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管理知识范例

病案管理知识

病案管理知识范文1

关键词:病案数字化;病案质控;病案扫描

病案管理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随着病案资料的利用逐步走向社会,病案管理工作也逐渐受到关注,随着医院病案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战略的规划实施,病案管理已经过渡到病案资源数字化的管理阶段[1]。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是指通过数码设备将纸质病案记录转换为数字图像存储在服务器,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传输、利用与管理的病案[2]。病案数字化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纸质病案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病案管理模式的弊端,为现代化病案管理体系提供诸多具备较高研究价值且极具实践效用的科研管理资源。

1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优势

1.1保证病案安全

传统的病案存储多以纸质的形式进行,纸质病案不可避免受到客观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存在发霉、发潮、丢失等问题,主要因为纸质本身具有易潮、易发霉、易损坏等特征。通过完成病案的数字化转变,应对突发性危机的能力更强,提高了病案管理的安全性[3]。

1.2解决存储难题

病案数字化系统建立后,对于已完成数字化扫描的病案,临床医务人员可以直接阅读数字化病案,医院可将纸质病案委托第三方机构集中存储,节省现有病案存储空间,很大程度上缓解医院病案无限积累与有限存储空间之间的矛盾。

1.3高效运用病案信息

患者门诊就医或入院治疗时,医师需要查阅患者既往疾病情况。建立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后,医师可在HIS系统内,即时查阅所需的全部病案内容。同样,在临床开展科研、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HIS系统查阅数字化病案资料,大大方便了数据的收集。

1.4提升病案复制效率

病案数字化系统建立后,病案复制流程简化为在系统内调取病案信息,核对申请人相关信息后,直接打印所需病案内容。这样可以杜绝人工漏印、错印等情况。由纸质病案人工复印,直接升级到病案电子打印,极大提升了病案复印效率[4]。

2病案数字化质控要求

2.1病案原件的质控要求

病案原件需要完成两项质控工作职责,其一,病案顺序质控;其二,病案完整性质控。⑴原件顺序质控以产科住院病案为例,需按照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将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表格式住院记录、病程记录、术前讨论记录、术前小结、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出院记录顺序排列。核查顺序是否排列正确、整齐,纠正错误排序,保证病案顺序正确。⑵原件完整性质控病案的完整性非常重要,只有完整的病案才是合格的病案,需要多环节质控病案原件的完整性。病房医师护士在患者出院后,需及时完善病历,避免缺失内容,完成初步质控。病案科回收后,病案人员再次质控,发现任何缺失,需及时与科室沟通,将问题事项至院内OA系统,督促医师护士尽快补充完善,保证病案的完整性。

2.2病案扫描件质控要求

某院现有3台高速连续扫描仪,4台500万像素高拍仪,14名固定扫描人员。每日病案扫描数量约为400~600份,为保证病案数字化扫描质量,抽查当日扫描病案,进行病案数字化扫描质控。⑴扫描质量要求数字化过程中要求扫描图像清晰、数据完整,符合阅读及还原要求。图像挂接正确率100%。影像、数据库匹配准确率100%。纸质病案使用完毕后,按原顺序重新归入档案袋中,不可改变病案顺序,不得出现错页、倒页、漏页,更不能遗失、遗忘病案材料。保证纸质病案和扫描数字病案的完好性,准确性,一致性。⑵扫描完整性质控质控人员需对照纸质病案原件,核对数字化病案文件,判断扫描文件分类是否正确,扫描病案质量是否欠缺,如太浅影响打印质量,及时纠正页面排版错误,查看是否有遗失、遗忘病案材料,如发现扫描错误病案需重新核对扫描。若发现扫描错误的病案超过2%,则此工作日扫描病案全部重新扫描。⑶扫描信息准确性质控判断数字化扫描完成准确性,最终信息是否完整、准确。在扫描程序内,可以查询到是否完成文件扫描。在查询过程中,由程序判定扫描文件分类是否完成主要分类项,判定扫描文件分类是否存在扫描未分类项,防止仅完成部分内容扫描或内容全部扫描、部分文件未完成分类这两项错误的发生。完成扫描工作后,装订成册,按大小顺序码放整齐,病案科工作人员从扫描系统内调取此部分扫描病案号、姓名、出入院日期、住院次数信息,按照信息对已完成扫描病案进行逐册的信息核实。核对出入院日期是否对应住院次数信息,防止住院次数混淆;核对病案号是否对应患者姓名,防止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通过以上步骤,完成信息准确性质控。这是病案数字化扫描质控中,最重要的一步。

3存在问题

3.1病案原件相关问题

⑴纸张问题纸质病案页面尺寸各异,基于病案数字化硬件采集图像尺寸局限,会造成病案数字化图像不准确、不完整的固有缺陷。例如产科住院患者,纸质病案存在大量胎心监护结果。胎心监护结果纸张宽120MM,长度超过297MM,超过A4纸张大小的210MMx297MM。对于胎心监护结果,取最大拍摄区域仅为120*297MM,这就给胎心监护纸质结果数字化带来障碍。⑵内容问题病案资料中部分检查项目结果报告周期较长,如免疫组化等,患者出院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报相应科室,病案科定期回收迟滞病案资料并登记,才可形成完整的纸质病案资料。住院化验单、医嘱执行单,粘贴时大面积涂胶,导致下层纸张信息被遮盖,不能显示全部信息。数字化过程中,需要拆分每一页粘贴纸张,才能进行翻拍,若确实无法拆分,只能拍摄显露部分,不利于病案数字化扫描内容的完整。同时,在扫描质控过程中,仍会发现个别原始文件内容错误,或者内容缺失。对于这一部分的处理,需要谨慎对待。

3.2扫描件相关问题

扫描人员为第三方工作人员,不具备完善的病案信息技术知识,对病案的各部分分类了解不足。且其工作量直接与其经济效益挂钩,盲目追求数量则会降低扫描质量而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病案漏页、重复扫描、空白扫描、页面倒置等问题。第三方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为合同制工作性质,无法保证人员长期稳定工作,更换补充人员时,需要重新培训、熟悉流程,在培训完成到完全熟悉的过程中,易发生质量问题。

4改进措施

4.1原件问题改进

⑴多方沟通合作对于纸质病案页面尺寸问题,笔者建议,可以在各科室的配合下,引进例如中央胎心监护系统进行胎心检查[5],由打印病案的激光打印机直接打印A4纸张报告;积极与临床科室沟通,加强纸张管理,规范全院化验单、医嘱执行单粘贴方式,一张粘贴单上只能粘贴固定张数的化验单,且粘贴时尽量不遮挡下层内容。同时与信息科、检验科、护理部沟通,在不影响页面内容的情况下,靠右打印,增加左侧空白粘贴位置。更进一步,统一住院化验单、医嘱执行单、检查结果等全部打印为A4纸张样式,保证病案纸张的统一性,解决纸张及内容问题。⑵完善制度对于无法形成完整纸质病案资料的,规定应待纸质病案齐全后,再行数字化较为稳妥。对于错误文件的处理,一般采用两种处理方式。其一,病案管理部门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直接在计算机系统内进行更改,重新打印完成后,送归病案室,完成病案数字化工作,质控无误后,归档上架。其二,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七条规定:“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在病案原件上进行更改,更改完成后进行病案数字化工作,质控无误后,归档上架。病案数字化管理模式尚处于初建阶段,对于病案的错误文件的更改流程及相关要求尚没有明确的规定,仍需进一步完善制度。病案数字化对任何一次操作均会留存永久的痕迹,然而如果直接变更电子文件后打印归档,较手改后签字的方式,会缺乏明确的时效记录、操作者记录显示,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操作方式解决此问题。此情况存在一定的纠纷隐患[6]。需谨慎对待,认真记录。并及时反馈到相关科室,加强培训,提高病案质量[7]。

4.2扫描件问题改进

为保证扫描件质量,减少错误的发生,应重视数字化工作人员的培训。首先,与第三方公司进行沟通,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保证医院数字化工作的平稳运行。其次,对于数字化工作人员,除了技术上的培训之外,还进行病案信息学常识培训,主要是辨别病案各部分内容及简单识别病案缺陷[8],每一次人员的变动,需要重新培训。注重对患者隐私的保护,灌输数字化工作人员病案法律意识。加强责任心,对于数字化质控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集中培训交流,探讨解决途径,总结经验,提升质量。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凭借其数字化信息系统固有的优势在病案管理领域发挥明显的效能,一改以往纸质病案管理系统的诸多缺陷。电子病历系统设立与完善是病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医院需尽早厘清病案数字化管理流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严抓质控要点的落实,以保证病案数字化工作质量,更高效优质的进行数字化模式下的病案管理,最终向全面无纸化电子病案管理阶段进发。

参考文献

[1]贺洁.构建多系统的病案管理功能模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1):204-205.

[2]李卫红,王宇,刘国华.构建多系统的病案管理功能模式[J].中国病案,2015,16(6):6-9.

[3]兰海荣.医院病案管理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践研究[J].保健文汇,2017(10):195.

[4]张佳淇.病案亟待数字化信息管理[J].医学信息,2017,30(2):2-3.

病案管理知识范文2

关键词:病案室;信息化;管理

0引言

病案即记录患者临床疾病和治疗情况的档案,通常有医疗机构病案管理部门保存。病案对患者病情和治疗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不仅是医疗的基础档案,也是医学研究的原始材料。病案信息化管理的质量需要从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等多方面评估,对上级领导和医务人员做出正确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计算机对病案信息进行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病案管理不重视。病案对患者入院、检查、治疗以及离院都有十分详细的记录,是病人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对医院服务的一种记录,但目前大部分的医院对病案管理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也不了解其重要性,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经验和依据不足,从而引发医疗事故和纠纷。(2)病案管理人员素质不足。目前病案管理主要由病案室,医疗档案室管理,甚至有的病案在临床科室。其弊端就是病案过于零散,导致病案资料与医疗信息无法结合统一,管理方式不够规范,使有效的信息资源无法得以充分的利用。病案管理人员在文化水平方面差异较大,其人员流动性较强,多数管理人员是从其他岗位调转的,在管理思想和水平都具有一定的不足,无法保证病案管理的科学性。(3)硬件设施缺乏。病案管理信息化不足,基础设备和管理技术相对落后,当前的硬件设备无法保证医疗资料的安全性和实效性,大部分依旧是人工检索。对于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具有一定的阻碍[1]。

2加强病案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1)完善管理制度。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病案以及医疗资料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于病案管理更应重视,保证其完整性。应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可以通过讲座的方式让病案管理人员明白病案管理的重要性。完善管理制度,需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并利用考核制度来规范病案的利用情况。(2)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病案管理,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聘请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关键是介绍病案室信息化管理知识和相关先进设备的操作,使病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此外,还可定期对病案管理人员的操作进行考核,使其行为得到规范。(3)引进先进的基础设施。病案室信息化管理最关键的就是硬件设施,但这一方面需要国家以及医院的共同支持,需要大量的资金引进设备,除基础设施之外,软件开发也显得尤为重要,可帮助信息迅速收集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案室信息化的管理工作效率。保证病案资料得到有效的利用[2]。

3加强病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院病案信息管理也需要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记录和存储患者的相关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无纸化办公。当前,大型的检查设备使用率愈发的频繁,图像等资料均需要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归类,同时应与患者病案相关联,在需要时能够及时的调出查看,方便相关医疗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做出正确的决策。部分医院在实现计算机关联病案后,不但可有效对资源进行利用,而且极大的提高了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2)有利于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医院计算机中心和研发人员的相互合作,使得病案管理软件具有较为全面的功能,不仅仅可以对患者的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还可对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将计算机所反映的信息制成表格,对于上级领导决策具有重要意义[3]。(3)促进研究科学性。根据病案管理软件,可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分类和筛选,对筛选合格的患者,进行分类分析和统计,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症状,治疗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相关人员科研结果的科学性[4]。

4结束语

病案室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门之一,可以对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进行监督,也可为科研人员的工作提供相应的服务,对于医院领导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病案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对于患者和医疗人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病案室信息化管理,能够使有效的信息得以利用,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体制以及管理水平。目前,病案室信息化管理还具有许多的弊端,在对其进行改进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才能使病案室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病案信息处理的功能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其重要性也会逐渐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媛.刍议加强医院病案室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及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2):23-24.

[2]黄晓青,梁一霞,陈丽,等.病案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建立与运用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4):3755-3757.

[3]刘钧钧,周杰发,霍咏红.关于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思考[J].健康之路,2017,16(11):225-226.

病案管理知识范文3

精细化管理是全新的一种管理理念,如今被广泛运用并且给多个行业带来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医院内部的病案是患者医疗就诊过程中极其重要的资料,是对患者病程和医疗行为的真实记录,是回顾病情的关键信息,同时也是医院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重要资源和参考资料。本文主要针对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研究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医院管理病案资源的水平,推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病案管理;精细化管理;应用探讨

医院病案是医生诊治患者过程的客观记录,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它完整记录了患者诊疗的效果、治疗经过、疾病发展的过程等各个方面,也是医院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医院宝贵的文化资源。随着现代医疗卫生的不断进步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医疗有关的法律制度也得到逐步完善,而病案在医院司法取证、纠纷理赔、医疗管理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细化管理实际上是文化管理,最早在发达国家管理企业时被提出,是推进行业由粗放式生产模式转变成精细化运作的一个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管理效率。医院必须在充分了解当前病案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了解存在的病案管理问题,并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改进病案管理方式,逐步提高管理病案的规范化水平,才能加入市场激烈竞争,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医院综合实力。

一、医院病案管理中的问题

1.病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现代医院的管理当中,有很多人员均是其他专业改行后才从事病案管理工作。虽然这部分病案管理工作者具备一些临床和护理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掌握的知识面还是比较狭窄,有的学历偏低,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更不具有档案管理的实际技能。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住院看病的人数不断增多,所以病例数量也相应增加。各个医疗部门和机构又比较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薪水不高,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很少病案人员能有进修和培训的机会,评定职称难度比较大,些都造成了病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岗位工作的时间也不稳定,因此会对医院病案学科的发展不利。

2.医院管理人员不够重视档案病案管理。

现今大部分医院的领导和有关管理者不够重视医院的病案工作,没有认识到病案管理工作对医院发展的作用,只是将医院经营当做核心,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支出比较多,而没有投入病案的管理,这就导致了病案的管理缺乏科学合理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实际上需要依靠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病案资源作为基础,病案的开发利用促进着医院的良好发展。医院领导等对医院病案的重视程度对医院病案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不够重视医院病案的管理工作,医院病案的管理水平就会长期得不到提升。

3.病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因为医院病案管理的规范制度不健全,各个科室医生也不够重视,没有提高对病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没有采用科学合理化的手段管理病案。医院中存在着归档不及时,医务人员借出长期不还的现象,造成了不能及时提供病案给需要的科室和部门,影响了病案的开发利用。

4.病案管理条件落后。

医院领导过于重视医院的财务状况,对病案管理的投入资金不足,没有改进病案室的环境条件。目前有很大部分医院的病案室还是旧居民房和地下室等,办公、阅览和存储等工作都是集中在病案室里进行。病案室空间小,环境差,没有必要的防潮、防火等基本安全设施,有很多病案已经产生霉变。计算机技术在病案管理工作中应用的不够全面,一些打印机、复印机等基础设备数量少,缺乏可识别条形码技术和先进的存储硬件。

二、精细化管理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1.健全病案精细化管理体制。

建立比较完善的病案精细化管理体制,是开展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保障,依靠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首先要做的是确定好各个科室部门和病案室人员负责的工作内容,保障全部出院病案的整理、装订、归档等工作。病案管理者应该熟练掌握国际疾病分类、手术分类的编码方法,提升编码水平,并且及时将病案首页录入病案管理系统,便于对各种病案的查询、借阅等管理工作。其次,要健全每项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包括有病案岗位责任制度、病案服务制度、病案保存制度、病案流通制度、病案归档流程等,落实好病案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最后,应该保证每份病案的每个流程均有专人检查和管理,最好是实行病案室责任分工制度和分科室工作制度,管理病案的每位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几个科室,病案的各项工作均是由其负责。除此之外,病案的外调工作也需要有专业人员负责,一定要根据病案相关制度规范来管理,减少和避免病案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丢失和损坏等不良事件。

2.精细化的病案质量管理。

要做到医院病案质量的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健全病案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制定检查病案质量的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对病案质量控制管理的工作。质控中的第一级是临床医生,科室临床医生应该严格遵守病案书写规范,提高病案书写质量,积极承担有关的工作职责,提高遵守病案质量制度的意识。质控组织的第二级是科主任和护士长,科主任和护士长要积极履行自身的管理职责,完善科室相关病案质控制度,科室可以让一位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相互合作,组成病案质量监控小组,负责本科室的病案管理工作,认真监督指导科室内病案完成的情况和病案书写的规范。病案质控组织的第三级是医院病案管理部门,即病案室和医务科,这些病案管理部门要定期抽查科室病案的质量,监督临床医生的病案书写规范程度。

3.精细化的病案安全管理。

病案安全性管理是进行病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病案受到损坏或者是遗失的情况下,就不能够给医院各个部门提供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为法律案件等提供对应的真实依据,所以加强病案安全精细化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应该提高对档案室的精细化管理质量,要配齐各种防护设施和设备,并且派专业人员维修和管理,定期维护和检查这些防护设备的参数。其次,要加强病案流通管理,最好是能够建立病案借阅警告系统,当病案借阅时间达到上限时就会发出相应地警告,病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应坚持每天对病案进行检索,及时发现没有在规定时间归还病案的情况,立即联系病案借阅人,告知其主动归还。病案管理人员在进行病案交接工作时,应该使用计算机进行登记,确保病案交接环节不会出现差错,编制病案差错定位系统,在病案遗失的情况下,就可以确定统一批次所交接的病案号码。

4.精细化的病案管理环节。

目前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在录入病案首页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进而显著降低了病案本该具有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在实际中大大影响了病案的使用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相应增加了一些医疗纠纷事件。面对这种问题,各级医院应该应用精细化环节管理策略,不断对病案初检、录入、扫描、归档、质量检查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统一。比如,应该严格遵守“三日归档”的制度原则,保证借阅人员能够及时归还病案。要严格把关归档病案是否存在不完整的情况,仔细检查病案是否缺页以及错打、各级医生是否全部完成了签字、医嘱执行是否漏签、病案首页书写是够完整等,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错误,并且及时解决这些病案问题,提醒科室医生以后避免发生这些经常犯的错误,让临床医生严格遵守病案书写制度。

综上所述,医院在新时期下加强对病案精细化管理,在提升医院管理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院病案管理人员应该严格遵守病案精细化管理制度,真正落实病案精细化管理工作,制定多种有效管理策略,注重病案管理体制、病案安全、病案质量和环节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从而为医院病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让病案能够更好地服务医院以及社会,发挥病案的最大价值。

作者:赵跃玲 单位:株洲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梁喜.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医院病案管理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09:103-105.

病案管理知识范文4

关键词卫生信息管理;医疗信息化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1引言

随着健康信息服务、智慧医疗服务及健康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成熟,医疗信息化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企业对医疗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医疗信息化企业作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之一[1],如何在人才培养上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成为提升人才质量、提高就业质量的关键。因此,本文基于医疗信息化企业视角,探析医疗信息化企业对卫生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2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医药卫生类院校都设置了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但各院校普遍存在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与卫生信息化需求契合度不高的现象[2]。基于此,国内许多学者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方面进行了研究。

2.1医疗机构的需求研究

部分学者基于医疗机构的视角,分析了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曾可等选取了国内50家医院信息管理部门及200名从业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发现医疗机构更希望毕业生能够熟悉医院业务管理流程,具有较强的科研和项目管理能力意见[3]。曹咏平通过对医院和卫生信息管理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四个方面提出专业建设建议和人才培养方案[4]。李艳等从基层医疗机构的角度对卫生信息管理相关岗位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获取了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信息管理相关岗位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提出了对应的人才培养策略[5]。

2.2毕业生视角的需求研究

部分学者从毕业生的视角,分析了卫生信息管理人才的专业需求。向波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毕业生进行了调研,发现病案室、病案统计室等各科室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集中于计算机能力的培养[6]。陈飞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从专业认识、认同感、认知行动3个维度对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在校生专业认知情况开展调查,发现学生对专业优势、未来发展趋势、发展前景认知度较低,存在茫然感和不确定性,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从学生角度提出了人才培养体系的改进意见[7]。楼烨从就业的角度出发,依托某高职院校2013-2018届学生的就业数据,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若干建议[8]。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方法与内容中发现,在医疗机构和毕业生的角度,许多学者已经对卫生信息管理的人才需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医院信息化管理日渐普及,卫生信息管理行业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确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去处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提出,以及市场薪酬机制的调节,越来越多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投身于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医疗卫生信息化、医疗健康服务等企业也成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生的重要去向之一。然而,目前尚未有学者从企业视角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研究,企业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在素质、能力和知识方面的需求存在盲区,难以指导新形势下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3调查对象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福建省政府采购网等网站,收集近一年福建省内有参与医疗机构软件系统开发、互联网医疗服务、信息化运维等企业名单。为确保数据有效性,排除经营不足2年的企业,共有约41家企业。经沟通确认,共有18家企业愿意深度配合本次调查工作。调查对象覆盖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上市公司、国企、民营企业等,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本次问卷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4结果分析

4.1人才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所有医疗信息化企业都有招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见表2)。其中现有职员20人及以上的企业有5.6%,现有职员10-19人的有11.1%,现有职员5-9人的有11.1%,而职员人数不足5人的企业最多,占66.7%,仅有5.6%的企业未招收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由此可知,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在医疗信息化企业的求职市场中具有明显需求,在目前的企业人才组成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在医疗信息化企业中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见表3),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在医疗信息化企业中,主要从事“运维实施类”岗位。在问题“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从事的工作岗位?(多选)”中,有72.2%的企业选择了“运维实施类”,有44.4%的企业选择了“产品售前类”,有33.3%的企业选择了“运营类”和“行政职能类”,有27.8%的企业选择了“销售市场类”,22.2%的企业选择了“软件测试类”。除“其他”外,选择最少的是“软件开发类”和“病案管理类”,其中“软件开发类”仅11.1%的企业选择,“病案管理类”更是只有0%。此外,对于问题“贵单位近三年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否有需求?”,83.3%的企业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存在需求。从上述现状可知,在医疗信息化领域,更多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从事日常运行维护、软件实施部署等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医疗行业知识。这也是大多数院校培养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方向之一。而对于另一个病案编码人才的培养方向,通过访谈进一步得知,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病案编码能力在信息化企业较难发挥作用,主要原因是病案管理、质控等以政策推动为主,主要责任是医疗机构。相对而言,医疗信息化企业并未有该方面的政策要求。因此,一般信息化企业不会专门设置“病案管理类”岗位。综上,从现状角度出发,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若要面向医疗信息化企业实现就业,应更注重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技能培养,以适应行业需求。

4.2岗位需求分析

对于问题“哪些岗位需要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多选)”(见表4),“运维实施类”最高,有94.4%的企业认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可从事“运维实施类”岗位;其次是“产品售前类”,有61.1%的企业认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可从事该岗位;再次有55.6%的企业认为“销售市场类”需要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而相对而言,“病案管理类”、“软件开发类”这两个岗位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较低,分别只有0%、11.1%。通过进一步访谈得知,大部分医疗信息化企业的“软件开发类”岗位与“运维实施类”、“软件测试类”相比,对计算机技术能力的要求更高。目前各大院校培养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由于要兼顾医学基础知识、病案管理等课程,与“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相比,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能力上没有优势,在人才市场中竞争力不足,也较难以满足实际开发技术要求。因此,在岗位需求方面,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需求与目前岗位现状基本保持一致,主要岗位需求集中在“运维实施类”,其他如“销售市场类”、“产品售前类”、“行政职能类”等也略有需求。

4.3职业技能需求分析

通过前文可知,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面较广,可胜任运维实施、产品售前、行政职能等工作。为了更深入了解企业招聘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出发点,本次调查还收集了企业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技能方面的需求。针对问题“您更看重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哪方面的职业技能?(多选)”(见表5),前三选项分别是“医疗信息系统维护”、“医学基础知识”和“医院管理知识”,选择比例分别是61.1%、55.6%和50.0%。除“其他”外,选择比例最低的三项分别是“文字写作与应用”、“编程与数据开发”和“病案分类与编码”,分别为11.1%、16.7%和16.7%。从职业技能角度出发,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优势在于,与其他专业如“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相比,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具备医疗基础知识、医院管理知识等,在医疗行业具有先天优势,能更好地理解客户,特别是医疗机构的需求。医疗信息化企业主要客户是医疗机构与患者。具备医学知识的职员能够更好地与客户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达到企业目标。因此,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而相对的,在计算机技能方面,企业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技术能力“期望”不高。

4.4综合素质需求分析

除了职业技能需求外,本次还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需求进行了调查(见表6)。针对问题“您更看重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哪方面的综合素质(最多五项)”,选择比例最多的是“基本政治素养”、“务实严谨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选择比例都达到了77.8%。其次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达到了72.2%,而对于“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则达到了50%。剩下如“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等仅为38.9%。选择比例最低的是“组织协调能力”和“演讲表达能力”,仅为11.1%。从综合素质上看,本次调研的医疗信息化企业面向的客户大多为医疗机构,特别是一些大型医院,要求职员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以及求真务实、严谨的工作态度等。这都与企业客户关系的维护、项目的推进等存在密切联系。而相对的,由于选项数量限制,在演讲表达、组织协调等更高层次的要求方面,企业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没有更为严苛的要求。

5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医疗信息化企业已成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市场上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也存在着一定的需求。综合信息化企业需求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如下:

5.1发挥医学特长优势

从调查结果可知,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与其他计算机专业相比,其优势在于更加深厚的医学知识背景与医学知识储备。而相对的,与医学相关专业人才相比,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在信息化技术方面更为专业。因此,各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时,可充分发挥医学、信息技术复合人才的优势,继续巩固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适当提升人才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方面的医学知识储备,从而进一步发挥专业特长,树立专业人才特色。

5.2补足计算机技能短板

结合本次调查可知,医疗信息化企业虽然愿意招聘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但在就业岗位上以“运维实施类”岗位为主,对其技术性要求不高。在深入访谈中,针对开放性问题“对于职业发展,运维实施类岗位与软件开发类岗位的差别有哪些?”,所有企业都提到“软件开发类”岗位比“运维实施类”的薪酬待遇更好;15家企业提到“软件开发类”的职业晋升空间更广。因此,从就业质量角度出发,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除了发挥专业特色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外,还应不断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争取弥补与其他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人才之间的差距。因此,各院校可将数据库、高级程序语言设计、数据结构等设为核心技能,在人才培养上强化信息技术的学习,从而提高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技能素质。与此同时,还可以将人才培养模式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推动“1+XPython”、“1+X数据库管理系统”等项目落地,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可能。

5.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除了要掌握病案管理、医院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等技能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从调查结果来看,医疗信息化企业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基本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等。因此,各院校应注重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思想政治与道德建设,强调课程思政,着重培养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工作职业精神,树立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品质,从而满足企业对人才在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更好地提高人才的“软实力”。

5.4拓展岗位专业技能

从调查结果上看,除了“运维实施类”岗位外,医疗信息化企业的“销售市场类”、“产品售前类”、“行政职能类”等岗位也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有一定的需求,可以成为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因此,各院校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除了要巩固医学知识、加强计算机技能学习外,还可以根据人才特点,因材施教,适当增加公文写作、市场营销、经济管理等技能与理论的学习,从而拓宽毕业生专业技能,适应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未来就业带来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楼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02):138-140

[2]李艳,邢春国,周贝贝,徐晶晶.基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素质调查分析.中国校医,2020,34(11):872-874

[3]曾可,张士靖,张鼎,马敬东,沈丽宁,刘海通.我国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从业现状调查.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01):15-20

[4]曹咏平.新形势下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查分析.科技资讯,2017,15(26):157,161

[5]李艳,邢春国,周贝贝,徐晶晶.基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素质调查分析.中国校医,2020,34(11):872-874

[6]向波.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职业技能需求分析.无线互联科技,2016(08):125-126

[7]陈飞燕.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卫生职业教育,2018,36(09):12-14

病案管理知识范文5

[关键词]医院病案室;信息化管理;方法

医院是人类生命健康保障的重要社会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医院病案室是医院系统的重要组成模块,承载着收集、整理、分类、保存诊疗信息和医疗活动,及分析归纳等工作,不仅为诊断治疗、科学研究、经营管理、支出和收益提供基本资料,也是医疗统计、医院管理、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也为司法鉴定、处理医疗纠纷提供历史资料[1],对医院的经营和发展起着深远影响。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病案室的人为经验和手动管理模式已经被逐渐淘汰。转型为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化工作管理模式[2],以患者个人基本信息为索引,便可查询一系列和该患者相关的医疗活动信息。这种信息化管理不仅实现了医院内资源共享,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更准确、快速地完成病案搜索和整理,减轻工作负荷,节省了劳动力;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减少了人为干预因素,使医院制度更规范化,提高了管理的严谨性,使得与其它部门的协作衔接更紧密,更好地利用和共享资源。为更好地完善医院病案室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该文整理分析了医院病案室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及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意见以供参考,以期待共同交流探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医院病案室信息化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1.1管理制度问题

由于病案室实施信息化管理后,管理制度没有及时更新,暴露出病案室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有的医护人员计算机没有设置密码,不经授权和申请就可直接调阅患者病案,非医院工作人员也可调阅病案;病案室没有安保设施,外人可进出,有的患者为了更快地找到自己的病案,甚至直接进入病案室寻找。有的病案借阅后无法归还,随意复印甚至流到院外,暴露了患者的隐私和医院的内部信息,给法律纠纷留下隐患。

1.2工作人员专业水平问题

医院病案室信息化管理对病案室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摆脱之前按图索骥的观念,不仅要熟练应用计算机,还要有解决常见的网络故障、修复数据系统的能力,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医学背景,熟悉临床医疗知识,懂得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档案管理知识。目前的病案室工作人员教育背景不一致,有临床、护理、药学、计算机等等,有些与医学相关或相关性不大,导致其在工作中出现了短板,降低了工作效率。

1.3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

病案涉及患者的个人信息、就诊经历、治疗过程、用药明细等事项,属个人和医院的内部资料,非授权不得外泄,由于信息化管理均采用计算机操作和储存,为数据的安全问题埋下隐患,一旦有黑客攻击,就会有泄露的危险,甚至波及院内的其它医疗系统,造成经济损失和法律纠纷。病案室缺少专职的网络维护人员,常常是一个IT人员兼顾多个部门甚至几个医院的系统维护工作,各个部门问题堆积在一起,不仅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也将IT人员弄得疲惫不堪,病案室的工作人员又急躁焦虑,影响了团队的工作进程和热情。

1.4硬件设施问题

由于信息化管理需要配备多台计算机及打印设备,这些机器在运作时会散发大量热量,电子设备由于静电关系容易吸附灰尘,多台设备同时运作需要安全的用电保障,这就需要一个通风散热良好、没有灰尘积聚、电力设施完善的办公环境,这些硬件设施是高效率工作的保障。目前由于医院就诊人数较多,为了腾出更多的空间,将部分办公区域改做病房或等候区等其他用途。而病案室往往用闲置库房,或将办公室隔断后改造,通风条件差,电力设施简单,所在位置隐蔽,没有醒目的标识,一些医护人员都不十分清楚病案室所在的位置,给日常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1.5医院领导对病案室信息化管理重视不够

医院领导对某个部门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该部门的资源投入、人才培养。由于医院领导对病案室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些诉求不能得到及时回复,资源投入有限,不能更新硬件设备。此外,领导对病案室信息化管理的忽视,导致一些工作人员灰心丧气,甚至出现得过且过的念头,对医院病案室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

2加强医院病案室信息化管理的整改对策

2.1规范管理制度

好的制度就是生命,不断完善制度,就是不断地前进发展。针对病案室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及时完善补充。医院要加强各部门医护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计算机设置访问权限;病案室设置防盗门和报警装置,不许非病案室工作人员进入,也防止不知情的患者误入;对借出的病案实行登记制度,按期归还,定期清查未归还的病案;并实行病案室组内监督管理,定期抽查,规范工作人员的制度观念。

2.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要将病案室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发挥出来,就要培养一支具有医学、计算机、法律、统计、档案管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对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方法;丰富医学专业知识、国际疾病和手术分类方法、及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3];安排工作人员参加省市的疾病编码培训,还可组织人员到病案室信息化管理的模范单位学习交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保证病案室工作人员尽职尽责的工作。

2.3配备专职的网络安全维护人员

2017年爆发的WannaCry勒索病毒敲响了警钟。医院应设置专职的网络安全维护人员监控医院病案室网络系统的运行,以保障医院病案室信息网络系统安全运转;建立防火墙、增加信息系统的权限管理,对病案信息进行保护,定期升级管理系统,及时提升网络系统防护水平;专职的网络安全维护人员应及时更新知识,以此保证病案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出现网络故障。

2.4改进硬件设备

病案室最好配备中央空调,每台设备最好有独立的散热风扇,有利于计算机等设备散热,并及时清理设备灰尘;病案室工作人员应穿鞋套,及时清洗工作服装;设立病案室醒目标识,方便寻找。

2.5提高对病案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视

病案室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要有领导的支持才能更好的开展,医院才能实现对病案室的资源配置和投入,实现人才的引进和职业培训。医院领导检查各个部门时,要全面的走访,兼顾各个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病案室的直接管理者也要在领导检查时适时提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引起医院领导的重视;同时,医院领导的重视也能带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3讨论

科技进步促进了信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也加速了信息的流通,提升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使人们获取信息资源更加方便快捷。医院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参与者,只有更好的医疗条件,才能使人们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医院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网络信息化作为病案管理的重要方式,实现医院病案室工作的高效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医院正逐渐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医疗体系,而病案室是这一体系重要组成。病案室是医院各个部门医疗信息的整合机构,是医院的信息源,在医院系统中信息数据最大,信息来源复杂,且不断增长。病案室信息是诊疗、科研、司法鉴定及收益支出、统计的重要依据,为各个科室和部门提供数据支持。随着医疗设备科技化程度的上升,许多仪器的数据信息都需要计算机统计和处理,实现病案室信息化管理是顺应网络时代的办公要求,以计算机为主的办公设备具有存储量大,查找方便,不易丢失的优点,还能将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对比,可方便医师临床研究及指导日常医疗工作,对医院和患者而言都有着重要意义[4]。病案室信息化管理对医疗体制的发展与进步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现代医疗单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随着医院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法显得越发的重要,而完善的医院病案室信息化管理,可让医院的管理和运行更高效化、科学化和智能化[5]。该文对医院病案室信息化管理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病案室信息化管理中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参差不齐、网络安全监管不到位及领导关注程度不够等问题,为了提高医院的运营速度,提高病案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规范工作制度,加大对病案室的人才建设投入、提高硬件设施质量,医院可以通过加强领导检查,增进对安全性能的建设,以促进医院病案室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发展,使医院的管理水平日新月异,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欧阳峥嵘.试论医院病案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6(19):28.

[2]刘新.医院病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6):214.

[3]王娜.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6):24-25.

[4]周晓静,王鸿雁.医院病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医疗装备,2017,30(8):74-75.

病案管理知识范文6

[关键词]大数据;医院统计;医院管理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各类数据的挖掘、收集、处理和统计能力越来越强,大数据时代随之来临。将大量数据进行统计、整合、分析,从中寻找规律和特征,可为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有效提高了决策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医院统计工作的内容是将医院内各类信息进行整合、统计和分析,包括临床医疗工作相关数据、医疗器械相关数据、后勤工作相关数据、财务数据等,其内容繁杂,数量庞大,具有一定的管理难度[1]。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医院应合理应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统计工作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工作效率与数据统计质量,为医院各项决策的制定提供更为精细和全面的数据支撑,促进医院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1医院统计工作现状

统计工作的目的在于对同类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探究其中的规律性。在传统医院统计管理中,数据来源包括病案资料、门诊或急诊工作日志、手术室原始记录等医疗工作数据信息以及医疗设备、药品、财务、人事等各方面的原始数据[2]。进行统计工作时统计人员需搜集相关原始信息,并进行录入,而后再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制作并上报数据报表,工作量大且烦琐,且各部门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易出现重复统计、信息查找困难等情况。传统统计工作质量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管理难度高。例如,数据录入时可能因工作人员粗心、精神不集中、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等主观因素或程序偏差、系统错误等客观因素导致数据记录错误,给统计工作带来困难,甚至影响医院决策的制定和实施[3]。传统统计方法中,数据资料完整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易出现缺项或漏项的情况,影响同类型资料统计和对比效果。此外,大部分医院在提升统计人员专业素质方面不够重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且缺乏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和统计学人才,导致统计工作模式落后,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

2大数据时代下医院统计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医院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机遇,医院数据信息统计工作中利用先进信息处理技术可将计算公式、统计指标等录入信息系统中,快速进行计算、汇总、统计,并生成相关数据汇总表,有效节约人力资源,减少工作人员主观因素给数据统计质量带来的影响,可降低管理难度,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4]。但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不仅有机遇还有挑战。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先进医疗技术与器械设备先后投入使用,医院的相关数据成倍增长,大大增加了统计工作难度,要求统计管理工作能够紧随时展的步伐,一旦落后就可能面临着医疗水平降低和竞争力下降,给医院发展带来阻碍[5]。因此,医院需重视对于各方面管理方式的改革与更新,在统计工作管理中需从数据收集、核查、统计归纳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更新与升级,提升统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促进数据统计质量的提升。

3医院统计工作的改革措施

3.1加强统计管理信息化

统计管理信息化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统计工作的数据来源主要为人工填写的原始资料,通常需经手工录入统计系统或手工填写相关报表,易受到操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可能存在错漏情况。在大数据时代下,人工收集数据并录入系统的工作模式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医院越来越大量的数据统计和汇总工作需求,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统计管理工作中,可有效弥补这一缺陷[5]。在医院中设置信息管理系统,可利用网络传输和信息处理技术将各部门、各科室的医疗工作记录和病案资料信息化,形成电子档案,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和储存,需要提取信息时则可通过查找相关模块、搜索关键词、查询专题、选取查询时间等方式迅速获取信息和数据,并直接利用系统对大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生成数据报表,可有效缩短数据搜集和整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建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还可将各部门连接起来,必要时可通过内部网络实现多部门资料共享,有效缩减了病历资料查找时间,有利于为病情危急的病患提供更多抢救时间。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对医院各项动态数据进行分析,可及时发现数据异常和偏离情况,以便进一步进行深层次分析,查找相关原因,并对管理方案进行调整,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3.2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足是影响医院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医院统计工作要求工作人员能够良好掌握相关统计知识,同时还需了解一定计算机知识、会计学知识、医院管理知识以及医学知识,并能够将各类知识相结合,将其运用于日常统计管理工作中,形成科学有效的工作方式,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下,提升医院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具有必要性,是确保医院统计工作能够适应时展的重要措施[6]。因此,医院需加强对于统计学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引进,为现有统计人员安排相关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职业敏感性与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工作人员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使其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避免故步自封。此外,还需转变统计人员的服务理念,从被动服务理念转为主动服务和预测性服务理念,培养统计人员的超前意识,使其更好地为医院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3.3规范统计指标及工作流程

医院统计工作需要收集和整理的数据类型复杂,指标较多且混乱,管理难度高。因此,医院需将统计指标规范化,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改变医院统计模式,从仅做日常报表的形式转向多元化的统计形式,将数据进行分类,采用专题化形式进行统计管理,建立安全管理、病案信息管理、麻醉管理、手术管理、药品管理等各类信息数据库,便于数据管理和提取,且有利于后期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改进措施与目标,并对措施实施效果评估。此外还需对各部门工作流程进行规范,确保各项医疗工作均能够规范有序,以免错误操作给统计工作带来困难。例如药物管理流程不规范,导致药品库存、财务混乱,或是擅自在病区增添床位、患者中途转科未及时做好相关信息更改和录入等。此类错误操作均可能导致数据统计时出现错误,进而浪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原因排查,影响数据统计质量,浪费人力资源。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医院提升统计管理质量的同时也需对其他各部门工作流程进行管理和规范,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3.4完善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许多医院对于医疗工作管理质量较为重视,而忽视了数据统计质量的管理和监控,但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统计展现出了十分重要的价值,是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7]。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提高医院统计工作管理质量的重要性,制定或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使统计工作更为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数据统计全面性与精确性。在统计工作管理中,需明确各岗位职责,由专业人员进行数据统计与上报工作,做到职责明确,无重复或缺漏的情况,将责任细分至个人,便于对统计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审核数据的提取与统计分析工作,使统计人员互相监督,对各类数据统计情况进行周期性检查,结合不定时抽查与重点检查对医院统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管,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完成数据统计。此外还需制定奖惩制度,每季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优秀者给予一定奖励,出现严重失误者给予通报批评、扣除奖金等惩罚,对于出现数据虚报、瞒报、篡改、伪造等情况者则需加重处罚力度。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医院需对统计工作的改革更新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促进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将先进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充分应用于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与数据统计工作中,并加强统计人员培养,提高其专业素质,使医院数据统计管理工作更为科学高效,更好地为医院决策提供数据基础,有利于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帆,李浪,廖宁,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医院统计工作模式改进的探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13(6):635-638.

[2]何英剑,李晓婷,李金锋,等.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医院专科建设中的价值[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3):64-65.

[3]陈悟朝.“大数据”时代医院统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评《医院统计学》[J].中国卫生统计,2017,34(2):368-368.

[4]刘俊纯.医院统计与病历首页书写质量浅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6,33(6):1097-1097.

[5]吕晓娟,张麟,陈莹,等.大数据时代医院管理决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2):16-18.

[6]王才有.大数据时代的医院数据平台建设[J].中国医院,2016,20(1):15-17.

病案管理知识范文7

许多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学历较低,文化程度、专业素质、理论水平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存在较大的人员流动性,许多档案管理人员是由护理、行政等部位转岗而来的,缺乏相关档案管理知识,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产生了阻碍。现阶段许多医疗机构都存在有管理技术落后、管理设备陈旧等现象,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逐渐在医院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网络技术等现代管理方式在医院档案管理方面的使用范围还较为有限,医院档案管理往往是通过管理人员手工收集。检索的方式进行的,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档案的收集、利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档案工作及档案法宣传的重视,使医院领导及职工认识到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建立健全的档案收集、利用、归档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对档案保管期限、归档范围等规范规定的重视,并将其归入到医疗机构相关考核制度中。由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且内容较多,因此,医疗机构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档案收集制度及档案传递、登记制度,从而达到动态管理的目的,一旦有档案遗失现象发生,便能及时进行查找补救,从而为保证档案完整性提供有效的保障。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责任制,将责任划分到相关部门和个人,一旦出现管理问题必须要对相关负责人及部门进行严格的惩处,从而有效的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医疗机构一定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重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同时还可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学,同时对于表现优秀的职工可安排其到相应的学位班学习,此外还要鼓励职工自学,从而有效的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三)加强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及现代化水平建设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医疗机构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行业,其管理过程中也必须要加强对先进技术应用的重视。因此,在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也必要加强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及现代化水平建设的重视,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有效的实现档案、信息管理一体化,从而为档案信息的统一规划、统一收集、统一加工统计提供方便。此外,医疗机构还要加强对建立医院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药库管理系统、病案统计管理系统等的重视,并且还要实行全院计算机联网,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总结

病案管理知识范文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院从2002年10月开始使用了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在医院推行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我们对计算机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应用计算机产生的效益等方面有了进一步认识。   在这里,结合我的体会谈点看法。   1 计算机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管理者依据客观现实实施医院管理,对医院客观现实的认识主要靠信息的分析,正确的决策来源于科学的依据。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仍沿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法所提供的信息,难以保证及时性和科学性。如果医院管理者不能及时掌握可靠情报、准确数据,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就难免发生主观片面性。而计算机具有快速、敏捷、智能分析的特点,应用它来管理信息,可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应用计算机后,有些数据可每天在自己的工作站屏幕上随时查询。   以往统计数据是根据门诊、住院处、科室几个部门人工登记报表和病案来进行汇总的,由于中间环节多,误差大,统计时间长,有时影响到工作。应用计算机网络后,统计数据是按标准程序逐级录入第一手资料,由计算机自动汇总完成,每月末自动生成各种统计报表,提供的数据既及时又准确,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节省了统计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从整体上还提高了科室管理水平。在财务部门进行经济核算时应用微机网络管理后,就将全院各科室收入及时核算出来,为经济管理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从而提高了职能科室办公效率。   2 计算机在医院管理中的效益   计算机在医院管理中应用可提高管理水平,必然产生效益,这种效益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既有近期效益又有长期效益。如应用计算机进行医疗收费管理,可以做到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按录入医嘱计价,可防止人为漏费;减少核算环节,避免人工核算所产生的误差,增加病人与家属对医院的信任,提高医院的声誉。这都说明了计算机管理既可直接增加医院收入,又可提高社会效益。我们应用计算机进行医疗收费管理以来,收费人员按时结账后交款,并计财处核对结账信息做记账,从未出现任何现金差错和贪污现象。药品、器械通过微机管理后,避免盲目采购而造成库存积压,可节约开支,这既有直接经济效益,又有间接经济效益。   3 计算机应用有利于医院全面建设   计算机进行管理,靠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标准化的程序、正规化的流程、严格的时间及科学的逻辑关系,应用它进行管理使操作者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不允许有丝毫马虎、拖拉、偷懒的作风存在。   必须使应用者有严谨的作风,认真的态度,严格的时间观念去完成各种信息的录入工作,同时也起到了相互检测、相互制约的作用。使管理人员、医护人员现代管理知识、科学管理态度得以提高,有利于人员素质的培养。   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可积累大量系统的资料和各类数据,这些数据和资料对医院制订计划、规划有着重要意义;对临床科研工作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同时也减轻了科研人员的负担,保证科研水平,从而可促进医院业务技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