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的意象空间

古典园林的意象空间

 

在欧洲,精心设计的园林美景被誉为人间的伊甸园[1]。在亚洲,尤其作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园林,自然就有着卓越的成绩。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传统的哲学思想,有风水学的深厚精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能直接地给人以如吟诗、诗画般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不仅很好地体现出这些优点,而且还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造园者利用这些独特的风格为世人创造出了独特的意象空间[2]。最先论及意象概念的是《易传》:“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就是说,圣贤之人借助具体存在的形象已充分表达心中的意念或者思想感情。“景”乃是大自然之景,“情”乃是触景生情,因此说意象空间也就是古人对自然之景触景生情后,利用自然之景创造出变幻莫测的空间感觉。   而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是向往自然,追求自然,而择取最能诱发人们产生向往、追求自然的则是园林美景。园林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大自然环境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3]。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不仅很好地体现出这些优点,而且还具有以下4个独特的风格特征:一是利用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二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三是诗画的情趣;四是意境的涵蕴。造园者利用这些独特的风格为世人创造出了独特的意象空间[4]。   1利用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糅变幻空间   园林中的建筑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幢建筑,它是作为人们生活方式中物质的依托,并且有人的内在灵魂。人的思想意蕴是通过园林中的建筑而展开的,用主体的建筑变幻空间,使园景有开有合,有虚有实,空间相互穿插通透[5]。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所以求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从根本上来说当然应该追溯其造园的哲学、美学乃至思维方式的主导。匠师们把建筑的协调感融糅于自然环境之中,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细节处理。   2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1以山、水池变幻空间   山、水、建筑、花木被称为造园“四要素”。谈到山水在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古人曾说“天下之山,得水而悦;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水的聚散开阖,构成以溪口、湾头,置之假山[6];矾石,水桥,并将环水建筑或濒水,或贴水,或退遐而建错落变化,在大与小、动与静、明与暗、开与合、虚与实的对比中,造就了池水弥漫之感、无尽无踪之态,使有限的空间变得无限旷阔,达到山高水远的效果。有时以山取胜,虽然占地面积小,却有大山之势,气象万千,把自然界丰富的山体形象缩拢寸地,集纳在有限的空间里,既有雄奇峭拔之势,又有洞谷幽绝之趣。水以山为面,水得山而媚[7]。中国北方是多干旱地区,艰于有水,但以园林的构建需要,有水方成名园,所以古代北方造园家也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如:著名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在康熙时就已基本建成,在其广阔的苑林区中,湖泊景区最为重要。湖泊景区中景观是开阔深远与含蓄曲折兼而有之,就整体而言,水面的形状、堤的走向、岛的布列、水域的尺度等都是精心设计(图1)。就连一个进水口的位置都是精心推敲而置,比如设计者把进水口的位置定在宫墙的东北隅,进水口前的河段上作成环水道,需要水的时候放入水,不需时则可使河水循另道南流。在进水口处置“暖流喧波”一景,利用水的落差创造了一处园林景观,因此说承德避署山庄的设计者推敲精致而又不落斧凿之痕,完全达到了“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境地。   2.2以植物变幻空间   以植物造景在空间上常常起到藏露含蓄的效果,用植物变幻空间,使园林意境高雅而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由于植物的季节气象变化往往呈现出不同色态的意境,从而增加空间的时间量[8]。如岭南私家园林余荫山房,此园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完整保留至今,是粤中的四大名园之一。园门设在东南角,入门经过一个小天井,左面植腊梅花1株,给人清静淡雅的感觉,西半部以1个方形水池为中心,池北的正厅为“深柳堂”,堂前的月台左右各植炮仗花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旁边古藤缠绕,花开时宛如红雨一片。花木往往是某些园林的观赏主题,讲究树木的孤植和从植的画意及其色、香、形的象征意义。所以说中国私家园林式一种既有居住功能,又包含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余荫山房中的植物巧妙栽植,再现了大自然的风景,极大丰富了园林空间的精神内涵。当然创作是必须合乎于自然之理,否则就不免于矫揉造作,失去园林的灵魂。   3诗画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造园者对自然风景,凝神关注后产生的审美意识的结晶,具有诗质,众多古人称画为“凝固的诗”,成园为“立体的画”。所以说诗画情趣又是中国古典园林意象空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9]。意在笔先是中国古代造园家在设计时融入的艺术旨趣,而中国古代造园家大多又是士大夫,有着较高的绘画素养,懂诗知画,在园林布局和设计时往往习惯运用文学手法,用简练的诗句构成景点的主题,根据诗意,用画理绘图,构成具有画意的完美景观。如著名的扬州个园,其不仅用石之奇,而且布局也令人赞叹,犹如华中一样,譬如走进园门,便是“春山”,湖石依门,修竹迎面,石笋参差亭立,构成一幅以粉墙为纸、竹石为绘的生动画面,让人宛若春晓的感觉(图2)。当然在扬州个园的景色中,已经积淀了浓浓的诗情韵味,充分体现了富有画意的主题思想和精心构造的文人园成为当时造园者的追求。   4意境   园林的意境是在园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也就是以有限的空间描写无限的艺术创作原理,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且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蕴含于其中,它通过意象表现出来,没有意象也就无意境可言,其实园林之有意境不独中国为然,其他的园林体系,如英国和日本的园林,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意境蕴涵,但其蕴涵的广度和深度则远不建于中国古典园林。如苏州四大名园的“拙政园”,园主王献臣,因仕途不得志,隐退在苏州,园主的造园思想是超尘脱俗的,在建筑上以主体建筑远香糖与之呼应,山水上则以远香堂北侧的注水面和远香堂南的主假山,以及堂东的小土山来营造外部空间,而主景,水中荷花更是有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思想境界,不仅如此,整个园林体现了当事造园者看破红尘、寄情于景物之中的思想感情(图3)。直到现在游人获得园林意境信息,不仅通过视觉的感受,还通过借助于文字信号的感受,达到以“味”入景,以“字”入景而引发意境的遐思。所以说中国园林是通过艺术加工过的高山流水,清风明月,鸟语花香,亭台楼阁,不断地为欣赏者们创造着变幻莫测的意象空间,更重要的是激发游人对美的感悟,美的抱负、美的品格和美的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意在给人以无穷的联想,达到忘其美之所在、复又与美同在的文化环境。#p#分页标题#e#   5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举世公认的一种综合艺术,它融汇了绘画、建筑和工艺等多门艺术的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灿烂的结晶,然而在现代21世纪的园林设计者们往往忽略了古人造园的思想,忽略创造意象空间的重要性,中国5000年封建意识形态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最终庇护所,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成为现代设计师们抄袭的对象。如果不将旧文化的统治地位打破,传统会成为包袱,一旦打破了旧文化的束缚,确立了新文化体系,在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传统才能够获得全新的意义。从目前中国园林建设概况来看,其发展的必经之路必将是接受现代园林的洗礼,这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除旧布新,这种新主要在于造园思想、园林景观的全面更新。相信,博大精深的中国园林传统亦必然会发挥其财富的作用,真正做到弃其糟粕、吸取精华,从而融汇于新的园林体系之中,发扬光大。