。这导致一部分汉语言专业学生在写作时出现内容空泛、形式呆板、层次不清、结构紊乱、中心旁落、语句不通等不良现象,不但无法自如应对学校毕业论文和科研论文对写作的要求,而且无法应对毕业后社会众多的写作需求。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汉语言专业大学生写作能力进行尽可能真实、细致的分析与考辨,并探讨相关写作教学对策。这类观照,不但使汉语言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切实得到提高,使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面对社会众多的写作要求,有一定的适应性,而且对加强写作教学,探寻汉语言专业写作教学新模式,改革汉语言专业写作课程的设置,提高教学质量,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们以应用文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一、应用文教学现状

应用文写作能力本是汉语言专业的基本功之一,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

首先,是学校不太重视应用文教学。在专业课、政治课、体育课和大学英语等官方或校方课程的挤压下,写作教学,尤其是应用文课程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学好专业课,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学校和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应用文的学习。而有些师范院校汉语言专业根本就不开设应用文课程。直到撰写毕业论文和面对用人单位的写作要求时,学生才如梦初醒,但是悔之晚矣。

其次,是教师厌教。应用文被很多人认为是“雕虫小计”、“不登大雅之举”、“小儿科”,部分教师也错误地认为:“只要有了字词句基本功,应用文就没问题”“,应用文不过是形式,没什么好讲的”。于是,讲形象思维的作品便可以讲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讲应用文的文体大都枯燥乏味,导致大学生毕业后,文字应用能力与社会需求甚远,分配工作以后不会写调查报告,不会写总结的人比比皆是,这对于汉语言专业大学毕业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对师范院校教师来说,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渎职。因此,教师决不能在教学上凭兴趣爱好挑肥拣瘦。须知教师厌教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学生厌学。再次,是学生厌学。汉语言专业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系统学过应用文写作,他们到了大学接触到应用文教材,随手翻阅,首先感到枯燥乏味,通俗易懂。我曾就此做过调查,大多数同学认为应用文“可有可无”、“没啥好学”、“无足轻重”,有的同学虽也知道这门学科实用性很强,但又认为可以不花力气就能轻而易举掌握。凡此种种想法,都影响了学生学好应用文写作的积极性。

最后,是急功近利。有的人片面地认为只要学会了应用文语体格式,就能撰写出各种实用文体,而忽视了应用文写作乃是字、词、句、篇章、语法、修辞、文字知识的综合运用。把应用文看成易学易写,那是简单地用一般代替特殊,忽视了应用文教学的个性特征,而“急功近利”者把应用文教学孤立起来,用特殊代替一般,忽视了人文教学的共性特征,就应用文而教应用文是很难教好的。事实证明,任何应用文,都离不开人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即使是标点符号的运用,也能反映出一个人人文功底的深浅,倘若运用不当,则会产生无穷后患。

二、加强应用文教学

应用文教学的这种不良现状,应该引起相关学校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应用文教学的一些看法:

首先,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态度,自觉学好应用文。应用文用途很广,在所有文体中,它是与人们实际生活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最广泛的一种,特别是毕业后在机关工作的,更是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和一门必修课。应用文种类繁多,除国家规定的12类13种公文和众多的机关事务文书以及日常应用文外,还有财经、司法、外事、科技、外贸等各方面的专用应用文体,其种类之多,也是其他文体所不能相比的。应用文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成为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发展到今天,更是成了人们贯彻政策,处理事务,沟通关系,交流信息,推动工作的有效工具。这些特点,有力地说明了应用文所处的“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从而帮助学生认清学习、掌握应用文的必要。学习态度有所端正,对应用文写作也逐步重视,进而变化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了。

其次,要教会学生掌握应用文是有别于文艺文的,是有其独特个性的一类文章。应用文不同于作家写的小说、诗歌、话剧、电影,它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其一,应用文的读者对象较文艺文明确。公文、书信等自不待言,即使是调查报告,总结,规章制度等,也都有一定的阅读对象。其二,它的时限性更强,大多数应用文都是有时限的,及时针对问题而写,在一定时间内办理(或起作用),这完全不同于文艺文。其三,它注重写实,它不象文艺文可以虚构、夸张,可以联想、想象,写应用文最忌讳的就是文过饰非,玩文字游戏,有违客观现实。其四,它要求言简意赅,要求用尽可能少的字句表达丰富的内容,即“意则期多,字则唯少”。其五,它有特殊的格式和习惯用语,这是“约定俗成”的,人们就总是那么用(比如称谓语、开头用语、祝颂语、结尾语等),有些不但只能在应用文中运用,而且各不同的应用文种,又还有较严格的规范用语。#p#分页标题#e#

再次,要引导学生明白,应用文写作还应切实把握住应用文中各个文种独自的个性。应用文与文艺文相比较,它的用法有其个性,不同应用文种用语在“个性”之中还有个性。比如,同是公文,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的用语就有不同的特征和规范。再细一点,同是一个行文方向的不同文种,其用语也有区别。如果在这些问题上含混不清,势必影响行文效果。比如,有不少人在报告的结尾滥用“以上报告当否,请批复”“、特此报告,请批准”等语。其错误根源就是把“报告”与“请示”两种上行文混为一体,违反了“报告”等用语的规范。

第四,要联系自己在写作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和具体事例进行教学,增强说服力、吸引力。我曾在行政办公室兼职工作近十年,平时除教学外还从事应用文写作,撰写了许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总结、调查报告等各类应用文。这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其中不乏“引以为鉴”的例子。因此,不论在讲应用文的基础知识,或者是常用应用文体的写法时,我都尽可能地联系自己的经历或所见所闻的正反两方面的材料,这样既避免了照本宣科地讲理论知识,而使人觉得枯燥、乏味的毛病,又使同学们听来觉得亲切、自然、可信,有一定的吸引力,从而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讲到写好总结必须积累好材料的准备工作时,我就联系到自己平时养成了积累材料,并注意把材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好的习惯以及必须掌握的及时、系统、全面、优选、求新、持久等积累原则来讲解,说明这样做,一旦需要时,就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利用,从而节省大量搜集材料的时间和精力,并不至于遗漏比较重要的材料。写简报、情况报告、通报这类应用文时,不需细节描写,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手法,写调查报告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就象有架望远镜、显微镜一样,既可远瞩,又可明察秋毫,从而正确地洞察、分析所调查的事物,并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课堂上,我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讲授,学生反映听了感到亲切,有一定的说服力,并从中悟出了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的道理。我还联系自己所见所闻的一些典型材料,如一份合同,双方可有两种理解;一项规定因用词模棱两可,使人无所适从;随便简化一些专用词语或节缩鲜为人知的发文单位名称闹了笑话以及造成损失的例子;结合讲解行文要周密、严谨,选用文种必须“对号入座”;用词要准确、恰当,不要产生歧义;语言要凝炼、明晰,不要因省去几个字而使意思模糊不清等道理。同学们感到这样讲解容易理解,有些例子十分可笑,大家在笑声中既受到了教育,又学到了写作知识。

第五,要结合讲授写作学的普遍规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应用文写作知识的理解。如前所述,应用文是一种独立的文体,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教学要求,但它又象基础写作,文艺创作那样,同是写作学的一个分支,它们在很多方面“血脉相通”,有共同之处。因此,我在讲课时,除突出重点讲清应用文独特的写作要求外,尽可能地联系写作学中的普遍规律,旁征博引,分析比较。例如,应用文特别是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是用笔要“惜墨如金”,因为它是用来办事和解决问题的,为了节省阅读者和撰写者的时间,就要写得凝练,用最少的词句表达较丰富的内容,千万不要画蛇添足,穿靴戴帽。为了讲清这个道理,我就引用了古人所说的“文约而事丰”、“文以辩结为能,不以繁缛为巧”、“意则期多,字则唯少”、“文以红实,浮文所在必删;言贵从心,巧言由来当禁”等至理名言,说明简练文章是历来所强调的,只有凝练而又庄重的应用文,写起来才顺手,看起来才顺眼,读起来才顺口,听起来才顺耳。又如,在讲调查报告、总结等机关事务文书如何处理好掌握材料与选择材料的关系时,我用“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古代作家的写作体会来说明,即掌握材料要越多越好,而选择材料要越精越好,起到“一以当十”的作用,如果把调查了解到的材料不分主次,一古脑儿写到文章中,那势必会造成材料堆砌,重点不突出,从而使精当的材料淹没在一般材料的大海中。这样联系写作学的普遍规律进行讲解,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知识面,又使同学们加深了对应用文写作知识的理解。

第六,要加强写和练的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学习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就会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但写作是一种实践活动,写作方法和技艺的掌握,最主要的途径,还是靠自己的实践,即多写多练。对于这一点,有些同学有些误解,以为通过老师讲解,学习了写作知识,就能立竿见影地写出高质量的应用文。为纠正这一片面的看法,我在讲理论知识的同时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以鲁迅先生名言为证,他说:“做医生的有秘方,做厨师的有秘法,开点心铺的有秘传……但是,作文却好象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的人,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鲁迅《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进而说明老师讲课,充其量也只能起到引路的作用———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徒弟,更重要的是要同学自己努力,勤学苦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否则,就象学游泳,不下水,学不会。因此,我在教授应用文课程时,曾一直坚持两点: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6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以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例案看,在认识社会、了解国情、锻炼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实效,但还存在重视不够、实践报告敷衍、学生认识不足等问题,必须进一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报告科学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规范化;凯里学院

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1]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以及高校大学生尚不成熟的思想观念,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是高校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笔者主要结合凯里学院《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中特》)课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对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规范化水平问题提供参考,最终目的就是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产生实际效果。

一、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工作取得的成绩

自贯彻落实“05方案”以来,凯里学院开展《中特》课程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有3个年头了,工作进展比较顺利。特别是凯里学院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工作与学校的转型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凯里学院提出了“转型发展”的目标,其核心内容就是办学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方式”的转变。围绕“转型发展”,学校推出了九个方面的改革举措,其中一条就是强化实践教学,具体要求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集群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学校要求实践教学增加到总学时的50%以上,实施“一次校内外社会调研活动、一次网络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我教育活动、一次公益活动、一篇调研报告”的“五个一”实践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行为,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影响学生,让学生懂得如何依法守纪负责任,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言必行,行必果。凯里学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结合“转型发展”目标,雷厉风行地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自2013年以来,每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开展,学校都非常重视,专门安排了一位副校长负责管理,并每年出台专题文件对这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与此同时,学校还按照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关规定,每年按生均20元的标准划拨经费,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调配合下,我们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关规定,根据《凯里学院关于设置“实践教学周”的实施意见》,每年都制定了中特课程暑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就实施对象、实施时间、实践内容、实施方式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并详细制定了工作步骤。针对实践内容,我们要求每个任课教师对所在班级进行社会调查有关知识的指导,还拟定了30多个选题供学生社会调查作参考。对于学生提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任课教师都认真评阅,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另外,每个班按5%的比例遴选出优秀报告,汇集起来编印成册,供下一年级的学生参考学习。从学生的实践报告看,内容涉及面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既有对家乡经济发展方面的调查,也有对教育方面的调查;既有对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也有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既有自己暑假打工经历的记录和思考,也有参加“三下乡”活动的切身感受。一句话,绝大多数同学真正走入了社会、走入了生活,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进行了实地调查,获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通过社会实践,学生普遍反映很有收获感,正如人文学院一位评优的学生在实践报告里所说的:“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既深入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认识了社会、了解了国情省情;既锻炼了自己的办事能力和交际能力,又增进了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感情。”还有的学生表示,暑期社会实践收获颇丰,希望这样的社会实践能多搞几次。另外,学生的社会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从学生实践所在单位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来看,学生的社会实践得到了各单位的认可和赞赏,各单位都普遍反映,凯里学院的学生素质高,懂礼貌,谦虚好学,吃苦耐劳。有些单位还直接表达了希望学生毕业后去他们单位工作的意愿。

二、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问题

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工作开展了三年,每年都召开工作协调会,不断研究实践教学的新问题,不断完善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尽管成绩在不断扩大,但一些问题常谈常新,必须与时俱进寻找对策。

(一)个别分院对社会实践重视不够。在教育部制定了“05方案”的基础上,凯里学院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下发到各个分院,而有些分院置若罔闻,竟然不将实施方案及时通知学生。接下来的工作就全是任课教师的事了,既没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也没有班主任、辅导员的大力支持。可是,任课教师毕竟只有十几个,要指导的学生就有2000多人,其指导难度可想而知。这样,许多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只能是单枪匹马地搞社会实践,其效果难免要打折扣。当然,也有一些分院还是比较重视的,比如人文学院,在学生离校之前都要举行隆重的动员大会,并将学生分组,每组都安排教师随学生下乡指导。所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只有领导比较重视的分院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般质量都比较高。而有些分院置学校实施方案于不顾,没有及时将实施方案告知学生,所以,经常出现学生不知情,暑期社会实践根本就没做的情况,导致个别学生返校之后只有在网上抄袭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交差了事。

(二)实践报告存在敷衍现象。凯里学院针对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文件里面经常强调,调查报告应为自己原创,不准许从网络下载或抄袭他人的成果,若发现调查报告为抄袭的,以不及格论处。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去参加社会实践,学校还制定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社会实践登记表,其中一栏需要学生实践所在单位签意见或建议,并盖章证明。但这一措施收效甚微,难以杜绝造假行为。另外,学校对学生的实践报告要求图文并茂,让学生对调查过程中一些有价值的场景、人物进行拍照,学校的良苦用心也就是希望学生真正去调查,真正去实践,但学生拍了照之后是否真正地去调查了,也只有学生自己知道了。从提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图不对文的调查报告还是存在的,似曾相识甚至雷同的实践报告也时常出现。

(三)任课教师对社会实践存有顾虑。围绕专题,笔者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我们发现有许多任课教师竟然没下乡指导过学生的社会实践。究其原因,教师们普遍反映,经历了一学期的教学感觉挺累的,暑假该好好地休养生息了。这种想法应该无可厚非,也是人之常情,故学校没有硬性规定任课教师必须带队指导。也有些老师认为带学生出去搞社会调查是份内之事,但担心安全问题,所以有所顾虑。当然,还有一个很客观的现实问题,那就是班级多,学生多,而任课教师少,所以,一对一的指导是不可能的。另外,暑假期间学生回家了,天各一方,比较分散,任课教师也无法集中指导。

(四)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个别教学分院不重视,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也纯粹是为了应付。加之,大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种情况在理工类学生里面表现比较突出。虽然现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理论掌握占4学分,而社会实践只占2学分,但大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实践又苦又累,2学分无所谓,靠其他课程把总学分凑起来。所以,他们提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常常出现抄袭现象,有的甚至缺交。当然,除了上述比较突出的问题外,一些带队指导老师回来反映经费申请和报销的问题,觉得手续繁琐,耗时费力;安全得不到保障,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往往难以招架,等等。一些学生也反映,黔东南少数民族多,在调查过程中经常碰到语言不通问题,交流困难;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规范化的途径

早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作为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党的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到民族的未来。那么,凯里学院针对以上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加强社会实践教学,也是学校实现转型发展、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一)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就学生而言,走向社会是迟早的事,如何早日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加速自己社会化的进程,应该说社会实践正是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3]所以,大学生要珍惜机会,以火一般的热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就任课教师而言,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教马列要信马列。一方面,社会实践就是让任课教师信马列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情,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使教师本身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理论更有说服力。没有亲身实践的支撑,教师的授课既让自己感到心虚,更难说服学生,其教学效果就成问题。反之,如果任课教师能在传授理论的过程中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实践,那么,理论的说服力无疑要大很多。就社会而言,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也需要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固然需要学校的组织和教师的指导,但也需要社会各界提供各种便利和支持,不能当旁观者,而应当参与者,共同承担起培养和教育青年大学生的历史重任。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不同于专业实习和科学实验,关键在于前者侧重于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而后者旨在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的培养。[4]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组织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时,首先就应该强调它的“实践育人”功能,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政策和国情的认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当然,大学生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如能结合自己的专业,不仅服务了社会,而且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实效。比如马克思主义学院学过法律知识的学生,深入农村开展法律普及情况的调查,通过贴标语、办墙报、文艺演出等形式对村民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这样,不仅农民得到了实惠和帮助,而且大学生自己也从中受到了锻炼和教育。

(三)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力度。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按照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及道德教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并在社会中接受再教育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所以,它是一项由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如何制订周密而科学的社会实践实施方案,使社会实践既有统一而高效的领导又有明确的目标,既能让各方积极参与又能让各方明确自己分工和职责,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有序而高效推进的关键。为此笔者设想,学校可否成立一个专门的指导协调机构,在校党委的具体领导下,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各职能部门的任务和职责,督促并协调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进而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力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真正取得实效。同时,我们要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学校和地方的合作,也需要有这样一个协调机构。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形成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和系统化,就必须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践基地。为此,学校必须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争取工矿企业、城市社区、农村乡镇、部队、革命老区、社会服务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包括舆论、物质条件和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建立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使学校与社会良性互动,使教育平台既有学校阵地又有社会基地,使教育内容既有校内课程又有校外实践,使教育主体既有校内教师又有校外导师,共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多人认为基地建设困难,主要还是反映了认识问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黔东南州民政局合作,分别将州救助站和州福利院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和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把社会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践基地的问题,也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主动进行思想和道德锻炼,取一举两得乃至双赢、共赢之效。

(五)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报告科学的评价体系。社会实践陷入随意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当然在评价之前,首先要解决实践报告造假问题,笔者建议教务处可以考虑像毕业那样对所有学生的实践报告进行检测,不合格的实践报告一律让学生重写,并对往届的实践报告电子版归档存库。其次,对优秀实践报告进行重审,由相关领导、任课讲师、辅导员以及学生组成测评组,在任课教师初评的基础之上,对每一篇优秀报告再进行一次会审。这样,使优秀报告在阳光下运作,有利于提高其含金量。最后,要建立健全激励体系,将社会实践情况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推优入党、推荐就业等绑定,对优秀实践报告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目的达到。

作者:苏庆华 单位: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EB/OL].(2004-10-14)[2016-12-03].

[2]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3-08-20)[2016-12-15].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7

关键词:电子信息;培养目标;评价机制

1绪论

智能计算涉及物理学、数学、生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多个学科,目前已经在信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在电子信息专业增加智能计算方向的课程是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2⁃5]。但是,对于增加了智能计算方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机制的研究尚鲜有关注。本文从毕业生反馈和社会反馈两个方面介绍了电子信息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机制。

2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每2—3年开展一次毕业生问卷调查调查,调查工作分为拟收集毕业生跟踪反馈数据设计与合理性评价、毕业生调查问卷收集和毕业生调查数据分析三个阶段,其中第一级阶段工作一般在调查年度的4月至5月,第二级阶段工作一般在调查年度的6月至9月,第三级阶段工作一般在调查年度的10月至12月。每年1开展一次毕业生就业单位走访座谈或者到毕业生较多的城市集中座谈。每2年1利用校友返校联谊活动组织召开一次座谈会。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如图1所示,跟踪对象为毕业5年左右的毕业生,调查覆盖率要达到毕业生人数30%以上。调查方法一般采用召开毕业生座谈会、由毕业生本人填写调查表、走访用人单位、校友会、网上调查和电话调查等多种形式。毕业生跟踪反馈调查数据由本专业根据本专业培养目及本专业培养目标评价方法的需要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毕业生的专业相关度、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毕业生就业主要行业、获得职务和职位晋升情况、岗位类型、月收入等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以及毕业生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认同度和达成度情况等。依据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反馈信息分析总结并撰写调查报告。每次调查结束后,根据毕业生及第三方调查机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专题会议,提出整改措施,改进专业毕业要求,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3社会评价机制

社会评价调查工作分为用人单位调查和行业组织调查两个部分,其中用人单位调查分为问卷调查和座谈会调查两个部分,用人单位问卷调查一般2—4年1次,用人单位座谈会调查包括每年1次的用人单位走访调查和每2年1次的来校招聘单位座谈调查;行业组织调查每年1次,主要是对行业企业专家进行调查。如图2所示,用人单位调查和行业组织调查信息的收集主要利用企业校园招聘、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企业生产实习等机会或派专人走访的方式进行。毕业生就业单位调查内容包括:用人单位情况;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吻合度;毕业生职业发展与培养目标吻合度;专业培养目标认同度。行业组织调查内容包括: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吻合度;毕业生职业发展与培养目标吻合度;专业培养目标认同度。依据社会评价调查的反馈信息分析总结并撰写调查报告,改进专业毕业要求,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4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机制

采用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反馈相结合的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从毕业生反馈和社会反馈两个方面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毕业生反馈体系包括工作情况、培养目标认同度、培养目标达成自我评价。用人单位反馈体系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认同度、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评价以“毕业生5年左右职业发展状态”为主要内容,依据电子信息专业的特点,结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体系逐条分解,形成了科学、合理、可衡量的考核指标点。分别基于毕业生反馈结果和社会反馈结果计算培养目标达成度,若上述两项结果均能达成,则认定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与培养方案的改进和优化相一致,在每个培养方案使用中期即开展细致的评估与评价,此后不断强化评价结果。形成支撑培养目标达成度分析的各类记录文档,并在记录文档中明确是否“达成”,不断反馈和调整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做到持续改进。培养目标达成度计算采用需求评价模型,“需求”是指实际绩效已经达成预期目标,或未感到有欠缺时,可以说需求满足了,或者说目标已达成。从这个角度来看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可以定义成培养目标在行业领域预期人才培养质量与在该培养目标下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越大,达成度越低。当差异很小或没有差异时,认为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很高,即实现了培养目标。

5结论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8

[关键词]环境小区设计;项目教学法;应用

“环境小区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实践性强,既能解决学生从学校课堂到工作单位的能力脱节问题,又是培养学生从学校学习能力到实际工作能力过渡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和项目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快速形成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实现零距离就业,对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一、项目教学法概况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项目完整交给学生,教学过程中前期的资料收集、方案设计的立意构思、设计语言表达以及最终的考核评价等环节,都由学生参与完成。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够了解并把握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每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变被动为主动,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动手创造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快速形成较强的专业能力。

二、目前“环境小区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长久以来习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一般按照各占50%的比例来分配学时,由教师按照基本理论知识讲解→实例分析→课程实训练习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教学过程。“环境小区设计”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对于学生的毕业设计有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以往的教学中,前期理论知识的集中学习很容易减弱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由于学生手绘表现能力参差不齐,后期的集中手绘表现实训练习很容易降低部分学生的自信心;课程实训练习的选题多以教材配套练习为主,往往滞后于社会,教学达不到教师的预期效果。综上所述,传统的“环境小区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通过在“环境小区设计”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三、项目教学法在“环境小区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一)教学内容

在“环境小区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提炼。首先,选择近两年出版的省级、部级规划教材,避免出现以前一本教材使用多年的滞后现象。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改变以往前半学期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后半学期以实践练习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主张理论知识够用、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针对实践讲解理论、结合理论设置实训项目;以国内外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实际案例教学为导向,贯穿本课程教学全过程;遵循案例基本信息掌握→必要理论知识讲解→设计语言表达练习→景观节点设计表达→实际案例设计表达的认知规律,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居住小区景观方案设计的表达完美结合。具体课程内容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训练习两部分。首先,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案例设计理念、案例设计说明及案例相关技术指标,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规划方式、设计原则、设计要素、设计程序、成果要求等。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对基本教学理论每个知识点内容的提炼和梳理,其中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规划方式突出学生对中心型、均好型、带状型、节点型等四种居住小区规划空间形态的掌握;设计原则强调学生对合理配置功能、满足人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组织优美形态,贴近自然环境,保持文化特色等居住环境景观设计原则的理解;景观的设计要素注重学生对居住景观物质构成和精神文化构成两种构成要素的把握;景观的设计程序则按照设计前期调查→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实施合理布置。其次,教师进行项目化实训练习时,将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调查与调查报告,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平、立、剖面图,透视效果图的绘制方法、技巧与临摹练习,入口景观、广场景观、水景景观、植物景观、道路景观、建筑小品等景观节点设计项目和实际案例项目的设计表达等实训练习内容,在课前巧妙设置为设计调查与调查报告、设计表达技法练习、景观节点设计、实际设计案例等四个项目,让学生进行系统实训练习。

(二)教学实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分六个阶段组织教学。第一阶段,课程导入。正式讲解新课前,教师认真备课,备教学内容、备教学方法、备学生,争取在第一节课就吸引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内外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实际,提炼出地王、楼面价、城市综合体、楼歪歪、楼脆脆、空置率、人性化、协调性、整体性等一组关键词,结合香港太古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与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在建住宅楼整体倒塌等实际案例,讲述其背景知识与社会意义,以期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对“环境小区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教师通过展示武汉万科•润园、北京香山81号院、重庆天景雨山前、深圳中海半山溪谷等国内外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优秀方案及实际设计案例作品,让学生从感性上认知,并为后期的设计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与培养做好充分准备。第二阶段,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实际设计项目的实施往往都是由一个团队而不是一个人独立完成,因此要将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以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综合表达能力。教师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基本能力的差异以及个人专业的特长等综合因素,将班级学生分为4~5人一组,组长由成员推荐产生。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在设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以及团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交流。第三阶段,必要理论知识学习。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遵循“理论知识够用、注重实践能力”的原则,让学生通过对教师认真提炼的案例设计理念、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规划方式、设计原则、设计要素、设计程序以及平、立、剖面图、透视效果图的绘制方法与技巧等必要知识的了解,为下一步实训练习项目的实施做好知识准备。第四阶段,设计语言表达。通过前一环节必要理论知识的学习,本阶段注重手绘表达能力的培养和练习。采取项目化教学,先易后难,按照优秀手绘作品临摹→景观节点设计语言表达的认知规律,通过课堂内外的反复练习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学生轻松掌握手绘表达的规律和技巧。第五阶段,景观方案设计。任课教师提供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原始图纸,每个学生在前期充分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性、人性化及地域文化特性等因素积极论证本组方案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绘制景观方案设计草图。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对方案进行讲评,每组推选一位口才好的同学在教室通过PPT展示设计理念、设计说明和方案设计草图,通过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深化设计理念、完善设计方案。每套景观设计方案在本环节一般需要反复三次才能彻底理清设计思路、满足人们行为和心理需求。第六阶段,设计成果展示。每组设计方案经过前一环节反复三轮的讲评与修改,进入最后正图表现阶段。在这一阶段,提倡各组学生在“钢笔+水彩”“钢笔+彩铅”“钢笔+马克笔”“钢笔+水粉”等设计语言表现方法中选择最适合自己团队的一种,景观设计彩色效果图一般不提倡用软件表达。最后要求每组学生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手绘景观设计方案作品进行扫描处理,用PS等软件进行版式设计,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

结合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课程教学特点,教师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线,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融入不同的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等三种。在课程导入阶段,采用案例教学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直观感性认识,教师应在课前认真搜集国内外经典的小区景观设计案例、关键词及其背景知识,以增加学生对本课程以及相关学科有关知识的了解,明白学什么、怎么学、学成什么样。在基本理论知识和景观节点设计阶段,采用情景教学法。本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园林园艺基地和学校周边比较成熟的居住小区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将教学从专业教室搬到实践基地,融教、学、做于一体。在方案设计与表达阶段,采取讨论教学法。通过教师集中讲评与学生互评的方式,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小组之间就本小组小区景观方案设计的设计理念、设计立意、表达方式、优点及不足等方面进行讨论,既能查漏补缺又能做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既锻炼了学生的方案解说能力又提高了团队协调合作能力。

(四)考核方式

项目教学法的考核应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考核注重项目学习过程的把握。本课程的项目教学分为项目调查、优秀设计图纸临摹、景观方案设计表现三个阶段,设计调查与调查报告撰写、设计表达技法练习、景观节点方案设计与实际设计案例等四个项目单元,前两个项目单元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通过网上学习平台提交作业,注重考核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端正认真、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手绘表现语言掌握的是否扎实,后两个项目单元由小组合作完成并提交成果,在注重考核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更倾向于团队是否配合、设计理念是否新颖、使用功能是否合理、设计表现是否准确恰当、版式设计是否合理等综合能力的考核。如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一般从事建筑室内外环境空间与景观的方案设计、策划、项目施工招投标、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监理以及建筑装饰材料销售等边缘学科的相关工作,这些工作一般都要求学生具备环境艺术设计各个环节的专业知识,否则难以胜任工作。教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环境小区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通过真实工程项目完整的景观方案设计以及讨论式工作氛围的练习,能够很快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动手创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庆博.中职物理教学和电工专业课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8):153-154.

[2]李梦玲.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2(6):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