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程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包装工程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包装工程论文

包装工程论文范文1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包装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华盛顿协议》是目前国际普遍认可的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最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工程教育专业互认协议[1]。我国2016年6月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因此,我国对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本科毕业设计是工科类专业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本科生工程意识的培养、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对高校的工程教育有一个权威的指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3]。该标准在内容中对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选题标准:是否与专业的实际工程问题紧密结合、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协同创新精神是否得以锻炼、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是否得到综合运用等。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提高独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重要的基础。包装工程专业是工科中与工程结合最紧密的专业之一,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如何提高包装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1包装工程类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包装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包装工程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包装容器、包装结构、运输包装的设计;掌握包装工艺的设计;掌握新型包装材料的应用与技术。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独立、顺利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奠定基础。笔者通过对湖南工业大学包装工程专业师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包装工程专业类毕业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前期准备不充分

我校包装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是从第七学期11月初师生进行双向选择,确定指导老师。而由于包装工程专业学生人数较多,大多数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人数均达到8人,而指导教师要在一两周时间内提供给每个学生一个选题,而且5年内课题不能重复。接到课题后,要求学生在12月中旬完成开题报告。在第八学期前四周进行毕业实习,第五周返校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由于时间紧张,难免会出现选题科学性低、可行性差、创新性不足,课题,学生准备仓促、资料文献查阅不全面,对课题研究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不深入等问题。

1.2师生对毕业设计重视不够

对于毕业设计研究环节,指导老师和学生均存在缺乏足够重视的情况。一方面,由于包装工程专业学生人数较多,师生比例较低,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教师指导的学生多,而且大部分的指导教师同时还要承担教学、行政或者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指标,无法全过程、有针对性的对单个学生进行耐心、细心的指导。另一方面,作为毕业设计的参与主体,大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开展的大四上学期和大四下学期面临找工作、考研等问题,如果认识不足或自制力差,就会出现选题敷衍、开题仓促、资料文献查阅不齐、课题研究认识不深入、毕业设计错误频出或缺乏创新等问题。

1.3评价体系偏颇

目前,包装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评审环节主要包括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指导老师评阅、论文、交叉评阅、格式审查和最终论文答辩等环节。毕业设计总评成绩=格式审查20%+导师评分(含平时成绩)30%+交叉评阅成绩20%+答辩成绩30%。当前,评审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总评成绩中格式审查占总成绩的20%,所以老师和学生会将较多的精力花在格式上,这样就会导致重格式而轻内容的现象。(2)由于毕业设计总成绩和指导教师的工作成果以和下一届指导学生人数直接相关,导致不少指导教师给自己指导的学生评分普遍偏高,甚至出现指导教师评分与交叉评阅成绩或答辩小组给出成绩相差两个等级的问题。(3)由于包装工程专业是学科交叉较多的专业,指导老师的学科背景也相差较大,有些交叉评阅和答辩教师可能对一些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并不熟悉,因而难以给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包装工程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销售包装设计、运输包装设计、包装机械设计、包装材料、包装工艺等,如果销售包装方向的老师作为包装材料的交叉评阅或答辩专家,就可能会出现因为研究方向的差异而难以给出比较权威的评判的现象。

2教学改革方案构想

2.1充分做好前期准备

本科毕业设计一般需要经过选题、资料查阅、可行性分析、实施方案确定、课题实验研究和毕业设计撰写等过程。想要做好毕业设计,必须事先进行充分的文献查阅和专业积累,因此,需要在本科毕业设计前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大一入校就分配指导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校、省、国家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尽早接触专业课题和培养动手能力。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较早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还可以将师生双向选择时间提前半年,在上一届毕业生开展毕业设计之际,下一届学生一定好导师,可以跟上一届学生提前了解毕业设计流程和具体方法,为毕业设计课题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导师分组,课题分类

包装工程专业(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设计、材料、机械、生物以及相关应用学科等多个领域。我校包装工程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不一,研究方向也多元。因此,可以根据指导老师的专业背景,结合包装工程专业要求,实行导师分组,课题分类的方式。这样有利于指导老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工程实践对学生给予指导,同时也有利于新进的年轻老师能有机会跟指导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具体方法见表1。

2.3改进评价方法

在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应建立完整的任务进度检查制度,进行进度跟踪,有序推进毕业设计工作。在毕业设计前期,包装工程系组织老师按教师分组,每小组根据课题类别制定各类课题任务要求,如表2。指导老师按照不同课题将课题任务要求下达任务书,在开题报告时,学生应该按照任务要求安排课题研究内容及进度,必要时,导师小组可开展学生开题汇报,从一开始让学生对自己毕业设计课题有明确的认识,对课题方案有初步认识,对课题的进度有初步把握。接下来的中期检查要按照工作进度安排和研究任务认真检查课题完成情况,及时督促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在指导老师评审环节,指导老师要严格按照课题任务要求进行审核,完全达到要求的设计才能进行交叉评阅。交叉评阅和最终答辩的专家均是本学科小组的老师,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设计给出权威的中肯的评价。同时,设计格式正确是论文合格的基本要求,可不纳入设计最终评分,降低指导老师评分在总成绩中占分比例,提高毕业设计成绩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3结束语

本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背景下,结合包装工程专业特点,总结了当前包装工程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前期工作、导师分组课题分类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改革构想,以促进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科发展,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工程意识和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杰,姜天华,许成祥,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20(11):151-152.

[2]陈剑,徐能雄.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中国地质教育,2019,4:47-50.

[3]力国民,王凯悦,梁丽萍,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双导师制在毕业设计环节中的探索与实践.现代职业教育,2019(34):120-121.

包装工程论文范文2

关键词:本科教育;包装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探索与实践

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着重于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本科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过程性”的特点[1]。自2005年至今,国家教育部出台多项指导性意见,旨在于全面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科学合理制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严格过程管理,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2]。包装工程专业立足包装行业,面向服务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完整包装解决方案的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素质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笔者自2018年负责包装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起,一直致力于完善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和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下面就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举措探索及实施策略展开论述。

1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举措探索及实施策略

1)明确选题的工程设计背景,培养包装专业创新人才。根据工程认证需要,选题要结合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专业老师学习文件,把握选题方向,拟定任务明确、有针对性、符合专业要求的选题。明确每个方向的设计内容及流程、成果要求,细化评价标准,保证质量[3-4]。

2)实施校内外专家协同筛查机制,确保选题符合要求。在审核指导教师上报的课题时发现题目存在范围过大或内容与专业无关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教师专业和研究背景来自包装工程、材料、化学、力学、农学、机械、生物、环境、食品等领域,教师申报的课题也主要与教师的学科背景有关。由此,专业在进行毕业设计前,首先应对指导教师进行遴选,确定指导教师人数及每位老师所带的名额。为进一步确保选题符合工程认证和专业培养要求,对指导教师提交的毕业设计进行初步筛查,返回题目范围过大、不符合要求的选题。汇总后提交学院教务办公室,组织校外专家进一步对选题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筛查。学院组织进行定性分析,将不合格的反馈给指导教师,进一步整改,以保证立题的科学性、综合性和实际性。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及选题过程见图1。

3)优化毕业设计的双向互选,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人们在完成主动选择的任务时,其积极性和任务完成质量要比被动选择时高。由此,专业根据立题论证后公布的题目采取指导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模式,充分尊重师生意愿,确保双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学生可以选择公布题目,也可以采用符合条件的自拟题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确定学生主体地位。

4)强化文献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论文撰写质量。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直接反映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5]。学生通过“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应具备文献调研和总结分析能力[6],但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文献总结分析时,经常有随意引用文献,“二手文献”引用不规范、文献质量低下甚至通篇抄袭的现象。这与指导教师管理监督不严和缺少规范的评价方法和工具是分不开的。在开题检查时,应对参考文献的规范性和引用参考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开题报告的质量,也反映出指导教师的指导态度和监督管理质量。抄袭是当前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必须重视的问题[7],在答辩前,检测毕业设计(论文)的重复率(小于25%为合格),不满足要求的学生不得参加答辩。

5)严把论文语言、格式规范,提高论文规范性。语言与格式的不规范是历年来每届学生都会犯的常规错误。部分学生为了通过查重,对一段话进行重新编辑,通过改变标点符号或改变语序、表达方式等手段修改原本通顺的内容。由此,在答辩前,应专门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格式审查,设定详细的检查细则,不过关的学生直接进入二辩。在答辩阶段,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语言和内容给出客观评价。

6)优化答辩管理与分组模式,凝练包装特色方向。专业比较分析了班级分组和模块化的优劣,发现以班级分组利于管理,包括任务下发、开题检查、中期检查、答辩前中后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但在答辩阶段以模块化分组效果更好。因教师专业或研究背景的差异性,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向:运输包装设计、销售包装设计、包装机械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包装虚拟仿真设计、包装相关软件设计与开发、包装工艺设计和包装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根据题目方向及数量分为4个答辩组,见图2。

7)鼓励教学团队培养模式,建立长效培养机制。学生基本是独立开展,相互之间缺乏协作配合,缺乏多学科方向的团队合作式选题,不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由此,专业在校内通过组建教师团队、形成毕业设计兴趣小组、高年级学生协助辅导、研究生协助指导,在校外联合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拓宽师资来源,在领域内的企业和实习基地寻求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进行联合指导。这样的师资力量可以改善“指导教师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大四上学期是学生考研和求职的关键时期,学生经常以考研或求职为由对教师下发毕业设计课题任务书一拖再拖。由此,专业自2018级学生起,将选题和双选时间提前到大三下学期,同时鼓励学生在大学二、大三时尽早进入实验室,多多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或老师的纵横向课题,为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打下基础。

8)健全指导教师奖惩制度,引领教师奋发有为。毕业设计仅靠负责人的个人推动不利于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实施指导教师负责制,对每一届指导教师建立档案,记录指导教师的过程表现,作为下一届所带学生额度的参考。同时,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健全指导教师奖惩制度,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促进一流专业的建设,并培养大批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优秀专业人才[8]。

9)探索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创新和探索精神、操作规范、安全意识、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考核。

10)促进过程管理信息数据化,建立全过程考核评价体系。通常的本科毕业设计考核评价以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审和答辩为核心,忽视了其本质上的过程特性和综合特性[1]。专业制定了涵盖选题、开题、中期、答辩前、答辩中、答辩后等阶段的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融入了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思想,定量评价方法和明确的考核指标,见图3,可进行有效考查和评估。

2结语

包装工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食品包装学;果蔬保鲜;涂膜;实验设计

《食品包装学》是包装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后续实验类毕业设计的前期理论基础。《食品包装学》课程主要是研究包装食品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运用食品包装技法抑制腐败反应发生的一门学科[1]。该课程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其理论内容需要大量的实验结果进行支撑。在以往的专业综合实验中,很少涉及果蔬保鲜实验的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课组教师以本科毕业设计为教学目标,选取多种水果和蔬菜作为食品原料,通过多糖涂膜操作延长果蔬的保质期,旨在为包装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1实验设计思路

果蔬中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来源[2]。目前果蔬保鲜包装的方法包括气调保鲜、涂膜保鲜、添加剂保鲜、包装材料保鲜等[3],其中多糖涂膜保鲜果蔬的理论成熟、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实验设备,成为保鲜果蔬的主要方法[4]。本实验选取草莓作为水果保鲜实验的样品,测试室温条件下7d经过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淀粉四种多糖涂膜的草莓的相关理化参数和营养指标,并进行感官评定。选取黄瓜作为蔬菜保鲜实验的样品,测试4℃冷藏条件下14d经过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淀粉四种多糖涂膜的黄瓜的相关理化参数和营养指标,并进行感官评定。

2实验项目内容

2.1实验药品与设备。过氧化氢、丙酮、抗坏血酸、儿茶酚、酚酞指示剂、葡萄糖标准液、蒽酮溶液、2,6-二氯酚靛酚、3,5-二硝基水杨酸、福林酚指示剂、没食子酸、聚乙烯吡咯烷酮、三氯乙酸、氯化钡、硫代巴比妥酸等,实验药品均为分析纯。电子天平、高速离心机、匀质机、质构仪、阿贝折光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组织捣碎机、硬度计等。

2.2果蔬样品预处理与涂膜操作。挑选颜色鲜红、大小均匀且无伤的新鲜草莓若干斤均分备用。壳聚糖用1%的醋酸溶解后配成1%的涂膜液备用;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和淀粉用蒸馏水溶解后配成1%的涂膜液备用。将草莓浸入配置好的各涂膜液中2min,对照组草莓泡蒸馏水2min后捞出沥干,装入保鲜袋放置在相对湿度为40%,温度为20℃的实验室贮藏7d,贮藏期间每天取样1次测试各理化参数和营养指标,每处理重复3次,结果取其平均值[5]。挑选颜色鲜绿、粗细均匀且无伤的黄瓜若干斤均分备用。涂膜液制备和涂膜操作同上,将各组黄瓜样品装入保鲜袋放置在相对湿度为70%,温度为4℃的冰箱贮藏14d,贮藏期间每两天取样1次测试各理化参数和营养指标,每处理设3次重复,结果取其平均值[6]。

2.3理化参数与营养指标测试。草莓的理化参数测试项目包括失水率、硬度、呼吸速率;营养指标测试项目包括有机酸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等,测试方法参照文献[7]。黄瓜的理化参数测试项目包括失水率、硬度、呼吸强度、冷害指数、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营养指标测试项目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测试方法参照文献[7]。

2.4实验结果与感官评定。分析四组涂膜果蔬样品的理化参数和营养指标,再选取若干组学生从果蔬样品的颜色、气味、手感和腐败程度等四个方面做感官评定,根据打分和营养指标的数值综合分析,为确定涂膜果蔬产品的最佳保鲜期提供理论依据。

3实验教学效果

本实验是不同多糖涂膜处理对草莓和黄瓜的保鲜实验,该部分实验内容学生以前只在食品包装学课上学习过理论知识,没有做过实验。因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老师全程跟进指导,包括药品溶液的配置、分析滴定反应、测试仪器的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论文的写作等。果蔬保鲜实验教学内容的成功实施,提高了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增强了毕业设计的理论含金量。依托本实验,通过在多糖中添加植物活性成分制备复合涂膜液保鲜果蔬,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效果,发表了4篇SCI论文,若干名本科生获得大创项目的支持并深造读研。

4结语

包装工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教科产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专业建设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校坚持德育为先、德学兼修,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教学环节。早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极度关切。齐鲁工业大学的包装工程专业和印刷工程专业是传统的轻工类专业,在长期的专业建设中,一直面临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科研对教学的支撑度不足、实践教学条件有限、工程教育与生产实际脱节和师资队伍实践能力欠缺等一系列的问题。面对上述问题,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一直是解决问题的研究热点[1-2]。2020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3],强调产学融通。在包装工程和印刷工程本科教育方面,不少学校也进行了教科产方面的探讨[4-5]。齐鲁工业大学秉承建设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定位,一直重视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2017年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整体合并,在科教融合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办学多年来,在专业建设方面坚持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深入校企合作,提高专业群建设水平,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6]。随着产教融合从“融入”走向“融合”,专业建设中不断推动产教融合迈向新阶段[7]。以产教融合建设专业,其实践内涵包括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体制机制一体化以及一体化资源共享3个方面[8],笔者所在学校的包装工程专业和印刷工程专业建设方面也积极推动资源、师资的共享。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作为传统的包装工程专业要实现内涵式发展还需要解决制约专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培养产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里对教科产融合模式中专业建设模式的探索和在笔者学校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

1教科产融合专业建设模式的探索

针对包装工程、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构建课程体系,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在思政引领下,形成基于教科产融合模式的包装工程、印刷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改革方案。经过实践检验,成效显著。

1.1思政引领

坚持“德育为先、德学兼修”的全面育人观,构建了轻工类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强化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包装工程和印刷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有机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成果《课程思政建设-轻化工程》即将出版,撰写了《轻工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指南》,保持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

1.2理实融合

坚持问题导向,丰富教学模式,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轻工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际更加紧密的联系。针对教学中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构建了课堂、网络和移动端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四轮驱动的教学体系,促进了“学、研、创”的有机结合。

1.3科教融合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科研同教学的结合,把“科学研究的密度”转化为“教学创新的浓度”,实现了科研对教学的有力支撑。学校和山东省科学院合并后开启科教融合时代,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推行“教师讲授-师生研讨-学生探究”三步推进研究型教学方法,支持校内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本科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4产教融合

坚持产业需求与教育目标统一导向,与轻工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面向产业需求,以OBE-CDIO工程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将产业发展的成果融入课堂;在包装工程和印刷工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拓展轻工内涵,设立新媒体技术新工科专业。构建校内实践基地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相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促进校企合作发展。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建设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2教科产融合专业建设模式的应用

1)思政引领、科学规划,构建“教科产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机制。在齐鲁工业大学“123”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基础上,成立了轻工课程思政工作室,制定了《轻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指南》,培养方案支撑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思政要求,课程教学设计实现专业内容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引导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以OBE-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科学规划轻工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构建了思政引领的教科产融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机制,见图1。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改革为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学业导师制,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人才培养。校企专家组成导师组联合指导,开展真实工程项目训练。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智慧课堂、手机APP等信息技术手段,课堂、网络、移动端三位一体,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名匠”工作室等形式,提高学生“创意-创新-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先后获“创青春”、“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奖项,以及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等荣誉称号。

3)推进科研资源融入课程教学,科教协同育人,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依托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整合教学和科研资源,教师将高质量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有效建构“教师讲授-师生研讨-学生探究”三步推进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加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支持学生加入科研团队,激励学生自主进行创新性学习。大二开始进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比例超过40%。近5年来,学生获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4)深化产教融合,共建共享优质产教资源,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坚持产业需求与教育目标相统一,以学科前沿、产业最新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改进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建立资源共享、协同育人机制。邀请企业专家加入教学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产教联动,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建实验中心、“学习工厂”,合作开发课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近20位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促进企业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岗位,增强教师实践能力。目前校企合作单位、实践教学基地等达到40余家,“双师型”教师占比80%以上。

3教科产专业建设模式创新之处

3.1培养理念创新

德育为先、思政引领,挖掘凝练轻工类专业教学中的德育元素,构建了轻工类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教育方略,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包装工程、印刷工程专业建设中深入挖掘凝练课程和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元素,强化德融课堂建设,给课堂注入红色基因和工匠精神。撰写了《轻工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指南》,重构了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设计。10门课程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好教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3.2培养模式创新

创建并应用了轻工类专业建设的“教科产融合”的模式,成效显著。面向产业需求,以OBE-CDIO工程教育理念,科学规划,通过理实融合,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轻工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科教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通过产教融合,构建了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轻工类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建成了一批高质量校企协同实践教学平台。印刷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包装工程专业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3学科专业创新

创立印刷与包装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拓展轻工内涵设立新工科专业,开创轻工类专业建设新格局。针对印刷工程和包装工程专业没有对应的二级学科、高学历人才匮乏的问题,2013年设立印刷与包装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迄今已培养了60余名硕士毕业生。为满足传统媒体产业转型过程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综合利用教科产资源设立新媒体技术专业,拓展了轻工内涵,学科专业影响力显著提升。

3.4工程实践创新

建成轻工工程“学习工厂”式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建共享覆盖包装、印刷与媒体产业链的“学习工厂”式实践基地,配置了材料检测、制版、印刷、虚拟演播等先进设备,为学生提供了实训教学、课程教学和工程研究环境,开创了轻工领域“学习工厂”式实践基地建设的先河。

4结语

教科产融合专业建设模式应用以来,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育人平台组多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近5年来,学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余项,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总计80余篇(项)。每年为包装印刷行业输送应用型人才100名以上。据第三方专业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在95%以上。毕业生于世平荣获“山东省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称号,赵文全荣获“第二十二届青年泉城榜样”称号,程明武荣获“山东省十大就业创业标兵”称号。2021年校友会轻工类大学排名中笔者所在学校居第2位,软科学科排名笔者所在学校的轻工技术与工程居前30%、新媒体专业排名第1位。

2)师资建设效果明显。通过“教科产融合”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建成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思政引领”模式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先后获得“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5年来,取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承担省级及以上教研科研课题20余项,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包装工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运输包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教学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保障工程教育质量的基本制度,也是实现国家间各类工程技术教育的学历互认的重要基础。目前国际工程联盟了“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和“都柏林协议”三大协议,分别从知识体系和毕业生素质2个方面对培养专业工程师(ProfessionalEngineer)、工程技术专家(EngineeringTechnologist)和工程技术员(Technician)的3类工程技术专业提出了明确要求[1]。2016年6月,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成员国,这意味着中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国内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包装工程专业纳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目录势在必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该理念首先预设学生毕业时应该达到的能力和具备的素质,然后以成果为导向,以设计课程体系来保证最终要达到的这些结果,实施期间,通过各种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是否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通过综合分析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的措施[2]。课程是组成课程体系和实现毕业要求的基本单元,它能否有效支持相应毕业要求的达成,是衡量课程体系是否满足认证标准的重要依据。《运输包装》课程是包装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使学生理解包装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冲击和振动时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从而掌握缓冲包装设计方法,使包装件能有效地避免冲击和振动对其造成的损害,并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运输包装实验技能,能够结合工程实际进行运输包装结构件的设计[3]。文中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对《运输包装》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与改革。

1《运输包装》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运输包装》课程教学目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课程教学观念转变滞后。教学观念比较保守,停留在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范式,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和传授知识,学习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主体没有得到体现,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课程教学总体设计有缺失。在教学中普遍地把课程教学大纲视为课程教学总体设计,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教案,缺失一份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和施展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课程教学总体方案;再者,即使有的教师编制了课程教学总体设计,也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引导。3)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随着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不断深入,参加专业认证的专业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在不断提高,但在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主动设置一定数量“复杂工程问题”大作业加以综合训练的重视不够。4)课程教学目标达成评价方式单一。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评价目前还比较普遍使用试卷考试的方式,并多为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为主要方式,不能很好起到督促学生平时刻苦学习和全面检查学习效果的作用。再对诸如合作协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力等教学目标达成研究不够。

2《运输包装》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为了解决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效果,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结合运输包装课程从以下几方面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2.1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

按课程基本信息、任课教师助教等情况、教材、致同学们的一封信、课程描述、课程内容概要、教学进度与主要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诚信要求、教学材料、自测卷、教学反馈问题、教务事宜等12个部分,设计了《运输包装》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其中,课程内容概要部分详细设计了课程总体目标、教学内容逻辑框架、课程纲目与学习目标以及进一步的学习内容等4个方面。依据课程教学大纲,《运输包装》课程总体目标设定为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设计一个产品运输包装系统的综合工程能力,并能熟练运用基本知识从事包装工程理论领域的研究和分析解决实际领域中的包装工程技术问题[4]。所编制的《运输包装》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源于教学大纲而又高于大纲,其最大的特点是主要面向学生,以学习为中心,目的是为了保证课程的每一个方面都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有效的支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5]。首先,明确了教学学术性地位。编制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集中展示了任课教师对教学的目标、内容、进程、方法、课型、评价、要求作出的总体理解与安排,是教师教育思想观念、责任感、学养和教学学术水平的体现,既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了解和选择课程的基本依据。其次,培养师生教学行为的契约精神。任课教师在课前通过QQ群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告知学生,并在第一堂课就课程进度、考核安排、评分规则、课堂纪律、学术诚信等具有约束力的内容作重点说明与解释,明确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师生尤其是学习者主体权利。再次,助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与习惯养成。一方面,在任课教师每一轮编制和完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过程中,都倾注了任课教师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认知,这相当于师生之间一次“无形”的沟通。另一方面,在开课前就告知学生本课程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有助于学生整体上了解所学课程总体情况,为学生课程学习做好准备,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管理能力,真正成为有效的学习者。

2.2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

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要教育学生做人,引领学生走好未来人生的道路。专业课教师要牢固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教学理念,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做法,一是开课前给全体授课学生一封信,与学生进行一次课程表白和心灵沟通,说明运输包装课程的地位与作用,介绍运输包装课程学习方法,对学生提出希望等。二是在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阐明课程纪律要求和诚信要求。在课程纪律要求中首先明确任课教师的纪律要求,如任课教师做到不调课,但所有因公、因病调课都将通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并以恰当方式让每一位同学知道,一旦调课,老师一定会补上,然后,对学生提出课程纪律要求和诚信要求,如学生做到不缺课,每一位同学除非有诸如生病等特殊情况,否则不能以任何借口不来上课。学生缺课累计3次,该课程成绩记为0分。每一位同学都不允许迟到,若迟到,请喊报告,征得任课教师同意,方可进入教室。教师可以不收迟交的作业,每次作业都将登记记分,同学们的每一份作业任课老师都会亲自批改,请认真对待。积极参与平时课堂教学研讨和报告活动,严禁只署名、不做事,一经证实,该项成绩记0分。学生应当遵守学校关于学术诚信的有关要求。学生若考试作弊课程成绩将记为零分,并将受到纪律处分。三是采用多种方法去深度挖掘在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讲授一个好的包装设计内容时,旗帜鲜明地指出,包装应该是安全的、绿色的和环保的,作为一名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生,安全是设计的底线,也是必须重点掌握的技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包装其绿色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努力成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优秀实践者,在今后学习与工作中应学习和掌握包装设计的安全、绿色、环保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3复杂工程问题大作业的拟定

《运输包装》课程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包装件振动与冲击理论基础和产品运输包装系统设计与测试两大部分构成。为此,设计了“路面脉冲激励下汽车运输包装产品动力响应的数值仿真”和“陶瓷制品花瓶的运输包装系统设计”2个复杂工程问题大作业,通过这2个复杂工程问题大作业的研讨与训练,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的“路面脉冲激励下汽车运输包装产品动力响应的数值仿真”大作业基于以下思考:一是加强工程问题数值求解能力的培养。包装工程专业学生应具有多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微分方程、各种脉冲激励下包装产品的动力响应等问题的求解能力,由于其解析解理论超出了本科阶段工科学生大纲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安排了Newmark算法和Runge-Kutta算法,较好解决了以上问题的求解能力。二是加强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建立车辆半车简化模型的4自由度振动微分方程基础上,通过Newmark算法求出4自由度振动微分方程的运动响应,然后再通过Runge-Kutta算法求出包装产品的动力响应,复杂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训练。三是增加了学习的挑战度。该大作业在建立微分方程、数值求解、综合分析等方面均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努力才能完成,增强了学生经过刻苦学习后的收获感。

2.4课程学习评价项目的设置

开展“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克服学生将学习的最终目的定位于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弊端,忽视综合能力评价,必须克服单一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方法,轻视过程性评价。课程学习评价应坚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的原则;课程学习评价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及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要求进行;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评价方案的设计应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思考为目标;应以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原则,课程学习评价要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设计评价次数、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改进教学,形成促进学习的评价[6]。《运输包装》课程设置了课程论文、大作业、开放性实验项目、面试等可选择的学习评价项目。课程论文学习评价项目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在运输包装课程研究内容范围内的,自己感兴趣某一方面或某一小方面研究现状综述;大作业学习评价项目是利用动力学微分方程数值求解方法,求解在汽车运输过程中车轮遇到一个障碍物或凹坑时运输车辆上包装产品的动力响应;开放性实验学习评价项目是在指定时间范围内,要求学生完成单个生鲜鸡蛋跌落缓冲包装的设计与验证;面试学习评价项目是就课程有关或全部内容,按预设问题和追加问题方式,开展任课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提问与回答。所实施的每种学习评价项目均有评价要求、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如课程论文学习评价项目,提出了论文选题与题目、文献阅读量、论文格式、论文字数等方面撰写要求,设计了包括选题范围及题目、摘要与关键词、正文与论述、参考文献格式、论文格式规范、演讲与PPT制作等6个部分的评价标准,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每位成员的演讲,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和任课教师的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运输包装课程学习的兴趣。

2.5课程学习支持条件的保障

在课程论文、大作业、开放性实验项目等为强化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学习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引导学生自觉能动地学习,因此,除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等“硬”条件支持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调动和引导学生自觉能动地学习等“软”条件支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7]。关于对要开展的学习评价项目的学习资源等“硬”条件支持,所涉及的参考文献、参考书籍、范文格式、评分标准、学习视频等内容可通过课程网站、QQ群提供给学生。关于如何调动和引导学生自觉能动地学习等“软”条件支持,所涉及内容可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立足于教到服务于学的深彻转型;二是提高教“学”的艺术,教师不仅要研究“教的问题”,更要注重研究“学的问题”,提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能力;三是严格考核要求,强化诚信教育,制定科学合理评分标准,进行公开客观评价,及时公布评价成绩,督促学生学习;四是编写高质量学习评价项目指导书,指导书不仅要适合教师自己“教”的需要,更要满足学生“学”的需要。

2.6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

课程教学持续改进是建立在课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和课程教学效果基础上,通过“评价-反馈-改进”模式进行的,分当学期内的课程教学改进和学期结束针对下一轮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其中,当学期内的课程教学改进主要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改进;学期结束后课程教学持续改进主要针对课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整体改进。当学期内的课程教学改进通过任课教师开展期初、期中教学问卷调查以及利用学院召开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反馈等形式,收集任课教师本人教学状况信息,如针对期初教学问卷调查,设计了教学的进度安排如何、本门课程的难易程度如何、老师的教学方式如何、你认为老师还需要在哪些地方改进等,课程开始时任课教师与学生相互适应性以及因材施教有关的教学调查问题,一般在开学初第3周进行。对期中教学问卷调查,设计了教学内容理解程度如何、布置的作业量和难易程度如何、自身学习精力投入如何等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调查问题,一般在1/2学期时进行。通过对收集到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课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调查主要通过本课程所实施的各项学习评价项目学生完成质量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在每项学习评价项目实施结束,形成了一个包括存在问题在内的总结报告,提出了今后改进的措施。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借助学校的考试成绩统计分析系统,选取一定数量的试卷样本,按划分好的知识能力点进行平均得分率等有关参数统计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找出哪些知识能力点学生掌握得好、哪些知识能力点学生掌握得不好,作为下一轮课程教学改进的内容。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测评能够使教师根据测评结果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合理调控教学过程。

3结语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是实施“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教学的基础,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课程研究内容合理设计复杂工程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课程学习评价要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以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为重点。教师既要重视“教”的问题研究,更应重视“学”的问题探究,提高引导、督促学生学习的艺术,调动和引导学生自觉能动地学习,为了课程教学目标达成,课程教学需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倩,刘智英.工程技术类专业认证体系的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54—60.

[2]宋晓岚,金胜明,许向阳,等.基于OBE理念的“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与课堂文化建设[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4):87—92.

[3]滑广军,向贤伟,赵德坚.《运输包装》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2):106—108

[4]宋海燕,黄利强.运输包装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6—127.

[5]徐伟民,黄俊华,田禾彦.以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为载体,持续推动课程教学范式转型——武汉轻工大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211—212.

[6]徐伟民,黄俊华.基于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改革的理论与构建[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6(4):107—109.

包装工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分子物理;教学改革;协同式;案例式

教学改革需要符合学校以协同创新为引领的要求,能培养出面向工程、应用、社会、全程互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在包装设计方面充分掌握包装结构及容器造型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的印刷、材料、机械和工艺等包装工程知识,适应科技技术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且具有丰富综合知识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在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应用领域方面,通过平时的教学过程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让毕业生更快地适应工作,增大择业竞争力,减少就业压力,实现包装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橡胶、棉、塑料、麻、纤维、玻璃、胶黏剂和高分子涂料等,以常见的材料——塑料为例,这个分类下的应用琳琅满目,最常用的矿泉水瓶就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快递中的泡沫塑料和外包装盒也是由PS(聚苯乙烯)加工而成,PE(聚乙烯)可以制成脸盆、保鲜膜甚至应用于医疗范围,就连水杯也是由聚碳酸酯(PC)制成,可以在100℃的高温下保持稳定,如今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材料[1]。学习高分子物理不仅能了解到这些基本的高分子材料,还能进一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运动,即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之间的转化。高分子物理与四大化学联系紧密,学好高分子物理,对四大化学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的教学活动中行为方式的总称,是2种方法的统一。为实现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可行性,需要以学习方法为基础,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变革,上课模式发生了创新性的变化,由传统传授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高分子物理课程作为包装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有必要在教学方法中进行创新,相互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综合去运用协同式教学、“线上-线下-实验”学习形式、案例式实验教学、合作活动、主题汇报等教学方法。同时,让学生参与包装工程项目的探索性讨论,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龚春丽等[2]提出削支强干实例教学、突出课程主线、激发学习兴趣的教改手段;常冠军和晁敏等[3—4]提出了把握教学主线的教改手段;梁红波等[5]提出了知识点模块化培育创新意识等教改方法。文中借鉴已有的教学改革手段,通过教学改革的手段,着重高分子物理课程与轻工、食品专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将理论实践相结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期取得成效。

1教学改革手段

1.1引入协同式教学

协同式教学即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协同地完成高分子物理学科所需掌握的知识内容。在高分子物理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协同式教学手段,将多来源数据(如图书馆、中文数据库等获取的相关资源和补充素材)与课堂内容和包装工程专业所需的专业技能素养相结合,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达到最好的授课效果。首先,学生指导自学,在学习内容后,列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中的案例材料,并要求学生撰写案例研究报告;其次,在课堂上进行的讨论,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面,提供给学生一些案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研究并准备讨论,在学生小组完成分析方案后,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最后,解释分析,在老师阅读完学生撰写的案例研究报告和分析方案后,对其进行评价,并在课堂上将案例材料和列出的思考问题相结合,向学生解释案例材料中的所涉及到的高分子物理知识,并分析高分子物理知识涉及到的原理。

1.2“线上-线下-实验”学习形式

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需要对知识进行加深,针对上课所学到知识进行巩固和验证,开展相关实验课程,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形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记忆,还能让上课学到的知识更加实用。这能让教师利用每种模式的特点。这种混合模式能解决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同时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并简化教学的过渡形式。混合教学模式比单纯的线上或线下教学模式更有效,其充分利用了2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与面对面学习相比,采用混合学习模式的学生在实践方法方面的知识水平和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会更高。这种混合模式可以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过渡到以技术为媒介的课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继续进行面对面的教学,同时也具有在线教学实践和特点。在设计混合课程时,教师可以发挥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能够为更多的学生优化教学。虽然混合模式在促进学生成功方面可能更实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对在线技术有相同的熟练程度和支持。从传统的面对面课堂到纯粹的在线课堂的转变可能令人生畏,需要使用新的技能。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课外实践教学为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探究式探究、参与式互动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模式。为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增加课外实践的训练内容,加强课程专业技能的训练。形成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层次、综合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1.3案例式实验教学

近年来,案例式教学通过现实生活中真实场景的模拟让学生最大程度置身其中。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师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理论。相比单一的理论教学,在理论知识中添加实验的内容,可以使二者相互联系,结合实际操作对理论进行验证,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6]。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设备,开展实验课,让每位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进行思考,以产生对高分子物理的热爱。新实验课程旨在实现学生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让学生为以后的实验课上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做好准备,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理解每种技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图书馆和计算机中查找相关资料,提取资料中的关键信息,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最终受益的人是自己。随着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综合运用科技和研究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案例式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上效果非常显著。以聚合物的力学性能综合实验为案例。其实验目的是探究聚合物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意义和测试方法,通过应力-应变试验得到的曲线,判断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介绍材料各项拉伸性能指标如何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得到;介绍实验方法,取一个待测的实验材料在课堂上进行演示,细致到每步的操作,并且对每步操作都对应详细的讲解,之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根据课程要求自主设计和开展有关聚合物的热性能实验,让学生掌握聚合物热稳定性耐热性能的测定,教师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验证评价。案例式教学的另一层意义是可以通过科研案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思政教育。以聚乙烯的发现过程为例,德国化学家汉斯ꞏ冯ꞏ佩克曼在开展重氮甲烷的研究时,偶然在实验事故中得到过聚乙烯。后来英国化学家雷金纳德ꞏ奥斯瓦尔德ꞏ吉布森和英裔加拿大籍物理家弗里德里希ꞏ维勒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乙烯与苯甲醛反应,得到“意外产物”。他们发现的“意外产物”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耐化学品和溶剂腐蚀,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通过这2个实验事实教育学生,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在不断地构思设计、实验实施、结果讨论与分析的循环调整中进行的,切不可随意删除一些数据,拼凑实验规律,更不要随意处理实验产品,也许会有惊喜的发现[7]。

1.4参与式教学

使学生成为教育教学生活的主体,这种教学方法叫作参与式教学。以多种教学活动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主要以主题汇报的形式,让本科生课前查阅高分子物理课本,并根据查阅到的内容制作PPT进行汇报演讲,学生需要理解知识,并阐明认知过程,汇报后其他学生可以向汇报演讲的同学提问,再根据问答的内容对PPT进行完善,最后老师对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评价。期末的时候要求学生上交规定字数的课程论文,这样能让每位学生对所感兴趣的部分更加了解,拓展了每位同学的知识面,还能锻每位同学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5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设置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进行思考,环环相扣推导正确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将知识点之间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启发式教学的重点:要有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设计问题应合理,问题应根据学生个人学习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合理设计问题,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同时也不能过高超出学生的自身能力;保持课堂热情高涨,在这样的状态下师生间可通过高效的“问”与“答”实现思想的碰撞;教师应该对每章的内容都有深层理解,并且将其反馈给学生。现代课堂更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自我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只有结合以上几点,才能有效培养,深入贯彻启发式教学[8]。

1.6探究式教学

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需要在教学中打破传统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和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叫作探究式教学,具有更高效的学习效果。探究式教学模式目前主要存在以下3种: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并且给出解决办法,学生对此进行自主探究;在提出问题后,教师不提供解决方案,学生对问题进行学习和交流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相关信息进行提取,并归纳总结,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和巩固;课堂翻转教学模式,在翻转式教学中,学生与老师角色互换,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并解决,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学习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有效提高科研创新能力[9]。1.7协同合作能力培养协作课程围绕学习者持续和频繁的互动而设计,大部分交流发生在这里。这些交流可以在公开的班级讨论中进行,对所有学生开放,或者在小组会议上,只有同团队的学生可以参加。在协作环境中,教师的角色类似于引导者,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对话中,并定期介入,从小组讨论中综合关键思想。合作活动让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增加社交存在感和在线社区意识,当与同伴一起工作而不是单独或仅与老师时,焦虑和不确定性会减少,原因是学习者与他们的队友交流时可以共同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除了改善社会情绪氛围,合作活动提供了增强学习的机会。由于影响认知过程的特定机制,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时学到的东西更多。这些机制包括小组讨论中冲突或分歧的解决、知识更丰富的同伴提供解释的内化和自我解释效应,因为向他人解释可以澄清自己的理解。同时,在虚拟团队中工作可以让学生反思他人的书面贡献,并鼓励他们在写之前阐述自己的想法。在以技术为中介的环境中,团队协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群体的有效性。诸如个人缺乏承诺、对活动了解不足等问题可能会减少潜在学习优势。尽管有这些潜在的缺点,但合作活动仍特别重要,要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些缺点的出现。

2结语

包装工程论文范文7

商品化时代的到来使现代产品免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工业产品设计中除保证其基本质量外,更应从外观包装方面着手,确保产品包装设计能够达到吸引消f者眼球、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目标。而工业包装实际设计中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融入,如雕塑艺术等,其在彰显工业产品个性特征的同时,可展现一定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提升工业包襄的吸引力。本文主要对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的相关概述、工业包装设计中雕塑艺术的运用以及雕塑艺术运用于工业包装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

雕塑艺术;工业包装设计;运用;注意事项

引言

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体现,现代包装设计融入较多传统文化元素,在表现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进行精神文化的传递。以当前工业包装设计为例,其更注重传达商品特性,其整体造型设计将决定产品的风格特色与营销目标的实现。尽管现行大部分工业产品包装设计中,多将如雕塑艺术在内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但由于设计中忽略塑造手法、塑绘结合等的应用,导致较多深层次含义无法被传达出来,工业包装设计难以达到其实质目标。因此,本文对工业包装设计中雕塑艺术的运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的相关概述

关于传统文化元素,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含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水墨意境在绘画中的体现、京剧在电影创作中的体现、人物雕塑在产品造型中的体现等,这些设计艺术都可作为传统文化元素的代表。无论哪种文化元素,其都是从传统文化中提取的民族精神元素,将其融入现代包装设计中可使产品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念。而所谓现代包装设计,主要体现三方面的含义。第一,对包装品、包装用品以及包装物的简称,可代表产品包装相关的辅助物、材枓、容器以及相关的装饰物等;第二,在包装物中融入产品的行为;第三,设计产品包装物的活动。以现代工业包装设计为例,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要求产品整体设计风格体现简约主义、高科技倾向、环保主义以及人性化设计倾向等,确保产品在包装设计中符合这些多元化设计要求,才可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1]。

2现代工业包装设计中雕塑艺术的运用

2.1雕塑线性元素在工业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雕塑艺术中,基本语言之一便是线条,整个线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概括性、抽象性两方面。以工业产品容器的包装设计为例,其通常以球体、圆柱体、锥体、方体等形状存在,而这些形状的构成便涉及线性元素,在不改变产品原有本质~特性的同时,能够使产品形状更为丰富。事实上,现代大多工业包装中对雕塑语言线条运用的实例极多,如以香水瓶型设计为例,在形状上多以圆柱体为主,整个瓶身通过垂直条纹的应用使轮廓更加分明,为消费者营造一定的梦幻迷离之感。再如现行较为知名的香水品牌“香奈儿”,其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对瓶身、瓶盖等都利用雕塑线条进行设计,如瓶盖中利用线条勾勒出宝石切割形态,而瓶身中的线条则以千净、简洁为主,这样使产品造型突出富丽、高尚、纯净、简洁等特征,有利于对大多女性消费者产生吸引力。需要注意的是,工业产品包装设计中线条完全充当包装的外衣,但其并非局限在单纯的几条线上,更注重利用其描述相应的审美体验、民族审美情感等,这样可使产品包装设计获得更好的效果气

2.2雕塑色彩元素在工业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雕塑艺术中的色彩元素在工业包装设计中,主要用于时代精神的传达以及视觉效果的丰富,可使消费者情感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如现行较多工业容器包装中往往直接对雕塑的本色、简洁等充分利用,典型的鼓酒、酒桶酒都利用雕塑使地方特色展现出来,相比大多商品容器设计更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由此可见,雕塑色彩元素在工业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可使商品特性展现出来,增加商品的消费价値。以工业产品容器包装设计为例,雕塑色彩元素在产品包装中大多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国窖魂”包装中的雕塑艺术,其在色调上主要选择褐色、黄色,能够展现典雅、清新的风格;再如“国窖天香”包装中的雕刻,为突显出产品的优雅与祥和,将颜色选取为银色、白色以及宝石蓝等,这些都可使商品的真正内涵利用外包装展现出来,做到内外结合,以此提高商品的价值。实际进行工业包装设计时,应保证雕塑艺术色彩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对色彩美规律正确把握,确保产品包装技能展现东方色彩,同时更具现代气息%。

2.3雕塑意境元素在工业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工业包装设计美的体现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创造出一定的意境。现代工业包装设计中的意境主要集中在我国古典美学范围内,可使整个包装传递出“此处无声胜有声”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一般包装设计中为满足意境传达设计要求,往往对人类精神层面给予较多的重视。以现代工业包装中雕塑意境元素为例,其首先对包装造型引入美学原理,使包装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将新的形态意蕴融入包装中,这样在保证包装具有艺术审美色彩的同时,也能体现出精神意蕴,使消费者在欣赏产品包装时产生更多的联想。例如,对于“千年蜀王酒”在容器包装设计过程中,便利用雕塑艺术中三星堆人物进行造型的刻画,具有一定的新奇感,加上其将现代艺术与传统东方文化意境融于一体,使酒的文化意境充分展现出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由此可见,尽管雕塑艺术中的美往往具有粗犷、原始等特征,但若能与现代艺术设计有效融合,不仅可起到装饰作用,还可直接将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意境传递出来[‘1]。

2.4雕塑文化元素在工业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工业包装设计除具备物质功能、精神功能外,更侧重于将文化启迪向人们传递,使个人在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现行较多工业产品设计活动中,企业为强化商品吸引力,盲目在包装设计中融入过多的线条或色彩元素,尽管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却无法真正引导人们去挖掘商品的内涵与价值,宄其原因在于未在设计中将文化内涵融入。因此,工业包装设计中文化元素的应用极为重要。以景德镇烧酒容器包装设计为例,其在造型设计过程中主要采用雕塑表现方式,将较为浓厚的东方文化气息设计于容器造型中,部分消费者实际品饮中,除青睐酒自身品质外,也注重在品饮中感悟传统艺术内涵。另外,雕塑艺术实际运用中,在造型设计方面往往引入书法元素,使造型中的文字编排能够达到错落有致的效果,有利于增强受众对产品的审美情趣。因此,雕塑艺术中的文化元素对于工业包装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雕塑艺术运用于工业包装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3.1雕塑艺术运用中的“以人为本”

雕塑艺术在工业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目标主要可界定在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所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工业产品在进入市场时,其在身份上本身具有双重特性,即:满足消费者需求、产品的“推销人”。其中的消费者需求主要指商品的物质功能与精神文化功能,而产品“推销人”则强调利用刚进入市场的产品打造一定的品牌效应。若在造型设计过程中完全崇尚科技,使设计特征表现出简单化特征,将造成造型外观美感的缺失、人情味的缺失,最终使产品被消费者冷落。因此,在雕塑艺术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其追求的简洁特征应以“物适消费者”为基本理念,确保在雕塑艺术运用下,消费者对商品的关注程度得到提高[6]。

3.2雕塑艺术运用中的“商品定位”

雕塑艺术在工业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要求做好商品定位工作,主要要求雕塑艺术融入后商品的市场前景更为广阔,且企业品牌形象得到树立。由于工业包装设计面临的消费群体在文化修养、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在雕塑艺术运用时应注重对借鉴尺度进行把握,确保消费者的消费、文化层次得到准确定位,这样才可使雕塑艺术发挥其连接人与商品的桥梁作用。以当前日本工业产品中的容器包装为例,其之所以得到国内外包装界的认可,主要因其在包装造型、色彩以及图案等方面都蕴藏较多审美内容,能够增强H标消费群体的满足感、愉悦感。

3.3雕塑艺术运用中的“主题表达”

工业包装设计中对雕塑艺术的借鉴应保证其能够使商品主题突显出来。部分企业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对雕塑艺术的运用极为盲目,如线条使用方面,我国雕塑形式与非洲国家、欧洲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若工业产品目标群体为欧洲或非洲国家,且设计时过分强调中西方雕塑艺术的结合,将会造成包装主题过于模糊,传递的精神文化内容也容易被曲解,失去雕塑艺术运用的实际价值。因此,在雕塑艺术引入后,应充分考虑将产品价值、企业文化理念以及雕塑艺术所传达的文化信息进行融合,以此使包装设计主题更加明确,有利于产品包装设计效果的提升7)。

3.4雕塑艺术运用中的“形象树立”

企业对雕塑艺术的运用,最终目的在于使品牌形象得以打造。其中的品牌主要指对企业商品的具体描述,是将所有商品象征、记号、术语以及名称等集于一体的组合体。由于这种组合体是企业与竞争者的主要内容,所以应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丰富性与生动性等特征。在借鉴雕塑艺术过程中,要求将其审美内涵注入到包装中,使消费者在欣赏包装过程中能够透过外在雕塑艺术,领悟其传递的内涵,这样雕塑艺术的“无形价值”会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进而达到企业形象树立的目标:8]。

结语

雕塑艺术在工业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是提升产品包装质量的重要途径。实际应用中应正确认识传统艺术元素、包装设计的相关内涵,充分发挥雕塑艺术中色彩元素、线条元素、意境元素以及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效果,且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保证雕塑艺术能够做到以人为本、突出主题、树立形象等,以此使工业包装设计的目的得以实现。

作者:吕丽蓉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美术系

参考文献

[1]杨珩.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设计类一等奖论陶艺介入现代酒包装容器设计的途径[」].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02:47—51.

[2]陈凌.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3]刘太雷.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装饰,2009,05:74-75.

[4]彭琳.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02:1丨9—121.

[5]漆竞舟,戴勇红.论雕塑对包装容器设计的影响[J].包装工程,2014,14:133-136.

[6]张翠.论地方特产包装设计的地域性表达与现代化呈现[D].安徽工程大学,2012.

包装工程论文范文8

目的研究封面的造境之美对文学童书装帧设计的意义。方法以阐述造境的内涵为切入点,从文学童书封面的图形、色彩、文字和材料4个方面出发,分析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方法,探讨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之美。结论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要具备文学性与艺术性,只有让封面内容的精神美和艺术的形式美相互渗透实现完美统一,才能使孩子们通过封面艺术准确领会文学书籍的内涵与气质,带领读者进入充满艺术气息的情感世界,感受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之美。

关键词:

封面;文学童书;造境

文学童书是影响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载体,而童书封面则是孩子了解书籍内容的主要渠道,在书籍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当前,在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人们对书籍封面提出更高的审美要求,优秀的文学童书封面要结合书籍的内涵,分析研究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之美,引领孩子进入一个意想的情感世界,从而极大地满足儿童的“悦读”需要。

1造境与文学童书封面设计的内涵

1.1造境的含义

何为造境?“造境是指人们在审美意识支配下塑造的‘第二自然’。这‘第二自然’是一种理想化了的自然,它可以使人暂时超越自我,无所顾忌地追求美、体验美,从中得到一种心灵满足[1]。”具体来说,意境是在具象的基础上,想尽办法营造一种特定的情境,引发人们体会其丰富的内涵,产生情感共鸣,因此,造境即为创造意境[2]。那么,意境又是什么?唐代画家张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明确提出了自然的美无法自动成为艺术美,要重视主体的抒情表现,让造化与心源高度统一。人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对意象组合的描绘,诱发人们产生审美想象空间,从而呈现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因此,意境是一种情感体验,是研究和表现中国美学审美意识的重要范畴,是创造、品评作品的标准,是艺术家追求艺术美的最高境界。

1.2文学童书封面造境的内涵

文学童书作为特定的精神产品,其本身就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它在意境美的表现上与中国传统书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3]。文学童书的封面也是如此,除了具有保护书籍的功能之外,还可以让读者通过封面的艺术形象来预测书籍的故事,反映文学童书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其实就是艺术家追求的意境美,所以说,封面的设计过程也是造境的过程,“借景造景,以境感人”应伴随始终[4]。由于在儿童欣赏阅读的过程中,不具备正确的评价审美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封面的各种设计,因此文学童书的封面设计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传达出特有的文化意蕴,既要体现出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艺术氛围,又要凝练特有的意境美。这样才能第一时间赢得小读者对书籍的认知和赞誉,使孩子从阅读到体会,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欲,以此来启迪儿童的心智,陶冶儿童美感,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

2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方法

创设意境虽然是客观的情景空间,但是其依赖物象而存在,正确运用封面的各种元素,去营造文学童书封面艺术的意境之美,可体现文学童书内在的精神内涵与审美追求。在文学童书封面设计的造境过程,要结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从书籍本身的主题与内涵出发,通过想象封面中形象化的文字、色彩、图像、材质等元素,营造出特定的意念情景,这种创造性的思想活动,就是意境美的具体表达。

2.1以形造境

以形造境就是用封面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表达主观情感而营造的艺术境界,也是中国美学特征中“以形写意”的艺术表现[5]。“形”是事物的表象,“意”是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形是意存在的依托,意是赋予形的生命,两者之间强调表里相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意形交融合二而一,因此,在书籍设计中“以形表意,以意传情”是创设意境美的主要手法,文学童书封面的意境美,正是运用图形本身蕴含的特定韵味和情境所营造的。文学童书封面中的插图是儿童获取书籍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体现书籍内涵的外在展现。图像不但能将书籍中的知识形象传递给孩子,还可以通过自身直观的艺术形象生动、清晰地呈现给孩子们,引发孩子们的意境联想,对营造封面的意境美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大自然的声音》封面设计,书中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孩子们去亲近大自然,聆听动物们与大自然的不同声音的故事,因此人物与森林中的动物就成了封面图形的主体,设计师采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动物与人的和谐相处,在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上,所有图形的艺术处理都没有脱离书籍的内涵和气质。如果选择写实的人物和风景来表现,则过于直白,有损文学童书的童趣和意蕴;如果选择太抽象的造型,则又很难传达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奇思妙想,因此,用插画的艺术形式对封面进行了处理,整体画面在表达儿童活泼趣味性的同时,融入艺术气息,增加文学笔墨的韵味。至此,封面图形通过插画的艺术表达,巧妙地将“意”引入到形式美中,让图形的传情达意得到读者的认可。

2.2以色造境

色彩是感情的语言,是“眼睛的诱饵”,是揭示书籍中心思想,点亮书籍灵魂的重要元素[6]。中国传统色彩理论中的“阴阳五色”学说,将黄、青、赤、黑、白为正色的五色说与土、木、火、水、金的五行说相联系,色彩并非仅仅是物理性、生理性的视觉元素,更多偏向于民族文化观念的表达,使色彩超越了视觉的范畴,拥有了神秘而特殊的隐意[7]。从中可以看出,自然界的色彩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人们从色彩中获取灵感,营造特有的意境,极具意趣。对于文学童书封面设计而言,色彩对营造意境美的表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没有色彩的封面,孩子们就无法感受到五彩缤纷的书籍内容,相反,如果有意识地去安排色彩,将有助于培养孩子们色彩感知的能力,勾起孩子们愉快的体验,获得美的享受。文学童书封面设计中对于色彩的选用,不仅受儿童心理特征的影响,同时也受文学书籍内涵的影响。首先,儿童时期好奇心强,都是凭借自己的内心情感去选择事物,活泼新鲜、简洁明快的颜色,能快速激起孩子们内心的活动并激发愉悦的联想,其中,红、黄、绿、橙、蓝、白、黑、紫色是孩子相对喜欢的颜色。其次,色彩可以通过自身性格来扩充书籍内容,强化文学书籍的内涵和意蕴。封面的色彩要充分表现文学书籍的内涵,设计师要善于用色彩塑造整体文学气氛,依据色彩的性格来抒发特定的文化意境,让孩子仅凭封面就能沉浸在文学童书的意蕴中。红色给人热情活力、黄色给人温暖快乐、绿色给人安全健康……《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封面设计见图2,是一部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封面色调以蓝色为主,蓝色给孩子一种活泼、理性、宽广之感符合孩子的童趣心理,同时,蓝色又充满科幻、智慧的信息,这与书籍的主题和创意相呼应,并用虚虚实实的山峰营造出魔幻般的浩瀚空间,引发小读者无限的想象。

2.3以文造境

文字作为独特的审美对象,本身就是一种形式抽象但极具内涵的美学符号[8]。它以自由多样的线条变化和空间构造来表现字形,抒发特有的情感,用于表情达意,由此将抽象的线条升华为艺术的高度,使读者在优美的点线之中体味形体姿态、情感意境。正如著名书画篆刻家、装帧艺术大家钱君匋先生所说:“学书法,与装帧更有直接的关系[9]。“由此可见,文字对中国的书籍设计从品格样式到文化理念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字的艺术化不仅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还能赋予书籍特有的情感魅力,从而使书籍焕发出璀璨的生命力。在文学童书的封面中,文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表情和美感功能,通过直觉经验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影响着孩子们的阅读心理,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进入与主题相符的意境中。封面中的文字包括:书名、编著人、出版社等信息,主要是帮助孩子了解书籍中所传达的主题,然而在审美意识支配下,文字有了更多的内涵,通过对文字设计,能引发诱发孩子们的审美想象空间,呈现出情景交融的文学意境。如何在封面设计中运用好文字造境,要取决于设计师对文字艺术和文学童书内涵的准确把握。当前,文学童书封面的文字造境主要围绕文学的体裁和儿童的性格展开,由此文字造境可大致分为:书法文字和卡通文字两类。书法文字具有高度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意境,以其古朴清雅的艺术风格,让书籍富有气韵生动的文化气息,在文学书籍中被大量使用。封面中书法文字往往是富有和谐节律的,字形结构、章法的旋律,用笔、用墨、线条的节奏,这些都能营造出生动有趣的艺术魅力。《小巴掌童话》封面设计见图3,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书籍,封面设计中准确运用书法艺术,用清新多姿的字形结构,健美的笔法变化,搭配沧桑感的淡黄色调烘托出浓厚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表现出优美清雅的通篇气象,并给人耐人寻味的文化感悟,引领孩子进入一个真善美的童话王国。其次,卡通文字的造境主要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进行的,充满童趣的文字能拉近孩子与书籍之间的距离,让封面充满天真浪漫的想象,从而达到引导孩子动手探索书籍内容的目的。《神奇的造字工厂》封面设计,封面采用了幼稚的书写风格,笔画与空间互动,形神合一。整个封面活泼生动,意蕴十足,用独具匠心的文字传达出有趣的故事,从而让孩子们可以产生奇妙的联想,让其在津津有味的阅读中感受封面所带来的神秘意境。

2.4以材造境

材料是设计造物的重要元素,也是一种强有力的设计语言[10]。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材料美的观点,手工业技术文献《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由此可看出材料自身拥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材料之美直接影响到设计造物的优良。材料具有物质性与精神传递相融合的特点,是艺术家掘美的重点,不同的材料属性能引发视觉和触觉感受,进而带来各种联想和精神暗示。对于文学童书封面而言,材料对造境的影响是根本的和永久的,关系到书籍的印刷工艺和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官体验。在封面的设计过程中,“量体裁衣”不能追求纯粹的形式装饰,忽略根本所在,应以儿童的阅读特点为入手点,把握材料的精神属性,运用特殊的质感肌理去表现特定的文学意境,这一过程就是精神物化的轨迹,即以材造境的过程。“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中国传统绘画座右铭式的法则,以材料去引发情感是设计中常用手法。材料不仅能给孩子们带来物理感受,也能产生心理反应。如:布质的封面能引发朴实怀旧,木质的书籍封面能引发自然和沉稳,金属材质的封面又能带来科技梦幻……不同的材料可以营造不同的意境。因考虑到成本价格、印刷工艺等问题,书籍封面中运用特殊材料只能作为辅助材料使用,一般情况下纸张运用最为广泛,而纸张的肌理、厚度就成了营造特定意境的关键因素。周建明设计的《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封面,整个封面除了书籍名称以外,只有简单的花纹元素点缀,设计风格较为简洁,但简洁不代表简单,其关键在于书籍封面选用肌理较强的艺术纸,搭配烫金元素的装饰,瞬间给人经典、宁静、低调、奢华的厚重感,这样材质的选择符合书籍内容的精神气质,能将小读者带进文学的意境中。

3儿童书籍封面的造境感悟

首先,造“整体”之境。《荀子•劝学篇》:“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强调从“全面”和“纯粹”两个方面追求完美的美学原理,从中窥见出整体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11],因此,运用封面营造书籍的意境美也要考虑整体,注重封面意境与书籍内涵的完美统一。文学童书是儿童的精神食粮,书籍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气质,文学童书的封面要结合书籍的内涵进行艺术创作,使封面与小读者进行思想交流,体现作品凝练的艺术意境。其次,造“情感”之境。学者苏珊•朗格曾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从创作到诞生,整个过程是艺术家对自然表象真实的心理体验,艺术品的各种视觉语言又都是艺术家情感外化的结果。对于文学童书封面而言,封面的意境实际上是理智和情感复合物,是利用色彩、图像、材质、文字等形象与情感相互交融,从而形成“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因此,造境离不开读者的情感交流,只有从情感入手,把握孩子们的视觉心理感受,才能带领孩子进入一种富有童趣的意想世界。

4结语

造境是书籍设计的最高境界,文学童书封面的造境又是美化书籍的关键,只有充分运用各种艺术语言,将书籍的内容与精神融入到封面中,才能提升文学童书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层次,营造出文学童书封面的意境之美。

作者:张晓辉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积成.浅谈造境[N].美术报,2013-06-29.

[2]曹辉.色彩的意境与视觉冲击[J].装饰,2003(4):92.

[3]蒋敦明.审美意象与科技图书封面设计[J].中国出版,1994,(10):52—53.

[4]阎鹤.书籍设计多维度空间形态的表现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2):38—41.

[5]蔡淑兰.论儿童文学的情感教育意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5—8.

[6]刘萍,韦照红.瑶族民俗文化书籍设计[J].包装工程,2015,36(2):141.

[7]童俐.儿童家具情感化设计原则之解析[J].装饰,2012(2):102—103.

[8]翟建平.市场经济下的书籍设计探究[J].包装工程,2014,35(10):99—102.

[9]应艳.书籍装帧设计的文化内涵[J].包装工程,2014,35(2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